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借阅流程

2024-05-16

图书馆借阅流程(共10篇)

篇1:图书馆借阅流程

图书馆图书借阅流程

一、借书 :

1、在门口排队领取代书板,凭借代书板进入图书馆借阅图书;(注:必须领取代书板。)

2、在流通库书架上挑选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取下图书后,须将代书板放在此书的位置上,以免把此书归架时放错位置。

3、阅读后不想借的图书请放回图书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4、等待图书馆工作人员办理借阅手续后,方可取书并离开图书馆。

5,、请将代书板交与下一位同学或放在领取处。

二、还书 :

1、借阅者需规定时间内,归还图书。

2、读者必须在图书馆工作人员检查完图书的完好程度,并办理了还书手续后方可离开。

山东人民学院图书馆

篇2:图书馆借阅流程

档案管理收集、移交、借阅流程图

勘察、设计类文件收集总工办根据各用户权限网上浏览招投标、合同文件收集合同部移交市、区档案馆移交档案室移交借阅拆迁、开工审批、竣工验收文件收集工程部运营单位文书、声像、实物、财务、人事等文件收集办公室部门文档管理人员同意部门负责人申请借阅者

篇3:图书馆借阅流程

一、全开架式借阅图书方式的优势

全开架式借阅是现在图书馆开放管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是为人们服务的公共场所, 为了提高服务的工作效率, 必须采用全开架式借阅管理系统。国外的图书馆早已实现了开架式借阅。我国极少数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开架式借阅为图书馆的现代化搭建了基础平台, 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反之, “闭架式”“书库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图书借阅的形式和效率。所以说, 在高等院校图书馆推行全开架式图书借阅制度是大势所趋, 这种图书借阅方式将推动新形式下图书借阅的发展, 是图书借阅的一次革命, 它将提高图书借阅的效率, 为今后的图书借阅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开架式图书借阅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新型的图书借阅形式不仅可以减轻管理员的负担, 而且它简化了借阅手续, 提高了图书的借阅效率, 同时也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所以说, 全开架式图书借阅方式是一种先进的图书借阅方式, 它具有独特的管理优势, 它能够为读者和管理者提供让大家都满意的服务平台。

(一) 全开架式图书借阅管理形式是一套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形式

全开架式图书借阅管理形式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非常注重人的情感和文化的因素。这种服务是读者和管理员都能接受的, 它能够增强读者和管理者的自我服务意识。

(二) 满足读者自我服务意识, 促进图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高校图书馆读者人群信息需求的增大, “中介式”信息淡化, 读者自我服务意识增强, 他们愿意自己检索所需信息, 更加注重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 开架式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 读者拥有主动权、自主权和信息知情权。

2. 信息资源集中使用, 增加读者的信息量。

3. 查阅功能的方便快捷。

(三) 为管理者提供方便, 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

1. 全开架式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能够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全面的信息。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主要载体, 也是学校课堂教育所不能满足的重要补充形式。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优势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弥补, 使图书的价值得以充分的展现。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加大, 高校的科研课题也需要大量信息资源来充实。而我们的全开架式图书借阅系统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和资料, 并且可以随时进行添加和修改。所以说, 新型的全开架式图书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了很全面的信息服务。

2. 全开架式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全开架式信息管理系统使管理员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准确, 同时可节省出更多的管理人力和时间。

3. 全开架式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信息安全、可靠因为设置了登陆密码程序, 因此尽管全开架管理, 但相对来说, 它是安全可靠的。

(四) 全开架式信息管理系统为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全开架式借阅管理系统的开发, 既方便了图书馆现代化管理, 又为自动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如果与网络连接, 继续开发并完善, 将来与国家图书馆联网, 就能成为未来信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系统的解析与设计原理

(一) 需求分析

图书馆里图书的数目是有一定规模的, 读者也不只是某几个特定的人, 想要管理这些图书并且还要将读者的借阅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仅凭管理员手工的操作是不可能很快完成的, 而我们的这套管理系统恰恰能弥补这个问题。

(二) 系统工作原理

1. 借阅管理系统总体框架。

设计图书借阅的管理软件可对图书和读者信息进行管理。图书借阅的管理软件能够运用电脑技术方便、快捷的查询图书和读者的信息, 并记录读者的借、还书情况。图书管理员只要登录系统并键入读者的基本信息就会查看读者的借、还书记录。如果是第一次借阅, 输入读者的信息, 系统会自动记忆读者情况。打开图书或资料按钮, 读者可以在系统中任意的查看图书目录, 并找到想要借阅的书籍或资料。这套系统就可以很方便地完成读者的借阅与归还工作。

