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粗略认识

2024-05-03

张中行:粗略认识(共7篇)

篇1:张中行:粗略认识

张中行:“言志”

张中行自认为,因为杂览和杂写,“由禅到八股”,“称为杂学勉强”;多年所好,有书法和砚,都是半瓶醋,“但半瓶而有两种,有人称为杂家,也就可以安然受之了”(本报资料图片)我还记得当初读到张中行的《负暄琐话》和《负暄续话》时那种兴奋心情。此前多年不曾这样,此后也是如此―――说老实话,包括读他后来各种着作在内。我过去把张中行的书分作三类,一类是讲人或事的,以上述两种为代表;一类是论道的,以《顺生论》为代表;还有一类是介绍知识的,以《禅外说禅》为代表。如果让我排一个队,心中的高下便正好是这一二三的次序。至于他在《流年碎影》中自嘲为“选来选去”者则不在此列。

张中行的文章属于“五四”之后中国散文的一路;讲得确切一点,张中行等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复兴了中国散文的某种传统。《负暄琐话》和《负暄续话》最初是由外地某社印行,装帧欠佳,印数无多。大概无论出版者还是读者,一时都难以把握―――借用前人一句话,它们“是那样的旧又是这样的新”。较之此前看惯了的东西,的确很是新鲜。其实这一传统早已存在,不过在大家眼里黯淡已久,几乎不知道了。

张中行所承继的散文传统,前人称为“言志”,与“载道”相对;两个词儿分别取自“诗言志”和“文以载道”,“诗”与“文”本有区别,“志”与“道”更待厘清,不免有些夹缠,所以后来干脆说:“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的道亦是言志。”我自己曾想,换成“率性”和“听命”,或许更恰切些。前人提起这个话题,是讲“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而“言志”这一“流”久矣夫断断续续,隐没不彰了。张中行是老北大出身,亲承前辈大师謦Z,以后多年却不事写作;但传统在他身上活着,一俟执笔,立即显现出来。而且这路文章本来讲究沉稳平和,老年为之,正是合宜;他又有阅历与感受值得一写,于是乎名满天下。然而自始至终,他只是“率性”,不曾“听命”;或者说,他只“载自己的道”,不“言他人之志”。在这点上,与许多同辈甚至晚辈的人判然有别。

上面提到,张中行等复兴了一个散文传统,但是他与别人又颇不一样。我想举出一位,即比张中行登场稍早,着有《干校六记》、《回忆我的父亲》和《回忆我的姑母》的杨绛。之所以如此,因为杨绛的文章同样“率性”而不“听命”;就复兴这一传统而言,当年没有比他们两位影响更大的了。不论彼此高下,毕竟大相径庭。如果说杨绛属于这一传统中偏“洋”的一脉,张中行所承继的就是偏“土”的一脉;更确切地讲,其间有个“贵族化”与“平民化”的区别。区别不在见识,在于所处立场,以及行文风格。以后两方面而论,张中行更像一个普通老百姓,虽然他可能比我们高明。

不妨回过头去考察一番。先说“洋”与“土”。曾有人批评林语堂的幽默带牛油味,无疑是“洋”了;还应该提到梁遇春,可能更其纯粹。杨绛与他们都不相同,好像更接近于叶公超。可是“土”呢,我就没想到有谁可以如此形容。再说“贵族化”与“平民化”。上述各位之外,周作人,梁实秋,废名,台静农,钱锺书,张爱玲,也都不能一口咬定是“平民化”。说来在这一传统之中,“洋”与“贵族化”倒是正宗,虽然诸家于“土”与“平民化”或多或少要沾一点边儿。这样来看张中行,就知道他的贡献所在了,他是把“言志”一派文章中的“土”与“平民化”发挥到了极致。

