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祠导游词

2024-04-18

晋 祠导游词(共8篇)

篇1:晋 祠导游词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晋祠,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您度过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1.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是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42尊侍女像分列两侧。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

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侍女像身高与真人相仿,姿态自然,神情各异,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纤毫毕现,几乎可以给她们每人立个小传。这些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受奴役的精神面貌,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雕像珍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

2.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 也名卧龙柏,这是由于它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人们才以卧龙之名称之。这株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这株古柏从周代至今,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虽然老态龙钟,但它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齐年柏,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株树,树高17.44米,树围5.58米,主干直径1.77米。

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就是这株古柏,引来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的赞誉和夸奖,历代讴歌者甚多。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唐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3.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 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切记!切记!

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情急中她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半拉头发跑回家中,只见瓮里的大水象泉水一样不住地往外喷涌,她顾不上喘气,就慌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奋然一跃坐在了瓮上。

说也奇怪,春英坐到瓮上后,水势顿时变缓,一下子由汹涌的大水变成了涓涓的细流,顺着草垫子不停地往外流泄。不一会,村里的大水也渐渐地退了,人们才想起春英,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春英端然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正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她也不应声,临近一看,原来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水瓮的草垫下涓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通过对晋祠各名胜的游览及解说,不仅让游客对晋祠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对所学专业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只有不断汲取,才能成为众人眼中的佼佼者。“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篇2:晋 祠导游词

【内容摘要】:通过对晋祠全景的观赏及对晋祠“三绝”的仔细品味,了解了晋祠这一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的宏伟建筑。更加领略到晋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同时也在时刻提醒我们,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爬的更高,走的更远。

Through carefully taste,knowing that Jinci is a elegant palace,it has comfort environment and beautiful scenic.More important,I had tasted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human breath.At the same time also reminded us that history is a mirror,but also a profound textbooks.We need t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develop.Only by learning to climb higher, go farther。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晋祠,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您度过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1.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是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42尊侍女像分列两侧。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侍女像身高与真人相仿,姿态自然,神情各异,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纤毫毕现,几乎可以给她们每人立个小传。这些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受奴役的精神面貌,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雕像珍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

2.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也名卧龙柏,这是由于它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人们才以卧龙之名称之。这株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这株古柏从周代至今,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虽然老态龙钟,但它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齐年柏,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株树,树高17.44米,树围5.58米,主干直径1.77米。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就是这株古柏,引来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的赞誉和夸奖,历代讴歌者甚多。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唐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3.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难老泉 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切记!切记!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情急中她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半拉头发跑回家中,只见瓮里的大水象泉水一样不住地往外喷涌,她顾不上喘气,就慌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奋然一跃坐在了瓮上。说也奇怪,春英坐到瓮上后,水势顿时变缓,一下子由汹涌的大水变成了涓涓的细流,顺着草垫子不停地往外流泄。不一会,村里的大水也渐渐地退了,人们才想起春英,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春英端然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正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她也不应声,临近一看,原来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水瓮的草垫下涓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篇3:晋祠水稻品牌恢复理论与实践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太原市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及流域区内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晋水流域用水的紧张矛盾突现出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受晋祠难老泉断流、水利设施制约、水稻生产成本上升、水环境污染等多方因素, 晋祠水稻已从1990年的813.3 hm2, 逐渐减少到2009年的197.8 hm2, 总产仅1 418 t。现全市水稻种植仅分布在晋祠周边5~6个村, 晋祠水稻生产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1. 水资源缺乏

由于泉水断流, 导致水稻种植户不得不使用地下水、汾河水甚至生活污水进行浇灌, 从而增加种植农户的生产成本。由于失去了晋祠泉水浇灌, 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微量元素含量发生改变, 今天的晋祠大米口感在一定意义上已难和传统晋祠大米相媲美。

2. 耕作方式没有更新

农民的耕作方式还一直延续着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耕作种植方式, 基本没有改变, 造成劳动生产效率不高, 种植成本居高不下。据测算, 种1亩 (0.067 hm2) 晋祠水稻不算用工成本, 基本投资需950元。其中人工、机械作业520元;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生产资料230元;水电费200元 (晋祠天泉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水稻, 需另加租稻田费520元, 达到1 470元) 。

