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算法

2024-05-25

社团算法(精选6篇)

篇1:社团算法

社团发现的算法

1.非重叠社团发现算法

1.1 基于模块度优化的社团发现算法

(1)Newman M E J.Fast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Phys Rev E, 2004, 69(6): 066133.(2)Clauset A.Finding Loc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Phys Rev E, 2005, 72(2): 026132(3)SchuetzP,CaflischA.MultistepGreedyAlgorithmIdentifiesCommunity Structure in Real-world and Computer-generatedNetworks[J].PhysRev E, 2008, 78(2): 026112.1.2 基于谱分析的社团发现算法(1)Donetti L, Munoz M.Detecting Network Communities: A New Systematic and Efficient Algorithm[J].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2004, P10012(2)

Capocci A, Servedio V D P, Caldarelli G, et al.Detecting Communities in Large Networks [J].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5, 352(2-4): 669-676.1.3 基于信息论的社团发现算法

(1)Rosvall M, Bergstrom C T.An Information-theoretic Framework for Resolv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omplex Networks[J].P Natl Acad Sci USA, 2007, 104(18): 7327-7331.1.4 基于标号传播的社团发现算法

Raghavan UN, Albert R, Kumara S.NearLinearTime Algorithmto Detect CommunityStructures inLarge-scaleNetworks[J].Phys RevE, 2007, 76(3): 036106.1.5 迭代层次社团发现算法

一种新的复杂网络层次社团发现算法 2.重叠社团发现算法

2.1 基于团渗透改进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

Palla G, Derenyi I, Farkas I, et al.Uncovering the Overlapping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omplex Networks in Nature and Society [J].Nature, 2005, 435(7043): 814-818.2.2 基于模糊聚类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

Zhang S, Wang R, Zhang X.Identification of Overlapp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omplex Networks Using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 J].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7, 374(1): 483-490.2.3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

Zhang S, Wang R S, Zhang X S.Uncovering Fuzzy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omplex Networks[J].Phys Rev E, 2007, 76(4):046103.2.4 基于种子扩展思想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

Lancichinetti A, Fortunato S, Kertesz J.Detecting the Overlapping andHierarchic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omplex Networks[J].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09, 11:033015.2.5 基于混合概率模型的重叠社团发现

NewmanME, Leicht EA.MixtureModels and ExploratoryAnalysis in Networks[J].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7, 104(23): 9564-9569.2.6 基于边聚类的重叠社团发现(1)EvansT,Lambiotte R.Line Graphs,LinkPartitions, and Overlapping Communities[J].Physical Review E, 2009, 80(1): 16105.(2)Ahn Y Y, Bagrow J P, Lehmann S.Link Communities Reveal Multiscale Complexity in Networks[J].Nature, 2010, 466: 761-764.CNM算法

篇2:社团算法

优秀社团、优秀社团干部、优秀社团学生评选方案

一、评选目的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活跃社团氛围,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社团干部的自身修养和管理能力,促进社团健康发展,增加社团凝聚力,更好发挥社团育人功能,特制定优秀社团成员及优秀社团干部、优秀社团评选实施细则。

二、评选机构

学校社团领导小组是 “优秀社干” “优秀成员”评选活动的最终认定机构。

三、评委

学生社团领导小组及部分社团负责人组成。

四、评选内容

优秀社团

(一)评选对象

我校组建的各类学生社团,主要包括文化、体育、艺术、实践等各类学生团体。

(二)评选条件

1、组织健全。社团有规范的《章程》,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机构。

2、活动正常。每天正常开展活动。社团活动有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活动小结、活动图片等较为完善的档案资料。

3、自主管理。社团由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活动方案由社团成员设计、实施。

4、保障有力。指导老师有相当的组织能力,较好的专业基础,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安全保障到位。

5、特色鲜明。社团活动与地域独特资源、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改革、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志愿服务、学生自主管理等紧密联系,主题鲜明,富于特色,生动活泼,在学生中具有较大吸引力。

6、成效显著。学生社团能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功能,在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优秀社团干部

(一)评选对象

经辅导教师认定的社团负责人。

(二)评选条件

1、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为社团的工作做出贡献。

2、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各方面以身作则,乐于为同学服务,热心为集体办事,勇于向不良倾向做斗争,在学生组织或社团中有较高的威信。

3、积极参加学院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表现突出。

4、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为各社团的良好沟通做出贡献,办事积极认真,不徇私舞弊,对待工作不怕苦,不怕累。

5、关心社团工作,主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认真思考,并在活动中提出意见和建议,较好的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并及时总结。

6、注重所在社团的宣传工作并及时进行相关活动的宣传,定期举办常规性活动积极与学生其他社团合作举办活动

7、担任学生社团干部并对社团工作认真负责。

8、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引导社团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有突出成就者。

优秀社团学生

(一)评选对象

面向对象为:全体社团成员。

(二)评选条件

1、关心社团工作,主动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2、按时出席社团活动,并能积极发表自己对社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3、对分配到的任务能以较好的完成,并能提出自己看法的;

4、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表现突出。

5、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保持自立自强的心态。

6、遵守学生社团内的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7、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广大学生反映良好。

8、学年学习成绩位于全体学生前30%。

五、评选方法

1、评选每学期评选一次,人数为社团总人数的10%,评选时间为每学期末。

2、社团内部按评选条件及实际情况进行民主选举,最后推荐给学校审核最终确定。

3、社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个人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六、无资格参加评选人员

1、违反校规校纪受到警告及以上处分或两次学校通报批评者;

2、所学课程科目有不及格现象者;

3、社团活动无故缺席3次及以上者。

七、评比流程

1、由社团各部在评优细则的基础上推荐候选人,候选人名单上报到学校,并提供社团推荐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

