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乡的景物日记作文

2024-05-21

中学生家乡的景物日记作文(通用15篇)

篇1:中学生家乡的景物日记作文

我家乡有一片橘子林,还有很多山,有好几座山上有瀑布,还有几条小溪,溪里有小鱼,我和小伙伴们还有我的姐姐、弟弟一起去捉鱼来养,我们还在小溪里洗衣服。

每年的秋天,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一起去橘子林里摘橘子,在过新年的时候都玩的很开心!

我的家乡很美丽吧!

篇2:中学生家乡的景物日记作文

朱家尖是一个风景区,在朱家尖南沙里的景物可美了,一进大门再走一段路,就来到了一排排小吃店,我闻着那美味佳肴,走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路上,口水也流出来了。终于来到了南沙,在沙滩上,有点小朋友在堆沙子,堆起来的雕像有模有样,有点在玩沙滩车,看他们玩的多开心啊!还有的在冲浪,高大强壮的哥哥姐姐们站在浪大的地方用身体档着浪潮,真勇敢。看!那些小弟弟小妹妹们也勇敢的一步步往前冲呢!

沙滩这个地方丰富多彩,但看了精美的沙雕让我们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吧!

那里的沙雕都十分精致,一幅沙雕就是一个精美的故事,有众人皆知的西游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给我映像最深的是格列佛的沙雕,地上躺着巨大的格列佛,手里捏着一个小人,原来格列佛来到了小人国……再走过去,就是十二生肖的沙雕,这些十二生肖都雕的活灵活现。尤其是老虎,头上刻着一个王字,架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显得十分威风。小朋友都喜欢在这里玩耍,我也一样。我是属老虎的,所以我就在老虎的沙雕前拍了许多照片,留作纪念。

篇3:如何指导学生介绍家乡的景物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 只有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学生才能爱写, 才能从认识上和情感上喜欢作文。而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创设合理的情境, 让学生变“苦写”为“乐写”。

1援观察自己的家乡。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怎样才能写出家乡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呢?这就需要学生们对家乡的景物做一番深入细致的观察。因此, 在写作之前, 我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 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一次大搜索。我事先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首先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或认为最值得观察的景物;接着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变化等角度去观察, 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最后及时记下自己的观察所得, 这样写作的时候就有素材了。通过观察自己的家乡, 学生零距离感受到家乡景色的美丽, 发掘出家乡中那些易被忽视的闪光点, 同时享受到观察的快乐, 唤起写作的兴趣。

2援夸夸自己的家乡。

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后, 我并不急着让学生马上动笔写作, 而是先上了一堂“夸夸自己的家乡”的活动课, 让学生用三言两语向同学们夸夸自己的家乡:说说家乡的青山绿水, 谈谈家乡的风土人情, 侃侃家乡最让人动心的可爱之处, 聊聊家乡最令人自豪的美景……通过“夸夸自己的家乡”, 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认同感被激发出来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争先恐后地夸耀自己的家乡, 恨不得将家乡的一切都骄傲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

二、悉心指导, 授之以渔

1援抓住家乡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

世间万物各不相同, 抓住特点, 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家乡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景物, 但是在作文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 一个一个地去介绍, 而是要突出特点、抓住关键。以《珍珠泉》为例:这眼泉得名“珍珠泉”, 是因为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文章写出了珍珠泉的特点:绿、清、深、美。在习作前, 我要求学生好好借鉴一下, 务必要写出家乡独有的特点, 如:写出家乡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家乡景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风光……总之, 我要求学生心中明确自己要写什么, 要写出自己的家乡, 而不是别人的家乡;要写出别人的家乡所没有的, 要有自己的“家乡味”。

2援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家乡。

凡事皆有序, 有序则顺, 无序则乱。描写景物也要有一定顺序, 否则习作便会显得杂乱无章。写景物可以按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来写。按空间顺序写就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 按照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等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 或者随着观察者位置的变化来依次描写景物。按时间顺序写就是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间里是有变化的, 如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 或按晨、午、暮、夜的时间顺序来描写等。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家乡, 可以使景物丰富多彩、摇曳生姿, 使描写富于变化、生动形象, 使文章富有层次感、结构清晰。至于选用哪一种顺序, 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表达需要来确定。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一定要条理清楚, 才能让没有到过你家乡的人一读便一目了然, 甚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援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深情。