2. 全开架式图书借阅系统的原理分析。

系统中设立了“图书资料管理”模块, 它具体包括了图书资料的查阅、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相关变动的修改, 使读者及时了解图书的最新记录。“学生资料管理”模块是针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功能, 它可以做到及时的添加、删除、修改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员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姓名、性别、班级等信息。“借还书操作”模块具有记录学生的借、还书信息的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此项功能了解学生的借还书情况。点击“借书”或“还书”按钮可完成借还的操作;点击“排行”按钮可查看借阅次数在所有图书内排行前10位的图书列表;点击“查看”按钮可查看图书的归还情况;点击“打印”按钮可对当前记录进行打印。

篇4:现代图书馆借阅管理

着学校的学术地位和教学实力。本文针对当前图书馆借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形成因素和解决策略,以求找到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我校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力度,推进图书馆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其有效的功能。

【关键词】:图书管理模式;借阅规则;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前言

随着计算机及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当今社会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自动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我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服务作用。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满足师生的借阅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师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们希望科学,全面,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作为信息传递桥梁的高校图书馆所沿用的传统的“闭架式”,“书库式”借阅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师生的信息要求,更阻碍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图书管管理员来说,面对日益增加的读者数量,手工运作的工作量太大,而且容易出错,因此,运用电脑管理是趋势,也是必然。

正文

1、图书借阅规则

1.1 读者凭本人借阅证借阅图书,不得转借他人,违者一律扣证,并由证件所有者凭本人学生证或身份证前来领取。

1.2 学院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读者凭本人借阅证换取代书板方可入库,图书选好后在借书处办理借阅手续,读者将所要借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代书板放回原位,方可领取办好手续的所借图书。

1.3 读者入库后,请根据书架指示牌的标引按类查检图书。取书前先将代书板插入该书位置,若未选中,须将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凡读者无法准确归架的图书,请放在指定的书架上,由馆员处理,严禁乱丢乱放。

1.4 读者在办理图书借阅手续时,应仔细检查所借图书和条码是否完好,是否有涂画及损坏的现象,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工作人员反映,并让其盖上“爱护图书”的印记,以明责任,否则责任由所借读者自负。

1.5 续借: 凡按60天借期出借的图书,允许续借一次,自续借之日算起,期限同上;过期图书不办理续借手续。借出图书逾期未还按超期的有关规定处理。

1.6 预约: 读者所需图书已被外借时,在借书处领取预约单,提出预约申请。预约册数:教职员工为3册,学生为1册。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电子信息检索预约图书是否回馆,預约图书保留期限为5天。预约图书在预约期限内不进入流通。

1.7 催还: 在有读者预约已外借的图书,图书馆将对借出30天以上的图书执行催还,调整其归还时间。持有被催还图书的读者,应在催还通知单上规定的还书日期之前将图书还回图书馆。被催还的图书不能办理续借。

1.8 凡借出图书,因教学、科研等特殊需要,图书馆有权随时收回。

2 、图书馆借阅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图书摆放混乱

图书馆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图书摆放混乱,不利于寻找。在图书馆中经常可以见到图书混架、错架,读者难以确定图书搜索位置,往往是不在电脑搜索价位编号上。此外,图书的分类过于粗糙,不利于读者的精细查找。在图书馆的公开借阅中,图书错架,乱架成为图书借阅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需求量大的专业类书籍错放严重,如:文学类、英语类、考研习题类等书籍错放严重,不好寻找和整理;

(2)学生等读者有意错放图书。工作中笔者经常见到有的学生等读者将自己喜欢的书籍藏放在书架的偏僻角落或是放到的别的数来,来防止别的读者查到或借阅,方便自己下次阅读,这给图书馆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加大了图书整理的工作量。

2.2书本毁坏

书本毁坏常见于,读者在书本内圈划、折叠、撕毁等。有些读者为了方便自己下次阅读就对图书进行折页或是圈划来标记读书痕迹,这样造成了图书因长期折叠而易被撕裂,圈划也是图书保存出现污损,影响书籍的美观和读者的阅读兴趣,干扰别的读者阅读。此外,图书的故意撕毁现象也比较严重,部分读者懒于自己记笔记,而将书籍中的资料撕掉,供自己参考,这严重造成了图书的毁坏。