2、由各社团组织进行初评。

3、结合初评、学校审核最终确定候选人,并在在全校张榜公布。

4、学校表彰。

篇3:社团算法

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复杂网络的另一个重要拓扑结构特性———社团结构[1],即网络中的节点根据某种共同属性,子集合内部节点之间的连接相对紧凑,子集合之间节点之间的连接相对稀疏[2]。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反映了现实系统中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真实世界复杂系统的内在特征的具体表现。

传统的社团划分算法如GN算法[3]、FN算法[4]等主要通过获取网络的全局信息来完成社团的划分。但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要获取整个网络的全局信息已变得相当困难。随后,针对复杂网络规模大且网络全局信息计算时间复杂度较高等问题,许多学者根据网络节点的集聚特性,提出了从某个待求节点开始,利用计算简单的网络局部信息来发现社团的算法。这种算法不仅降低了计算的时间复杂度,而且不需要了解整个网络的特性,提高了社团发现的效率。

Clauset首先在文献[5]中提出了局部模块度的概念。算法通过不断加入局部模块度增量最大的节点形成新的局部社团,时间复杂度相比于传统社团发现算法大大降低。随后,王立敏等人在文献[6]中提出了最大节点接近度的概念。算法通过不断搜索起始节点的邻居节点,找到所期望的k个最近邻居节点形成新的局部社团。该算法需要事先设定社团个数k,先验性强。李孔文等人在文献[7]中提出了节点连接相关度的概念。算法通过不断加入与社团连接相关度最大的节点形成新的局部社团。方平等人在文献[8]中提出了节点接近度的概念。算法通过不断加入接近度最大的节点形成新的局部社团。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内聚系数的局部社团发现算法。算法在原始聚类系数的基础上引入了节点内聚系数,而且不需要先验知识。采用节点内聚系数进行社团发现,挖掘出来的社团结构更加紧凑,更符合社团内部节点的连接相对紧凑,社团之间节点的连接相对稀疏,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也更加合理。

1 相关概念

1.1 聚类系数

节点的聚类系数[9,10]定义为:

其中,Ei表示节点i的邻居节点之间实际的连接边数;ki为节点i的度,节点i的ki个邻居节点之间可能形成的最大连接数为ki(ki-1)/2。

节点的聚类系数实际上是节点的所有邻居节点之间实际的连边数目占它们之间可能形成连边的最大数目的比例,考虑的是节点在全局网络中的聚集程度。在局部网络中,单个节点不具备社团倾向性,不利于节点向单个社团聚集,无法用来进行社团发现。为此,本文在原始聚类系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使之能够具备单个社团倾向性,进而作为单个节点是否能够加入某个局部社团的衡量标准。

改进后节点的聚类系数(简称节点内聚系数)定义如下:

其中,E(i,ξ)表示节点i在局部社团ξ内部的邻居节点之间实际的连接边数;N(i,ξ)表示节点i属于局部社团ξ的邻居节点的集合;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数目。

节点内聚系数计算的是单个节点与某个社团内部相连的邻居节点之间实际的连边数目占它们之间可能形成连边的最大数目的比例。对于单个局部社团来说,单个节点与其内部节点的聚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成为该局部社团中的节点。

1.2 强弱社团

复杂网络中的强社团结构指的是社团中每一个节点都要满足节点的内度大于节点的外度,具体定义为:

其中,kiin(ξ)表示节点i和社团ξ内部节点之间的连接度,即节点的内度;kiout(ξ)表示节点i和社团ξ外部节点之间的连接度,即节点的外度。

复杂网络中弱社团结构指的是网络中的每一个局部社团都要满足社团的内度大于社团的外度,具体定义如下:

其中,;Din(ξ)为局部社团ξ的内度,定义为社团内部节点之间连边的数目,即社团内部所有节点内度和的一半;Dout(ξ)为局部社团ξ的外度,定义为社团与外部节点之间连边的数目,即社团内部所有节点外度和。

由强弱社团的定义可知,具备强社团结构的网络一定具备弱社团结构,具备弱社团结构的网络不一定具备强社团结构。本文将强社团结构的定义作为节点添加的一个约束,以保证社团划分的质量。

2 算法介绍

本文提出的算法从起始节点开始,首先将起始节点加入当前社团,得到一个局部社团。更新当前社团邻居节点集,和这些邻居的节点内聚系数,不断根据约定条件添加节点至当前社团,直到社团邻居节点集为空,完成一个社团的划分。在剩余网络中重复运行,直到顶点集合为空,完成网络中所有社团的划分。

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

在本文算法中,对于有n个节点、m条边的无向无权图,d为节点的平均度,k为划分出的社团个数,|C|为局部社团平均节点数目。在本文算法中,进行单个局部社团的划分时,计算局部社团的聚类系数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C|),计算节点内外度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d|C|),计算节点的内聚系数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C|),故对整个网络进行社团划分的时间复杂度为O(k×(2log|C|+d|C|))=O(kd|C|)。又有n=k|C|,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d)。

3 算法应用及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性能和社团划分的效果,分别采用本文算法与文献[6,7,8]所提算法在真实网络和人工合成网络中进行实验对比。为保证算法的鲁棒性,本文所呈现数据均为各个算法进行100次运行求算术平均值的结果。

3.1 社团划分质量评价标准

本文采用模块度指标来对划分出来的社团质量进行评价。模块度衡量的是复杂网络中社团内部的连边所占比例期望值与随机连接情况下社团内部连边所占比例期望值的差值。差值的大小对应于网络社团结构的显著与否。实际复杂网络中,模块度的最大值范围一般在0.3~0.7之间,更大的值较少出现。

模块度的具体定义如下:

