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

2024-05-06

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共8篇)

篇1: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

在注重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如和他们交流了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对专业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使学生消除由上述种种压力而造成的心理问题。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请笑纳!

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1

一学期来,我根据学校及政教处德育工作计划,针对初三(11)学生的特点,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以培养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德育辅导员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补充,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教育他们热爱班级,搞好团结;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并加以督促。

二、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班主任、辅导员,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交流更能了解学生,从而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会上,能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这一学期,我们班总共召开了两次家长会,能不厌其烦地给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争取双向管理学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重视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

在“学习园地”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全班向他们学习。尽管这些学生并不是各方面都拔尖的“三好学生”,有的成绩并不出色,有的并不是班干部,但是,他们在作文、编报等方面的表现确是出色,有进步的。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自信心普遍得到提高,同时也促使优秀生更加追求卓越。

四、重视各项比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比赛是最能检验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情况。这学期学校举办重大的比赛有体育运动会和合唱比赛。虽然训练的时间不多,但我能协助班主任对训练的组织安排进行分工,由课代表带领组员在课余训练。体育委员、文娱委员都各负其责。课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只要认真投入,积极训练,不管这次比赛成绩如何都应该肯定的。比赛结果说明,努力是有收获的。

五、重视班队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生活

班会活动课的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生活,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平时,在选题、安排内容及主持都由班干部来操作。当然也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自身的能力。本学期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有课本剧表演——“中国神火”,辩论赛——中学生是否可以喝酒,“安全记心中”主题班会等。

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2

伴随着夏天的到来,又到了流火的七月,我作为一名辅导员,已经有整整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虽然有过失落和挫折,但是更多的是收获和温暖,最重要的是,让我更加深深的热爱我的工作----我这充满了爱的事业!我始终深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必定会成为一名合格且出色的辅导员,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思想的导师。

我有262名学生,七个班级,其中两个新生班,三个毕业班,三个专科班,其中共产党员8人,积极分子69人,经济困难生43人,三困生24人。我根据不同班级、同学的情况,对他们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现总结如下:

一、新生的学习与生活已步入正轨

这一年,我带了两个新生班,也送走了三个毕业班,我看到了学生们初入大学时的对未来的憧憬,却常常找不到正确的目标;也看到了毕业前的迷茫和对学校的留恋。因为自己也刚刚离开学校,能够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情和处境,但是,现在从一个辅导员的角度,更加客观的分析了学生整个四年的学习经历和心理转变,也能够给予他们更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大一是关键的一年,它将奠定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基调和主旋律,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建立自信自律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整体和个别的思想教育同时,借助我系开展的“大学生文明修身系统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根据我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特点,我针对大一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指导和教育,引导他们尽早的对未来有所规划,我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鼓励班级的同学,尽可能的参加,这样,有了目标,确定了前进的方向,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落实“个人成长目标规划、实践、评价”,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让学生对实现情况进行了总结,让同学们能够看到进步和不足,也能适时的修正前进的方向。

我以前对学生过于爱护,很多事都自己亲自做,一方面担心过多的工作影响学生的学习,一方又担心他们做不好,这一学期,我着重于学生的自我管理,放手不放纵,一些学生能够自己做好的事,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做一些指导和辅助,并且引导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

我组织这两个班的同学,按照学号顺序,每天有一个同学找我谈话,地点由学生来定,可以是来办公室找我,也可以在食堂,在校园,在寝室,也可以是通过上网聊天,这样减轻了一些同学在办公室谈话的紧张感,更容易吐露心声,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有和我有单独的谈心机会,对于一些平时表现不突出的同学,也能够了解他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隐藏的问题,例如,我了解到一名同学因为失恋,造成了心理阴影,对人生和爱情都产生了怀疑,我开始重点的观注她,多次谈心,进行疏导,最后帮助她重新树立了信心。每当看到孩子们释然的笑脸,就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通过努力,这一学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毕业生的就业和文明离校

今年我有三个毕业班,共105名毕业生面临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64名,专科毕业生41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学生们对找工作心理比较盲目,就业信息渠道窄,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即将走向社会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担心、害怕、不自信,导致学生们形成一种被动心理。

为了帮助学生就业,我系所有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都积极的搜集就业信息,并给予学生就业指导,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我经常浏览求职网站,帮助学生们搜集就业信息,连同学院提供的就业信息第一时间通知班级负责人,并且用飞信、qq通知学生,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也针对毕业生的情况,我每天给他们发一些励志的短信,给他们鼓劲。在每次和毕业生谈心时,我都建议他们首先清楚认识自己的情况,主动出击,并且拓宽道路,可以考研、考公务员、就业、自己创业等等。现在,他们的就业率达到了98%,看到一个个学生用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拿着三方协议到办工室的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他们就是华德的一张张名片,也是我们成功育人的标志!

二、专科班稳中有升

对于两个专科班,学生们已由上学期的张狂、轻浮、稚嫩,逐渐转为平稳、沉着、成熟、安静,这一时期更要注重对他们的引导。我以班级稳定为基础,在各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提升,主要从课堂出勤和寝室建设两方面着手,重点凭借“文明修身系统工程”、“课前五分钟演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独立精神,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停留在一般的道德知识的灌输上,要加强辅导员“导”的作用,重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习,培养自我塑造能力,工作重心应转移到思想道德素质的自我塑造能力的提高上来。

“抓两头,带中间”,对于个别的学生,特别的关注,尤其是三困生和心理问题学生,定期谈话、沟通,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心里有数,时时关注,成为他们的朋友,并针对情况,结成了“一帮一”对子,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集体的温暖,渐渐的走入了正轨。

三、个人感悟

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作为学生辅导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视学生工作为自己的事业,这是保证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只有来自内心深处的这种热爱,才能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才会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

系办公室,犹如一个大家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和谐的团队,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施展拳脚,开心的工作!辅导员很辛苦,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杂,但是凭着一颗充满爱的心,再苦再累,也是开心的。但作为辅导员又不能单纯追求良心上的认可,不能只停留在认真细致地落实具体事务,还应该强调对学生工作深入的思考、感悟和自我积淀。会思考、常感悟、勤总结,才能在既定的角色中逐渐历练成熟。而学生工作的迷人和磨人之处就在于心灵的不断充实和经历的层层累积。

这一年的辅导工作,让我感受到,这些经历,这是巨大的财富,是用金钱、物质所换不到的。除是是一名老师,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有时觉得自己是名家长,要严厉的教导每个孩子,也为他们的成长担心。有时觉得自己是位好朋友,能与他们无话不谈,无拘无束的开怀大笑。有时觉得自己是位学长,能把自己所经历的经验也好,阅历也罢,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们,这就是辅导员,这就是辅导员,一个具有多种能力,多重身份,综合素质的职业,从事着人间最简单而又复杂,最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的。

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3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三(2)班的中队辅导员,一年的师生相处,让我们彼此很熟悉很了解。我与我的学生一起喜、一起忧、一起学习、一起进行课外活动,我们的心交融在一起,我们的情感感悟在一起,我从学生那里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和力量,所以我一走进班级,心情就会豁然开朗。

在这半年中,我除了认真的开展少先队安排的活动,我们还自主举办一些活动。比如:放风筝比赛,机器人制作比赛,劳动小能手比赛等。下面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稳步开展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协作意识

