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字谜

2024-05-23

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字谜(精选6篇)

篇1: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字谜

字谜:

1、九十九,猜一字 答案是:白

2、九号,猜一字 答案是: 旭

3、二兄弟,各自立 ,猜一个字 答案是:竞

4、人有他则变大,猜一个字 答案是:一

5、人都到了 ,猜一个字 答案是:倒

6、人无信不立,猜一字 答案是:言

7、八十八 ,猜一个字 答案是:米

8、刀出鞘,猜一字 答案是:力

9、十三点 ,猜一个字 答案是:汁

10、十五天 ,猜一个字 答案是:胖

谐音歇后语:

1、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2、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3、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4、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5、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6、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7、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8、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9、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10、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11、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12、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谐音笑话:

1、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 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2、一天,小丽在集市上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卖鲜鱼的喊:“鲜鱼,鲜鱼啦!”对面一个卖泡糖的喊:“泡糖,泡糖啦!(泡汤啦)卖鲜鱼的越听越生气,大声问:“你为什么说我的鲜鱼‘泡汤啦’?”

卖泡糖的火了:“我卖我的泡糖,愿怎么喊就怎么喊,碍你什么事?”他俩越吵越凶。旁边一个卖豆芽的叫卖:“豆芽,豆芽(斗呀)!”他俩一听,就斗起来啦。市场管理人员走过来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打架,扰乱市场秩序?嗯?还 有谁参与打架?”这时又听见旁边吆喝:“油果(有我)!”。管理人员一听:“有你?好,一块带走!”

3、李先生在上地理课。

李先生:南海诸岛在什么地方,大家看见了?学生暴笑,齐呼:“看见了,在前排!”原来,班上有个“男孩”叫“朱导”。

李先生:中国的疆域有多大?某学生:中国的江玉?长江的江玉还是黑龙江的江玉?李先生:你的地理成绩,可能倒数第一。某学生:到蜀第一?那我得到四川读书了。提示:疆域=jiāngyù=江玉;倒数=dàoshǔ=到蜀

4、一同学被表扬后上台发言:“其实我未必是最好的,我未必是最优秀的,我未必是最聪明的,我未必是最努力的。大家好,我叫魏毕。”

对联:

1、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2、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3、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4、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

5、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文征明对徐祯卿。“假岛”谐“贾岛”,“斑彪”谐“班彪”

暑”谐“鼠”,“风”谐“蜂”

谐音古诗:

1、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2、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 缙

3、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思)

4、杨柳枝(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5、子夜四时歌.秋歌 南朝乐府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梧—吾,解—结)

篇2: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字谜

1、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2、老虎拉车——谁敢(赶)

3、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4、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5、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6、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7、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8、飞机上敲铜锣——声名(鸣)远扬

9、蚂蚁尿书上——识(湿)字不多

10、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

11、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12、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象)

13、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14、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15、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逢圆)

15、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鞋)归正

16、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17、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盐)在先

18、打灯笼搬石头——照办(搬)

19、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20、老九的兄弟-——老十

(十)补充字谜:

1、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旧)

2、一点不出头。(术)

3、一人住在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面。(仙)

4、多出一半。(岁)

5、七十二小时。(晶)

6、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7、守门员。(闪)

8、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9、要一半,扔一半。(奶)

10、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器)

篇3: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字谜

一、感悟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说明文, 分别是《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种种说明方法, 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妙处。

《鲸》一文是这组课文的统领, 作者运用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的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 可将这篇课文的导读作为一个引子, 让学生在读一读、填一填、划一划、议一议、想一想等多种体验中, 清楚地认识到鲸是巨大的动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过渡到《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 教师则可设计自主阅读提示, 把从《鲸》一文中习得的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于本文的阅读实践。

本组课文阶段性学习结束后, 应让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学会自我建构。不妨让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可以做卡片, 也可以列表格。

二、揣摩表达顺序

一般说来, 说明文表达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而又以逻辑顺序最为常见, 它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的。抓住文章的主线, 便可牵一“序”而动全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理清文理, 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 又可显示出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假如没有灰尘》, 通过以下表格的填写, 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 而且有助于弄清课文各段落中总分、并列的关系。

本组另一篇课文《新型玻璃》则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 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且富于变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 从中领悟说明文章表达式样。

三、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在关注说明文不同说明方法的同时,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也应细细品味。怎样细致的观察事物, 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畅晓明白, 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说明性文章又有着怎样的表达风格, 本组课文都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1. 赏析语言

说明性文章并不因为有了“说明”这一特性的存在而导致文章语言干涩, 相反,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更为准确、精炼, 而且有的还很优美。

打开《松鼠》一文, 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 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精炼的说明。