景物是客观的, 而人则是有情的。一篇好的习作一定要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因为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美丽“躯壳”, 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因此, 在指导本次习作中, 我要求学生在介绍家乡的景物时, 心中一定要充满对家乡的自豪感、喜悦感;在景物描写的字里行间, 一定要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融进去, 就像《珍珠泉》的作者描写完珍珠泉的特点后写道:“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一下子表现出来了。是的, 写景贵有情, 文章中除了描写景色之外, 还要穿插自己的情感抒发, 只有情和景交融起来, 写出来的习作才能打动人心, 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和美的享受。

三、改中提升, 展示风采

1援自读自改, 再现家乡景物。

“文章不厌百回改”, 文章贵在改, 改能出彩。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因此, 学生写好作文后, 我并不急着批改, 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动手改一改。我首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 感受一下自己的作品, 看看自己的文章写得怎么样, 有没有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 有没有拗口的词句、病句, 读起来通不通顺, 家乡景物描写有没有真实、生动……我要求学生多问几个“有没有”, 让学生边读边推敲, 然后再进行修改, 甚至一改再改, 直到自己满意, 最后重新誊写, 使之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学生通过自改作文, 不仅锤炼了语言, 训练了表达能力, 也对家乡的景物进行了再观察、再认识, 使脑中再现的家乡景物, 显得特别清晰、亲切。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把作文批改看成是自己分内的事, 不仅可使文章变得更好,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做事严谨认真、富有责任感的习惯。

2援互评互改, 互相欣赏家乡美景。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互评互改的好习惯, 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而非放任自流。写作指导中, 我把学生分成几个互评互改小组, 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 让优秀生充当小老师, 在帮助他人的基础上, 也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让中等生“承上启下”, 在学习借鉴优秀生作文的同时, 也能帮帮差生, 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差生“近朱者赤”, 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中, 发现不足, 及时修改, 不断提升。通过互评互改, 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 合作意识增强了, 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都能或多或少地从同学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们既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又“欣赏”了其他同学家乡的美景, 真是作文、“游玩”双丰收!

3援举办作品展, 介绍家乡美。

感受成功, 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是的, 当自己的辛苦创作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时, 对孩子来说, 无疑是最大的奖赏。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本次习作教学中, 我的收尾之作便是举办了一次“家乡美”作品展。我在教室后面设置了一个大展板, 这个展板, 展示的不是最优秀的作文, 而是全班学生的习作。因为通过学生的不断自改和多次互改, 学生“介绍家乡的景物”的习作在我眼里, 每一篇都是佳作。在作品展出中, 我要求学生利用活动课、课余时间, 充当一回导游,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 和同学们一起去“畅游”一番。“家乡美”作品展, 让学生们收获到了自信, 享受到了成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这里, 每个学生都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 每个学生也都可以对他人的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中, 不断加深对本次习作的感悟。我想, 对于刚学写习作的学生来说, 获取成功的体验, 本身就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篇4:写家乡的景物

写一写家乡的景物,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充分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感情,并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果你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习作指导】

老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有金浪翻腾的沙漠……这些美丽的风景,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景象。今天,就让我们写一写这个话题,赞美自己的家乡,好吗?

小丫:好啊!我的家乡可美了,有清可见底的小溪,有如诗如画的田园,有一碧千里的茶园……太多了。我早就想把它介绍给大家了。

老师:你觉得这些地方中,哪个地方的景物最美,你最喜欢?

小丫:我觉得家乡的小溪最美,我最喜欢。

老师: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小溪的特点吗?

小丫:那小溪在我们家的北边,它一年四季都非常美丽。春天,小溪两边的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夏天,微风吹拂着水面,我们在家里热得受不了,便三五成群,相约来到溪边,一边享受着河面吹来丝丝凉风,一边倾听小溪里的阵阵蛙鸣,真舒服。秋天,岸边的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落到溪里,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飘荡。冬天,河面上升起一片片白雾,让人感觉如仙境一般,真是美不胜收!

老师:看来,你们家乡的小溪已经以自己独特的风韵,把你深深地吸引住了。毛豆,你们的家乡有什么迷人的风景吗?

毛豆:有,有怪石嶙峋的达摩岩,有远近闻名的古刹佛地——补陀岩,有苍翠欲滴的竹林,有层层叠叠的梯田……只是这么多的地方,不知该写什么好。

老师:是啊,这个话题,能写的内容确实很多,写什么好呢?

