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

2024-05-04

西线(通用8篇)

篇1:西线

《西线无战事》阅读题

1、你认为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2、读完本书,你有何感想?

3、你对哪个场面最为深刻,请指出页码并念一遍,并说说为什么?

4、找出关于本书的至少3篇评论,并归纳它们的主要观点。

5、你是否阅读过其他关于战争的书?如果有,请说说另一本书与此书有何异同。

6、战争的书籍和电影:

书籍:《好兵帅克》《铁皮鼓》《永别了,武器》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金陵十三钗》《生死线》《我的团长我的团》

毁灭的年代——读《西线无战事》

作者:陈良湾

一九一八年十月,他阵亡了,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那么宁静,战报上仅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西线无战事。

读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的最后一段我有点愤怒了。的确,西线最后成了一个废墟,一个沉寂的世界,但是战报上的简单的几个字却是试图掩饰一战的完全不负责任的托词。《西线》并没有给我们描述出一战战场的波澜壮阔的场景,它只是以一个十九岁的士兵保罗•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几个战友在西线战壕里的生活和后方的经历,向我们揭露了战争的丑恶。战争给所有那个时代的人带来不可磨灭的惨痛,即使他们逃过了子弹,“还是被毁灭了”。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本自传体,曾经亲身在战场上作战的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下了西线这一台绞肉机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这一本书是雷马克完全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花了仅仅六个星期写成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艺术价值,它是雷马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此外,雷马克还写下了许多内容是关于一战的小说,如《三个战友》(1937年)、《黑色方尖碑》(1956年)、《上帝没有宠儿》(1961年),这些小说的艺术价值也不俗,但是雷马克小说的风格和写作走向在写《西线无战事》的时候就奠定了。

我以前总是认为战争造就了英雄,而这些英雄都是心甘情愿、理所当然地捍卫自己的祖国,他们总是安详地倒在断头台上,特别是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以后,我更加崇拜他们的光辉形象,但是《西线》这部书却扯下了英雄头上的光环,褪下了他们沾满污泥和血迹的军装,其实他们都是普通的青年,像我们一样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然而,炮火和恐惧毁掉了这一切。而他们,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成了一个悲哀时代的代名词。一战的前线,永远是一个晃动的世界,炮弹随时在你的身边炸开了花;是一个闪光的世界,流弹不时在空中爆炸。死神,永远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狰狞着。“有一个一等兵脑袋被打掉了,还跑了好几步,鲜血才像泉水一般从他的颈根里喷出来。”“大地是水淋淋的,湿漉漉的、油腻腻的一大块,上面是一个个黄澄澄的池塘,漂着一缕缕螺旋形的血水”“我们看见有人还活着,而他们的头盖骨已经被炸开;我们看见有的士兵在奔跑,而他们的两只脚已经被炸断了„„我们还看见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

这就是战场上的情况,这就是比地狱更加残忍的前线。雷马克忍住了热泪,这些文字挑战了我们心理所能忍受的极限,大量出现的毒气硝烟,断肢残骸、衣服上的脑浆以及树枝上挂着的肠脏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这就是前线,它并不是像保罗•博伊默尔这些青年起初在学校里认为的是去为国家请命的地方。他们在校长的大国沙文主义的鼓动下去参加了战争,但是他们对战争的残酷和实质一点儿都不了解。更有许多青年是怀着对祖国满腔的热情去送死的。除了热情,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只是青年,他们不是士兵,他们本应该在学校里面好好地念书,可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光芒就被毁掉了。“他们对打仗一点儿也不懂,就一个劲儿往前冲,让自己被打死。” 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战

场是一个没有鸟和花的地方,有的只是坟墓,垒起来的尸体,还有无边的恐怖,而这些不仅仅是地雷,毒气和坦克带来的。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埋葬了战友,他们还有拿起钢枪去完成所谓的“伟大业绩”。无数的坚强包含着一个柔软的内心,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在回家休假之后看见了自己伪装的坚强在母亲的关怀中崩溃,痛苦地说“我根本就不应该回来休假。”因为死亡,所以残酷;可是残酷的不仅仅是死亡。

他们在战壕里被逼得发疯,特别是新兵——他们从新兵征募站直接送到这极度的混乱中来,面对整夜整夜的轰炸,许多人都患上了幽闭恐怖症,口吐白沫;只剩下,深深的,深深的绝望。

和平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当有人听到炮火马上要结束的时候,“一刹那间,他的眼睛变得清澈了。随后,他又现出那双疯狗似的浑浊的眼睛。”

到底战争是为了什么?主人公不止一次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除了呼啸的子弹,轰隆的大炮和蔓延的毒气,回答他的就只有战地医院和群葬墓了。这就是将他们最悲哀的地方,为了正义而战吗?但是战争的双方都是这样子教育他们的青年的,到底那一方才是正义的呢?作者愤慨地借助保罗•博伊默尔的头脑,表达了自己的对战争的思考“在某一张桌子上,有某几个我们谁也不认识的人签署了一项文件,于是多少年间,从前一向受到全世界鄙视和最严厉处罚的罪恶,成了我们最高的目标。”如果战争真的有对和错,我想这不是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应该负起的责任,他们也是无辜的,也许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民族之间仇视的血液,但是这些都是国家灌输给他们的,而他们只是天真地,无辜地互相残杀。在书里面有一个这样的说法,不如让打仗的国家的部长和将军们去一战雌雄,赢了就当是那一个国家胜利了,这样就不用让那些不应该去打仗的人去打仗了。我突然想起孟子是怎样和公输盘在“表演”战争的,只需要大家把各自的战略说出来,比较比较就可以分出高下了,根本不需要流血。

他们常常在见到敌人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把把对方毙掉了,然后又产生了深深的愧疚和同情。保罗•博伊默尔谈到,他没有料到他杀死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在他的意念里,这仅仅是一个概念,他所有的怨恨和憎恶都刺向那一个逻辑的抽象概念。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呀,我们在了结对方的生命的时候,竟然不知道他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着他的家庭和亲人,也有着他的事业和渴望。作为德国的士兵他们抓到了许多俄国的战犯,保罗•博伊默尔也是深深地同情,他们“好像一只只有病的鹳鸟,又像一只只很大的飞禽。他们走近铁丝栅那儿,把脸贴在上面,用手指勾住网眼。”这里面有着他们对世界的渴望吗?他们的眼睛能够看见多远的视野呢?他们也希望可以生活在一个没有榴弹,没有铁链的世界里,在宽阔的大街上,自由地行走,微笑着走进一家家的证券公司,走进一家家的大企业,甚至就算是在街头补鞋,在印刷厂里面当排版的工人,他们的结局也比在战场上悲哀地死去要强千百倍,至少他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属于他们的,即使是一小捧的空气。

