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纠纷起诉状

2024-05-02

合伙纠纷起诉状(精选11篇)

篇1:合伙纠纷起诉状

范文一:

上诉人(原审被告):AAA,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BBB,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CCC,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DDD,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原审第三人:EEE,男,19xx 年 xx月 xx日生  住所地:xx

上诉人因与BBB、CCC及DDD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不服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月 日新民一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请求二审人民法院依法撤销(2009)新民一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对本案予以改判。

上诉理由:

一、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对上诉人提供的两份协议认识不足、定性不当。

202月19日、2009年2月23日,上诉人代表的利益共同体(即AAA、EEE)与被上诉人BBB所代表的利益共同体(即BBB、CCC、DDD)先后签署了两份协议。协议中“此后任何债权债务均由AAA一人承担”、“同意退出”、“车队资产归AAA一人所有”、“退出一方不再干预车队运作”等文字表述是协议双方内心的真实意思表示,即BBB、CCC及DDD要求退伙,与AAA、EEE达成的退伙协议。

一审法院虽然认识到上述两份协议实际是BBB、CCC及DDD三人退伙的约定,但却没有结合我国有关合伙的法律规定对退伙协议有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定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4条规定:合伙人退伙时分割的合伙财产,应当包括合伙时投入的财产和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以及合伙期间的债权和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二十条:合伙人的出资、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均为合伙企业的财产。

第五十一条: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应当与该退伙人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

上述法律条款中的“应当包括”、“应当……结算”,说明了关于退伙的程序和步骤是一种强行性法律规范,在合伙人退伙时,合伙及合伙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结算、分割合伙财产。法院对此规范应当优先适用,而不能任由合伙人自行选择适用任意性方式进行退伙。

也就是说,按照法律规定,合伙人退出合伙时已经对包括合伙盈余在内的合伙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了整体的结算,并最终分割出退伙财产份额。

协议中“此后任何债权债务均由AAA一人承担”、“同意退出”、“车队资产归AAA一人所有”、“退出一方不再干预车队运作”等文字正是退伙之时合伙人在对以往合伙期间的经营行为及经营结果进行充分的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所有合伙人对合伙期间的经济进行彻底清算后做出的公平选择。

常人皆可理解退出合伙意味着丧失合伙人资格,被上诉人BBB作为神智健全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怎么会在明知合伙盈余未分配、未结算且未分割其应得的退伙财产的情况下便没有任何异议地签署并履行退伙协议,从而退出合伙?

被上诉人一审起诉时提供了详细的《结算统计表》及费用明细(而这些关于支出、收入及盈余的数据,实际上正是被上诉人BBB在合伙经营期间与上诉人核对账目时从上诉人的制作的合伙账目上摘抄而来),可见,在退伙之前,被上诉人对合伙盈余的数量及其是否已经分配显然十分清楚,退伙分割财产时,依法应当对合伙时投入的财产、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以及退伙时已经发生的且已经明确知道的合伙期间的债权和债务进行全部的结算,对某项特别的财产或已经发生且已明知的债权债务暂不作处理的,应当在退伙协议中特别说明,没有特别说明的,应认定为退伙协议已对全部的合伙财产进行了结算、分割和处理。

本案中,上诉人与被上诉人正是已经预见到各方的权利义务大小(包括实际出资额)和经营风险(包括利润分配)问题才会慎重签署并履行了上述退伙协议,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合伙人签署退伙协议之前已对合伙财产进行过整体的结算:或是盈余、债权与债务相抵扣,或是已知的债权债务为零且合伙盈余在退伙前已作了全部的分配,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合伙财产中仅剩下四部客车。但是,这个分割结果正是合伙人内部之间在退伙时已经过结算所形成。

而一审法院正是在退伙问题上出现了法律认识的不足,未认识到退伙协议是双方经过结算后的意思表示,退伙协议中合计金额¥290000元从法律上看应当是退伙分割的财产份额,却草率地认定“¥290000元仅代表所购车辆折价款”,未将退伙协议的签署及其履行完毕视为是该合伙已将包括盈余在内的退伙财产分割并付清且BBB等三人已退出合伙的证明,而错误地得出结论:“因退伙协议中未涉及合伙盈余分配问题,故对上诉人主张的与被上诉人的合伙盈余已全部付清的抗辩理由不予采纳”。

既然退伙协议已经履行完毕,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又何来债的关系?一审法院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作为判决依据显然是错误的。

二、由于一审法院审理中认定事实不清,对退伙协议不当的定性,导致审理时违背了证据规则,在被上诉人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作出了错误的判决。

上诉人向一审法院提供了两份退伙协议,经庭审查明该书面退伙协议是合伙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一致意思表示,且该退伙协议业已履行完毕,依法应当认定退伙协议是被上诉人已退出合伙且整体合伙财产已经结算并付清退伙分割的财产的佐证,那么,上诉人对自己提出的与被上诉人合伙盈余已全部付清的抗辩意见已完成举证责任。