小丫:我觉得应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或者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来写,这样,我们描写的时候才能有话可说。

老师:小丫说得有道理,家乡的美景有很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文章会显得没有重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我们选好了话题之后,应该怎样写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让人一目了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呢?

毛豆:我觉得描写一处地方,主要是要将这处景物的特点描写出来。

老师:是的,世间的景物林林总总,千姿百态,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怎样才能抓住所要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呢?

小丫:每种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在写文章之前,首先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就能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老师:说得对,观察是写好景物的前提。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这样所写的景物才会有鲜活的色彩,富有生趣。可是,有些地方的景物很多,我们在构思的时候,怎样才能让文章条理分明呢?

毛豆:要使文章条理清楚,就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按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写,也可以按参观、浏览的顺序来写。

老师:说得好,无论写什么地方,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言之有序。

小丫:写的时候还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并把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表达出来。

篇5:小学生写家乡景物的作文

汽车在荷兰花海的大门前停下。走下车子,一阵花香扑鼻而来,我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跑到花海中心。

四月,正是郁金香盛开的时节。走近郁金香,只见她们争奇斗艳,千姿百态。你看,那象征着喜悦和热情的红色郁金香,一团团,一簇簇,好似燃烧着的火焰,又好似夕阳下的晚霞;你再瞧,那朵朵白色郁金香,如酒杯,又如荷尖,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挨挨挤挤,清新雅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更如穿着洁白的连衣裙在风中翩翩起舞的姑娘们。哦,对了,忘了给你们介绍最可爱的“美人”了——粉色郁金香。她和白色郁金香相间站立,那羞答答的花朵,婀娜多姿。此刻,我真想飞上天去,从高处一览她们的千娇百媚,又想一头扎进这花的海洋,与她们翩翩起舞……

篇6:写家乡景物的作文小学生

昨晚下了一夜雪,天刚明就起床。打开门,闻着迎面吹来的空气,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真惬意。踏进院子,小心翼翼得走着生怕破坏这大自然的的杰作。小猫也从屋里跳出来,跳进雪地里画画,别看它小,画的画还蛮好看的,看看这么多的梅花瓣,玲珑剔透,恐怕齐白石也要敬畏三分,看猫,它又他在雪女的怀抱中打滚呢,真是太可爱了,屋顶上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欢快地亮着歌喉,唱着雪后的情趣,给大地增添了几分韵律。近处白皑皑的雪压弯了树枝,沉甸甸的,仿佛大树也喘不过气来了。远处,白皑皑的雪给贫瘠的大山增添了几分色彩。雪松,一个边疆的“战士”默默无闻地守着自己的疆土。单调的亭子也换在了一身洁净的衣服,真漂亮。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着鸟儿充满韵味地歌唱着,忽然传来了一声牛吼,原来它也为这美丽的雪景献“殷勤”啊。捧一把雪在手上,手心感到凉凉的,真舒服,吃一点雪在嘴里,依然凉凉的,原来这就是冬的味道。雪不仅将欢乐带给了我,也将冬的味道带给了我。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马路上,原来吵杂喧闹的马路以不复从在了,从而接待它的是空野。我在马路上开怀畅玩,一路上狂奔着,充满激情地狂奔着,啊!真是太舒服了!忽然,只听见“哎呦”一声,我便直溜溜的躺在了地上,摔死我了,我揉揉我可怜的屁股,真是委屈你了。

回到村庄,看到朋友们站在那而畅谈着,我悄悄的捏了个雪球,朝朋友们扔去,哈哈打中了,只见他的脑袋上开了一个雪花,笑的我肚皮都疼了。不一会朋友们都卷入了这场纷争,真开心。我们玩的不亦乐乎,就连李白也要羡慕死啊!

家乡的雪给我带了无限生机,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篇7:写家乡景物的作文小学生

春天来了,小草从泥土里钻了出来。柳树也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在文化广场里,你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听到鸟儿快活地唱歌。有许多人来这里放风筝。看,那个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一上一下的,好象在跳舞呢!

