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协议(医疗救护)

2024-04-13

应急救援协议(医疗救护)(精选14篇)

篇1:应急救援协议(医疗救护)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协议

(医疗救护)

委托方: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方:元宝山区人民医院

签约地点: 签约日期: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赤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协议双方在平等友善的原则下,双方就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服务,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一、协议内容:

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元宝山区人民医院就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服务。

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服务主要内容有:

1、生产安全事故抢救。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市元宝山区建材水泥产品生产企业。企业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灼伤、烧烫伤、触电、机械伤害、压力容器爆炸等突发事故;当出现上述突发事故时,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电话通知元宝山区人民医院,同时告知事故原因、情况、人员等相关信息,元宝山区人民医院根据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话通知情况,立即组织医疗救护车和专业医生,并配备较完善的专业急救设备至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现场进行急救,在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现场急救后,根据当时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入院治疗。

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设立专线电话,元宝山区人民医院在急救室设立专线电话。

元宝山区人民医院应建立针对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应应急救援制度和应急救援方案。

2.、应急救援培训。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每年邀请元宝山区人民医院对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培训一次,培训内容主要为针对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存在的中毒、触电、烧烫伤、扭伤、职业卫生、流行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等等,具体培训内容由双方每次培训前协商确定。

3、帮助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元宝山区人民医院通过自身的专业职能来协助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完善有关方面的应急救援预案。

4、指导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前,邀请元宝山区人民医院进行现场指导,并请元宝山区人民医院根据应急救援演练的实际情况,提供意见,强化细节。

5、每年组织1-2次服务性检查。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邀请元宝山区人民医院1-2次/年对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全方位的现场、管理、应急的服务性检查工作。

二、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

元宝山区人民医院提供所生产的服务费用由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支付。

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元宝山区人民医院所提供的服务方式不同,以下面几种方式支付费用:

1、抢救费用根据实际医疗费用结算。

2、培训费用以专家费形式由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支付元宝山区人民医院。专家费用具体数额由双方根据培训内容、方式协商确定。

3、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指导应急救援演练、服务性检查以服务费 形式支付,具体费用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支付方式: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支票形式支付,由元宝山区人民医院开具正式发票。

三、本协议一式四份,赤峰华益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元宝山区人民医院各持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为三年。

四、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委托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联系电话:

委托代理人(签字):

联系电话: 联

址:元宝山区美丽河镇四家村

服务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联系电话:

委托代理人(签字):

联系电话:

址:元宝山区平庄镇

篇2:应急救援协议(医疗救护)

甲方:某公司 乙方:某市中心医院

为做好某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医疗技术先进单位的抢救和治疗,甲方指定乙方为本单位应急救援医疗服务定点医院,并于***年*月支援乙方250万元人民币用于急性中毒事故等患者应急救护的相关医疗设备、器械等购臵更新,乙方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及应急医疗救护等工作。根据****年所签协议,经双方友好协商,续签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甲方确定乙方为应急救护定点医疗服务单位,乙方为甲方提供现场应急救护及医疗服务工作。

2、每次续签协议时向乙方支付为甲方提供应急救护而发生的待诊(特殊药品、器械损耗)费 万元。

3、指定本单位专(兼)职部门或人员保持与乙方的工作联系;为乙方提供本单位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和最新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4、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准确向乙方通报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现场地点、可能存在的环境有害因素等。

5、应急医疗救治中,尽最大可能向乙方提供方便,使得受伤人员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6、有权对乙方应急救援领导机构设臵情况,救护、救治方案的编制和落实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乙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开设现场应急救治及各种医疗服务绿色通道,24小时值班,医疗救护人员及救护车随时待命。

2、对甲方或甲方委托其他医疗机构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接诊处臵并全力抢救,必要时应安排医务人员和救护车送甲方患者到上级医疗单位治疗,或请上级有关专家会诊。

3、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固定的救护、救治专家人员,专家组人员针对甲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危害因素致害特点制定危重病人救治方案并定期进行救治演练。

4、根据甲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针对性的《应急医疗救援预案》,为现场医疗救护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5、甲方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启动针对甲方的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尽最大能力为甲方提供救护,满足事故救援需求。

6、遇到突发事件时,服从甲方指挥,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急救现场,实施救援。

7、针对甲方引起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储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及器械,做到保质保量,满足实际需要。

8、为提高甲方医疗救护站人员的业务素质,乙方有义务定期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及技术指导。

9、乙方医务人员格守职业道德,优先对甲方就医人员进行认真检查、精心治疗。

10、乙方医院对甲方员工常见病诊治(包括住院治疗)收费时,应在物价部门规定价格的基础上给予20%的优惠。

三、双方确定联系人及通信方式,统一协调双方日常事务(见附表)。

四、协议有效期限:长期(协议每两年续签一次,本次有效时间为: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或外部因素改变,部分条款需要修改时,由双方协商解决。

六、争议解决:本协议引起的任何纠纷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果不能协商一致,由双方确定的第三方协调解决。

七、本协议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六份,双方各执三份。

八、协议附件是协议的一部分,与协议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签字)

(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

签字日期

篇3:应急救援协议(医疗救护)

救护培训工作是增强救护指战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培训学习,使救护指战员在救护知识、技能操作、工作态度和工作理念上得到不断提升,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现有的救护业务知识和救援法律法规,进而不断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提高事故救援效果。就目前培训现状而言救护培训方式、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培训方式

1.岗位培训。

(1)岗前培训。为了使新加入救援队伍的救护指战员了解和掌握所从事的矿山救护基本工作内容,使其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初步掌握基本救护知识,从而适应矿山救护工作需要,并获得岗位资质证。

(2)岗位复训。为了更新、拓展救护指战员知识面,掌握新装备、新技术使用,增强救护业务技能,更新应急救援理念,提高应急救援工作能力,定期进行岗位复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2.内部培训。内部培训是根据救护工作实际需求,在日常工作中对救护指战员进行小范围的、灵活多样的专题培训,如案例讲授、事故案例分析、事故讲评会等。

3.外出培训。外出培训是指国家局、省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所组织的培训,包括大、中队长培训班,副中队长、小队长培训班,师资培训班等。

4.自我培训。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包括队内新技术、新装备及其他技能培训等。

5.网络自学。通过救护队内部网络平台将所学知识内容上传网络,形成网络救护资料库,供自学者查找相关业务资料学习。同时还通过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考试中心网络考试平台进行模拟答题训练,不断增强救护知识。

(二)培训方法

1.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属于传统模式的培训方法,培训讲师利用课件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讲授基本专业知识和实际事故救援经验,系统详细地向受训者传授相应的知识,使其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和各种事故救援方法。

2.研讨法。培训讲师设定一个专题内容,受训者分小组进行讨论,得出讨论结果后依次上台进行总结发言,讲师负责进行分组点评,总结得出完整的结论。

3.技能现场操作法。实际操作法是救护大队检验新进救护指战员和老队员设备操作熟练程度的一种方法,一般由大、中队指挥员负责进行,以现场向受训者进行简单地讲授操作理论与规范标准,然后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示范。受训者经过反复操作训练,使其设备操作水平逐渐熟练,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4.视听教学。视听教学是利用如投影仪、录像、电视、电影、电脑等工具对受训者进行培训。通过视频声光刺激来加深印象和理解,让受训者更大限度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同时也方便了教学。

5.网络自习法。通过救护队内部网络进行学习,将相关救护知识内容上传网络平台,形成网络救援知识资料库,供受训者查找相关业务资料、了解最新救援动向。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快速获取所需资料,掌握救援新技术、新知识,适合年轻救护队员利用学习。

二、救护培训模式分析

随着应急救援工作需求的变化,矿山救护队培训工作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达到提升救护队整体素质的目的,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救护培训工作经验,提出以下自己的观点:

1.加强监管力度。救护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缺少不了上级相关部门的监管。监管部门通过对培训工作的监管,培训材料的审查,并在培训过程中不定期组织现场抽查,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效果,而且还能够大大提升培训单位的重视程度。

2.创新培训模式。培训模式应当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应以提升救护指战员应急救援水平为目的。目前常用的培训模式主要是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训,而真正能提升救援能力的应是实训及其演练。

3.创新授课方法。授课方法不断改进,效果也有所提高,通过图片、视频等方法进行讲授,让受训者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调动受训者的学习积极性。

