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客观地认识自我

2024-05-23

年轻人客观地认识自我(精选7篇)

篇1:年轻人客观地认识自我

如何客观认识自我现在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即将在下半个学期步入社会,开始去实习。但是现在我们同学中还有很多人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很多人不能够很恰当的说出自己的学识和专业水平,要不是估计偏高,就是估计偏低。同时也有很多人也不能够完全知道自己的性格趋向,要不是强调优点,就是强调缺点。甚至有些同学不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理想、坚定性、上进心、道德感等达到了怎样的高度,要不是偏于自傲,就是偏于妄自菲薄。这样就导致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不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曾经有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个小毛驴和小猴共同生活在一个主人家。一天,小猴玩得起兴,就爬到了主人家的房顶,上蹦下跳的,主人一个劲地夸小猴灵巧。为了得到主人的夸奖,小毛驴也爬到了房顶,费了好大劲,但是却把主人的瓦给踩坏了。主人见状,便大声赶它下来,并又打了它一顿。小毛驴感到很委屈:为什么小猴能上房,而且还能得到夸奖,而我却不能呢?从这边可以看出里面有很多和我们遇到的情况很相似,我们很多都处于一个小盒子里,走不出来,很迷惑,又不知道原因。这也就是我们都不能正确认识的原因,那么现在我们先从什么是自我来开始认识。

自我,在心理学上讲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主要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物质自我指生物学上的我,包括人的外貌、身高、体重、衣着等方面;社会自我指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精神自我指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即“我”的内部主观存在的意识。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年轻气盛、心浮气躁,充满着知和行的困惑,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关键在你能否客观的正确的认识自我。错误的认识自我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自卑。因为有些同学注重外在的自我,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长得不好看,打扮的也不如别人时尚;还有些同学注重内在的自我,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比他人差,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这些都会增加一个人的自卑感。云月华老师说:“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没有人可以替代,所以你要增加自信,客观分析自己。”二是自负。过度的自信,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在各方面就是最好的,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云月华老师指出,认识自我是建立在一个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还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找到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自我评价,以来为客观认识自我做基础。

自我评价是指适当地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可以是正确的,好可以是不正确的,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能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这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全面地、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心理生活和行为,势必不能发扬长处,好不利于克服弱点,从而造成自己在社会中的不适应。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人,就会丧失信心,遇事畏缩不前,可能使人形成怯懦、沉闷、无生气等特点;如果一个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处处比人强,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这样的人容易形成盲目乐观、做作、固执已见、自以为是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例如自卑感,所谓的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能由自我否定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自卑感的产生不是来自“事实”或“经验”,而是来自我们对事实的结论与对经验的评价。在进行自我评价后,我们才能杜绝像自卑感这种悲观情绪的产生,这样自

我概念也才能形成。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的形成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首先需要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但仅仅是关注还不能保证得到的认识就符合事实。常言到“当局者迷”,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会受到来自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干扰与蒙蔽,从而导致自我概念中的偏差。也就是说我们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懂得自我评价,还必须懂得反省,主要才能将我们一些错误认识矫正,树立正确的观点。反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成功学专空罗宾认为:不妨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下而的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今天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我是否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反省,改进自己的能力,并且过得很快乐,必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人生。真诚地而对这些提出的问题就是反省,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的局限,审察自己,开创成功的人生。

我们要培养善于自我反省的习惯,学会问自己:“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做得怎么样?我要到哪能里去?”茫茫的人生旅途中,只有亮起一盏心灯,时时叮嘱自己,才能让成功之路越走越宽广。

篇2:年轻人客观地认识自我

在如今“应试教育”畸形发展的大环境中,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往往只看重学习成绩一个方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生,“一俊遮百丑”,什么其它的缺点和不足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差生,什么其它的优点也看不到了。在学校里,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成了宠儿,坐的位置是最好的,上课提问是最多的。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却成了无人问津的蹩脚货,只要他们不犯事,没有谁会注意到他们。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垃圾,座位排到最后,上课不许乱说乱动,动辄就成为受批评、受嘲讽的对象。在这种状况下,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他们看不到前途和光明,整天生活在自卑当中,总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笨。在这样一个由于缺乏信心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状态下,不仅正常的学习受影响,而且个人的身心活动和交往活动都受到影响,甚至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形成反社会人格。其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也有缺点和不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再说,成绩不好,就应该是社会的弃儿了吗?就说明一切都完了吗?我们没看到那么多没上过大学的人在各行各业都做出巨大成就吗?