战争毁灭了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的躯体,可是,毁灭的不仅仅是躯体。

战争结束了,他们还可以像正常人生活吗?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绝望。躯体活着,他们却死了。他们的灵魂,永远地埋葬在一战的战壕里。重建的家园,属于他们吗?那些还没有准备好自己的人生就充当了杀手的善良的年轻人,他们不能忘记战争的创伤,但是战争却抛弃了他们。之后成长起来的一切都和他们格格不入。适应,顺从,还是遗忘?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将会是多余的人,岁月最终还是毁灭他们的躯体。

有时候,我在想,和平意味着什么,雷马克在向我们揭示了什么。仅仅是战争的残酷吗?不是这样的,他的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对和平的向往。除了战争的惨状之外,在《西线》里面,我们还可以看见繁花盛开的草地、翩飞的蝴蝶,柔和的风,这些景物大多出现在主人公的回忆和梦幻之中,但是无不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对和平的热爱。想象他们重新站在白杨树下聆听簌簌的落叶声的时候,战争已经烟消云散。可是,这分明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他们

几乎是绝望的,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的。

有评论家这样评价这一本书——雷马克尽管写出了对战争的思考,谈到了工人抓上战场当了士兵,资本家在后方大发其财,但是却没有进一步去探索改变这一不合理现实的途径,这就使他塑造的人物只是牺牲品,而不是反抗者,战斗者,因而有明显的政治局限性。我并不是很赞成这种说法,我想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品都要和阶级斗争挂钩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反正生活和人性,或许说人性这一个词很泛,但是《西线》在很大程度上都还原了战争时期人们的心态。的确,战士们是迷茫的,是不知所措的,我们就不应该把他们塑造成斗争者和振臂高呼的英雄。理论很多都是战后的理论家们在研究了历史的资料,在舒舒服服的办公桌前写出来的。我认为,在前线,生存到最后都成为了他们的奢望,他们就是普通人,他们就是看不到前途,他们就是找不到出路,他们就是听天由命。在雷马克笔下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尽管他们不知道去进行阶级斗争,他们确实真实可信的。

《西线无战事》借助一些普通战士的思考,触动了我们思考的神经。回想以前遥远的岁月,我们在书本上和电影里面都没有办法完全感受到的真实。为什么民族间有时候总要争夺得你死我活?这里面有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一两个世纪可以解决的。我们虽然不在前线,可是依然每天在报纸上看见恐怖,看见别人的流血。往远里说,“9.11”事件中轰然倒塌的双子楼;往近里说,伊拉克战争的中枪的儿童,前几天东帝汶的总统遭炸弹的袭击。世界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我们的周围都潜伏着危险。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度,于是,我们有资格谈理想,谈未来,谈谈在炮火中不可能存在的幸福。

和平,就橄榄枝前那一抹摇曳的绿,总是给我们以希望,帮助我们打败那些恐怖和黑暗,帮助我们去憧憬自由的未来。我们留住自己的生命,咀嚼着《西线无战事》里面给我们淡淡的绝望和思考,我们需要去完成那一代人没有完成的事业

篇2:西线

段续建工程

施 工 总 结

海南公路工程公司 二00四年十二月

施 工 总 结

西线高速公路洋浦立交至邦溪立交段续建工程,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项目经理部广大职工艰苦努力,日夜奋战,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筑工作。

一、工程概况

1、西线高速公路洋浦立交至邦溪立交段续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海南西线高速公路洋浦互通立交,终点为西线高速公路邦溪互通立交,全长60.5公里,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起讫桩号为K103+952~K164+434。

2、本工程于2004年6月7日正式开工,合同工期为180天,后延期25天至2004年12月28日,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工程等工作内容。本标段的主要施工任务是根据原路基、路面不同的破损形式及程度,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处理形式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以提高平整度,解决行车的舒适性。

主要有四种方案:

方案一:适用于原路路面更换局部基层的短路段(路面严重破损):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2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方案二:适用于原路路面更换局部沥青混凝土的短路段(路面中等破损):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方案三:适用于原路路面有轻微网裂的路段: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沥青石屑封层

方案四:适用于原路路面基本良好路段: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二、机构组成

1、为了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公司成立了西线高速公路洋浦立交至邦溪立交段续建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下设总工室、工程部、合同部、材料部、机械部、安全部、试验室、财务部,落实各部室责任制(施工组织机构见后附表)。

项目经理部及各部室的岗位职责:

项目经理:是我公司在本工程的全权代表,在公司的领导和监督下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成本的计划和管理,主持制定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按照合同要求和上级的指令,保证施工人员设备按时进场,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内外各部门的关系。

总工室:组织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并进行质量、进度把关,负责审核签发变更设计报告及检查资料的完整性。

合同部:负责办理工程的计量、支付手续,起草主要经济合同,管理各单位的生产业务合同,负责从签订到履行合同的全过程管理,解决履行合同中的一般纠纷和有关问题,拟定变更,及往来文件的接送及归档工作。

工程部:负责对班组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制定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施工图设计、负责施工生产全过程按施工计划进行安排、调度和落实,及时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负责整理竣工资料。材料部:负责编制施工材料的使用计划,负责施工材料按计划进行采购、验收、仓储发放管理工作。监督各施工部门合理使用材料。

机械部: 负责施工机械设备调遣、购买、维修和保养工作。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定经费开支计划,审核经费开支,进行成本核算。

行政安全部:全面负责工地的行政、劳资、后勤管理、工地内部保卫及接待工作,协调内外关系。作好工地职工、民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抓好文明生产工作。负责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负责工地的施工安全和保卫工作,准备好施工标志,制作好标志牌、路标、路牌等施工标志,以便在施工时能有效的疏导交通。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交通堵塞现象,现场管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好疏导交通工作。