2.3 图书馆藏书问题

根据读者的反应,我们了解到,图书馆的专业知识藏书内容过于陈旧,缺少更新书籍,图书藏书资源不足,不能满足读者阅读等现象。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多数学生不满足图书馆学科专业书籍过少,原著不足,图书类别更是出现严重失调,如冷门书籍多,热门书籍少,图书数据库不能及时更新等。尤其是相关教材的参考资料信息,有很多参考书已不再适于当今学习需要,外语专业书籍表现尤为突出,同时还存在同类书籍藏书数量过少,报刊阅览室阅读材料更新过慢等问题。

2.4 图书检索有,按架查找无

在图书馆借阅中,很多读者反映,他们需要的书籍在电脑检索时可以查到,而到指定书架查找时,却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书籍错放、混放、私藏造成的,另一方面确实由于管理人员造成的,如图书没有被编录正确的索书号,或是书籍应丢失没有及时入库登记或是被新书替换等,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更新数据库造成的。

2.5图书馆信息过于封闭

对于读者来说,图书馆信息相对比较封闭,主要表现在图书馆不能及时公示其内部新进书籍,读者不只知识更新,而造成阅读滞后。此外,图书馆应该在馆口处就贴出图书所有分类和楼层,方便作者直接到相应的楼层寻找,无须一个楼层一个楼层的查看。endprint

3、图书馆借阅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更好的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和借阅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我们有必要进行各方面的改进,来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实现图书馆的有效价值和功用。

3.1图书摆放混乱的有效制止

图书摆放混乱的因素其实是双向的,其一方面在于读者的意识不强,一方面在

于借阅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到位。为此,可以对读者和工作人员同时进行教育宣传。特别是学校要针对入学新生进行一定课时的教育,使新生能够迅速、准确的掌握图书馆借阅流程,如图书的检索、借书、还书、阅览室阅读规则等相关注意事项。此外,图书馆内部要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来介绍院校图书馆的收藏文献特点,是读者对图书有一个清晰的使用意識,帮助读者,特别是学生来进行文献的数据库的使用,加强学生对图书馆藏书的了解,提高其信息素养。另外,要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他们服务意识,监督检查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认真读和效率。

3.2还书和丢书问题的解决

图书馆借阅管理中要加强对读者的催还书力度。一方面可以加强通知还书的行为

措施。如在餐厅门口、宿舍入口、教学楼走廊等人员密集处,张贴未还书的读者姓名,通知其还书日期。此外,管理人员可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催还。

3.3关于书本毁坏问题

学校图书馆要对读者倡导文明读书的好习惯,不对图书的折叠、撕毁、圈划等,此外,在还书时管理人员要对图书进行随机检查,对于出现上述行为的,轻者给与警告教育,重者给与一定的经济处罚。此外,要宣扬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在阅览室内,可限量免费提供空白纸张,或是低价销售,为准备笔记本的同学提供方便。此外,可对读者进行积分制阅读,如每位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积分,如还书时书本与借阅前相比,书面整洁、未破损者可享受多一本借阅或是适当延长借阅时间的积分奖励,而对于那些还书时出现书籍破损的可进行扣除积分,减收借阅书本量的处罚。

3.4丰富图书馆的藏书

图书馆藏书要尽可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书架,引进各学科先进知识书籍,保证各种学术研究著作的数量,增加原著图书。同时可对读者进行读书反馈,对于那些读者需求多的书籍要集中购买,保障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要做好新书上架和入库的更新工作,保障书籍的正确编码,和归类上架,做好新书的借阅管理。图书馆要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开展代表读者研讨会,正确读者对图书馆藏书的建议。

4.图书馆管理模式

4.1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

图书馆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相关原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活动,合理分配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目标和最佳绩效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图书馆的任务,最终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储存和运用,充分满足用户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最终优化资源配置。它与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侧重点、管理对象和理论基础不同。要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就需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进行开发创新,同时提高管理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整合工作者和读者,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交流平台。

