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2024-04-10

学校防震减灾知识(精选9篇)

篇1: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知识

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则

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则,第一,为了您和自己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下面; 第二,摇晃的时候立即关火;第三,不要慌张向户外跑。第四,把门打开;第五,户外的场合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第六,在百货公司和剧场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第七,汽车要靠路边停车;第八,千万要注意山崖落石;第九,避难的时候要徒步,携带的物品在最少的限度;第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发生地震后千万不要慌乱

四川汶川县地震专家提醒说,发生地震后千万不要慌乱,应利用各种设施就地就近避免,在楼房的群众应尽快到洗手间,小开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者到室内梁柱比较密集的地方躲避,最好找一个枕头沙发垫等物品顶在头顶进行自我保护,地震的时候在人群密集场所立即到坚固物品下面躲避,如果震后被废墟埋了设法自救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

华北地震带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震前应做哪些准备?地震来临,在民房中、在公共场所怎么避震?专家提出,学习必要的防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对更好地保护身处险境的自己大有好处。

震害防御专家说,地震前应做好防震准备,如清理杂物,保持门口、楼道畅通;固定高大家具,将重物下置,防止倾倒伤人;准备电筒、创可贴、水等物品,做成家庭防震包;腾空牢固家具的下方,以备藏身。

地震来临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并灵活选择藏身之所:震时应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室内避震时应选择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如内墙墙根、墙角等,或躲避到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震时切记不要跳楼、不要站到阳台上和窗边。

学生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老师应疏导学生迅速抱头躲入课桌下,待地震过后迅速撤离;在操场的学生可原地蹲下,注意避开附近的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中。

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尽快找到结实的柜台、低矮家具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同时注意预防高空落物伤人。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并注意避开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高烟囱、水塔、过街桥、立交桥等构筑物。

篇2: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程正华

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此时要保持冷静,如果内学校教室为砖平房,地震时坐在离门较近的学生,可迅速从门窗逃出室外。远离的学生可就地躲在桌椅下面或靠墙根趴下避难。

如果发生了地震怎样保护自己呢?

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烟囱、电线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离开桥梁、立交公路,到空旷的田野较为安全。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3.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等。

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家庭避震,蹲在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篇3: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一、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现状

1.思想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

有些领导认为短期内可能不会发生地震, 思想麻痹大意, 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 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指导思想模糊, 缺乏通盘谋划, 没有真正纳入学校安全建设重要议事日程, 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 造成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薄弱或空白。

2.部分校舍建筑破旧、老化。

校舍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 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校舍建设应成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还需要校舍安全的支持和保障, 校舍建筑必须符合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法形式简单、缺乏吸引力。

当前有些学校不注意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当前中小学的心理特点, 丰富科普宣传教育内容, 创新宣传教育载体, 以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硬件建设上, 没有添置必要的科普宣传器材等硬件设施, 还停留在“墙上挂”的、“板上画”的、“电视放”的, 即把防震减灾的各种挂图挂在墙上, 再把一些防震减灾小常识画在板上, 然后再组织学生看防震减灾录像的简单化模式;在教学方法上, 还比较落后, 采取灌输、我说你听的教学方法, 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声、光、电、数码技术、实物模型、场景再现、情景模拟、地震体验、互动平台等进行科普宣传教育, 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感受中获得直观体验。在实际效果上,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4.没 有 真 正 进 入 课堂 , 没 有 配 套 的 防震 减 灾 科 普 教 育 的校本教材。

目前大多数学校除了地理教师外, 其他科目老师对防震减灾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 因为教学任务繁重, 所以很多人无法兼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更不用说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纳入课堂。另外, 部分学校的防震减灾教育教材大多自行搜集整理或编印成册, 存在教学内容不规范、衡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5.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疏于开展或效果不佳。

多数学校缺乏组织大型应急疏散演练的经验, 担心组织应急疏散会出现人员踩踏等意外伤亡事故, 存在畏难情绪。

也有部分学校组织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但学生在疏散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 嘻嘻哈哈、勾肩搭背, 慢吞吞地走下去, 疏散演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6.没有形成防震减灾教育的长效机制。

由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 学校没有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宣传教育计划, 没有达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四落实”。一些学校存在应付思想, 一旦遇到上级检查, 就突击准备, 做一些表面工作, 只要能顶过去就行, 检查一过又是老样子, 这些学校感觉没有压力, 工作随机性大, 活动不能经常开展, 缺乏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几点建议