试验室:进行土工试验,原材料试验,提供各种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在施工中进行质量检测并为项目部提供自检数据,负责各道工序完工后的自检验收所需试验及资料整理,作好与监理对口的联系工作,配合工程部作好质量评定工作。项目部自成立起,一直把交通安全工作当作工作重点来抓,定期召集各部长开会,牢记一手抓安全,一手抓安全生产,制作各种标志牌安全堆等。

2、机械配备情况

德工-160沥青拌和机1套,马尼尼-130沥青拌和机1套,ABG摊铺机3台,装载机3台,压路机10台,洒水车4辆,自卸车35辆等(见进场机械一览表)。

试验室配有10位较专业的人员,他们都从事试验工作多年,并配有较专业的各种试验仪器设备。(主要设备见附表)

3、材料供应情况

沥青油由业主指定供应商负责供应,沥青油为SRC牌AH-70新加坡进口散装沥青油,能保证按时送到现场。本合同段各结构层用碎石和钢筋、水泥、砂、矿粉等材料由材料部就近采购组织进场,在拌和场设置堆料场,并按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

三、质量管理情况

1、配合比设计时,结合海南的气候特点及招标文件要求,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使用夏普级配和马歇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增加4.75mm以上颗粒含量,用消石灰来增加沥青的粘附性,其用量占沥青混凝土总重的1.5%,马歇尔稳定度大于7.5KN,流值为20~35(0.01mm),空隙率按4%控制选定最佳沥青用量。

2、施工监控: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成立以施工负责人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内部质检工程师为中心,紧紧依靠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监督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管理。

质量监控:

施工负责人:崔晓腾

邢福松 施

员:吴育勇

梁海波

1)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情况

和监理组一道对原路面进行弯沉值的检测,根据结果和原路的破损程度来决定开挖,挖开后,对原基层也进行弯沉值的检测来决定是否更换基层,开挖后及时施工,并堆放安全标志。

2)粘(透)层油的施工情况

本工程采用慢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pc-2,浓度在40-60%之间。按规范要求均匀的喷洒在路面上。

3)沥青路面的施工情况

① 采用双边平衡梁来控制厚度并进行找平摊铺; ② 一台ABG摊铺机进行全幅摊铺;

③ 压实设备有2台钢轮压路机,2台九轮胶轮压路机; ④ 通过摊铺试验段,确定合理的机械配备、组合方式、松铺方法、压实工艺等,并按要求做好记录,正确填写“沥青混凝土施工记录表”,控制好拌和和碾压温度。

⑤ 试验室每天随机取样2次,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沥青含量测定,提供每天的各种试验结果给项目经理部,采用真空法测定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对已铺完成的路段进行钻芯取样等各项指标检测;

接缝的处理

主要是横接缝,采用切割法。

3、重视和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施工中没有发生工程质量问题。4、2004年6月7日正式开工,到2004年12月16日全部摊铺完成,西线高速公路洋浦立交至邦溪立交段续建工程主要完成工程量约有:粘层油959480m2,AC-16I沥青混凝土调平层1073m3,5cmSP-16I沥青混凝土912484m2,AC-5沥青混凝土704m2,挖除旧沥青混凝土80542m2,10cmAC-25沥青混凝土80542m2,铣刨旧沥青路面166084m2,沥青石屑封层22138m2,透层油89458m2,挖除原基层1525m2,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906m2。

经过我部采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自检自评西线高速公路洋浦立交至邦溪立交段续建工程综合得分87.3,自评为合格工程。

四、施工进度控制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来控制施工进度。但由于挖补块工作量的增加,使得工期延期25天。

五、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

1、建立项目经理兼职,具体领导分管的安全体系,组建安全小组,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工作,建立各种工程安全制度,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措施检查。

2、铺筑前进行安全生产交底,学习安全操作规程,使全体人员自觉遵守安全守则,并设安全员进行检查。

3、现场安全工作,该工程为半封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应注意:

(1)施工现场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警告牌,指示牌,减速慢行牌,限速牌,行车导向牌等),增设立安全通道,电气设备安装要安全可靠(线路闸门,保护罩),施工杂物一律清理出场外,以免影响行车安全。

(2)严格交通管理,主要道口有明显标记。

(3)注意机械安全,开机前应仔细检查,加油时禁止吸烟及明火。

(4)夜间施工应有照明的设备和安全指示灯。

(5)有皮肤病、眼病、身体有外伤及沥青过敏的人员不得进行路面铺筑工作。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大头鞋、手套、眼镜及反光衣等防护用品。外露部分应涂防毒药膏、灭火器、防火砂、灭火工具等应准备妥当。

(6)拌和机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拌和中密切注意机械化运转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处理。

(7)做好防火工作,杜绝一切可能引起火灾的不利因素。(8)防台风措施:在台风季节,派专人值班收集天气预报,掌握台风的消息,做好防台风措施:台风来临前,做好人员、机械设备以及工程的安全工作。

六、环境保护与节约用地措施

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程》及《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规。

(1)设立环保小组,对施工区周围环境,临近的资产和居民作合理的保护,并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取得当地环保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环保思想教育,重视环保的文明施工。(2)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当地的道路不受污染,废弃的沥青砼等材料在运输途中采取措施防止材料沿途撒漏。

(3)施工机械材料按规定的场地摆放整齐,不得随意摆放在路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周围。

(4)机械设备及车辆转场时,不碾压公路用地里的农作物,树木及各类建筑物,尤其是对于公路用地范围之外的树木,必须配合当地环境资料部门严格加以保护。施工完成后,清理好施工场地,尽量恢复原来地貌。

本工程为续建工程,没有征用土地,租用临时用地20000m2。

七、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

在指挥部和总监办的领导下,本工程首次使用夏普级配和马歇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马歇尔试验密度、沥青混凝土的密度、压实度、动稳定度较以往都有提高,加大沥青混凝土的粗糙度,表面构造深度有明显的改善。(结果见试验检测资料)

