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记的原文及译文

2024-04-18

狱中杂记的原文及译文(精选5篇)

篇1:狱中杂记的原文及译文

《狱中杂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有洪洞令社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十数人。”余叩所以。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牗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狱中成法,质明启钥,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又可怪者,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或随有瘳;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

余曰:“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杜君曰:“迩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用此,富其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三四,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主梏扑者亦然。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谁为多与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译文: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间,我(关押)在刑部监狱里,看见犯人死去而从墙洞里拖出去的,每天有三四个人。(狱中)有个原洪洞县的知县杜君,站起来说道:“这是瘟疫发作了呵。现在气候正常,死的人还不多,往年(这时候)多到每天十多人。”我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杜君说:“这种疾病很容易传染,传染上的人,即使是他的亲属,也不敢同他一起居住。而狱中有老监四座,每座老监有五间房子,看守们住在当中一间里,在房前的墙上开有窗户,用来通光,屋顶也开有天窗,用来透气。旁边的四间牢房却没有开窗,可是关在里面的犯人经常有二百多人。每到傍晚便落了锁,犯人的尿尿也都封闭在牢房里,同食物的气味混在一起。再加上严冬时节贫穷的犯人在地上睡觉,等到春天地气上升,很少有不生病的。监狱里有个老规矩,天亮了才开锁,当深更半夜的时候,活人跟死人脚靠脚头靠头地躺着,没有办法避开,这就是传染上的人多的原因。更值得奇怪的是,那些大强盗和犯案多次的贼,杀过人,案情重大的囚犯,精气特别旺盛,染上这种病症的十个当中没有一两个,有的即使染上了,随即也就好了。那些接连死去的,都是因为罪轻被押以及被牵连的,被当作人证而不该受法律制裁的人。”

我说:“京城里有顺天府的监狱,有五城兵马御史衙门的监狱,为什么刑部衙门监狱里关押的犯人竟多到这种程度呢?”杜君说:“近年来的诉讼案件,(只要)案情稍微重一点,顺天府、五城兵马御史衙门就不敢专擅判决;再加上掌管京城九门守卫工作的步兵统领访查、缉捕、检举、盘查出来的犯人,统统归刑部监狱关押;而十四司的郎史、员外郎当中的那些喜欢多事的,以及官署内管文书的小史、典狱官、看守们,都以关押的.人越多越有利可图,稍微有点牵连的,就一定用尽方法捉来。如果进了监狱,不管有罪无罪,一定给戴上脚镣手铐,关在老监里,使(他们)痛苦得无法忍受了,然后就劝导他们去找保人,放他们出狱住在老监的外边,估计他们家里拥有的财产作为勒索的标准,而得来的钱就由官和小吏瓜分了。中产以上的人家,都竭尽自己的资财来找保人,家产少一点的,要求去掉脚镣手铐住到老监外面的板屋里,费用也要好几十两银子。只有(那些)非常贫穷无依无靠的犯人,才戴上刑具关押,一点也不宽容,还把他们做为标本警告其余的犯人。有的同案被囚的人,犯罪情节严重的反而出来住在外面,而罪轻的、无罪的却遭受那披枷戴锁的痛苦。他们心里积聚着忧愁愤恨,睡眠饭食又违背常规,等到生了病,又没有药物治疗,所以常常造成死亡。”和我同案被关押的朱老先生、姓余的书生及早在狱中的同官县的僧某人,先后传染上瘟疫死去,他们都是不应该受到重罚的。又有个姓什么的用不孝的罪名控告他的儿子,(他)左右的邻居(受牵连)被戴上刑具关进老监,整夜大哭大叫直到天亮。我对这些事有感触,就拿杜君的话普遍询问狱中的人,大家说的都一样,于是便写了下来。