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晋源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相对落后, 推广手段有待改进。特别是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中, 专家型和实用型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依旧是自上而下, 而非自下而上, 没有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和实际需求。由于缺乏晋祠水稻专项保护经费支持, 晋祠水稻发展面临农业技术人才流失断档, 农业先进技术不能及时跟进的局面。

4. 劳动人口减少

晋祠地处太原市著名旅游风景区。受城市化影响, 近年来青壮年劳力, 特别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产稻区青年大量脱离农业涌入城市, 从事其他产业, 能够继续留下的从事水稻生产的基本全是妇女和50岁以上的稻农。劳动力的衰退和现实生活中对水稻生产的依赖性下降, 也是导致晋祠稻田管理日趋粗放的重要原因。

三、拯救晋祠水稻, 重塑品牌形象

从2007年开始, 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晋祠水稻生产现状和问题持续关注。2008年元月, 在太原市区质监、农技部门的支持下, 晋源区制订并发布了《晋祠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同年, 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编制了《晋祠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底省财政厅拨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款20万元用于太原市市、区两级农技部门进行晋祠水稻新品种引进及示范区建设。2009年3月, 受太原市市农业局委托, 太原市农技推广站牵头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省水科院等专家及晋源区政府相关部门, 对太原市实施《晋祠绿色无公害水稻项目示范区建设方案》进行详细论证。在多措并举的情况下,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加大了水利建设投入, 推进了水稻标准化栽培, 太原市晋祠水稻生产有了显著成效。

1. 产量明显提高

2009年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王郭46.9 hm2示范基地行示范, 着重对晋稻8号、辽粳371这2个水稻品种表现进行追踪观察, 同时晋源农技部门从吉林省农科院引进吉粳88等5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详见表1。

2. 取得品牌效应

2008年12月, 山西绿色植物园有限公司在晋祠王郭村水稻生产基地反租农民稻田, 生产的晋祠大米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证书, 同时“叔虞”和“难老泉”2个品牌获得商标注册。2009年底晋祠水稻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009年10月, 首届中国 (山西) 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晋祠参展的精选包装大米, 受到市民的关注, 送展大米一销而空。

四、几点启示和思考

1. 制定相关保护意见

历史上晋祠水稻不仅是晋源农耕文化的精髓, 也是省城太原的荣耀。建议太原市政府继续关注晋祠水稻, 特别是借太原市正在组织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园林城市的东风, 尽早出台《太原市晋祠水稻产地保护意见》, 应用法律法规保护晋祠水稻产地, 确保晋祠水稻这一悠久农耕文化遗产不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2. 大米加工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3年来, 晋祠大米口感上已有较大提高, 但是大米加工水平与优质东北大米仍有差距。从外观看, 晋祠大米经过抛光、电子色选后与优质东北大米在感观上相比尚有不小差距。从价格看, 优质东北大米零售可达到13.1/kg, 精装晋祠大米市场价11.72元/kg, 普通包装为8.00元/kg。

3. 必须把晋祠大米的质量品质放在首位

质量品质是提高晋祠大米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想让省城人民重新认识晋祠大米, 品尝晋祠大米, 必须严格落实生产技术规程, 实现从产地—种植—加工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管服务。

4. 改进推广方式

延伸农技推广工作内涵, 关注农业生产全过程, 变农技推广为农业推广。要积极争取主要领导和上级农技推广部门工作支持, 积极争取农业、财政、科技、水利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着力做好农业生产典型示范工作。要摒弃那种只会发号施令式的简单工作方式, 善于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群众沟通、交流、交心, 为之所想, 为之所急。

5. 科学调配水资源, 根治环境污染

在晋祠水稻产区内科学调配, 合理使用井灌水、汾河灌渠水、清水河水、城南退水渠水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力度, 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继续改善现有水利设施条件, 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 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严格控制区域内生产、生活污水排放, 对区域内造纸、化工、洗煤企业污水排放, 实施远程自动监控, 最大限度做到工业用水厂内循环使用, 根治水环境污染, 确保农田灌溉水达标使用。

6.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1) 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政府应积极扶持晋祠水稻产业化生产经营, 发挥龙头企业在区域组织、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晋祠水稻进行生产、精深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 增强晋祠大米市场竞争力。