4.培训内容多样化。矿山救护队从以往单一的处理煤矿灾害事故,直到现在处理自然灾害、地面火灾、化工等非煤矿事故的处理工作,加大了救护培训内容及实际技能训练的知识面,培训应就救援服务领域增加相应的应急知识。

5.强化师资培训。由于救护工作的特殊性质,导致救护培训讲师往往是由通过参加过救护师资培训和全国大、中队长培训班的救护指挥员担任,虽然具有实践经验,但是教学经验不足,需要培训后持有教师资格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6.加大培训投入。救护培训必须形成“抓质量必须抓师资,抓师资必须抓培训,抓培训必须抓投入”的共识,只有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力度,才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

7.现在的培训有以完成培训任务为目的的嫌疑,在组织上不够严谨,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有提升空间。

8.参训人员参训的目的不明确,只是按照规定和要求参加,对受训后达到什么程度、具有什么能力等没有要求。

三、提高救护培训工作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培训机构与培训制度

完善相应的培训组织机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并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制度,让救护指挥员主动参与到各种培训的管理、实施工作中来。上级机构不定期检查考核培训组织单位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二)提高救护指挥员自身素质

提高救护指战员的业务水平,归根结底要靠救护指挥员来具体实施,而救护指挥员的个人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救护指挥员的整体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思想意识上应该认识到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队员的培训,有效利用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做到培训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等,建立有效可行的培训机制。

(三)充分调动指战员培训积极性

培训的实施过程必须能够体现并证明培训所学内容与参加培训人员的实际关联,并能让受训者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法来保证培训质量与效果,合理地运用培训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由于长时间的讲座造成培训人员的消极心态,从而更好地调动培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建立有效的救护培训体系

救护培训可以帮助培训人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更大程度地体现自身价值,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对应急救援事业的责任感。救护培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同时可以减少处理灾害事故时的自身伤亡等。在建立救护培训体系中应考虑以下内容:

1.紧密结合矿山救护队发展现状。救护培训的目的是通过提升救护指战员的个人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让救护指战员更好地完成应急救援工作。因此,救护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救护工作的实际和发展现状,并为救护工作培养出合格的救护指战员。

2.制订相关培训制度,并有效进行落实。有的培训制度形同虚设,根本没有人员进行落实,从而大大降低了培训制度的约束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并有效地遵守和执行,就可以避免一些问题,并可以让救护指战员都能积极参加相应的培训。

3.充分考虑救护指战员的需求。培训课程的设置能够与救护指战员的需要相结合,就可以达到双赢效果,在救护指战员得到新的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为救护事业的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五)进一步完善救护培训方法

救护培训方法的有效运用是培训管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应在现有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军队的实训方法,制作实训软件开展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救灾训练等方法,通过培训有效提高其处理灾害事故的能力和提升救护队整体素质,从而达到培训效果。

四、结束语

培养出一只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救护岗位的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矿山救护队培训只有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中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摘要:矿山救护队是一支处理煤矿井下灾害事故的专业队伍,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生产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矿山救护队也逐步从单一的煤矿井下救援扩大到地面救援,由于其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对救护队指战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更高。因此,矿山救护队的培训工作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矿山救护队培训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培训形式,培训方法,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篇4:浅析消防应急救援中的医疗配合

[关键词]应急救援;医疗急救水平;医疗配合

1013939/jcnkizgsc201520270

1 医疗配合在消防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俗语云:“人命关天”。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人的性命总是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的性命若是得不到保证,其余的也就成了无稽之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使应急救援、拯救生命成为消防队伍的法定职责。而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中也这样说道,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卫生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 中外消防医疗急救的现状对比

世界各国对消防应急救援中的医疗配合都极为重视,据统计,国外每一次抢险救援工作都涵盖医疗救助的内容,以德国柏林为例,其医疗救护占总出动的74%;新加坡医療救护车55辆,占其消防车辆总数的66%;日本抢险救援占总出动的95%以上;相比于国外医疗配合的发达,我们国内的医疗配合并没有那么出色,受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制约,各地区消防抢险救援医疗急救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省开展此项工作较早,而有的省才刚刚起步,相对国外开展这项工作较早的国家来说,我国要落后一些。以山东消防总队青岛支队为例,青岛支队成立自己的消防医院,在每次火警出动和消防应急救援中,消防医院都会接到相应的指示,在出现重大人员伤亡或有可能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的事故中,会第一时间启动消防医疗应急预案,出动相关力量进行现场的救援。然而在国内,像青岛支队如此做法的消防部队真是屈指可数,消防救援中医疗配合意识还没有形成,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在技术方面,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不惜重金,进行技术改造,帮助PC 系统获得了拯救生命的迅速反应能力,这些系统与GPS连接,能找到距患者家最近的救护车并标出到达那里的最快路径。正是这些系统使美国在“9·11”事件中的医疗配合反应时间比未用这些系统前减少了60~90秒,这在用分、秒来计算生死的抢险救援工作中,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了。我国消防部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基本建立了一个健全的网络平台,可以对灾害现场实施远程无线图像传输、监控及远程指挥调度。有些省还建立了VAST卫星消防移动通信系统,有的省网络流程只需1分钟。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消防部队的快速反应和整体作战能力。但是参与消防部队的直接医疗救助的还比较少,而现有的120急救系统似乎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人员、设备不足、出救反应慢,最致命的是还没有与119完全联动。这就导致了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消防队员因不懂得如何救护伤员、如何在搬运中保护病人,从而使很多伤者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甚至因为处理不当加重病情。

资料显示:在3小时内获救的患者生存的可能有90%,而超过期6小时的则只有50%的希望。例如在火灾和灾害事故现场,受困者或参战人员在没有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由于吸入大量有毒有害烟雾后即刻至30分钟左右出现症状和体征。开始出现呛咳、咽喉部堵塞感、憋闷感及吸气性呼吸困难。随后渐进性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张口、点头、咧嘴、吼鸣样呼吸,声音嘶哑、失音。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上腹部、肋间隙凹陷征象,两肺肺泡呼吸音降低,颜面及口唇青紫等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患者因缺氧而至大汗、四肢湿冷、脉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循环系统表现。均伴有紧张、恐慌、烦躁不安、窒息感。部分患者出现神志恍惚、小便失禁甚至昏迷等精神神经系统失常表现,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活率可达到50%,而超过这一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很渺茫,这就是世界医疗界公认的“黄金抢救4分钟”。因此,提高消防应急救援中的医疗配合水平刻不容缓,它是公安消防部队与国际消防抢先救援医疗急救体制接轨,为社会安定团结和人民安居乐业创建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具体体现。

3 建立完备的消防应急救援中的医疗配合方案

31 机构设置要明确

要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运作高效,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以确保任务完成。可以考虑在总队设立消防医疗急救中心,隶属于总队消防指挥中心,下设消防急救培训中心和支队消防医疗急救中心,各支队消防医疗急救中心下设中队医疗救助点并与社会医疗救助点联动,社会医疗救助点包括:市立医院、医疗救助中心,120急救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等。在火警和应急救援的出动中要实现消防部队与医疗配合力量的联动,受领任务后,通常需迅速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好执行任务的准备,并在第一时间迅速赶赴灾害发生地点。在火灾和灾害事故现场,各级救治机构要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确保急救工作与现场救援同步,达到指挥有序,忙而不乱,保障及时、高效、迅速的目的。

32 功能设置要完备

消防抢险救援医疗急救工作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连续性很强的工程,因为不同的人为或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人员所造成的伤害、危害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既有可能是四肢、骨盆,脊柱等骨折复合伤,又可能会是烧伤、烫伤、烟雾吸入性呼吸道损伤等化学性损伤等。消防医疗急救中心负责整个急救的指挥、调度,日常管理,一是要在平时就注重收集资料及畅通信息渠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历次重大抢险救援医疗急救行动的相关文献资料,查找、归纳其特点规律,为医疗急救提供参考及借鉴;另外通过多种方式与本级司令、后勤、上级卫生部门及地方政府密切沟通,及时了解任务情况及保障要求,有针对性的准备确保效益最大化。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定期检查、考核培训的实施情况及效果。省消防医疗急救中心及各支队消防医疗急救中心应制定预案,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并经常性的组织消防应急与医疗急救演练,使官兵及医疗急救人员掌握常见伤急救方法、心肺复苏基本方法、创伤现场救护的程序方式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伤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使之达到驾轻就熟的地步。