4.2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

什么是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就是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兼容的管理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是藏书、报纸、杂志、TV,还有网络。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快捷便利的网络信息服务被广泛接受,从而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不单是指信息的收集、存放和占有,更主要是工作者对现有资源的创新和动态开发,链接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分析利用信息,建立资源共享,帮助客户搜索。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加强工作者的培训,授之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提高其知识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创造性和服务意识,最终提高其工作能力;工作者自己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知识涵养和精神修养,同时要求工作者相互交流学习,进行知识互补,将自身的知识传给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提高图书馆员之间的凝聚力,发扬其团结精神。物资资源管理就是对图书馆内的藏书及相关设施进行合理调配、保管、维护和修理。 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在提高管理者和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把信息资源管理和物资资源管理融合在一起,进行交叉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时候又进行物资资源管理,一举两得,省时又省力。

4.3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大量的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储存于计算机之中,并将信息的储存、管理、检索、发布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服务。它具有文献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网络化和文献资源共享化三个特点。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将文献信息转化为用计算机设备存贮的二进制代码信息,并实现对形式转换后的信息的计算机管理;文献传递网络化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数字文献传播;文献资源共享化就是说在数字图书馆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在网页上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文献资源,说到底就是使其他资源为我所用。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包括:馆际互借服务、电子资源检索服务和联机检索服务等。

4.4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

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就知道该管理模式是以“为读者服务”为中心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它的管理理念,它要求最终达到“管理的互动性、管理的专业性、管理的服务性、管理的高效性、管理的系统性、管理的开发性”这六个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目标;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活力;强抓管理队伍建设,保障管理实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原则和理念,使图书馆整体优化升级,步入现代化。endprint

4.5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

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将收藏、借还、阅览、导读、参考咨询等多项服务融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它尊重读者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体现人文思想。其软硬件建设,空间格局通透化,多种信息资源一体化,信息资源保障共享化,布局形式超市化(阅览室功能书库化,书库功能阅览室化,信息服务一站化,读者权益平等化,环境氛围人性化,开放时间全日化等)。该模式是现代高校图书馆采用的全开放式服务模式,不仅给读者带来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除去上述的几种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还有其它管理模式,如图书馆、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模式,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ASP+SQL,大图书馆总馆——分馆管理模式等,虽然它们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服务社会的理念。

总 结

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工作充满复杂性,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我们要不断借阅管理的制度,尊重读者,在管理上体现出人文关怀,保障图书馆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可阅读性,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有条不紊的、安逸的阅读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形成自身的馆风,使高校图书馆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我们提供现代服务的一种手段,现代服务提供的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相一致的,知识管理就是使知识增值,创新知识。管理和服务在现代社会合二为一,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是管理的核心,服务就是管理,管理是服务业内核。

【参考文献】

[1]朱红.文化软实力与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J].图书馆情报学(人大复料),2009,3.

[2]韩峰.新技术在图书馆借阅管理中的运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S5).

[3]张贺东.图书馆借阅统计实例与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作者单位:河南 工程学院,郑州 451191

[4]段艳玲.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图书会刊,2009,(1).

[5]李红.浅谈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

篇5:图书馆借阅制度

一、以班为单位借阅学校各类图书。

二、每周(周一、三、五)三天向学校全体师生开放,时间定于1:30—2:30。

三、图书管理员及时做好图书登记、整理和借阅。

四、严格执行图书借阅制度。遗失书刊,应按原价赔偿,对书刊有轻微损坏者要给以批评教育,并责其认真修好。

五、做好图书室、阅览室卫生整洁工作,并督促读者保持室内安静。

六、学生借阅图书每次不超过2本,借期两周。

七、教师借阅图书依照以上时间、办法施行签字借书。

八、学生毕业、转学等,要主动还清借阅图书,否则不予办理离校的相关手续。

篇6:图书馆借阅细则

一、图书室开放时间:

每周一下午活动课。

二、图书管理细则:

1、每生每次限借一本图书。

2、单周三、四年级借、还书;双周五、六年级借还书。

3、每个年级推选一名小小图书管理员协助图书室管理老师的工作,小小图书管理员每次可以借两本图书。

4、借阅的图书须保持干净整洁、无损坏,且按时归还。

5、能够踊跃写作读后感。

6、对所交读后感进行评选,优秀稿件将定期展出。

7、读后感每月评选并展览一次。

三、本图书室严禁以下行为:

1、借阅的图书有乱涂、乱画、脏污现象。

2、借阅的图书有破损。

3、借阅的图书未及时归还。

篇7:新生图书馆借阅培训

一、活动背景:

书籍,大学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图书馆,大学校园智慧与精神的居住之地。根据以往的经验,新生对我校图书馆知之甚少,很多同学不熟悉图书馆的布局,不清楚图书馆的藏书状况,不清楚一卡通的使用;不明白如何找书、借书、还书、续借;不知道自习室、电子阅览室等一系列服务的相关规定;不懂得通过何种途径来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而且因为对图书馆了解甚少,可能会出现图书被涂抹、折角、撕页以及图书馆嘈杂等不文明现象,给图书馆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活动名称:

徜徉鲁大书海

三、活动主题:

鲁东大学新生图书馆借阅培训

四、活动目的:

1、解决新生的疑惑,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图书馆

2、使新生明白图书的借阅方法

3、引导同学熟悉电子图书馆的使用方法

4、使同学建立起爱书护书、遵守图书馆秩序的意识

五、活动对象:

鲁东大学全体大一新生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第一阶段:

1、制作活动宣传单页、海报、看板,向新生宣传本次活动

2、制作准备活动中向新生发放的《新生指南》的传单

第二阶段:

1、与各院学生会进行联系沟通,向他们介绍本次活动并发放本次活动的宣传单页,一起推广此活动

2、联系图书馆老师,与老师一起完善此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好培训时使用的幻灯片,并请老师在活动时向同学讲解图书馆的情况与图书馆的使用、图书的借阅方法

第三阶段:

1、与老师进行交流,设定好活动的场地、时间

2、联系专业人士准备为活动进行拍照,做好后期宣传的准备

(二)活动过程:

1、准备好电脑、投影机,打开讲解用的幻灯片

2、请新生进入培训讲座的场地就座

3、老师进行讲解

4、新生提出疑惑及问题,老师进行解答

(三)后期整理:

1、对活动过程中的拍摄的照片进行编辑,放入鲁大校园网,或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海报张贴在图书馆门口

2、对此活动进行整理,归入文档

篇8: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思考

1 开架借阅的优势

与以往的闭架借阅相比, 开架借阅有着自身极大的优势。

(1)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读者和工作人员的矛盾。

实行闭架制时, 读者不能直接从书架上选取文献, 必须首先查阅图书馆目录, 填写索书单, 由馆员提取文献, 办理借阅手续后方能使用文献。开架借阅, 读者可以凭借借阅证, 径直进入流通书库, 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 直接在书架上挑选所需的图书。省去了读者查检目录、填写索书单、等候取书的时间。这样大大减轻了实行闭架时工作人员奔波书库的劳动量, 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整理书架、修补图书、解答咨询等业务, 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全面细致的为读者服务。

开架借阅, 缩短了读者借书时等候取书的时间, 简化了借阅手续, 加快了借阅进度,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克服了借阅的盲目性和拒借现象, 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接洽, 愉快的进行沟通, 无形中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 方便了读者的借阅, 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

闭架借阅, 读者不能和图书接触, 只能凭借个人的阅读视野和知识需求, 指定借阅某些自己所需的书目, 范围相对狭窄, 这样导致书架上很大一部分图书处于尘封状态。开架借阅, 读者和图书零距离接触, 读者进入书库后, 能够一目了然地浏览书库内藏书的图书目录, 在知识的海洋里恣意遨游, 凭借喜好, 甚至是一时的兴致所在, 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架前浏览, 极大地开阔了阅读视野, 调动读者的积极性, 使其“高兴而来, 满意而归”。另外, 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图书也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这样提高了馆藏图书利用率。

(3) 开架借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已成为众多服务领域的的工作宗旨。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的窗口, 图书的借阅方式从本质上代表了图书馆对读者的文化态度。开架借阅并不仅仅是一种借阅方式, 还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人对知识的追求是无限度的, 开架借阅使读者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选择图书, 这就是对读者需求的最大尊重。通过开架让读者感受到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体现了“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

2 开架借阅的弊端

2.1 乱架

开架借阅最容易造成乱架的现象。读者在书库里享受到了充分的借阅自由, 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到书架上任意翻阅, 很多读者不懂排架规律, 又记不清原架位, 对图书随拿随放, 无意识中就会造成乱架。还有一些读者, 在自己借书证已借满的情况下, 把自己感兴趣图书放到别人不易察觉的地方, 以便下次再来翻阅, 这种有意识的行为, 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种更不易发现的乱架。