(2) 支持土地流转承包

篇4:陈毅题诗《游晋祠》

1959年5月,祠内鲜花盛开,古木参天,泉水淙淙,殿阁巍峨,山青水秀,风景优美,陈毅同志来到晋祠视察。进入晋祠后,他在唐碑前驻足细看,并对随同人员说:“这是个稀世珍宝呀,全国唯此一通。”他走到壁间镶嵌着唐太宗李世民的石刻画像跟前时,感慨万分地说:“我们应当历史地看问题,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皇帝嘛!”走出贞观宝翰亭后,陈毅同志又谦逊地跟身旁的两位山西同志说:“我刚才说的话,不一定对,对历史,我这个人也是一知半解。”一位同志接着说:“听说陈老总对历史是很有研究的呀!”陈毅忙说:“要不得,要不得,要说研究历史,郭老才是专家(指郭沫若同志),他是历史学权威,可惜他沒来。”离开贞观宝翰亭,陈毅同志向圣母殿走去。每到一处,他不但仔细听讲解员介绍,还提出一些问题。当来到难老泉亭时,他反复吟诵着说明牌上宋代诗人范仲淹的诗句:“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天,皆如晋祠下,生命无旱年。”然后,又详细询问晋祠的水流量和灌溉面积情况,以及晋祠地区种植水稻的历史等等。接着又观赏了“唐槐”、“隋槐”、“千年周柏”等珍稀古树,并建议说:“古树也是文物,晋祠古树很有特色,文物单位应该像保护建筑一样保护它。”

陈毅同志在晋祠逗留了几日,不仅游览了晋祠胜景,而且还做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于5月22日写下了《游晋祠》一诗:

周柏唐槐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

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

帝王兴废长己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请君凭栏听黄鹂,请君细数春来燕。

请君随流望菽麦,请君再看大修建。

陈毅同志的《游晋祠》诗,40多年来为中外游人转辗传抄。元帅热爱祖国河山、体察明情、为民分忧之心如难老泉水晶莹碧透,日夜奔流。

篇5:晋祠导游词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祠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组成了一个综合建筑群。东西一条主线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两组建筑,本来是不同时期搞起来的,集中在一起,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并不是杂乱无章地生拼硬凑的,显得布局紧凑,既象庙观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宫苑,反映了我国古代芳功人民创造的匠心。

篇6:晋祠导游词

晋祠,又名唐叔虞祠,因纪念姬虞这位晋国开国元勋而得名。姬虞的封地古称唐国,本人为周成王之弟,故被叫做唐叔虞。围绕叔虞封唐有一段奇妙的故事。西周初年,武王姬发死后,长子姬诵年幼,便在周公姬旦辅佑下做了国君,即周成王。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花园里玩,他把一个桐叶剪成圭形,送给弟弟并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之侯吧!在旁的史官立即请成王择吉日良辰封叔虞为侯。成王不以为然地解释说:我是和他闹着玩的。史官却很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周公旦也认为史官言之有理,成王便真的封叔虞到唐地作了诸侯。这就是广为传诵的“桐叶封唐”或“剪桐封弟”的故事。

叔虞到任之后,为政有方,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平安富足,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为纪念叔虞的功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即唐叔虞祠。因祠堂位于晋水源头,叔虞为晋开国诸侯,所以唐叔虞祠又称晋祠。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已无从稽考,不过,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和《魏书“地形表》有关记载可知,晋祠早在北魏之前已经有了。这样看来,晋词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当时已经是祠堂鱼沼皆有,游客贵人光顾的游览胜地了。

宋初圣母殿建成之后,晋祠布局较前大为改观。圣母殿成为祠内主体,规模最为宏大,殿前重修了鱼沼飞梁,会仙桥西树金人台。金代增建献殿,明万历年问在献殿前建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等。从而形成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除了上述景点,元明清各代还添建或改建了两侧的其他建筑: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吴天祠、东岳殿、文昌宫、三圣祠、胜瀛楼、景清门等,这就形成今天规模宏大的园林式建筑格局。

大致了解晋祠的来龙去脉之后,我带大家游览晋祠的各主要景观。

水镜台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一建筑是水镜台。它坐东朝西,是一座戏台。“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善恶忠奸尽人皆知。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水镜台体现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从东边看去,上部为重檐歇山顶,它像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形制,它又是殿。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从西边看去,上部是单檐卷棚顶,像座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高台。这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特殊建筑,殿楼建于明代,而卷棚则是清代补建,这种形制国内极为罕见。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词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会仙桥