其中,,m是网络中边的数目;Aij是网络中节点构成的邻接矩阵中的元素;ki、kj分别是节点i和节点j的度;ci、cj分别是节点i和节点j所属社团的标号。

3.2 真实网络数据集

真实网络数据集均来自http://www-personal.umich.edu/~mejn/netdata/,由Mark Newman提供。

本文所采用的经典网络数据集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E|代表网络中边的数目,|V|代表网络中节点的数目。

采用本文算法对4个经典网络数据集进行社团挖掘,算法分别将4个经典数据集划分成5、11、6、17个局部社团。最终社团划分结果如图2所示,同一颜色和形状的节点代表节点属于同一个局部社团,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节点代表节点属于不同的局部社团。



需要注意的是,文献[6]所提算法先验性较强,需要事先设定划分社团大小,其余算法均不需要事先设定社团大小。而在真实网络社团中,社团大小是无法预知的,故文献[6]算法无法和其他算法在真实网络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对比。因此,分别采用本文算法和文献[7,8]中所提算法在4个经典网络数据集上进行社团发现。三种算法的运行时间和社团划分效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为三种算法在4个真实网络数据集上运行时间的对比图。可以看出,本文所提算法在4个网络数据集上耗时最短、速度最快。与文献[7]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和文献[8]算法的运行时间相对比较稳定,随着所挖掘网络规模的增大,保持线性的缓慢增长。图4为三种算法在4个真实网络数据集上社团划分效果Q值的对比图。可以看出,与本文算法和文献[7]算法相比,文献[8]算法社团划分一直保持较高的模块度,但是文本算法社团划分的模块度却远远高于文献[7]。

3.3 人工合成网络

采用LFR-benchmark生成基准人工合成网络。网络中包含128个节点,分成4个社团,每个社团32个节点。每个节点与社团内部连接的边数和与社团外部连接的边数的比例由混合参数μ来进行控制。人工合成网络相关参数如表2所示。

文献[6]所提算法需要事先设定划分社团大小,且能用来发现单个局部社团。为了方便和其他算法来对比效果,将该算法进行扩展,指定单个社团大小为32。完成整个网络的社团划分,只需重复执行4次文献[6]算法即可。

分别采用本文算法和扩展后的文献[6,7,8]所提算法在人工合成数据集(μ取值为0.1~0.8,共8个网络)进行社团发现。四种算法的运行时间和社团划分效果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为三种算法在8个人工合成数据集上运行时间的对比图。可以看出,本文所提算法在8个数据集上的耗时最短,运行速度最快。与其他三种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运行时间相对比较稳定,几乎不受混合参数μ的影响。其他三种算法随着μ的增大,即网络社团结构的愈不明显,运行时间呈明显线性增长。图6为三种算法在8个人工合成网络数据集上社团划分效果Q值的对比图。可以看出,与其他三种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社团划分的模块度虽然不是最高的,却仍保持较高水平。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文算法在真实网络数据集和人工合成数据集上均能够在较短的运行时间内且保持较高模块度来完成网络社团的划分。由于本文实验所采用的四种算法均是根据网络节点的集聚特性来进行社团划分的,各个算法的社团划分效果会因网络社团结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难看出,在真实网络和人工网络上,与文献[6,8]两种算法相比,本文算法模块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本文采用强社团结构定义对网络社团结构进行控制,使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更加合理,更符合社团内部节点之间连接相对紧凑,社团外部节点之间连接相对稀疏。在大规模复杂网络中,本文算法既能保证划分出合理的社团结构,又能取得较高的运行效率,具备更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 结语

篇4:基于度系数的社团分裂算法

关键词:度系数;社团划分;模块度

中图分类号:TP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Societies Split Algorithm Based on Coefficient

Zhou Lanjuan1,2,Qin Maoling1

(1.Shandong Nornal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Engineering,Jinan250014,China;2.Jin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The complex network of the communities divided splitting method is more classic algorithm,based on the degree coefficient the local variables,

through the use kruksal algorithm to classic GN algorithm is appropriate improvement,improve the searching efficiency,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ule,and shows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Keywords:Degree coefficient;Societies divided;Module degrees

一、引言

网络社团结构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它与计算科学中的图分割(graphpartition)和社会学中的分级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分级聚类算法中根据向网络中添加边还是删除边该类算法又可以分为两类:凝聚方法和分裂方法。

二、相关概念

(一)分裂算法

GN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不断移除网络中介数最大的边,从而将网络划分为几个社团。这里边介数的定义类似于中间中心性,即经过该边的最短路径的数目,其基本流程如下:

1.計算出网络中所有边的边介数;

2.将边界数最大的边从网络中移除;

3.重复步骤2,达到要求的划分标准为止。

(二)模块度

模块度 Newman等人引进了一个衡量网络划分质量的标准——模块度[2]

考虑某种划分形式,它将网络划分为k个社团。定义一个k k维的对称矩阵E=( ),其中元素 表示网络中连接两个不同社团的节点的边在所有边中所占的比例,这两个节点分别位于第i个社团和第j个社团。

设矩阵中对角线上各元素之和为Tre= 。它给出了网络中连接某一个社团内部各节点的边在所有边的数目中所占比例。定义每行(或者列)中各元素之和为 。它表示与第i个社团中的节点相连的边在所有边中所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用下式来定义模块度的衡量标准:

=Tre-

三、理论分析和实验模拟

(一)算法描述

经典的 算法中是求出任意一个节点到其它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从而形成一棵最短路径数,工作量非常大,但是,对于科研网络模型中,如果我们只对边的一些属性进行分析,将模型中的最小生成树求出,而只要形成的树中包含了所有的节点,就结束。可以降低计算数量。而对科研网来说,只要两个节点之间有合作,就认为有边相连,权值都是相等的。所以对 算法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改进 算法的目的。 为原始网络图, 为图 的顶点集, 为图 的边集, 为边系数,给边设定一个系数,此系数取决于此边相连的两个顶点的度系数 、