夏天的文化广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很热闹。白天,有人在这里看书,有小朋友在这里玩玩具,还有人喂鸽子……在广场有一个篮球场,一群学生正在打篮球,他们玩的可高兴了!晚上,所有的灯都亮了,格外漂亮。许多百姓明星在露天音乐会里演出,特别精彩,观众连声叫好。有时,这里还会放露天电影也非常好看,吸引了许多观众。

秋天到了,小草都枯黄了。好象给广场换上了黄色的地毯。很多大树都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变得枯黄了。天气凉爽了,小燕子要飞回南方去了。人们在文化广场上表演自己的绝活。有抖空竹的,有玩陀螺的……玩的不亦乐乎。

冬天的文化广场是银白色的。地质宫上面铺满了皑皑白雪。只有那红柱子显得格外耀眼。四周的树都没了叶子,身上堆满了积雪。安静地站在那。只有松树依然穿着碧绿的晚装,站在白雪中,好象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篇8:中学生家乡的景物日记作文

在三年级下学期, 学生虽然经过了一个学期的习作训练实践, 但也只是初步接触, 还是处于起始阶段。对学生来说, 每一次习作不仅有着各种困难, 更重要的是, 他们首先面临这样一些问题:对这次习作是否感兴趣?有没有东西可写?能不能把这次习作写好?

“介绍家乡景物”因为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 在选材上有较大的自主空间, 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但要想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就需要对景物有足够的了解。另外, 学生的词汇量不够丰富, 即便想到了、观察到了, 也无法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

[设计思路]

1.走进生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选取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进一步细致观察, 加深切身体验,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阅读美文。搜集、阅读写景类作文及名家的相关文章, 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增强语言感受能力, 领悟某些带有共性的习作方法。范文仅仅是个例子而已, 绝不能让范文束缚学生的自由习作。

3.提供互动平台。创设读一读、说一说、评一评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互动起来, 在读、说、评中, 掌握按顺序、抓特点、展想象等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按顺序、抓特点, 仔细观察景物, 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景物写具体;语言通顺、连贯, 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按一定顺序, 抓住景物的特征, 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描写。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写景类文章, 积累优美语句, 增强语言感受能力, 领悟习作方法。

2.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启发回忆

1.谈话激趣。

师:在口语交际课中, 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用语言把这些景物作了生动的介绍, 让人听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能把那些美丽的地方写下来, 并且配上自己找的图片, 或是自己画的插图, 那就更美了。

(教学策略:上课伊始, 教师动情的语言, 在第一时间内为学生们创设了良好的习作情境, 为习作打下了情感基础。)

2.启发回忆。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口语交际课中的交流内容, 再认真回忆一下你观察了的景物, 说说为什么喜爱这处景物。

生:我观察了河滨公园, 那里景色很美。

……

二、明确要求, 领悟写法

1.阅读习作提示, 明确习作要求。

师:读了习作提示, 你知道了什么?

生:介绍家乡的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 要说出其特点。

师:对, 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才能更好地让读者欣赏文章中优美景致。任何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观察时要细致,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板书:按照顺序、抓住特点) 还有吗?

生: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板书:展开想象)

生:要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板书:热爱家乡)

师:写景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都能让我们生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或是热爱, 或是赞美。

(教学策略:恰到好处的“导”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不可缺少的过程。通过学生研究讨论和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 寻找规律, 真正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

师:同学们, 我们阅读了习作提示, 知道了习作的要求, 这就是对作文的审题, 是写好作文关键的一步。

2.拓宽学生思路, 领悟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 老师已布置大家课前搜集、阅读写景类的文章, 现在请大家拿出搜集的文章, 想一想, 阅读这些优秀文章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把自己想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交流信息资料。通过小组协作学习, 实现多元互动, 了解写景作文的规律。)

师:你们对怎样写好这篇习作, 还有什么好建议?

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景物。

师:哦, 你读了什么文章, 是按照什么时间顺序写的?

生:我读了很多写景的文章, 最喜欢《荷花塘》这篇。它按早晨、夕阳西下、夜里的顺序写出了荷花塘在一天不同时间里美丽的景色。

师:我们小学生写景作文中最常用的顺序有两种, 以时间为顺序是其中的一种。以时间为顺序, 就是以时间的先后来描写景物, 主要表现在描写同一景物时, 突出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发生的变化。例如一天之间的早、中、晚, 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板书:时间:一天早、中、晚, 一年春、夏、秋、冬)

师:另一种常用的顺序, 你们知道吗?