凡是判了死罪地案件上奏(以后),刽子手就先等在牢房外面,支使他地同伙进去勒索财物,这叫做“斯罗”。家中富有地犯人,同伙就找他地亲属(谈),对贫穷地犯人就当面告诉他。(对)其中受凌迟碎剐地,就说:“要是顺从我,就先刺心脏;不然四肢砍完了,心还不会死。”(对)其中受绞刑地,就说:“要是顺从我,开始一绞就能断气;不然绞三次(还要)加用别地刑具,然后才能死去。”只有对那些砍头地,没有什么好要挟地,但是还要留下他地脑袋做抵押品。因此,有钱地贿赂往往要花几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没有钱地也要把自己地衣服卖光;一点财物没有地,就按照说过地那样来惩处他。负责捆绑犯人地也是这样,(犯人)不能顺从他地心愿,捆绑时就先折断他地筋骨。每年秋天集中处决犯人时,勾着姓名立即执行地占判死罪囚犯地十分之三四,留着暂不执行地占十分之六七,都被捆绑到行刑地西市去等待命令。那些在捆绑时受了伤地,即使侥幸保留了性命,也要病上好几个月才能痊愈,有地竟然成为残废。

我曾经找一个老年管文书的小官询问过这件事:“他们跟那些被处决、被捆绑的人,不是有什么仇恨,只不过希望得到一点财物而已;果真没有,最后也就宽容宽容他们,这难道不是一种善行吗?”回答说:“这是为了立下规矩以警告其余的犯人,而且也用来惩戒后来的人;不这样,那就人人都会有侥幸的心理。”专管给犯人戴手铐、打板子的人也是这样。跟我同案被捕用木制刑具拷打审问的有三个人:一个人给了二十两银子,(结果)骨头受了点轻伤,病了一个多月;一个人给的(比他)多了一倍的银子,(只)打伤了皮肤,二十天就伤愈了;一个人给(的是他)六倍的银子,当天晚上走起路来就跟平时一样。有人问他们道:“犯罪的人贫富不一样,你们已经从各个犯人身上都得了钱财,又何必还要按出钱多少来分别对待呢?”(他们回答)说:“没有差别,哪个肯多出钱呢?”孟子说过:“选择职业不可以不慎重。”(这句话)真对啊!

篇2:狱中杂记的原文及译文

《狱中杂记》教案

《狱中杂记》教案 一、方苞及成文背景: 1、作者 方苞:清代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然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2、背景 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行步狱。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礼部侍郎。本文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二、解题: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 本文以“杂记”名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 三、导读提示: 方苞因受戴名世的牵连而被捕入狱,他亲身体验、观察和了解到清王朝刑部监狱的种种黑暗现实,以严肃、质朴的文笔描写了牢狱的恶劣环境,揭露了狱吏的贪赃枉法、滥用酷刑和囚犯中的无辜者含冤蒙屈、痛苦无告的`不幸遭遇。 四、导读过程: 1、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自开头至“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第二段,自“余日”至“于是乎书”;第三段,自“凡死刑狱上”至“信夫”;第四段,自“部中老胥”至“人皆以为冥谪云”;第五段,自“凡杀人”至结尾。对照注释,细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段,自开头至“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写刑部狱中瘟疫流行情景,揭露造成瘟疫的根源。 第二段,自“余日’’至“于是乎书”,写刑部狱中系囚之多的原因,揭露刑部狱官吏诈取钱财的罪恶。 第三段,自‘‘凡死刑狱上”至“信夫”,写行刑者、主缚者、主梏扑者心狠手辣,揭穿刑部狱敲诈勒索的黑幕。 第四段,自“部中老胥”至“人皆以为冥谪云”,写胥吏放纵主犯,残害无辜,主谳者不敢追究,揭露清代司法机构的黑暗与腐败。 第五段,自“凡杀人”至结尾,写胥吏狱卒与罪犯奸徒勾结舞弊,揭露刑部狱成了杀人犯寻欢作乐牟取钱财的场所。 2、本文写狱中的黑暗现实,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做了怎样的归结,表现作者怎样的局限性? 3、把本文你认为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整理出来,并举一反三,总结你的学习体会。 五、检测练习 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窦(dòu)穴 遐迩(ěr)老胥(xū) B.户牖(yǒǔ) 违(wéi)背 矜(jīn)疑 C.骈(pián)文 俾(bǐ)使 大辟(pì) D.罹(lí)难 绞缢(yì) 日晷(guǐ) 2.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这)疾易传染 与饮食之气相薄(迫) B.俾(使)困苦不可忍 而轻者、无罪者罹(遭受)其毒 C.行刑者先俟(等候)于门外 富者就(于是,就)其戚属 D.贫亦罄(尽)衣装 有郭四者,凡(总共)四杀人 3.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①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馀 ②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B.①主缚者亦然 ②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C.①牖其前以通明 ②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 D.①余叩所以 ②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4.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天时顺正 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C.吾辈无生理矣 D.唯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馀 5.下列加线词语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B.贫者则面语之 C.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D.夜缒而出,见秦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利系者之多 利:获利 B.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剂:(财产的)等差 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羁:捆绑 D.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情:案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B.①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①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D.①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 ②其孰能讥之乎 ②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言同,(余)于是乎书 B.(胥)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C.狱具矣,胥某谓(某姓兄弟)曰 D.(某姓兄弟)复请之,吾辈无生理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写胥吏贪赃枉法的一组是 ①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②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 ③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 ④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⑤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⑥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掌管刑狱的官员枉法作恶的现象,不仅普遍见于下级官吏,还涉及许多“部”级官员。可见在“康熙盛世”时,吏治腐败的问题已很严重。 B.封建家长以“不孝”的罪名对子女提起诉讼,左右邻居也帮着把“忤逆”之人捆入牢房。为这样的事都能坐牢受罪,作者为此感慨不已。 C.胥吏之所以胆敢篡改判决书的内容,就是因为他摸准了上级的心理:主审官宁可让案子错下去,也不愿因为事后追究错案的责任而丢官。 D.作者在狱中了解到许多黑幕,对于那些从他人口中听来的事实,作者也向同牢的犯人一一印证,体现了桐城派作家注重考据的行文特点。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 ②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 ③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