1.领 导 重 视 学 校 防 震 减 灾 科 普 教 育 , 形 成 一 套 行之 有 效的长效机制。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和地震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各级学校领导要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意义, 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纳入学校安全建设工作中, 必须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要求做好以下几点:1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如学校防震减灾避险工作领导小组, 并明确分工, 确保责任和措施到位。2编制地震应急预案, 甚至每个班级也要编制地震应急预案。3加强师资力量的教育培训。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的培训列入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有条件选送教师参加地震部门组织的防震减灾专业知识的培训。4定期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以上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2.建议教 育主 管 部 门加 强 对 防震 减 灾 教 育 的 考 核 、检 查和督导。

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生学习考核内容, 将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作为考核评价标准, 督促学校提高防震减灾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提高防震减灾教育质量。

3.校舍建筑必须符合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各级政府及教育、地震部门要大力推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将每所学校都建成最安全、最坚固的地方。政府教育建设预算中要增加学校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必要成本。国家抗震设防标准要求教学楼尽量设计建设为架空层, 便于学生紧急避险疏散。学校在抓好校舍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大操场建设, 使整个校园成为集教学、举办各种活动与避险功能于一体的多用途场所。

4.创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形式。

创新主要体现在科普作品的创作形式和科普活动的开展形式。目前地震科普作品匮乏, 尽管有不少科普读本, 内容丰富, 但形式陈旧、品种单一、质量不高, 主要以传统理论性图书为主, 缺少亮点和新意。所以提高科普作品的吸引力, 必须改变传统创作形式, 可倾向于动漫电影、漫画书的创作, 增加趣味性, 以通俗易懂、新颖活泼的形式展示深奥的地球物理知识和简便易学的自救互救知识, 打造系列科普精品。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开展形式的创新, 需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广播电视渠道的传播优势, 开展一些集互动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寓教于乐中实现防震减灾知识的消化吸收。

5.创造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载体。

学校要积极丰富教育资源, 增强教育效果, 努力构建防震减灾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和地震局等实践基地, 参观融科学、教育、文化、模拟地震平台为一体的新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厅, 在参观和体验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对地震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震夏令营活动, 邀请一些经历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师生参加, 使夏令营活动内容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6.让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课堂。

建议教育部门与地震部门联合制订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指导性教学计划, 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建议学校将防震减灾知识融入地理、自然、语文、计算机等学科教学之中。利用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地震知识, 渗透防震减灾内容。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邀请专家共同编制防震减灾校本教材, 突出地震成因、监测预报等科学内容, 结合计算机教学开展防震减灾课件制作, 播放防震减灾科普片, 学会自救互救基本知识, 加强防震减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7.开展好地震应急演练。

学校要把灾害安全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教育形式对待, 改变防灾教育以认知为主, 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使防灾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防震减灾教育不仅是一种科普教育, 还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学校要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练, 开展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 提高学校的抗震救灾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

8.发挥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辐射作用, 增强社区、家庭的防震减灾意识。

学校可以加强防震减灾公益宣传, 号召学生将学会防灾视为一种生活态度, 树立灾害意识, 强化减灾观念。可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等场所, 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并将这种公益宣传活动作为一种常态继承下来, 改变以往特定地点、特殊时段的宣传形式。并通过学生把减灾避险的意识带给家长, 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 全家一起学习地震应急避险的知识, 真正发挥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辐射作用。

篇4: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关键词:教学目标 专业知识 教学形式 饮食文化 课堂提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这有力地推动了中职学校《烹饪原料知识》的教学。但在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的信息冲击下,在学生学习目标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如何稳步有效地教好这门课,保证学习实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宏观把握,认识性质,理清目标

《烹饪原料知识》主要研究烹饪原料的化学组成、形态特点、分类及品种、选料原则、烹饪应用、品质鉴别与保管等具体内容。它是以烹饪原料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一般运用规律的科学,是烹饪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理论课。从教学环节上来看,它是《烹饪加工》、《烹饪技术》之前的一门基础课;从烹饪的整个过程来看,它是烹饪三步曲——选料、加工、烹调的基础环节。清代与纪晓岚素有“北纪南袁”之称的随园主人袁枚说:“一席佳肴,厨师之功占六成,采办之功占四成。”因此,正确地辨识、选购、取用原料是烹饪菜品质量的基本保证。不同种类的原料,其外形结构、化学成分和品质特点不同,在烹饪中运用也就不同。因此,学生学习该课程,有助于正确地辨识原料,运用原料。