我这说法,有人或难以()苟同。形容张中行比较稳妥的话,相对于“洋”,似乎应该说“中”;相对于“贵族化”,似乎应该说“士大夫气”;此外也许还要添上一个“老”字。但我还是觉得,假如说“中”,他不是身居高位的“中”,或应运而生的“中”;假如说“士大夫气”,他是不离乡壤间的士大夫。至于说张中行不“洋”,不“贵族化”,有人也会持异议。因为第一,他是受过西方哲学熏陶的,单就思想来说,其所获益于西方文明者,其实较之本土更多。但我所谓“土”与这无关,我指的是他以什么气分儿来接受这一切,表述这一切。再者,张中行对许多事情的见解与大众并不一致,他是理智的,宽容的。但我所谓“平民化”也与这无关,我是说他总保持着底层姿态,真能体会“食无求饱”、“伤哉贫也”。我曾举出《论语・雍也》的一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以为张中行的气象,与此约略相仿。他执着于现代文明的精神,却无意于现代文明的物质。

张中行的文章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两方面:其一是他笔下旧日北京大学的生活,尤其是讲到的各位师尊;其一是他所描写的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说是小人物,只是人微言轻而已,绝不猥琐低俗;不过他也不把他们拔高。我想他是以此自况。

篇2:张中行:粗略认识

这说的是一九二三年起来中国,在中国几所大学(主要是北京大学)教了六十多年书,最后死在中国、葬在中国的一个美国人,温特教授。温特是译音,我看过两篇介绍他的文章,都用这译音名,可是同我熟的一个海淀邮局的邮递员李君却叫他老温德。我觉得李君的称呼显得朴实,亲切,不像温特教授那样有场面气。后来听北大外文系的人说,系里人也都称他老温德。这中文名字还大有来头,是吴宓参照译音拟的,推想取义是有温良恭俭让之德。这会不会有道学气,比场面气更平庸?我想,在这种地方,还是以不深文周纳为是,所以还是决定称他老温德。老温德来中国,先在南京东南大学教书,两年后来北京,到清华大学教书。其后,抗战时期,随清华到昆明西南联大,胜利后回北京,直到解放后,一九五二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因为他是教文学方面课的,所以划归北京大学。我三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上学,其时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我没听过他的课,直到七十年代初,不只同他没有一面之识,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写他呢?是因为一九七一年春夏之际,我自干校改造放还,大部分时间住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在校园东北部),他的住所在朗润园西端石桥以西,住得近,常常在湖滨的小路上相遇,有招手或点头之谊,又他的生活与常人不尽同,使我有时想到一些问题,或至少是他升天之后,看到人非物也非,不免有些怅惘,所以想说几句。

关于他,有大节,依中国的传统,排在首位的应该是“德”。他正直,热情,同情弱者,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生活境界也高,热爱一切美和善的,包括中国的文化和多种生活方式,绘画、音乐等更不用说。其次是学识,他通晓英、法、德、西班牙、希腊、拉丁几种文字,对西方文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开过多种课,都讲得好。再其次是多才与艺,比如游泳,据说他能仰卧在水面看书。所有这些,介绍他的文章都已经着重写了,也就可以不再说。

剩下可说的就只有我心目中的他,或者说,我的印象。我最初看见他,以一九七一年计,他生于一八八七年,其时已经是八十三岁。朗润园的布局是,一片陆地,上有宫殿式建筑,四外有形状各异、大小不等而连起来的湖水围着。湖以外,东部和北部,北京大学新建了几座职工宿舍楼;西部有个椭圆形小院,西端建了一排坐西向东的平房。湖滨都是通道。老温德住西部那个小院,我住东部的楼房,出门,沿湖滨走,路遇的机会就非常多。他总是骑自行车,不快,高高的个子,态度虽然郑重而显得和善。问别人,知道是教英语的温特,一个独身的美国老人。日子长了,关于他就所知渐多。他多年独身,同他一起住的是一对老而不很老的张姓夫妇,推想是找来做家务活的。夫妇居室,人之大伦,自然就不免生孩子,到我注意这个小院的时候,孩子大了,还不只一个,也都在一起住。院子不算小,春暖以后,直到秋末,满院都是花,推想是主人爱,张姓夫妇才这样经管的。饮食情况如何,没听说过,只听说这老人吃牛奶多,每天要五六瓶。还吃些很怪的东西,其中一种是糠,粮店不卖,要到乡下去找。我想,他的健壮,高寿,也许跟吃糠有关系,但吃的目的是健消化系统,还是补充什么营养,我不知道。