篇3:狱中杂记的原文及译文

“文学翻译最根本的问题是情感移植问题。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学作品的定义,可以说:文学作品是‘情书’。这里所说的‘情’,是七情六欲的情。也可以说,文学是含情的文字,没有情,就没有文学。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是文学最重要的标志。文学翻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译‘情’或者叫做‘情感移植’,离开这一点,就根本谈不上文学翻译”。

情是文学作品的神,而神要寓于词句之中。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神的传递就成了最难的问题。也正因为神传递之不易,所以译文才最考验译者的文学造诣及语言造诣。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来剖析英译本作者葛浩文是怎样在译文中传递原作的神。

姑姑手提药箱冲进艾莲居住的那两间厢房时,村里的“老婆娘”田桂花已经在那里了。这是个尖嘴缩腮的老女人,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现在早已化为泥土,阿弥陀佛!

Medical kit in hand,Gugu burst into Ailian’s room,onlyto find that the old midwife Tian Guihua was already attendingto her.The old woman,with her pointed mouth and sunkencheeks,was in her sixties by now,thankfully,this torchbearerfor the obstructionists is feeding worms.

从用词上来看,原文的“冲”字体现出姑姑为了急人所急,救人于危难的果断的行动和急切心情;“老婆娘”体现出作者及姑姑对那种不顾产妇及婴儿死活的接生婆的厌恶;“尖嘴缩腮”刻画出接生婆田桂花那张贪婪,奸诈,不负责任和斤斤计较的丑恶嘴脸。“早已化为泥土,阿弥陀佛”传递出田桂花之死给作者带来的愉悦:因为她死了,再也不能残害产妇了。从句式上看,原文多用短句,这不仅是汉语的优势,而且也能使行文流畅,易于理解。现在来看译文是怎样传递原作的神的。原文的“冲”字译者用了“burst”来翻译,“burst”有突然爆发之意,似乎让英文读者看到了姑姑箭步前冲的样子;“only to find”这个短语刻画出这样一个场景:姑姑急匆匆地赶到艾莲的房间,结果没想到也不想看到的却是,田桂花这个杀人恶魔已经在那里了。这就为姑姑后面一下就把田桂花抓仍在地的举动做好背景铺垫。“pointedmouth and sunken cheeks”正好把“尖嘴缩腮”的相貌传递的十全十美。“thankfully,this torchbearer for the obstructionistsis feeding worms.”更是把原文的情感传递的滴水不漏。“thankfully”表示的是“谢天谢地”,刚好把田桂花之死给作者带来的宽慰与解脱传递了出来;“torchbearer”一词的使用更使让人忍俊不禁。因为“torchbearer”的基本意思是“先驱、火炬传递者,知识传递者”,在这里译者反语的讽刺用法把原作者对那种杀人恶魔般的接生婆的痛恨圆满地传递了出来,这与原文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feeding worms”把原作者对田桂花式接生婆的痛恨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那种图人钱财、把生命当作儿戏的人,死了之后,也只能配去喂蛆虫。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译文的句式,长句是英语的优势,但在这里,译者并没有用英语中的长句。因为这里短句的应用一方面能塑造出姑姑急匆匆赶来救人的情景,一方面也是译文易于理解,把原文所包含的信息和感情直接就传递到目的语读者的头脑中。

