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个人收入证明

2024-05-24

中国银行个人收入证明(精选8篇)

篇1:中国银行个人收入证明

个人收入证明

工商银行支行:

已连续在本单位工作年,现任职务,月平均收入(税后)

为人民币元,大写。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或有权部门签章:

经办人签章: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对以上收入证明核实情况:

核实时间:核实方式:

接待人(或联系人):

核实结果:

本人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核实人签章:

核实人签章:

年月日

篇2:中国银行个人收入证明

兹有同志,女,身份证件号码:,系我单位部门任职务,其税后月平均收入为:人民币(大写元正。

特此证明。

人事(劳资)部门公章:

日期:年月日

1.单位全称:

2.法定地址:

3.邮政编码:

4.人事(劳资)部门负责人姓名:

篇3:中国银行个人收入证明

在中国的税收体系中,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税收工具, 它在居民收入的形成环节, 通过实行累进税率, 对高收入者按较高税率征税, 对低收入者少征税或不征税, 从而直接调节高收入者的过高收入, 缩小居民之间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

一、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 (自然人) 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和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多重功能, 是中国的核心税种之一。与其他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相比较, 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分类征收: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即将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划分为11类, 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及高低不等的税率及优惠办法。 (2)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利用两种税率的优点, 即累进税率体现公平, 比例税率体现效率;累进税率调节收入水平, 比例税率实现普遍纳税, 将其恰当地运用到个人所得税制中。 (3) 采用定额和定率两种方法减除费用:中国目前对工资、薪金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等项目, 每月减除费用2 000元;其他收入采取定额和定率两种方法减除费用, 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 定额扣除800元的费用;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 按收入额的20%减除费用, 如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但对股息、红利、偶然所得等非劳动所得, 计算纳税时不扣除费用[1]。

而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是居民收入日趋多元化, 政府却未能根据收入分配体制全面调整及现实情况的变化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收入监控体系, 特别是对于地下经济等灰色收入, 更是无能为力。二是税制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陷, 甚至存在逆向调节, 对高收入阶层缺乏基本的调节和监控手段。三是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 对不同收入来源采用不同税率和扣除方法, 不能反映纳税人的综合收入, 也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 难以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征税原则。四是对工薪所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最高税率为45%, 而对股息、红利所得则采取20%的比例税率, 进一步造成实际税负不公平。因此, 中国个人所得税从税制设计上讲难以发挥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2]。

二、国外个人所得税制借鉴

1. 美国个人所得税制。

税收是美国政府赖以生存的财政基础, 而个人所得税则是美国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美国根据个人收入情况逐步提高税率, 以此来减少低收入者的负担和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过快增长。最基本的原则是多收入多交税, 收入低的先交税后退税[3]。美国在收入方面的规定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是美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不仅考虑个人的收入, 而且十分重视家庭其他成员尤其是儿童的数量情况。而中国只根据个人收入而不考虑家庭情况, 存在很大的缺陷。二是高收入者是美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的主体。据统计, 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群体所交纳的税款每年占美国全部个人税收总额的60%以上, 是美国税收最重要来源。

2. 日本个人所得税制。

在日本, “家庭申报”的影响大到足以让一些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成员甘愿放弃工作在家带孩子。以2003年度的标准来看, 如果是夫妇加两个孩子的工资收入者, 那么他的个税起征点就变为384.2万日元;如果是夫妇加1个孩子的工资收入者, 起征点则为283.0万日元;如果是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的工资收入者, 起征点则为220万日元。如果是独身的工资收入者, 那么起征点为114.4万日元。根据2003年税制改革方案, 除独身工资收入者以外, 以上起征点将分别降低到325万日元、220万日元、156.6万日元。简单计算即可知:在2003年度税制改革前, 在日本, 同样的收入, 一个四口之家的个税起征点为384.2万日元, 而独身者的起征点仅仅是114.4万日元, 前者是后者的3.36倍;在2003年后, 这个比例是2.08倍, 虽然差距缩小了不少, 但还是非常明显[7]。