连续有十年以上吧,他,就我看见的说,没有什么大变化。还是常骑自行车在湖滨绕,可是回到他那个小院就关在屋里,因为我从院门外过,总要往里望望,看不见他。后来,是他跨过九十岁大关以后,生活有两种显着的变化。一种是不知为什么,在小院内的靠北部,学校给他修建了较为高大的北房,大概是三间吧,外罩水泥,新样式的。另一种是,仍然在湖滨绕,可是自行车换为轮椅,由张家的人推着。体力显然下降了,面容带一些颓唐。这一带住的人都感到,人不管怎样保养,终归战不过老;但都希望他能够活过百岁,也觉得他会活过百岁。后来,湖滨的路上看不见他了,到一九八七年初,实际活了九十九岁多一点,与马寅初先生一样,功亏一篑,未能给北京大学的校史增添珍奇的一笔,走了。

听邮递员李君说,老温德像是在美国也没有什么亲属,为什么竟至这样孤独呢?独身主义者?至少是早年并不这样,因为刘@写的一篇传记(题目是《温特教授》――记一位洋“北京人”,见北京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京华奇人录》)里有这样的话:

我注意到,闻一多(案二十年代初在美国与老温德结识,成为好友,老温德来清华任教是他推荐的,他遭暗杀后,骨灰多年藏在老温德住所)书信中还说过,温特教授“少年时很浪漫”。我们的视线一起扫过这几个字,好几次了,他从不作解释,也没有否认,我就不便追问了。

传记的另一个地方又说,还是在美国时候,不老的温德(而立与不惑之间),住屋的床上放一个大铁磬,他向闻一多介绍铁磬的用处是:“夜里睡不着觉时,抱起磬,打着,听它的音乐”。我想这用的是佛家的办法,如唐人常建咏《破山寺后禅院》尾联所说:“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这种磬音,粗说是能使心安,细说是能破情障的。如果竟是这样,这先则浪漫,继而以钟磬音求心安,终于一生不娶,心情的底里是什么情况呢?曾经沧海难为水吗?还是如弘一法师的看破红尘呢?不管是什么情况,可以推想,情方面的心的状态一定隐藏着某种复杂。

心里藏而不露的是隐私,也可以推想,任何人,或几乎任何人,都有,甚至不少。也许只是由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除了少数有调查癖的人以外,都视搜求或兼宣扬别人的隐私为败德。何况德在知的方面也还有要求,是“不知为不知”。所以对于老温德的生活,谈到“浪漫”“独身”之类就宜于止步。但是这“之类”又使我想到一些问题,虽然经常不在表面,却分量更重,似乎也无妨谈谈。

说分量重,是因为一,更挂心,二,更难处理。古人说,饮食男女,这更挂心、更难处理的问题不是来自饮食,而是来自男女。与饮食相比,在男女方面,人受天命和社会的制约,求的动力更强烈,满足的可能,轻些说是渺茫,重些说是稀少以至于没有。显然,这结果就成为:饮食方面,如果有富厚为资本,盖棺之前,可以说一句“无憾”;男女方面,不管有什么资本,说一句“无憾”就太难了。有憾是苦,这来自人生的定命。有人想抗,其实是逃,如马祖、赵州之流,是否真就逃了,大概只有他们自己能知道吧?绝大多数人是忍,有苦,咽下去。老温德是用钟磬音来化,究竟化了多少呢?自然也只有他自己能知道。