33 装备及人员要充足

篇5:医疗应急救援协议

救 援 方:简称甲方需救援方:重庆市万州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巫山分公司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根据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为建立医疗应急救援体系,以便在甲方各类事故发生时,乙方能及时开展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所致人身伤害(亡)损失。经双方平等协商,就建立应急救援体系达成一致意见,特订立本协议。

一、乙方发生的工伤、道路交通事故等,均交由甲方进行医疗。甲方在接到乙方救援需求电话后,必须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及相应设施赶赴现场,及时开展医疗救援。

二、甲方因实施对乙方医疗救援所产生的医护等费用,按甲方经物价部门审核公示的收费标准优惠%结算,由乙方或者乙方指定的人员支付。

甲乙双方结算方式:

三、如因甲方救援不及时导致乙方事故人身伤害损失加剧的,甲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四、如因病情严重或者医疗技术条件不及需转院治疗的,甲方应配合协助。

五、甲方指定同志(电话:)负责与乙方安全或者人事部门就医疗救援进行联系。

六、其他约定事项:1、2、3、七、本协议有效期为一年,自二0一一年六月一日起至二0一二年五月三十一日止。

本协议一式四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方各执二份。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篇6:地震灾害应急医疗救护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医疗救护预案

为保障地震发生后我院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我院服务区域内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 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突发公共事

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地区地震灾害发生时所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一、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职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服从大局、加强协作、主 动配合。

三、地震灾害前的医疗救护工作准备

(一)加强领导,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指挥系统,成立地震灾害医疗救援领导小 组:

组 长:院长

副组长:业务副院长

成 员: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工会、院办、总务科、院感办、药械科负责人

领导小组职责:

1、为医院提供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自救等工作的提出建议;

2、协调、指导全院抗震救灾医疗救护、自救等工作;

3、组织和协调全院卫生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4、对灾区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工作进行紧急支援。

(二)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单位间的通讯网络系统,加强应急值班。确保信息传

递的高效、灵敏、畅通。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巡查,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消除隐患。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要配备必须的交通、通讯工具、现场医疗救护

设备和必备的生活物资,以保障应急任务的执行。

四、地震灾害造成的主要伤害:

(一)人员大量死亡。

(二)易造成各种复合伤害

1、机械性损伤。建筑物倒塌、室内家具、设备等直接砸、压、埋的机械性损伤为地

震伤的主要原因。地震伤中近1/2为多部位复合伤,如骨折、软组织损伤、挤压综合症 等。骨折伤中约有25%为脊柱骨折,其中的30-40%可并发截瘫,有相当数量的脊柱伤

可由于搬运、运输不当产生或使症状加重。

2、挤压伤和挤压综合症。这是地震中常见的损伤,特别是在城市伤员中居多。当人

体受挤压的肌肉因缺血坏死,坏死组织释放大量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可发生休克和急性 肾功能衰竭。

3、休克与地震伤感染。.地震现场环境严重污染,抢救伤员设施差,伤员伤口极易被

各种致病菌感染。平时少见的破伤风杆菌和气性坏疽菌等厌氧菌对创口的威胁最大,病 死率很高。

4、完全性饥饿。被埋困与废墟中的人员,由于饮食来源完全断绝,加之长时间的消

耗,体内储存物质枯竭,成为完全性饥饿状态,以至机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血压 降低而濒临死亡。

5、烧伤。地震可使电器、炉火、煤气或其他易燃品发生事故而酿成火灾,随着我国

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镇数量增加,烧伤作为次生灾害愈益严重。化工企业、仓库、某 些研究单位在地震时,可因设备损毁使毒剂大量外泄甚至爆炸,造成化学性中毒和化学 性烧伤。

五、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援应急反应:

(一)地震的应急程序

l、地震来临,听从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指挥协调,值班人员应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热源,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2、发生强烈地震时,需将患者撤离病房,疏散至广场空地或院内紧急避难场所。撤

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护秩序,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恐惧。

3、情况紧急不能撤离时,叮嘱在场人员及患者寻找有支撑的地方蹲下或坐下,保护 头颈、眼睛、捂住口鼻。

4、维持秩序,防止混乱发生。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二)组织领导: ..

地震灾害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展开医疗

卫生救援工作,并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职能,统一指挥、调度卫生应急 的救援工作。

(三)自救:

地震发生时,震区人员应镇定沉着、.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包括:听见地声、发现地

光时立即避震;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安全处等。医务人员立即组织人员病员转移。{

(四)医疗救治

地震灾害的现场医疗救援应在现场地震灾害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医疗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后,在救灾部门救险人员支持帮助下,首先搜寻、集中伤员,然

后检伤分类,先重后轻,现场抢救,及时转送。

1、检伤分类:面对大量伤员,必须对伤员的轻重缓急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进行检伤

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做出标志。

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危害伤员及有抢救价值的伤员优先得到抢 救,一般伤员得到及时治疗。

2、选有经验的医生、护士长、救援人员担任此工作,重点是分出危及生命需要紧急

处理的伤员,如需要采取CPR、抗休克和紧急手术的伤员;其次是安排清创术和其他手

术次序,随后是分出需要留治的轻伤员。必须全面考虑伤员损伤的程度和需要治疗的轻

重缓急,确定其主要伤害,分送到各有关救援部门处理。

3、早期救治原则。危重急症的早期处理:呼吸道梗阻和窒息、心脏骤停,是地震伤

员最多见得危及生命酌急症。早期处理原则是:清除伤员呼吸道异物、血块、粘痰和呕

吐物,解开伤员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通畅。舌后坠造成的阻塞,立即用口咽管通气,或将舌牵出固定。心跳、呼吸骤停、脑外伤昏迷或严重胸外伤造成呼吸困难及窒息的,要尽早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

4、对创伤性休克伤员,采取平卧位或头略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创伤、出血应

立即采取止血等处理。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明显失血者应立即输血)。

如内脏出血要剖腹探查止血;颅脑上伴有脑疝至休克,要对闹不创伤进行处理,并尽快

脱水降低颅内压。待血压平稳和全身状态好转时,优先后送。

5、完全性饥饿病人被困时间长,精神紧张,体力大量消耗、代谢紊乱、血压下降。可给与静脉输液、保温、吸氧和适当的热饮内服,在严密观察下后送。

6、出血是造成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现场早期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加压、填塞或

上止血带等法止血。上止血带后要做出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如无敷料,可选用干净的毛巾、软质内衣、手绢将伤口扎紧。

7、伤口的创面要紧早包扎,以免再污染;重伤肢体要加强固定,以减少继发损伤和 止痛,并与搬运。

8、凡是骨折、关节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者均应予以临时固定。凡开放性骨折,断骨外露者,决不能在现场随便整复或将断骨复位,以防止造成严重的感染。在现场只

需作局部包扎固定,然后运送。固定器材可以是制式,也可就地取材,如树枝、手杖、雨伞、木棍等。找不到固定物时,大腿骨折的固定,也可用健肢作固定,如左大腿骨折 时用右大腿做固定。’

9、对火灾造成的烧伤病人,在脱离险区除去着火衣服后,要立即对其采取防止休克 和感染的措施。1 0、对挤压伤员,应尽快解除压迫,伤肢不应抬高,避免活动,对能行走的伤员应

限制活动,不应热敷、按摩伤肢,以防加重肢体缺氧。肢体禁用加压包扎或止血带。病

人口渴者,可给予碱性饮料,及时运送。

11、搬动要点:对于地震伤员,凡发现、怀疑有脊柱骨折时,搬运应十分小心,防

止脊柱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伤情。搬运时,严禁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搬动,因

此种方法极易造成脊髓损伤而致终生截瘫。正确的做法是,由3-4人托扶伤员的头、背、臀、腿部,抬放至平板(或其他硬质担架)上,煞后固定运送。

2、转运: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伤员多,伤情复杂,就地医治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

难,急需通过不同运输手段,将伤员分散到外地进行转可治疗。因此,有必要成立转运

篇7:应急救援协议(医疗救护)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举办2018年全国矿山救护大中队指挥员培训班和

