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2024-04-16

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精选19篇)

篇1: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雨果先生:

作为异国的一名中学生,我冒昧的写上一封信,只愿能表达我对您的敬意。雨果先生,您不但有文士气节,名士风范;更有义士胸怀,侠士肝胆。

雨果先生,您虽然是法国人,却并没有狭隘的所谓爱国情怀,而是对法国政府的罪行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指责。虽然时隔百年,我依然能感受到您那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与无畏无惧的勇气!我们有理由相信,您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您敢于站出来挺直腰杆痛陈利害、针贬时弊,而非愚昧胆怯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某些人,至今仍不知为祖先犯下的罪行道歉,甚至于歪曲事实,大肆造谣!百年前的先祖烧杀抢掠,百年后子孙为先人涂脂抹粉,文过饰非!这是最鲜明的对比,但却不是唯一的对比。

您在信中所强烈谴责的,是八国联军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劫掠一空;您在信中所极其希望的,是各国政府能将赃物完璧归赵,送还中国。

可现实呢?

百年后的今天,圆明园的珍宝,仍静静地躺在他乡异国的博物馆里,握在金发白肤的收藏家手中。

但是,中国被任意欺凌,蹂躏的时代已然过去,且永不会再重现了!那个黑暗的时代,只将存在于历史的尘埃中了!

如今的中国,已然翻开了崭新、光明的一页!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警句,每一个中国人都将它铭记在心!

如今飞速腾飞的中国,不但跟上了时代的脚步,而且将走到世界的前沿!往日的屈辱,善良的中国人不会在其他国家的人身上施加,但距失落的一切珍宝重回祖国怀抱的日子,已然近了!当代中国,如同东方喷薄而出的旭日,将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而我们,则会将您所给予的全部同情、赞誉一一牢记,中国人民从不善忘!此致

敬礼!

戴炫楷于某年某月某日

初二:晴天天晴

篇2: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雨果先生:

你好!在读了您的《就英法联军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之后,我发现您是一位为全人类利益考虑的人,而不单单是法兰西这个民族。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您就是这样一个人,您做到了您所说的。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永远无法抹去的悲痛,英法联军让那一场大火,永远烙印在了中国历史中,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无比痛心。但没想到,您作为法兰西民族的一员,不惧权威与武力的震慑,公然书信一封指责英法联军的胡作非为,我佩服您非凡的勇气!

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损失,但也是全人类关于艺术成就的损失!可是,只有您意识到了这一点,岁月所留下来的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无数能工巧匠,用尽几百年的时间、超人类的想象力与无穷的智慧所成就的艺术杰作„„您,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圆明园的恢弘——那也只是想象中的。那样美丽的文字,与尖锐的讽刺,一定道不尽您心中的对圆明园的热爱与痛惜。谢谢您!能勇敢地站出来为圆明园、为了人类艺术的宝库而批评英法联军!

是您,让我明白了,有时候单一的民族感情是狭隘的,只会让人蒙上了双眼,认不清事实。而对于全人类的无私的感情,只有您,才能做到有如此博大的胸怀。

作为一个中华儿女,作为一个有着“狭隘”民族感情的中国人,我痛恨英法联军。但您是我的榜样,不能因为私人民族感情,而放弃了甚至于破坏了全人类的利益!

您说过:“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那么,我也要宽容地看待每一个民族,也许这样是对他们的一种复仇,但同时,也是对他们的原谅。

谢谢您!雨果先生!

篇3:给水痘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

虽然您对我肆意地攻击,让我很愤怒,但是我特别佩服您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对您的努力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记录。

5月29日上午:您无声无息地进入我的身体,并且图谋不轨。

5月29日下午:我觉得全身有些燥热,原来是您对我的全身进行了扫描,并希望找一个“风水宝地”,建立一个“水痘大本营”。

5月30日下午:您试图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但是由于消毒水和药物的作用,我首战告捷,我听到您失败后无奈的叹息。

5月31日上午:您卷土重来,这次您终于如愿以偿。您的虾兵蟹将爬满了我的全身,使我痛苦得犹如一只刺猬。

……

我的具体救治成果忽略不说,所以您别想从我这里获得任何情报。

最后,水痘先生,我想要告诉您,尽管我被您整成这副惨样,但我一点儿也不怕您。您没有发现您的身体正在一天一天萎缩吗?告诉您吧,您快完蛋了,您会慢慢衰老,直至死去,从我的身上脱落。看到这里,您会不会带着哭腔说“一切都完蛋了”?也许您仍会理直气壮地说:“切,不信!”那我们就走着瞧吧!

我的保卫战马上就要胜利了!因为我使出了秘密武器——抗菌炸弹。水痘先生,慢慢享受这心惊肉跳的感觉吧!哈哈哈哈!