一般人的常情是不逃,也不化,并且不说,藏在心里。这样,人的经历,其中少数写成史传,就应该是两种:一种是表现于外的,甚至写成文字的,自己以外的人能看见,或进一步,评价;一种是藏在心里的,不说,极少数脱胎换骨写成文字(如诗词和小说),总之还是非自己以外的人所能见。假定社会上班马多,人人都有史传,这史传也只能是前一种,“身史”,而不是后一种,“心史”。这心史,除自己动笔以外,大概没有别的办法。自己动笔,困难不在内(假定有动笔能力)而在外,这外包括社会礼俗和有关的人(也因为受礼俗制约)。能不能扔掉礼俗呢?这就会碰到变隐为显,应该不应该、利害如何等大问题。侯河之清,人寿几何,我们也就只能安于看看身史而不看心史了。

身史和心史,有没有一致的可能?大概没有。可以推想,以荣辱、苦乐的大项目为限,比如身史多荣,心史就未必是这样;身史多乐,心史就未必是这样。以剧场为喻,身史是前台的情况,心史是后台的情况,只有到后台,才能看到卸妆之后的本色。可惜我们买票看()戏,不能到后台转转,也就只好不看本色而只看表演了。可见彻底了解一个人,或说全面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对于老温德,因为他的经历不同于常人,我就更有这样的感觉。

篇3:跟着张中行学习“作文批改”

张先生认为大多数语文教师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1) 作文批改太费力, 一方面凡错必改浪费了教师巨大的精力, 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一个班45人计算, 每课时3—4篇, 批改完一个班的作文要15到20个课时, 教师牺牲了大量宝贵时间;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的作文质量极差, 从格式、内容到语言“浑身是病”, 即使“医道高、责任心强的医生也皱眉”。 (2) 恰当的评价是很难的。首先好作文本身就很难有一个统一可操作的标准;其次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作文的评价也就不同了;最重要的是作文批改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 (3) 批改难保新鲜, 主要是评改和评语重复、枯燥, 缺乏吸引力。 (4) “最要命的是多半没有成效”, 作文批改的成效性是非常低的。现代的教学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 教师的评改不及时, 学生的兴趣点转移, 再回复到写作时的兴奋点是有相当困难的。 (5) 批改“难于做到人人满意”, 作文批改的个性化程度非常低。 (6) 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本身就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 更不用说辅导学生了, 许多语文教师不敢上作文课, 或者在理论方面头头是道, 真正落实到形成作品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水平往往非常低, 所以下水作文对许多教师来讲是畏途。

精批细改是件费力大收效低的做法。这是张先生反复强调的核心问题。精批细改是指对作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评改, 教师完全包办对作文的修改, 从格式、标点符号到分段、句子、篇章等各个方面逐一精心修改。精批细改是某些时势的需要, “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经常是一派的, 总嫌改得不够多, 批得还不够细。”作文精批细改是一些领导与家长衡量教师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主要尺度, 因为可操作性强, 有证有据, 有据可查, 更有一些领导对作文批改的字数做了限制, 而且作为考评和晋职评优的依据, 这是严重不负责任, 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精批细改做法费力大、收效低的主要原因是违背作文教育规律、严重脱离作文教学实际。首先, 精批细改浪费了教师的大量精力和时间, “这种种意见会形成一股力量, 像泰山一样压下来, 想支撑住, 唯一的办法还是精批细改, 不管有用没用, 反正可以躲开偷懒的指责, 结果很明显, 就是天天晚上伏在案上, 批批批, 改改改。”。其次, 作文是一门要求个性化程度非常高, 体现自由创造精神的课程。教师的精批细改本质是越俎代庖, 大多数精批细改是违背作者的创作的本意的, 曾经看到一些教师的批语比学生的作文还多, 更有一些教师本身水平不高, 对与错都拿不准, 批语也就是原则话, 如语言欠通顺、中心欠突出、段落欠准确等等, 教师也可能不一定知道自己具体指什么。