, (2.4)

(2.5)

当有圈时,在考虑去掉哪条边更合理时,在避圈法算法中去掉权最大的边,而因为构成圈的路径中可以往往最短路径不唯一,所以如果有多条边可以选择的话,就选择度系数 更小的边,如果构成圈的边中有度的系数相等的情况,此时,再对度系数相等的边进行 的比较,取 更小的值,根据“富者更富”[3]的观点,这样更有利于节点的聚集,从而更准确的形成社团结构。

并且,在此过程中,每个节点都有一个限制变量,即与度数最大的节点的最短路径,而不用求出任意节点到其它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因此,比传统的分裂算法提高了搜索速度。

(二)算法实现

假设WN=(V,{E})是一个含有n个顶点的连通网,则按照克鲁斯卡尔算法构造最小生成树的过程为:

1.先构造一个只含n个顶点,而边集为空的子图,若将该子图中各个顶点看成是各棵树上的根结点,则它是一个含有n棵树的一个森林。

2.从网的边集E中选取一条度的系数 最小的边,如果存在 相同的情况,则选择 更小的边,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分属不同的树,则将其加入子图,也就是说,将这两个顶点分别所在的两棵树合成一棵树;反之,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已落在同一棵树上,则不可取,而应该取下一条权值最小的边再试之。

3.重复步骤(2)直至森林中只有一棵树,也即子图中含有n-1条边为止。根据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然后将其从节点处断开,再根据模块度来确定何时模块度最高,再根据模块度的分析,即可得到准确的社团结构。

(三)算法的框架

T=(V, )

While(T中所含边数

从E中选取当前度系数最小的边(u,v);

从E中删去(或者标记)边(u,v);

If((u,v)加入T中后不产生回路)

将边(u,v)加入T中;

}

四、实验结果

Zachary用了两年的时间来观察美国一所大学中的空手道俱乐部成员之间的相互社会关系。基于这些成员在俱乐部内部及外部的社会关系,他构造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网[4],如图1所示:

图1 Zachary俱乐部网络

根据此算法,对经典的Zachary俱乐部网络,得到的最小生成树为下图所示:

图2 对Zachary俱乐部网络生成最小树的结果

五、结果分析

根据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然后将其从节点处断开,再根据模块度来确定何时模块度最高。

再根据模块度的分析,即可得到准确的社团结构。

图3 对Zachary俱乐部网络模块度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Kernighan B W,Lin S.A efficient heuristic partitioning graphs[J].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1970,49:291-307

[2]Newman M E J,Girvan M.Finding and 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PHYS,Rev.E,2004,69:026113

[3]Capocci A,Servedio V D P,Caldarelli G,Colainor F.Detecting communities in large networks.Computer Science,2004,3243:181-187

[4]汪小帆,李翔,陈关荣.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1

篇5:社团章程(社团须知)

一、社团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我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学生社团,是指由校团委批准成立的,由本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学生自愿组成,为发展成员共同兴趣爱好,实现共同志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第三条

学生社团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创新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广大学生的爱好与专长,有利于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第四条

校团委是校内学生社团登记管理机构。校团委及校团委授权的校内有关部门、机构、组织是学生社团的业务指导单位。全校所有社团均是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社联)的成员单位。

第五条

为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的技术指导优势,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社团朝着健康、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学生社团工作的开展,我校学生社团实行校、院(部)分级管理的办法。总体原则是:学术科技类社团由相关学院管理,体育类社团由体育部统一管理,并统一参加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开展的活动以及社团评优活动。第六条

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主要集中在学术、科技、文艺、体育、志愿服务五个方面。

第七条

各学生社团按有关程序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第八条

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是:

(1)学术创新型学生社团,应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良好校园氛围。(2)兴趣爱好型社团,应以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社会公益型学生社团,应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为任务,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品格修养的形成。

(4)体育爱好型,以锻炼身体为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的同时锻炼大学生的体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章 学生社团的成立、注册和注销

第九条

凡我院学生(十人以上)在学院规定范围内根据兴趣、爱好发起,并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和必要物质等基本条件,有指导老师和支持单位,可以申请成立社团。申请成立社团,应当以书面形式向社联申请,由社联主席、校团委社联指导老师及有关领导审批。

第十条

所谓支持单位,是指对学生社团在行政事务、财务、活动场地及技术等方面能提供指导和帮助的行政单位,原则上应是校内各部门或学院(部)。所谓指导老师,是指对学生社团在活动开展方面提供具体指导的学院在职老师。

第十一条

申请成立学生社团,应当向社联提交以下材料:(1)负责人签署的成立申请表;(2)发起人名单;

(3)指导老师的签字和支持单位的盖章;(4)社团章程。

第十二条

学生社团章程应当注明下列事项:

(1)名称;学生社团的名称应冠以“XX协会/俱乐部/社”等字样,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且应当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特征。

(2)宗旨;(3)经费来源;

(4)组织机构及负责人产生办法和具体责权范围;(5)社团成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6)社团章程的修改程序;(7)社团终止程序;(8)其他必要事项。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筹备:

(1)申请筹备的学生社团的宗旨、任务不符合本章程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的;(2)已有性质宗旨相同或者相似的学生社团;

(3)发起人、拟任负责人受过纪律处分的;

(4)在申请筹备时弄虚作假的;