水镜台正西跨越智伯渠上这座小桥叫做会仙桥。此桥本身并无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可能是晋祠

人觉得此桥太平淡无奇,与晋祠的其他景观相比反差太大,所以赋予了它一段动听的传说,以引起游人对这座通向圣母殿必须经过的小桥的注意。

据传说,此桥是明朝翰林罗洪先与仙女相会的.地方,所以取名“会仙桥”。这罗洪先本是明代大奸臣大贪官严嵩的儿女亲家,但他为官清正廉明,与严篙多有抵牾。有一年严嵩造了一座豪华客厅,其中的一根梁是大鱼的骨头。前来庆贺的人对客厅均大加赞赏,惟独罗洪先老实不客气地说:“好是好,就是梁太小。”严嵩以为罗当众侮他“气量太小”,于是准备罗织罪名加害于他。严嵩的女儿不忍未来的公爹大祸临头,但又不便明言,急中生智就泡了一碗茶,命侍女送去。未过门的媳妇敬公爹一碗茶不为违礼。罗洪先揭开碗盖一瞧,内浮两颗红枣一撮茵香,罗沉思良久,恍然大悟:枣枣茴香莫不是早早回乡之意。于是连夜逃走,罗洪先就这样被罢官免职。

丢了官职的罗洪先云游四海。有一天来到晋祠,当他信步走到智伯渠上的木板桥边时,见桥的西头有一手携竹筐的农家少妇,衣着得体,鬓发如云,楚楚动人,罗不由地随口吟出赞美的诗句:“世人常夸西施美,余视娇妇胜西施。”妇人听罢大为恼火,立马回敬两句:“官丢位去宜收敛,满口秽语怎学仙。”说罢飘然逝去。罗欲跨桥追赶,只见木板骤然起火。罗洪先方才醒悟:村姑并非凡人。从此罗洪先潜心于佛道,成为对佛教道教造诣很深的学者,并写下咏晋祠诗一首:“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名。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后来人们在烧毁的木板桥处修了石板桥,会仙桥由此名声大噪。

金人台

过会仙桥,前面这座砖砌短栏方形台就是金人台。中央这座琉璃瓦小阁是明代建筑,四角各立一尊铁铸武士,身披铠甲,十分英武,因为铁属五金,所以称此台为金人台。

稍作比较,大家就会发现,不论是铸造工艺,还是姿势神态,最为杰出的是西南角这尊,而且也是惟一原物保存至今的铁人。据胸前铭文所知是由太原府张元圭等人捐资铸造。据传,为了铸好金人,特地从中岳嵩山请来名师,名师确实高明,他所铸成的金人,不仅神态逼真,体态英武,而且风雨之中不蚀不锈,至今已有900多年仍光亮如初,可见其冶炼与铸造技艺之高。因为这尊铁人是出自外来匠师之手,所以被称为外来户,而其余三尊则是出于当地工匠之手的本地户。

仔细观察,金人手中像是持有兵器,但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大概由于他们手中的兵器是木制的,日久天长,便自然毁坏了。

献殿

对越牌坊西边这座看似凉亭的建筑叫“献殿”。献殿也就是供奉圣母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重修,1955年用原料照原式翻修。

献殿面宽3间,进深4椽,单檐歇山顶。前后檐明间敞门,四周无壁,只是在槛墙上安直棂栅栏,从形制上看很像一座凉亭。殿顶架构极为简洁,梁身不弱不肥,简单轻巧,四角构造合理,坚固耐久。殿内敞朗,檐头舒展,给人以稳健舒适的感觉。献殿在中国古寺庙建筑中不乏其例,但多为明清建筑,此前极为少见。而晋祠的献殿建于金代。是国内同期现存的古建中所独有,颇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所以被文化部鉴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圣母殿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全祠中轴线西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坐西向东,独冠中居,是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其珍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殿建筑本身和殿内塑像两方面,可谓宋代建筑水平和泥塑艺术的代表之作。

圣母殿是晋祠楹联匾额最为集中的地方,共有楹联10副、匾额16块,款款都是立意鲜明而深长,书写和雕刻手法极为精炼的上乘佳作。最为引人注目的除了前廊正中所悬慈禧御笔“三晋遗封”外,当数“永锡难老”一匾,此匾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祁县渠本翘所书,原本是弧形贴金大阴字,由于技艺高超,阳光反射映人人们视觉的却是时凸时凹,人称活字匾。