少先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没有活动,少先队就会形同虚设。作为一名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我感觉到,孩子们喜欢少先队活动,愿意在这课堂之外的活动中展示自己,我努力做到尊重、相信队员,亲近、了解队员,尽量变“包办代替”为“引导放手”努力发挥每一个队员的创造精神,比如,在一月两次的班级黑板报出版活动中,经过上学期的培养,我们班形成了两只板报小队,轮流出黑板报。我相信并且也看到孩子们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双手让我们的班级板报更丰富更美丽。从开始他们给我当帮手,到现在是我给他们当帮手。现在他们能够根据板报的主题去查找筛选资料,设计版面,搭配色彩。然后组长进行分工协调,完成黑板报。并且两小组之间形成竞争,他们都想做的更好。我也鼓励更多的队员都参与出黑板报,我想以后我们可以组成四个小队分期轮流出黑板报。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是我的目标与追求。

二、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这学期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雷锋在三月”你能够看到很多的小雷锋活灵活现的出现在很多场合。他们变得更主动了,教室里的门窗、墙壁更亮了,苗圃里的花草更艳了,有些同学的成绩提高了,不爱讲话的同学变开朗了。“争当四个好少年”贯穿于整个学期,同学们牢记__的话,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把“四个争当”作为自己的目标。歌舞传唱的日子,他们可开心了,把歌唱得更响亮,舞跳得更有劲。为了鼓励他们,我还给他们拍了视频,留作纪念。“劳动最光荣”主题中队会上,大家畅所欲言,都把焦点集中到班级,他们想着自己要为集体,为班级做些什么呢?如何能让教室更清洁更舒适,如何让集体更团结更友爱?我想他们能够从活动中去思考,那就有收获,后来的行动让我看到他们眼中时时刻刻有集体。想让三(2)班成为比较优秀的班级,想让老师同学对他们刮目相看。他们做任何事请都会思考会给班级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想他们在成长,我也为他们的懂事而欣慰。

三、适当放手,在中队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我从来不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必须怎样做,而是让他们明白事理,感觉应该怎样去做。我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灵活变换,要学会处理课堂上下,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不要动不动就向老师告状,要学会分析,处理事情。

班级里除了班长,中队长,小队长,课代表,小组长,我还安排很多小干部,比如:图书管理员,多媒体设备管理员,饮水机管理员,窗帘小队,墙壁小队,门窗小队,抬饭小队,中餐小队,发饭小队长,黑板报小队长,苗圃小队长,卫生小队长等等。我尽量做到每人都有职位,每人都是小干部,每个人都有管理的权利,也有被管理的义务。他们之间形成一条链,彼此约束,彼此管理。

四、放低身价做学生,融入其中,学会倾听,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我没有把自己定位太高,而是做学生的大朋友。我想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即使做错事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人无完人,何况他们仅仅是个孩子。我经常和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状况。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不是严厉的呵斥,也不是随口的批评。而是尽量了解他当时的想法,看他的出发点是好是坏,再进行教导,让他自己说出惩罚的办法,并保证不犯同样的错误。我经常和他们一起玩,加入他们的游戏,融入其中,分享彼此的快乐。

在这半年的中队辅导员工作中,我不断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力求创新,将班级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作为一个从事阳光下最美丽事业的辅导员,我深感自己经验的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但是我将襟怀一颗赤子童心,孜孜不倦的努力去托举群星,去点燃火炬,为红领巾事业献上我的忠诚。

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短暂的一年时光就将结束了。回首和他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心中百感交集:紧张、激动、辛酸、泪水、喜悦,还有感激和欣慰,感谢学院能给我这样的一次机会和他们相聚,欣慰的是这一班学生的善解人意。虽然真正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有限,但这一阶段我是受益匪浅,现将这一学年的工作做一小结。

一、工作回顾:思想道德建设

好奇与迷茫是新生初入大学表现出来最主要的特征,如何既满足新生的好奇心而又让这段迷茫期尽快度过,是辅导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能使新生能够从高中时期顺利过渡到大学并适应生活,我觉得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着手。理想犹如行船的灯塔,不断指引着船只航行,人也一样,必须有理想。理想是支撑整个人生的动力。新生进入大学以后,我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比较全面的向新生介绍了大学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内容,帮助和指导大家制定了大学四年规划,从理想信念、学习观念、生活态度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利用团校、党校学习来帮助新生提高思想觉悟,通过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来提高大家的责任、奉献、团队等意识。班团建设

优秀的服务者创造优秀的集体,优秀的集体造就杰出的服务者。一个班级的领军人物事关班级全局,选出优秀的班委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班级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新生材料和入学后的表现,我首先推选出了代理班委会,然后在军训结束后,和同学们一道投票产生了正式的班委会。在工作中,我把班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班团建设的突破口,加强对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的培训指导,定期与他们进行交流,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并予以解决,通过一系列的班团活动来带动班级的整体发展,始终向大家灌输一种“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文化,使他们的感情像兄弟姐妹一样。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寝室文化不容忽视,以寝室为单元开展班级建设是每一个学生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寝室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之一,从生活的角度去开展班级建设,既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又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寝室文化建设可以采取小黑板的形式,内容可以有各方面的消息,如时政消息、励志方面、寝室规则、祝福等。

3学风建设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班级需要营造一种好学向上的学习氛围。为了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的学习情况,信息系团总支学生会举办了“新老生经验交流会”,我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专业特点制作了ppt、写了相关的文章发表在qq空间里面、召开了关于学习的主题班会,分别向他们介绍了大学的学习特点、通信工程专业介绍、考研与就业等。在一年的工作中,先后组织了四六级经验交流会、《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模拟考试、家乡所在地教育发展情况社会调查、个人资料ppt制作、未来手机创意搜集、专业学习调查、读书交流会、英语角活动等。鼓励他们把想法付诸于实践,把自身的兴趣爱好投入到学习中去,坚持乐学原则,发挥自身长处。积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好学的学习观念。

4生活方面

辅导员必须真心实意的去关心每一名新生,这是黄书记在新生辅导员一次工作会议上谈到的。如何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首先我介绍了我院部分学生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借鉴的模板;再是通过单独与每一位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在校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通过定期走寝等方式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疑难困惑。

二、工作心得准确工作定位,适时角色转换。灌输竞争理念,严明奖惩制度。加强自身建设,重视引导作用。做好准备工作,积极贯彻落实。

三、结语

一年的辅导员工作行将结束,虽说只有一年,但却是一生的收获。珍惜与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衷心祝愿他们拥有快乐充实的大学生活,未来无限精彩!

