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24-04-19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月26日下午xx区小学数学新教师最后一次活动在百家湖小学举行,这次的主题是浸润式培训,这次培训活动采用从实战教学到评及讲座的模式。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学习能力还很缺乏,需要老师的从旁引导,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引导学生的度,不是一味的牵着学生走,适时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在《认识乘法》这一中,焦欢欢老师就很好的做到了从辅助到半辅助再到放手,从具体到抽象一步步的.引导孩子认识乘法。

《认识乘法》本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焦老师在一年级下学期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新的开始,焦老师从学生熟悉的要算一共有多少应该用加法入手,4个相加,个2相加,个相加等等,最后到24个2相加,让学生意识到当有很多个相同的数字相加的时候怎么办?从而引出乘法,让学生明白用乘法可以更简便。在引出乘法的过程中,焦老师先是用出示2个2个一组的小兔,有组;个个一组的小鸡,有4组。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像小兔和小鸡那样子摆一摆,给出要求:每堆摆2个,摆堆;每堆摆个,摆2堆。最后焦老师让学生自主的摆,并全班交流每堆摆几个,摆几堆。从给学生摆好,到提出要求让学生摆,再到让学生自主的摆,这个过程教师一步步的放手,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这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很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这一次的培训让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教学要注意的地方,对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篇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从顶岗实习以,我越越懂得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含义,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因为知识永远在不断更新,人的一生中,还有很多知识有待于将学习,因此学生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能终身修行

现在很多教师都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差,他们不会自己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不能对学生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也不能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而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的指导和调控,一旦脱离教师,学习就没有了目标和方向。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觉得一名物理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以外,更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物理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教材,能,环保,生活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设计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物理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好评,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至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锻炼学习意志。“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和引导学生总结是学习技术因素指导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对综合问题,要注意认知层次,由易到难步步设问,对学生错误或回答不全的进行反问,促使学生不断的思考。

篇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一、激发兴趣, 积累素材, 调动写作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尽管兴趣有先天因素, 但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可巧妙地加以引导和激发,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变其“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 让学生走出课堂, 到大自然中、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 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表现欲, 鼓励学生去创造性地写作。

作文没材料就像裁衣无布和做饭无米,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 家长对孩子的早期启蒙教育几乎空白, 学生基本使用方言, 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着普通话表达能力低下、阅读量少、词汇积累贫乏的缺陷, 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 苦于不知写什么才好, 往往缺少个性, 千人一面。别人怎么说, 他也怎么说, 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 他也怎么写, 缺乏自己的创意。无病呻吟的现象十分严重, 吹牛、忽悠、撒谎:写父母就是“冒雨送我上医院看病”、写老师就是“挑灯批改作业”、写同学就是“帮助生病的我补习”……事例虚假、空洞无物。其实, 与城市学生相比, 农村孩子在实践能力和作文素材积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会干农活, 会放牛、喂鸡、赶鸭;夏天时常上树捉知了, 下河摸小鱼小虾, 以及捉迷藏、翻跟头。有着这么丰富的课余生活, 就应鼓励学生把所见所闻写成日记或作文, 并让他们消除各种顾虑, 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样学生会兴趣大增, 写作起来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每次活动前教师都要先布置写作任务, 这样学生就能有目标地去寻找材料, 写出文章来。在寻找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获得一些素材, 但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用到当时的作文中去, 这些素材如果不用文字及时记录下来, 很快就会忘记, 使素材的积累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教师要求学生勤动笔。无论是参观、观察还是调查访问, 都一定要做好记录。此外, 教师应要求学生平常看书时随时随地做好记录, 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

二、留心观察, 用心体验生活, 捕捉事物特征

要想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写, 阅读固然必不可少。但光靠阅读是不行的, 教师还必须教会学生走进生活, 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 进而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的素材。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 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 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 就要多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把观察锻炼成习惯, 锻炼成第二天性, 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炼的功夫。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 从中猎取写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例如, 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动物, 让他们从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有许多新发现, 也产生不少疑问, 如“鸭子能下水游泳, 公鸡为什么下不了水?老水牛会尿尿, 公鸡为什么不撒尿?”对学生的疑问, 我不急于回答他们, 而是引导他们去查阅资料, 寻找答案, 这就使学生积累了更多的习作素材, 学生提笔状物时, 字里行间就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其次, 引导学生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 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让他们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 使其学会刨根问底, 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还要求他们走向社会, 同更多的人接触, 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 从而思索一些东西, 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三、多写多练, 提高能力, 功到自然成