(5)有校规校纪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条

社联在收到申请的两周内,应当以书面形式做出核准登记或不予登记的答复。

第十五条

申请成立社团期间,社团发起人可以开始筹划社团事宜,但不得进行任何实质性活动。

第十六条

各学生社团在每一个新学期开始后三个星期内,必须到社联登记注册,否则将视为自动注销处理。

第十七条

一般情况下,不成立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学生社团。第十八条

学生社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向学生社团联合会申请变更或解散:会员大会决议解散的;社团分立、合并的;学生社团被责令关闭或解散;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第十九条

学生社团提出变更或解散申请,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及时组织对其财务进行清算。学生社团解散后的剩余财产,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学生社团变更或解散,要及时向社团全体成员公布。第三章 学生社团的财务管理

第二十一条

学生社团的工作经费和资产来源主要由会员会费、学校拨款和社会资助组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学生社团的经费和资产。学生社团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学生社团应当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会员公布。

第二十二条

学生社团在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自觉加强财务管理,并接受学生社团联合会和社团成员的监督。社团负责人不得负责社团的财务工作,社团需设立专门人员掌管财务工作。直属社团的财务由校社联全面管理。

第四章 学生社团的干部

第二十三条

学生社团干部的产生应坚持民主和公平的原则。学生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应通过学生社团成员民主选举产生,经有关业务指导单位审核后报学生社团联合会备案。学生社团联合会要根据实际制定具体的产生办法。

第二十四条

学生社团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优良;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热心组织社团活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担任或继续担任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1)在校期间曾经受到校纪校规处分的;

(2)曾因违反有关规定被撤职或社团被宣布解散或注销,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社团负责人;

(3)其他不宜担任社团负责人的有关事项。

第二十六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工作。坚决制止学生社团干部参加校外非法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

第二十七条

学生社团干部的权利和义务:

(1)学生社团干部有参与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的权利。

(2)学生社团干部对学校的学生社团工作方面有意见,有直接向学生社团联合会反映的权利。

(3)学生社团干部有享受章程所规定的其他权利。(4)学生社团干部有为会员服务的义务。

(5)学生社团干部有配合管理机构开展学生社团工作的义务。(6)学生社团干部有履行章程所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八条

学生社团实行民主管理,组织机构一经产生就开始接受全体社团成员监督,社团的重大事项须经理事会讨论决定并接受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监督指导。

第五章 学生社团的成员

第二十九条

本校学生有自由参加和退出校内任何学生社团的权利。

第三十条

在学生社团内部,各成员一律平等,并按所在学生社团的章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第三十一条

学生社团成员有权了解所在学生社团的管理机制和财务状况,并有权向社团负责人就有关社团事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二条

学生社团成员有权向学生社团联合会反映学生社团内部情况,并应积极配合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其所在社团的调查和审核工作。

第二十三条

学生社团成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按照社团章程担任学生社团管理职务的权利,并应据此承担相应义务。

第二十四条

社团成员要接受社团的定期注册,定期缴纳会费,积极参加社团的各项活动。

第六章 学生社团的活动

第三十五条

学生社团必须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社团活动应自觉接受学生社团联合会及其它业务指导单位的监督,服从学校工作的全局安排。

第三十六条

学生社团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成才的目标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鼓励和提倡学生社团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活动。

第三十七条

学校提供学生社团活动的必要经费,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第三十八条

社团活动必须奉行公开原则。

第三十九条

凡组织跨校的社团活动,必须经校团委批准后方可开展。第四十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严格监督管理学生社团与校外团体、单位,特别是与境外机构、企业联合开展的,或有外国人或外国驻华机构人员参加的活动。学生社团邀请校外人员特别是外国人到学校参与学生社团的活动事先必须得到学校的审批,并接受学校的管理。

第四十一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认真审核学生社团举办的大规模社会调查、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严格把关,并对集会的秩序、安全及其合法性负责。对于存在一定风险的体育类社团,社团招新时应告知所有会员可能存在的风险,社团与会员签订责任书。

第四十二条

学生社团不得开展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不得开展违背其宗旨和超出其活动范围的活动。

第四十三条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出版刊物、网站(主页)的监督管理,确保内容健康积极,不得刊载、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管理条例以及可能在校内外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网站(主页)不得违反政府有关互联网站管理的有关规定。刊物的发行不能超出本校范围。

关于社团自身宣传活动,如发放各类宣传品,须报校团委批准。海报的张贴,须在指定的宣传栏内,不得随意张贴。

第四十四条

要把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情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纳入到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之中。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于自颁发日起执行。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学生社团联合会

2009年4月1日

二、学生社团注册详细管理制度

第一章 社团注册

第一条;社团成立组建须征得校团委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同意批准。

第二条:社团在成立批准成立前,不得在校内招收会员和召开成立大会,不得进行任何形式宣传和组织开展活动。

第三条:社团注册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自愿参加该社团的人员应在十人以上(含十人);(2)有详细的社团章程、活动的计划和负责人介绍;(3)有明确的组织领导关系; 第四条:社团的命名:

社团名称应为“深职院XX协会(社、俱乐部等)

第五条:为方便社团管理,规范社团活动,将社团分为五个大类:学术类、科技类、体育类、艺术类和实践类。第六条:注册程序:

(1)确定社团主要负责人一名,由其具体负责办理社团申请的手续;

(2)向学生社团联合会递交申请书及相关社团材料,经初步审定后,领取申请表格;

(3)认真填写申请表格,并将申请材料及申请表格递交学生社团联合会审核批准;

(4)社团联合会主席团盖章批准后,再递交给校团委审批,等校团委正式盖章批准后,社团正式成立,可以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并开始接受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监督和管理。第七条:社团在申请时应准备的相关材料至少应包括社团章程、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及主要成员名单(含联系方式)等社团基本情况。在申请过程中,这些材料均需跟随申请表格一同进行审查。

第八条:社团负责人的资格、职责和义务:

(1)社团负责人的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团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社团负责人必须接受校社团联合会的指导,带领会员在社团内独立开展活动主动参加(3)学校各社团例会,完成学生社团联合会交给的任务。

(4)社团负责人应经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要辞去职务,应向具体指导部门提出申请,并提请召开会员大会,产生新的社团负责人。第九条:社团不得面向校外招收会员,一般不吸收外国留学生参加。

第二章 社团注销

第十条:社团注销分为强制注销和主动注销两类:强制注销指社团违反《身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被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依据相应管理办法进入注销程序;主动注销指社团自身某些内部原因,主动向学生社团联合会提出注销申请。

第十一条:注销程序:

学生社团联合会接受社团注销申请或强行注销处理意见 被注销的社团经学生社团联合会审查后,交校团委批准。

校团委批准后,原社团负责人应填写《社团注销登记表》,与相关资料一并交与学生社团联合会,封档保存。社团注销完毕。

第三章 社团活动

第十二条:经批准成立的社团向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也可以组织其成员适当开展自我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所得收入可作为社团活动的资金。

第十三条:学生鼓励学生社团在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但是禁止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尤其是纯粹的商业活动。学生社团在教学区域和生活区域开展活动的,必须经过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审批同意,填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校园活动申请表》。未经审批的活动,一律取缔并追究相关社团和负责人的责任。学生社团在校园内张贴广告、宣传材料的,按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学生社团宣传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社团开展活动,凡是各社团举办或参与跨校活动,此类活动必须经学生社团联合会审批。

第十五条:社团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校纪校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得从事与社团宗旨无关的活动。未经许可,不得组织跨校性活动,特殊情况须得到学生社团联合会同意并征得兄弟院社联同意后方可开展活动。

第十六条:社团开展活动必须注明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社团开展活动必须有前期的资金预算、本此活动的宗旨、完整的策划书、后期的财务结算。

第十七条:社团活动邀请外单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报告和座谈时应事先请示校团委。第十八条:社团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按章程规定开展活动(2)服从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管理(3)完成社团联合会交给的各项任务(4)努力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十九条:社团在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审批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创办反映社团活动的刊物,社团必须保证刊物的内容健康,社团可以制作体现其特殊与形象的艺术图章和标志。社团不得私刻公章,一经发现立即没收销毁,取消社团的一切评优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刻章前应将样本交社团联合会审核后再制作,并将制作完的样本留于社团联合会备份。

第二十条:社团在每学期初须向学生社团联合会上交工作计划,工作计划需包括常规计划和特色活动计划,须写明其资金安排和时间安排的设置.第二十一条:社团在每学期末须向学生社团联合会上交工作总结,工作总结需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对象、活动效应(宣传情况、媒体报道、完成计划度)、资金来源、资金结算等项目。

第二十二条:社团上交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以电子文档形式上交,一方面作为备案存档资料,另一方面作为社团考评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社团应积极向学生社团联合会网站投递稿件、论文,作为社团考评的依据之一。稿件以电子板形式上交,并注明社团名称、挂靠单位和作者。

第二十四条:经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经劝阻仍不改正的社团,学生社团联合会将取消社团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章 奖 惩

第二十五条 为了鼓励学生社团积极健康方向发展,学校对在社交活动中成绩显著的社团和成员给予表彰。

第二十六条 对社团及成员的表彰形式主要有:口头表扬、通报表扬、授予荣誉称号等。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有关条款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以相应处罚。

第二十八条 对社团的处罚形式主要有:口头批评、通报批评、整顿审查、注销这团资格、勒令解散等。

第二十九十条 对社团成员的处罚形式主要有:口头批评、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

第三十条 对整顿审查的社团,在规定期限内有显著进步的,可解除审查;屡教不改者吊销许可证和勒令解散。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吊销许可证和勒令解散:

(1)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者;

(2)违反校规、校纪者;

(3)与其性质、宗旨不相符且有严重错误的活动者;

(4)未经审核登记和以社团形式活动者;

(5)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者。

第三十二条 社团所受处分据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注册负责人及主要负责者所在校并建议作出相应的处罚。

第三十三条 社团成员所受奖罚均以建议书面形式通知所在校(系)。

三、学生社团优秀评选制度

“星级社团”评选条例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把我校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阵地、校风学风建设的阵地、学生素质拓展的阵地,建设一批品牌社团,学校开展 “星级社团”评选工作,特制定本条例。

一、评选对象

全校学生社团。

二、评选条件

1、社团规模:在册登记成立一年以上;注册会员在30人以上

2、组织建设:有健全的社团章程;有团结实干的工作班子,有富有活力的领导团队,社团负责人经民主选举产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社团管理规章制度。

3、指导力量:有积极投入的挂靠单位和指导老师。

4、活动成效:开展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报道。常规活动开展正常,有利于社团成员综合素质提高;重点活动主题突出,文化品位高,受益面广,成效明显。参选的学术性社团在评选应组织过四次(含四次)以上相关学术讲座,举办过一次(含一次)以上在全校范围内较有影响的科普或学术活动,社团成员应有一定量的学术成果;参选的非学术性社团在评选应组织二次(含二次)以上讲座、举办过二次(含二次)以上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活动。

三、评选比例

每学年评选一次,数量为全校社团总数的20%左右。

四、评选程序

1、参评社团对照评选条件向社联书面申请,并上交3000字左右的学年社团工作总结材料,以及在校内外活动和比赛中获奖的各种表彰证书复印件,有科研成果的社团还需上交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的复印件。2.社团指导老师、社团挂靠单位根据社团的申请情况作出书面鉴定上交校社联办公室。