复训班的通知

应指矿山〔201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机构,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矿山救援管理机构,各有关承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按照《矿山救护规程》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将举办2018年全国矿山救护大中队指挥员培训班(以下简称矿山救护培训班)和复训班(以下简称矿山救护复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矿山救护培训班

(一)培训对象。按照《矿山救护规程》要求,需要参加岗位资格培训的矿山救护队大队指挥员、大队战训管理人员、中队长及中队技术负责人。

(二)培训时间及地点。全年共安排6期矿山救护培训班,每期培训时间30天。分别委托国家矿山救援华北科技学院培训 中心(以下简称华科培训中心)和国家矿山救援平顶山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平顶山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期:5月6日—6月4日,5月5日报到,华科培训中心承办;

第二期:6月10日—7月9日,6月9日报到,华科培训中心承办;

第三期:6月21日—7月20日,6月20日报到,平顶山培训中心承办;

第四期:7月23日—8月21日,7月22日报到,华科培训中心承办;

第五期:8月22日—9月20日,8月21日报到,平顶山培训中心承办;

第六期:11月1日—11月30日,10月31日报到,平顶山培训中心承办。

各期矿山救护培训班名额分配见附件1。

(三)培训内容。

1.矿山救护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矿山救护队军事化管理及训练方法; 3.矿山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及治理技术; 4.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5.矿山地质及开采技术概论;

6.矿井灾害事故处理技术、方法及案例分析; 7.矿井通风理论与灾变通风技术; 8.地面火灾事故处理技术; 9.矿山事故抢险与救灾技术;

10.预防性安全检查内容、方法及处置技术; 11.矿山救援装备使用及管理;

12.国内外矿山应急救援发展趋势与新装备; 13.救护比武及矿山救护队标准化建设; 14.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及拓展训练; 15.应急救援心理分析及训练; 16.矿山事故救援报告编写;

17.医疗急救基本知识训练及保健知识讲座; 18.领导科学与艺术;

19.矿山救援舆情监测及舆论引导;

20.专题研讨:矿山事故救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矿山事故现场救援队伍指挥员作用、事故应急救援决策能力等。

二、矿山救护复训班

(一)复训对象。按照《矿山救护规程》要求,2018需参加复训的矿山救护队大队指挥员、大队战训管理人员、中队长及中队技术负责人。

(二)复训时间及地点。全年共安排13期矿山救护复训班,每期培训时间14天。分别委托华科培训中心、平顶山培训中心、河北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训练基地(以下简称河北省救援训练基 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鹤岗队、平顶山队、芙蓉队、淮南队(以下按队名简称),以及神东煤炭集团救护消防大队(以下简称神东队)组织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期:5月9日—5月22日,5月8日报到,平顶山培训中心承办;

第二期:5月16日—5月29日,5月15日报到,淮南队承办;

第三期:6月2日—6月15日,6月1日报到,芙蓉队承办; 第四期:7月4日—7月17日,7月3日报到,神东队承办; 第五期:7月18日—7月31日,7月17日报到,华科培训中心承办;

第六期:8月1日—8月14日,7月31日报到,鹤岗队承办;

第七期:8月8日—8月21日,8月7日报到,河北省救援训练基地承办;

第八期:8月29日—9月11日,8月28日报到,河北省救援训练基地承办;

第九期:9月5日—9月18日,9月4日报到,平顶山队承办;

第十期:10月11日—10月24日,10月10日报到,平顶山培训中心承办;

第十一期:10月17日—10月30日,10月16日报到,开 滦队承办;

第十二期:10月24日—11月6日,11月23日报到,华科培训中心承办;

第十三期:11月7日—11月20日,11月6日报到,河北省救援训练基地承办。

各期矿山救护复训班名额分配见附件2。

(三)复训内容。

1.新修订的矿山救援法律法规解读; 2.国内外矿山救援先进技术、新装备;

3.矿山事故救援案例分析(包括瓦斯灾害、火灾、水灾、煤尘爆炸、顶板事故、非煤矿山灾害等);

4.事故救援决策指挥新技术及典型案例分析; 5.矿山应急救援实训演练;

6.国内外矿山应急救援发展趋势与新装备; 7.矿山事故救援报告编写; 8.矿山救护队标准化建设; 9.矿山救援舆情监测及舆论引导;

10.专题研讨:煤矿事故救援技能及救援指挥决策技能、火区密闭启封主要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瓦斯排放关键技术等。

三、有关要求

(一)请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按照分配名额有序组织参训。

(二)请各有关承办单位按照要求做好矿山救护培(复)训工作,精心安排培训课程,加强教学管理,确保培训质量;要严格控制学员数量,报名人数超出办学能力时要及时向相应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反馈,协调安排至其它期培(复)训班。

(三)学员应提前15个工作日向指定的培训承办单位报名,不能按时参加培(复)训的,必须书面向所在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学员报到时请携带身份证复印件2份、2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4张及同底电子照片;参加矿山救护培训班的学员另需携带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1份,并准备论文素材,结业时需提交1篇结业论文;参加矿山救护复训班的学员另需携带培训证书原件。培训期间的食宿由培训承办单位统一安排,费用由培训承办单位按照所在地有关规定标准收取。

(四)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培训质量监控、考核管理等工作,并组织实施结业考核。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辛文彬,010-64463745;电子邮箱:jyc@chinasafety.gov.cn。

2.华科培训中心:张立强,010-61590536、***,杨佳,010-61591429、***;电子邮箱:zhang@ncist.edu.cn;地址:北京东燕郊学院大街200号华北科技学院兴安苑交流中心。

3.平顶山培训中心:刘荣锐,0375-2792917、***,刘闯,0375-2792761、***;电子邮箱:anpei666@126.com;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建设路东段平煤股份安培中心。

4.河北省救援训练基地:王莉英,0311-66806030、***,王建坤,0311-66806031、***;电子邮箱:hbyjxljd@163.com;地址:河北省石家市京赞路与南二环西沿线交叉口西行50米路南。

5.开滦队:张学良,0315-3021446、***;电子邮箱:jhfz@kailuan.com.cn;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西外环马驹桥北长虹西道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

6.鹤岗队:周玲,0468-3729887、***;电子邮箱:jhddzl@163.com;地址: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峻德小区救护大队。

7.平顶山队:章瑶,0375-3562299、***;电子邮箱:958356043@qq.com;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北环路与大乌路交叉口向东500米路北。

8.芙蓉队:田洪荣,0831-4032777、***;电子邮箱:799029083@qq.com;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芙蓉救援基地。

9.淮南队:白星磊,0554-7659110、***;电子邮箱:542888764@qq.com;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镇廿店救护大队(淮南第二通道旁)。

10.神东队:张兆宏,0477-8271257、***;电子邮 箱:shsdjhxfdd@163.com;地址: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神东煤炭集团教育培训中心。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篇8:城市震后医疗应急救援体系分析

1 震后医疗应急救援现状

为了满足城市救援服务需求及有效应对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由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两部分构成,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进行信息联系和调度指挥,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院前急救现已发展形成6种主要模式,如表1所示。

2 震后救援体系分析

2.1 地震医疗应急救援区划体系

地震发生后,城市中短时间内受伤人数会急剧增加,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医疗资源,及时收集震后人员伤亡数据,以合理调度救援力量高效救治伤员,合理制订划分城市地震医疗应急救援区划体系非常必要。

2.1.1 城市地震医疗应急救援区划单元

城市地震医疗应急救援区划单元是指某一城市范围内进行医疗搜救的最小单位;日常医疗急救中,区划单元的半径为3 km~8 km[3],考虑到地震对道路通行性能的影响,城市震后救援区划单元可取为7 km2~10 km2;每个区划单元内,应该设置一个急救中心(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震后伤员的分类、临时诊治、转运。区划单元通常以城市中的主、次干道作为划分界线。

2.1.2 城市医疗应急救援区划组团

城市医疗应急救援区划组团是由若干个应急救援区划单元组成的区域;每个组团面积约是城市中的一个行政区,区划组团内至少有一家二级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负责震后伤员的救治、转运,与区划单元内医疗机构共同组成医疗救援网络;因此,城市区划组团具有相对独立的震后救援、灾后恢复能力。区划组团通常以城市中的绿化隔离带、城市主干道作为划分的界线。