八、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评价

1、建设单位对本项目高度重视,开工前,首先组织有关专家对施工图进行评审,对设计方案提出优化意见,并认真按有关招投标规定进行工程招标,工程中标后,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学习合同文件;并且专门成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责,同时派出专职人员现场指导,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交通厅领导非常重视本项目建设,李厅长、陈副厅长等领导多次亲临工地现场办公检查指导工作,工程处也多次派出有关人员到现场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工程指挥长经常亲临工地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下达工程变更令。

2、工程开工后,设计院及时给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技术交低,本续建工程由于挖补块工作量增加,设计院及时派出代表到现场复核,同时提供施工图补充设计,签认变更工程量。

3、开工前,监理单位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发布工程开工令,主持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工作中认真执行旁站制度,工作认真负责,与我们一道对现场数量进行认真检验复核。

九、施工体会

1、面层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首次使用夏普级配和马歇尔试验相结合的试验方法,从检测结果来看,沥青混凝土的密度、压实度、动稳定度、抗滑结果有明显提高。

2、在以后高速公路大修或续建工程中,无论是从工程施工要求,还是从交通安全要求,应优先采取全封闭交通。

3、在高速公路大修或续建工程中,由于采用的方案存在交叉,不能仅考虑路面弯沉值大小一项,应综合表观破损情况。

4、由于本路段行车道变形较大,仅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较难提高平整度至满足高速公路的标准,建议增加铣刨工程量或增加层厚。

篇3:西线

“我们认出了那些扭歪的脸,扁平的头盔,那都是法国人。他们冲到残余的铁丝网那儿,已经遭受可观的损失……我看见他们中间有一个人,跌落在装着刺铁丝的栅栏里,脸抬得老高,他的身体已经崩塌了,一双手却还在耷拉着,仿佛在祈祷。随后他的身体完全倒下去,只有一双手连同那被打折的两段胳膊,依然吊在铁丝上。”

雷马克用自然的笔调,按照战争的本来面目,叙述了这一法国敌人死亡的过程。作者真实地再现了这一情景,虽然在叙述中没有加入一丝作者个人的情感,但是通过这一死亡过程的刻画却使读者对死亡产生恐惧,从中感受到战争中死亡的无法避免与残酷。那“仿佛在祈祷”的双手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白描手法虽然缺少了雕饰、烘托、渲染,但他却以自然的方式描绘出事物本身的样子,使读者直接感受到事物自身带来的震撼。

《西线无战事》用主人公博伊默尔的眼睛记录了战场的一幅幅惨景。那里没有所谓“钢铁青年”,没有为祖国而战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胜利的欢呼。在博伊墨尔的眼中,有的只是为了保命的搏杀、被炮火四分五裂的战友的尸体、战场上折磨人的呻吟和无尽的恐慌与迷惘。这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放在了读者面前。“但是这种对细节的自然主义暴露并不是最后目的;在雷马克看来,这是揭露战争罪恶的一种方法,是撕下它那冠冕堂皇的浪漫主义外衣的一种方法。”也正是这种白描的描写手法撕开了战争那层玫瑰色的面纱,记录下了那一群未成年人所经历的每一次除了肉体上的伤害、又深深的伤害着他们灵魂的战争。就是这样,本该天真、幸福的一代青年人变成了“人形动物”,“对人生的认识仅限于死亡”。“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精神的失落。

《西线无战事》运用的白描手法如同摄像机拍摄的一个个镜头,真实而毫无修饰,用鲜血、呻吟、和死亡控诉着战争、批判着战争、揭露着战争。使读者为之震撼,如同与雷马克共同经历了战争,体会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使人们对战争产生厌恶的感情,从而达到了反战的目的。

《永别了,武器》虽然没有用大量的笔墨描绘战场,但他却用了工笔的细描手法,使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战场的炮火和血腥的气味。这一描写手法首先体现在《永别了,武器》的环境描写当中,环境描写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部队打从房子边走上大路,激起尘土,洒落在树叶上,连树干上也积满了尘埃。那年树叶早落,我们看着部队在路上开着走,尘土飞扬,树叶给微风吹得往下纷纷掉坠,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白晃晃,空荡荡的,只剩下一片落叶”“栗树上的叶子都掉了下来,就只剩下赤裸裸的树枝和被雨打成黑黝黝的树干。葡萄园中的枝叶也很稀疏光秃;乡间样样东西都是湿漉漉的,都是褐色的,触目秋意萧索”海明威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却用尘土飞扬的大路、秋雨连绵的乡间给整部小说渲染了肃杀的氛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些细节的描写并没有直接体现作者的情感,却已给小说涂上了一层灰暗的色调。

环境描写往往能更好地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而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运用了工笔的描写手法,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从而使其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之与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他对战时意大利和瑞士冬季的描写绝不是传统意义的‘背景’:它们是小说中生动的部分,简直像人物一样生动。”特别是“雨”,它从小说的开篇湿淋淋下到卷末,有淅沥的小雨也有天地为之变色的暴风雨。它像死神般给军队带来霍乱,凯瑟琳梦到亨利在雨中死去,部队在雨中溃逃,凯瑟琳在雨夜难产死亡,亨利最终走入黑暗的雨中。爱情来临的艳阳高照和灾难降临的狂风暴雨使环境描写与事件发展紧密结合,造成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看似与主题无关的细节描写,如亨利在米兰的医院中偷喝酒时将酒瓶放在肚子上,“酒瓶底在肚皮上印上了圆圈儿”“看着燕子和夜鹰在屋顶上飞”,这正体现了暂时脱离了战争的亨利享受着用伤痛换来的难得的安宁。撤退过程中所见到的炸毁的铁轨、小桥、空屋子和遍地的烂泥……展现了一幅狼狈溃逃的图画。整部小说松弛有度,虽然没有血腥的战场描写却使读者在单纯的景色和人物描写当中看到了他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反思和反战的内涵。《永别了,武器》用工笔的描写手法使整部小说丰满而真实,用1/8的物象体现了7/8的意蕴,正体现了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则”。

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中以白描的描写手法再现了一次又一次血腥而残酷的战场,将读者领入到一个战火纷飞、鲜血四溅的情景当中,如同身临其境,直接对战争产生了厌恶与恐惧。其间又往往妙语惊人的对战争进行了直接的批判与抨击。而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则以工笔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主人公日常的生活,并运用了天气和环境的变化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更深的意境,从而留给了读者更大的思考空间,用追求美好爱情而不得的方式抨击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