课内外的大量阅读, 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 知识增加了;仔细体验观察生活, 让学生有话想说了。但是, 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某一件事或某一观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设置疑问, 启迪学生的智慧, 或者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可由其他学生给予解答。同时, 学生要想掌握写作规律, 还应多写多练,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文章。教师可以布置周记, 让学生把每天听到、看到、读到和想到的一切用最贴切、最恰当的语句, 以最合理的顺序记录下来, 长此以往, 习惯成自然, 学生自会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写成文章了。这样, 写作时学生就不会无话可写、胡乱应付了, 因为学生已经愿意把一切诉诸文字、吐露心声。当然,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缩写练习, 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

篇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经济规划师、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成员。

邮箱:duxueying666@163.com

赵江的公司是一家系统集成供应商,他的销售团队有12人,负责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业务,在完成公司目标上进度缓慢,这些上岗仅有2-3年经验的员工能力明显不足。为了提升销售团队人员的能力,他每周都抽出特别的时间教导他们销售技巧,针对团队成员上报的困难,赵江提出他的看法及解决方案。一个季度下来,他发现有许多团队成员在销售行为上仍重蹈覆辙,无法自培训中获益。这些销售团队成员的工作习惯仍然根深蒂固,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与顾客低效率地交流。面对这样的状况,赵江很困惑,不知道是他团队成员素质低落还是他自己在沟通上有问题,或是所用的销售团队成员的素质是不堪造就?

案例中赵江在对员工培训时,把自己所谓的销售技巧当成一成不变的知识教给员工,以此替代对员工进行营销理论、营销策略、营销能力的系统培训。使员工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无从下手、难以施“技”。除此之外,面对员工上报的困难,他为他们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使员工习惯于依赖和坐享其成,扼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独创性,破坏了员工赖以成长的土壤,犯了“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的错误。使自己的销售团队成了一支“羊团队”,这正是众多创业者最常见的错误。

那么,案例企业该怎样做呢?

第一,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目标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聘请专家授课,对员工进行营销理论、营销策略、营销能力的系统培训。使销售团队的成员能够根据自己所负责区域的市场特点找准自己的营销定位,以求先谋者胜,避免“掘井九韧而不及泉”;根据区域的人文环境创意自己的营销文化,以文化渗入消费者心中,形成产品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强势拉力,产生相应的产品溢价;根据相关产业知名品牌产品的特点,采取“借树开花”、“借梯上楼”、“借水行舟”等方法策略,整合相关社会资源为自己的经营资本,尽快完成“由蛹化蝶”的逾越;根据市场环境、经营理念、客户心态、拥有资源、核心能力等五大要素制定自己的营销战略,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思维风格,引导自己进退有据、左右逢源,再上一层楼,再越一座山;另外还应采取读心营销、品牌营销、娱乐营销、破点营销、板块营销、拟人营销、终端营销等行之有效的营销方略来构筑自己科学的营销战术体系 。

第二,对员工在销售中遇到的问题,不要仅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与员工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路,让员工按照思路和思想方法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员工经过多次解决问题的实践以后,员工就能自己独立解决销售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应变能力、独创能力大大提高,成为在市场竞争中能独当一面的销售人才。先有非凡之人,后有非凡之事。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定力,是无型资产。在员工队伍建设上,多数企业在靠老板拉动,而非机制拉动,特别是初创企业更为突出,这是制约员工独立工作、大胆创新、更快成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建立必要的用人机制、科学的育人机制,把员工变成一支支猛虎、有勇有谋,让机制塑造员工,不要让员工成为老板鞭下的绵羊。