所以同学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溪。

于是,你很自卑。

很自卑的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片风景,有阳光,有空气,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棵春草,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支歌曲„„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平

篇3:年轻人客观地认识自我

为自己制订了不适合的目标

小梅是理工科的大四学生, 在四年的学习中成绩一直很好, 但是她是一个比较内向的, 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的女孩, 逻辑思维很强。找工作时小梅一直很想找一家外企人力资源的工作, 但是简历投出去后如石沉大海, 渺无音讯, 好不容易有一个面试的机会, 也只是面试后就没有下文了。小梅觉得很不能理解, 明明自己学习成绩很好, 为什么总是被拒呢?在和小梅咨询的过程中, 发现小梅其实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清楚, 她一直在寻找一分自己想当然觉得合适的工作。咨询师建议小梅做职业性格、兴趣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测验, 同时也利用了自画像这样的非正式评估手段帮助她深入地认识自己, 最后小梅感到自己设立的求职目标确实不是依据自己而设立的, 也许更适合一些像研究开发类的岗位而不是人力资源、销售这类的工作。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 她强烈地感觉到对自己的就业和择业更有把握感。

从小梅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认识自己是职业规划的开始。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可以有多种评估的方式, 大致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两类。正式评估即我们常说的标准化测验, 是一种定量的评估;而非正式评估是指一些定性的、非标准化的评估, 比如投射测验等, 这些评估工具需要谨慎使用, 更多地是引发人的一种思考。在认识自我中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实际咨询中咨询师都会灵活运用两种评估手段来帮助来询者认识自己的各种特征。在我们的实际学习中我们会时常接触到一些测评工具, 在网络上也经常会有一些心理测验。这些心理测验大多数都是非标准化的测验, 并不能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下面是网络上流行的心理小测验之一。

网络上的心理小测验准不准?

你觉得这个测验能不能准确测出你的性格特征?

题目:

明早要早起, 担心自己不能按时起床, 只好调好闹钟提醒自己。此时, 你会把闹钟放在什么地方?

A.一伸手就可以摸得到的地方

B.放在耳边, 方便闹醒自己

C.在听力范围内, 越远越好

解释:

选择A:你虽然很想拥有独立自主的坚强个性, 而且凡事也表现出一副“我自己来”的潇洒模样, 但你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

选择B:你总是那么人见人爱!你具有十分依赖他人的特质, 当然也由于此特质, 使你拥有平易近人的性格, 具有协调能力的你很容易融入团体中。

选择C:你在一个团体中都能够自然发挥你过人的领导能力, 但是要绝对小心, 别太张扬, 这容易让你成为众矢之的。你做事干脆, 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网友反映:怎么能够仅仅凭这么一个动作来推测人的心理状态呢?一语道出了标准化测验的强大优势。这是一个非标准化的测验, 这个测验的结果需要我们谨慎地分析。而标准化的测验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的。对理论和相关研究的分析可以帮助测验开发者清晰地界定各种相关的概念, 有助于保证测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标准化测试的编制建立在对目标人群的典型性进行取样的基础上, 在编制过程中依据严谨的程序进行, 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大量的行为样本和项目进行筛选, 从而抽取出最具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和最有区分度的项目来构成测验内容, 从而保证其测验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等多方面的特点。

标准化的测验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标准化的测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 是一个很好的评估工具。标准化测验标志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可以提高我们认识自我的准确性, 提供给我们更有意义的结果和结果解释, 从而为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意见。像北森公司研发的职业天空 (大学生) 职业天空系统中就包含了各种自行研发的本土化职业测评工具。这些测评工具是北森研发人员在调研各种理论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对数万中国大学生进行常模抽样的基础上编制的, 各类参数指标都非常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是标准化的测验, 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测出个体的相应的心理特质。影响测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多种。测验的使用人群以及测验时被试的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由于测试状态不好而影响测试结果的例子。丛辉是一名大四的学生, 邻近毕业时一直在找工作, 但是似乎找工作的结果不是很好, 非常郁闷, 找到了老师进行咨询。咨询老师首先建议他做职业测评。在第二次咨询时他带来了他的职业测评结果报告。他的兴趣测试报告中显示他各种兴趣得分都比较低。实际上丛辉是一个兴趣很广泛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各种社团的活动。经过老师的询问才知道丛辉在做测试时是比较累的状态, 白天刚刚参加完一轮紧张的面试, 但自己感觉并无多大的把握。在身体很累、精神疲惫的时候他做了兴趣测试, 其结果自然会有所偏差。

篇4: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关键词】教师;引导;认识自我

中图分类号:G42

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引导的方针。这个引导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双向性过程,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其关键在于学生的“内省”,这是引导过程赖以深入的内在原因。学生通过“内省”这一思想过程,促使其主体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以改变学生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促使其自我意识在发展行进途中得到完善。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才能量力而行,才能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为实现理想自我而奋斗。针对高中生这一群体,通过剖析让高中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便更好地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但自我认识的难处在于“主体”的我,要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评价“客体”的我,使“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可由于人们存有自我欣赏、自我逃避、自我开脱等劣性,使人们很难正确地认识自我。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呢?