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5

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在担当辅导员一职也已近半年,在这里仅就这半年的工作体会做以总结。随着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同时也决定了我们这些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工作的辅导员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的紧迫性。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做好。我就以几方面阐述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班级建设

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就给班级工作定下了工作重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掀起勤奋刻苦的学习风气,营造全面发展的学习氛围.人的成才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一个班集体,对个人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一个立志成才的学生,如果处于较好的集体中,就会有如鱼得水之感,相反,如果班集体不理想,就会感到处处受压,甚至在成才的道路上中途夭折。理想的班集体,应该是既宽松和谐,又充满竞争气息。宽松和谐能够保证大家心情舒畅,互帮互学, 竞争气息又能推动学生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在班干部的选择任用上,我要求我们每个班的团支部、班委会成员精干负责。同时保障学生监督干部的权利,兼听则明。遇事从多方面调查,保证班级工作公平公正。班级工作的开展,要求每周组织一次班会,讨论当前最受同学们关注的问题,班会的目标是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难。

二、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学生群体,我们不能开展同一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我把学生分类,在进行统一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有重点的、分层次的对不同类的学生进行教育。

1、政治理论学习

首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从实际行动上,结合理论知识,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帮他们分析,使他们了解到自己身边的小事也能与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挂钩,从而使他们发现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2.关注贫困生

贫困生是我们学生中一个较大的群体,我带5个班,共193人,其中有近36℅的不同程度的贫困生。所以关注贫困生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重心。在关心贫困学生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更为重要。

首先,我对班级里的贫困生进行摸底调查,分出不同程度的贫困生,并组织调查统计和掌握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建立贫困生档案。平时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状况,当他们连生活费都紧张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并积极推荐他们从事勤工助学等活动。认真仔细地做好奖学金评定、贫困补助等工作,把国家、学校有限的专项拨款用准用好,尽力减少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因经济困难而造成的生活压力。

其次,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贫困生因经济原因常产生自卑心理,对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正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以知识和能力作为自己的精神粮食来充实自己,在精神上脱贫。

3.注重女生工作

我代的五个班的女生多,女生多了有女生多的好处,但也有女生多的麻烦。要充分发挥女生多的优势,就要作好女生工作。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她们谨记自尊自重自爱。教育她们正确地看待现在大学生谈恋爱,同居等现象,摆正她们的位置,端正她们的生活作风,不断地给她们敲警钟。平时多深入到女生寝室,跟她们聊天,做她们的大姐姐,帮她们解决一些感情困扰,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已经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当代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我们在注重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产生,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平时要多关心学生,注意观察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地开导学生,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以下三点,让学生工作稳中求进,力求创新。

一、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并注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除了争取培训交流的机会,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平时我不仅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加深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原理,而且还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心理学、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争取能做到一专多能。另外我还积极参与到学生实践和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去,并从中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造,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自我的认识能力,最终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无私奉献,爱岗敬业。

我们辅导员的工作是纷繁复杂的,更是多样化的,而所工作的对象——学生的思想更是日趋复杂的,要想在较少的时间内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的形象,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我要保证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制定好工作目标,充分调动、发挥每个同学特别是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同学,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对学生的困难要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实事求是、公正严明,热爱、了解、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工作中奖惩分明,弘扬正气,使好人好事得到表扬和支持,不良倾向得到批评和纠正,这样才能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三、勇于探索,虚心学习,力求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碰撞更加激烈;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传媒在为我们提供新的工作手段和渠道的同时,也使一些错误思潮和不良文化有了可乘之机。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如果不从思路、内容、体制、手段和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思想工作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要注重调动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认真学习和积极吸取现代科技成果,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工作设备和手段,提高工作水平;要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增强工作实效。

通过这两年来与同学们的接触,我觉得更多的是我自己从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自己在上学时所拥有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已逐渐被我淡忘的一些品质和精神,在他们身上我又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与他们的比较又推动着我去继续努力。我尽力去作同学们的朋友,我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学习工作,一起聊天,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过我深感自身理论水平也有限,对同学们的很多问题和困惑由于我自己阅历局限难以给以满意的答复。但在与同学们的接触中,我们通过彼此交流,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以后的工作还很艰巨,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来开展我的工作,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

篇2: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

一:把上学期我们班的收支情况在班上跟同学们汇报,做到公开,公正,让同学们监督

二:这学期收取的各项费用要像上学期那样用一本子一一记下来。以免发生数目上的错误。

三:对班级要开展的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费用,尽量减到最低。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开支

四:对班级里面的同学的家庭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倡导班里的同学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五:除了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外,我也配合其他的班委把班级建设搞好。

篇3: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

一、校企合作融入第二课堂教学的障碍性分析

校企合作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各方面都将有效地促进课外科技工作的提升,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遇到不少问题和难点,过程困难重重,效果不如人意。

(一)传统观念仍然困扰校企双方在学生课外科技工作中的合作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象牙塔,而“企”是商业的具体实体,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观念中,两者始终格格不入。这种传统观念尽管已经被很多人所摒弃,但其影响仍然非常深远,甚至有时候还根深蒂固,这使得校企双方以及学生和学生家长在观念上不同程度地受到束缚,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二)企业和学校在开展课外科技工作时沟通不畅,缺乏协调和对话机制

企业和学校,作为合作的双方,代表了不同的利益,有着各自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中,由于受到地域、设备、视野面、关注点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协调和对话的机制,有时甚至会只是在合作初期会晤一次,之后便各自行事,仅仅想当然地去考虑对方的需求。使得合作双方在信息获得上不够对称,合作环节的落实和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校企合作内容贫乏,形式单一,双方的优势和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第二课堂中最受同学欢迎,内容形式最丰富最专业化的领域,企业理应在该领域有着广阔的舞台。但是,在实际合作中,由于以上两点的原因,使得双方在合作的内容上显得有些贫乏,合作形式也比较单一,通常只是冠名、出资、附加企业宣传,没有真正融入到科技活动的实质性内容中去。因此,校企双方的合作很有可能是不可持续的,也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

(四)学生对企业参与组织的课外科技活动认识不够科学,影响活动效果

校企合作无疑能够很大地提高高校课外科技活动的内涵、层次,使之在人才培养上更加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但是,广大同学对此的认识还不够科学,出现参与热情不够高、接受企业文化不够主动的现象;或者有的同学盲目崇拜企业技术,盲目接受企业文化。这两种不科学的接受态度和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的效果,也使双方丧失了再次合作的积极性。

二、委员会模式运作方式简介及其优势

委员会模式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机制,主要由学校发起,由学校、企业、行业学会、政府单位共同参与成立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分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以委员会为主要组织力量,从机制建设、载体建设等方面入手,共同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如图1所示。

校企双方,互相合作,共同开展课外科技这项人才培养工作,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1+1=2,而委员会模式正好实现了1+1>2的效果,很多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都能够通过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而得到内部消化和解决,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委员会模式有利于搭建沟通平台,建立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委员会是一个平台,也是一系列运行机制的具体载体。它的建立、运作、充实的过程,实际就是学校与企业、行业学会、政府单位等社会资源互通有无、不断对话的过程。同时,在无形中转变了高校管理者的思想和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让企业家们走进校园能够给我们的高等教育带来勃勃生机。

笔者所在单位在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完善,走访企业,拓展对外交流,为委员会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后,每年召开年会,各种小型的、不同范围的茶话会、论坛更是经常举行,大家共同探讨合作方式,探索合作领域。并由该委员会牵头,相继出台各项规章制度,从各个领域推动人才培养的发展。到2007年底,已有近40家企业成为理事单位,聘请到40位来自各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13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

(二)委员会模式有利于设计适应校企合作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丰富载体

1. 校企合作开展专业比赛活动。

专业比赛活动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近年来,通过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际大学生ACM竞赛为龙头的各种赛事,涌现出了一大批学生科研骨干,受到了业内各用人单位的关注。这些都为校企合作开展各种专业类竞赛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实践中,以校企合作为基本运作模式,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主要组织力量,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第二课堂科技赛事体系:“十大赛事”、科技立项、学生自主实验等比赛活动成为大家课余学习的焦点,以“创新学分”为核心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也得到学生和企业家们的认可。就以“十大赛事”中的专业学术竞赛为例,与杭州某企业合作,由企业承担其中某些比赛项目的出题、审题工作;比赛前,针对比赛内容,企业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到校开办一系列的讲座和培训。在组织讲座和培训的同时,学生开阔了眼界,企业传播了他们的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了该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技术路线,提升了相互认同感。比赛结束后,获奖选手可以有机会进入企业参观,并在暑期优先进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参与具体项目的研发生产。此项比赛至今已经组织了七届,每次参与人次都达到600人次以上。