一审法院不依据证据规则中关于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转移的相关规定审理案件,却扮演起退伙结算的组织者,再次对合伙人之间在退伙前已经结算过的合伙财产进行了再次结算,而免除了被上诉人的举证责任,在被上诉人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作出判决,一审法院的上述行为显然违反了法定程序。

篇2:合伙纠纷起诉状

上诉人:远书彦,男,汉族,1962年3月19日出生,现住农三师四十一机耕连。

被上诉人:王新南,男,汉族,1960年9月23日出生,现住农三师四十一团机耕连。

上诉人因不服喀什垦区人民法院喀垦民初字第71号判决,特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一、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一审严重违背事实的判决,依法改判。

二、判令被上诉人给付上诉人购机款40700元、分成利润利润33400元,合计:74100元。

三、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上诉理由:

一审法院的判决严重违背事实,颠倒黑白,违反法定程序,枉法裁判。

一、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系合伙关系,机械的所有权属两人共有。上诉人向一审法院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这一事实,而一审法院对此却只字未提,相反还歪曲证据证明的事实,如1月19日41团司所调解时,被上诉人在自己的笔录里明确承认:“当时以我的名义买的车,所以合同也是我的名字,买车时两人商量后由我出面买,属于合伙经营。”以上笔录是上诉人在一审法院申请法院调取的,并明确证明是合伙关系,而一审法院却对此证据进行隐瞒不提,而是把证明内容歪曲到借款上。

关于俩人的合伙购机经营关系,不但有被上诉人本人承认为合伙关系,还有法院向范民安、于侨奕、苏春梅(会计)所作的调查笔录,均证明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系合伙购买的机械。可以说四十一团机耕连全连的人都知道两人的合伙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明确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伙协议,又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但具备合伙的其它条件,又有两人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伙关系。”而一审法院却称,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新Q-91872号机车及附属农机具归王新南所有,并独断认为上诉人的出资行为是善意协助行为,实属与法相悖,让上诉人费解的是:一审法院就凭“合同的相对原理”就判令该机车归被上诉所有,上诉人不明白:判案法官是否明白什么叫“合同的相对性原理”而就以此来认定财产的归属权,以及所谓的“善意帮助行为” ?简直是对法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二、首期出资是上诉人出次3.07万元,被上诉人出资1.325万元。出资比例为上诉人出资比例为70%,被上诉人的出资比例为30%,这有当时上诉人向团里交款的收据及机耕连出具的证明证明双方的出资情况,以及被上诉人201月19日在司法所调解笔录明确承认,(见被上诉人王新南笔录第1页倒数第三行)问:“当时买车签订合同了吧?答(王新南):签了,是我出面买的,合同签的是我的名字。问:3:7分配比例的依据是什么?答(王新南):他认为他出了车款30700元,我出了13500元,从以上数款为3:7……我认为是5:5分配。”从以上的证明,及被上诉承认的事实,完全可以证明双方的出资情况,及利润分配情况,就算双方对此分不清,根据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按出资占全部合伙人份额多的合伙人意见处理。

更为遗憾的是:一审法院对此将上诉人在一审出具的购机合同公证文书、交款原始发票认定为是被上诉人王新南出具的,并称认为王新南出具的有证明力。严重歪曲本案件事实颠倒了事情的真相,故意袒护被上诉人,作出错误判决。上诉人借范民安的15000元购机款是上诉人个人还的,而一审法院在对方未出具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称王新南已分两次2月20日,4月17日向上诉人归还了10000元,2006年1月4日王新南给上诉人的13000元属于的机车利润款,而一审法院却称是还款,故意歪曲事实。

三、一审法院对双方在2005年各出资壹万元购买李柱远的联合整地机一台,价值0元,现也由被上诉人个人拿走,独自占有经营,其该财产分割问题,一审法院判决光有查明,而不作任何判决,故意损害上诉人的财产权益。

上述机车现均已被上诉人个人恶意占有,已不让上诉人经营,双方已无合伙的必要,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第54条之规定:被上诉人理应支付上诉人的购机款40700元。