生:方位顺序。我找到的《游塔尔寺》是按方位顺序来写的。塔尔寺有三层, 它从塔的底层一直写到塔顶, 再写塔内。

……

(板书:方位:上下、左右、前后、远近)

师:从作者写景的方法中, 你还学到了什么?

生:把景物写生动, 还要用比喻句、拟人句。

……

(教学策略:新课标虽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但教师在学生习作时适当的引导很重要。这节课学生通过交流的平台再次感悟到了“按顺序、抓特点、展想象”这一方法的妙用所在。至此, 这次作文的要求就在不留痕迹的引导中变成了学生自己习作的共识。)

三、合作交流, 乐于表达

1.引导说景, 交流互动。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 建议真不错。现在请说说你们是怎样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

生:我观察绿色家园, 重点观察了草坪和人工池。草坪

……

生:我补充, 池中有一条九曲桥, 人们就是顺着它才能到塔上游玩, 喷泉是在九曲桥的两边, 只有在节日时才开放。

……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 不仅学会了怎样观察景物, 而且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那么, 如何让笔下的景物“活”起来呢?

生:写日月塔不仅可以写它的外形, 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

(教学策略:提供互动平台, 多形式、多层次的交流开拓了学生的习作思维空间, 同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产生灵感, 丰富学生习作内容和个性化的表达, 为学生轻松习作提供了心理支持。)

2.自主构思, 自由表达。

师:在交流中你们一定又受到启发了, 老师相信, 同学们不但说得好, 写得更精彩。请你们认真构思, 自由表达, 写出最棒的习作来!

四、交流评改, 分享快乐

1.读给自己听, 自己修改。

2.读给同学听, 分享快乐。

(教学策略:“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习作教学提倡的好方法。通过相互交流习作, 有利于彼此激励和开阔思路, 也是学生重新感受写作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五、总结谈话, 提出希望

篇9:家乡景物小学生作文

还记得上学期暑假来到,我带着兴奋的心情来到车站,跟随一路美景到了乡下,那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一进家门,就看见了一只可爱、活泼的小狗,门外晴朗的天空中火热的太阳渐渐升起,我看着这阳光明媚的天气,决定出去玩一玩,踏上一条水泥铺成的小路,路旁一堆堆嫩绿的小草,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鲜花正争奇斗艳,还有一棵棵新生的竹笋,像翠绿的屏障。一块块田里,种满了数不清的油菜花,像一块块金色的地毯。树上一片片落叶像一个个舞蹈家,跳着优美的舞姿,从空中飘下来,有的还成了蚂蚁的小船。在回家的小路上我玩得开心极了,真是美好的一天。

终于,太阳快下山了,黄昏使天空红得像着了火,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一只奔驰的白马,一会儿像一直张开大嘴的狮子,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篇10:家乡景物小学生作文

珠江的夜景十分美丽。晚上,珠江边上的灯光五颜六色的,就像是灯的海洋。灯光一串串倒映在珠江上,如果有月亮就更美了。

这么美丽的灯光当然吸引了许多游客啦!游客有的`是欧洲的,有的是美洲的,有黑色皮肤的,也有白色皮肤的,当然最多的是黄色皮肤的中国人了。

珠江两岸有许多茂盛的大树。要是你在下面走过,一定会很喜欢。妈妈告诉我一棵大树等于三台空调的制冷作用呢!人们白天走在树下,连伞都不用打了,你可想到多么凉快。

珠江上有许多的桥。比如说有人民桥、海珠桥、广州大桥、海印桥等等,这些桥连接着珠江的两岸,让来往的人们出行和生活更加方便。

篇11:写家乡的景物作文 家乡的荷塘

●丁佳仪

我的家乡有一片大大的荷塘,里面有许多美丽的荷花,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荷塘里的水非常清澈,清得可以看见水底青褐色的石头。到了夏天,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下,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

最有趣的当然是在秋天里采莲藕了。每到秋天的时候,荷花的花瓣就落到水面上漂浮着,像一只只小船。人们光着脚,站在水中,提着篮子,用锄头挖呀挖。小鱼们慌张地从人们腿间游过,嘴里不停地吐着泡泡,好像一串串银色的、大小不一的珍珠。小朋友们也跑来凑热闹,在荷塘里嬉戏,东挖西找,额头上有汗珠了,用手一抹,顿时变成了小花猫,这样大家笑得更欢了。下午,人们满载而归,歌声、笑声洒在家乡的小路上,别有一番趣味。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荷塘,我爱这美丽的荷塘!