万医生没错,对这种拿着人命开玩笑的巫婆,就该严加惩治! 田桂花,别耍死狗了,打你算轻的,应该送你进班房!从今后,家里有生孩子的,都去找万医生!田桂花,你要再敢给人接生,就把你的狗爪子剁了去。

Doctor wand did nothing wrong.Old witches who playgames with people’s lives deserve to be severely punished.TianGuihua,stop the phoney act.You got off lightly with only beingstruck.You ought to be sent to prison! From now on,DoctorWan is to be called when any woman is about to have a child.TianGuihua,if you ever again show up to do what you do,I’ll ripthose dog fingers right off your hands.

上面这段话是村支书袁脸对田桂花的训斥。因为是口头训斥,所以用语形象辛辣,句式简短有力。译者抓住这个特点,巧妙地用英语的短句来复制再造原文的氛围和神韵。纵观整段译文,几乎没有一个长句,没有一个难词。用词全部都是最简单日常词汇,最长的一句话“From now on,Doctor Wan is to be called when any woman is about to have achild.”也只不过就18个单词,且中间还有逗号停顿一下。所以译文读起来真是一气呵成,朗朗上口,并且还令人解气,解恨。从用词上来看,译文和原文可以说是达到了功能和效果的对等。“拿着人命开玩笑”被译为“play games withpeople’s lives”,“play games”与“lives”之间的鲜明对比把田桂花杀人恶魔的嘴脸展现在目的语读者面前; “巫婆”被译为“Old witches”“witch”在英文中特指又丑又老,老干坏事,令人生厌的女人。这和巫婆在中国读者头脑中的形象是一模一样的;“该严加惩治!”被译为“deserveto be severely punished”,“severely punished”传达了原作的“严加惩治”;“耍死狗”被译为“phoney act”;“phoney”一词把田桂花装腔作势、无理还要强占三分的无赖形象一语道破。“打你算轻的,应该送你进班房!”被译为“You got off lightly with only being struck.You ought to besent to prison!”,“got off lightly”与“be sent to prison”的对比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出在村支书看来,田桂花是死不足惜; “把你的狗爪子剁了去”被译为“rip those dog fingersright off your hands.”,“rip”,“dog fingers”,“rightoff”不仅传递出了人们对田桂花的憎恨,而且让人们体会出如果田桂花再敢残害产妇和婴儿的话,那她真的就是猪狗不如,该遭严惩了。

通过上面两段原文和译文的分析和对比,笔者认为原作和译作在语言风格上都做到了朴实、通顺、传神。原作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译作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翻译作品。原作用朴实、通顺的语言风格塑造了一个个形象的人物,展示了一幅幅饱含情感的画面;译作也同样用朴实、通顺的语言风格再造了一个个形象的人物,再现了一幅幅饱含情感的画面。

摘要:作为中国首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蛙》对世界文坛产生的影响当然值得人们去发掘研究。然而作为把《蛙》推向世界文坛的《蛙》的英译本无疑也同样值得人们去发掘研究。也许因为《蛙》面世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学者们对《蛙》的英译本的研究还比较少。情是文学作品的神,本文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探索葛浩文的《蛙》的英译本是如何完美地传递了原作的情。

篇4:传神的原文,传神的译文

【关键词】《蛙》 文学翻译 传神 情感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奖得主被公布后,莫言的名子就传遍了世界。实际上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他的许多作品就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查找了学者们从翻译角度对莫言作品的研究之后,笔者发现,也可能是因为《蛙》问世的时间还比较短,学者们对莫言作品外译本的研究,特别是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和《生死疲劳》等上。作为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蛙》理所当然也应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在拜读了《蛙》的中英文本之后,两种文本给笔者留下的语言风格的印象就是朴实、通顺、传神。故本文欲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对《蛙》的中英文本做一对比和分析。

