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的古诗

2024-04-09

闹元宵的古诗(共4篇)

篇1:闹元宵的古诗

各地闹元宵-传统闹元宵手抄报

闹元宵作文

闹元宵作文

“蹦”夜色刚入暮,一串礼炮便在天空中绽放,我立刻停下手头的事,跑出去来仰望如黑幕般的夜空。

只见,一束金色的礼花如离弦的箭一样直上夜空,在炫丽的舞台展现出那一瞬间的美丽。周围发人们惊叹着,夸耀着,天空的礼花表演地更加精彩。一朵接着一朵,红色连着紫色,黄色夹着绿色,它们竞相开放,相继在舞台上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它们成了今天夜空的主角,星星和月亮仿佛成了舞台的闪光灯。

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决定玩猜字

谜的游戏。第一个字谜由哥哥来说,我们猜,哥哥站电视机前,说:“人在云上走,猜一个字”“人在云上走,会不会是飞呢?”我小声低喃着,我拿出手指在空气上写着,嘴里还念念有词。突然我一拍脑袋瓜,眼睛一亮,站起来大声说:“是‘会对吧?”哥哥点了点头,垂头丧气地坐到了沙发上。接着,我又来说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爸爸立刻答道:“告诉的告”我不服气,又说了一个字谜:“一个月加七日。”怎么样,够难了吧,这次可把哥哥迷住了,看他抓耳挠腮的样子,可奶奶张嘴道:“脂肪的脂。”我笑了,“还是奶奶聪明”全家人都乐呵呵,一边看电视,一边聊着天,其乐融融的。

虽然元宵节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是那天的快乐片段,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

六年级:金软糖

点评: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闹进行。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美中不足的是:热闹的气氛还是不够,为突出”闹”字。

作者可对家庭过元宵节的气氛再多些刻画。

点评老师:苏璐璐

闹元宵作文

轰”的一声,空中炸开一朵朵“蝴蝶兰”,逼真极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兰花变成了一盏盏红灯笼,缓缓而下,直入水面。一条条白蛇直冲天,“s”走法引人看。湖边射出一条条小船,亭亭玉立在湖面,仿佛一艘艘战舰向我们开来,庄严肃穆。顿时天空出现了“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夜晚照成了白天,离我二公里远的房屋都显而易见,它密如蛛网,好象世界末日,群星们撞向地球。接着地上又冲出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线,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似放鞭炮,霎时,大地都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忽然,湖边出现了一条晶莹剔透的瀑布,那瀑布与众不同,它是又无数个小白点凝聚而成的,逼真无比,那瀑布滚滚而下,还冒出一缕缕清烟,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

最后,天空中又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繁花,响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六年级:罗珠作文:闹元宵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吃过团圆饭后,我们准备燃放烟花来庆祝元宵。

我把大年三十玩剩的烟花全都清理了出来,要痛痛快快地闹一下元宵。我们选择的燃放地点是家门前的走道。天黑漆漆的。这真是天助我们呀!我们便迫不及待的拉开了烟花闹元宵活动的序幕。首先闪亮登场的是大红伞。我把它放置好后,就点燃了它的导火索。导火索开始“吱吱”地燃烧,一直燃到里边。随着轰的一声响,再加上一道闪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直往上冲,到达一定高度,便噼里啪啦地一阵爆裂响,接着开始下落。我觉得很刺激,就又燃放了几

个。接下来出场的是飞毛腿导弹。我把它口朝上地插在砖缝里,麻利的点燃导火索后,就迅速地跑开了。轰响过后,一个小火球直往上窜,而后在天上噼里啪啦地炸开了,变成了无数的闪亮小星星。这一珠刚完,下一珠又接着上来了。此景,我觉得用“火树银花不夜天”这一句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之后,我又拿了一盒霹雳火转盘出来,从中挑了一个,将它平稳地安放在地上,后把它引燃。它便边急速旋转边向四周喷射五颜六色的火焰,样子看上去有点像盛开的艳丽的花朵,最后炸开了花……直到燃放完所有的烟花,我仍余兴未尽。