(625502)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城区一小

指导老师 何明涛

【简评】

篇12:农村家乡的景物作文

南边,是高高的观音岐山。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松树、杉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杂树。这些树木一年四季苍翠欲滴,好像给大山披上了绿色的衣裳。春天,山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红的、白的,还有紫的……把大山装扮得绚丽多彩。大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默默地守护着小山村。

一条清澈的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缓缓地从村北向东流去。夏天,小河两岸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的。小河变成绿的了,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五彩缤纷的沙石,能看见欢快游走的鱼虾。一群群洁白的鸭子,排着队伍在水面上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有的在自由嬉戏,有的俯下身子喝水,还有的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和蓝天碧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村子中间是一片广阔的稻田。秋天,稻谷成熟了,微风轻轻一吹,稻浪就翩翩起舞,田野成了金色的海洋。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他们脸上挂满了喜悦的笑容。

篇13: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

这个山峰的名字之所以叫做“莲花峰”是因为山峰的整体看上去非常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这个山峰的名字就叫做“莲花峰”了。“莲花峰”不但像一朵莲花,而且还非常高呢!从下面望上去,就像这个山峰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看上去真叫人感到害怕。

“莲花峰”的山脚下就是大海了,这个大海就是海门。夏天,这里会有非常多人在这里游泳。这里还是小孩子的天堂,堆城堡,抓螃蟹,捡贝壳,爬山……。玩累了,就帮助出海的渔夫们补渔网,听双手渔夫讲有关海的故事,捕鱼的趣事。

这里还有度假村呢!如果你要换衣,吃食,住行,应有尽有,保证让游客们乐不思返。

“莲花峰”上还有一位仙子”呢!她面向大海,合十,仿佛是在保佑出海的渔夫们可以个“莲花平安归来。

啊!我家乡的“莲花峰”多美啊!“莲花峰”,我喜欢你,喜欢你那美丽的,那山清水秀的大海,喜欢你那高高的山峰,那是多么地壮观啊!

篇14: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

春天,河水像顽皮的小孩,用手去拍打刚探出小脑袋的小草。两岸的果树,一排一排的站着。这时一些调皮的孩子摘了满满一篮子花瓣,然后把花瓣撒在河面上,让清澈见低的西门河变成“花瓣河”。

炎炎的夏日来了。在烈日下人们坐在小船上,悠闲自在,自得其乐。小孩子们三五成群的跳进波光粼粼的河流里“扑通扑通”溅得我一身水花。看他们游得多么自在!一会儿蛙泳,一会儿仰泳,一会儿倒泳,像欢快的鱼儿。水面平静时,水中映照着蓝天的影子,映照着岸边的树木,映照着高歌的小鸟,映照着美丽的西门桥。

金色的秋天跨步而来。这时的鱼儿、虾长得肥肥的。瞧!那边跑来三个小不点,他们跑到浅水区,把衣袖挽起捉起小鱼来了。不大一会儿三只小鱼落入了篮子。一片黄叶落了下来,我把它捡了起来,保存在我的画册里,因为我想让这美丽的景象成为我记忆河里的一颗色彩斑斓的记忆石。

冬爷爷来了。大地穿上了素装,两岸的树几乎都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只有白杨树继续接受小河的灌溉风雨的洗礼。河上升腾起了一片片白色地雾气令人产生迷离的假象,好美!

篇15:【热门】家乡的景物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景物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景物作文1

我的家乡临泽是一块神奇美丽的地方。尤其是在家乡的倪家营乡境内,分布着大面积的丹霞地貌群,数以千计的山峦和悬壁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展风采,展示出“色若沃丹,灿若红霞”的奇妙风采。这种奇特的山景,当地人叫“风雨雕”,地质学上称为“丹霞地貌”。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和妈妈来到了丹霞地貌。我深深地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丹霞地貌深藏在群山环抱,千峰错落的锦绣中,它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处处呈现出浑然天成的自然美。

登上山顶观景台,丹霞似片片篝火连成一片,燃起一片火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和谐中产生对比,象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丹霞奇观,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朝晖夕阳下的景色了。闻鸡起舞,太阳登山,望断朝晖,一轮红日,万道霞光为丹霞梳妆打扮,丹霞活像一个充满活力的俊俏姑娘,用朝晖霞光装点自己的容颜。日过中天,夕阳西下,丹霞地貌似乎领略出自身的生命之道,夕阳与群山之间,峰林石柱间,人影绰绰,时隐时现,如梦如幻,令人如痴如醉。

丹霞地貌,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以不同的景色让人们观赏。朝晖夕阳永远是点燃丹霞地貌生命奇观的源泉。

啊,我爱你,家乡的丹霞地貌!