殿内43尊彩塑更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作品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近9的历史。

主像圣母邑姜,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璎,凝神端坐于中央,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出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怨。其中有着男服的女官4尊,宦官僚5尊,侍女像33尊。女官穿男服大概是为了出入宫廷方便,宦官是宫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更多的当然是丫环侍女了。

这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其余二绝为周柏和难老泉)相信会给大家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难老泉

难老泉是晋祠“三绝”之一,亦是晋水的主要源泉。走出艺术殿堂圣母殿,驻足向两侧观望,即会发现南北各有一个八角亭。原来,亭下各有一泉,北为善利泉,南为难老泉,加上中间的鱼沼,构成晋祠三大神泉。只可惜,鱼沼和善利泉均早已干涸,仅剩难老泉了。

难老泉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泉水温度为18℃,冬温而夏凉,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涝,奔涌不息。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

水母楼

难老泉亭西边这处两层建筑叫水母楼。水母楼是奉祀晋源水神的祠堂,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官,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四周围廊,但一层为三洞砖窑,形制特别。上下两名匾“悬山响玉”“沾濡悬瓮”,不仅道出晋祠风光的最大特色,也表达了对恩泽百姓的晋水的感激之情。

中间洞内这尊水母像为铜铸,高1米多,端坐于瓮形莲花座上,神态自若,束发未竟,一副村姑模样,与一般神像大不相同。水母的这一形象源于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水母名叫柳春英,太原金胜村人,嫁到古唐村(晋祠)为媳。春英生性善良贤慧,勤劳俭朴,能忍能让。而她的婆婆却十分刁蛮。柳氏所做饭菜,婆婆嫌缺盐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从好几里以外挑来的水,婆婆嫌身后桶里的水不干净而倒掉,只吃前桶,这样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但春英对这些刁难并无怨言。

有一天,她正挑着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牵着白马的老头,请求让他的马喝点水。柳氏指着后桶水说,喝吧。老人为难地说,这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应。如此三日,柳氏都满足了老人的要求。尽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饮完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时,老人对春英说:我

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条马鞭,把它放在水瓮里,用水时只要轻轻一提,水就会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万不要提过瓮沿,不然就会遭水淹,切记!说罢,老人和白马化作一朵白云而去。柳氏望着空中拜了几拜,就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从此免却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邻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了。但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马鞭藏起来,可马鞭刚一提出水瓮,滔滔大水顷刻涌上,转眼间淹了整个村庄。正在娘家的春英闻讯,来不及把头梳完便急急赶回家中,把一草垫扔在瓮上不顾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顿时变小,只剩下一股泉水从坐下溢出,这使是晋水源头——难老泉。洞中这尊铜像正是依照这一传说塑造的。

楼上水母则是供奉梳妆后的水母坐像。值得指出的是,两侧这8尊侍女塑像,从前面看完全是身段苗条的美少女;而从后面看则呈鱼形,衣纹飘动十分优美,可以称得上中国的“美人鱼”。

周柏唐槐

晋祠三绝我们已领略其二,所剩一绝便是这齐年古柏。

晋祠古木众多,若论树龄之长,就数植于周代的两株柏树了。一株为东岳祠西南的长龄柏,高15?16米,干粗2米多,形如卷龙,叶如浓云,挺拔壮美。另一株就是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原本大殿两侧各有一株,相传同植于周代,原生长于悬瓮山南涧,圣母殿建成后,将这对连理柏移来分栽于两侧,有比翼齐年之意,故称齐年古柏。可惜的是南侧那株被迷信的乡民在道光初年砍伐,只剩北侧这一株了。大概是失去了手足亲人之后悲痛过度,高大的古柏渐渐向南倾斜下去,而且腰干一凹节处每遇刮风还会流出悲伤的“泪水”。古柏已有2800多年的树龄,高10余米,干粗两围,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酷似卧龙。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称它为“晋源古柏第一章”。令人称奇的是,不知何年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大概是仰慕德高望重的先辈,义不容辞地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错是那样的自然天成,令游人赞叹不已。这株翠柏被称为“擎天柏”,树龄亦在千年以上。古柏已成为不老的象征,与古柏合影便成为人们表达希望自己亦能长生不老的最佳方式。