2.1.3 地震医疗应急救援区划划分原则

地震医疗应急救援区划是为震后有效搜救伤员而进行的一种地理区域划分,影响划分因素有很多,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城市用地功能。

2)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3)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及地质环境因素。

4)社会政治、经济、人口因素。

2.2 医疗机构(组织)体系

地震时,人员伤亡以机械性损伤为主,轻伤人员需要在医院包扎治疗,重伤人员需要住院治疗,短时间内医院病人数量将急剧增加,医院满员,可能无法正常治疗病人,因此对重伤、轻伤病人的组织管理成为震时有效救援的关键问题;医疗机构(组织)体系的构建在这种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2.2.1 震后医疗机构分析

地震发生后,城市中的所有医疗机构都可以参与到震后医疗救援行动中,根据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及我国在地震救援方面的经验,将我国地震医疗救援机构(组织)概括为两级医疗救护网络体系。

一级医疗救护机构,主要包括城市内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一级医疗救护机构主要功能是负责震区重伤员的医疗诊治及震后灾区的医疗机构体系的恢复重建。

二级医疗救护体系,主要由分布于各区划单元的一级及一级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急救站、医疗救援队组成,主要负责单元内轻伤人员救治,伤员分类及转运。

城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在日常非震情况下,负责指挥调度城市院前救护力量,完成城市日常急救任务;震灾发生时,该中心一般由政府部门领导统一指挥调度城市的应急救援力量,是震后医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2.2 不同震级情况下地震救援体系分析

不同震级情况下,震后城市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不同。在小震、中震情况下,城市建筑大部分轻微或中等破坏,重要生命线系统(交通、供水、供暖、电力、医疗等系统)不至于完全瘫痪,城市应急救援应该实现自救;大震情况下,城市破坏比较严重,城市中的医疗系统可能受损严重,不能满足城市地震应急救援需求,此时,震后医疗救援应该依赖于灾区周边地区及国家的救助。

3 城市地震应急救援区划示例

某市市域规划面积约为624 km2,据总体发展规划,考虑到行政范围,将市域划分为6个区划组团,45个区划单元;各组团功能不同,医院分布、数量也不同;区划单元据城市用地情况划分,各组团功能、医院数量统计情况见表2。

4 结语

1)城市震后医疗应急区划体系及医疗机构(组织)体系使灾区的救援工作单元化、细致化,有利于震后有序、高效地搜寻、救治伤员,便于管理震后救援工作,调度救援力量;在震后城市医疗系统恢复阶段,可以根据各单元破坏程度、医疗需求情况,分清震后恢复的主次先后次序,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2)城市震后医疗应急区划体系可为城市消防系统、城市避震疏散系统等其他抗震救援系统的合理规划建设提供依据。如我国消防系统的消防责任分区划分可以依据城市地震医疗应急分区作为参考;消防系统和医疗系统在震后搜救过程中可以相互配合,提高救援效率。

3)本文中提到的医疗应急区划及医疗机构(组织)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区划划分还不够详细,区划单元的相关指标(如单元面积)还不够明确,有待于细化研究论证;医疗机构体系比较简单,各医疗机构在震前医疗准备、震后救援及震后医疗系统恢复3个阶段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摘要:指出震后如何迅速高效地搜救、诊治伤员,以减少人员伤亡是地震医疗应急救援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分析国内医疗应急救援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震后医疗应急救援区划体系和医疗组织(机构)体系的层次、组成等问题,旨在提高震后救援效率。

关键词:地震,医疗应急救援区划,医疗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从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外地震救援实战论灾害医疗救援模式[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1(1):23-25.

[2]王明晓.对我国煤矿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院,2007,11(11):32-33.

篇9:矿山救护救援技术装备研究浅析

关键词:矿山救护 应急救援技术研究

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煤矿(包括国有重点煤矿、国营煤矿、乡镇煤矿、个体煤矿等)年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仅次于交通运输事故,列第二位,因此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给予充分和高度重视。对煤矿救护自身来讲,提高抗灾水平和能力,提高救灾效果,历来是业务范围之内经常研究的课题。煤矿救护队应当经常总结日常管理及救灾实战经验,不断探讨提高救灾效果的途径与对策,克服不利因素,发扬有利因素,使煤矿救护队救灾水平和救灾效果日臻完善与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是矿山救援队伍搞好煤矿安全技术工作、处理突发性事故时所必不可少的武器。配备精良先进的技术装备是促进煤矿安全及救援工作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提高救援实战力的重要途径。

1 救援指挥调度与通讯系统的研究

采用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和GIS技术开发了抢险救灾调度指挥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实现了事故响应、救灾和应急管理的自动处理功能,实现了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矿井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应急响应及时和抢救工作迅速有效。另外,还开发了“矿井抢险救灾监测指挥系统”等技术与装备,研制出了ZLC系列车载矿山救灾指挥系统,包括矿山救灾决策专家系统、ZS15车载束管监测系统、低照明度矿用工业电视系统和矿用救灾指挥通讯系统。此外,还将建立全国煤矿安全信息数据库,开发全国地图化网站信息管理系统等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把抢险救灾的通讯、信息、决策、指挥、调度等单项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逐渐集成化将我国煤矿灾害救护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 安全防护设备与仪器的研究

个人防护装备的研究,氧气呼吸器是煤矿应急救援中救护队员重要的个人防护器具。氧气呼吸器分负压氧呼吸器和正压氧呼吸器两种,但是由于技术落后,负压氧呼吸器正逐步被淘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了美国和德国正压氧呼吸器技术,组装了BG4正压氧气呼吸器。90年末针对我国现状成功地改造成了正压氧呼吸器,同时也加大了科研投入和技术引进力度,陆续开发出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新型的PB4正压氧气呼吸器。这此新产品为我国救护队装备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

3 应急救援装备与机具的研究

矿山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井下巷道和装备将被严重破坏,人员被困。应急救援装备和各种机具是用于打通安全通道,抢救被困人员最为有效的装备,是争取抢夺救护时间、挽救人员生命的重要手段。救灾钻机是打通安全通道的关键设备,ZDY4000S型全液压救灾钻机是在研制大型坑道钻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应急救援的特殊需要,确定了在较完整地层快速施工高精度、大直径定向救援钻孔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满足钻进直径600mm,深度50m的抢险救援钻孔的目标要求。EBZ120QX型井下快速抢险掘进机的研制成功,可满足我国现有矿井处理冒落顶板岩石快速抢险打通救护通道掘进的需要。该型掘进机是在国内现有机型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煤矿井下快速抢险掘进机,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 人员探测装备的研究

DKL生命探测仪一种新型的雷达式生命探测仪,由美国高科技公司研制,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搜救仪器之一。DKL生命探测仪借助感应人体心脏跳动发出的30Hz以下超低频电波所产生的电场,通过对人体超低频电场的反射来搜索锁定该电磁场,已达到快速找到遇险人员位置的目的。人体心脏发出的超低频电场可以穿透钢筋混凝土墙、钢板、木版、水等介质。只要人还活着,不论其是否清醒,均可用生命探测仪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找到。该探测仪体积小,重量仅约1KG,携带方便,广泛应用于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救援、消防队伍中。另外,我国开发成功一种便携式人员定位装置,救护队携带人员定位仪,可以搜寻到佩戴矿工位置指示卡的遇险矿工。

5 总结

篇10:医疗救护协议

救助方:河曲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甲方)受助方:河曲县黄河加油站(以下简称乙方)

双方本着平等互利、救死扶伤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同意合作开展针对乙方施工紧急救援的医疗救护服务项目。为了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任务,特签订本协议。

一、协议内容:甲方在生产作业中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机械事故等意外发生人身受伤需要救助的事项,由乙方负责现场抢救并组织救援。

二、协议期限:长期。

三、甲方责任:

1、发生意外事故,甲方有必要的急救设施和人员组织现场自救。

2、第一时间向乙方发出救助请求,并简要说明事故状况。

四、乙方职责和任务:

1、第一时间接受乙方的救援请求,并保证足够的医疗力量投入救援。

2、协助甲方为伤患者提供转院和其它医疗救援服务。

五、协议生效及其它:

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先行施救,后经双方友好协商,可签订备忘录,备忘录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

乙方法人代表(签字):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篇11:防汛抗旱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