此致

敬礼

一位劝您早日逃跑的受害者

6月3日

(指导教师:张丽)

教师点评

作文总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好,但千年一遇的新鲜素材是不常有的,我们需要利用写法上的种种创新让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例如本文,出水痘本是司空见惯的,但以宣战书的方式写出来,就很好玩。如果作者能把“抗菌炸弹”那一部分再展开来写,就是一篇更出色的科普小品了!(刘伶)

篇4: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敬爱的雨果先生:

您好!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提笔给您写下了这封信。首先,我想表达一下对您的崇敬。您的文笔一直是我所喜爱却不敢尝试的犀利的“浪漫主义情怀”,您所刻画的人物极其细腻,仿佛具有自己的意志;您所描写的场景极其生动,让人身临其境;您所勾勒的故事极其动人,使我沉浸其中不能忘怀。所有的这些特点,在您的著作《悲惨的世界》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对这本著作有着无比多的感想;而令我对您的认识又增进了一层的,是您曾经在英法联军劫掠、焚烧我国园林圆明园时写给巴特勒上校的那封书信。

从“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的奇迹”到“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憋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彩。”这一大段文字,使我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与颤栗。虽然我是中国人,可我出生的时代决定了我永远不可能见到曾在世界历史上闪闪发光的中国园林瑰宝——圆明园。可是通过您笔下的描述,我可以毫不费力还原圆明园的高大雄伟、富丽堂皇。这样的奇迹、 这样的典范、这样的理想,根本让我无法与如今那破败不堪的残垣断壁关联起来。不过,从圆明园的残破却依旧掩盖不了的雄伟中可以发现,您所言非虚,而且描述得非常优美恰当,这真是让我对您崇拜至极。我甚至可以想象,我在圆明园华丽的正门前跪倒在地失声痛哭的情形。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亲眼看一下,那么我应该会全身颤抖。不,我的心灵也会随之颤栗!真的非常感谢您,不仅是对您语言的描述,也是对您如此无畏地对中国圆明园如此盛大的赞美!

雨果先生,最令我震撼的其实是您对英法联军“丰功伟绩”的“赞誉”。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要给您深深地鞠一躬。您言语的犀利,令我望尘莫及。不得不说,我看了您对巴特勒上校的这番话,真是让我感觉大快人心!您站在一个对人类艺术抱有热情的角度,而不是有狭隘的民族虚荣心的角度来写这封信,真的是非常的难能可贵。您的直言不讳与果敢大胆,真的与您“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称号相匹配。这一点,应该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了。最引人入目的,还是您的那几句话:“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劫了”;“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过又似乎是最贴切的比喻了。记得在历史教科书上第一次看到这几句话,我还在为写下它的人暗暗叫好。直到读到您写的这封信,我才得知,这是出自您的笔下。您的笔犹如勇士的利剑、军人的手枪,这样浓烈的辛辣与讽刺的意味,得让多少“文明人”遍体生寒。从您的信中,我似乎看到了巴特勒上校满心欢喜地收到您的信件,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读信,最后气急败坏地坐在椅子上的那副窘态。我边读着您的信,边不解地猜测着,在您写这封信的时候,内心也一定非常的纠结与无奈吧?一边是自己深深爱着的祖国,一边是人类文明瑰宝。不过幸好,您用良知战胜了私心、用理智战胜了邪恶,您心中的那座天平,感性的法码不断增加,在左右摇摆之后,还是稳稳地定在了那里!

敬爱的雨果先生,您不愧是人类历史上一颗灿烂绝伦的星星,像是在漆黑的夜空中闪闪发光,指引我坚定地前行!

此致

敬礼

一名中国学生:徐晗

2016年1月15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初二四班

指导教师: 陆彩虹

篇5: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

感谢您对圆明园文化艺术价值的盛赞,也感谢您对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谴责。从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我读出了您对东方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尊重,更读出了您宽广的胸襟和让人凛然生畏的正义感。感谢您能够冲破狭隘的民族主义,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大胆谴责政府肮脏的行为。

一百五十多年前,英法联军逼进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为的是抢占中国的领土,掠夺中国的财宝。在利益面前,他们的眼睛绽放出贪婪的光。于是,他们像无头的苍蝇般在圆明园内横冲直撞,轻的抢走,重的抬走,实在拿不走的毫不犹豫地砸碎。总之,一件不留,洗劫一空。他们塞满了腰包,装满了箱箧,把这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劫掠得一件不剩,最后一把火烧得一无所有,毁得一干二净。在滚滚浓烟中,他们放肆的大笑,看着这遮蔽了日月、掩盖了光明的黑暗,他们觉得自己胜利了,成功了,自豪了。但是人类的良知不会消失,强盗们虽满足了一时的贪欲,但却招来了几世的骂名,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刻在耻辱柱上。

转眼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些年当中,中国起步了,奋发了,到最后终于站起来了。如今,圆明园依旧坐落在北京京郊,只是换了一种面貌来面对大家罢了。它记录了中国曾经的耻辱,更见证了中国的进步。“东亚病夫”的帽子早已被中国人扔掉,现在的中国是世界东方的一条巨龙。也许正是圆明园的激励,中国人才会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唯有站起来,才不会被列强侵略。于是涌现出一批像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黃兴、李大钊等等这样的爱国志士。最终,他们用满腔热血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现在,中国人民都很感谢您在那种弱肉强食的背景下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您的人格感染了我们,您的鼓励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使我明白了:正义不分国界,公道自在人心,所有的罪恶都会受到全人类的谴责。最后,我要告诉您一个消息:法国皮诺家族已将当初从圆明园劫走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无偿归还我们。我相信有一天,法国会将中国当初流失海外的财物尽数归还,也相信中法两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更加和睦。您的夙愿最终一定会实现的。

祝:身体健康!

篇6: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书信

亲爱的雨果先生:

您好!