摘要:在文学作品中准确生动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情节更加真实,使读者对描写对象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印象。《西线无战事》和《永别了,武器》两部小说则以截然不同的两种描写方式向我们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篇4:祖国,西线平安

——编者手记

2006年6月,吴苏琳又一次踏上平均海拔4500米的新藏线,这是他四年里第三次走进喀喇昆仑,与前两次不同的是,他手中多了一台CANON XM2——《大众DV》的编辑听说他此行计划后,硬把这台DV塞到了他手里。“当时我还没怎么接触过DV操作,心里有点发毛,但是编辑说已经把所有设置都调好了,还叮嘱我千万不要乱调,随后又放心地说了一句‘你也不知道怎么调’。” 吴苏琳自嘲地笑起来。

但是,就是这样一台被设置成全自动的“傻瓜”DV,把遥远的喀喇昆仑,把全世界最高哨所的影像带到了我们面前,经过简单剪辑,在中央十二的“平安家园”节目连续播放了三期,感动了无数人,也引发了中央电视台对喀喇昆仑边关的追踪报道。

“上高原的人都是英雄,上高原的摄影记者都是大英雄,上高原的摄像记者都是大英雄中的大英雄!”

“在喀喇昆仑,站着不动就相当于负重25公斤。”吴苏琳告诉我。“因为以前来过两次,在海拔将近5600米的地方都没有影响工作,所以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充满信心,结果没想到,这个DV把我害惨了!”

吴苏琳作为《现代兵种》的摄影记者以前已经两上喀喇昆仑,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边防线上进行了大量摄影工作,拍照片时虽然也要控制呼吸,但时间比较短。DV就不同了,为了画面效果,他不得不在拍摄时较长时间地屏气,这使本来就有高原反应、严重缺氧的吴苏琳差点“晕了过去”。

“上次来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108级台阶我是一路小跑上去的,这次边走边拍DV,中间不得不停下来歇一下,明显感觉呼吸和运动的艰难。”

“从神仙湾去天文点时,路面高度没有低于5000米的,一百七十多公里路我们的越野车走了7个多小时。到达天文点后我又拍了一些DV才睡觉,第二天早上高原反应特别严重,憋醒了,医生和营长来给我检查身体时,我第一句话说的就是‘赶快给我DV!’然后我一只胳膊被医生绑着血压计,另一只手拿着DV躺在床上拍。”

据说后来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采访时背的专业设备更重,真是难为他们了。

“我觉得上高原的人都是英雄,上高原的摄影记者都是大英雄,上高原的摄像记者都是大英雄中的大英雄!”吴苏琳慷慨激昂地说完,想了想,又有点怨怨地笑着说:“这次我高原反应这么严重,就是拍DV拍出来的。”

“在5170米的天文点,我用DV机拍了边防连连长因为缺氧而变得非常扁平的指甲,拍了他非常粗糙的脸和手,拍了他黑紫色的嘴唇。”

与以往用相机拍摄守防的官兵不同,这次吴苏琳手里有了“新武器”。面对着DV机镜头,战士们都非常激动,但却难以开口表达——长期艰苦的条件和缺氧使他们的反应明显变慢,长年见不到外人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少有些退化。在DV作品的镜头中,我看到吴苏琳除了引导就是耐心地等待。

“拍照片也需要交流,这种交流不一定完全是语言上的交流,但是我认为用DV采访一定要有语言上的交流。面对这些朴实的战士,要用自己的真诚去启发他、引导他,要把自己和他放在一个水平线上,甚至要把他放得更高。这个时候你和他才能交流得开,他才能放松下来对你讲。”

在片子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吴苏琳将DV镜头对准了某哨所炊事班里做饭的战士,问:“你算不算世界上工作海拔最高的厨师啊?”年轻的战士不好意思地笑笑,“恩”了一声。吴苏琳又问:“光荣吗?”小战士有点腼腆但很坚定地回答:“我很自豪。”这个镜头深深地打动了我。

谈到此行中感受到的摄影与摄像各自的特点,吴苏琳认为,二者有相同的地方——都是用画面来表达思想,不同的是摄影是用瞬间的画面去承载你所要报道的内容,有着特殊的冲击力和表达效果,DV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用连续的图像、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说明问题。二者优势互补,目的是以最佳的手段取得最优的效果。

“在5170米的天文点,我用DV机拍了边防连连长因为缺氧而变得非常扁平的指甲,拍了他非常粗糙的脸和手,拍了他黑紫色的嘴唇。当我的镜头对着他的时候,他淡淡地说:‘其实都一样。山上都一样。’就这么平凡的两句话,在制作过程中感动了采编人员,播出后感动了很多观众。” 吴苏琳说,“画面加上他的声音,就把这个境界烘托出来了。应该说,这点体现了DV的优势。”

“我们不必知道他们的姓名,但不能忘记他们对共和国的忠诚。”

回到北京不久,吴苏琳把11盘DV素材带送到中央电视台,“在剪辑室里,我拿出自己的带子,有一种丑媳妇终于要见公婆的紧张。”经过剪辑,一部反映喀喇昆仑边防军人生活的片子将在中央十二播出。吴苏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喀喇昆仑上的官兵们。战士们算好2个半小时的时差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有些哨所甚至重新调了天线,和田分区的所属部队集体组织了收看并进行了座谈讨论,上了DV的官兵都非常高兴。

“我觉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虽然我的拍摄技能很一般,但这部片子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边防的艰苦,也反映了这些高原勇士在‘生命禁区’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我们不必知道他们的姓名,但不能忘记他们对共和国的忠诚。”

采访后记:

几天前接到采访吴苏琳的任务时,我有点儿犹豫——也许这样的军旅题材更适合一个有着绿色梦想的男孩去表达。

静下心来看完了吴苏琳镜头下喀喇昆仑哨所战士们的生活,那首《边关军魂》的主题歌始终萦绕在我的耳畔:“人海茫茫,你不会认识我,我在遥远的路上风雨兼程;霓虹闪闪,你不会发现我,我在高高的山上戴月披星……”

篇5:西线无战事读书心得

贯穿全书的是主人公保罗的不停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到战场上来?敌人,我们的敌人,他们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到战场上来吗?我们的战友和对面的那些法国兵,和俘虏营的那些俄国兵有什么区别?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工人,甚至还有学生,还有那些稚嫩的孩子。战争会把我们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了。”