四、被上诉人应给付上诉人2005年机车经营利润款33400元。

根据41团机耕连的2005年的机耕连产值及兑现表得出,2005年该机车经营的纯利润为54228元,上诉人应占70%,即54228元×70%=37959元,减去已领的16347元,被上诉人还应给上诉人21612元,上述利润为给连队干活出的利润。该机车还给个人王建新等干活挣的钱合计16840元,上诉人应占70%,上诉人应占70%即11788元,上述两项利润共计33400地,被上诉人独自占有未分配给上诉人。(注:2006年1月上诉人领取利润款30000元,其中13653元20的.利润款与2005年的利润款无任何关系,2005年的利润款只有16437元),这有团里出具的证明以及其他证据均可以左证。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4条规定:“合伙人退伙时分割的合伙财产,应当包括合伙时投入的财产和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以及合伙期间的债权债务,入伙的原物退伙时原则上应予退还,一次清退有困难的,可以分批分期清退,退还原物有困难的,可以折价处理。”根据该规定现在被上诉人已占有全部合伙财产,合伙已无法履行,被上诉人理应将上诉人合伙时投入的购机款30700元及后来合伙购买李柱远机械1000元退还给上诉人,以及05年的利润款33400元,共计74100元给付上诉人。在一审起诉时:上诉人考虑到与被上诉人是亲戚关系,没有主张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分割。

五、被上诉人的一审反诉请求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首先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被告人向本诉的原告提出的一种独立的反诉请求,反诉必须与本诉的诉讼请求或诉讼理由基于同一事实或同一法律关系。而本案被告的反诉不是基于本案合伙纠纷提起的反诉,被上诉人提起的反诉请求是要求上诉人退还侵占财产,属于所有权相关的纠纷,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其次,本案已查明双方属于合伙关系,财产属于双方共同共有,被上诉人在一审要求给付上诉人2005年终兑现款30000元及至04年应得的利润14万元没有任何依据,利润属双方应分所得,并不存在上诉人恶意占有被上诉人财产。

再次,如果上诉人真正占有被上诉人的兑现款,被上诉人早就起诉了,不会等到上诉人起诉被上诉人侵害合伙财产,并且是在超过诉讼时效2年期间后才向上诉人主张,这是不可能的。

第六、一审法院严重违反法定程序,表现如下:

1、在第一次法庭调查结束后,第二次开庭法庭辩论时,更换了主审法官,导致后来的主审法官对案情一窍不通,主观臆断。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5号《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之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本案在主审法官能继续参加审理的情况下,却在中途法庭调查结束后,更换了主审法官,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

2、在第二次开庭时,更换后的主审法官直接依据被上诉人的口头申请,当庭作出不公开审理本案,违反了民事案件公开审判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20条明确规定:“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本案根本不属这两种情形,为何不公开审理?既然有理,被上诉人还怕全连的人旁听?恐怕这是做贼心虚。

3、在第二次开庭前,更换后的主审法官对怒气冲天地告诉上诉人:“我的观点与前面主审法官的观点完全相反…。”让上诉人怎么也想不通的是:组成合议庭,怎么还没有第二次开庭,以及合议庭还没有合议,主审法官就给上诉人下了判决,并说;“不服你去打二审去”话语。

综上所述,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不清,颠倒黑白,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枉法裁判,作出了极具荒唐的判决,请求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

此致

农三师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篇3:合伙人被强制除名可到法院起诉

其实, 所谓合伙企业, 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 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 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经营实体。在法律上, 合伙企业有下列特征:一是合伙需由两个以上公民组成联合经营体。二是合伙必须订立合伙协议而成立。三是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四是合伙人共享收益, 共担风险。对此, 民法通则第30条到35条, 对个人合伙的出资、财产管理、字号、经营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债务的承担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更加规范合伙企业, 规范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合伙企业法对合伙企业的设立、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合伙人入伙、退伙、合伙企业解散、清算以及法律责任等更加详细地做了规定。该法第50条规定:“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可以决议将其除名:1.未履行出资义务;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3.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4.合伙协议约定的其他事由。”该条第二款规定:“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 除名生效, 被除名人退伙。”依据该条看, 万某被孙某弟兄俩除名, 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的情形, 其理由:一是万某并没有出现上述规定被除名的行为;二是万某被孙某弟兄俩除名, 没有用书面形式通知万某。该条第三款规定:“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 可以在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内, 向人民法院起诉。”

篇4:合伙纠纷起诉状

唉,这些“老”游戏我和儿子不知玩过多少遍了,儿子都腻了。

儿子见我没有新花样,懒得理我,去看他的动画片了。

看来陪儿子玩游戏得有点儿创意。玩什么新游戏呢?看着儿子正着迷地看电视,我灵光一闪——有了,今天跟儿子玩玩“拍电影”吧。

我喊儿子:“我有新游戏跟你玩了,儿子,咱们一起拍电影吧!”

儿子一听立即跑到我身边,问:“怎么拍电影?”