3、校社联根据各社团一学年的工作、活动等情况,综合督察部对社团的详细评分进行初步评选。

4.校社联参评社团答辩会,根据答辩成绩确定“星级社团”名单。

六、评分细则

评分采取百分制。(第八条奖励分为附加分)第一条注册登记、招新情况(共5分)注册按时无误;参与招新。第二条组织机构设置(共5分)

拥有健全合理的组织机构。社团应设有主席或会长一名,下设专门负责资金、通讯、宣传等职能部门。社团设立的各职能部门应各有所用且符合本社团特点,做到组织机构健全,权责明确;换届及时,内部团结;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第三条规章制度(共5分)

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社团应拥有各项健全的规章制度使本社团朝正规的方向发展,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并作好档案的整理备份。第四条财务制度(共7分)

社团会费收缴必须按照社团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开去盖有社团联合会的公章的收据。支出要有明细帐目并有原始凭证,做到专款专用。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在本社团指导教师的监督指导下,由专人负责,账目完整、真实,管理合理化、透明化。

此部分评分依据为各个社团在社团联合会的帐目情况。具体根据社团联合会秘书处之日常帐目情况给分。

第五条活动加分数(共60分)(社团活动记录加分表会每个月初在深职社团QQ群共享更新一次)

此项从社团主办或承办活动的次数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评比。具体根据社团联合会督查部的日常活动评分表,以及各个社团递交的工作大事记、活动总结、会刊、所获得荣誉等给分。

一、活动次数(40分)

参与活动(即社联组织的大型活动)的次数每次加3分,表现优异者加5分。社团自主户外活动(务必通过社联督察部考察确定活动有举行,且有活动照片为证.)规模小型活动每次加1分,优异者2分(参与人数多,反映佳为优异),规模大型活动每次2分,优异者4分(有一定影响力如上报,登刊等)。例行活动不在此列,或酌情考虑。(社团自主活动负责人需自行通知社联督察部部长,且活动照片在活动一星期后必需发到督察部干部的邮箱,没有告知或无活动照片证实的社团则不加活动分。)

二、活动质量(20分)备注:活动质量会以每次社团活动的评分表分数作为参考值。

1、活动意义(2分):思想健康,紧扣社团宗旨,富有时代感,符合当前主流意识。

2、组织策划(3分):活动方案详细周密,切实可行,有新意;内容包括活动目的意义、规划和部署,应考虑到可能的突发情况及解决方法。组织工作活动的任务落实,部门协调,分工明确。

3、活动开展及效果(5分):秩序良好,进程中无不文明或影响活动进行的事情发生;活动流程衔接有序、顺利,无明显冷场或错漏;活动内容健康丰富,形式多样、新颖,质量高;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或群众参与性,现场反应热烈;切实按计划方案执行,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意义;在校内、外的宣传取得相当的规模,在校内、外增加了本社团或我校的知名度。

4、活动规模(5分):根据组织表演者(会员,非会员或其他高校成员,社会知名人士)和观众或服务对象(学生,本校教职工,社会人员)而定。跨本校社团的活动每次加2分。引起强烈反响的全校性大规模活动每次加2分。

5、经费来源及应用(3分):递交经费预算表及递交实际开支情况(1分);经费应用得当,不铺张浪费(1分)。社团活动得到正当的社会赞助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可酌情加分(1分)。

6、工作总结(2分):在活动完成后七日内及时上交工作总结,总结内容详细、客观真实,对活动方案有合理补充。

第六条对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支持情况(共10分)

模范遵守《深职院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的规定;积极完成社团联合会布置的任务;社团联合会组织的活动中,社团负责人的出勤情况;各社团负责人应该准时参加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召开的工作会议,有事需提前到社团社联活动室做好请假登记,一学期内,无故缺席两次或请假超过三次者,取消其社团活动先进个人评优资格。对于积极参与社团主办的大型活动者,每次活动加

第七条特色(共8分)

对于有突出成绩以及特别建设(如社团主页,社团文化节等)的社团,以及活动能够引起一定的反响,促进我校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发展,对社团社联的形象有良好的宣传效应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校内、外的宣传取得相当的规模,在校内、外增加了本社团或我校的知名度,根据情况酌情加分。

第八条获奖(附加分)及处分

一、鼓励社团参与社会竞争,扩大社团影响。如社团在校级以上的评选中获奖即可加分。由各社团上交获奖证书复印件。

1、一等奖:省、部级(5分),市、区级(4分),校级(3分);

2、二等奖:省、部级(4分),市、区级(3分),校级(2分);

3、三等奖:省、部级(3分),市、区级(2分),校级(1分);

4、优秀奖或其它:省、部级(2分),市、区级(1分),校级(0.5分)。若同一项目在多个级别中获奖,只取最高分一项。

集体奖项按此标准加分,如无集体奖项,只取一个最高名次个人奖项,最高加分(5分)。

二、鼓励社团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义工小时数最多的社团奖励2分,其余不加。(由组织活动方,如街道办、敬老院出示证明)

三、社团要严格按照有关社团管理方可执行,如有违反将不能参加优秀社团评比并按照有关制度执行惩罚方法。

四、无故缺席社团联合会召开的会议,每次扣5分。三次以上不参加会议者,作自动放弃优秀社团评比处理。

五、宣传海报乱张贴的发现一次扣5分。若社团受到投诉,经核实后酌情扣分(3-5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条社团获得奖励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奖励: 1.伪造事迹,骗取奖励的;

2.申报材料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

3.获奖励后半年内严重违反法律或有关校规,有重大过失的。

五、“星级社团”的奖励

1、学校为“星级社团”颁发荣誉证书.2、“星级社团”主要负责人的表现通报给其所在学院,并在其所在学院的综合测评和各类评比中享有与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干同等待遇。