唐叔虞祠

晋祠本来是指唐叔虞祠,但自从圣母殿建成之后,叔虞祠便退居次席。位于献殿北侧的唐叔虞祠并不是最早的晋祠,而是一座较年轻的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距今仅220多年。尽管已不是主殿,但仍有气势。

叔虞祠分内外两院。外院有碑廊环绕,陈列《华严经》石刻,布局对称。正殿也是过庭,两旁陈列着一组元代乐伎塑像,每边7人共14人,手持不同乐器,组成一个完整乐队,东边为管弦乐,西边为打击乐,两位矮人大概一个是领队一个是指挥。这支乐队似乎是在为治国有方的唐叔虞歌功颂德,乐伎虽然面部表情雷同,但却是研究中国音乐发展史的珍贵实物史料。

内院正北即为唐叔虞殿,殿内中央神龛便是唐叔虞塑像,手里拿着成王封赐的玉圭,身穿蟒袍,修目美髯,神采奕奕,温良敦厚,文质彬彬。分立两旁的是文武大臣。

祠前的八角莲池,原来是善利和鱼沼二泉汇流地,池中清波粼粼,荷叶片片,在荷花盛开月光明媚的夜晚最为美丽,有莲池映月之奇观。清人赵谦德曾为此写下“月明露冷无人见,一幅莲溪太极图”的名句。而且,由于泉水恒温,即使在隆冬季节,莲花仍傲雪怒发,蔚为又一奇观。

关帝祠

晋祠既是祖庙,又有佛寺,还有道观。晋祠的道观叫吴天神祠,位于唐叔虞祠东侧,由三清洞、

关帝祠、玉皇阁三部分组成。神祠以供玉皇大帝为主,因玉帝全称“吴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故名吴天神祠。

神祠分前后两院,后院有三清洞与玉皇阁,前院便是关帝祠。正殿所悬“如天之平”匾额,意为与天同高,赞关公之伟大。立于1861年。殿内供关帝塑像,两壁是80余幅关羽故事的连环彩绘,为明代作品。

人称红脸关公,为何此像为黄白脸?这要从关公早年说起。关羽原本姓冯名贤,晋南解州人,以打铁为生,膂力过人,忠勇刚直,爱打抱不平。当时解州有一恶霸,号解州虎,串通官府把全镇水井填封,只留他家一口井,借此敲诈勒索,欺男霸女。冯贤愤而夜杀解州虎,逃到撞关。因捉拿他的画像已贴在城门口,所以难以出关。正当危急之际,遇一老妇指点,他便打破自己的鼻子,把鼻血涂了满脸,原本白净的脸面一变为大红,并装疯卖傻,指关为姓,顺利骗过把关兵卒,混出关门。出关后,当他在涧水中洗面时,却再也不能洗净,因而变成面如重枣的红脸大汉。但家乡人自然知道关羽的本来面相,所以给他塑了这尊并非红脸的关公像。

出关帝祠,迎面这座名为“钧天乐台”的戏台,是专门为关帝演戏所用。

奉对寺与舍利生生塔

奉圣寺,位于晋祠的最南部,坐西朝东,全名十方奉圣禅寺,又名释迦厂。最初是唐高祖李渊为功勋显赫的大将尉迟敬德所修别墅,但惯于征战冲杀的尉迟公在这里住来并不自在,夜里常作砍杀之梦,睡不踏实。敬德大惑不解,便去请教国师智满。国师告诉他:“将军一生杀戮过甚,血腥气太浓,你必须修建一座寺庙,立佛堂,超度众生,方可解救。不然,会天长日久自因而亡。”敬德听罢,便将自己的别墅捐献出来,改为寺庙。从此,将军日日焚香,天天仟悔,颇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诚意。别墅改为寺院,时间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

舍利生生塔是奉圣寺最著名的古迹,相传塔下埋有生生不息的佛宝舍利子而得名。该塔创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9?6),但到清初已毁塌严重。奉圣寺和尚善修决心重修此塔,他四处化缘,终于得到足够的资金,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塔身高38米,8角7层,琉璃剪边,轮廓秀美,挺拔壮观。塔内设有螺旋蹬道,可登塔顶,每层开4门8窗,凭窗远眺,晋祠内外美景可一览无余。如果在夕阳西下时欣赏宝塔,还会出现一天云锦、满塔光辉的壮丽景观,被誉为“宝塔披霞”。