2.2 损坏图书甚至出现窃书的现象

损坏图书是开架借阅又一不可避免的现象。一方面, 由于开架的流通量大, 加快了图书的磨损。另一方面, 开架使大量的读者进入书库任意挑选, 加上工作人员的不能随时监督, 这就使一部分道德低下的读者, 在书库里肆意作为, 在文献中乱写、乱画、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就撕下来, 据为己有。

开架借阅的丢书现象也比较容易发生。由于馆藏文献很多在市场上买不到, 自身又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这就使一部分人怀有不良企图, 去图书馆偷书。撕毁磁条, 或者在没有监控设施的条件下, 把书带出书库, 达到占为己有的目的。

此外, 开架还造成了卫生环境条件的下降。一些读者把零食带入书库, 在享受精神食粮的同时, 大块朵颐, 随手扔果皮纸屑, 制造了大量的垃圾,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 解决开架借阅弊端的方法

针对开架借阅出现的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完善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增强借阅指导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图书馆应该在显要醒目的位置张贴借阅规章制度, 制度要详细、明确, 要有针对性, 对图书的超期、污损勾画、丢失等不同问题的处罚既要分开档次, 又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通过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 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借阅方面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流通书库的标示要明确。可以在进门处, 放置《读者借阅须知》, 提醒读者规范借阅。为了减少读者借阅的盲目性, 大类的图书标示牌要完整、明晰, 这能起到很好的导视作用。用计算机检索已成为查找图书的主要工具,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 能大大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

3.2 加强教育

(1) 新生入馆教育。

图书馆每年都要针对新生进行入馆知识教育, 不仅要把馆舍布局、藏书结构、馆藏特色等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介绍给他们, 还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借阅方式。可以借助幻灯片、投影仪等先进设备,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演示, 引起他们的兴趣, 让学生懂得学生如何借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写, 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参观, 工作人员实地演示, 以减少学生实际操作时的错误。也可以发放图书宣传小册子, 更重要的一点, 在新生入馆培训时, 一定要教会学生使用代书板。讲解清楚使用代书板的方法和意义, 强调使用代书板是为了防止乱架, 保持架位的整齐。

(2) 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

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 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 也可以把日常借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向学生提出来, 譬如, 开架借阅中出现的乱架、污书等现象, 告诉学生爱护图书、文明借阅是一个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彰显, 是每个进入图书馆的大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以真诚的态度感染读者, 让他们认识到不良的借阅行为的确是不光彩的。

(3) 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 强化责任心。

开架借阅会增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特别是整架工作, 书架一天不整就可能混乱。由于现在的书架大多是六层两米多高, 整架时要爬高上低, 有时还要举起高过的图书往架子上放, 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这就要求图书馆职工要有较强的责任感, 勤于巡视, 勤于上架, 维护书架的整齐, 地面的干净, 始终保持一种整洁、明亮的阅览环境。对学生不负责的乱放行为, 要用和蔼的态度当场制止, 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弊端, 大多数学生会按着管理员的要求去做。这样师生共同维护好开架借阅的秩序。

开架借阅会加快图书的破损, 工作人员的为学生借还图书时, 发现有破损时, 就应该立即修补, 增加图书的使用寿命。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对污书、撕毁图书及窃书的行为, 依照有关要求, 或教育, 或进行经济处罚, 区别对待。更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从思想深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错误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图书馆对职工也应该奖惩分明。对那些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的职工, 在评优选干中, 首先考虑。对因个人原因造成图书馆损失的职工, 有必要给予处罚。这样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 开架借阅是图书管理方式的一大变革, 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领域的体现。它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笔者相信, 随着技术的进步,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开架借阅的服务方式将会越来越完善, 为读者带来更大的便利。这也是所有图书馆人努力的方向。

摘要:图书馆开架借阅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方式, 相对于以往的闭架, 开架借阅在减少工作人员劳动量、方便读者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开架借阅的优势,弊端,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冯鑫.浅谈开架借阅书库[J].科技立异导报, 2008, (12) .