“文学翻译最根本的问题是情感移植问题。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学作品的定义,可以说:文学作品是‘情书。这里所说的‘情,是七情六欲的情。也可以说,文学是含情的文字,没有情,就没有文学。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是文学最重要的标志。文学翻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译‘情或者叫做‘情感移植,离开这一点,就根本谈不上文学翻译”。

情是文学作品的神,而神要寓于词句之中。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神的传递就成了最难的问题。也正因为神传递之不易,所以译文才最考验译者的文学造诣及语言造诣。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来剖析英译本作者葛浩文是怎样在译文中传递原作的神。

姑姑手提药箱冲进艾莲居住的那两间厢房时,村里的“老婆娘”田桂花已经在那里了。这是个尖嘴缩腮的老女人,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现在早已化为泥土,阿弥陀佛!

Medical kit in hand,Gugu burst into Ailians room,only to find that the old midwife Tian Guihua was already attending to her.The old woman,with her pointed mouth and sunken cheeks,was in her sixties by now,thankfully,this torchbearer for the obstructionists is feeding worms.

从用词上来看,原文的“冲”字体现出姑姑为了急人所急,救人于危难的果断的行动和急切心情;“老婆娘”体现出作者及姑姑对那种不顾产妇及婴儿死活的接生婆的厌恶;“尖嘴缩腮”刻画出接生婆田桂花那张贪婪,奸诈,不负责任和斤斤计较的丑恶嘴脸。“早已化为泥土,阿弥陀佛”传递出田桂花之死给作者带来的愉悦:因为她死了,再也不能残害产妇了。从句式上看,原文多用短句,这不仅是汉语的优势,而且也能使行文流畅,易于理解。现在来看译文是怎样传递原作的神的。原文的“冲”字译者用了“burst”来翻译,“burst”有突然爆发之意,似乎让英文读者看到了姑姑箭步前冲的样子;“only to find”这个短语刻画出这样一个场景:姑姑急匆匆地赶到艾莲的房间,结果没想到也不想看到的却是,田桂花这个杀人恶魔已经在那里了。这就为姑姑后面一下就把田桂花抓仍在地的举动做好背景铺垫。“pointed mouth and sunken cheeks”正好把“尖嘴缩腮”的相貌传递的十全十美。“thankfully,this torchbearer for the obstructionists is feeding worms.”更是把原文的情感传递的滴水不漏。“thankfully”表示的是“谢天谢地”,刚好把田桂花之死给作者带来的宽慰与解脱传递了出来;“torchbearer”一词的使用更使让人忍俊不禁。因为“torchbearer”的基本意思是“先驱、火炬传递者,知识传递者”,在这里译者反语的讽刺用法把原作者对那种杀人恶魔般的接生婆的痛恨圆满地传递了出来,这与原文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feeding worms”把原作者对田桂花式接生婆的痛恨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那种图人钱财、把生命当作儿戏的人,死了之后,也只能配去喂蛆虫。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译文的句式,长句是英语的优势,但在这里,译者并没有用英语中的长句。因为这里短句的应用一方面能塑造出姑姑急匆匆赶来救人的情景,一方面也是译文易于理解,把原文所包含的信息和感情直接就传递到目的语读者的头脑中。

万医生没错,对这种拿着人命开玩笑的巫婆,就该严加惩治! 田桂花,别耍死狗了,打你算轻的,应该送你进班房!从今后,家里有生孩子的,都去找万医生!田桂花,你要再敢给人接生,就把你的狗爪子剁了去。

Doctor wand did nothing wrong.Old witches who play games with peoples lives deserve to be severely punished.Tian Guihua,stop the phoney act.You got off lightly with only being struck.You ought to be sent to prison! From now on,Doctor Wan is to be called when any woman is about to have a child.Tian Guihua,if you ever again show up to do what you do,Ill rip those dog fingers right off your hands.