2. 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学生专业创新基地。

学生创新基地,不仅是学生在课余集中开展科研创新的场所,更是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基地,可以说是科研精英们的“俱乐部”。

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的组织,与政府、企业一起,在校内共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以此创新基地为依托,企业还注入资金,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基金,由企业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专门组成基金管理委员会。凡是能够进入该创新基地的同学都有机会申请到企业的基金资助,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也都能够获得企业基金的奖励,成为创新基地的“会员”;毕业后,这些“会员”们都优先被企业录用。同时,在平时的基地管理中,企业也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从中物色到了各类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人才,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学生专业实践基地。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第二课堂教学的传统内容,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近年来,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各种校企合作、学校与地方合作、校际合作等不断涌现。可见,社会实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笔者所在单位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发起,每年暑假,通过召开双向选择会、学校推荐、定向培养等方式,组织学生利用暑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企业技术研发和工作的酸甜苦辣,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质;企业也在一定层度上掌握了该校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实习,大部分同学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企业环境,甚至有些优秀的同学成为团队中的骨干,在大四这一学年中主动继续进行实习,成为一名“准员工”。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深受学生和企业欢迎,很多企业都主动要求成为理事单位,成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由此,学生就业问题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企业也在接纳同学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基本完成了上岗培训,可谓一举双得。

4. 合作共建学生兴趣社团、团队。

学生专业兴趣社团、协会、团队都是由在专业学习中就某方面感兴趣的同学聚集组织起来的。

校企合作委员会专门组织学生兴趣社团与企业管理人员的见面会,让社团和企业一一对应,由企业安排人员担任学生兴趣社团的指导老师,定期给社团成员介绍某方面的前沿科技,并安排一些小项目或小作业由社团成员来组队完成。同时,企业也常常会出题到学生中来招募研发团队。就以我院的JAVA俱乐部和PHP俱乐部来说,他们已经与某企业进行长期的联系与合作,俱乐部成员可以有机会参与企业部分培训,同时,俱乐部也成为该企业在学校组织各种专业讲座、专业比赛的有力助手。

(三)委员会模式有利于优化校企合作的方式

合作方式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入于合作载体中,是具体载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双方发挥自身优势通力协作,同时又均衡双方利益的一种机制。

校企合作委员会恰恰能够发挥其自身的组织优势,争取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行业协会、企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内调各方面的利益需求,优化合作的形式,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的合作方式:(1)导师制,就是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的工作,主要是在比赛指导、社团指导等方面;(2)基地化,包括在校内创立基地和以企业作为学生实践基地两种方式;(3)项目化,即引入项目,组织同学以报名组队,以模拟创业的形式开发项目,这种项目必须是一些小型的项目,或者是某些企业感兴趣但因其风险不可估量而无法实施的创新项目等。

(四)委员会模式有利于在课外科技活动中营造校企合作的氛围

校企合作不仅要得到学校和企业的认同,更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各项活动中来,这样校企合作才有市场,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该方面校企合作委员会能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委员会能够自主地协调学校教学秩序和企业运作需求,让企业充分了解校方的教学环节,主动地参与其中,赢得了学生的认同。例如:在历届新生进校后的入学教育中,委员会组织理事单位的老总、技术人员、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做讲座、搞沙龙,组织新生参观知名IT企业,共同参与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学生从一进校就开始接触企业,为今后参与企业组织的各类课外科技活动作好了铺垫。

三、启示

校企合作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本文所介绍的委员会模式具有很大的操作灵活性和可拓展的领域。笔者认为,在委员会模式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好工作的核心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

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和运行的核心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因此主体始终是大学生和指导老师;高校和社会(企业)是环境;时代进步、技术发展、就业形势变化是要求。这是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转变观念,加强教育改革的力度

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纯洁”的象牙塔,而应该是受教育者迈入社会前的预科班,因此校企合作对他们迈向社会意义重大,把企业引进到校园里来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思想保证。

(三)强调双赢,保持校企合作建设课外科技工作的生命力

学校和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追求,因此学校在保证自己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和人才培养战略落实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这不仅是市场的要求,也是互相尊重的体现。在活动内容上,要加强与企业研发路线的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企业的项目,通过建立企业导师制等形式,引进企业人才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为企业提供充分展示自身文化和魅力的舞台;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能够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让企业切切实实地通过与学校合作,得到让自己满意的人才。

摘要: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介绍了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模式——委员会模式,从机制建设、载体设计、合作方式、氛围营造等方面阐述了该委员会模式的建立和运行特点.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中,委员会模式能够很好地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使之互为补充,同时又内化和解决合作过程中常见的困难和问题,使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课外科技工作.

关键词:委员会模式,校企合作,课外科技

参考文献

[1]赵云娣,肖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4).

[2]葛龙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特点及问题分析和管理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6,(3).

[3]张亚志,吕淑云,李可,吴波,杨国峰.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5,(11).

[4]王曦,童伟中,王俊.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课外科技活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4).

[5]丁永玲.构建中国特色校企联合办学体系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3).

[6]聂哲,徐人凤.校企联合培养开辟实践教学新天地[J].成人教育,2006,(7).

[7]黄骥.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校企联合办学——以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8]郑卫东.立足双惠双赢——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9]沈永良,王欣,王艳春.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8).

篇4:“明星委员”的健康生活

濮存昕:为了哈姆雷特而锻炼

“请等一下!”刚合上的电梯门,又打开了,濮存昕走了进来,他向一旁的政协委员打招呼:“昨天晚上演话剧到很晚。”随后,他便开始左右摇摆头,活动颈部,一直到五楼。这是两会期间,发生在文艺界政协委员驻地的一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濮存昕坦言,他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前一天刚刚打了一场篮球赛。”他在13年前就加入了梦舟明星篮球队,“打篮球的时间很不固定,有时间就打。其实,运动的方式很多,即使开会的时候也能运动。”濮存昕边说边比划起来,“坐在椅子上,可这样来回收缩肚子,也可以左右前后晃动头,来活动颈部。只要你愿意,随处都可以运动,并不见得非要到体育场去。”

濮存昕认为,生活规律、按时作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每天早晨,喝一杯白开水,稀释血液,十分钟之后开始小跑,晨跑可以促进心脏跳动和血液的流通,一天都会精神振奋。

其实,濮存昕年轻时很少锻炼,整天忙于事业。但渐渐地感到自己的体力不行了,一个戏演下来很累,特别是演李白、哈姆雷特这些难度较大的角色,在大段大段的台词和激情表演后,经常会哑嗓子。“这时才意识到没有体力和健康是做不好事业的。”濮存昕说,加强了体育运动之后,他的体能大大恢复,这么多年,参加了许多重大演出,有时甚至是连续作战,嗓子很少再哑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能延长职业生涯的”。

冯小宁:劳动是最好的运动

“我的全部运动项目就是拍电影。一会儿在可可西里,一会儿又在青海沱沱河,一直处于奔跑的状态。”冯小宁笑着对记者说,“劳动是最好的运动。”

2007年上映的新片《青藏线》,是冯小宁带领剧组沿着刚开通的青藏铁路拍摄的,大部分戏是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拍摄的,冯小宁为此写了遗书托付了孩子才开拍。“带着夫人一同去气候极其恶劣的高原拍戏,走之前是写了遗书的。10年前拍《红河谷》我也写了遗书,但这次有家庭、有孩子了,意义大有不同,得把孩子的一些事安排好呀!”