此外奉圣寺内还有尉迟敬德歇息的“挂甲松”,以及将军亲手栽种的“松柏?揪”和充满神奇色彩的复生槐等珍贵古木。总之,奉圣寺的人文内涵极为丰富。

篇7:晋祠导游词

水母楼位于难老泉亭西面,又称水晶宫,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楼分上下两层。楼下石洞三窟,中间一窟设一尊铜铸水母像,端坐于瓮形座位之上。楼上坐西向东设一神龛供奉水母。神龛两侧有八个侍女塑像,体态优美,衣纹飘逸,造型别致,也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晋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宝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亲自撰写的,名为《晋祠之铭并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晋祠之铭并序》书法飞逸洒脱,骨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唐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重要的价值。

篇8:谈晋祠建筑与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注重风水学以及玄学,兴建寺庙、祠堂、住宅等都十分讲究地势、方位,而晋祠“际山枕水”,既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又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充足的水源,真可谓灵气十足,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大舞台上,无论是群雄争霸,还是改朝换代,超然世外的晋祠几乎都被视为“龙兴之地”,同时也因它是宗法制度的精神象征而受到顶礼膜拜。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难老泉亭、望川亭、善利泉亭等均为这一时期所建造。隋开皇年间,随着国家的统一,政治、经济的稳定强大,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对当时的晋祠产生了影响,开始在祠内广修寺庙道观。这一时期在祠区的西南方增建了佛教建筑舍利生生塔,晋祠的文化及建筑逐渐融入了宗教的色彩。隋末太原留守李渊和儿子李世民起兵之前,曾祈祷于唐叔虞祠,尔后他们起兵晋阳,直捣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的基业。贞观廿年,唐太宗最后一次回到他的发祥地,庄严地祭祀于晋祠,留下千古绝唱“晋祠之铭并序”,其中赞美了晋祠秀美的景色,更有感而发地感叹道:“克昌洪业,实赖神功”“天地可极,神威靡坠”,把成就唐室大业,归功于这块地灵人杰的风水宝地。宋灭北汉后,赵光义一方面水淹火烧晋阳城,另一方面又诏令恢复礼治,在晋祠大兴土木,扩建施工达五年之久,并刻碑记事。宋仁宗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并重建了鱼沼飞梁。从历代帝王将相对唐叔虞所寄托的特殊情结,不难看出晋祠对西周宗法制度的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晋祠的文化内涵也因之丰富起来,从单纯的祭祀祖宗的祠庙,逐渐演变成了以圣母殿为中心的规模宏大的文化建筑群,它集宋、元、明、清建筑于一统,融儒、释、道文化于一处,辅以山水园林,构成了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风物景观。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心理及所处地域的差异,导致了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也铸就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晋祠三教九流、“百家争鸣”的规模布局,可以说是我国宗教文化多元化的一个缩影。晋祠中部为主轴线,以圣母殿为主体。大殿坐西向东,完整地保存了宋代“柱升起”“柱侧角”和“减柱法”三大建筑手法,其布局规整壮观,为研究宋代建筑的典型范例。沿主轴线依次排列着鱼沼飞梁、献殿、对越坊、钟鼓楼、金人台、会仙桥和水镜台。这一组中轴线上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在为“祭祀圣母”这一主题而服务。其尊卑有别、主次分明的建筑模式,明显地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支持下封建礼制至高无上的皇权权威。而其严格的中轴对称、四平八稳,又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和伦理纲常。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传入我国,隋、唐五代到宋,是中国佛教大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晋祠作为三晋重镇晋阳的名胜之区,佛教来此建寺立庙是自然而然的事。据文献记载,晋祠周围的一些佛寺,如崇福寺、上生寺、雨花寺等均建于北齐年间。现晋祠内的舍利生生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清乾隆年重建。这是一座八角七级楼阁式佛塔,游人可拾级攀登,旋转而上至塔的最高层。据考证,原先一至五层塔内均塑有佛及菩萨像(现已毁),为佛教主题;六至七层塔内供奉文昌帝君像和魁星像,为道教主题和儒家思想。儒、释、道三家和平共处于同一座塔内,也从侧面证明了晋祠是一座“诸教并行,兼容并收”的祠庙。而祠内的奉圣寺为唐国开国功臣尉迟敬德于唐武德五年捐宅为寺而扩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唐高祖李渊题名“十方奉圣禅寺”,是祠内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建筑。从文献看,奉圣寺坐西朝东,历代修葺,规模宏大,由前后三进院组成,三进院后殿为大雄宝殿。寺内供奉有佛、菩萨、罗汉、禅师、天王、金刚等像,供人顶礼膜拜。其间,奉圣寺屡经战乱兴废多次,现在的奉圣寺是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组建的。这里远离圣母殿,仿佛也远离了滚滚红尘里的世俗因缘,表现出一种安静祥和、普度众生的宁静,使人一迈进便能心如止水,安心感悟佛的教诲,这也是佛教建筑的神奇所在。