防汛抗旱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做好我镇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高度重视救灾防病工作,提前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证灾区群众的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确保灾后无大疫,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成都市防汛抗旱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特制定我院防汛抗旱医疗卫生救护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水旱灾害包括:江河洪水、山洪灾害、干旱灾害、以及由洪水、地震引发的堤防决口、水闸倒塌、供水水质被侵害等衍生灾害。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2、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二、组织指挥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防汛抗旱医疗救护领导小组,陈翔院长任组长,下设医疗救治组、疫情处理组、后勤保障组: 1.医疗救治组组长:付瑶

成员:唐宏 刘静 孔林贵 杨应黎 王祁 张丽彬 吕和平岳发良 2.疫情处理及执法监督组组长:罗红庆 成员:韩建忠 蒋洪康 马强 王丽红 3.后勤保障组组长:罗红庆

成员:杨本福 何毅 蒋洪 向彦军 王建 汪庆

(二)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

(1)、在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卫生救护工作。

(2)、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镇防汛抗旱卫生救护工作,制订防汛抗旱、救灾卫生救护政策措施,负责镇内灾区的现场处置,对乡镇防汛抗旱卫生救护提供技术支援。

(3)、负责建立相关人员、物资、技术等保障机制,统一调配,保证防汛抗旱卫生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办公室职责

(1)、在防汛抗旱卫生救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全镇防汛抗旱卫生救护工作。

(2)、负责向镇委、镇政府和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汇报有关信息,与镇相关各部门交流信息。

(3)、承担全镇防汛抗旱卫生救护日常工作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3、医疗救治组职责

组织实施灾区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4、疫情处理组

负责灾区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环境消毒,饮水消毒和食品卫生监测指导工作。在群众中广泛开展防汛抗旱卫生救护健康教育,根据疫情发生发展趋势组织开展群众性预防活动,控制灾后疫情的出现。

5、后勤保障组职责

做好防汛抗旱卫生救护工作的药物、器械的供应和储备,统一指挥、统一调配卫生部门交通工具,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工作。

6、执法监督组职责:负责监督各医疗机构认真按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开展防汛抗旱医疗卫生救护工作,对灾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现场处置

在汛期及旱灾发生后,医疗工作重点主要是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和生活环境的消毒,防止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1、医疗救治组接到命令后要及时赶赴灾区,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根据需要或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医疗救治组应在灾区设立临时医疗卫生站,负责灾区伤、病人员和救灾人员的医疗卫生保障。对危重伤、病员要及时转移到医疗条件好的场所进行救治,尽量减少灾害对群众健康造成的损害。

2、疫情处理组在接到命令后要及时赶赴灾区,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评价和疫情监测,采取环境消毒、饮水消毒、食品卫生消毒等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开展卫生防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性灾后传染病防控活动,及时发现和控制扑灭灾后疫情。(1)、加强疾病监测,做好疫情预警和上报工作。要按《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上报有关救灾防病信息,严格执行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灾区疫情执行日报、零报制度。对散发病例和疫区要及时组织力量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疫区处理,防止暴发流行。建立健全医护人员值班制度,医院坚持24小时值班,督促和要求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忠于职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2)、开展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在汛期和旱灾后,要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运行,对转移灾民中的儿童计划免疫实行临时属地管理。对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开展相应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以防止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3)、大力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自觉做好各项卫生防病工作。

四、保障措施

1、信息通畅

汛期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要保证通讯联络工具的畅通,以保证指挥系统畅通,及时组织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2、队伍建设

按照防汛抗旱卫生救护应急队伍建设的要求,积极组建医疗救护、疫情处置小分队,并展开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做到平战结合、常备不懈。

3、物资储备

建立物资储备和管理机制,储备一定的医疗卫生救护和疫情处理应急物资。

4、纪律要求

防汛抗旱卫生救护应急预案启动后,医院工作人员须自动停止休假,积极准备参加救灾防病工作。迅速召集医疗卫生救护人员集合待命,在交通工具、药品、器械等各方面作好准备,接到命令后迅速赶往灾区开展工作。

五、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医院表彰并向上级推荐表彰;对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篇12:煤矿医疗救护服务协议书[定稿]

甲方:晴隆县永荣煤矿

乙方:晴隆县人民医院

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立足于“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抢救”的原则,协助煤矿做好事故的医疗救护工作,积极有效的降低或控制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甲方职工在生产作业中因自然灾害、交通、瓦斯、水灾、火灾、顶板、机械、运输等意外事故发生人身受伤和发生职业危害需要救助的事项,由乙方负责组织医疗救援

二、协议期限:长期。

三、甲方职责和任务

1、甲方负责对职工进行“三大规程”的教育培训和演练,确保规范作业,减少人身伤害。

2、甲方必须确保必要的矿井相关图纸和线路。发生意外事故时,甲方有必要的急救设施和组织现场自救。

3、第一时间向乙方发出救助请求,并简要说明事故状况。

4、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的义务。

5、及时结付医疗费用、急救费用和相关费用。

四、乙方职责和任务

1、每年配合甲方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紧急情况自救知识培训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2、第一时间接受甲方的救援请求,并保证足够的医护力量投入救援。

3、责成专人负责落实向伤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救援服务,并向甲方提供《应急医疗及时出动方案》及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和传真,发生变化时,及时书面通知甲方。

4、伤患者未与甲方联系而直接就诊时,乙方应在做好伤患者救治工作的同时,随即与甲方联系,确认伤患者身份和付费手续。

5、协助甲方为伤患者提供转院和其它医疗救援服务,以及工伤职工社保报销相关资料。

6、对甲方新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后的健康体检工作负责,严格把关,核实人员,杜绝职业禁忌和不宜接尘人员蒙混过关。

7、为甲方职工提供病理和心理的咨询服务。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先行施救,后经双方友好协商,可签订备忘录,备忘录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一式两份,签字盖章后生效,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代表:代表:

篇13:应急医疗救援与临床医学工程

近年来, 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及频率呈大幅上升趋势。国内应急医学学科的建立源起2003 年SARS事件, 2008 年汶川大地震救援促使从政府、医疗机构到普通民众对应急医疗救援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 从而推动了较完备救援体系的建设。

如何提高医疗救援的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救援的效率与质量, 是值得救援体系建设者思考的课题, 仅凭增加医疗救援人员数量和提高人员素质难以解决问题。医学工程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多次自然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应用逐渐显现出它在医疗救援体系中的重要价值。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在多次医疗救援实践中, 进行了诸多临床医学工程的应用尝试, 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应急医疗救援概念和保障范围

1.1 紧急医学救援和应急医疗救援概念

紧急医学救援[1]是指在当地政府领导下, 建立科学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指挥系统和紧急救援网络, 动员一切卫生资源, 实施紧急医疗救治、疾病预防与卫生保障, 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3 个阶段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其内容包括应急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救援2 个部分。而应急医疗救援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是当一次突发事件导致多人伤病发生, 由政府卫生部门从多个医院紧急抽调、组织一批医护人员和物资前往现场开展紧急处置的过程。

1.2 应急医疗救援保障范围

应急医疗救援保障涵盖了平时自然灾害、非自然灾害 (人为事故灾害、恐怖袭击) 等医疗救援, 在战时的应急医疗救援还包含各种武器所致的战创伤。比较常见的有以下4 种情况。

1.2.1 自然灾害

天文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地质灾害包含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1.2.2 事故灾害

火灾、放射事故、化学危险品、生化灾害、交通事故、矿难等。

1.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1.2.4 恐怖袭击事件

如2013 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接连发生2 起爆炸袭击事件, 因赛事设有紧急医疗服务部门, 爆炸发生后即刻进行了医疗救援。

2 医学工程在医疗救援中的应用方法

虽然医疗救援的主体是医务人员, 但医学工程人员和医学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在医疗救援中不可或缺, 而要做好医疗救援的保障必须要有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强力支撑。

2.1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特点

临床 (医学) 工程 (clinical engineering, CE) 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医院中与医疗、护理、药学并列为4 大支柱, 是医疗质量安全与效率的必要技术保障。学科研究领域主要是医学装备的管理以及与临床共同开展医学工程科研2 个方面[2], 其特点是工程技术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 管理与科研工作的中心是临床需求。医学装备管理包含物流供应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维修保障等工作, 医学工程科研方面主要有医学装备管理、物理作用的生物效应、医学装备改进与研制3 个方向。