过了元宵,就出十五了。说句实话,我真有点恋恋不舍。闹元宵_350字

春节刚过,元宵节又踏着欢快的步子向我们走来,吃完元宵看灯会,数花灯猜灯谜,热热闹闹过元宵。

瞧!两匹威风凛凛的马灯拉开了马年灯会的序幕,广场上一盏盏五光十色的灯奕奕生辉,蛇灯、兔灯、猴灯、马灯、龙灯……看那蛇灯,它点着那又大又圆的头,扭动着粗粗的身子,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再看那“飞马”,它有一双炯炯有神地大眼睛,又粗又壮的四肢踩在柔软的草地上,好像在祝我们一马当先,马到成功……人们看了赞叹不已。

“猜灯谜啦!猜灯谜啦!”我们随着人群往前走,看见一只只红灯笼下挂着一张张纸条,每张纸条上面都写着一个谜语,正等着大家去揭开谜底呢!我和妹妹看着一个个开心地拿着灯笼上去领奖的人,也想一试身手,我们绞尽脑汁地想,终于猜中了一个,提着灯笼高高兴兴地上台去领奖了。

元宵真快乐,元宵真热闹。

一年级:心雪媛媛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篇2:“闹”出来的元宵节

在我的记忆里, 大凡传统节日都与吃吃喝喝分不开, 所谓大人盼种田, 孩子盼过年, 因为孩子嘴馋, 过年过节有好吃的。但是,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却不以吃为主, 元宵节是“闹”出来的, 俗称“闹元宵”。

我的家乡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过去的乡村, 没有多少娱乐生活, 一年到头忙忙碌碌, 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春节, 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了个快乐年, 眼看春耕到了, 山民们赶在春忙之前, 想着法儿地撒撒欢, 热闹热闹。于是, 传统的娱乐活动就都在春节到元宵之间上演了, 比如玩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唱小戏、猜灯谜、说鼓书等等。年轻人和孩子们给长辈们拜过年后就开始“闹腾”起来, 赶了这班赶那班, 玩了东家玩西家, 一直乐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就这样“闹腾”出来了。黄梅戏有个小折子叫《闹花灯》, 活灵活现地体现了老百姓闹元宵观花灯的情景:“这班灯赶过了身, 那箱又来了一班灯, 南也是灯, 北也是灯, 四面八方闹花灯......”。往日山里有首儿歌也说的是“闹花灯”:“张打铁, 李打铁, 打把剪子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 我不歇, 我要去家打夜铁, 夜铁打到正月正, 我要去家闹花灯, 花灯闹到元宵后, 我要回家种蚕豆......”

闹花灯的民俗始于汉代, 至唐而盛行, 不仅是我的家乡在“闹”, 全国各地都在“闹”。宋代辛弃疾在他的《元夕》词中这样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 情人急于纲会, 望眼欲穿, “踏破铁鞋无觅处”, 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元宵之夜, 城里乡间, 到处张灯结彩, 观花灯, 猜灯谜, 盛况空前。届时, 不论皇室贵戚, 平民百姓, 深闺淑女, 均可破常规, 顺习俗, 制灯玩赏, 出游嬉闹, 情侣约会, 谈情说爱。唐诗人崔液有诗为证:“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反映了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 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的情景。

我的家乡在山村, 山民们闹元宵更体现一个“闹”字。正月十五前, 各个屋场均得出灯, 灯分三部分, 打头的是龙灯, 中间的是画有各类人物的排灯, 其后则是故事灯。故事灯以情节见长, 常常是讲述些“三国”、“水浒”、“西游”、“封神榜”之类的故事。紧随其后的还有表演小节目的, 我们称其为“玩寂寞子”。可见, 山里人是多么的孤寂难耐, 借闹元宵来派遣寂寞。龙灯到处, 鞭炮、鼓乐齐鸣, 特别有意思的是“炸龙”, 观众可以随便用鞭炮往龙灯身上扔, 炸得越狠越发达。所以玩灯人常常被炸得“遍体鳞伤”, “巨龙”也不得不时常盘起, 以保护龙头不被伤害。就这样, 东屋的龙在西屋挨了炸, 西屋的龙必然在东屋得到报复, 如此往返, “闹”味渐浓。前头的龙“闹”过后, 后面的节目又开演了, 这样的热闹场面唯有元宵可见。