二、精通业务,博学多才,触类旁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国各地餐饮企业在满足消费者对菜品的可食性与观赏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原料向更新奇、口味新、营养均衡的传统与中西合璧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餐桌上的烹饪原料可谓产地广泛、种类丰富、名目繁多,表现为各地区之间的原料交流增多,野生动植物原料被养殖或栽培,国外的原料新品种、特产被广泛引入国内等。

《烹饪原料知识》课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中主干课程。它用10章的篇幅系统地介绍了百万余种国内热、温、寒带地区常见烹饪原料和名特烹饪原料的名称、外形、产地,产季、种类、品质特点、烹饪应用、营养、品质鉴别与保管等知识。这门课程,是学好烹饪技能的敲门砖。

对于从事中职学校烹饪原料知识教学的教师来说,要想上好这门课,就要求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阅历丰富,对各种常见和名特原料熟稔在胸,而且还要与时俱进,涉猎广泛,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烹饪原料的最新动态。同时,还要求教师掌握与《烹饪原料知识》交叉领域的知识,如《食品原料学》《商品学》,还要了解与《烹饪原料知识》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烹饪营养与卫生》《烹饪加工》和《烹饪技术》等。

教师博学多才,在讲授知识时,就会做到信手拈来,触类旁通;教师精通业务,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失,深入浅出。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课外一桶水的知识储备,就没有课堂上一杯水的教学产出。

三、形式合理,方法创新,内容直观

在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第一,教学形式及方法单调、枯燥、呆板、照本宣科,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动力不足。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探索,老师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新的教育理念及模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如利用“316-WebQuest”多媒体网络技术,设置教学环境,声色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运用“Viedo Scribe”手绘软件、智慧笔等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创意性地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可短时间内开拓学生思维,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第二,教材知识点多,系统详尽,而教学要求过高过全,导致不少学生无法正常接受授课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教学的系统性,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形成以课堂讲授原料的概念、化学成分、系统分类、烹饪运用规律为主,以实践教学手段了解原料的外形特征、品质特点、鉴别与保管等为辅的灵活教学方式。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灵活地使用含有大量原料图片的多媒体课件,或结合烹饪原料标本和新鲜的实物原料进行较直观的讲解;组织或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城市中较大的农贸、水产市场和大型超市观察学习;走进宾馆饭店,认识一些高档原料或外地名特原料,如人参、甲鱼、鱼翅、燕窝、龙虾,等等。

四、有效提问,深化内容,加强理解

通过几年教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虽使学生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活跃,但年龄小、理解力和自制力等因素阻碍着学生的学习实效。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自主高效课堂的催化剂。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决定课堂高效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转换成五类问题:是何类、为何类、如何类、由何类和若何类进行提问学习。教学中,采用较多的是“是何类”“为何类“和”如何类”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获取知识。例如,世界四大水果是指什么?柑橘类水果包括哪6种水果?我们经常食用的干果有哪些?等等是属“是何类”的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弱的学生通过查找教材资料来回答;如何鉴别水果是否成熟?如何去除蔬菜中的草酸?如何去掉河鱼的土腥味?等等,就是“如何类”的问题,要有一定理解力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之后进行思考才能回答;而马铃薯变绿之后为何不能食用?水果为何多为球形?松花蛋为何不宜经常食用等问题,是属于“为何类”,是比较高难的问题,要平时爱思考、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而且对生活有一定的阅历和理解才能回答。

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技能的发展,引发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实现学生对烹饪原料知识内容持久深入的理解。

五、教书育人,人文关怀,文化传承

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应届毕业的初中生,他们的特点是文化课基础薄弱、年龄小,烹饪专业知识和社会经历都很缺乏。作为老师,不能漠视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要多点人文关怀精神。对这些学生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师要从中国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理解烹饪专业,理解学生,而不是单从厨师做菜这个方面看待。在教学中,语言幽默,力求融入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从饮食俗语“好厨子一把盐”来论证盐与菜肴味型的辩证关系,从而论证“百菜百味”中“咸鲜味型”的独尊地位;讲到猪肉时,介绍既爱烹调美食,又爱写写画画的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与食猪肉的故事;讲到鸡蛋时,从英国、法国、日本等不同国家食鸡蛋的奇风异俗谈起;讲到火腿的时候,介绍“热狗”的百年误传;学习选料原则的时候,介绍清朝袁枚的《随园食单》等,通过这些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这样,原本枯燥乏味的一课堂,在老师的传授下,顿有点石成金,拨云见日之效。