一、明确正确认识自我的标准

正确的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二是正确认识自己与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正确的自我认识的标准是评价自己要客观、公正,不带有虚假成分,不带有感情色彩,不能抬高或贬低自己,也不能自以为是;与人相处要真诚、友爱、融洽,不能全然不顾他人、集体的利益,更不能损害他人、集体的利益。目前高中生虽然生理成熟,但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并未真正成熟,不完全清楚对错的界限。同时他们大多又是独生子女,不善与人相处。所以教师要指导他们认识正确的自我标准,对于正确的要给予鼓励,对于错误地要及时纠正。

二、在经常的自省中认识自我

自省即自我反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的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自省不仅有自我批判的成分,也有自我肯定的成分,即人在失败面前要自省,在成功面前也要自省。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省,给他们一个时间、空间,让他们对自己的言行、思想、学习状况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是否正确、发展进程是否不足、有哪些收获和遗憾,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劣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调整。这种自我反省可以在班级的每周班会进行,让每个学生进行就一个周中自己行为的自省,以鞭策自己。也可以让学生将自我反省写在自己的日记中,因为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更看重自己的隐私,不愿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在公众面前,所以这种方法更好一些。

三、与人交往相处中了解自我

由于自我意识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认识,所以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的确比较难,正如大文豪苏轼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要通过他人的眼神、语言、态度了解自己言行的对错和自己的社会处境,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此来完善自我,达到目标。与同龄人在个性、能力、与人交往态度、情感表现方式等比较中会明确自我,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进一步认识自我,找出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正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也要注意要选择与自己情况相近的人比较,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

同时每个人都有认识自己的过程,如果苦苦思索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跟周围的人比起来自己是否一无是处?周围的人到底怎样看待自己的?如果一个人想的话,很容易自卑或者自负,与人交往相处会加快对自我的认识的进程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多与人相处交往,在交往接触中既可以去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观察能力,去发现自己,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更开朗、更阳光些。在与人交往相处中既要告诉学生要尊重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对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也要指导学生如实表现自己,不能有意遮掩,不能以假象示人,只有坦诚与人相待,听取他人意见,才能全面认识自己。因为如果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为一整体的话,那么对一个人的认识深度分为四个程度:第一程度为自己和他人都未认识到;第二程度为他人认识到而自己未认识到;第三程度为他人未认识到而自己认识到;第四程度为自己和他人都认识到。实践证明认识程度越大,其自我意识越正确,心理越健康,越有助自我成长。

当前我国高中生正处于十四五岁——十七八岁的青年初期,这是他们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从生理来看,他们无论男女青年,性发育和性成熟大约都在18岁左右完成。性的成熟,使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因而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的管教,独立性和自尊心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力图使现在的“成人的我”与过去的“幼稚的我”分割开来,无论在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极力证明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但事实上他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并未真正成熟。因此他们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内心封闭与渴望交往、自主性与被动性等相互纠结中。从人生发展阶段来看,人的一生要经历学习、工作、恋爱、家庭等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生活是否舒适惬意,而在今天科技创新时代,学习的优劣又决定着未来工作的好坏。当前由于受就业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能否顺利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就成为高中生改变人生,实现鲤鱼跳龙门的主要手段。

因此他们常处于期望感与失落感、求知欲望与认识水平、主观需要与客观现实等相互纠结中。

篇5:年轻人客观地认识自我

“灵感”一词最先不是由柏拉图提出的,而是在二千多年前由古希腊哲学家德克利特提出的。但是,将灵感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理论学说的第一人,却是柏拉图。柏拉图灵感说的提出,丰富了西方美学,也深深影响了后世非理性主义的发展。然而,现代评论对柏拉图灵感说褒贬不一,赞颂者有之,批判者也不少,笔者通过对该理论的分析,探讨如何客观理解、评价柏拉图的灵感说。

1. 柏拉图的背景分析

1.1 生平背景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希腊。他出身奴隶主贵族,是当时的上层阶级,家庭有显赫的政治声誉。20岁时开始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死后他曾游历各地,后回雅典建立学园,作品以《理想国》最为出名。

1.2 总体思想

柏拉图学说以“理念论”为中心,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另有一个理念世界。(伍蠡甫蒋孔阳,1979)他的文艺观点根植于理念论,但又服从于其政治目的。他认为,文艺摹仿是对理念的影子的摹仿,在创作上,凭技艺的摹仿创作不是最好的,只有拥有神赋予的灵感所作的创作才是最好的。