我告诉儿子,“拍电影”非常有意思,第一步是要编一个电影剧本,然后就能拍了。儿子急不可待,问:“什么是剧本?怎么编?”我说:“剧本就是用来拍电影的蓝本,怎么拍,怎么演,都要写在里面。”然后我安排儿子,“剧本你来编,有个故事就行。”

儿子故事听得多,简单想了想,很快就把“电影剧本”编好了:鸭妈妈出门了,小鸭子独自在家里玩。狡猾的狐狸想吃掉小鸭子,于是就假装成鸭妈妈,说要领小鸭子到森林里玩。小鸭子跟着狐狸一起走,很快发现了狐狸的长尾巴,知道这个鸭妈妈是假的。小鸭子告诉狐狸要先去小河上的独木桥那边玩,狐狸只好陪小鸭子上了独木桥。小鸭子趁狐狸不备,从独木桥上跳进了小河里,游走了。狐狸急忙喊:“宝贝快上来,危险。”小鸭子说:“我已经认出你是狐狸了。”狐狸说:“我是妈妈,不是狐狸。”小鸭子说:“是妈妈你就跳到水里来。”狐狸不敢跳,小鸭子得意地笑了……

你还别说,儿子编的这个故事还真不错,情节惊险曲折,堪称一个好“剧本”。

接着,我跟儿子一起做起了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先找一张很大的白纸,我和儿子在纸上画上森林,又画上小河,还有天空和白云。要拍电影,这些背景是少不了的。

到这时,儿子已经不知不觉地跟我玩了两个他刚才不愿玩的“老游戏”——讲故事和画画,但因为有了拍电影这个新游戏,讲故事和画画都变成了新鲜事。

“背景”画完了,接下来做什么呢?

接下来的游戏是做“手工”,要做一个狐狸的面具,还要做一个小鸭子的面具。我们找来硬纸壳、彩笔、剪刀和胶水,我和儿子一起细心地做起了“手工活”。刚才儿子还说不愿意做手工,现在为了拍电影,儿子非常投入地做了起来。

用了好长时间,面具做好了。我戴狐狸面具——狐狸是我的“角色”。儿子当然要出演“男一号”——充满智慧的小鸭子。

一切准备就绪,电影即将开拍。

你可别说买不起拍摄器材啊,其实一部手机就行——打开手机的录影功能,放在窗台上,一架固定机位的“摄影机”便准备好了。第一组镜头拍“小鸭子”独自在家里玩。

儿子扮成“小鸭子”,一歪一扭地晃进镜头,先跳了一段“鸭舞蹈”,又唱了一段“鸭儿歌”,然后即兴发挥,来了一段对白:“妈妈上班了,我自己在家玩,可是我一直盼着妈妈来陪我玩……”

呵,儿子这演技,真是没得说。

儿子表演得精彩,我也不能示弱,于是模仿狐狸上场了,冲着“小鸭子”喊:“宝贝,妈妈回来了,带你去大森林里玩吧。”

“太好了,太好了。”小鸭子很高兴,随着狐狸前往森林——我和儿子在贴在墙上的“森林背景”前走一圈,又走一圈……

停,第一组镜头拍摄完毕。

我和儿子急不可待地拿过手机,回放刚才拍摄的内容。在“电影”里儿子的表演很天真,我的表演很狡猾。可儿子不太满意自己的“扮相”,认为可以拍得更好些,于是提议重拍。

重拍就重拍,不就是玩游戏嘛。

第二次拍,儿子的演技果然更成熟,他的表演里除了天真可爱,还加入了智慧聪明的模样,果真比第一遍更好。儿子对我的表演又不太满意,说我表演的不像狐狸,像大灰狼,要改。

怎么改?儿子说,眼珠子要转得快一些,步子要迈得小一些,腰还要弯一些才像狐狸。得,儿子变成导演了。我只好听从“导演”安排,再演一遍狐狸……

拍完第一组镜头,接着拍第二组、第三组,一直拍到小鸭子得救。

时间过得真快,大半天光景居然都耗在“拍电影”上了。

“电影”拍完,把手机和电脑连起来,在“大屏幕”上播放我们自己拍的电影,真有一种大功告成的愉悦感。

儿子说,下个周末,要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嘿嘿,下个周末的电影将更加精彩——拍电影是个动嘴、动手又动脑的快乐好游戏,孩子挺喜欢,不信你试试,不需要多高的演技,只需要有陪孩子一起玩的耐心。

〔编辑:冯士军〕

篇5:土地纠纷起诉状

电话:13584986438

被告一: 昆山市淀山湖镇安上村村委会主任:孙卫忠。

被告二:昆山市淀山湖镇分管领导 副镇长:徐建波。

诉讼请求:

一、依法判令被告归还原告的耕地(承包地)与住宅地权利。

二、判令被告补偿原告六到七年多来为此苦苦上访和起诉的时间、经济等损失五万元。

三、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理由:

三原告系昆山市淀山湖镇人民政府管辖下的村民,于7月31日取得第二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该证受国法保护。“安上村”有土地始被征用,且至今整个村庄早已被全部拆迁光;但原告未得到“征地补偿”与“住宅地的补偿”,原告上访六-七年左右依然未得。