3. 法国个人所得税制。

法国的个人所得税是按家庭来征收的, 根据经济状况和子女多少不同, 每个家庭所缴纳的所得税均不同, 子女越多缴税越少。法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实行高额累进制, 即高收入者多缴税, 低收入者少缴税。缴税分为七个档次:最低档为年收入在4 191欧元以下者, 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最高档为年收入超过47 131欧元者, 征收税率为49.58%。

三、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可借鉴的经验及方向

从以上各国的个人所得税的制度设计可以看出,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发展趋势是以综合为主、分类为辅, 充分反映纳税人的综合纳税能力;拓宽税基, 降低名义税率, 减少税率级次;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 使法定扣除标准与纳税人实际生活负担相接近, 逐步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扣除。

针对前面所述, 中国个人所得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各国个税制度设计的先进之处, 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 改革课税模式。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 完全放弃分类所得课税模式是不现实的, 这样做可能会加剧税源失控、税收流失。因此, 未来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课税模式应以综合税为主、分类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 即对不同所得进行合理的分类, 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 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票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仍可实行分类所得征税;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 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承包承租、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项目可以改为综合征收[4]。同时应考虑家庭人员的不同构成以及基本生活需求的实际情况, 并增加教育支出等专项扣除, 使其更有利于低收入阶层。

2. 优化税率结构。

参照国际经验,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在税率结构方面应该向低档次、降低税率、拉大级距方向改进。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用11类税, 工资薪金实行5%~45%的九级超额累计税率[5]。实际上, 35%以上三档税率基本没有适用的纳税人, 而对中等收入的税负显得过高。多数专家建议将税率档次降为3~5挡;将最高边际税率降至30%~35%;在此基础上拉大级距, 体现对低收入者免税、对中等收入者轻税和对高收入者适度重税的原则。

3. 改革征管体制。

将个人所得税征管权限划归中央。个税作为调节个人收益、缩小贫富差距的直接税, 其征管权限划归中央不仅是增强国家调控分配能力、配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需要, 也是防止各地扣除基数不统一、征管不严、税金流

4. 改善征管手段。

首先是建立双向申报制。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未明确规定纳税人和应税收入支付单位担负纳税申报的法律责任, 影响税收监控管理。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 在税法中, 加列专条对这个问题加以明确。同时, 税收法律还要规定有关的第三者 (部门、单位、个人) 有向税务机关提供必要的纳税人相关资料信息和配合税务机关执法的义务。并在这个基础上, 建立纳税档案和在纳税人与支付单位两者申报之间, 建立起交叉稽核体系。其次应建立强化预扣、预缴为主, 综合申报为辅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代扣代缴工作, 是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重中之重。应当强化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将个人所得税法规的基本内容、操作程序、代扣代缴办法、违章处理、法律责任等, 纳入“代扣代缴责任书”, 由主管税务机关与代扣代缴单位共同签订, 以此明确相关法律责任, 落实到人, 并作为税务机关检查代扣代缴单位是否履行义务的依据, 据此对直接责任人员实施一定的奖罚, 同时, 还要重视加强检查、监督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庞凤喜, 薛刚, 高亚军.税收原理与中国税制:修订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2]匡小平, 吴智峰.中国收入差距过大原因财税调节对策[J].税务研究, 2009, (2) .

[3]陆宁, 彭毓蓉, 甘家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 2009, (2) .

[4]王诚尧.改善个人所得税制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J].财政研究, 2004, (2) .

[5]孙杭生, 文烈掌.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商业研究, 2005, (21) .