在2007年年底冯小宁被评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他也将出手聚焦环保题材作品。

他正在以2006年8月10日17级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江温州这一真实事件为背景,拍摄电影《超强台风》。同时,他以为,环境保护不是一个政府的力度问题,最重要的是全民族每一个人的良知。只有每一个人都警觉起来保护环境,才能遏制环境的疾速恶化,不是快速,是疾速:“这么多年我拍的每一个作品,包括像《举起手来》这样的喜剧,都会自觉地关注环境保护。每个人的健康离不开环境的健康。”

关牧村:家里备台跑步机

高鼻梁、大眼睛,标志性的美人痣,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在两会会场外一出现,立即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您平时喜欢什么样的运动项目?”记者问。

“我主要是跑步,家里专门买了台跑步机。”关牧村这样回答,“我跑步的时间也不固定,只要有闲暇时间就运动,一次会运动40分钟以上。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谈得上如何工作。”

关牧村说,平时除了看书学习外,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会定期去健身房。“我还喜欢练瑜伽,因为这项运动能帮人稳定情绪和提高注意力,不仅能消除精神上的压力及焦虑不安等情绪,还能恢复生命的活力。”

除了运动,关牧村还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她告诉记者,自己坚持吃素很多年了,偶尔也吃点鱼虾之类的,但量很少很少。名气大,饭局也多,但关牧村说,她对于应酬一般能推就推,坚持在家吃饭,这样能保证自己以素食为主。有时因为外出演出或者重要的一些会议,她只好自己多点一些素菜。

对于健康的理解,关牧村认为,最重要的是心态要健康。她有两句格言,是在生活与处事中悟出的——“平常心是道,简单生活是福”。她说:“一个人有了名气,别人看你不平常,可自己要知道自己始终是一个平常人。守住平常人的心态,自己有条件过得体面些,但却追求简单生活,并从中感受到一种乐趣,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黄宏:有时间就去游泳

“我唯一的运动方式就是游泳。”著名喜剧演员黄宏对记者说。

对于游泳的好处,黄宏如数家珍:“游泳运动不同于陆地运动项目,它能量消耗很大,是减肥、健美、调整心理平衡的一项运动。游泳时在浮力的作用下,全身接近水平状态,双腿不断用力打水滑行,这样会减少大腿、臀部、腹部多余脂肪。游泳还能增强肺活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我现在尽可能的保证作息。12点之前睡觉。尽可能的早上吃早饭,因为搞文艺的人习惯开夜车,第二天起床比较晚。尽可能的演出后不再吃夜餐,以前总是在演出后吃夜餐、喝酒,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胃也受不了了。尽可能的坚持查体,每年至少保持一次,其实应该是两次的。”黄宏表情很严肃地说,他已经开始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了,“健康是根本,要学会休息。”

在饮食方面,黄宏的做法是,搭配一些粗粮,每天早上喝一碗玉米粥。“要粗细结合,合理安排肉、蛋、蔬果和奶制品的摄入量,现在不是营养不够的年代了,而要注意减油腻。”

黄宏对健康的认识,还表现在心态的健康上。他认为,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信息量大,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别把事放在心上。”他接到文艺作品研讨会的邀请,往往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去赴约,对于别人的作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能别人不爱听,但还是要畅所欲言,这本身就是一种释放。“人应该低着头往前走,脚下的每一步都是顶峰”。

阎维文:每周打4个小时网球

从《小白杨》到《说句心里话》,从《一二三四歌》到《想家的时候》,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一直在用他亲切、自然的歌声温暖和感动着无数人的心。

“我喜欢打网球。”阎维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表示,“时间不太固定,但只要有时间,无论是早上、下午或者晚上,都会去打,一周最少打两次,一次两个小时。”

阎维文告诉记者,他是在非典时期开始迷恋上打网球的。当时,所有的公务活动都取消了,繁忙的状态一下子中止了,有了时间去运动,结果打打网球后,感觉精力充沛,浑身舒服。之所以坚持下来,他认为是因为网球的运动量比较大,而且富有挑战性,每天都有新变化,慢慢也就产生了兴趣,之前也曾有过跑步,但因为太单调而没有坚持下来。“我喜欢运动量大的运动项目,像网球两个小时下来,大汗淋漓、浑身湿透,能让疲惫一扫而光。”

阎维文认为,人首先要有个好心态,然后要锻炼身体。“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饱和了,但运动却太少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运动,项目可以因人而异,哪怕是徒手活动一下也好,但必须要有,而且还要坚持下去,没有坚持,运动就没有效果。”

篇5:本学期生活委员的工作

本学期生活委员的工作,依然围绕着班费的支配问题。因为这学期的运动会中,用到我们艺术系的素描作业。作业需要扫描打印,所以第一件大事就是对作业的打印费用进行支付。收齐大家平摊的费用后,交给老师去打印。第二件大事就是班级的团建演出。我们班的团建,团支书同学定位为用纸做衣服,进行服装展示,相当于半个行为艺术吧。班费主要用在前期的支持上,比如给同学看衣服的样式,让同学们有个概念,要做成什么样的衣服,可以做成什么样的衣服。还有一部分支出就是借各种设备的押金问题。第三件事就是班级男生的篮球赛,我们用班费给打球的球员准备水,以及后勤事务。第四件事是班级的聚餐活动。由于班级长时间没有办聚餐活动,大家都强烈要求出去聚餐,所以我们就选在男生篮球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以及啦啦队就直接去黑石礁的金汉斯开始盛大的聚餐活动。本学期工作不足之处在于,有的时候比较被动,等到用钱的时候才想到班费已经没有多少了,这是最大的不足。希望明年这种情况可以改善。更希望,班费可以更多的不用同学来承担,最好能想一些办法去筹集班费,给同学们减少负担。在这方面我们今年是开始收集专教中的废弃塑料瓶。虽然收入微薄,但是,这标志着我们在努力。希望明年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以上是我对生活委员这一职务的工作总结。

篇6:大学生活委员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的生委工作就这么要结束了,很高兴本学期担任了我们班的生委一职,回顾这一个学期的工作,我不得不说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作为生委,其实感觉要做的事情也不是很多,但有时会有点小繁琐,除了要妥善地管理班费之外,还要听取同学们对生活上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上报改善等工作,下面就来细说下这个学期的工作内容:

一、首先,由于这个学期班上的课外活动的减少,也就少了班费的一部分开支,所以这个学期就只每位同学收交了15元的班费,以维持班里一些基本的开支。班里平常买的一些班会、团课布置材料,都经由负责该项目的班委亲自采购并带上发票过来报销,届时就予以登记,并把发票贴在工作簿里。对于平常班里一些材料、资料的打印,为了方便其他班委,就直接在嘉泰广场二楼的一师打印室挂了一个我们班级的账户,班委、课代表有什么需要打印的就直接挂账户,期末的时候再去结账就可以了,这样既不会出错而且方便。