篇5: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要认真总结“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保存好活动资料。并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我校防震减灾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震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5月9日至15日为“防震减灾宣传周”。为认真做好“防震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我市教育局《关于做好防震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突发事件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时间

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震减灾宣传周。

三、活动内容

(一)大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浓厚氛围,紧紧围绕今年“防震减灾日”主题,大力弘扬近年来在应对地震灾害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应急避险知识,提高逃生避险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1、在校园内书写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一期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防灾减灾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活动,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以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应急逃生演练等为内容,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提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三)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活动期间,我们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对教室、过道、厕所、围墙等公共建筑设施,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做好排查记录,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四)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 我校紧紧围绕今年“防震减灾日”主题,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师生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提高校园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四、活动要求

(一)各年级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日”活动,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部署,保证防震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各年级采取适合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方式,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确保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震减灾工作。

南内环双语学校

篇6: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你知道多少?

近年来,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灾害风险总是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从2009年开始,我国将每年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本期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防震减灾小知识,希望大家共同关注防灾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

1.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房。

2.避震时须把握什么原则?

要因地制宜,每个人的处境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人跑出危房后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自己也被埋压。记住,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3.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要注意: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到楼梯去;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5.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6.在户外怎样避震?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7.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在室内遇到火灾: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设法隔断火源。

在野外遇到水灾: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迅速离开桥面。

篇7:防震减灾知识教案

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播放视频素材,学生搜集资料、交流汇报、发表看法、模拟体验等构成教学活动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重过程、重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习得技能。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开展组内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生命的脆弱,提高对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类危险的关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安全防范、自救意识。

3、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和技术,学会保护自己,为自己的建康成长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

1、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内部好比一个煮熟的鸡蛋,最外层相当于蛋壳的部分叫做地壳,平均厚度为35.4千米,由各种岩石和土壤层组成。地球的中间层相当于蛋青,叫做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由成分复杂的岩浆物组成,温度高达1000-℃。地球最内部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做地核,半径约为3470千米,由铁、镍等很“重”的物质构成,温度可达5000℃,压力高达几百万帕斯卡。多数构造地震发生在地壳的岩石层内,也有的发生在地幔的上部。

2、地震

地震,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地动。它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地球表层的快速颤动叫地震。所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

3、地震时刻都在发生

全球每年平均要发生1500万次地震,每2秒就有1次地震发生。这些地震绝大多数都很小,只能用灵敏的仪器才能观测到。能够形成灾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只有1000次左右,其中能造成重大灾害的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十几次。

4、几个常用的地震科学名词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中:地面上与震源相对的地方,叫震中。震中距:地面上任一地点到震中的距离。震中区: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或者说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5、地震的大小分哪些?(学生汇报)

大地震:震级M≥7级的地震强震:6≤M<7级的地震

中强震:4.5

弱震:3

6、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课件展示)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因而烈度在地面不同的地点各不相同。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教学总结:

篇8:怎样做好学校防雷减灾工作

一、雷电灾害的危害

雷电是大气云层中正负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放电现象, 因此雷电中蕴含了巨大的电流能量。一般来讲, 其蕴含的电流往往高达几十万安培,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并且, 雷电具有放电时间短的特点, 往往在一瞬间就击中人体, 如此庞大的能量瞬间导入人体, 可想而知其伤害有多大。雷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还严重威胁到财产安全。雷电灾害不仅可能会引起火灾, 对工厂建筑物和机器等造成伤害, 雷电中的感应雷 (雷击电磁脉冲) 放电过程中, 强大的脉冲电流会对周围的导线或其他金属物体造成巨大冲击, 由此危害到建筑物内的一些精密电子仪器, 从而造成损失。

学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基地, 人群相对较密集, 国内包括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在内, 师生数目无疑是巨大的, 因而, 更应该防雷减灾。2009年8月1日, 浙江义乌上溪中心小学教工宿舍遭雷击, 导致交换机损坏一台, 价值1万元。2010年7月5日, 稠城街道尚经小学被雷击, 导致8台交换机和2台电视机被损坏, 价值1.45万元。近几年来, 义乌中小学校遭雷击损失共有6万元。而中小学在此方面的教育力度不足, 中小学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应对危害的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雷电危害一旦发生, 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如教育设施的破坏,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教育秩序的混乱等。