2.2 临床医学工程在应急医疗救援中的应用

实际救援中派往前线的医疗人力资源往往受限, 应急医疗救援体系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应该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发挥救援医疗资源的作用, 提高医疗救援效能并保证医疗质量。而医学工程技术是医务人员最可信赖的助手, 理应成为医疗救援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应急医疗救援需要4 个条件: (1) 高效的组织指挥:需要对现场信息进行收集与研判、救援力量的组织和编配以及制订合理的救援实施方案; (2) 实施正确的医疗救治技术:这是医疗救援的基础和软件; (3) 适用、齐备的装备药品器材:这是医疗救援的硬件条件; (4) 自身保障设备设施和条件。

根据临床医学工程的自身特点与上述医疗救援保障的关键点, 若要在医疗救援中使用医学工程技术, 应从救援装备的管理和科研2 个领域入手。从应急医疗救援全程来看, 医学工程的作用可体现于日常备战、应急响应、展开部署、医疗实施、总结分析5 个阶段。

3 国外医疗救援中医学工程的应用

3.1 医疗救援装备物资管理

高效的医疗物资调配是应急医疗救援的重要保障, 也是临床医学工程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外学者对灾害救援时医疗物资供应链进行了研究[3,4], 例如研究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 模型[5]。

3.2 对现有设备的改造利用

由于医工工程师熟知医疗设备构造, 一方面能在救援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也能在物资匮乏的灾区将手中设备“变废为宝”[6]。如图1 所示, 利用手机进行显微成像。通过人手一部的手机和简单的光学组件, 再加上LED发光二极管, 就能十分有效地对疟疾和肺结核进行检验, 这种设备较常规光学显微镜而言不仅方便携带, 并且更容易获取。

3.3 应急医疗救援装备器材

(1) 机动医疗单元:美军在此领域的新理念是前沿支持医院 (combat support hospital, CSH) , 即通过帐篷医院、民船改装的医院船等, 实现应急医疗力量前移。按美军的救治阶梯分类方法, CSH属于第三级救治阶梯 (Echelon III) , 包含CT仪、手术室、实验室、8 张ICU监护床/20 张普通病床, 可扩充到258张床, 开展从外科、内科、眼科、康复科到心理治疗的系列医疗服务。美军最新成果还有“空降手术队”, 装备1 顶帐篷、1 台5 k W发电机、各种医疗箱组、携带30 单位 (每单位400 m L) 血液、2 辆“悍马”改装的医疗车辆, 能治疗10 名手术伤员。

(2) 生命探测仪器:现已有雷达、超声、光学等诸多方法的生命探测仪。

(3) 急救器材体系和理念:注重现场急救和早期救治, 将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用于现场伤员救治, 注重急救器材和装备的系列化、模块化和标准化。据内部资料报道:美军研制和装备的野战卫生装备及药材, 有高级复苏液、高强度聚焦超声止血装备、伤口酶清创系统、眼激光伤野战治疗包、可运输的高级生命支持系统、语言翻译机等21 种。

(4) 急救器材和装备的特点:1小型便携:尺寸15 cm×15 cm的心电监护仪, 尺寸21 cm×8.8 cm×7 cm的便携呼吸机, 质量仅0.8 kg、火柴盒大小的除颤仪;2高效快速:研制的速效止血敷料能在1 min内实现止血;3功能集成:监测、复苏功能担架和多功能固定器材等具有诸多固定功能;4高技术化和环境适应性:国外研制的运载工具的担架适应多种环境, 如真空担架、舰艇专用担架、航空担架、海上漂浮式担架、救护车担架;5一体化:国外急救器材和装备研制呈现出向监护、诊断、治疗、远程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4 我院医学工程在医疗救援中的应用实践

我院组建有国家级医疗救援队和应急医疗分队两级医疗救援队, 开展临床医学工程研究的有野战外科研究所 (以下简称外研所) 和医学工程科 (以下简称医工科) 。外研所包含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交通医学全军重点实验室。由于2 个部门的各自特点, 在将医学工程方法应用于应急医疗救援实践中时, 外研所主要方向在多发伤救治技术[7]、交通事故生物效应的研究和急救装备器材的研制上, 医学工程科则侧重于救援装备器材物资的管理工作。历经多年努力, 探索出如下成果。

4.1 日常备战阶段

4.1.1 依据灾害种类制订救援装备配置预案

我院国家级医疗救援队设有战备物资仓库, 物资管理规范、准备充分。装备配置可参考2008 年卫生部制定的《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 (试行) 》, 它是应急医学装备配置的参考标准, 包括救治装备和常用药品、传染病控制类装备、中毒处置类装备、核与放射处置类装备、队伍保障类装备等。

4.1.2 依据灾害种类制订救援物资供应预案

我院医工科也依据灾害种类制订救援物资供应预案, 例如《医工科重大地震预案》, 并与若干供应商签订应急供应协议, 使急救设备、器材的应急供应更及时高效。我院医工科依据灾害种类制定的耗材库房应急供应清单见表1。

4.1.3 合理管理专用和通用急救设备, 确保设备的待用状态

专属国家医疗救援队的急救设备有时可能长期闲置于仓库中, 但医工人员依然要坚持按计划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 确保设备的待用状态。同时医院其他急救设备也是医疗救援装备的后备, 这些平时运行在临床一线的急救设备需要医工人员与临床使用人员协同维护保养, 保证设备随时可以进入救援一线。随着智慧医院的建设, 未来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 实时监控急救设备的工作状态。

4.1.4 救援装备的安装使用培训

通常救援装备器材是为救援现场量身打造的, 与院内急救设备有差异, 需加强对救援队的培训。我院医疗救援队定期卫勤演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是按实战要求进行救援装备器材的安装使用培训与演练, 确保在救援现场能迅速安装救援设备、熟练使用救援器材, 保证救援质量。

4.2 应急响应阶段

(1) 运用医学工程技术手段收集获取信息, 缩短响应时间, 帮助研究判定情况, 为救援组织指挥提供依据。我院外研所2013 年研制出交通事故现场信息采集系统收集新技术, 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建模, 使用无人飞行器与机器视觉探测技术, 实现交通事故现场信息的远程采集, 能在救援队出发前获知现场情况, 有助于准确配置救援人员与装备, 提高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 开创了一种医疗救援的新模式。

(2) 通过制订预案, 高效完成了救援队的物资供应。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 我院迅速启动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第一时间组成芦山抗震救灾医疗队, 1 h内完成人员、物资准备, 成为进驻灾区的第一支省外医疗队。医疗队共携带价值200 万元的先进手术器械、医疗设备和价值20 万元的药品, 展开后即是一个功能齐备的野战医院, 可完成各类急救手术。

4.3 展开部署阶段

4.3.1 通过机动医疗单元展开, 将医院移至现场

通过学习国外经验, 我国建设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民船改装医院船、海域救生浮台等海上医疗单元。在陆上, 我军各卫勤单位已掌握利用方舱医院、帐篷医院、野战手术车作为机动医疗单元。方舱医院具有模块化易连接扩展的优点, 在2010 年玉树地震救援中得以充分展现。在芦山抗震救灾期间, 我院医疗队的野战手术车在老百姓家门口实施了现场手术。

我院外研所研制的野战救护车、两栖装甲救护车, 其他单位研制的卫生列车均是各具特点的新型机动医疗单元。两栖装甲救护车是在水陆坦克基础上改装而成的, 配备有可伸展式双层担架床及先进的医疗设备, 设计时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因素, 救护舱室做隔音降噪处理, 舱室温度可调, 为实施救治与运送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4.3.2 现场医疗平台的搭建

应急救援中需要医工、医护人员一起在灾害现场搭建帐篷、医疗平台, 安装手术床、医疗设备, 安装供电、空调、供氧设备, 以及安装调试通信设备。经过日常备战阶段的培训演练, 快速搭建医疗平台, 为挽救生命赢得时间。

4.3.3 远程医疗系统的搭建与维护

通过远程医疗系统, 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 是高效利用医疗专家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救援现场运用远程医疗系统, 同样需要医工人员进行安装与维护。