您对这封信肯定会感到好奇吧,您可能不认识或认识我,但我认识您!您就是当年为我申诉的先生!当我说到这里时,您肯定会觉得好奇!那么,我告诉你,我就是当年富丽堂皇如今残垣断壁的圆明园。虽然我依然伫立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虽然我依然在阳光下发光!但是,当年的一切都在我的心中烙下印记!

篇7: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

读完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后,我为您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所感动。中国是被掠夺的国家,我们谴责强盗,控诉罪恶,那是很自然的。但是您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却为一个被欺侮的国家仗义直言,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您不顾个人的安危,公理至上,实在令人感佩之至。我代表我的国家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您早已作古,希望您在天堂里能听到一个多世纪后一个中国学生对您的真挚的感激之语!

看着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想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国家要想不任人宰割、不受人摆布,就必须发展,必须强大。想着清政府的败坏无能,想着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厚颜无耻,我就心痛无比。试问:有这样的清政府、有这样的统治者中国能不受制于人吗?现在,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经过无数志士仁人的奋斗,终于迎来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经过三代领导人的努力,终于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雨果先生,如果您看到中国今天繁荣昌盛的局面,您高尚的心也将会发出会心的笑容。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人民勤劳善良,许多热血赤子都以满腔爱国之情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诗人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名言,文学家鲁迅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铮铮誓言,文天祥也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虽然我比不上他们有文学才华,有雄心壮志,但我也知道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神圣的感情。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微不足道,甚至似尘埃一粒、沧海一粟。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全国人民一起努力,众志成城,中国一定会再次强大,圆明园定会再次富丽堂皇,满目琳琅!

尊敬的雨果先生,感谢您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上,为中国伸张了正义,在黑暗的世界里让中国人民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感谢您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感谢您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您的倚世独立,让弱国人民不再孤独;感谢您的博爱精神和正义良知,让绝望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世界上还有那么一抹善良和崇高!最后,我再一次代表我的祖国向您表示衷心地感谢!但愿这个世界上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掠夺,不再有野蛮!

愿您在九泉之下安息!

此致

敬礼

一个中国学生:**

篇8:致《记者观察》的一封信

您好!自去年下半年订阅贵刊以来,这本杂志在业务上对我的启发还是挺大的,不然怎么会从今年开始陆续给你们供稿呢。我对这本刊物总的印象不错,无论从杂志的定位,还是栏目的开设、热点追踪的深度报道,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说心里话,我是比较喜欢的。

《记者观察》是山西的品牌杂志。我是山西人,2005年从部队转业留在新疆一家媒体工作。平时,每当听到和看到家乡的事情,总有一种说不清、扯不断的缕缕情思。我为山西能有这样的杂志而高兴!

同时,有几句话想对你们说,也不知正确与否,仅供参考。一是本刊的图片质量较差。一些照片的人影模糊不清,这也可能与印刷、纸张有一定关系;二是版面处理有些粗糙。包括版面的美化、组版的技巧等不够精细,为增加信息量,可将字体适当缩小一点。

最后,祝《记者观察》杂志越办越好!

景双善

编辑回信:

收到景双善先生从遥远的新疆发来的稿件和信函后,我们真的很高兴!在此,对如此关心和支持《记者观察》的景双善先生表示由衷感谢!

景双善先生提出的意见,之前我们就有所察觉。在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常常戏称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图文并茂的报道往往更容易引人入胜,而缺乏图片的报道,即使文章写得十分精彩也略显缺憾。图片不清楚有印刷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图片质量上不去。为此,我们做过很多努力,但有时,一些重点选题,由于采访中的一些原因,往往很难取到高质量的图片,这让我们很苦恼;我们对于来稿采取了有图片且质量高者优先采用等办法。在这里,我们也期盼投稿我刊的作者能够尽量多提供好图片。

篇9: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

曾经拜读您的《巴黎圣母院》,为文中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今天再读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又被您无限宽广的胸怀、正直善良的人格深深地震撼。

首先,这封信让我看到了一个温文尔雅的文明的您。尽管您字里行间流露出满腔的愤懑,也不乏辛辣的讽刺,但信中从称呼到论述仍彬彬有礼、有条不紊,对“文明”作了最好的诠释。如果每一个欧洲人都是像您那样的文明,我想那残酷的战争就不会发生,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巴特农神庙也不会消失,而我们那富丽堂皇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也不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得那么彻底,那么荡然无存。

然后,它让我看到了一个热爱艺术极其纯粹的您。您对艺术如此的珍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您对东方幻想艺术的欣赏,对圆明园这集幻想艺术与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奇迹给予的倾情讴歌,那是您对我们民族艺术的高度肯定,是对东方幻想艺术的由衷赞叹。论艺术,您不分国籍,不分民族,您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纯粹的艺术家。

最后,更让我看到了一位捍卫正义义无反顾的勇敢的您。这种勇敢是前所未有的,令世界人民为之叹服与景仰,更让我们中国人民感动与感激。

我国古代,曾有许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行动表现了至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您何尝没有他们一样的爱国情怀呢?但您更爱世界的和平与安宁。这是一种超越民族与国界的大爱。

您不畏政府的压力,毅然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最公正最无私的批判。您的骨头是铮铮作响的!您是耸立在英吉利海峡根西岛上的一座丰碑!