尽管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有着种种的疑问,但是这一切在战争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旦战争打响,对保罗他们来说,只剩下“活着”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些士兵在被草率地送上了战场之后,从身体到精神,都被战争摧毁了,有的落下了残疾,有的死亡了,还有的因为想逃离这个战场而被送上了军事法庭,甚至到19德国投降的前夕,主人公保罗也倒下了,最后,他们这一群人,从外到内,无人生还。正如书的扉页文字所说的:“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作为一本著名的反战小说,这本书循序渐进,让我从一个亲历战争的人的角度对战争这件事产生了思考,希望战争永远不再有。

篇6:乌海西线游导游词

导游词查阅次数:570次发布人:范文网编辑

推荐阅读:小路,蜿蜒曲折,像一条蝮蛇在草丛绕来绕去。那些红的、黄的、蓝的、白的花草们迎前闪后,蹦呀跳呀,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个性,全然忘记了暴风雨的日子和啮(niè)齿类的出没。度假村是个原始的部落,它...小路,蜿蜒曲折,像一条蝮蛇在草丛绕来绕去。那些红的、黄的、蓝的、白的花草们迎前闪后,蹦呀跳呀,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个性,全然忘记了暴风雨的日子和啮(niè)齿类的出没。度假村是个原始的部落,它的每一所别墅,都是乡下三角形瓜棚的翻版。只是空中横了几根电线,微风中弹唱着昨夜星辰。简单的铺板,落地的音响,给度假村增添了原始中的现代,荒凉中的文明。胡杨林是岛的主人。据说成吉思汗远征路经这个荒岛,马蹄粘来胡杨树种子,长成了胡杨林,从此有了胡杨岛这个名称。历史已随涛声远去,蹄声却永远留在森森绿丛中,呼风唤雨,呼唤后人勇敢地踏上征程。都说胡杨树是世界上的保护树种,这不仅是由于物以稀为贵吧,它那奇特的装饰,原本就足以使人惊叹。瞧,那低处的枝,托起扁长扁长的叶,像船,做着远征的梦;高处的枝,张开圆厚圆厚的杨叶,像帆,等待着风。自然界的现象真怪,柳树婀娜多姿的温柔,杨树勇往向上的风采,胡杨树都具备了——看来,鱼和熊掌,二者也可以得兼啊。在黄河沿岸实际上很少可以看到这样郁郁葱葱的碧绿景色。胡杨在植物界号称是“活化石”。在广袤的沙漠里唯一能显现岁月峥嵘的就是那傲然挺立了不知多少年的胡杨树了,或成林、或孤木独立。胡杨树哪怕只有一棵,在沙漠里也必定是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即便死了,也是傲然挺立、不屈不挠。胡杨,耐高温、抗严寒,可在零上45度、零下40度的环境存活,是典型的耐旱植物。岛上的胡杨论面积比不过额济纳旗上万亩的胡杨林那么壮观,但岛上被誉为“神树”的胡杨树是本岛所独有的。这棵神树在岛的中部,树龄在千年以上,说是一棵,其实不准确,它实际上是由两棵互相依偎、枝蔓交错的胡杨树长成。关于这样的树,当然是少不了美丽的爱情传说的。但神树的神奇并不在此。你顺着树干往上看,你就会发现它树身上还长着柳叶、杨叶之外的桉叶、桐叶等十几种各不相同的叶子。有些叶子你根本叫不出名字,而且这些树枝根本就不属于同一科,能在一棵树上生长发芽,的确令人匪夷所思。有人说是自然生成,有人说是南来北往的鸟儿衔落下的树种。答案是不得而知的。谁也无法解释鸟儿为什么不远千里衔着南方的树种到北方来?而各个树种为什么会合成一个和谐共生的“神树联合国”?也许树们、枝们仅仅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爱情?哈哈……还传说成吉思汗转战此地,一次乘战船向石嘴山西进,不料狂风大作,阴云蔽日,战船失去控制,情况十分危急。当船漂到胡杨岛,忽然一道红光,两声巨响之后,两颗参天胡杨树倒入河中,成吉思汗上岸得救。他为了感谢胡杨树的救驾之恩,在岛上停留数日,焚香拜祭,并让士兵把胡杨树种一路播撒向亚欧各地。如今两棵救驾的胡杨树倒下的地方崖壁陡峭,断根犹存。岛上人立碑“救驾崖”以示纪念。我们到那边去看看。〔到景区中心自由活动后,回到船上〕胡杨岛的2号岛和3号岛原来隔水相望,如今有坝相连。3号岛上野生的花草俯拾即是,有甘草、竹棘、沙棘、枸杞、红柳、沙枣树等,据说是成吉思汗的战马蹄掌

篇7:《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这本书不是一种控诉,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讲述那样一代人,他们纵使逃过了枪弹,最终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雷马克开始写作他大战结束以来一直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完全利用业余的晚上,他仅仅花了六个星期就把小说写成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

本想在网上找出这本书的电子版,可以把影响我心情的片断呈现在这里。但是网络中充斥着全是关于<<西线无战事>>影片的简介。什么是好莱坞的一部早期军事题材片,片长两小时半,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它荣获了193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也许这个时代视听效果的流传要远远高于平面文字的阅读。也许西线无战事是因有幸能与“好莱坞”“奥斯卡”这样的字眼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其主体内容。

《西线无战事》可以说是本自传体的小说。作者由于控诉了罪恶的战争,反动势力的极端恐慌。他们攻击作家在对待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采取反英雄主义态度。在他们看来,这种军事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正是锤炼国家社会主义精神的熊熊烈火,因此,他们不能容忍有人竟敢对这个纳粹神话挑战。1931年,这本小说列入纳粹党的“黑名单”,成了典型的被禁的书之一。这世上曾有多少优秀的作品被禁呢?1933年5月10日,纳粹分子开始在柏林焚烧被禁的书,他们一边把禁的书抛向熊熊大火,一边喊着“焚烧格言”。“反对在文学上背叛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为了本着真实精神教育人民,我把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作品扔到大火里!”