好不容易在8月8日镇政法委书记彭建明答应给原告征地补偿,但依然不答应给原告住宅地补偿;结果镇干部对原告说“给原告的征地补偿只有一万多元一亩”(20江苏省政策规定昆山市的征地补偿标准是每亩田5万元);而此时(年)的物价已经是当时的六倍左右了(当时,淀山湖镇的房价是一千多元每平方;2011年时,淀山湖镇的房价是六千多元每平方);所以原告我就不要这个不合算、不合理的征地补偿了;原告我要“要回自己的耕地”(村里还有剩余的耕地没有被卖掉),因为被告他们并没有与原告我签定“我同意卖掉我的耕地的协议”;也从来没有正式告知我“我的耕地在什么时候被卖了,就不给我耕地了”。

综上所述,被告违反了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违反了江苏省征地补偿标准政策;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具状与法院,请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诉求“判令被告依法归还原告的耕地(承包地)与住宅地权利”。

此致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因为千灯法庭不受理、昆山法院不立案,苏州中院依然转昆山法院,且都不给我不受理的书面答复;所以我现在只得:到江苏省高级法院起诉)

篇6:房屋纠纷起诉状

被告: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住址: 电话:

请求事项:1、被告赔偿原告损失(损失包括已受损失面积的材料费和装修费和再次的维修费以及损坏的电脑)共计人名币3500元整。

2、诉讼费以及发生的一切相关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原被告属于相邻关系。原告在一楼办公,被告住2楼。7月6日原告发现办公室其中一间的屋顶因为漏水导致墙皮大面积脱落,而且一台电脑也因为进水而被损坏,原告两次找到被告希望能协商解决问题,但是被告非但不协商连现场也不看还说活该,而且态度也非常恶劣,居然在原告第二次去找他们的时候打了110,说原告私闯民宅,原告无奈之下只好找到居委会的徐姓主任请她出面解决一下,在居委会主任的出面下,被告来看了现场,也承认了漏水的`事实,只是态度依然强硬,没有表示任何的歉意,而且对赔偿的事也只是说“我就这样了,我也没有钱,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这样的话语,这让原告觉得很无奈。鉴于这种情况原告只能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了。综上所述,原告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法律规定向贵院提起诉讼,望判准所请。

证明上述事实的证据材料有: 1.原告提供房屋受损害面积的图片。

此致

篇7:欠款纠纷起诉状

法定代表人:刘xx 联系电话:

被告:孙xx 女 汉族 年龄:46岁 联系电话:

侯xx 男 汉族 年龄:66岁 联系电话:

案由:欠款纠纷

诉讼请求:

1、判决被告偿还所欠房费37698元。

2、判决被告支付违约金5482.8元

3、判决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和理由:

xxxx年3月14日至xxxx年9月6日,被告在原告的酒店8315房间住宿,住宿期间,被告就一直拖欠房租,欠住宿费共计(177天×314元/天=55578元,其中已交房款24788元)。xxxx年9月7日至xxxx年9月28日,被告依旧不交房费,欠住宿费共计(22天×314元/天=6908元),现在共欠原告住宿费(55578元-24788元+6908元=37698元)。被告分别于xxxx年9月7日和xxxx年9月23日写下2张欠条为证。根据欠条约定被告应该支付原告违约金每日为总房款的万分之五,即:(xxxx年9月10日-xxxx年5月24日=294日,294日×30790元×5/10000=4526.1元)(xxxx年9月27日-xxxx年5月24日=277日277日×6908元×5/10000=956.7元)共计:4526.1元+956.7元=5482.8元

现诉请法院判决被告偿还原告的欠款,以维护原告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诉至贵院,恳请贵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篇8:合伙纠纷起诉状

2009年6月4日,原告汪雨晶女士(现年50岁)家属黄某陪同汪雨晶在被告南昌市第二医院进行彩超检查,检查所见:子宫大小6.3×6.0×4.7cm;前壁近宫底部见一团约3.5×2.8cm等回声团,境界清晰,内部呈环状结构,周边可见环状血流信号,内膜线后移。检查提示为子宫肌瘤。当日,汪雨晶女士家属黄某在被告提供的超声聚焦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随后被告对汪雨晶女士进行了治疗。后汪雨晶女士称,2009年12月中旬,2010年3月、4月她先后在九四医院、省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人民医院检查,检查发现瘤体有增大。另2009年8月开始,她月经量逐渐增多,以致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需尽快手术摘除肌瘤。对此,南昌市第二医院认为汪雨晶女士在2009年12月中旬,2010年3月、4月先后在九四医院、省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检查报告均系其自行所为,不能确定其真实性。且依据知情同意书,被告向汪雨晶女士详细地介绍了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注意事项以及效果满意度;告知了汪雨晶女士不能保证每一位接受治疗的患者所有部位均有满意的效果。