元宵有动也有静, 不喜欢吵闹的人可以猜灯谜, 猜灯谜也是元宵的必备节目, 动静搭配, 相得益彰。当然, 元宵节也不是没有好吃的, 吃元宵才是这个节日的收关之作。闹腾了好些日子, 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餐香甜可口的元宵, 这年的春节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各奔东西, 开始忙忙碌碌的又一年。

篇3:元宵佳节“闹”元宵

元宵的“闹”,是多种节俗形式的合奏。最突出的是声音与色彩。

听音声

元宵节的喧闹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以锣鼓为主的响器声。锣鼓是庆祝节日必备的道具,节日气氛的营造离不开锣鼓,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更响。像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顾禄《清嘉录》卷一)。

二是歌舞游乐的人声。元宵节是民间歌舞的盛大演出日,除一般通行的舞龙、舞狮的节目外,南北地方在元宵节期间都献演乡村戏剧,北方的秧歌戏,南方的花鼓戏、采茶戏都是元宵常演的剧目。锣鼓喧闹、歌舞杂戏是元宵节俗的主要“声”源。

看色彩

元宵是色彩鲜明的节日,元宵的色彩除了游人、表演者的衣着打扮华丽光鲜外,主要是灯饰。灯是元宵的主要节俗标志之一,人们常以灯节名之。

元宵张灯习俗起源早,流布广。它来源于上古以火驱疫的巫术活动,后世民间正月十五以火把照田,持火把上山等就部分地保存了这一习俗的古旧形态。随着佛家燃灯祭祀的风习流播中土,元宵燃火夜游的古俗,逐渐演变为元宵张灯的习俗。

元宵张灯习俗与城市夜生活的兴起同样有着密切关系,市井民俗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好奇慕异。隋唐以前正月十五夜张灯的记述很少。到了隋朝,正月十五夜已经成为不眠之夜。

张灯习俗的大扩展是在唐宋时期,唐朝不仅在京城制作高达80尺、光映百里的“百枝灯树”(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还将张灯时间延至三夜,十四、十五、十六三夜取消了通常的宵禁,让人们彻夜自由往来,所谓“金吾不禁”。“元宵”作为节名大约出现在唐代,韩偓有诗为证:“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玉山樵人集元夜即席诗》)

宋朝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张灯的时间也由三夜扩展到五夜。新增十七、十八两夜,最初只限于京师开封府,后来地方州郡纷纷效法,成为通例。宋朝灯笼制作较唐朝更为华丽奇巧,灯品繁多,元宵灯市琳琅满目。

宋元易代之后,元宵依然传承,不过灯节如其他聚众娱乐的节日一样受到政府限制。明代全面复兴宋制,元宵放灯节俗在永乐年间延至十天,京城百官放假十日。民间观灯时间各地不一,一般三夜、五夜、十夜不等。

清代的元宵灯市依旧热闹,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夜,十五日为正灯。北京元宵的灯火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其次是工部、兵部,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花灯以纱绢、玻璃制作,上绘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冰灯是清代的特殊灯品,由满人自关外带来。这些冰灯“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

元宵的色彩还表现在飞腾的焰火上。焰火,也叫烟火,兴起于宋朝,当时皇宫观灯的高潮是施放烟火。明清焰火品类繁多,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盆落月等,“竞巧争奇”,焰火施放时呈现出一派“银花火树,光彩照人”的艳丽场景。民间同样“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