二、我国中小学防雷工作

1. 学生个人防雷。

学校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 雷击对学生个人安全形成很大威胁,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学会一些个人防雷措施。

(1) 雷雨天气时, 应该尽量留在屋内, 并且关好门窗, 防止闪雷进入;在室外来不及回家的人员应先进入建筑物躲避, 待雷雨过后再出来。

(2) 雷雨天气时, 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或手机, 以免无线电信号引来雷电。

(3) 尽量不要使用不接地线的两足插座以及电视、音箱等电器。

(4) 雷雨天气时, 尽量远离墙壁、金属物、电线等带电设备。

(5) 雷雨天气时, 尽量避免在室外进行运动, 尤其是水上运动;不要呆在地势空旷的场地, 尽量找地方躲避。

(6) 雷雨天气时, 不要待在如山顶等地势高的地方, 最好是寻找地势较低的地方躲避。

(7) 雷雨天气时, 切记不要在树木下躲雨, 最好远离树木、桅杆等。

(8) 不要靠近易燃、易爆物品。

(9) 尽量使用汽车等有绝缘功能的交通工具。

(10) 使用顶头有绝缘塑料的雨伞, 最好使用平头雨伞。

2. 学校后勤防雷工作。

中小学在教育学生注意个人防雷措施的同时, 学校相关工作机构应对防雷工作采取措施。

(1) 学校后勤部门应该每年定期请专业的防雷检测机构或人员对企业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测, 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 应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 内部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防雷安全工作、防雷设备的不定期检测以及防雷设备的日常维护等, 并明确责任。

(3) 在设计建筑物时, 应充分考虑到地形、气候、环境、该地区雷电活动规律以及保护物的类型, 选用安全性高、适宜度高、性价比高的防雷设施。

(4) 坚决选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防雷设备, 不贪图小利。

(5) 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 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 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6) 在相关网络平台设立气象科普知识专栏, 专门开设防雷减灾知识讲座, 广泛宣传防雷安全知识, 不断提高师生的防雷安全意识。

三、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

鉴于雷电灾害的危害之大, 我们就更应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这一问题, 从而减小雷击灾害对学校的危害。

1. 提高学生和学校对防雷工作的认识。

国家、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从大局出发, 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以及本着对学校和学生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 看清当前雷电灾害多发、危害重大的状况, 充分认识到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中小学以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中小学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而不是采取消极的侥幸心理, 要增强当前落在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落实防雷工作时, 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重要指导方针, 并严格按照国家对于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要求去落实工作。另外, 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领导, 建立严格的防雷减灾责任制度, 做到任务和责任的分解与层层落实, 尽最大的努力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2. 学校选址问题。

学校作为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 如果遭遇雷击, 产生的危机面会很广, 因此学校在建校时应该考虑好选址的问题, 以减少雷击事件发生的概率。要认真、谨慎考虑学校周围的环境, 不要把教学楼建立在很高的地点, 如高坡或较高的地势;否则, 就会成为一个雷击的重点对象。同时, 要查阅此地的历史资料, 看看有没有雷击历史或者雷击概率。

3. 学校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 应在完成直接、间

接损失评估和建设、维护投资预测后, 认真分析, 综合考虑, 做到安全、适用、经济。

4. 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防雷工作的具体实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员支持, 甚至还需要一些部门的协助, 如学校的防雷设备检测需要专业人员;对雷击时间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高科技技术研究资金的供给需要政府的支持。因此, 气象部门作为防雷主管单位, 也应该把学校防雷作为一项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5. 重视和加强对中小学防雷工作的建设。

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防雷检测和执法力度, 但是工作重心主要是在企业单位, 忽略了学校等一些人群聚集的场所。从目前的形势状况来讲, 中小学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防雷灾工作的一大盲区。由于中小学对防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对雷电灾害的认识也不到位, 因此长期以来, 学校的防雷意识一直都很低, 也就是说,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防雷灾工作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国家、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学校防雷工作的建设, 逐渐改变学校防雷存在盲区这一现状。

篇9:知识社会中学校的若干转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多种形态,已进入了21世纪。在未来的社会中,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而成为社会的主要资源。因此,对未来社会的形态有两种主流的认识:

(一)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征的,它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涉及到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使人类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识,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所以信息社会主要是技术层面范畴的概念。