篇5: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论文

一、模仿与创新

我们都知道,“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习字要临帖,画画要临摹,作文也要从模仿开始。模仿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模仿课文。一位同学要写植物,怎样才能写得好呢?课本里就有叶圣陶先生所写的《爬山虎的脚》,写得细致入微,让人惊叹不已。找出这篇文章,仔细揣摩,再仔细琢磨,不愁写不出一篇好文章。

当然,模仿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学习过程。模仿使我们能逐步懂得写作的基本规律,熟练了,便能“仿中有创新”。一味地死记一些优秀的文章,这样只会让学生做个被动学习的“木偶”。作家陈本昌在《我的老师关鸿》这篇文章中,写到自己和同学去观察云的日记,写的都是白云由棉花变成蘑菇,从羊群变成老翁。后被关老师教育:“日记要写自己的眼看到的,自己的心想到的,两个人永远写不出同样的日记!”他从此懂得了一个道理,作文要写出自己亲眼观察和亲身体会到的东西,这就不会和人家一样了,抄袭和太多的模仿,都不能说是作文。正确的模仿,不会影响你的创造性,因为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能使你在初学作文阶段增加成功的体验,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和志趣。

二、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写出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常见的作文病症就是言之无物或内容空泛,病因是缺乏生活体验,未能很好地捕捉生活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明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科书上,要深入到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去,干预生活,认识生活,培养自己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取长补短,使材料“为我所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语文这一生活与工作都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提高学生御用语文的有效途径。“观察是丰富生活认识的途径,思考是训练潜能的迁移。观察获得学习生活的资料,思考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把握所观察事物的特点”。

篇6: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感悟点滴

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无法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能应付未来挑战的知识,但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迎接挑战的能力,这才是教育者的明智选择。

我在多年的语文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我都想方设法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如我教《鸟的天堂》一课,我就采用了以下步骤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

首先让学生学会解题。让学生读题目,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谈自己认为所谓天堂是什么样的,再让学生谈题目中的是天堂,最后再让学生针对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其次读课文,归纳文章内容,并分层。让学生根据同学们的提问,初读课文,归纳出主要内容,然后再熟读课文给课文分层,并让学生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再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鸟的天堂》一文的重点部分是两次去所见不同。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只看见了美丽繁茂的充满生命力的大榕树,让学生自己归纳作者写了榕树的根枝叶,并让学生读这一部分并体会体会。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许多鸟,让学生精读,进一步归纳鸟的多、颜色、种类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鸟的天堂的美。这样学生就知道了一篇文章怎样去分析,以这样去读懂。

最后让质疑问难。“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我一般把它放在一堂课的后半部分来处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这个学生动了脑筋,提出了这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篇7: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策略

内容提要:单词学习策略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复杂的系统,小学单词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进行。本文就小学英语高年级单词教学过程中学困生单词学习策略形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若干学困生单词学习策略培养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学困生 单词 学习策略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学习能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尽相同。部分老师认为学生因为基础差,不勤奋,不专心而成为学困生。但这类解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个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学困生听了老师上述批评之后,仍不知道该如何去努力。笔者任教小学英语五、六年级十年,经验表明,很多学困生都曾尝试过努力学习,但最终没有成功,由此可见,在“基础差”、“不勤奋”、“不专心”一类解释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即学困生学习策略的问题。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很多人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其实与学习方法相比,学习策略涵盖的内容更加全面。学习策略是指有目的地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设计、组织、监控、反馈而选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手段,它包括学生为了有效学习采取的各种学习步骤。从抽象意义上讲,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在操作意义上来讲,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调控的统一体;从结构意义上讲,学习策略是由学习方法和学习调控等方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策略是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愿望是为了用较少的“消耗”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学习策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英语课程标准》中把英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在数量上相对少些,多数是较为简单和具体的策略。所以《英语课程标准》中没有对这些策略分类,而是把这些策略统称为“基本学习策略”。主要包括: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对所学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尝试阅读英语故事以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二、学困生单词学习策略的形成和纠正