上面这段话是村支书袁脸对田桂花的训斥。因为是口头训斥,所以用语形象辛辣,句式简短有力。译者抓住这个特点,巧妙地用英语的短句来复制再造原文的氛围和神韵。纵观整段译文,几乎没有一个长句,没有一个难词。用词全部都是最简单日常词汇,最长的一句话“From now on,Doctor Wan is to be called when any woman is about to have a child.”也只不过就18个单词,且中间还有逗号停顿一下。所以译文读起来真是一气呵成,朗朗上口,并且还令人解气,解恨。从用词上来看,译文和原文可以说是达到了功能和效果的对等。“拿着人命开玩笑”被译为“play games with peoples lives”,“play games” 与“lives” 之间的鲜明对比把田桂花杀人恶魔的嘴脸展现在目的语读者面前; “巫婆” 被译为“Old witches” “witch” 在英文中特指又丑又老,老干坏事,令人生厌的女人。这和巫婆在中国读者头脑中的形象是一模一样的;“ 该严加惩治!” 被译为“deserve to be severely punished”,“severely punished” 传达了原作的“严加惩治”;“耍死狗” 被译为“phoney act”; “phoney”一词把田桂花装腔作势、无理还要强占三分的无赖形象一语道破。“打你算轻的,应该送你进班房!”被译为“You got off lightly with only being struck.You ought to be sent to prison!”,“ got off lightly”与“be sent to prison” 的对比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出在村支书看来,田桂花是死不足惜; “把你的狗爪子剁了去” 被译为“rip those dog fingers right off your hands.”,“rip”,“dog fingers”,“right off”不仅传递出了人们对田桂花的憎恨,而且让人们体会出如果田桂花再敢残害产妇和婴儿的话,那她真的就是猪狗不如,该遭严惩了。

通过上面两段原文和译文的分析和对比,笔者认为原作和译作在语言风格上都做到了朴实、通顺、传神。原作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译作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翻译作品。原作用朴实、通顺的语言风格塑造了一个个形象的人物,展示了一幅幅饱含情感的画面;译作也同样用朴实、通顺的语言风格再造了一个个形象的人物,再现了一幅幅饱含情感的画面。

参考文献:

[1]傅敏.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2]莫言.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篇5:狱中杂记的原文及译文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原文,译文,关系

19世纪60年代, 解构主义最早初出现于哲学领域, 之后开始影响文学批评, 建筑, 翻译等社会学科, 运用解构主义的思想观点来分析解释翻译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同样也带有了解构主义部分偏激的、不可知的因素, 因而遭到了诸多反对。但是,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对原文和译文的关系问题上却是积极的, 肯定译文和译者地位, 并与原文和作者相提并论, 一改传统的翻译理论中把译文和译者当作原文和作者的附属的观点, 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讨论解构主义精神在翻译理论中的体现, 浅析不同时期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者对原文和译文关系的阐释。

一.解构主义思想简介

解构主义是当代哲学、文学批评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科学领域兴起的一种理论, 最早出现于哲学领域。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在其著作《存有与时间》 (Being and Time) 中提出了“毁坏” (Destruction) 这一概念, 对西方传统哲学提出质疑。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Jacque Derrida) 借鉴了这一概念, 融汇了尼采的反传统思想, 提出“De construction”的哲学原则。

在德里达看来, 自柏拉图以来几千年, 西方哲学所固守的信念是形而上学的, 其原型将“存在”定为“在场”, 通过借助海德格尔的观点, 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就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 一个中心语词, 一个支配性的力, 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 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 (logos) , 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 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 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 它近似于“神的法律”, 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通俗地说来, 就是一种“中心主义”思想, 而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这一概念, 就是要反对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于是, “反中心”, “反权威”就成为解构主义思想的最重要的特点。

1967年, 德里达的作品《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相继, 标志着解构主义的确立, 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简言之, 解构主义思想所持的“毁坏”这一观点, 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 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 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 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于是, 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首当其冲, 成为解构主义者挑战的对象。解构主义的核心论点, 即社会现象的意义可以做无限的解读和延伸, 以及挑战反对权威, 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眼光, 来看待一直以来以原文为中心为权威, 译文忠实于原文、唯原文马首是瞻的翻译理论界。

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原文和译文关系阐述的基本观点

20世纪60年代, 解构主义在欧洲文学批评领域兴起, 翻译解构主义学派也随之渐渐发展。然而被奉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开端之作的文献却并不是出现在这一时期。1923年, 德国翻译理论家本雅明翻译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巴黎雕像》, 他为译文作序言《译者的任务》, 文中把译文喻为来生, 是最早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当时却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重新发现并分析, 如德里达在1985年发表的《巴别通天塔》, 以及德曼的《关于沃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的结论》等著名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文中都对《译者的任务》做了详尽的分析讨论, 将其奉之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奠基之作并把文中的一些观点发扬光大。1992年, 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编撰了翻译论文集《重新思考翻译》, 大量涉及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而另一位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 (E.Gentzler) 在他1993年的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中专门用一章来探讨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质。翻译理论研究的解构学派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悄然形成。