教学《松鼠》可重点围绕“松鼠是那么可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展开对话, 精读品悟。从松鼠“外形的美丽”“动作的机敏”“搭窝时的聪明”几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 从美读中感悟松鼠的漂亮可爱。还可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活化语言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 才能入境生情, 促进自悟。教学时可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 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形象,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如《鲸》的教学, 演一演, 以手掌为鲸, 加之语言的描述, 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 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又如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 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⒊对比阅读

本组四篇课文用词准确, 语言精练, 但又略有不同, 为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章的不同表达风格提供了范例。

(1) 不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鲸》一文在本组课文排序中位居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松鼠》, 而两篇课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完《松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鲸》与《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 从中感受到不同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

(2) 同题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松鼠》, 如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徜徉, 把同是《松鼠》的文艺性说明文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通过比较阅读, 产生新的发现。

四、创设交流情境

阅读是一种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言能否得到发展, 取决于有多少机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因文而异, 尽可能创设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在思辨中激活思维。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如教学《新型玻璃》, 可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创设语言情境, 一部分同学扮演玻璃厂新闻发言人介绍新产品, 一部分同学扮演媒体记者, 对新产品进行采访。通过“新产品推介会”, 学生不仅回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 而且还重组了课文语言, 明白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在产品推介时创造了介绍新知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鲜活的, 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鲸》一文中, “鲸不属于鱼类, 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 课堂以“鲸试图参加鱼类比赛而遭到拒绝”设计现场模拟情景对话。这种对话形式对学生而言, 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把课文、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同类聚合, 正确归类, 还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才能完成, 将阅读、想象、说话巧妙地融为一炉, 实现语言和知识在心理上的重构。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 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搭建读写平台

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了说明文后, 可运用迁移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

如《鲸》一文, 在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 出示一些随文练笔的作业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1) 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 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而《新型玻璃》一文, 则可由课文的结束段引发学生想象, 激活创新思维。可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 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插入到课文中, 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 也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来写一篇短文。

篇4: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hu醤 r鄌 zh"Vn c醤g b? j靚g c? xi醤g

( ) ( ) ( ) ( )

hu"n y靚g xi醤 ji? l#? p鄋

( ) ( ) 疑 告( ) ( )途 ( )断

f鑙:浪( ) ( )水

二、用“√ ”给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素净(j靚 j靚g) 垂蔓(w鄋 m鄋) 干涸(h? g? 目的地(d? d恚?

三、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填序号)(2分)

A.哺捞 剧烈 沮丧 决择

B.特征 奇迹 追逐 矫健

C.波纹 资态 忽略 如饥似喝

四、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

尽职( ) 尽力( ) 山穷水尽( ) 取之不尽( )

五、请按要求写词句。(18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 )盆大雨 千篇一( ) 安然无( ) ( )然大物

藕( )丝( ) 不容争( ) ( )( )不绝 星罗( )布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1)小心翼翼(ABCC式) 、

(2)顶天立地 (含有“天”“地”) 、

3.请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4分)

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增长 增强

(1)作文,首先构思要( ),落笔也要有点( )的“鲜味”才好。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 )了我的理解力。

(3)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尤其是使我( )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

4.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例:树林里,小鸟在歌唱。(把小鸟当作人来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用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他学习成绩好。他热爱劳动。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补充完整。

① ,春生江上几人还?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

六、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17分)

1.窃读的滋味既 ,又 。(选自《窃读记》)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 说的,它让我想起了诗句“ ”,表达了 的情感。

3.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选自《长相思》)

4.“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5.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说明方法。如 、 、 、 等。

6.《钓鱼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 。《落花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18分)

(一)梅花魂(节选)(6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秉性: 大抵: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2分)

3.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人类的保健卫士(12分)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的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十来个,而空旷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油然而生: 。

一技之长: 。

2.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3.“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的是森林对人类的哪一点贡献?(2分)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4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请写一写。(3分)

八、习作展示台。(30分)

篇5: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字谜

我都是用字谜来记的,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就是告;十个太阳,十个月亮。那就是明字。我还可把字公开记,比如:器就用上面两个口,中间有条犬,下面两个口,器字不就组成了吗?

我经常把这些这当做可爱小精灵,我们经常和它们玩耍。欢笑。这些小精灵有着有趣的身体,你们是否发现了呢?有的让我们笑,有的让我们有些好奇!比如“笑”字令人欢笑起来,“哭”字让人心情郁伤,“小”字好像自己是小矮人一样的……

它们各有各的高矮,各有各的有趣和各有各的心情,这些字允满了欢声笑语。悲欢离合,会让我们牵肠挂肚。

篇6: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字谜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仓颉.(yí jié)

鸿鹄.(hú hào)迂.回(yū yú)剖.开(pō pōu)锥.子(zhēi zhuī)搁.板(gē gě)外甥.(shēn shēng)虫蛀.(zù zhù)