另查明,汪雨晶女士虽称瘤体有增大,经血量增多,以致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但其却未提供任何治疗凭据。且汪雨晶女士在被告处的治疗费用已在其单位报销,而汪雨晶女士亦未要求对其病情进行司法鉴定。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签定超声聚焦刀治疗知情同意书,双方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成立。随后,被告对原告进行了治疗。现原告认为瘤体有增大,经血量增多,系被告没有完成治疗任务,故要求被告退回治疗费用,但原告提供的九四医院、省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人民医院B超检查的报告单,均系其单方所为,而原告在被告处的治疗费用也已在其单位报销,另原告明确表示不要求对其病情进行司法鉴定。因此,其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违约,故对原告的诉求不予支持,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点评:江西华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硕友、雷志强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对需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本案系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汪雨晶女士称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但却未提供任何有关证据,且不同意对其病情进行司法鉴定,汪雨晶女士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篇9:物业纠纷起诉状

地址:北京市 区

法定代表人: 职务:

联系电话:

被告: 年龄: 性别:

家庭住址:北京市 区 区 幢 号

联系电话:

案由:物业管理合同纠纷

诉讼请求

1、依法判令被告缴纳物业服务等各项费用 元

2、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事实及理由

被告购买了 区 区 幢 号房屋一套,于 年 月 日与原告办理了上述房屋的交接手续,并入住。

被告在领受房屋并入住后也就享受到了原告对名佳花园的物业管理服务,而被告自 年以来,一直拖欠物业费达 年之久,被告非但不主动履行缴纳物业费的义务,且经原告多次催缴被告均置之不理。

被告的行为严重的阻碍了原告的管理服务工作,影响了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资金运转和小区的建设,损害了原告及其他众多业主的利益。

为此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判决,以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和 小区的物业管理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经营秩序。

此致

北京市 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年 月 日

附:

1、起诉书副本一份

2、证据材料五份

证据目录

证据一:

名称:北京 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及资质证明

证明内容:北京 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有资格管理 园小区

时间: 年 月 日

证据二:

名称: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证明内容:北京 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合同的约定对 小区进行物业管理

时间:

证据三:

名称:协议书

证明内容:双方的协议约定由北京 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 进行物业管理服务及双方约定的物业收费价格。

时间:

证据四:

名称:住户登记表

证明内容: 在 小区居住

时间:

证据五:

名称:名佳花园 区 号楼 室欠费明细表

证明内容: 欠费金额

篇10:借款纠纷起诉状

地址:

电话:

法定代表人:

被告一:A公司

地址:

电话:

法定代表人:

被告二:B公司

地址:

电话:

法定代表人:

案由: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一支付原告贷款本金30,000,000元,截至xxx年5月12日的利息共计100,000元(按银行同期利率计算)。

2、判令被告二对以上诉讼请求承担连带责任。

3、判令二被告共同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xxx年5月12日,原告与被告一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见证据一),双方约定被告一向原告借款30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六年。同日,原告与被告二签订了一份《保证合同》(见证据二),双方约定被告二为上述借款提供保证担保,但没有明确保证方式。合同签订后,原告于xxx年5月13日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3000万元打入了被告一的账户。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催还,但被告一以各种理由进行拖延和推搪,至今未清偿其所欠原告的借款。同时原告也致函被告二,请求其代被告一偿还借款,但被告二却拒绝偿还。

原告认为,原、被告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和《保证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原告已按合同的约定向被告一支付了借款,但借款到期后,被告一却未能清偿,被告二也拒绝承担保证责任,二被告的行为是严重的违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因此,二被告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综上所述,原告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贵院提起民事诉讼,希依法公判。

此致

XX人民法院

具状人:XX银行

法定代表人:

xxx年1月10日

附:1、本状副本1份;

篇11:继承纠纷起诉状

住所地:※※

被告:※※,女,19※※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

经常居住地:※※

联系电话:※※

请求事项:

1、请求判令原被告均等继承被继承人※※抚恤金5万余元;

2、请求判令原被告均等继承被继承人※※房屋补贴2万余元;

3、请求判令原被告均等继承被继承人※※银行存款3万余元;

4、请求判令原被告均等继承被继承人※※、※※遗产xx市※※新村112号302室房屋产权;

5、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被继承人※※即原告的母亲于x年3月21日死亡,※※死亡后,其遗产未作分割。被继承人※※即原告的父亲于x年11月17日死亡。

两被继承人生前育有一子一女,即原告和被告的父亲※※。※※已于1983年去世,生前育有一女,即被告※※。

被继承人现留有遗产:银行存款3万余元、房屋补贴2万余元、抚恤金5万余元、xx市※※新村112号302室房屋一套等。被继承人未立有遗嘱对上述遗产进行处分。

依据《继承法》等相关规定,上述遗产应由原被告双方依法均等继承,请求依法分割遗产。

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依据《民事诉讼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特向贵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请如上。