二、这个学期协同青委一起,组织全班同学去了一次农家乐活动,整个活动中的经费账目的支出明细都是由我来处理,活动结束之后把账目做好并在班级公开,最后活动顺利无差错的完成。

三、是关于在城南校区的遗留问题:热水消费卡的余额返还问题。从老生委的手中拿到上学期统计的余额信息,先自己再计算统计一遍,确认好之后再联系相关的负责人,顺利的结完帐之后,及时的把钱当面返还给相应的同学,并在名单上签字确认已收到。

四、这个学期学院里对我们进行了一次食堂生活民意大调查,由各班的生委负责,收到信息之后马上就打印了调查表并及时的发给了每个寝室,交由寝室长负责集体收交,同学们都很配合的完成了调查,然后我就对大家在报告中提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好了以后就把所有的问题和建议都写在了我提交的总结里,希望能被关注。

五、还有近段时间大家反映的楼道热水不热且停水时间长的问题,在我们的QQ群里也及时的反映了,最近这一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同学们也是看到了我们工作的努力,我打从心底里的高兴。

六、本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就已经到班填写了750补助的信息确认单,可是不知为何补助迟迟未发放,每每同学们问起,我都需要好好安慰解释一番,现在眼下就是期末,大家都不免有些经济窘迫有些急了,我得每次开会的时候记得询问下生活部的负责人看看是否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最近,安抚民心的工作着实有点棘手。

七、前不久举办的游园会,也是协同了其他班委组织大家一起参与。

到这里,我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工作中我受益匪浅,得到不少的锻炼,我的人生经历又有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也不奢求大家对我的工作给予多少的好评,只是希望大家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能多给我提点提点,让我能更好地为班级服务!

12英本600班

生委:王睿

篇7:大学生活委员工作总结

时光匆匆流过,大学第一年年很快就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担任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的生活委员一职,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下是我的一些工作总结:

一. 主要做的工作 1.班费的收取与支出 2.评估助学金的一些具体事项 3.为班里选购物资

4.落实了学校以及班长交给我的一些具体任务

二. 工作表现

1.对于班费的每一笔收取与支出,本人都记录得非常清楚,为了尽可能的节省班费的支出,本人经常跑到学校外面的超市(家乐福)或者地下市场(天城)进行物资采购。2.关于助学金的的一些具体事项我也是凡事都亲自参与,认真的把每次会议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转达到班级里面,在转达给班里的同学的时候我都是尽量做到每个同学都明白这次时间的具体事项。在对班里贫困生进行选择以及助学金评定的时候,我一定会做到公平公正。

3.选购物资都是自己亲自去购买,这一年里购买的东西我会在下面进行详细的罗列。

4.对于学校或者班长交代的任务,我都是很务实的落实,尽量将任务做的圆满。

三. 具体事项

1.班费的具体收取与支出,在账簿上记录的非常清楚。这一年的时间里共收取班费为2473.7元,支出班费为1524.6元,目前所剩班费为949.1元。2.班费支出的地方:可以分为四部分 A. B. C. D. 学习委员复习课件支出大量资金

为各种运动会,活动,讲座等购买矿泉水等 向学校交纳的各种活动报名费,团费等 为班级添加一些小东西以及一些杂物

3.具体购买过的物资: A. B. C. D. E.

四. 问题及教训

我有时候由于手头缺乏现金,会动用班费,但事后都会及时的讲借用的班费还回去,希望下一届的生活委员能够避免这为运动会购买的彩纸笔,尺子等等 为了小品晚会购买的道具 为运动会和讲座购买的矿泉水 元旦时为班里购买的贺卡 买球服时,班里提供一些资助 个问题

附录:这一年里我们进行了三次聚餐和两次外出游玩,费用都是同学们自己垫付的,几乎没有动用班费,但有时候活动结束后会剩一些钱,若数钱的数目比较大,则平均退回给班级同学,若是数目比较小则直接纳入班费。

以上是我这一年的工作总结。

希望国贸二班下一届班委能够再接再厉,把国贸二班团结的更加紧密。

祝愿国贸二班越来越好,祝愿中青院越来越好。

总结人:XX

篇8:大学生活委员的工作总结

关键词:去行政化,学术委员会,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章程

1998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法》第一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高等学校要设立学术委员会”, 但由于其规定过于原则性, 导致各大学在执行过程中自由度过大, 而在行政权力不断泛化的现实中, 大学学术委员会建设产生了不少的问题。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有关去行政化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以及2011年教育部第31号令《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中进一步提出大学章程要对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的明确,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在去行政化改革的背景下, 以章程制定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建设,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实现学术权力的回归, 保障教授治学思想的落实,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是摆在当前各大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 行政化导致学术委员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学术委员会被边缘化

在大学内部, 政府管理大学的行政管理模式得以延伸, 大学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使得大学的管理出现强烈的行政化倾向, 表现在大学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行政化、大学事务处理的行政化、学术权力对行政管理的依附等方面[1]。因此, 在很多大学里, 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取代的情况非常普遍, 大学学术委员会实际上或者成了行政权力处理学术事务走程序的一个工具, 或者沦落成一个咨询机构而被日益边缘化。

1.2 规章制度不健全

《高等教育法》有关学术委员会的规定,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明确了“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 而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原则、负责人产生机制、运行规则与监督机制等具体问题并没有给予明确;第二, 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范围是“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 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 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但对于这些职责, 是否就是最终的决定权, 并不明确。因此, 《高等教育法》对学术委员会的规定, 是一种原则性规定, 留下了大量的制度空间, 这就导致了大学在具体执行上的“可操作性”, 从而给了行政权力泛化可乘之机。结果是很多大学虽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 但普遍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一方面使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术权力得不到保障, 另一方面也使学术委员会失去了赖以健康成长的土壤。

1.3 组织架构及人员组成不合理

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有些大学只有校级层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 学科层面或二级院部层面则较少成立, 而专业层面成立学术委员会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 这些层面的学术事务自然而然就由行政权力代为处理。学术委员会人员组成不合理, 虽然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数是教授, 但是很多人是以校领导、院系领导、处长的身份加入的, 无行政职务的教授很少, 而且任命方式有很多行政因素。结果, 受传统的行政权力主导思想的影响, 委员们决策往往唯行政领导马首是瞻, 这种决策实际上还是行政决策、首长意志[2]。

1.4 决策方法存在缺陷

大学学术委员会在进行学术审议或决策时, 最常采用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方法。而经济学研究表明, 如果备选方案超过2个特别是多于3个时, 投票悖论就会产生, 且备选方案越多, 出现投票悖论的概率就相应提高。可见,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不仅存在多数人侵害少数人权益的后果, 而且也具有天生的缺陷, 因此, 它并不是完美无暇的公共选择规则[3]。协商民主理论也认为, 用投票的方法把相关利益者的偏好聚合起来的行为只能算是一种“统计式民主”, 真正的民主不是偏好的简单聚合, 而是这些偏好应当是有思想、有觉悟的相关利益者经过深思熟虑而生成的, 在追求某种决策的最佳理性和公共利益时, 又会改变的[4]。因此, 为了体现学术公平及更有利于学术发展, 学术委员会有待寻找一种更为科学的决策方法来处理学术事务。