作文批改只是写好作文的一个条件, 且不是最重要的。张先生认为:作文教得好坏与是否进行作文批改没有直接关系。“作文能通, 要靠很多条件, 读, 写, 教师讲、指导, 等等都是;批改作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 而且不是最重要的。”作文写作是一项综合工程。作文水平的提高要靠很多条件, 批改并不重要。

“……谈作文批改, 说怎样怎样效果可以好些, 是假定其他条件都已经具备;如果不具备, 靠作文批改单干, 那一定是收效甚微。”张先生认为批改的总原则是:不死抱着这棵歪脖树上吊;如果需要批, 需要改, 要有的放矢, 箭不虚发。

张先生主张学生多写比教师多批改重要, 多写是作文通顺的重要条件, 《作文杂谈》多次强调了这一点, 教师要多利用这个因果规律, 多想方法, 引导、督促学生多写。要多多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与乐趣, 上好作文课要比多批改更重要。相比之下, 教师的批改与否就不重要了。

当然张先生主张数量相当多的习作, 能够从教师眼前过一下是有好处的, 这样教师可以多了解学生, 这样作文课教学教师心中就有数了。

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批改作文, 想要有高效, 我以为必须顾及针对性。”张先生认为在作文批改中, 针对性原则最重要。张先生从深浅两个维度把握针对性:浅, 批改要接近学生的程度;深, 能够抓住关键的问题。所谓搔到痒处, 触到疼处, 教师费力不多, 教师可以举一反三, 一通百通。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晚唐郑谷的“一字师”;一个是宋代著名的箫楚才的故事, 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批改作文要达到恍然大悟或茅塞顿开的效果。

篇4:我对悟性培养的粗略认识

第一课堂,是国家兴旺发达所必备的,是不可或缺的。通俗的说,它是人们成长中的思想生长素,是通往人类知识殿堂的捷径。这恰若人类文明的两条腿,第一课堂担当着其中一条腿的作用。这就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的受教育过程。我想如果谁没有基本的知识就获得成功是不可思议的。汉高祖刘邦痞气十足,也是泗水亭长,大作家沈从文小学毕业起家,后在北大旁听,才终有大成。

虽然如此,今天的学校却培养不出出类拔萃,引领时代潮流的划时代人物。因为学校只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场所。苍天可见,日月为证,三十多年的高考历程,只听说这个学校培养出了状元,那所高校培养出了博士、硕士,却没听说,有培养出如袁隆平、陈景润、华罗庚一般的大师的。不过倒是一些哗众取宠的音乐人喧嚣着这个宁静的世界。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人们过分依赖已有科普知识,以至于堵塞了通往蕴藏在大自然中的未知智慧的途径。我以为要撅通它,就必须要培养悟性,构建第二课堂。

说到培养悟性,就使我回忆起在一所市级重点高中读书的历程。那里面教学硬件设备一流,软件设备也一流。据说曾培养过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我当时就慕名前去。去了后,一切名不虚传。授课教师,不是特级教师,就是市级或省级学科带头人,管理也一流。我很兴奋。我发现每个班的教师特别团结,团结到何种程度,令人瞠目结舌。上一堂课的那些学生打瞌睡、开小车,下一堂的老师就知道。那么,这堂课入选名单的学生就要被提问,以做警示,并且一周下来,还要经班主任谈话,共续高考大业。结果,一年下来,我的成绩严重下滑,就只能下学务工。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的一切臻善尽美,却有一个严重的纰漏。就是使学生错失培养悟性的良机。虽然,能快速的传播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知识。

由此可知,学生的悟性没有时间培养,更有甚者,学生不明白悟性的真谛。我觉得最为可悲的是,个别学生培养出的悟性为师友不耻。因而学生们只能埋头苦学。如此下来,我所说的第二课堂,在中国几乎成“万径人踪灭”的态势。