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说到了中国人民的心坎里,在中国人民受到屈辱的时候,是您支持我们,声援我们,是您代表世界的正义,代表人类的良心,和被侮辱、被损害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愿这个世界永远为您的人格魅力而感动,人类永远因您这样的美丽人性而骄傲。

此致

崇高的敬礼!

您忠诚的读者徐海峰

2006年1月2日

(指导老师丁丽娟)

篇10: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

读了您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感到正义不论国籍与我同在。您身为英国人,但您并没有因此包容英法联军,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充分地说明了您的勇气和爱心,确定了圆明园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

圆明园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华。它是中国建筑师智慧的结晶,耗费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的皇家园林。园内的建筑收藏者大量文物,世界上独一无二。因为圆明园的完美,使西方列强的黑手伸向中国。使得圆明园遭受了这一切几乎毁灭的洗劫!

英法联军满载着赃物回国,向国人炫耀远征掠夺来的战绩,深不知这是多么地耻辱可笑。但我知道,英国人民不会赞同他们军队的做法,敢怒不敢言。而雨果先生您却能勇敢地站出来,向巴特勒写信,利用反语驳斥他野蛮的行为!”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等等反语讽刺了英法联军。毫无保留地向人们赞誉圆明园的富丽堂皇。同时表示出惋惜之情。相信您的做法可以博得世界的认可,您也因此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更高大坚定了。

祝:雨果先生工作顺利!

署名:庄XX同学

篇11: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你们好!

如今,我们大家都生活在“汽车王国”里,无论是在城市的街道,还是高速公路,车水马龙,一辆辆汽车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它也是一个“马路杀手”,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它的车轮下,多少家庭被拆散。

一个早晨,一辆装载混凝土的货车开得风驰电掣,路人看得心惊胆战。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砰”的一声,在叉路口,车子撞到了一位母亲和小孩,场面惨不忍睹……驾驶员之所以开车撞到人,是因为他超速行驶;之所以超速行驶,是因为他酒后驾车。

作为驾驶员,你们可曾想过,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痛心的事故,是怪漂亮的车,还是怪造车的人呢?不!真正造成事故的是开车的人—驾驶员。

所以,驾驶员叔叔,你们一定要心系安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开好安全车,减少事故的发生。

我在电视上看过一个报道:一位叫吴斌的驾驶员,开着一辆载着乘客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突然,一个大铁块如同箭一般迎面击中吴斌,令他疼痛难忍。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吴斌保持着镇定,捂着伤口,咬着牙,忍着剧痛,将客车稳稳地停靠在公路的一侧。为了全车乘客的安全,最后时刻,他还让大家下车,疏散到安全地带。就这样,全车乘客安然无恙,而吴斌,却在人们感动的泪水唏嘘中离开了人世。

驾驶员叔叔们,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泪水从我的脸上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吴斌,是令人敬佩的驾驶员,他始终把乘客的生命放在第一,关键时刻,他也保证了每位乘客的安全。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生命!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驾驶员叔叔们,你们很辛苦,为了千万个家庭幸福,也为了自己,不仅要向吴斌学习,更要遵守交通法规,告别违章,安全在心中,幸福永相随!让我们多一份小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责任,让“安全”二字在所有人的心中扎根吧!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

篇12: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

在还没看您的简介之前,我还以为您是中国人。因为在认识您之前,我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写自己的祖国。

但是当我再一次读完你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我读到了另一种感情——您对自己祖国的爱!你毅然地指出自己祖国所的错误,并十分真诚地希望他能够改正。

作为中国人,被,被侵略的者,我当然恨法国和参与抢夺的国家。但是,我认为当时中国自身也有问题:当时清的,骄傲自大,使得那些人有机可乘。如果当时的中国像现在的美国一样强大,他们敢来抢夺,赶来侵略吗?不能!

作为中国人,被,被侵略的者,我要对您说声“谢谢!”您的那封信包含着和对我们的巨大同情。谢谢你!您是的!

此致

敬礼!

xxx

篇13:致乡村教师的一封信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在崔永元先生基金会的全力支持和关心下, 在土雪先生“我们的自由天空”公益助学行动的辛勤努力下, 湖南省参加“第六期·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活动的老师们就要启程了。在此, 我们向“崔永元基金会”和“我们的自由天空”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他们为我省的乡村教师做了一件实事, 一件好事;也要向来自三湘大地的乡村教师表示热烈祝贺, 祝贺你们有幸获得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和考察的机会!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一直用有限的财力支撑着庞大的基础教育事业,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完全得益于“自强不息, 敢为天下先”的湖南精神, 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教育强省”战略, 更得益于我们有一支数量稳定, 作风过硬, 素质优良, 业务精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你们———令人尊敬的乡村教师们, 你们在艰苦的环境下, 扎根乡村, 用心坚守, 辛勤耕耘, 无私奉献;你们立足于厚重而博大的湖湘文化, 并努力创新, 不断发扬光大, 使我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再创辉煌。教育事业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你们是这项伟大事业的奠基者和铸造者, 你们为湖南省实施教育强省战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真诚向你们道一声:老师们, 你们辛苦了!