二、汉字变魔术。

1.在下列各字上加一笔,变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1)竞()______(2)史()______(3)中()______(4)折()______ 2.把下列各字减一笔,变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1)鸣()______(2)匆()______(3)钧()______(4)待()______

三、猜猜我是什么字。

1.人累了靠在树旁歇息。()2.田里长了草,细看不是草。()3.回国团圆个个有。()4.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5.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四、判断“册”“典”“删”三个字的意思,选择填空。

1.“册”在词典中有三个意思:①册子;②量词;③皇帝封爵的命令。下列词语中“册”的意思分别是:

(1)一册.书()(2)纪念册.()(3)册.封()2.“典”在词典中有以下意思:①标准,法则;②典范性的书藉;③典故;④典礼。

下列词语中“典”的意思分别是:(1)开国大典.()(2)引经据典.()(3)行文用典.()(4)优秀典.范

()

3.“删”在词典中有以下意思:①用刀削去;②除去文章中不妥当的部分。在“删.

繁就简”中的意思是()。

五、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在古代人,人们最早使用的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2.最初有文字的时候,人们把字写在()。

A.竹子

B.纸上

C.兽骨 3.甲骨文是()发现的。A.王懿荣

B.张乖崖

C.仓颉

六、根据句子的意思,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真是“八仙过海——__________”。

2.小明语文又考了59分,妈妈问他考了多少分,他很不好意思地说:“还是‘外甥打灯笼——______’。”

3.我是“小和尚念经——__________”,说错了话,您千万不要介意。

探究应用

七、动脑筋,想一想。

从前,一个穷秀才托人将自家种的一种水果送给朋友,并写了一张便条:“琵琶结果,赠与仁兄共尝。”朋友笑他写了错别字,也写了一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1.这位穷秀才送给朋友的水果是:________。

2.朋友写的字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笑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神奇的“打”字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动作,可以同“打”字连起来。比方“打毛衣”,这不是跟毛衣过不去,非把它好好揍一顿不可;也不是打倒这毛衣。不是打烂它,打碎它,恰恰相反,是要把毛线编织成毛衣。文绉绉的说法是“织毛衣”,但人们宁可说“打毛衣”。“打草鞋”的“打”,与这有点类似,不是跟草鞋作对,而是用草“编成”鞋子。能不能依次类推?不能。人们不能说“打皮鞋”,也不能说“打裤子”(除非你指的是编织毛线裤)。可见“打”字有点“神奇”味了。

“打酱油”——这里面的“打”,当然不是打破酱油瓶,也不是编织酱油,而是“买”的意思。凡是买液体的东西,常常用得上“打”字,比如“打酒”“打二两酒”“打油”“打香油”“打半斤油”。光说它是“买(液体)”的同义词,那也不对。“打水”“打一桶水”并不等于买水,或买一桶水,却是到井边或到河边用吊桶提一桶水来;“打洗脸水”,可又无须去井边或河边,只要在自来水龙头那儿装一盆水来就行了。

“买”同“打”不是等义词。“打酱油”同“买酱油”的语感是不一样的。前者在口语中表现出更多的生活气息。“打”不能代替“买”,例如,你不能说“到百货公司去打文具”“到商店去打个收音机”,这样用,就不知所云了。“打”字完全不能同“买”字一般使用吗?在某种情况下,却又不然。“打票”“打船票”“打火车票”“给我打一张五分的票”。票又不是液体,却又可以“打”一下,这就显得有点“神奇”了。

“玩意儿”也利用了“打”字。常常说“打牌”“打扑克”“打纸牌”“打麻将”,当然不是揍牌,而是玩牌。某些球类运动也叫“打”,如“打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打高尔夫球”,毫无击破什么球之心,却是全心去玩球的。“打秋千”“打单杠”“打双杠”,这都是某种运动,打它一下,就是玩它一下。平衡木、吊环、鞍马,虽都是健身器材,但不能用“打”字,“打平衡木”,就不知说什么意思了。

1.你觉得“打”字神奇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能举出一个像“打”字这样神奇又平凡的字吗?并写一写它的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能做“成语加减法”。

()面楚歌 -()气呵成,()长两短()从()德 +()丝()毫()分()裂

参考答案:有趣的汉字

一、jié hú yū pōu zhuī gē shēng zhù

二、1.(1)竟 竟然(2)吏 官吏(3)申 申请(4)拆 拆开 2.(1)呜 呜呼(2)勿 勿用(3)钓 钓鱼(4)侍 服侍

三、1.休 2.苗 3.口 4.七 5.郭

四、1.② ① ③2.④ ② ③ ① 3.②

五、1.A 2.C 3.A

六、1.各显神通 2.照旧 3.有口无心

七、1.枇杷 2.如果琵琶能结出果子来,那么竹箫和笛子之类的乐器都能开花了。3.要理解同音不同义的汉字的意思,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上一篇:预祝活动下一篇:单项工程质量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