那么,何谓第二课堂?我曾思索过,大概就是对感兴趣并擅长的知识在生活中长期淘金的过程。这最难,如果没有悟性和兴趣的话。我觉得兴趣就是前行的动力,悟性为帆,有了这两样,坚实的小船在知识的海洋才能鹏程万里,有所大成。

对于悟性的培养,我有自己的心得。我觉得这应从娃娃做起。要始终保持学生的童心,也就是对万物的好奇心。但这种做法风险大,几率小。所以,广大的百姓之中没有谁愿意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他们更愿意依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应试教育,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瞎搞。基于这种心理,除非是国家下定决心,更加普及知识的广度、深度,放松学子的教育过程的环境,才不至于实施第二课堂的现象销声匿迹。

曾经有人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觉得悟性就是科学智慧发掘的第一灵感,而第二课堂是悟性培养的摇篮。二者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余虽然悟得此间妙处,然天生愚钝,唯以识得悟性一二谈相告天下人,却不能身先士卒,以表其真,遗憾之至,言语难表!

篇5:张中行散文

上面说到生比死好,苦少比苦多好,这就理说是由义跳到利。为了避免误会,我们可以不用利,而用道德哲学中习用的说法:生活现象虽然多到无限,而所求不过是快乐(偏于心理学的说法);或者说,评定行为的善恶或对错,应该以能否去苦得乐为标准(偏于道德哲学的说法)。与行义相比,这种求乐的想法也许更接近常识。当然,问题也不少。

一是乐与义有时候冲突(小如酗酒,大如吸毒),怎么办?二,乐与品德像是没有血肉联系。没有联系,它就有可能被赶到道德规律之外,还会有道德规律之外的评价行为的标准吗?三,乐有人己之间未必协调的问题,如争夺心爱之人或物就是这样,甲乐则乙苦,甲苦则乙乐,怎么办?边沁主义就是想解决这最后一种困难,它把乐的范围扩大,说道德哲学所谓善,应该指能够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幸福的行为。这样,乐在人己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可以用计量的办法来解决(自然还难免有算不准的问题)。边沁这种想法,过去称之为功利主义,其实也是古已有之,就是《孟子》的“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不若与众。”(《梁惠王下》)可以称之为“众乐主义”。

众乐主义是“量”的原则的扩大:一方面,就己身说,一分乐不如两分乐,两分乐不如三分乐;另一方面,就社会说也是这样。兼及社会,肯定了利他,可以使道德规律找到更稳固的基石。可是以乐为值得追求的价值,终归是,就己身说容易圆通,因为有“实感”为证;推到己身以外,找理由就不容易,因为没有实感为证,尤其是人己苦乐不能协调的时候。此外还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四,量的原则难得普遍实用,因为有许多事是虽乐而不当做。写《逻辑系统》的小穆勒是边沁主义者,也承认快乐有高下之分。常识也是这样看,如平时,赌博与读诗之间,乱时,整人与宽大之间,绝大多数人认为前者卑下而后者高尚。可是这样一来,量的原则就不得不同质的原则平分秋色,作为评价的原则,允许平分秋色,它就完了。五,还是就常识说,人的日常活动,有不少显然与求乐无关,小的,如挤向前看车祸,大的,如已经苦于不能教养还要生育,等等,都属于此类。有不求乐的行为,而且为数不小,这就使我们不能不推想,人生活动的种种花样,如果有动力,或说有所求,这动力或所求,也许是比快乐更为根本的什么。