是一个学术性社团组织, 由全省各市 (州) 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各县 (市、区) 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 各中小学及相关人员自愿组成。经省民政厅批准, 自成立以来, 一直致力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多年来, 研究会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协助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顶层设计, 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着力打造培训者队伍, 积极建设优质培训资源, 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十二五”以来, 我们改革培训机制, 创新培训模式, 利用各种培训手段, 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各市县培训计划的实施, 共培训中小学教师50万人次,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为提高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湖南省“教育强省”战略实施过程中, 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 我们研究会有幸见证了乡村教师们就要踏上北京考察学习之旅, 和你们一样, 我们非常激动, 因为这次行动正好说明了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关爱与支持。老师们, 请千万珍惜这次短暂的学习和考察机会。在这十天里, 相信你们会用心体验祖国首都的庄严与伟大, 感悟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追随现代教育的步履。衷心希望你们按照“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努力学习, 勇于实践, 开拓视野, 增长才干。

真情无价, 大爱无言。为了这次学习和考察计划得以实现, 全国各地许许多多不知姓名的朋友们, 慷慨解囊, 热情捐助, 使得你们能顺利成行。感谢这些有识之士始终牵念着我们湖南偏远山乡贫困家庭的孩子, 也感谢他们始终记挂着扎根山区坚守乡村的老师。衷心希望各位乡村教师朋友能真切感受到这份真情和挚爱, 今后, 我们要用心去铭刻他们的爱心, 用行动去回报他们的真情, 胸装高尚理想, 怀揣忠诚大“爱”, 一如既往坚守三尺讲台, 植根乡村教育, 让爱心和真情催生出璀璨而丰硕的果实。

临别之际, 我们奉上一份微薄的礼物———一本《中小学教师心理修养》, 一本《守望道德星空》, 一本《班主任培训教程》, 这些书都是我们研究会近年来精心编写出版的教师培训用书, 虽然不是精神大餐, 但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师德修养、心理维护和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最后, 谨祝活动圆满成功!谨祝老师们此行平安!

篇14:致乔治.索罗斯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索罗斯先生:

您好!

不得不说,很多人都很佩服您。

得知您于近日辞去了从事40多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职位,并不再为外部投资者理财的消息时,身为一个中国投资者,虽然知道您此举是为了规避某些政策的制约,但仍感到十分惋惜。

长期以来,您掌管的量子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且让很多投资者收益不菲。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却只是从您的盗版自传、网络花边新闻等渠道了解到了您的投资理念,并最终知道了您是一位可以以一己之力去对抗一个国家的人。惋惜的是,大多数中国投资者至今还没有机会得到您的亲切指导。

您作为一个80多岁的老人,直到现在从未放弃自己的信仰,仍然把“生存下来才能发展,安全是第一位”作为自己的投资准则,实在让众多靠内幕消息生存的股民们感到羞愧。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股民,实在不敢奢求您能帮我们选股,不是不相信您的能力,而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太复杂了。

我们知道,您有自己独特的投资方式。这种独特的投资方式使您能够百分之百地对金融市场了如指掌,我们也知道您的办公室里贴着一个标语:“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您是个谙熟金融业的理论家。您喜欢在股票、债券和货币“实验室”中测试理论。您也习惯于将您测试过的理论实践于各个经济体。或许是您的实践过于“血腥”,“金融大鳄”成为了您的代名词。

难忘英国“黑色星期三”

1990年,您观察到英国采取了加入新的西欧货币体系,即汇兑机制。您认为英国此举是一个失误。因为英国的经济本来不强大,加入汇兑机制,将英镑与德国马克捆绑在了一起,实际上是高估了英镑的汇率,只能通过提高利率来维持其高币值,实现政治承诺。

作为这个区域中的经济最强国,德国将有权“领导”其他国家的经济措施。您认为,盯住马克对英国是致命的。正如您所预言的那样,1992年西欧遭受了金融危机。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系出现滑坡。

当时英国的经济情况很槽糕,英国力图改善其经济情况,但这样做的话,它就必须让英镑贬值,使其出口更有利——但前提是,德国必须让马克的汇率也发生变动。

英国对德国提出了要求。然而,德国人因为其国内原因没有同意:他们惧怕通胀。

所以,英国陷入窘境,要让英镑汇率自由波动,只有退出汇兑机制。

尽管日子难过,但1992年夏季过后,英国政府仍努力维护政治尊严:不贬值英镑,不脱离汇兑机制。

您认为这实属胡闹。

9月中旬,危机开始了。国际游资不断卖出英镑买进马克,英镑贬值压力越来越大。英国央行不得不调动手中外汇买进英镑,以维持其汇率,但相比强大的游资群体,英格兰银行的投入甚至没有掀起一点水花。

随着9月15日的过去,您关于英国会使英镑脱离汇兑机制的信心在日渐增加。

您看来非常自信,动身去了第五大道的寓所。

次日清晨7时,您的助手打来电话说一切顺利。当您再次入睡之时,已获得9.58亿美元的利润。英国人称9月15日——他们被迫将英镑从汇兑机制抽出的那天,为“黑色的星期三”。

而您则称它做“白色的星期三”。正是这个赌局,使得您闻名于世。

马哈蒂尔之骂

在成功阻击英镑之后,您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猎物。

一向以快人快语而屡屡令美国人大伤脑筋的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在1997年9月上旬眼看东南亚金融危机即将告一段落时,宣称马来西亚在此次大劫案中损失极其惨重,共丢掉了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马哈蒂尔咬牙切齿地骂道,那个该死的乔治·索罗斯使得马来西亚40年来的经济成果已毁于一旦。

我们特别想知道,您当时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忧虑还是兴奋?