2. 柏拉图的灵感说

2.1 柏拉图灵感说的内涵

在剖析柏拉图灵感说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理解“灵感”的定义。阿诺·理德总结了这个定义:“灵感是指艺术家借助于某种高于他自身的一种存在物,例如上帝(或神)、一个缪斯女神或一个天使的媒介创造了他的作品。灵感的意思就是‘吸气’,也就是通过缪斯女神或其他神灵把音乐或诗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吹进了艺术家的灵魂中去,让他誉写下来。”(阿诺·理德,1931)。也就是说,音乐家或诗人只有吸入神的灵气,才有可能创作出非凡的作品。柏拉图这样的一种灵感论是一种典型的神赐天启论。

柏拉图讨论灵感论的篇章主要是《伊安篇》。《伊安篇》写的是苏格拉底和诵诗人伊安的对话。篇中诵诗人伊安一开始认为自己长于技巧纯熟而能成功解说荷马,但苏格拉底提出伊安无法凭技巧解说其他诗人的矛盾,伊安也无法做出解释,苏格拉底因此提出诗人和诵诗人不是凭技艺创作,而是凭神赋灵感创作。“诗人……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惘,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巫师们在舞蹈时,心理都受一种迷惘支配,诗人们在做诗时也如此”。(伍蠡甫、蒋孔阳,1979)柏拉图在此借苏格拉底之口,道出了他的灵感学说。

分析柏拉图的作品,我们可以得知他认为灵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神的赋予,神也指他所提的理念世界。诗人或艺术家不可能通过自身去感受最高层次的理念世界,只有神直接赋予其灵感,他才能进入迷狂状态而创造出伟大作品。“诗人并非借自己的力量在无知无觉中说出那些珍贵的辞句,而是由神凭附着来向人说话”。“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赫库利斯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递给旁人”。(伍蠡甫、蒋孔阳,1979)从这段话中,柏拉图不仅提出诗人灵感来源于神,甚至连欣赏的能力也是来源于神附灵感。在他看来,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不是凭技艺创作,而是借神赋灵感创作,否则就只能作出没有美感的摹仿作品。第二,灵感也来源于灵魂的回忆。柏拉图认为,灵魂是永恒的,灵魂来自上界,远远高尚于人世的物质世界。“每个人的灵魂,我前已说过,天然地曾经观照过永恒真实界,否则它就不会附到人体上来”。因为灵魂观照过理念世界,见识过真善美,因此灵魂的回忆可以带给人美的灵感。但是,并非所有灵魂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些只是略微感受到理念世界及那些下凡之后受尘世罪恶污染的灵魂就不能唤起上界的回忆。而少数曾经仔细地观照上界,也不受尘世影响的灵魂,当见到世间的事物(上界的摹本)时,就能回忆起它曾经在上界见到的景象,同时还能产生它之前观照真善美时所产生的巨大喜悦,使人陷入迷狂状态而获得灵感。这样的一种灵感的获得,其实也就是向理念世界(神)的回归。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获得神赋予的灵感,或是灵魂回忆得到灵感,才可能到达理式世界,才可能摆脱低级的摹仿,才可能观照到美而又有愉悦的体会并生产不凡的创作。灵感状态是“失去理智的迷狂状态”(陶伯华、朱亚燕,1987),无论怎么样的灵感,柏拉图都把灵感都归结于无可触及的神灵,也即理式,为其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也使其充满客观唯心主义色彩。

2.2 柏拉图灵感说提出的背景原因

柏拉图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灵感说的提出,是有其社会背景原因的。其一,古希腊艺术活动与宗教活动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人供奉的神灵中有艺术的缪斯,人们相信神灵可以引导艺术创作。在这样一种宗教氛围下,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从神那里获得灵感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二,柏拉图是奴隶主贵族出身,反对民主制度。他站在阶级立场上,认为人有等级之分。他认为那些只会用技巧创作或劳动的人不能接近理式(神),不是高尚的群体,这包括农夫、手工业者等,这样一个群体天生不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而只有那些拥有神赋予灵感的人,才能接近理式,才是高尚的,才能是尊贵的统治者。这样,柏拉图就把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分开来了,以神为名义维护阶级统治。

3. 对柏拉图灵感说的评价

柏拉图的灵感论,以神的存在为前提,将灵感归源于神灵,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对于柏拉图的这一理论,评论者们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极端地去盲目推崇或是抵制它,而应该从理性出发,客观地评价这一存在了几千年的理论体系。柏拉图的灵感论固然有它不科学的唯心色彩,但也给后世文艺理论的发展以巨大启发,也有其合理之处,不应该对它全盘否定。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科学地评价它:

一方面,柏拉图的灵感说,将无法解释的精神现象归源于神灵依附,推崇神灵,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唯心主义色彩。柏拉图抓住诗人创作中出现的迷狂———自觉意识过程的暂时中断,乘机否定人的理智活动,而将其解释为超自然的神力,从而推出艺术灵感来源于神灵的结论。他否定生活是文艺创作灵感的源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荒谬地将人类的肉体与灵魂分离,鼓吹其唯心思想。这样的观点无疑可能给读者的世界观以误导,同时也可能挫伤艺术家探索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的积极性。从这一方面来看,柏拉图的灵感说有着深深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柏拉图的灵感说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其一,它确实抓住了灵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灵感袭来时,创造者仿佛从他自身之外的某个源泉中突然得到启示和帮助,好像不是依靠他自身力量跃入了一个新的创造天地(陶伯华、朱亚燕,1987)。他指出了艺术家创作的一种特殊现象,肯定了灵感在文艺创作中的积极作用。文艺创作本来就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活动,艺术家如果不深刻关照生活,不经常思考回忆,不积极找寻创作的灵感,那么他也很难有深刻的创作。柏拉图对灵感的肯定,也是对艺术家的一种引导。其二,柏拉图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灵感理论的人,为后世灵感论的发展奠下深厚的基础。在柏拉图的神赐灵感论之后,西方先后出现了天才灵感论、自然天性灵感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在柏拉图灵感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没有柏拉图首先系统地提出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后世的灵感论难以那么迅速地发展。虽然柏拉图的灵感论并不尽善尽美,但在那个时代,比起先前的理论,它毕竟已经是一大进步了。在灵感理论上,柏拉图灵感论的提出,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一学说还影响到后世非理性文艺理论的发展,后世消极浪漫主义、颓废主义、下意识说等文艺理论,都无不受到柏拉图灵感说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看,柏拉图的灵感说有着积极作用。

结语

柏拉图的灵感说,以其独特的观点,影响了欧洲文艺理论两千多年。这一有着神秘色彩的理论,有其唯心主义局限,但也蕴含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并推动文艺理论向前发展。审视这一理论,我们既要抵制其唯心思想的入侵,又要看到它合理的因素,科学地评价这一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批判继承它,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推动文艺理论的发展。

摘要:柏拉图是第一个系统化地提出灵感理论的人。他的灵感论极富神秘色彩, 有着唯心主义烙印, 但却又富有启发性, 给后世以深远影响。对于这一经典理论, 如何科学地评价它, 批判性地继承它,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灵感说,评价

参考文献

[1]阿诺·理德.美学研究[M].伦敦出版社, 1931:158-159.

[2]陶伯华, 朱亚燕.灵感学引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36.

篇6:客观 真实 批判地表达

如今怎样写工人?一个不难理解的问题。但到底应该如何写,如何才能写好工业与工人这一显得有些老套而又很现实的话题,却又是一件具有相当难度的事。之所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是因为在这方面写赞歌式的东西不难,但要是批判性地写,或者揭露与工业发展不和谐的东西就很有难度。不久前,笔者从某报上看了专访当前畅销书《老爷子》的作者朱金泰先生的一篇报道。朱先生在回答记者时讲到,《老爷子》一书上市后,由于小说人物牵涉到房产商、交际花、退位高官等形形色色的的人物及某些黑幕,他因此接到过类似威胁的匿名电话。可见,通过纯文学意义上的小说表达,以艺术的形式和手法揭露一些真实的社会问题,没有一定的勇气与胆量,看来是不行的。而我们的工业,在其改革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揭露的东西?是否需要真实地写出工人心中的真实感受?是否需要通过客观的文字,指出工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面对读者,这应该是需要的,但对于另外的一部分人,却又是非常不愿意的。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与工业有关的短篇小说,据可靠消息,这篇小说原本安排发表,但后来在终审时有领导认为里面写了一些不该写的东西,于是就被撤下没发。现在,这篇东西仍然保存在电脑里。自打这篇小说“遭遇不测”后,笔者的情绪大打折扣,后来就再也没兴趣写这类东西,除非写写赞歌,写写风花雪月之类的文字。

如今怎样写工人,并不是我们的作家不想写、不会写,而是在并不叫好的环境下不敢写。就说是写了,也不会有人敢发,最终只能成为一堆废纸,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换了谁都会“打死我也不会干”了。如此情况下,除了练笔和聊以自慰,便不会有人付出太多的体力和精力。