篇4:中国银行个人收入证明

关键词: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14-02

本文具体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情况在它发展变革的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对策。首先简单谈谈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在它发展变革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

一、取得的显著成就

1.从改革开放前国家长期执行的“平均主义”发展到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国家经济主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模式,导致国内相对应的经济分配体制也是多样的。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以及后来的十六大报告中国家政府针对国内经济分配体制本身的复杂性都进行了分析,并相继做出要求和指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目前,我国合法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基本概括为以下四种:按劳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个人经济所得(或自劳自得)分配方式和福利收入分配方式。从最初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发展过程,充分显示出我国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个人收入分配的体制,这个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重大发展和补充。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也体现了党对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关心。“效率与公平”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确立了地位和作用。

2.农村进行的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显著

农村进行的综合改革首先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严格执行土地保护制度;第二方面完善了征地程序,更好地保护了农民权益、控制了土地规模;第三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并把通过流通环节对农民进行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更好地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体系,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最后在农村税费改革方面,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大幅度降低了农民负担。

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以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得以不断提高,加之商品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商品供应充足,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消费环境也有了改善,这也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改善。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在它发展变革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形态不够合理

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形态不够合理,具体表现在:一是低收入群体所占比例过大;二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如电信、烟草、保险、金融、石油等行业,职工工资及福利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由于收入较高少数高收入者与其他收入较低的多数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加大,容易造成人们的心理不平衡,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

2.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仍不协调,改革步伐仍有些滞后

“十五”期间,围绕着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多项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适应,从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比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相对滞后,妨碍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落实。同时对当前我国相对偏高的投资率而言,消费率依然偏低,经济增长仍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轻视质量和效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协调,势必影响人们追求更大的社会效益,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需要。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

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年来出现逐渐扩大化趋势。据相关统计,2003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23倍,比2000年扩大0.44倍,比1978年扩大0.66倍。在全国各省和自治区当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新疆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贵州的3.5倍。在我国由于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导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而因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的不公引起的各种群体事件和各种经济犯罪已日益突出。过大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对社会的安全稳定已造成了威胁。

4.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还有待完善,之外的收入分配渠道还有待挖掘

当前国家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的引导,调控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了居民在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比例下降。在再分配领域,国家对高收入阶层的调控力度,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对整个收入分配秩序的维护都有待加强。同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之外的收入分配渠道还需进一步挖掘。慈善事业被称为是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后的第三次分配,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体现了人们的社会责任和个人价值。与西方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很不发达。

三、改善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的对策

为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新格局,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经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上,体现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创新理念,对生活与消费的理解不应停留在消极的旧思维中,而应该以积极的新思维进行客观评价,鼓励和支持居民消费,扩大社会消费观念,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们追求经济的发展,不能只强调生产和流通过程,忽视消费对经济所起到的拉动作用。另外在优化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不能只优化产业结构,还要进一步处理好生产与生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既要优化产业结构,也要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2.调整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和完善个人收入调节政策

调整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是解决收入分配矛盾的关键。在收入分配方面首先国家必须坚持效益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进行收入分配。其次,要集中清理和坚决取缔各地区,各部门的不合理政策,重点是国家内存在的一些导致垄断经济收入的一些不公平政策和某些单位部门为获得个人利益存在的乱收费政策。最后积极对高收入进行调节,完善个人所得税,同时继续深化与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切实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在城镇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健全与完善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在农村,加大扶贫力度并显著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3.加强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福利与保障体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社会和谐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就业也是稳定人心,维护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是人民关心的最基本民生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更应该高度重视扩大就业问题。首先要为各类劳动者建立完善的劳动者就业培训体系,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第二,建立并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网络,更好更快地传送用工人员的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让聘用双方都能够满意。第三,鼓励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深入农村,下到社区等基层就业,更多地鼓励他们能够已自身创业带动就业。第四,根据企业解决就业岗位的多少给予财政补贴等办法以支持企业减少裁员。第五,加强社区民意调查工作,及时了解群众疾苦,加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完善信访制度,让群众有语言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建立起基本的福利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才能真正做到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减少因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而导致的社会对立,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提高人民对各类产品的有效需求,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的均衡。

篇5:青岛银行个人收入证明

青岛银行 :

兹有我单位职工,婚姻状况,学历,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在本单位工作时间 年,职务或职称,任现职时间 年,现将职工月收入情况证明如下:

1、基本工资 元;

2、奖金及福利 元;