中国的道家思想起源于中国早期的巫术,后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东汉时期形成正式的宗教。它的主流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宋代以后,道教建筑开始在晋祠内兴盛。道教崇尚自然,追求长生不老,认为养生、炼丹、得道成仙的理想环境是名山幽谷、山环水绕、古木葱郁的胜境,晋祠内有众多的道教观宇也就不足为奇了,祠内多数道教建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基本为清代所建。昊天神祠是祠内主要道观,它是“关帝庙”“三清洞”“玉皇阁”的总称。现存建筑规制系清乾隆六十年扩建而成,祠内为两进院落,后院主殿为两层建筑,下层为石洞三穴,奉祀道教所崇奉的三清神,即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塑像原为明代所塑,现存为八十年代重塑。在三清洞的顶部又建高阁,称为玉皇阁。阁中奉祀玉皇大帝(已毁),他是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又是人间帝王的化身。在晋祠的北部,从文昌宫向西一直到吕祖阁形成一条弧线,错落有致地布置着道教的主要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依次分别为:文昌宫、东岳祠、昊天神祠、朝阳洞、老君洞、云陶洞、开源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仙阁等。道教信徒们为他们的神灵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让他们在此烧炉炼丹,羽化成仙。

历史上,儒、释、道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它们主要反映社会上层,尤其是文化阶层的意志、精神、创造与理想追求,是服务于政治、维护封建政治体制的工具。随着儒、释、道三种文化的逐步融合,在民间还产生了崇拜地方神灵和民间神灵的观念,这种“草根”文化,与广大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实践及精神面貌的民俗民间文化,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或是被后人神话的人,如周朝姜尚、春秋孔子、三国关羽等,或是根据老百姓自己的愿望编造出来的,如门神、灶神、财神、送子观音等等,这些民间百姓的神,反映了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抑恶扬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随着这种民间宗教的兴起,一些名人贤士以及民间神祇被纷纷请入晋祠,祠内有祭祀鲁班的公输子祠,祭祀晋源水神的水母楼,祭祀送子观音的苗裔堂等建筑。水母楼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为两层重楼。一楼为塑民女柳春英坐于瓮上的梳妆像,二楼为柳氏坐化成仙的塑像,其不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塑像风格,在祠内都独树一帜。在晋祠北部建有关帝庙、苗裔堂、财神洞;南部建有台骀庙、公输子祠、水母楼、三圣祠、王琼祠、子乔祠等等。这些建筑中供奉的都是老百姓心目中被神话了的偶像。晋祠的宗教文化变得更加贴近民众,更加丰富多彩了。

综上所述,建筑的发展与宗教地位的演变是分不开的,大都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染和极为深刻的影响。晋祠既有对祖先、圣贤的尊崇纪念,又有对自然神灵的虔诚祭拜,这里可以祭天、祭地、祭人、祭神,形式如此之多,包容如此之广,规模如此之大,在全国实属罕见。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蕴含着中国古代的礼治思想、审美心理以及宗教、民俗文化,彰显出生命力旺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对晋祠建筑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朝代更替过程中晋祠规模的演变发展,并从建筑特色、风格、布局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晋祠建筑群体现的宗教文化,指出晋祠蕴含了中国古代的礼治思想、审美心理及宗教、民俗特色,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关键词:晋祠建筑,宗教文化,佛教,道教,儒家思想

参考文献

[1]刘永德.晋祠风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7.

上一篇:椒江区政协会议讲话下一篇:寻梦的盼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