好似一派红小兵的举动啊。疯狂的失去理智及分析能力的一群走狗。

雷马克后来说:“我既不是犹太人,在政治上也不左倾。当时的我也跟今天的我一样:是个战斗的和平主义者。”

一本何样的被禁的书?一本仅仅用六个星期完成的著作,为何读起来是那么的沉重?

下面敲击出的片断文字及感想,仅为我也为能读到的朋友勾起一点回忆一点理性的共鸣!!

全连一百五十人撤回时,正好在最后那一天,数量大得吓人的英国重炮和加农炮向我们发起突然袭击,对准我们的阵地一直狂轰猛炸,因此我们遭受了十分惨重的损失,生还的还剩八十几个人。撤离前线,首先希望安稳地睡一大觉;在前线,我们基本上没有睡过什么觉,一连熬了十四天,时间长得我们受不了了。

自从我们来到这儿,早年的生活早已失落掉了,没费我们多少丝毫力气。我们还没有扎下深根,战争就把我们给冲走了。以一种特殊的,忧伤的方式被改造成粗俗的人。

当他去看望受伤的克默里希时,他异常瘦弱,真像是个小孩子。他躺在那儿,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全世界的人都应当打这张床边走过去,说道:“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十九岁半,他不想死去。就别让他死吧!”

忽然间克默里希开始呻吟起来,喉咙里发出阵阵咯吱咯吱的响声。

我一下子蹦了起来,跌跌撞撞的奔到外面,问道:“医生在哪儿?医生在哪儿?”

我看见一件白色罩衫,便一把把它抓住了。“快来,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快要死了。”

他摆脱纠缠,问一个站在旁边的医院护理员:“那是哪一个?”

他说:“二十六号病床,一条大腿给截掉的。”

他怒吼道:“这我怎么知道啊,今天我已经截掉过五条腿了!”他将我一把推开,对那个医院护理员说:“你去照料一下吧。”便一溜烟跑到手术室去了。

我跟那个护理员一路走着,气得一个劲儿发抖。那个人瞅着我说:“今天早晨从五点钟起,一个手术接着一个手术简直发了疯,我跟你说,光是今天,已经死了十六个你们那位是第十七个。总共或许要有二十个咧―――”

我头晕脑胀,突然发现什么也做不了。我再也不想吵骂,那样一点意义也没有,我真想一头栽倒,永远爬不起来。

我们站在克默里希的床边。他已经死了。那张脸仍然湿漉漉的流淌着泪水。眼睛半开着,颜色黄蜡蜡的像是用旧了的角质钮扣。―――“你打算把他的东西给带走吗?”

我点点头。

他接着又说:“我们必须立刻把他搬走,我们需要这张床。外面,他们都还躺在地板上呢。”

这就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死去的过程~。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些年轻的大孩子有着天真的一面。受鼓动而参军。幻想着宣战应当是一种民间的节日,买门票,用乐队,仿佛斗牛一样。然后在竞技场上两国的部长将军们,穿着游泳裤,拿着棍棒,最好让他们自己去决个胜负。谁也没死掉,他的国家就算胜利。这种做法要比现在的安排简便多了,更加公道,现在是让不应该打仗的人去拼个死活了。

篇8:西线

一、“回忆”揭示战争之本质

作者在小说开篇就引入了对主人公参军之前学校生活的回忆,这一回忆讲述了主人公博伊默尔及其同班同学报名参战的直接动因:以坎托雷克为代表的学校老师长期给他们灌输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责任”之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得他们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的幻想集体报名参军。作为上一代人的代表,坎托雷克传达的是“专制的国家意识形态”,[3]统治阶层为了获取利益而发动战争,但为了补充兵源,鼓动全国青年踊跃参战,他们便想方设法激发人们的参战热情:美化战争本质,并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借助变味的“英雄主义”在民众当中掀起战争狂热。而青年学生正是战争煽动者所针对的主要群体,也因而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在对未来尚无明确概念,没有经历任何世事的磨砺之时,就匆忙地告别校园奔赴战场。十个星期的军事训练逐渐打破了他们对战争怀有的浪漫主义幻想,而他们曾经接受的那些所谓的“爱国主义”信念和神圣价值观也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彻底崩溃。面对战场上生命的微不足道和随时面临的死亡,博伊默尔们终于意识到学校老师灌输的那些思想“无非是空洞的言词和巧妙的圆滑……我们看到,他们那个世界已经完蛋了。”[1]11虚伪的教条在炮火下不堪一击,也因而凸显出战争的荒谬性。信仰和价值体系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是被欺骗和被利用感,“我们突然觉得孤独得非常可怕”,对人生的失望和强烈的幻灭感这些年轻士兵中蔓延,这也是“迷惘的一代”之迷惘情绪形成的第一步。

通过这一部分插入性的回忆叙事,作者把读者从战场带到主人公的学校,而下一部分去看望在战场上受重伤、已经奄奄一息的同伴克默里希的场景又将读者拽入残酷的现实人生。如同校园和战场这一时空转换一样,回忆和现实也成了界限清晰、断然分开的两级,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今昔心境之对比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之虚伪荒谬的本质。

二、“回忆”反衬战争之残酷

初入军队时,博伊默尔和他的同伴感受到的只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体会到的只是之前所受教育的虚伪和富于煽动性。但从开始进入前沿筑工事,到真正躲入隐蔽壕发动进攻时,当他们俯身贴在“支离破碎的褐色土地上”,[1]80感受“如同喷泉一样的泥土和铁片四处飞溅”,[1]74每天目睹成批的人死去的时候,这些年轻人所体验到的就不仅仅是失望和失落了。在神经的持续紧张和极度恐惧中,一些士兵患上了掩蔽壕恐怖症失去理智,而几乎所有人到最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开始逐渐对死亡麻木,甚至开始变得疯狂而不顾一切。“手榴弹爆炸的响声猛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胳臂和腿……这种声波使我们变得残酷,变成杀人凶手,变成我眼里的那种魔鬼。”[1]79冷漠、异化的人性是残酷的战争对人性摧残到极致的表现,而这一切都通过雷马克对前线战场冷峻犀利的自然主义描述得以再现。