元宵的声响与色彩共同烘托着元宵节日的气氛。正是这样热闹的场景吸引着乡村、城市的居民,他们纷纷走出家门,看戏、逛灯、走百病、闹夜,连平日隐藏深闺的女子这时也有了难得的出游机会。“男妇嬉游”是元宵特出的人文景观。司马光是有名的礼法之士,他的夫人在元宵夜打扮着准备出门看灯,司马光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说:“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是鬼耶?!”“看人”,的确是宋明以后传统社会中稀见的机会,平时限制在各自的封闭的时空中的人们,是难得有聚会的日子。正月元宵是一年中唯一的“狂欢”节,人们在这一阶段打破日常的秩序的约束,实现着本性的感官的愉悦。人们祈求婚姻的美满,子嗣绵延,身体的康健与年岁的丰收。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在社会急剧变革的当代,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繁复的节俗已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其实元宵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民族节日,它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其社会娱乐的形式看,就有着充分利用的文化价值,在当今日益个性化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我们利用元宵这一文化资源,有意识地为城市居民展拓社交娱乐的空间,鼓励广大市民的参与,让传统的“闹元宵”变成城市社区的“狂欢节”,这对于活跃民族精神、稳固社会秩序大概会有其特别的社会意义。

(选自《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

篇4:闹元宵的古诗

●背景铺垫, 曲径通幽

古今语言的差异, 生活环境的变迁, 生活阅历的不同, 在学生与诗人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理解上的鸿沟, 所以我把古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利用动画的形式配上音乐、解说, 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古诗《行路难》时, 我曾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在悲凉的音乐声中, 李白拔出宝剑, 四顾茫然, 顺着诗人的目光, 我们看到料峭的雪山和冰冻千尺的黄河, 一个苍凉的声音将李白写作此诗的背景缓缓道来——天宝元年, 李白奉诏入京, 担任翰林供奉。李白少有大志, 胸怀着“济苍生, 安社稷”的理想, 想辅佐帝王, 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 蔑视权贵, 不容于朝。天宝三年, 被逼出京,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 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在这样的情境下, 学生与古人的心境有了初步的对接, 也就更能深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 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当时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 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 又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理解作者、品味作品特有的文化底蕴打下基础。

●表现形象, 横侧皆峰

抓住诗句的关键词句品味, 从而领悟诗歌的形象美, 是古诗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一首好诗, 犹如一幅画面, 一幅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理蕴其中的艺术画面。这种画面构成了诗歌艺术的形象性。我们不妨以此特色设置教学情景, 将无形的诗词形象变幻成有形的视觉形象。

帮助学生感知诗歌形象的过程, 也就是帮助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性的过程。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中,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断肠人”等一幅幅孤寂清冷的画面叠加起来要比单单从简单的字面上理解这首诗的羁旅之思对学生情感的冲击大的多。而著名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也只有在学生见到了在纯然一色的大漠之上远处独起的一股炊烟, 醒目而又格外孤单, 沙漠上没有山, 没有树, 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而“长河”之上, 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此时才能体会到诗中那种富有线条的构图美、色彩搭配的鲜明感、刚柔相济的和谐美。通过多媒体的展示, 学生不再孤立地看待诗中事物所构成的画面, 而在理解这些画面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想象对它们进行整合, 透过艺术画面进入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蓄、韵味使得教师很难用有限的语言去表述诗歌的意境美和独特韵味, 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也就很难领会诗歌的美。多媒体的优势在这里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中国古典诗歌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特点, 诗画相通, 多媒体技术中的音乐、画面、动画, 更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

●体会韵律, 珠落玉盘

古诗讲究平仄、押韵, 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因此, 学习古诗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传统的古诗教学中, 教师往往通过自己的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受教师个人素质的制约, 普通课堂上的范读教学不尽如人意。运用多媒体教学, 播放录音, 效果会更好。因为专业人员能够很好地把握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准确、传神地传达出古诗的感情基调。与此同时, 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化为作用于听觉的音律, 更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屏幕上显示以破旧茅屋为背景的古诗全文。随着范读开始, 诗中出现相应停顿符号,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悲壮的气氛被朗诵者抑扬顿挫的语调传达的恰如其分, 更从情感上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上一篇:对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几点看法下一篇:求工作地区调动申请书加一份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