3、合计 元。

单位公章: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篇6:工商银行个人薪金收入证明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德汇通支行:

兹证明(先生女士)证件名称及号码系本单位

(1.正式工、2.合约工、3.临时工)已连续在本单位工作年,目前在我单位承担职务。目前该职工最高学历为,近一年该职工的平均月收入(税后)为

本单位承诺提供的以上情况属实,如因情况与事实不符而导致贵单位经济损失,愿承担相应责任。

单位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公章或有权部门章:

单位或部门负责人签名:

篇7:招商银行个人收入证明

招商银行天津分行:先生/女士(身份证号),在我单位工作,现担任职务,近三个月平均月收入为(大写)元。本单位保证上述证明内容真实,否则,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篇8:中国银行个人收入证明

一、中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流失的现状

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显示, 1994—2004年间, 全国个人所得税年平均增幅高达48%, 远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7%~8%的增长率。2005年, 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 共完成2 093.91亿元, 比上年增长20.5%, 增收356.6亿元;2006年,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到1 600元后, 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仍保持17.1%的增长, 达到2 452亿元;2007年, 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创新高, 达到3 185亿元, 增长29.9%, 增加733亿元。个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4年的1.6%迅速提升至2007年的6.44%, 个人所得税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可见, 个人所得税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税种。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大量流失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中, 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流失情况尤为突出。从2005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分项目收入比重看, 工薪所得税占54 176%,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占1 412%, 两者合计占68 196%;企事业单位承包、劳务报酬等其他项目应交税所占比例较小, 约占3 141%。这就意味着大部分非工薪的高收入者应交的个人所得税没有足额缴上来。

二、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

(一) 分类所得税制

目前, 中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这种模式, 广泛采用源泉课征, 虽然可以控制税源, 减少汇算清缴的麻烦, 节省税务机关征收成本, 但不能体现公平原则, 不能很好地发挥调节高收入的作用。分税制容易使纳税人分解收入, 多次扣除费用, 存在较多的逃税避税漏税, 会造成所得来源多且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反而不用交税或交较少的税, 而所得来源少且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却要多交税的现象。

例如, 有甲、乙两个纳税人, 甲某月收入为4 400元, 其中工薪收入为2 000元, 劳务报酬收入为800元, 稿酬收入为800元,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800元。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 甲本月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乙获得工薪收入为2 200元, 要纳10元的个税。乙的收入只有甲收入的一半, 甲不用纳税, 乙却要缴纳10元的个税。所以, 这种税制模式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 容易导致税负的不公。

(二) 源泉扣缴的不到位

目前, 个人所得税制一直采取个人申报纳税和单位代扣代缴两种主要征收方式, 而且以代扣代缴为主。由于, 中国高收入群体收入来源具有多元化、隐形化特点, 收入通常直接以现金支付, 并不通过银行转账, 税务部门无法如实掌握个人的收入来源和收入状况。因而源泉扣缴只能管住那些代扣代缴规范的工资收入, 而高收入者可以通过税前列支收入、股息、红利和股份的再分配、公款负担个人高消费和买保险、现金交易等多种手段“合理避税”, 从而引起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流失。

(三) 高收入者纳税义务意识薄弱

在西方国家, “只有死亡与纳税是不可避免的”观点, 是被广泛认可和普遍接受的。而中国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 吃税务。”两者的纳税义务意识形成鲜明对照。近年来, 高收入者对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这种意识只是浅显的, 主动的申报意识仍比较薄弱。此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受个人利益的驱使, 千方百计偷逃税款, 以达到高收入的目的, 毫无纳税义务责任感。

(四) 税务执法惩处不力, 偷逃漏税屡禁不止

依法纳税是国家公民的基本义务, 对偷逃漏税行为必须依法惩处、有效打击, 激励公民依法纳税。但目前税务部门的稽查力量较弱, 不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对高收入者进行专项稽查, 而对查出的偷逃税行为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 法律威慑力不强。加之对偷逃税处罚标准低, 使偷逃者的收益有可能大于其受惩罚的损失, 难以起到惩戒作用。