但在炮火暂停的间隙,作者却有意插入了主人公在前线放哨时对过去宁静生活的回忆。透过照明弹的亮光,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夏日夜晚自己一个人呆在大教堂的十字回廊的场景,他还想到家乡那一排白杨树,想到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曾经“坐在小溪岸边的树下,两只脚荡在清澈、湍急的溪流里”,感受“溪水纯洁的香味和风吹白杨树的旋律”。[1]83相对于前面大篇幅关于激战、死亡和恐惧的直观描写,这两段回忆性的文字以细腻温婉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拥有的纯净美好的过去,也让读者紧绷的神经暂时得以喘息。但后来主人公意识到这一切只是假象,他也明白自己正身在前线放哨,随时都会面临新一轮的炮火袭击,而“在前线压根儿就没有宁静”,炮火的轰隆声无论何时都在耳际回响。而这种对昔日的宁静回忆一旦与残酷的现实交叠起来所唤起的只是巨大的、令人不知所措的悲伤和空虚。残酷的战争、每天都面临的鲜血和杀戮已经让主人公变得麻木,对生活绝望,不再相信美好,曾经拥有的宁静也成为遥远的梦境。所以他必须逃避,必须防御,以免自己过于沉湎于过去,就再也鼓不起勇气正视现实。

参与了前线战争的青年士兵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战争的“炮灰”,从失望到逐渐麻木而绝望,这是他们迷惘情绪形成的第二步。在小说主体部分插入的这段回忆与上下文不仅在叙事风格上形成鲜明对照,从而凸显战争对人类生活的破坏,而且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矛盾情绪表达出战争对人精神和心灵上造成的创伤。这段回忆叙述虽然篇幅不长,但穿插在战争场面的描绘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避免了单调骇人的自然主义叙事带给读者的压抑,而且通过对回忆中宁静的画面的描述更能反衬现实之残酷,更能凸显小说的反战主题。

三、回不去的过去:撕裂的身份

在小说的中间,作者安排主人公博伊默尔回家休假两周,并以相当长的篇幅描述了休假期间的整个经历。由于离家已有一段时日,地域上的流放使得这次回归本身就带有一种回视的意味,但由于主人公离家是为了参军,并且已经在战场上经历过多次战争,无数次的死里逃生和精神上长久的放逐又使得这次回归非同寻常。事实上这一节内容与其说叙述了主人公的休假经历,不如说是他通过回忆对过去和现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对比,而后悲伤地发现经历过炮火的他相对于自己的过去已经彻底成了一个局外人,战争侵蚀了他的思想,使他无法融入日常生活,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在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回忆叙事时,学者何卫青曾说:“回忆是为了怀旧, 怀旧是为了以回望童年的方式, 为已在时光的流转中丧失了确定性和安全感的生存做一次精神溯源。”[4]在小说描述的这一部分回忆中,博伊默尔无时无刻不在以现在的目光回望童年时代的生活,家乡的河流树木、房屋街道都牵绊着他的记忆。但这些无比温情和熟悉的人和景物非但没有给他所需要的心灵的抚慰,没有带给他丝毫安全感,而是让他从踏入家门那一刻到离家之前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陌生和隔膜。主人公叙述自己刚进家门时“对姐姐的话无力作出回应……就这样站在楼梯上,又颓丧,又一筹莫展,浑身可怕地抽搐,而且不想说话,泪水从脸上扑簌簌流了下来。”面对家中熟悉的摆设和自己童年时代的玩具,他“仍然摆脱不了一种拘束感,对一切依然不能适应”,他“感觉无法跟人们相处,于是宁愿自己一个人呆着”;他坐在那里等着,盼望着“再次感受那种悠然神往的心情”,他甚至从心底发出无声的呐喊:“往昔的生活,你接纳我吧———你无忧无虑,美妙动人,你再次收容我吧!”可最终一切仍是徒劳。

在整个休假过程中,主人公博伊默尔一直在回忆和现实交织的漩涡中挣扎,从地域上讲他已经回到过去,但是战场上炮火的洗礼又使他的心理被束缚到现在,他被困在这两者中间挣脱不得,撕裂的身份导致他最终丧失了身份,在社会中如同缺失根基的浮萍,只能作为生活的局外者,不仅再也回不到过去,对未来的生活也失掉了信心。从这层意义上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段回忆性叙述中所浸染的主人公深深的忧伤和绝望,至此,作为“迷惘的一代”在这部小说中的代言人,博伊默尔的迷惘情绪也最终形成。

四、结语

回忆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机制,在不少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学术界、尤其是文化学界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回忆话语”。[4]雷马克在这部小说中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叙事方式,在对前线冷峻客观地描述当中适当插入主人公的回忆细节,而且更加清晰地“展示了人物迷茫情绪形成的动态过程”。[5]回忆在小说中成了连缀过去与现实的纽带,也成了主人公实现自我超越,获得心理重生的瓶颈。虽然最后他依然难逃死亡的厄运,但是关于“被战火毁掉的这一代人”应如何重新振作起来面对以后的生活,雷马克在小说末尾也借助主人公之口含蓄地给出了答案:“让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时光来临吧……我这些年来所经历的生活,如今仍然摸得到,看得见。我是否已经战胜它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只要它在那儿,它就会寻找自己的路。”[1]196

摘要:德国作家雷马克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是世界战争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在小说中巧妙运用回忆性叙事手法自然引入主人公参军前的生活, 插入对前线战争场面的自然主义描述中, 使今昔之场景和人物心境形成强烈对比。回忆性叙事凸显了小说“回不去的过去”这一主题, 不仅揭示了战争虚伪残酷的本质, 而且展示出在一战炮火洗礼下的一代青年迷惘情绪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小说《西线无战事》,战争回忆叙事,强化小说主题

参考文献

[1]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著.李清华译.西线无战事[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2]张洋.《西线无战事》的战争叙事与叙事视角阐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3]何卫青.论当代小说中的童年回忆叙事及其视角转换[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4]冯亚琳.自然作为文学回忆的符号——论君特.格拉斯小说中功能化的自然描写[J].外国文学评论, 2009, (3)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西线】相关文章:

西线工程战略分析论文04-18

西线工程技术管理论文04-2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思路论文04-2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思路论文提纲11-15

上一篇:持之以恒的初一600字作文下一篇:拖欠工程款如何要回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