随后的美国《商业周刊》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答案。

该杂志宣称,乔治·索罗斯管理的量子基金会在整个1996年的成绩都相当令投资者失望。1996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扬了22个百分点,而由乔治·索罗斯任董事会主席的量子基金会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全年亏损了1.5个百分点,与华尔街上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基金会相比较,简直就是相形见绌,黯然无光。

该杂志宣称,对于乔治·索罗斯而言,这可是他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之一了。他改变了那种半退休、半隐居的生活方式,从公众之中又潜匿于幕后,精心策划发动了一系列的量子反击战,以为自己捞回名声。

您当时是不是真急了?您当时已66岁,这在中国已经可以安享晚年了。后来证明,您的确不是一般的老人家,因为您盯上了东南亚。

有媒体这样报道您,从1997年6月底到7月底的这一个月内,量子基金会的增长从14个百分点一举上扬到27.1个百分点,几乎使上半年的盈利倍增,据称,该基金会截止到7月底的总资产已上升到170亿美元,金融风暴前的资产总值约为15O亿美元,“所以照此推算,索罗斯砍杀东南亚诸国已为他的组织创造了约20亿美元的盈利”。

那么,您的盈利究竟从何而来呢?美国《商业周刊》认为,东南亚货币中的泰铢、马币和印尼卢比,直接对量子基金的盈利作出了贡献。

还想做空中国吗?

在中国,股民们也经常谈论您。他们不奢望能和您一样赚到大钱,只希望能和您学到如何规避风险。但中国的专家则不同,他们在反思金融动荡的时候,往往把您当做负面对象来批判。

我们会经常拿亚洲金融危机来对您进行质疑,虽然中国当时由于未开放资本项目管制而并未过多地受此牵连。

您在东南亚所向无敌,便立即又将目光转向了大中华。

1997年7月初,香港金融管理局尚未从回归祖国大陆的喜悦中解脱出来,便隐约感觉到香港金融市场有一股潜流正在蠕动。

果然,进入7月中旬,港市汇率开始受到冲击,美元兑港元汇率逐渐下滑,特别是7月11日菲律宾中央银行将汇率波动范围扩大、实行变相贬值的当日,港币兑美元一开市即节节下挫。一时间,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民众惶恐不安。

当时的香港特首董建华彻夜不眠。而中国中央政府也已做好紧急援港准备。

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次买入港币,强行干预市场,效果竟然是意想不到的。7月14日一18日一周大部分时间内,美元汇率始终停留在7.75港元水平之下。

7月18日香港收市之后,在伦敦市场红灯再度闪烁,美元汇价曾一度超越香港金融管理局坚守的7.75港元的关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倾全力通过汇丰银行干预市场。

香港人以其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首次向您的团队表明,港市7.75的关键价位不容挑战。遇到这样的抵抗是您没有预料的,但是您并不甘心,很快又发起了第二次冲击。

7月21日,香港开市后,货币市场港市同业拆借利率大升,3个月同业拆借率从7月1日的5.75%升至7.06%,一周外汇基金票据收益率从上一周5.31%升至6.53%,对相应的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价差扩大。

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明确宣布,港市的联系汇率是不可动摇的。7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行了大笔政府债券,推动港市利率大幅抬升。

就在此时,市场传说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纽约市场购买美元抛售港市,加之降低有买盘介人,将美元推回7.74港元以上,随后更一直在7.741港元附近波动。

实际上,这不过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对您使用的一个招数,它只是意图向您表明,香港行政区决定美元汇率稳定在7.74?7.75之间对香港最为有利。同时市场再传金融管理局对两家涉嫌投机港市的银行进行了口头警告,一时间各大小投机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7月2日,在上海举行了包括中国、澳大利亚、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和东盟国家在内的亚太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会议。会后发表声明:亚大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彼此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货币投机力量。这对于正在稳定各自货币汇率的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来说,无疑是一剂十分及时的强心剂。

之后,您很生气。再后来,您还伺机在最近两年的某些时刻试图做空香港,但均未能达到目的。

所以,即便您现在宣称隐退,但还有人说您是暂时休息之后将对中国经济的漏洞进行攻击。还有人说您是真的老了,干不动了。

您能解释一下吗?

此致

敬礼 一位中国投资者

2011年8月4日

篇15: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你好!

岁月不饶人,在我还没有出生之前,您就已经仙逝了,这封信来得似乎太晚了!19世纪前期乃至现在、未来,世人皆知的法国浪漫主义、人道主义作家,您的一生都在创作,法国因有了您而更加辉鸿,世界因有了您而发出更加耀眼的曙光,您——维克多·雨果!谈起您,我眼前总会浮现出《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世界名著中的历历场景。你用一个个生动的辞藻诠释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您也把这“笔杆子”作为武器,抨击世间的不公与痛苦!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能工巧匠,历时150余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烧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木,都化为灰烬。

人人都知道,您是法国知名文学家,但在这件事之后,您却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地选择所谓的“爱国”。在您给法国上尉的书信中不难看出,您对于整件事的态度:谴责劫掠者,同情遇难者。感谢您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为公平正义而战!