三、完善中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的措施

(一) 实行混合税制模式

混合税制模式, 即对某些应税所得实行综合征收, 即在继续普遍实行源泉代扣代缴的基础上, 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具有较强连续性或经常性的收入列入综合所得的征收项目实行综合申报纳税, 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偶然所得等一次性所得实行分类征收, 从来源上进行扣缴。这样税制模式, 吸收了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 既对纳税人部分不同来源的收入实行综合课征, 体现了按支付能力课税的原则, 又将所列举的特定项目按特定办法和税率课征, 体现了对某些不同性质的收入区别对待的原则。此模式与中国现行税制最根本的区别, 是将劳务所得并入工薪、经营所得一同计征, 是比较适合中国公民实际收入状况的。同时可防止税收流失。

(二) 进一步完善代扣代缴制度

代扣代缴便于实现从源头上对税款的计征, 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有效办法, 即使是在公民纳税意识较强的美国, 雇主代扣代缴仍是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主要形式。中国要提高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质量, 应进一步落实代扣代缴办法, 明确代扣代缴义务人的责任, 加强对扣缴责任人的业务培训。同时要加强对扣缴义务人的责任进行系统的监督, 在中国部分单位已鉴定了“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责任书”, 但这仅是落实代扣代缴办法的第一步, 还必须建立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机制, 对扣缴责任人的扣缴行为实施有效的跟踪管理和监控。对扣缴义务人拒不补扣补缴, 法律没有也无明确相应的强制措施。在以后的税收政策调整中可以考虑增加对扣缴义务人的强制执行措施, 这样不仅减小税务部门查补税款入库的难度, 而且还增强了扣缴义务人的责任感和纳税意识, 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不按税法规定代扣代缴, 将和纳税人一样进行强制执行。

(三) 加强税法宣传, 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

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表明纳税人对税收法律制度的认可, 是税收法律实施的重要支撑。只有纳税人具有良好的纳税遵从意识, 能够自觉的按照税法的规定, 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及时填写申报表, 按时缴纳税款, 税款的征收才能顺利实现, 并有效减少税法实施过程中的摩擦, 促进税收法制秩序的形成。因此, 根据中国高收入者的具体情况, 应对高收入者继续开展深入、持久的税法宣传。利用一切渠道, 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税法宣传、辅导和培训。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 让个人所得税法深入人心, 提高高收入者纳税自觉性。同时也应增加政府行政透明度, 把纳税人的钱用好、用得有效才是变被动征税为主动纳税, 从而逐渐养成纳税意识的根本途径。

(四) 强化税务稽查, 加大对高收入者逃漏税的税收处罚力度

从中国实践看, 随着征管模式的转换, 实行纳税申报和税务代理之后, 税务稽查显得更加重要。因此, 强有力的税务稽查制度, 是个人所得税申报得以高效运行的关键。强化税务稽查不仅要为稽查人员配备现代化的稽查手段, 更要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 不断提高稽查质量。同时要突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检查, 重点打击高收入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签订假合同、假协议, 少报收入少纳税, 共同实施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行为, 以及扣缴义务人故意为纳税人隐瞒收入, 进行虚假申报的行为。对一些情节严重、数额巨大的偷税、逃税行为除经济处罚外, 还应给予相应的刑事制裁,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高收入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流失。

总之, 影响中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因此, 对其治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税务部门征管力度的加大, 相信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会更加完善, 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管理问题会得到进一步解决, 中国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目前, 中国个人所得税正面临着重大变革, 强化对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征管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和今后税收工作的重要内容。从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出发, 分析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成因, 提出了加强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志健.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税务研究, 2009, (4) .

[2]张富珍.强化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管理的几点建议[J].税务研究, 2006, (12) .

[3]张明.中国个人所得税分类税制转向综合税制评论[J].税务研究, 2008, (1) .

[4]许娟.浅议中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的法制完善[J].当代经济, 2009, (11) .

[5]苏子微.中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治理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英国利兹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硕士申请条件及案例分析报告下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