1.5 委员积极性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长期被边缘化, 部分学术委员特别是那些没有行政职务的教授委员对于处理学术事务的积极性并不高, 反正是被行政权力所控制, 学术委员会的表决往往就是一种形式, 委员们也就乐得轻松, 应付了事。另外, 学术委员会委员很多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 但他们处理一些全校层面的综合性事务能力仍然不足, 比如审议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要求对自身研究领域比较熟悉外, 还要对国际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社会人才需求动态、人才培养先进理念等有较深入的研究了解。因此, 要有相应的制度来督促学术委员不断学习提高, 以胜任其职责需要。

2 去行政化背景下大学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意义

2.1 落实教授治学思想, 重塑时代大学精神的需要

说到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是这样描述的:“大学独立、学术自由、学生自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等原则都是被世界著名大学实践证明了的, 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显然, 我国目前的大学离这种精神还相距甚远”[5]。而在大学去行政化, 政府向大学放权, 大学内部行政部门向学术组织还权的背景下, 只有进一步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建设, 建立起一套能保障学术委员会科学有效地行使学术权力的规章制度, 才有可能真正把教授治学的思想落到实处, 并且通过学术委员会带领广大教授和师生不断努力, 总结办学特色、凝练办学理念, 才有可能重塑符合时代发展的大学精神。

2.2 实现学术权力回归, 推动去行政化改革的需要

根据《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及有关文件的精神, 学术委员会是法定的行使大学学术权力的主要学术组织。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 以当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 通过章程或规章制度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在大学中的权力定位和职能范围, 科学界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 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制衡的新型关系, 确保学术委员会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扰, 独立自主的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 实现学术权力回归, 从而推动大学去行政化改革, 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促进大学学术发展, 推进大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行政权力泛化的结果是大学很多学术事务都是行政权力在控制甚至越权处理, 从而出现“外行管内行”的混乱现象, 导致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甚至是违反学术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决策, 严重阻碍了大学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不利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大学学术委员会建设, 由学术委员会带领广大教授及师生重新审视大学的一些学术决策和人才培养模式, 尽快纠正各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 能让学术发展回归正轨, 推进大学的科学发展。

2.4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

学术事务是大学的主要事务, 学术权力应该是大学内部的主要权力之一, 而行使学术权力的学术组织本应该是大学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以学术委员会为首的大学学术组织在行政权力的长期压制之下, 组织体系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也呈现出行政权力一家独大的不合理状态。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 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首的大学内部学术组织体系, 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加强大学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思路

目前, 我国大学章程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建设, 有必要抓住这一契机, 通过制定较为完善的学术委员会章程或规章制度, 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的权力定位、职能范围、组织架构、成员构成、运行规则、监督机制等重要内容, 保障学术权力的真正回归, 落实教授治学思想, 推动大学去行政化改革, 确保学术委员会决策及管理的科学性, 做到引导追求卓越的学术态度, 创造公平自由的学术环境, 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风气, 最终促进大学的学术发展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在此, 笔者结合《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中提出的“章程应当明确规定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以及其他学术组织的组成原则、负责人产生机制、运行规则与监督机制”的要求, 就大学学术委员章程中应该明确和注意的一些要素提点粗浅的想法,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1 学术委员会的定位及职能

有关学术委员会的定位及职能, 《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条:“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 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 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 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相关表述为“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评价、学术发展、教学科研计划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咨询、审议、决策作用, 维护学术活动的独立性。”另外就是一些专项性的文件会对学术委员会的职能进行某些扩展或明确, 如《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教社科[2009]3号) 就提到“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 学术委员会要设立执行机构, 负责推进学校学风建设, 调查评判学术不端行为等工作。”对学术委员会的定位及职能的明确, 是学术委员会依法依规行驶学术权力的根本。通过对有关文件的梳理, 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我们对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定位及职能可做如下表述:学术委员会是在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前提下, 受校长委托, 对校长负责, 独立行使最高学术权力, 承担包括以下学术事务的咨询、审议和决策职能, 体现教授治学精神的学术组织。 (1) 学科建设; (2) 专业设置及调整; (3) 学术评价 (包括教学、科研成果评定、重点项目结题评价等) ; (4) 学术发展; (5) 教学科研计划方案制定; (6) 教师队伍建设 (包括骨干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评审、特聘教授年度考核、名誉教授名单审议、教学名师人选审议等) ; (7) 学风建设 (包括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评判等) 。

有关学术委员会的权力定位, 还要明确两个关系。一是学术委员会与校长及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 学术委员会虽然受校长委托, 对校长负责, 但要注意的是, 学术委员会是独立行使最高学术权力, 也就是说校长和行政机构即使有不同意见, 也不能对学术委员会的决议进行直接干涉, 而要通过相应的程序, 甚至提交党委或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裁决, 以保证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思想的落实。当然, 学术委员会在实际处理学术事务的过程中, 保持与校长及行政机构充分的沟通协商, 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都会有帮助。二是学术委员会与其他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 学术委员会虽然行使最高学术权力, 但它与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二级院部、研究机构等其它学术组织应该是分工合作, 互相指导的同等关系, 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有关学术委员会的定位与职能, 各高校在制定具体的学术委员会章程时, 应根据自身实际及需要, 进一步明确对学术委员会定位及职能的表述, 务求做到定位明确, 职能清晰, 以利于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出作用。

3.2 组织架构

大学学术事务众多, 既有全校性的如教学科研计划方案的审议决策等综合事务, 也有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等较为单科性专业化的事务。因此, 为提高学术委员会处理学术事务的水平及效率, 按照“内行人管内行事”的原则, 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应该是“学校-学科 (院部) -专业”三层面松散型的治理结构, 各层面学术委员会之间是分工合作、相互协调、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而非上下级的领导关系, 各层面学术委员会在其职能范围内相对独立开展工作, 其工作成果应该得到互相尊重和认可。

学校层面设大学学术委员会, 根据大学规模及实际情况可考虑设置自然科学分委员会、人文社科分委员会及学风建设分委员会等, 主要是制定全校性的学术发展规划、审议全校性的教学科研计划方案、处理涉及多学科或跨学科学术事务等全校性或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事务, 并指导及监督另两个层面的学术委员会开展工作。学校层面学术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 处理学术委员会日常事务, 避免以往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挂靠职能部门造成的受行政权力干扰的情况。

学科 (院部) 层面设学术委员会某学科 (院部) 分会。按学科或二级院部设学术委员会分会是当前大学比较普遍的两种方式, 两者各有利弊。按学科设置, 由于同一学科的学术事务性质相近, 更有利于学科内部的统一规划及资源共享, 对促进学科建设作用明显, 但由于大学的二级院部往往不是严格按学科设置, 这种方式可能会由于跨学院的协调问题而造成工作效率不高。按院部设置最大的好处是与二级院部的行政设置一致, 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但由于学科的割裂, 不利于学科建设, 且可能产生同一学科不同院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笔者更倾向于按学科建设, 毕竟学科建设工作是大学建设的龙头, 而且很多学术事务是以学科为单位的。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大学的院部设置也能按学科设置进行改革, 做到学科与院部的统一。学院 (院部) 层面学术委员会分会一般不设常设机构, 具体学术事务由分会主任负责召集。由于大学学术事务中大部分是以学科为单位的, 因此学科层面的学术委员会应该是大学学术委员会治理结构中的重心所在。