此致

敬礼

一个不会忘却历史的中国人

篇16: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您是璀璨的星,微笑着闪烁在这永垂不朽的艺术的夜空里;您是最美的诗,静静地流淌在千千万万接受心灵洗礼的读者身上;您是温暖的光,悄悄地从法国那片土地照到了中国人民寒冷的哭泣的心上……

我无法想象,当您写下给巴特勒的这封信时,您所承受着多么重的压力,但我能从您那铿锵有力而充满悲伤的语言背后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正直,什么叫爱憎分明,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您说过“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您批判政府,但您永远拥护人民;您选择披露事实、支持正义,并不代表着您就不热爱法国。当腐败的清政府任英法联军宰割的时候,您作为一个法国人,替中华民族滴着鲜血的心发声了,替遍体鳞伤、无助而无辜的老百姓抗议了!

这座世界瑰宝终究是永远地消失了,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永远地铭记着那段令人心酸的耻辱。在您离去的130年里,中国这头沉睡已久的雄狮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领悟中醒来了。它努力地奔跑着、吼叫着,变得强大、变成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就在9月3日,我们刚刚举行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望着一支支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谁能不为此自豪?中国,将永远维护和平,因为我们始终清楚地明白,战争、硝烟只会给人民带来无限的痛苦与折磨。

雨果先生,您知道吗?对于这封信,我的感受从不改变: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尽管您早已不在人世,但这封信,却依旧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熠熠生辉。它讲述着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中国和一个法国英雄的故事,像不会坠落的那一颗最亮的星、如一直流淌的那些最美的诗、似不停释放明亮的那一束最温暖的光,照亮了心灵和梦想,以及我们前进的道路。

此致

敬礼

一位中国学生

篇17: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学习到了您的那篇旷世之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的您的崇敬也如同您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一样强烈。

您让我对文学艺术有了新的看法,原来文学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指引人类向着和谐、美好、高尚而努力。您曾不畏强权,勇于对抗野蛮,也曾面对毁于强盗之手的瑰宝无比愤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您的正义浩然之气,您使我明白一个作家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细腻的笔触,更重要的是一颗敢于为全人类负责的心,文学是场勇敢者的游戏。

我们要使文字转化为利剑,斩断现实的遮羞布,揭出这些富丽堂皇的无耻。

将文字驯服于高贵的人格下,您做到了而我仍在努力。

篇18:致朋友们的一封信

您好。值此建国六十周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 请接受我们杂志社全体同仁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

《经营与管理》杂志自1983年创刊以来, 已走过二十六年的路程。二十六年来, 风雨彩虹相伴, 辛苦欢乐相随。杂志人辛勤地耕耘, 默默地奉献。当时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如今已是人到中年;三十几岁的中年, 如今也是年近“耳顺”。但我们始终是“痛并快乐着”, 因为我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为我们有广大读者朋友的关注和期待, 有广大作者朋友的无私奉献;更有长期帮助我们的朋友们的鞭策和鼓励。没有你们, 我们走不到今天;没有你们, 我们的耕耘将没有动力;没有你们, 我们的奉献将无从谈起。

感谢你们!衷心地感谢你们, 我们的朋友们!

“千里难寻是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 让我们从此是朋友。千金难买是朋友, 朋友多了春常留, 以心相许心灵相通, 让我们永远是朋友……愿我们到处都有好朋友。”每当听到这首歌, 就会想起老社长说过的话:我们每日应有三省, 一省是否为读者朋友提供了高质量的精品杂志;二省是否为作者朋友们提供了交流思想、创新管理的平台;三省是否为支持我们的朋友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因此, “吾日三省”, 成为杂志社的座右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如果说《经营与管理》杂志是我们的眼睛的话, 光明就来自作者朋友、来自读者朋友、来自所有慷慨地支持我们的朋友。

相逢今生, 尘缘珍贵。我们始终被缘分所牵:您与我们相识、相知是缘分, 您为我们投稿是缘分, 您手中、案头有了一本我们的杂志是缘分, 您为我们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更是缘分。缘是天意, 分在人为。无论缘分深浅, 得到就是造化。当我们从老社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的时候, 我们之间就结缘了。缘分似“月老的红线”将我们牵到了一起, 注定我们还要交往, 还要相识、相知, 还要相濡以沫, 还要相互关怀、相互帮助。就让我们用心来守候。

在此为您奉上最新出版的一期杂志, 如果能对您的工作、学习有所帮助, 那就是我们全体杂志社同仁最高兴的事。虽然我们为朋友们提供的服务和帮助可能很有限, 但我们的心是真诚的。

请相信我们, 一定会在朋友们的帮助下, 做得更好。

一定会的。

篇19: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通读陈先生所写文章的全文,作为孟村八极拳弟子,我们有以下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孟村昊氏与吴钟及八极拳的关系