篇9:不能借阅的影像图书馆

早在2014年11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他们2015年度的各项计划,其中“中国相簿”这个展览是角度比较特别的一个,展览由著名摄影艺术家马丁·帕尔和摄影小组鲁小本与泰斯共同策划,意在发掘相簿所折射出的中国现代历史。在一个年度计划预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个展览也只是被匆匆带过,但是相较于那些常规的艺术家个展,这个展览还是挺吸引人的,虽然笔者当时还没能搞明白展览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它将如何折射出中国现代历史。

2015年4月3日这个展览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展览的名字被改为“中国摄影书集”,更为贴切。不过整个项目的灵魂人物马丁并没有来到现场,抛去其摄影艺术家的身份,马丁是一个狂热的摄影书收藏者,近20年他都热衷于此,他的收藏已经堆积如山。对马丁来说,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地方,2011年底他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题为“摄影书:一个历史”的讲座,分享了他的收藏,不过在讲座上并没有透露任何与中国相关的内容,按马丁的说法,当时他对中国摄影书的研究正在进行,所以不便展示成果,他当场承诺在两年后将会举办一个关于中国摄影书的大型展览。马丁兑现了他的承诺,2014年7月这个项目率先在阿尔勒摄影节上亮相,今年2月马丁·帕尔与光圈基金会合作将展览办到了纽约,如今展览又来到了UCCA。

2007年马丁首次来到中国,并结识了在中央美术学院留学的鲁小本,小本会点中文,马丁就请他带着自己去潘家园淘摄影书,小本回忆说潘家园这个地方还是马丁告诉他的。第一次去潘家园由于没带够钱,只买了三四本书,小本就打算下周再去,又有新发现,于是小本就每周都过来帮马丁淘书。随着小本中文有所进步,他开始在网上淘书,比如孔夫子旧书网,遇到书好价高的时候,他就会发链接给马丁征求意见,马丁的回复十有八九都是买买买,小本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加入了这个关于中国摄影书收集的项目中。

对过程了解得越多,对展览的期待就会越高,以至于在走进展厅的那一刻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缺乏亮点的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划分为6个章节:从帝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1900~1949)、伪满洲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7)、图像中的新中国(1945~1966)、国家出版:从文化大革命伊始(1966~现在)、中国摄影的复兴(1979~现在),以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1949~现在),它完全遵循该项目的出版物的结构划分,如此分类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却也没有什么指向性。出版物和展览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呈现方式,同样的结构似乎很难发挥两种媒介各自的优势,“中国摄影书集”就像一个大书架,把收集到的各种摄影书按类别摆放其中,而通过这个展览却只能看到大致的书目,和个别书的内页,没有办法了解更多。

20世纪初摄影借由外国摄影师传入中国,他们用镜头记录了这个东方帝国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方方面面,这些图片大多数具有报道和纪录的性质,也是当时外国人观察中国的一个视角。在展览入口处的橱窗里陈列的是《热气球下的中国》精装摄影书的封套,封面上有中国龙图案,该书的装帧还采用了丝质布料,以中国水墨画中的花鸟鱼虫作为图片的装饰,在设计方面独具中国风。书中照片的拍摄者是法国远征军的随军工程师们,其中既有紫禁城最早的鸟瞰图,也有街市场景,都是这些工程师在闲暇之余四处游逛时所拍,也是极具个人化的记录。可以想象作为外国人马丁和小本在初次拿到这本书时的兴奋,只是在此次展览上观众无法切身体会。与外国人的拍摄相对照,国内的摄影也随着技术的掌握迅速发展,随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杂志报刊等各种印刷品的流行也让黑白照片和手工上色的彩色照片在社会中流传开来。画意摄影的代表性人物郎静山的《静山集锦》也收录在该项目中。

在伪满洲国与中日战争章节,由于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展出的书籍大多数来自日本,这些出版物大多承载了战争中政治宣传的职能,装帧精美且销售到世界各国,以彰显自己的战争成果,在展览中就有这样一本日本出版的摄影书,但文字部分是语法完全不通的假意大利文,可见宣传心切。这一时期收集到的国内出版物并不多,但制作也算精良。

摄影书作为宣传的载体对建国后的新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时期国家的宣传机构掌握着出版权,私人出版物消失,图像清一色的是高大全,带有明显的苏联模式,毛主席的肖像出现率最高,几乎每本画册都以此开篇。政治宣传的功能在下一个章节达到了顶峰,小本在接受采访时也毫不避讳地说,“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都很‘看重’这一段历史。西方人会以一种猎奇的视角来看待政治宣传里的‘美’,而中国人则已经厌烦了总是看到这样的东西。”