某些老师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的事,他们喜欢怎么学就怎么学,老师改变不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形成有效学习的策略虽然主要责任在于学生,但并不表示教师就没有责任。相反,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策略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策略不是自发形成的,尤其是小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只凭自己的努力,很难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那么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师究竟该如何在单词教学中对学困生实施学习策略的指导?下面我就从学习策略形成的特点,以广州市小学五、六年级学困生单词学习策略的形成以及变化发展过程为例,来进行分析。

1、单词学习策略的形成是行动和实践的过程

小学生学习英语单词时实际上都有自已的策略。有些学生喜欢多听、多讲却不喜欢动手去写,有些学生能记住单词却不能流利对话。所以,当教师想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时,需要用一套新的学习策略来逐步代替他们现有有的学习策略。

比如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单词时,有可能会采用给单词标注有相似发音的汉字,这就是他在执行单词认读的学习策略。不管这种策略是不是有利于他的发音,实际上他已经通过行动来执行自己的学习策略。当老师的教导他这种学习策略不利于培养自己的正确发音时,他也不可能立即丢掉这种策略,因为他需要新的行动来代替原来的行动。在他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记忆单词时,这种学习策略会持续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英语老师抱怨学生在英语书上写满汉字而屡教不改的原因。

2、单词学习策略的形成是体验和反省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即使教给学生发音规则,很多学困生还是喜欢走标汉语的老路。这里就要提到学习策略的体验特征。有了学习行动,也就有了学习体验。学困生进行学习活动时,必定产生某种体验。比如,一个五年级学困生现在想改变自己给英语单词标中文的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根据字母的发音规则去记忆单词的语音。这显然是一种新的学习行动,伴随着这种行动而发生的是他内心的崭新体验。这种体验可能让他觉得新奇、愉悦和富有成就感;也可能让他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无效,短时间内出现学习滑坡现象。这时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鼓励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他就会放弃新的尝试,重新使用以前的学习策略。

3、单词学习策略的形成是矫正和适应的过程

过去学困生不懂得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不自觉地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尽管他已经知道这样做的弊病,但是,他仍然需要用一段时间的训练来矫正这个习惯,否则他就会依旧执行原来的学习策略。新的行动带来新的体验。学困生曾经很适应用汉字注音的方式去记忆英语单词的发音,他已经习惯于给每个单词都标上自己认为合适的汉字,而且这种方法曾让他有过成功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对按字母的发音规则认读单词有一种不适之感,于是他还要经历一段适应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耐心细致,不能急于求成。宽容地看待学生在认读单词过程中出现的“卡壳”现象,教师的爱心能尽量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让他们坚持训练正确的学习策略。

4、单词学习策略的形成是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学习策略的发展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实现个性化学习(individualized learning)。个性化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潜力来规划学习内容、方式、目标等。而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方式目标都是不同的,这样他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困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形成了自己认读单词的学习策略,但是这单一的学习策略并不能解决他英语学习中所有的认读问题。在他从四年级升上五年级时,发现很多英语单词的发音是不规则的,而他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不规则发音的单词。这时候,他就需要对原来的认读学习策略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调整。所以学习策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此刻,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就不仅局限于自身指导,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的平台:天河部落、小组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电视英语学习节目等,把资源策略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中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自己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教师如何引导高年级学困生发展自己的单词学习策略

1、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高年级学困生最初的单词学习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而且这种形成最初是无意识的。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初步形成的学习策略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让他们自主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反思就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加工过程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也就让他们学会了调控学习的重要能力。教师可通过问卷来了解学生思考哪些是他们认为对学英语有用的方法,如怎样通过听、说、读、写来交流,怎样更好地利用各种材料来学习,怎样区别英语学习与其他科目(例如语文拼音)的学习,并将其他科目学习中有用的方法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例如: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经常主动回答吗?你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与别人合作吗?你上课能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吗?你现在的作业书写规范,字迹清楚吗?你能总是根据需要进行预习吗?你经常对所学的课文主动复习吗?你会通过观看英语节目,阅读书刊,上网等途径丰富英语知识吗?看见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你会想用英语应该怎么来说吗?遇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你会查字典吗?