笔者认为,赞歌式的东西自然需要,而且或缺不可,因为这可以成为当代工业激进中的鼓点和号角,对于提振精神、凝聚人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一味地只唱赞歌,也许会让人的心智麻醉,也会与文学艺术发展的方针有点不合节拍。面对我们的工业、或者工人,是唱赞歌,还是不唱,甚至如《老爷子》那样揭露一些隐匿的黑幕之类的东西,值得我们的作家好好深思。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一部反映工业与工人真实情况的小说,如果由于必须考虑到上层或周围的眼光和喜好,我们的出版社和杂志社不得不将其束之高阁,或者干脆丢弃于废纸篓,这无论如何都是对作者的一种打击,也是一种精神的扼杀。由于纯文学杂志或出版机构的左顾右盼和犹豫不决,或者干脆为自己扯起只唱赞歌的旗帜,那么我们的有志于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工人、写工业的作家,只能自叹明珠投暗了。面对工业和工人,尽管作家们有太多的话想写,但却只能游离于批判与揭露之外,硬着头皮写些不痛不痒的东西,让真实隐没于歌功颂德之内,让客观压缩在小数人的个人偏好之下。如此而为,又怎能满足大众的需要,怎能获得人们的认同呢?

篇7:李稻葵长期客观地研究中国经济

李稻葵的研究理性而务实,他认为中国的投资主要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70%以上来自非中介性投资,银行只占20%多,并且在逐年下降,来自资本市场的更少。而印度则主要来自家庭储蓄及由证券市场涌入的外资,而这正是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根源。

另外,他建议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替代GDP作为考核指标,以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中动。对于一些学者提出的绿色GDP指标,他认为可行性存在问题,在一些资源大省如山西,以此考核,会出现GDP为负的情况,是不公平的。

去年,李稻葵在北京置下平生第一套物业。此前,无论在美国,还是香港,他一直租房而居,并使用易于搬运的便利式家当。2004年,在母校找到归宿感的他,辞去了香港理工大学的教职,回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担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佛利曼经济学讲席教授,并于今年6月任金融系主任。随后,他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并力劝朋友们把家安在单位附近。“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名校附近的房价都比较高。支撑房价最重要的是房租,随着清华、北大国际化程度提高,访问学者等流动人口增加,这些学校附近的房租、房价也会稳步上升。”

从清华到哈佛

李稻葵内心深处的漂泊感,与他少年时的经历或许不无关系。1969年11月,他身为外交部印度处负责人的父亲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6岁的李稻葵也随父母从北京迁居湖南茶陵,其后又辗转江西、四川。“小时候不断在转学,因为当地孩子欺生,经常打架,感性地体会到人类的社会制度都是打出来的。”

虽然一直缺乏系统的学习,勤学好问的李稻葵依然成绩出色。高中时,他考上了当时成都唯一的省重点中学成都七中;1980年,又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就读。大学时代的李稻葵,给人的印象仍是爱读书。他保持着自学的习惯,每天早起背英文,晚上到教室听英语广播,在学校比赛中总能取得好成绩。

1985年,由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邹志庄牵头的国家教委经济学留学计划启动,他因此有机会代表清华参加全国统考。作为计量经济学家的邹至庄亲自出题。李稻葵至今仍记得,其中一道题是如何在价格波动时计算企业的期望利润和最优决策。他考了第二名,被邹教授推荐留学哈佛,无奈却错过了哈佛的申请截止期。此时,恰逢哈佛大学国际经济发展研究所(HIID)主任帕金斯教授访京,他建议李稻葵先到哈佛做访问学者,第二年再由自己推荐读博士。李稻葵放弃了免试读研究生的机会,开始办理出国手续,并于当年9月成行。

在哈佛,李稻葵度过了艰辛的第一年。作为访问学者每月从国家教育部获得的380美元津贴,连正常的房租都不够,不得已,他和几个中国留学生合租了一个没有暖气的房子,冬夜裹着电热毯入睡,业余时间则在学校兼任警卫,“这一年,我走遍了哈佛的每一栋楼,现在我还记得哈佛警察为它们起的代号”。

次年,他顺利进入哈佛经济系攻读博士,师从艾里克,马斯金、安德烈·史莱法、亚诺什·科尔耐。这时,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耐刚完成《短缺经济学》,他从现代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体的方法,对李稻葵影响颇深。2005年,获邀参加欧洲经济学年会的李稻葵,与现任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教授的王一江合作提交了一篇论文,论述中国、越南的改革与前东欧的差异,正是借鉴了科尔耐的研究方法。