UCCA的中展厅本是一个长方形的展厅,后置的S型展墙将展厅分割为6个开放的小区域,与6个章节对应,展览的最后两个章节以中国摄影的逐渐普及为起点,1979年,四月影会举办了题为“自然·社会·人”展览,并出版同名画册,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次非官方摄影展,展示了人们对摄影这一形式的探索。从此摄影出版物不在只关注宏大的话题,私人出版摄影书的出现也打破了仅有官方出版物的面貌。从内容上来看,科学、医药、交通等关注不同领域的画册丰富了摄影书籍的面貌。这个区域就像整个展览的缩影,无所不包,在这里看到什么内容都不奇怪,关于各种舌苔形态的,记录中国毛人的,介绍交通规则的……展览的结尾是建国后外国摄影师视角下的中国,其中比较特别的当数托马斯·苏文(Thomas Sauvin)的《北京银矿》,他将回收的废弃胶卷冲洗出来重新编辑,呈现了那些被遗弃的往日日常。

阅读完整个展览失落感在所难免,感兴趣的内容不能够深入了解仿佛有点被欺骗的感觉,如果真能像在图书馆一样翻阅自己喜欢的摄影书,体验就会大不一样了,虽然策展人也在第五章节设置了阅览区,不过仅限于寥寥的几本书,又由于书籍都比较贵重,此番借阅设想不可能实现,或许这个项目并不适合用展览的形式来体现。相较阿尔勒摄影节上没有灯光,需要观众拿着手电找寻展品的奇特观展体验,UCCA的展示设计更为保守。

马丁究竟收了多少中国摄影书连鲁小本也说不清,展览中呈现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买买买还在继续。

篇10:图书馆借阅制度翻译

Faculty Borrowing System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our library is to offer the documentation service to the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whole colleg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holdings stored in library and better protect the books, and also offer the better service to the staff, the follow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are hereby offered.Ⅰ.the Registration of Campus IC Card With the IC card and certification made out by personnel department, the staff should perform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with the libarary.Provided that the staff return all the documents, they can sign themselves out of the college.Ⅱ.The Use of IC Card and the Rules for Borrowing and Returning Books The staff should enter the libarary only with the personal IC card while they should abide by the Admission Instruction.If the staff don’t want to borrow but have a look at the books, they should put them away or put them back on the shelf.Only when going through borrowing system can the staff leave.Each can be set up with 5 professional books for 90 days and 2 story books for 60 days.Before the due time, the renewal can be done on the libarary website.All the borrowed books should be returned on schedule.If the books are overdue, something should be don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ules issued by the libarary.The IC card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the holders and not lent to others.However, it can be used to return books by the others instead of the holder.In reading and borrowing books, it is essential to see clearly whether the books are new or broken and whether the books have the clear barcodes.If the problems occur, please contact the related persons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case of some unnecessary responsibilities.Ⅲ.Loan Periods and Fine Rates

The library books and periodicals are state property, so readers need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 borrowed items.If the borrowed items are related to such situations as cutting pages, damage, wet

pages, highlighting, the postil, breaking up the books, modifying the library marks, etc, the reader will not only be blamed but pay two times of the book price(original books are recalled).The library charges the overdue fine for a book failed to return by its due date.Failure to renew and return the items will result in overdue fines.Overdue fines: Literature books are assessed a fine of RMB 0.2 per day, per item;specialized books are assessed a fine of RMB 0.1 per day, per item.Lost books must be replaced by an exact copy or the homogeneous book of update copy, and can not be replaced by other books.Besides, a processing fee RMB 2 should be applied.If the replacement books are out of print or unable to purchase, regardless of new or old original books, payments should b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price of original books.The solutions are shown as follows: Payments for single issue books can be paid in terms of age limit: 9 times in original price for books published before 1980, 8 times for books from 1981 to 1985, 6 times for books from 1986 to 1990, 5 times for books from 1991 to 1995, 4 times for books from 1996 to 2000, and 3 times for books after 2000.Multi-volume books, no matter how many ones are lost, should be compensated 2 or 3 times of the entire volume books price according to the issue age meanwhile.

上一篇:初中生廉洁教育教案下一篇:我是妈妈的小帮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