关于八极拳初祖吴钟的出生地与葬埋地已经众多专家、学者和八极拳爱好者认定是山东省庆云县后科村(历史上庆云县曾属河北、山东拉锯管辖的地方)。吴钟所传弟子,在《孟村吴氏八极拳秘诀之谱》中记载有三人,即:吴荣(吴钟之女)、吴溁(永)、吴钟毓。吴荣年逾三十嫁于海河戴门,生二子:邦安、邦宁,邦安、邦宁之后有一子,名恩元,至此。吴钟一脉无后续记载。上述内容在庄科“吴氏家谱”中也有明确介绍。吴钟在沧县吴氏家谱中居十一世,吴溁在沧县吴氏家族中居十三世,经孟村、庄科吴氏合谱认定,其二人均为沧县吴氏四世祖“才”公之后,续至吴潆,两人仍在“五服”之内,因此断定,吴钟与吴溁乃同姓同宗,脉络清晰。为求真实,我们曾走访过庄科吴氏家族守谱人吴金光先生,他的表述也无二议。另外,罗疃八极拳弟子张克明之孙张毓衡撰写的《八极拳谱》中也有相同记载。罗疃李大中八极拳直系健在后人李世铭先生也曾谈及此事。他不仅对上述观点无疑义,而且明确肯定“先祖李大中八极拳之技艺学于孟村吴溁”。事实上,八极拳三世祖吴漾时代,是八极拳开门立户之初。吴钟、吴荣、吴溁、吴钟毓等先辈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当我们踏觅着前人的脚步将八极拳事业推向辉煌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他们是造就今天八极拳辉煌的基石。

二、八极拳门的两次续谱

民国25年(1936年),由于清末民初连年混战,使吴溁所续八极拳谱——《武术》毁于“兵燹”之灾。为挽救这一承袭文化,孟村八极拳五世祖吴会清历尽艰辛,在同门弟子强瑞清、季云龙等支持协助下,历经三年努力重续了八极拳门谱。这部谱书的形成不仅为八极拳的传承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还留下了一段令人称颂的佳话。1936年的谱书所续人等,囊括了当时孟村及孟村周边地区所有村落的八极拳弟子。这在当时经济、交通、通讯手段等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其难度可想而知。八极拳的第三次续谱始于1983年,至1985年完成,发起者为天津、上海、广西等地的吴秀峰弟子,吴连枝先生任主编。当时“文革”刚过,孟村经济依然落后。在“小国寡民”政策的约束下,传统武术文化受到了极大摧残,与各地八极拳传^的联系也较少。为使续谱尽量全面准确,吴连枝先生费尽了脑汁,以积极态度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工作。有道是:“十事九不周”,其续谱结果并没有使每个八极拳弟子都满意,也给今天八极拳门内少数别有用心者留下了伏笔。第三次续谱的中心目的要办三件事:一是续谱,二是筹组开门八极拳研究会,三是为已故八极拳六世大师吴秀峰先生立碑。以上三项工作,孟村不仅公开透明,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还征求了各地少数代表意见。谈及西北五省八极拳传人没列入谱中,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在几经确定的八极拳研究会人员组成名单中,吴连枝先生力荐时任陕西省体委副主任的马贤达先生任八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八极拳研究会这个名称的由来就是由马贤达先生提议并确定的。当时研究会的副会长有两人,一位是天津的赵福江,一位是长春的霍文学。吴连枝任会长,李俊义任秘书长,另外还吸纳了各地代表为常务理事、理事若干人。成立大会开得隆重热烈,河北的省、市、县三级领导都应邀到会,与会记者及各地八极拳弟子逾六百人。马贤达先生提前两天到会,霍殿阁先生之子霍青锋,罗疃代表李世铭等也参加了会议。如果说八极拳第三次续谱是有意将西北五省传人排挤在外,那么,吴连枝先生不可能力荐马贤达先生担任八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如果说孟村^、轻视罗疃一系八极拳弟子,那么。霍文学先生也不可能担任研究会副会长,霍青锋、李世铭等先生也就无缘参加会议。至于东北周馨武先生的弟子没有续人谱中,与霍文学先生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在续谱过程中,吴连枝先生考虑到了周馨武先生在东北的影响,曾以信函方式与霍文学沟通,霍文学先生的意见是,“东北一支八极拳,内部矛盾较多,望孟村人不要插手东北方面的续谱事宜”。又因霍文学系霍殿阁先生的直系传人,是当时主要的依靠对象。所以孟村很多事情没有深加理会。至于李志成先生及其他省份的许多八极拳弟子被遗漏,也是受当时孟村客观条件的影响所致,并不是主观因素造成,这一点还需要和各地八极拳传人讲清楚,希望能取得大家的谅解与共识。

三、对吴连枝先生技艺的分歧

吴连枝先生生于1947年,至其父吴秀峰1976年去世时已29岁。如果说吴连枝先生那时还不足而立之年,从理论和技术思想上还不十分成熟,也比较客观。吴秀峰先生去世后,许多吴秀峰的弟子为报师恩,经常来孟村看望师母,吴连枝先生对各位师兄的到来都表现得十分诚恳与尊重。所以他们的技艺交流也就更加深入,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吴连枝先生的家传武学。大家都是习武多年的人,尽管对武学的认识层次存在差异,但都明白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其实,早在传统武术比赛恢复之初的1980年,吴连枝的亲传弟子刘秀萍(女)就在太原全国武术观摩赛上获得了金牌。之后,其弟子常玉刚、刘连俊、杨杰等也都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武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虽然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必要,却足可以证明吴连枝先生的功夫不仅只是师兄弟们的再授之果。

孟村从来不承认八极拳是哪家哪户的私有财产,也更没必要为一个八极拳去充当“皇上”。因为八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虽源于孟村,但却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是我们大家的共同责任。每个八极拳人都必须承前人之风范,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秋天》教案下一篇:建筑电工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