王一江是李稻葵在哈佛的室友。他那时的同窗好友,还包括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的樊纲、现任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的许成钢等已在中国经济学界享有盛名的学者。最初的学习中,来自计划经济国度的他们对一些课程显得水土不服,只知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懂老师为什么讲那些内容,一些学习内容,比如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关系,则令他们困惑,“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根本不需要借助利率调节经济”。如今,这些理论已在中国的政策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曾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的李稻葵认为,正是这一批留美学者,推进了对国企改革、乡镇企业模式即模糊产权、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讨论,“我们不刻意追求对政策的直接影响,而是希望能通过讨论开启思路。”

李稻葵业余时间爱琢磨车,他最好的休息方式是到车行看车、买车、修车。到哈佛不久,他就从室友处买下了一辆1970年产的小牛牌汽车,并把它修整得焕然一新。在黑龙江农垦部队开过拖拉机的樊纲,对汽车也颇有兴趣,两人常在一起修车、玩车。篮球和音乐则是他的另外两大爱好。到每个城市,他都愿意到音乐厅盘桓。至今,他还是清华教师篮球队的一员,“每周打球”。

以全球化视野研究中国问题

1992年,博士毕业的李稻葵收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纽约大学金融系、密西根大学经济系的工作邀请。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收入最低的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因为这里有全美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心。“我喜欢做学问,研究兴趣是中国经济,这在出国时就已经确定了,而在金融系只能研究金融。”

在密西根大学的6年多时间里,他的研究一直围绕中国改革的基本问题展开。他研究社会主义国家为何会出现软预算约束,提出这与产权安排密不可分。他研究国企改革,提出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国企并不全面,因为国企行为复杂,同时担负着经济、社会责任,其效率存在扭曲,他针对如何从微观上衡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自己的方法,目前,延续这一课题,他正在写一篇文章,讨论如何从宏观上衡量全要素生产率。他研究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没有成型,纯私营、纯国有均非最优产权安排。

海外多年的研究生涯,对中国国情的细致理解,令李稻葵的研究理性而务实。“1999年,我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的同行一起到浙江调研,发现不同区域的企业家对产权模式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萧山的企业家希望实行模糊产权,而温州企业家要求私有产权。”李稻葵说,由此他受到启发:产权的安排是内生的,当政府改革、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之后,会有新的产权安排和划分,“在转型经济体中,产权、信息不可能明晰化。产权是改革的中心过程而不是源动力,所以不能把过多精力关注在产权上,而应该关注比产权更深层次的制度问题,有了好的制度安排,产权自然明晰。一味强调私有产权,只是一种简单思维。”针对产权改革问题,在2004年底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他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由于对前东欧国家的制度变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稻葵体会到,制度安排是连续的,需要一步步推进,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过渡性制度安排尤其

重要。“即使美国这样的成热市场,演变也在不断发生,何况中国是一个转型市场。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成熟市场的样本来进行评判,而要研究演变过程的安排,好比是康复医生,要开出来一张药方,而不只是诊断问题,或简单地喊口号、作呼吁,那是打纸老虎、死老虎。”李稻葵表示,不同于以中国经济改革目标为研究对象的学者,自己以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过渡性制度安排这样具有建设性的研究,不仅是包括自己在内的一批同道者的定位,更将是中国经济学者对世界经济学研究的最大贡献。

1997年,李稻葵获邀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担任了一年国家研究员,专攻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研究,并在《美国经济评论》、《欧洲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兰德经济学》等刊物发表了论文。他与三山投资公司合伙人、原中银国际CEO李山提出的多方参与国有银行和国企债务重组的建议,发表在吴敬琏主编的《改革》杂志上,美国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耶鲁大学商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拉迪看后表示,从中看到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问题可能的解毒药。

199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USC)以终身教职邀请李稻葵加盟,他却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2002年,他开始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特聘教授,与国内学界有了更深的接触。2004年7月,他回到母校,全职任教。

北京,对于李稻葵,虽是阔别已久,内心却从未远离。“在美国学术界,研究中国经济是非主流的,在学界以外,对中国问题很重视,但其立场往往是维护美国利益,我们从中国来的研究者角色相当尴尬。在香港研究中国经济不存在立场问题,但香港大学的研究往往追随欧美学界,却由于资源所限很难取得一流成果。实际上,中国历史性的崛起,是打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大事。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的经济学研究绝对有可能领跑世界学术圈。我们要把这中间的问题提升为理论和国际学术界对话,要跟国外学者说,中国的发展有多精彩,但中国的问题你们是不能完全解释的,你们大多数研究的基础是西方包括日本的经验,至少需要修正。其次,我们要为中国经济政策的科学决策服务,要用全球化的智慧来研究中国的问题。”

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谋求最适合的道路

中国的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低廉,一直是我们强调的比较优势,而立足于大国战略的角度,李稻葵提出,中国要抛弃比较优势,重新研究作为大国的发展战略。