解构主义以消解逻各斯 (logos) 中心主义为基本观点, 根据逻各斯中心主义, 原作与译作, 原作者与译者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原作和原作者是中心, 而译作与译者处于从属地位, 从属于原作和原作者。原作是创造的, 领导的, 独立的, 建设的, 主动的, 灵活的, 阳刚的, 翻译则是模仿的, 次要的, 机械的, 阴柔的。因此,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作是原作的复制品, 译者要尽可能地把原作固定不变的意思传达给读者。而解构主义翻译论完全颠覆了这一种二元对立, 认为原作与译作之间没有所谓的“中心”和“从属”的关系, 认为原作与译作, 原作者与译者不是从属关系, 他们都是出于同等地位的创作主体, 原作与译作, 原作者与译者之间没有所谓的“中心”, 而原作的意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 “译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 发掘出能使原文存活的因素, 利用语言的转换, 使原文得以发展并走向成熟, 使译文和原文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而不是传统理论中的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 (廖七一, 2002) 。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 本雅明提到了“后起的生命”一说, 即“译作也以原作为依据, 不过它依据的不是原作的生命, 而是原作的来世, 翻译总是晚于原作, 世界文学的重要作品也从未在问世之际就有选定的译者, 因而它们的译本标志着它们生命的延续” (本雅明《作品与画像》, 1999) 。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 因为原作通过翻译已经起了变化, 况且, 没有蜕变, “后起的生命”也不可能产生。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否定了读者主导的观点;译者的任务不至于把意义复制, 让读者理解原文。译者要利用语言之间的差异, 借外语来颠覆原语的秩序, 又把潜藏于原文中, 原语无法表达的意念展现出来。本雅明一再谈及“再生”, 叶维廉就推而广之, 将翻译譬为“异花受精”, “异种繁殖” (叶维廉, 1994, P83-84) 的过程。

1985年, 德里达发表《巴别通天塔》 (Des Tours de Babel) , 运用解构主义的见解谈论翻译。德里达认为, 符号 (semiotics) 本身不存在统一性, 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距难以弥合, 意义在差异中扩张, 文本在差异中发展, 字词的含义不断地因时空的转移而产生延异 (difference) 。一个语言符号的意义不是同一的, 并且有赖于其他的符号, 故而其意义是不确定的, 由靠语境来辨别。符号的意义只不过在文本中暂时确定, 但是随着空间上的区分和时间上的延搁, 意义又不断变化, 因此任何符号都没有终极意义。既然语言符号的意义不能最终确定, 那么字, 词, 句, 段, 篇, 章, 到整个文本, 都是不能最终确定的。基于以上观点, 德里达不再把文本视为封闭而完整的系统, 而是将其看成开放的, 不完整的系统。在翻译中, 原文本身并不是完整和统一的, 存在多重意思, 因此任何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都不能穷尽可能的意义。因而, 翻译不可能将原文意义移入译语中, 译者的目的也不是再现原文或者传达原文意义, 翻译被认为是产生多种意义的过程。翻译不仅在分延和踪迹中寻找意义, 而且还为那些不在场或语言中丢失的, 遭压抑的东西提供讨论的场合和机会。翻译过程中, 原文被不断地改写、重组, 不同的译文的产生都依赖于译者的个人经验, 因为译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文化背景不同, 对原文的理解认识就不同, 这也叫做创译, 通过译者的创译, 原文中不显之处得以发掘, 不足之处得以弥补, 原文通过译文走向成熟。

米歇尔·福柯 (MichelFoucault) 对译文的历史时期的制约因素又作了进一步分析, 他认为“文本存在着历史性” (廖七一, 2002) , 人们对作品的理解都是建立在自身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基础上的, 同样的, 作者本身也是具有时代性的, 他同文本一样同属于历史, 由此作者的地位和作用就变得微不足道了。译者通过个人的历史背景对原文做出解读, 这个过程必然导致原语意义的分裂, 断裂成碎片的原语在翻译过程中被重新组合为目的语, 这样一来, 新的组合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自我, 所以译文不可能与原文相互等同。