篇6:张中行简介

张中行

张中行 19出生。河北香河人。著有散文集《负暄琐话》、《留梦集》,论著《顺生论》等。

篇7:对初中物理探究的粗略认识

关键词: 意义;误区;改革;策略;过程

一、物理探究的意义

探究教学的含义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研究而进行学习,积极主动的习得新知识,获得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在高职化学中的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在高职化学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从而获得探究的内容,然后以小组讨论或者合作讨论的课堂参与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的环境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给了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疑惑、讨论探究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实践中,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无疑有助于促进物理教学的长远发展。 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中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管探究的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还是教师提出的,学生都想急切知道问题背后的答案。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实施科学探究中,开始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正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物理课程标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将“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物理课程总目标的重要方面。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通常始于问题,只有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思考,创新才有主动性。科学探究也是从提出问题开始,所以,在教学中创始开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科学探究中,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更多依赖于学生的直觉思维,所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即使对于学生所提的明显不合理的猜想,也不要简单地否定,在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要指出其正确合理的成分,以保护学生的创新激情。在科学探究中,对所提问题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需要靠实验来进行检验。物理教学中,有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进行实验,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探究的误区

过去对科学探究的内涵认识不足,甚至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做物理实验。内容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组织形成,它即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人们为了检验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显然,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含了物理实验,但并不等同于实验。

过去对科学探究中的能力培养不明确。科学探究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而物理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在课程目标的 “知识与技能”中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过去对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不清。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科学探究一般也是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的,它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要素构成,而这七个要素的结构关系是环环相扣,彼此促进的。在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可以涉及全部或部分要素。

过去过分强调结论的正确,不重视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对学生在各过程中的行为关注不够,造成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不落实,忽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的教育。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要注意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操作、分析时就草率得出结论,而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就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一定要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

过去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不当。一方面,教师指导过度,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指导不到位或完成放手,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作用,何时介入,如何指导,何时提供背景资料或信息,提供什么信息等,真正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

过去不重视对科学探究的评价。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的评价中的问题,一是没有进行评价;二是评价不及时;三是评价方法不正确;四是评价方式单一,如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没有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等,因此没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nlc202309040949

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探究熔化”变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变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等。

通过课改实践,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探究的目的比较明确。

三、新课标的改革

黔西南地区应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2012教育部审定。结构大体是这样的,第一:创设情境,第二:提出问题(探究)。第三:分析探究过程,第四:分析得出结论。

这次物理课程的价值观表现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比较直观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次教材的改革,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培养学生的终身的探究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学生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进来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慨括能力,使学生培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敢创新;通过展示武力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物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的出发点与过去有所不同,它不单纯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主张从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出发,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认识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的热爱,突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观点,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多样发展时间和空间。

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探究熔化”变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变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等。通过课改实践,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探究的目的比较明确。

四、探究教学指导策略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指导策略是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中科学探究和课堂外科学探究指导策略为主。其中课堂中科学探究主要内容是由教材内容所决定。而学生探究难度不仅与教材的内容有关,同时还与学生的自主程度有关。因此对于初中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而言,让他们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作为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入生活。选准指导的时机,给以恰当的点拨和正确的引导。此外,在课外科学探究主要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有关,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非常有效。

五、教材中的探究过程

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为例

首先设计实验方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先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两者之间差就是浮力的大小。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用溢水杯和测力计测出:溢水杯中盛满液体,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让溢出的液体流入一个小桶中,桶中的液体就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用测力计测出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其次进行试验操作。教材中给了四个图。

图1,用测力计测出某物体受的重力。

图2,把杯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的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图3,测出小桶和问题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图4,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再次,数据的处理

物体所受的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N:

浮力N:

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

小桶搜受的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

最后,猜想与反思。看看该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有什么关系;更换大小不同的物体做这一实验,看看是否都存在这种关系。

结论: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从这个探究过程中,我们认识道,我们应该既重视探究的过程,也重视探究的结果;重视对资料的收集、处理以及对结果的评价。在探究中学生处于主要地位,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也可以是指导者或评价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改变和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总之,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只要我们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就能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老师也要开启思维,诱发思考;承上启下架桥过度。

参考文献

[1] 陈栩,郭斯萍.国外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06)

[2] 姚小龙.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3(05)

上一篇:讲话读后感下一篇:xx国税局公开选拔基层国税分局长竞争上岗笔试试题02(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