(二)知识社会

知识是指可以被人们认识、掌握和运用的有价值的信息。知识涉及到文化、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与教育。所以,笔者认为,用知识社会来说明未来社会更为贴切。知识社会所强调的是:1、知识将成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2、知识和智力开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3、知识将改变未来社会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4、知识和学习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5、人将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6、构建学习化社会是迈向知识社会的必然环节。

二、知识社会引发学习和教育的变革

知识社会要通过终身学习这一重要环节去实现,因此对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书中提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包括它的各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那么教育就要终生进行。自1970年以后,终身学习概念与终身教育概念并列,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成为主导性的教育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11月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在所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中,明确地把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终身教育并列。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学习是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人自身如果没有这种终身学习的需求,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客体,着眼于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构架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

终身学习是个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是学习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终身教育更侧重于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

三、学习和教育的变革要求学校的若干转变

由社会的变革引发学习和教育的变革,由学习和教育的变革引发学校的变革。在知识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授方式,它将改变教育的经济学,学校将从几乎完全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变成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更为剧烈的变化将是学校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变化,学校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核心机构,但始终是“社会的”学校而不是“社会中的”学校。在知识社会中,学校不仅是年轻人的机构,同时也成为成人的机构,尤其要成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成人的机构。在知识社会中,学校要转而对业绩和成果负起责任。

(一)对业绩要求的转变

在知识社会中,学习的能力具有首要的优先地位,是一种基础,没有这种能力,任何个体都无法取得优异的业绩。同时,使学生个人掌握一些工具,以便取得业绩、作出贡献并能被雇佣,这也是任何教育系统的首要社会责任。学习能力对于教育的优先地位是一种明确承诺。它要求学校、特别是初学者和儿童的学校,应当让一切事物从属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获得。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助理”,从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于确认学生的个人能力,专注于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去取得成就。

因此,在知识社会中,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学习。较之学生的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动机来说,学习的科目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因为知识社会要求终身学习,所以学校应把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视为主要的业绩要求。

(二)社会角色的转变

第一,在传统上,学校一直是“社会的”而不是“社会中的”。学校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极少与其它的机构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模式下,人们几乎都是根据这样一种假定来组织学校的:即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标准化准备之下、在特定的年龄进入各个教育阶段。但它与知识的本性和知识社会的要求是不相容的。随着学习变成了一种终身的活动而不再是长大之后就终止的东西,学校将应该围绕着“终身学习”组织起来。现在所需的是一个新的公理:“一个人受教育越多,就越需要进一步接受教育。”知识社会要求教育体系成为无限制的体系,即允许人们在任何年龄进入教育的各个阶段。

第二,教育不再只是学校的事务。教育将成为一种联合的事业,学校是其中的合伙人而不是垄断者。在许多领域,学校只不过是数种不同的教学机构之一,要与其它各种教学机构竞争。

传统上,学校是人们学习的地方,雇佣机构是人们工作的地方。这条界线将日益变得模糊不清。学校和雇佣机构都将成为成人继续学习的地方,即使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形式的培训也将成为终生的需要。成人,尤其是拥有高等知识的成人,将既是培训者又是受训者,既是学生又是教师。在美国雇佣机构培训成年雇员所花的钱,差不多已相当于国家在正式学校中的教育费用。

第三,在教育方面还将出现的一种新型关系是学校与雇佣机构之间的一种正式的伙伴关系。在成人教育方面,学校与雇佣机构会越来越多地进行合作。这项任务,无论是对已有高等学历的人进行进一步的高等教育还是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在早年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进行弥补性的教育,都将在学校与共他各种组织的合作中,以各种合伙人的方式、联合办学的方式和单位实习的方式来予以实施。这对双方都是一种促进作用。

(三)责任的转变

在知识社会中,学校变得更加重要,教育费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它必须负起责任:学校有责任想清楚自己应当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并有责任在获取这些成果的过程中取得业绩。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将必须矾立自己的“成果底线”,矾立它应当为此负起责任并由此获得报酬的业绩。

综上所述,知识社会中的学校应当不同于目前的学校,对新学校的规定可以总结如下:

(一)我们所需要的学校必须提供一种高层次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应当大大超过我们今天所说的“基础技能”。

(二)它必须激发各种层次和各种年龄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培养他们不断学习的意识。

(三)它必须是一种开放的系统,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开放,也向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而未能在早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

(四)它必须既传授知识内容也传授知识过程。

上一篇: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下一篇:什么是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