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在1968发表文章《作者之死》 (The Death of Author) , 主张作品本身存在于作者以外的生命, 在作品完成的瞬间, 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便宣告结朿, 解读权释放回归于读者手中, 这种对于既往观点的批判与反省, 反映出个人感觉结构的差异与对应观点过程的重要性。也就是说, 在一部作品完成之际, 也就是作者死亡之时, 因为文本一旦完成, 文字被写下, 语言符号开始起作用, 读者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读, 来解释文本的意义, 而其意义该如何阐释是作者无法控制的, 这就意味着作者不再是统治文本意义的上帝。所以, 作者对已经完成的作品不再具有任何能动的意义, 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作者的死亡。作品本身并没有因为作者而赋予唯一固定的意义, 读者对语言符号的解读才是实现文本意义的途径, 而译者本身也处于读者的地位, 在解读阐释原作的过程中, 基于自己对原作的感受把原作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其中译者个人的历史文化背景, 经验甚至个人的性格爱好使得译者对原文意义不断地分裂瓦解, 批判改造, 译文是译者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或者说对原文意义的重组改造。

当代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代表, 美籍意大利作家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认为, 作品的意义是多元的。一个译本只是临时固定了作品的一种意义, 而且, 这种意义的固定, 即:翻译是在不同的文化假设和揭示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并受到特定的社会形式和不同的历史时代的制约。意义是一种多元的, 不定的关系,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统一的整体, 因此, 翻译不能用数学概念那种意义对等或一对一的对应来衡量, 而所谓确切翻译的规范, 所谓“忠实和自由”的概念都是由历史决定的范畴 (Lawrence Venuti, 1995) 。

从上述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学者对原文和译文关系的陈述中可以发现, 解构翻译论者, 从本雅明, 德里达一直到韦努蒂, 把译文的地位提高到与原文比肩的地步, 这样译者的地位和意义也就提升到和原作者相提并论的程度了。译文是原文的再生, 原文通过译文把自己隐藏的、缺失的内容补充展现出来, 正是由于译者对原文不断地解读, 对原文意义不断地分析剥离分裂, 对碎片式的原文的理解阐释不断地重组, 译文不断地更新, 原文才能从历史中幸存下来, 而这些, 都是译文和译者的意义, 是原文和原作者无法达到的。

三.结论

解构主义派超越了微观的翻译技艺的讨论, 从形而上的角度审视翻译的性质与作用,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翻译观念。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并没有指出具体的, 描写性的, 或者是规范性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然而他们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角度, 为翻译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虽然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西方已经颇有影响, 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从事这一理论的研究, 但是, “忠实对等”原则却依然是国内翻译的主流, 严复的“信达雅”理论在近年来屡遭批判, 但是其中“信”的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 判读好的译文, 就是看其是否“忠实于”原文, 但是根据解构主义译论所提供的思维方向, 情况则恰恰相反, 译文不是要“像”原文, 而是要“重建”原文, 从原文中解放出来。

从上文中分析各时期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对原文和译文关系的阐释可知:译文是原文的再生和传承, 对译文和译者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肯定, 这给译文和译者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译文在原文的传承过程中, 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译文不断给原文注入新的不同时代背景的血液, 使得原文本身不断丰满, 不断成长, 使得原文的生命得到再生。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所持的观点, 让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强, 让译文在目标文化中更具有活力, 也使得整个翻译活动作用更加积极, 所以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评价, 也不能一概而论, 要从中选取有利于我们发展的部分, 指导翻译理论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 nslation theories[C].Buffalo:Multilin-gual Matters, c2001.

[2]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New York:Routledge, 1995.

[3]本雅明.作品与画像[M].上海市:文匯出版社, 1999.

[4]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囯翻译硏究[M].上海市:东方出版中心, 1999.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6]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7]羅蘭芭特論.羅蘭芭特 (Roland Barthes) 著;劉森堯譯.[A].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2.

[8]陳德鴻, 張南峰.西方翻譯理論精選[C].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c2000.

上一篇:XX年禁毒宣传日总结下一篇:大学生关于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