专业层面设学术委员会小组, 主要是处理专业内部的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 同时负责收集一线教师及学生对专业和教学的意见, 保持与一线师生的充分沟通, 加强专业建设。在专业层面可能很多高校没有专门设立学术委员会, 而是由学科 (院部) 层面的学术委员会负责, 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专业虽小, 事务虽少, 但涉及单个专业内部的学术事务, 仍然只有该专业的教授和教师才是最权威的, 因此专业层面设专业学术委员会小组非常有必要, 且专业学术事务必须以专业学术委员会小组意见为主, 学校及学科层面的学术委员会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及协调整合, 以避免各专业单打独斗, 过于局限。

3.3 成员构成

成员规模及负责人设置。学校层面学术委员会一般根据大学规模及实际需要控制在10-40人为好, 设主任1名, 副主任2-4名, 另办公室常设机构专职工作人员1-2人;学科 (院部) 层面学术委员分会一般为5-7人, 设主任1名, 副主任1名;专业层面学术委员会小组一般为3-5人, 设主任1名。各层面学术委员会成员要考虑各学科、院部、专业的覆盖面, 确保学术委员会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任职资格。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任职资格, 除了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某学科专业领域较高学术水平的教授外, 还应该具备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德, 处事客观公正、大局意识强, 敢于坚持真理、不畏强权。

成员及负责人产生机制。各层面学术委员会成员采用自下而上经候选人提名、选举、公示、聘任程序产生。首先各专业在本专业内部通过自荐、组织或他人提名的方式确定若干名符合任职资格的候选人, 然后由该专业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公开投票选举出该专业学术委员会小组成员, 得票最高者自动当选为该专业学术委员会小组主任;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小组主任自动成为学科 (院部) 层面学术委员会的候选人, 与自荐、组织或他人提名的候选人一起, 接受来自于本学科内各专业的选举代表 (各专业推选人数相等或接近的代表参加选举) 进行公开投票选举, 学科 (院部) 层面的负责人由该学科 (院部) 选举后产生的全体学术委员会成员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产生;学校层面学术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主要由各学科 (院部) 主任、校长提名、学科 (院部) 提名、重点实验室 (或重大科研项目) 提名等方式产生, 并由各学科 (院部) 、重点实验室 (或重大科研项目) 推选出来的选举代表进行公开投票选举, 产生最终的学校层面的学术委员会成员, 并由全体成员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产生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各层面学术委员会成员及负责人, 须向全校公示, 无异议后方算当选, 有异议者须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经过相应的程序调查了解, 情况属实者取消其资格并重新按程序补选, 最后所有学术委员会成员及负责人经校长聘任后才能正式上任。另外还有两个重要问题: (1) 为避免学术委员会重新沦为行政权力的附庸, 必须规定学术委员会中有行政职务的成员不能超过50%; (2) 有关校长是否应该退出学术委员会的问题。针对媒体纷纷报导大学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的现象, 有学者认为, 世界上有很多大学 (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澳大利亚梅铎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元培科技大学等) 并不排斥校长等学校行政负责人成为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或者兼任负责人, 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人参加学术委员会, 在集体决策的情况下, 并不会因此形成专断, 反而更有利于他们了解学术委员会的决策, 组织学校资源为学术发展提供保障[6]。笔者认为, 校长应与其他教授一样, 具备被选举资格, 只要符合条件, 就可以参加竞选, 与其他候选人一起, 公平竞争。而校长即使加入学术委员会, 也应该与其他委员一样, 不能享有特权。

任期及连任。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任期既要考虑稳定性, 又要保持其活力。因此, 建议学术委员会成员任期一般为3-5年, 最多连任一次, 每届连任人数不能超过50%。

3.4 运行规则

决策程序。虽然说把学术委员会分为三个层面, 但由于各层面的学术委员会之间并非上下级关系, 即使是专业层面学术委员会的决策也要受到学科 (院部) 层面或学校层面学术委员会的尊重, 所以可以说各层面的学术委员会都承担该层面学术事务的最高决策权。因此, 学术委员会的决策程序是否科学有效, 关系到各种学术决策的正确与否。为了解决简单的投票和少数服从多数这种“统计式民主”决策方式存在的缺陷, 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可考虑采用“协商模式”, 即学术委员会进行某项决议之前, 要充分让各利益相关者的偏好或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和全面阐释, 在共同协商和民主讨论的基础上, 通过理解、妥协和认同的方式使持其它偏好或意愿的利益相关者改变原有的偏好或意愿, 使各方偏好或意愿基本达成一致, 从而保证决议得以有效执行。在经过“协商”取得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投票决策, 而且投票采用实名制, 这样可以使每位学术委员能认真履行其职责。

复议机制。学术委员会决议形成后, 必须向全校进行公示, 任何人或组织包括校长有异议的, 可列出异议理由, 经50%以上学术委员会成员同意, 可要求学术委员会进行复议。不论复议结果如何, 学术委员会都应该将复议结果及理由向全校公开, 接受监督。若经过复议程序仍无法解决矛盾的, 可视情况提交党委、教职工代表大会等进行仲裁。

执行机制。学术委员会的决议经公示无异议后, 由校长签批执行, 如果比较重要的决议, 还需要经过党委或教职工代表大会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在执行过程中, 学术委员会要注意收集执行情况的反馈, 及时进行相应的指导, 必要的时候可经法定程序对决议进行修改完善, 确保执行效果。

3.5 继续教育

作为大学学术权力的执行者, 学术委员会成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术决策和学术管理的水平, 因此有必要对学术委员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提出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应该涵盖其工作职能范围, 特别是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国际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先进理念、学科专业建设等内容。继续教育的方式可以包括个人学习和集体培训等, 每年要有学时的要求, 继续教育情况应纳入考核内容。

3.6 考核监督

学术委员会作为大学学术权力的执行者, 关系到大学学术决策的科学性, 关系到大学的学术发展及学术公平, 因此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 来督促学术委员会及各成员自觉履行职责, 对于不合格的成员要及时进行淘汰。考核包括集体考核和个人考核, 学术委员会以及每位成员每年都要对履行职责情况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 并接受全院师生的监督。每位委员参与学术委员会工作的情况包括责任心、客观公平性、大局意识等都要有相应的记录档案以备考核。

任何权力都有扩张的本性, 都有被滥用的可能, 学术权力也不例外, 因此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体系, 保障学术权力的正确运用和规范运行。从监督主体来说, 学校党委及纪委监察部门、校长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乃至全体师生等, 都可以成为学术权力的监督机构或监督者。从监督内容看, 除了监督学术委员会及各委员处理学术事务外, 还要防止某些委员不作为、谋私利、搞霸权等行为的产生。从监督制度看, 要建立投诉申诉制度、公示制度、问责机制、考核机制等系列配套制度。从监督方式看, 包括学术委员会在开展重大的学术决策及处理学术事务时, 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应该列席参加;决议正式公布前的公示及复议等;决策运行之后的问责机制等。

3.7 待遇报酬

学术事务是大学的主体事务, 因此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强度是比较高的, 要履行好学术委员会的职责, 需要每位成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必须在待遇报酬上给予相应的体现, 才有利于提高学术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马钦荣, 刘志远, 应望江.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探索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31.

[2]李春梅.高校学术委员会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3 (4) :83-86.

[3]陈彬, 涂秋鸿.公共选择视阈下中国大学学术组织决策的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6) :85-90.

[4]向东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权力运行的“协商模式”[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7) :103-106.

[5]刘道玉.中国高校之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48.

上一篇:深圳市社会保险政策下一篇:500字关于孝顺的作文:父母教会我要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