“经过28年的改革,中国在体制改革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对发展战略的研究仍然不够。老一辈经济学者最关心的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问题,是改革的路径问题,因此,改革早期,我们关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着重调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重。以今天的形势看,这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需要从全球角度考虑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否则就会受制于人。过去许多年,中国执行的原则是韬光养晦,中国与世界是后者单向影响前者的关系。今天,中国与世界是双向互动的,埋头做事已经不够了,在很多问题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冲突无可避免,因此需要提前预见。我们这一代学者的历史任务,就是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谋求最适合中国的道路。”

从这个角度,李稻葵对多哈回合谈判陷入泥潭表示遗憾。“过去十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各国影响巨大,其好处也是分配不均的,一些富国的部分制造业职位流失并反映在国内政治中,一些穷国的利益也受到了影响,比如中国的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孟加拉国和土耳其的纺织业出口就受到影响,但是,中国无疑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此,中国应当从大国的发展角度认识这一问题的长远性、迫切性,以更积极的态度推动多哈回合的成功。”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研究,也是李稻葵有兴趣的方向。目前,他对中国城市化的速度、经济结构中农业的产值与比重、粮食进口量、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收入差距等问题进行的国际比较研究,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数据支持。“中国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一大原因在于中国的改革中户籍制度放开最慢,农民不能百分百进城。不过,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一旦户籍政策放开,进城的农村人口作为非常饥渴的消费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发动机,他们消费力的爆发将对中国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在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的经济起飞中都可以找到佐证。农民进城,不仅是一个战略性的经济举措,也是提升中国人口素质最直接的方式。”

中国与印度,是当下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世行一项中印投资的课题中,李稻葵负责中国部分的研究。他发现,中国的投资总体规模远高于印度,而且资金的来源与印度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投资主要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70%以上来自非中介性投资,银行只占20%多,并且在逐年下降,来自资本市场的更少。而印度则主要来自家庭储蓄及由证券市场涌入的外资。”他认为,这正是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根源。“从最近5年的宏观经济趋势看,企业自有资金投资在不断加重,银行、证券、外资及政府的投资比重在不断下降。据我的计算,我们75%的投资来源于企业留利及没有分配的资金。这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表现之一,说明企业要加强自我约束能力,需要资本市场来约束企业的动物精神。”

在另一项对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一次分配比例的研究中,他也发现,“国外一般企业总收入的25%为资本所有者所得,75%为劳动者包括企业高管所得,而中国当前的企业收入中,60%为劳动者所得,40%为资本所有者所得,近年,后一比重还在提高。资本所有者所得的40%收入往往主要用于投资,这也支撑了企业自有资金投资的高涨”。

他认为,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可以有三项举措。其中,首要在于控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在GDP为指标的考核下,地方政府往往是企业投资的最大推动者。”在对江苏、新疆等地的走访中,他发现,有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甚至高达70%,因此,他建议,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替代GDP作为考核指标,对于一些学者提出的绿色GDP指标,他认为可行性存在问题,“在一些资源大省如山西,以此考核,会出现GDP为负的情况,这是不公平的”。其次,是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动员中小投资者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可以采取分红等方式”。第三,需要强化企业家的风险意识。“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造就了一大批敢于冒险的企业家,但经济发展总有波动,根据历史经验判断形势存在风险,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是不可避免的。当前中国50%的增长来自投资拉动,同时投资效率极低,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有限,容忍了投资效率不高的情况,但归根结底,这是不可持续的。”

他认为,中国投资效率的提高,有赖于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国有银行上市很划算,因为遇到了中国概念热和全球流动性强的双重利好,但是,上市顺利并不等于国有银行改制顺利,我们要降低这一期望值。”他认为,随着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国有银行的业务重心会从贷款转向信用卡、消费贷款、个人理财等非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这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帮助不大。“从这个角度看,商业银行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未来,可能会有外资银行、民营银行、新兴银行从事贷款业务,传统银行则可以通过其网络、信誉等优势吸纳资金,并通过银行问业务为贷款银行提供资金。”他寄望于新兴银行在投资效率的改善上发挥更大作用,“以四大商业银行现有的机制,很难既提供资金给需要的人,又约束他们。而新兴银行在这方面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在商言商,促进投资效率的改善。”

在李稻葵的主持下,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正成为国内经济学界的重镇,其每季一次的“经济形势讨论会”等活动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不仅吸引了学界重要人物参与,也经常成为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但李稻葵仍然保持着清醒,“作为学者,需要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会丧失客观性与独立性。我的想法是站在长期发展和国际化的角度,提醒决策者注意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复杂的因素,而不参与一些细节的讨论。”

上一篇:桂林旅游活动方案下一篇:廉洁勤政学习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