此致

xx市※※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20※※年※※月 日

相关知识

继承纠纷庭审要领

(一)庭前准备阶段

1、从形式上审查诉讼管辖是否准确。

2、查明当事人主体资格是否适格、是否需要追加当事人、未参加诉讼的继承人是否已经表明对继承的态度

3、初步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庭审阶段

1、核对当事人身份。

2、审查原告诉讼请求。

3、调查案件事实。包括查明被继承人死亡时间、继承人情况、被继承人遗产范围、被继承人对外债务及是否有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等。

4、组织举证、质证,固定当事人的诉辩合意和诉辩焦点。

(三) 调解

2具体要求

(一)庭前准备阶段(以程序性审查为准)

在该阶段主要审查案件的诉讼管辖是否正确,诉由定性为继承是否准确,其形式要件是否得到满足,浏览基本证据,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举证方法指导。

1、继承案件的诉讼管辖如何确定

确定继承案件的诉讼管辖,应审查受理案件是否符合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继承案件专属管辖的规定,即因继承产生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确定管辖权时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1) 由于继承案件属法院专属管辖,排除了双方当事人的协议管辖。

(2)如果原告选择在遗产所在地法院起诉,当被继承人遗产(动产或不动产、股权等)涉及到跨区域时,遗产中有不动产的,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动产有多项的,以主要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3)如原告选择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院起诉,当被继承人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应以经常居住地为准,不能以被继承人死亡时的具体地点为准。

2、审查当事人主体资格是否适格、是否需要追加当事人、未参加诉讼的继承人是否明确表示其对继承的态度

审查是否所有法定继承人都已参加诉讼;核对当事人与被继承人的关系,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审查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符合法定或者遗嘱约定参加的条件。

3、初步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

如果被继承人的遗产涉及房屋、车辆、公司股权分割等需要通过评估机关、审计机构确定的,尽可能在庭前与双方联系,先由双方协商确定房屋、车辆、公司股权的价值,如协商不成,征求双方对评估和审计的意见,若双方意见一致,则按双方选择的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如对评估和审计机构选择不一致,则由法院指定有资质的评估和审计机构进行。

(二) 庭审阶段

1、核对当事人身份

主要应查明当事人及其诉讼参加人到庭情况,核查相应的委托手续。

若有证据表明当事人之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如有鉴定人、证人等需出庭的,应核实身份资料后,告知其在庭外候传,不能旁听庭审。

2、审查原告诉讼请求

(1) 明确原告诉称的被继承人遗产范围,如果被告提出被继承人有其他遗产,应当一并审理。

(2) 明确原告请求按何原则分配遗产,例如要求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等。

(3) 明确原告诉称的继承标的的具体形式,即其要求继承的是实物权利还是应继份额的折价款。

3、调查案件事实

在该阶段,法官应当查明被继承人死亡时间、被继承人婚姻状况及继承人情况、被继承人遗产范围、被继承人对外债务关系、有无遗嘱、双方当事人要求分割财产的比例、理由及其他事项。

法官在法庭事实调查阶段,应当适时归纳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并组织当事人围绕争议的事实举证、质证,并完成认证,最终引导当事人就争议焦点展开法庭辩论。

调查案件事实以下列内容为主:

(1) 查明被继承人的死亡时间

被继承人的死亡时间是确定继承开始的时间,是确定遗产范围的时间,是确定继承人范围的时间,而且还是确定保护继承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A:被继承人死亡时间分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间。注意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的时间。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B:只有继承开始,继承人才有资格参与继承。若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则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C: 举证要求

被继承人死亡时间的举证可以由下列材料完成: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已注销户籍的户口本等等。

(2) 查明继承人情况

A:被继承人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被继承人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的关系,视为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可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仅有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他继承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被通知的继承人不愿意参加诉讼又未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人民法院仍应把其列为共同原告。

B: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应当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C: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应当通知其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

D:注意在旧社会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与生母以外的父亲的其他配偶之间形成抚养关系的,互有继承权。

E:应当注意查明被继承人的所有婚姻关系,如果系再婚,注意不要遗漏当事人。

F: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都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不受辈数的限制。

G: 注意是否存在转继承情况。

H: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I: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依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J: 继承人范围的举证要求:

法定继承人可以由公安部门出具其与被继承人系直系亲属关系的证明、或者被继承人生前在单位填写的反映其亲属关系的人事档案等材料进行证明。

继子女主张对继父母、收养人主张对养父母、丧偶儿媳主张对公、婆、丧偶女婿主张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举证要求:可以表现为经济支持方面的证据,也可以表现为生活扶助方面的证据。前者可以表现为资金流向、被继承人生前的陈述、记录、信件等,后者可以由当地居委会出具证明,也可以由邻居进行证明。