3、“星级社团”活动场地由学校给予重点保证,重点活动经费由校团委给予支持。

备注:对于年终考核分数低于60分的社团,下校社联将会慎重考虑其注册资格。

本规则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第一章 社团干部考核制度

一、为加强学生社团的内部队伍建设,提高社团干部的素质,增强对学生社团干部的监督与考察,激励并充分调动广大社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校社团联合会合会实行督察部对社团干部考核制度。

二、校、院社团联合会合会每学期末对各自学院院社团负责人进行考核,结果由校社联办公室负责记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团干部考核表》。

三、考核内容

(一)工作态度(30分):根据一学年的工作表现实行打分。

(1)会议考勤:迟到早退每次-2,无故缺席-4.迟到4次或无故缺席2次以上自动取消优秀干部评选资格。

(2)纪律观念(活动纪律):有违反社联管理条例的每次-4。(3)对社团联合会合会布置工作的配合及完成情况;

(二)工作能力(20分)(1)社团内部常务工作

(2)社团内部梯队建设(学风、纪律、干部素质培养);

(三)工作成绩(20分)(1)活动开展成效及成绩

(2)部门威信及评价;(由社团会员评价)

(四)学业成绩(以上一学期智育成绩为准)(10分)

(五)其他:(20分)

(1)遵守校规校纪及社团联合会合会制度

(2)社团联合会合会及其他社团负责人对被考核干部的评价

四、考核办法

(1)按考核内容立项,共五大项十小项,每一小项以10分计,共100分,其中60分为基本分。得分85及以上为优秀,低于基本分为考核不合格。

五、新旧社团干部述职答辩会

(1)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社团换届工作。

(2)旧的干部需向社联报告在职期间的一切活动情况与在职期间的工作情况。(3)答辩情况直接与社团来年的注册资格挂钩。(4)新的社团干部在经过社联的认可后方可参加答辩会。

(5)新的干部需向社联阐述未来在职期间的整体工作计划与社团的发展计划。

六、奖惩

(1)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社团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并备案。(2)考核与考查表一同存入社团联合会合会本人档案。

(3)对于考核成绩优秀者(85分以上)及对社团工作有突出贡献者,在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社团干部时予以优先考虑。

(4)对于低于基本分(60分)的干部,由督察部审核,在大会上公布,责令其反思,及时更正,并取消其评选优秀社团干部资格.(5)受社团联合会通报批评三次以上者视为考核不及格(低于60分)取消评优资格。

1、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合会。

篇6:社团论坛之社团发展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

我是读者协会的汤延祺。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读者协会本学期以来的活动情况以及未来的工作规划。

读者协会本学期以来,在沿用以前较好的管理方法以外,积极探索新的方式以应对各种变化以及提升社团的活力。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表达的可能更多的是读者协会的理念以及总结的心得。本学期我们从招新开始就一直尝试着提高社团的价值及影响力。我们都知道社团的发展和新会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选拔干事时我们积极选择那些有活动热情的,纪律性强的会员,本着认真第一,才能第二的原则去选择我们的成员。

团队是我们改良的第一个环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团队的建设就是社团的未来。以往我们信息的传递是会长,部长,会员。现在我们是会长,部长,干事,会员,所有同学。我们不需要会长设计活动,但我们会安排设计活动的部长;我们不需要部长与每个会员联系,但我们会有联系会员的干事。事必躬亲在一个社团的领导层往往不是值得学习的,懂得用人所长,懂得人力分配,懂得培养才能更好的将社团运作起来,才是真正为社团的未来考虑。

我们改良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活动的形式。在读者协会刚结束的“中外名著推介会”活动中,指导老师和我们大家经过多次的讨论才终于圆满完成了此次活动。怎样使活动新颖,怎样使活动有意义是我们讨论的关键。我们将一个个好的想法汇聚成了一个个好的活动,每个环

节都似曾相识,但整个过程却别有新意。我觉得这也是社团创新的一种。

关于未来的工作,读者协会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们从来不缺活动的主题,也不缺活动的样式。我们现在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改善我们的思路,将活动办得越来越好。我觉得今后的工作我们会朝着以下几点努力:

第一,依然将团队的建设放在首位。因为活动的成功往往决定于做事的方法和态度。只有拥有一个纪律性强、积极性高的团队,才有了办好活动的基础。不过,在强调纪律性的同时,我们要时时保持社团内部的民主与团结,以保证社团的思路是最正确的。

第二,将活动变得丰富。我们都知道,要想让一个社团为大家所熟知,那么就一定要搞活动,通过活动来让大家认识社团。目前来讲,我们学校许多社团都有活动,但是为大家所知道的却不多。我个人认为,活动并不是指每学期固定的一个两个活动。社团是为了有共同爱好的人准备的,既然有共同爱好那么就应该在平时多活动。我们打算,以后每周都举行好书推荐交流活动,到那时所有的同学和会员都可以参加,爱好书本的人去向大家介绍书本或文章,既能锻炼自己文笔口才,介绍给别人好书,还是一个交友的平台。

第三,要多联系其他社团一起活动。人多力量大,这是一个定理,一个社团可能没那么大的能力去组织大型活动,但是许多社团在一起

就不一样了,在活动中添加上自己社团的特点,依然是体现社团文化的好方法。本学期我们与海风文学社的征文活动使我们的交流更多,也使活动更正规。另外,我们会继续和盐师的读者协会联系,他们是江苏省十佳社团之一,在经验和方法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打算首先从模仿做起。

我相信,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下,读者协会会更有活力,更有创意,将更多的为丰富大学生生活。我们会更多的服务读者,因为我们相信,托起书本的手,将是托起世界的手。

谢谢!

上一篇:感恩人物评选总结下一篇:物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