通过对我校高年级的学困生的调查,表明当前他们至少缺乏下面一些学习策略的基本素养: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能力、学习情绪的调控、信心的保持、合作精神、自主学习方法。通过调查评价,学生可以清楚自己在哪方面的学习策略比较欠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及时反思,并依次设立短期学习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改进学习策略。

2、改变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策略

单词教学策略和单词学习策略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运用最佳教学策略的教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养成寻求最佳策略来帮助自己获得发展,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从教学策略的选择入手,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阶段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教师应该走的第一步。而后对症下药,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困生寻求并运用“目标学习策略”。如五、六年级学生面临的最大学习困难是单词的认读,那么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认读策略的培养,如经常复习最基本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采用整体感知方式呈现、教读生词;渗透字母或字母组合发音规则的教学;经常对比、类比相似的单词;以及一些趣味性的联想认读教学等。这样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自主寻求最佳词汇认读策略的习惯。

3、通过单词学习策略的培养促进学困生的有效学习

学生要通过真实的学习任务才能有目标地联系策略。这种实践活动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发生。在学习策略课堂教学之始,教师在更大程度上控制着教学活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更多地、更具体地示范目标策略的使用。而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便更多地引导学生来使用这些策略。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教师逐渐提高要求,直到他们能独立地运用这些策略。例如,在五、六年级的词汇教学中,除了根据发音规则去记忆单词以外,我还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趣味型词汇联想学习策略。教师可以先示范对例词做出一些趣味性联想:shelf——She likes fun.Family——Father and—mother。然后逐步让学生在接触生词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种方法使音、形、义结合,词句结合。让学生回顾了已学的词汇,而且找出新旧词之间的联系,效果良好。学习任务结束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和展示自己。这样学生能对他们自己觉得有效的策略进行学习的迁移,把这些策略运用到其他情景的学习中去,设计出有利于他们自身的策略。如在交流活动中,学生说出各自词汇记忆方法,往往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如:engineer——English in beer. Actress——Act in a dress.这两个单词的记忆方法与教师在上文中所提的方法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创新的地方。如果学生能达到这个阶段,那么这种学习策略指导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因为学生已经成为这种学习策略的独立运用者,并能通过这种策略调控自己的词汇学习。同时,通过实践,部分学生甚至改进了原先教师所传授的学习策略,并发展了自身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迁移,从而提高他们对这种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

四、指导高年级学困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习策略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短时间内只重点训练一种学习策略

心理学家Moely(1969)通过图片记忆的任务来研究不同年龄儿童的组织策略能力。结果发现,5—7岁儿童中自发使用组织策略的倾向不明显,8—9岁儿童开始出现自发使用组织策略,10—11岁儿童表现出较强的组织策略。Flavell(1970)也通过一项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儿童学习策略运用的实验发现,学习策略的自发使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年龄越晚的学习者越容易掌握。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短时间内同时接受几种不同的学习策略的训练是不科学的。

1、教师有重点地向学困生做说明,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学困生做个别辅导

学习策略的形成有共性,但包含了更多个性化的成分。同一种学习策略也许对某些学生很有效,但对另一些学生却帮助不大。教师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对大部分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训练,关注学困生这一收效不大的“弱势群体”。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困难和想法,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做个别辅导,引导他们找到原策略中适合自己的部分,改进不合适的部分,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3、教给学困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和调整的方法

教师一开始就要教给学生如何掌握运用策略的时机,并让他们在广泛的情景中练习使用。并和学生约定,要将所学的策略尽量运用到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每次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小组交流,说一说:这堂课里,我学到了什么?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困难?这些方法里,我认为哪些是最有效的?而哪些效果不好?我还可以从老师或同学那里得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吗?合作学习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向别人学习,并学会监控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那么,离他们真正掌握学习策略这把钥匙的时间还会远吗?

篇8: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应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活动;在社会上,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去听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的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二、学好基础,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优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

如教《翠鸟》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从静态到动态,又从颜色到形体等描写翠鸟的外形,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是这样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应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下笔才能洋洋洒洒。

四、勤动笔写,用好素材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素材丰富了,还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还可以坚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

上一篇:傲骨的梅花作文600字下一篇:简短的毕业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