(3) 查明被继承人遗产范围

A: 遗产系被继承人名下财产时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 被继承人名下的财产并不等同于遗产,应当要分清系其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如该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积累的,被继承人与其配偶对该财产无特别约定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先析产后再继承。

② 如被继承人名下的产权房是按94方案购置的售后公房,要考虑当时的共同居住人是否主张该房屋产权,应当通知共同居住人参加诉讼。

B:如果当事人诉称的被继承人遗产系被继承人和他人的共有财产,应当先行析产后继承。

C: 遗产的举证要求

① 证明遗产为房产的,应提交房产证或购房合同、交款发票或出资证明;

② 证明遗产为银行存款并申请法院调查的,应提交银行账号;

③ 证明遗产为股票并申请法院调查的,应提交股东代码、资金帐号;

④ 证明遗产为车辆的,应提交行驶证、车牌号;

⑤ 证明被继承人在公司拥有股权的,应提交公司的工商登记情况、出资的证明等。

⑥ 证明被继承人有债权债务的,除提交借据以外,必须有相关的证据佐证。

D: 不属于遗产范围的几类特殊情况

① 人身保险合同中,被继承人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而受益人为第三人的,如果被继承人在保险期内死亡,无论第三人是否为继承人,保险金都应由第三人享有,不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

② 被继承人的配偶如系军人,配偶的复员费、转业费应属个人财产。

③ 人身损害赔偿以及空难赔偿中的死亡赔偿金等。

(4) 查明被继承人对外债务

A:被继承人债权人和继承人对债务无争议的,可以在继承案件中一并处理;争议较大的,应告知债权人另案诉讼。

B: 对外债务的举证要求:可以表现为被继承人生前自己的陈述、记录,或者书写给他人的借条、签署的合同等等。

(5) 查明有无遗赠扶养协议、有无遗嘱

A: 审查遗赠扶养协议应当注意的问题

① 对遗赠扶养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认定: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则视义务人是否履行主要义务确定。

② 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是否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B: 审查遗嘱继承应当注意的问题:

① 审查遗嘱的形式要件

审查遗嘱人立遗嘱时的行为能力;审查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以及口头遗嘱的形式要件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审查遗嘱见证人的资格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对遗嘱人或见证人的签名提出异议的,应当通过鉴定程序确认。如果同时存在不同形式的遗嘱,注意法律关于遗嘱效力等级的规定。

② 审查遗嘱的实质内容

审查遗嘱是否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的财产;审查遗嘱是否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③ 当双方当事人对是否应按照遗赠扶养协议还是遗嘱继承存在争议时,应注意遗赠扶养协议效力高于遗嘱,被继承人遗赠扶养协议或遗嘱未涉及的遗产部分仍然适用法定继承。

C: 审查遗赠应注意的问题:

① 内容的审查同遗嘱(略)

② 应注意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的2个月内没有表示是否接受遗赠的,视为放弃。

D: 法定继承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对继承份额的处理应当注意法律对多分、少分的规定。

② 注意查明是否存在代位继承或转继承的情形。

③ 注意继承法对于特定条件下非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的相关规定的适用。

④ 注意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⑤ 法定继承必然涉及对遗产的分割,分割应当以发挥遗产标的物效用为原则。因此,针对遗产的表现形式查明遗产的使用情况,可以适当查明下列情况并在分割时予以充分考虑:

首先,遗产系不动产,应当查明该不动产的居住情况,可以优先考虑由居住人继承房产。

其次,遗产系股权等,应当查明继承人中有无股东,如果有继承人也系股东之一,可以优先考虑由该继承人继承股权。

再次,遗产系动产,应当查明该动产的使用状况,可以优先考虑由动产的实际使用人继承该动产。

最后,遗产系被继承人与部分继承人共有,可以优先考虑由共有人继承该遗产,给予其他继承人相应价值补偿。

4、组织举证、质证,固定当事人的诉辩合意和诉辩焦点

为保证庭审效率和庭审质量,应当固定当事人的诉辩合意和诉辩焦点。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是在原告陈述事实与理由和被告答辩阶段进行固定;二是在双方举证、质证阶段进行固定。固定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证据规定”中的相关内容的释明,包括自认的法律后果、禁反言规则的适用等等。

(三) 调解

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可以贯穿于民事审判全过程,可以在诉讼终结前任何阶段适用,也可以随时固定调解结果。

1、针对当事人的诉辩焦点进行调解,即使双方仅对部分内容达成调解,也应当固定该部分的调解结果。例如,对于遗产价值的争议,如果双方通过调解达成一致,则应当及时固定,无需通过鉴定、评估程序。

2、对于分割遗产的调解,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① 发挥遗产标的物效用。

② 权利义务相一致。

③ 适当照顾老年人、幼儿、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利益。

上一篇:行长讲话稿下一篇:《黑熊舞蹈家》读后感读书笔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