4.4 医疗实施阶段

4.4.1 生命搜救

除配备生命探测仪器之外, 我院外研所还研制了现场伤员搜救与信息系统, 能对伤员进行GPS定位, 并管理伤员信息。

4.4.2 医学装备使用的技术支持

救援现场配备急救设备、手术器械、检验设备、X线机等众多高精尖医学装备, 医工人员的现场操作协助、维护等技术支持是急救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4.4.3 救援现场医学装备的维修保障

特点: (1) 时间紧, 任务重。在救援现场装备损坏率高、补给困难、维修时间紧、任务重, 需要娴熟的维修技术。 (2) 注重质量, 讲求效益。现场维修需要确保性能可靠, 并用尽可能少的维修资源消耗实现保障。

4.4.4 救援现场医学装备的管理

除上述管理内容外, 医学装备的账目管理, 定期巡查设备、器材使用情况, 及时联系物资补给, 实现救援队与医院后方联网信息系统管理, 均是临床医学工程的重要工作。

4.5 总结分析阶段

(1) 其他专业人员可以与医工人员一起总结分析, 优化救援路径、流程, 帮助建立快速高效的医疗救援体系。

(2) 灾害人体效应的医学工程研究:我院外研所开展交通事故的生物效应研究[8,9], 仿真分析了交通事故导致各种伤害的原因, 对于医疗救援与设计交通事故防范系统都具有实际价值。

(3) 研究如何将医学工程技术方法用于应急医疗救援, 解决救援中遇到的难题。

4.6 医疗救援装备的研发

应急医疗救援与院内救治环境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对救援装备的要求有着巨大的差异, 不同的灾害现场如陆地与海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救护车里适用的装备到舰船上不一定能承受住震动, 平原上的装备也可能无法在高原运转。这就需要医学工程人员为不同的灾害救援现场改造或重新设计适用于该环境的救援装备, 这是临床医学工程在应急医疗救援中应用的一个主要领域。

我院外研所重视急救器材研制的系列化、成套化, 如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 研制了卫生员包、卫生员背囊、军医背囊、综合急救箱 (如图2 所示) 4 种急救包。另根据长期对创伤的研究, 研制了从包扎、止血、通气到搬运工具的全系列医疗救援装备, 包括超声清创仪 (如图3 所示) 、抗休克裤等设备, 为应急医疗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保障。

5 结语

近年来, 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与频率呈大幅上升趋势, 人们已意识到应急医疗救援与建设应急医疗救援体系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医疗救援的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救援的效率与质量, 是救援体系建设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我院在医疗救援实践中, 认识到临床医学工程是应对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从医疗救援装备器材的管理到装备器材的研发, 从日常备战阶段到救援结束后的总结阶段, 临床医学工程都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作为临床医学工程师, 应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积极参与临床医疗实践和学习救治常用方法和流程, 对提高医疗救援水平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目的:探索应急医疗救援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以提高应急医疗救援的保障水平、效率与质量。方法:分析应急医疗救援成功的条件与临床医学工程的学科特点, 提出临床医学工程应用于医疗救援的方法。结果:将临床医学工程相关理论、技术和保障措施应用于某院参加的历次抗震救灾、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医疗救援实践, 均高质高效地完成了保障任务。结论:临床医学工程是医疗救援的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持, 在医疗救援的各个阶段, 医学工程科的积极参与有助于高质高效地保障救援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应急医疗救援,医学救援,临床医学工程,医学工程科

参考文献

[1]梁万年, 王声湧, 田军章.应急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彭明辰.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之我见[J].中国医疗设备, 2009, 24 (1) :1-2, 116.

[3]Guojun Ji, Caihong Zhu.A study on emergency supply chain and risk based on urgent relief service in disasters[J].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dia, 2012, 5:313-325.

[4]Abbas Afshar, Ali Haghani.Modeling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logistics in real-time large-scale disaster relief operations[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12, 46:327-338.

[5]Andrea F, Muhammad H Z.The rol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 disaster management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2, 90:631-632.

[6]Breslauer D N, Breslauer D N, Maamari R N, et al.Mobile phone based clinical microscopy for global health applications[J].PLoS ONE, 2009 (7) :6 320-6 322.

[7]程晓斌, 赵先柱, 张连阳, 等.多发伤院内紧急救治规范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 2010, 12 (1) :4-7.

[8]郭晓丽, 王正国, 朱佩芳, 等.汽车侧面碰撞交通伤的伤情特点实验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 2005, 7 (4) :251-254.

篇14:应急救援协议(医疗救护)

【摘要】目的:对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的构建及在批量伤员救护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救治的批量交通事故伤员178例,根据救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根据常规流程进行救护;观察组95例,构建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并在批量伤员救护中应用,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救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批量伤员的救护时间,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救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构建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进行灾害救护技能培训,在伤员救护工作中统一调配、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批量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批量伤员救护;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disaster relief the construction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 365 cases with choose batch traffic accident victim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time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application disaster rescue nursing human resource, the ambulance rescue effect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has the remarkable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disaster rescue nursing human resource, can improve the successful rate.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03-02

批量伤员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基于传统批量伤员救护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借鉴相关资料,构建了符合医院实情的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并将其应用于批量伤员的救护中,取得了理想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救治的批量交通事故伤员178例,根据救治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为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伤员,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41±6.35)歲;伤员共分9批送来。观察组95例,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伤员,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40±7.23)岁;伤员共分8批送来。两组伤员的损伤部位包括颅脑、胸部、腹部、骨盆、四肢等。两组在性别、年龄、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83例批量伤员采用常规流程展开救护,观察组95例批量伤员应用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进行救护,具体如下:

⑴构建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首先,医院通过自愿报名、护理部筛选、科学推荐的方式进行灾难救援护理资源库人才选拔,人才的选择需具备如下几点要求:一,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在85以上,护理三基理论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二,工作2年及以上,工作期间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与护患纠纷;三,熟悉并接受护理资源库人员所担负的责任,组织纪律性强。其次,进行护理资源库人员培训,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平台,结合多种训练方法,对护理资源库人才进行每月1次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灾害救援、院前急救、院内抢救等,并通过定期考核评价护理人员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加强。再次,将护理资源库人员进行分组(包括指挥联络组、分检组、抢救组、运输组、手术组、综合组、物资供应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工作职责,护理人员能各司其职,在批量伤员救治过程中紧密配合[1-2]。

⑵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在批量伤员救治中的应用。①伤情评估。医院护理部在接到批量伤员救治任务后,立即启动护理人力资源库,接收伤员,及时判断伤员的生命意识、受伤部位、受伤严重程度等;②确定救护方案。根据伤员伤情的评估结果,立即制定人员救护及分组方案,由护理部从护理人力资源库抽调相应人员至绿、黄、红、黑救治区域,展开系统、综合的救护工作。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批量伤员的救护所需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以及救护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比较。救护满意度评价应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其中,十分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标准差( ±s)表示,以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救护效果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护效果,观察组接受治疗、特殊检查以及转入手术室用时均少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救护效果比较[例/n(百分率/%)]

组别例数(n)救护时间(h, ±s)

救治成功死亡

接受治疗特殊检查转入手术室

对照组830.8±0.171.6±1.333.2±1.6476(91.57)7(8.43)

观察组950.6±0.121.1±0.951.1±1.2093(97.90)2(2.10)

2.2两组救护满意度比较

比较可见,观察组救护满意度为96.84%,明显高于对照组救护满意度86.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救护满意度比较(例/n)

组别例数(n)十分满意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对照组833838341186.75

观察组95737319396.84

注: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组例数×100%

3.讨论

大量的临床实践资料发现,医院开展批量伤员救治工作时,容易因伤员的伤势较重、救护不及时、配合不合理等因素作用,降低救治的成功率,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家庭完整与社会和谐。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准确实施救护措施及救护配合,确保救治场面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紧密衔接,以提高批量伤员的抢救效果,也是临床目前所面临的重点问题。而通过本次研究认为,针对批量伤员的人数多、时间紧急、伤势重等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对资源库人员进行灾害救护技能培训,使其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在遇到批量伤员救护任务时,及时开启资源库,根据救护需要统一调配,使资源库人员能在紧密配合中缩短伤员的救护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献怀.科学救援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水平[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3,28(9):4.

上一篇:棋王读后感600字左右下一篇:英买力镇第二十二届科技之冬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