家乡的景物作文2

回忆往事,我想起了家乡那片难以忘怀的油菜地。

小的时候,我住在姥姥家里,每天都跟着小伙伴去离村里最近的油菜地里玩。对于我们来说,这片油菜地就是我们的“秘密乐园”。每一朵油菜花都是我们的小精灵,每天都陪着我们“玩”。

在这里,我们玩的不亦乐乎,跟现代的电脑、电视简直天差地别!因为这片地也不只是怎么长出油菜花来的,所以村里人都不知道。每天一早,我们就去那“回合”。男孩在这里翻跟头,打滚,摔跤,对于男孩来说,这就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而对于我们女孩来说,这里就是我们“花”的乐园。孩子们摘了一朵又一朵的油菜花,把他摆弄到头上,弄得满头油菜花。

虽然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很幼稚,但更多的还是怀念。玩累了,喊渴了,大家便找些能吃的食物来吃。吃完后虽然还不饱,但是已经欢乐补满了。之后我们就继续玩,直到天擦了黑,我们才准备回家。我们把自己的花摘下来,是为了不让的大人们看出破绽。但是花粉和残留的花瓣不愿“离开我们”。自己的衣服瞬间也都成了金黄色。

家乡的景物作文3

家乡的竹林藏着许多乐趣。

春天,竹林里是鸟的天堂,到处都是鸟的歌声:“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一进竹林肯定能见到小鸟在竹枝上跳来跳去。更有趣的是,我跟随爸爸去挖竹笋,有的竹笋和我差不多高,可才过一个星期我看到它们比我高了一倍都不止。

夏天,我和伙伴们到竹林玩耍,竹叶长的密密的。走进竹林里,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的小脸,凉凉的,真舒服。我和伙伴们在里面做游戏,玩了很久都不觉得热。有时手摸到竹子还觉得冰冰的,脸贴上去就更舒服了。

冬天,下雪了,我穿着厚厚的棉袄去和同伴汇合,我们相邀一起去竹林。路上有个小伙伴没留神滑倒了,引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们在竹林里玩打雪仗,我拿起雪球扔向伙伴,可有意思了。正当我还在做雪球时,忽然一个雪球向我飞来把我击中了,我赶紧进行还击。我们只顾玩差点都忘了回家。

我爱家乡的竹林,是您给了我许多童年乐趣。

家乡的景物作文4

故乡在文昌。苍翠的行廊山下,偎依着一个远离城市喧闹的小山村,放眼望去,静静的小河边,是一排排青砖白瓦的房子和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每年夏天,小河就是我们欢乐的全部!在河里拾起的石头又冰又滑,仔细一看,河里还有小鱼哩!它们摇头摆尾,好不自在。我淌过去,卧在浅浅的水里,手脚并用乱踢乱打。鱼儿们被吓慌了,在水里乱窜,可前面就是阿爸撒的渔网呢。带着收获上了岸,爸爸烧鱼,我换好衣服,捧着一本《上下五千年》奔出家门……

不一会儿,到了我的“秘密丛林”。我像猴子一般,找到一个树丫,在中间坐下来看书,直到眼睛酸胀之后,这才痛快地站起来。前面那片挺拔的竹林是那样的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黄昏渐至,余晖西下穿过树梢,落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家乡的水那么清,家乡的竹林那么绿,家乡的鱼儿那么肥,家乡的人们那么和善!啊,家乡!我赞美你那令人神往的美景、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温暖的春风。

家乡的景物作文5

去年,我回老家过年,第一次看见了下雪,那景色实在太迷人了!

今天早上,北风呼呼地刮,天空灰蒙蒙,妈妈告诉我,这是下雪的前兆。果然第二天早上,地上象是洒了一层盐,又象洒了一层糖。过了一会儿,雪花满天飞舞,有的象鸭绒,有的象鹅毛,还有的象绵花糖。它们象玉一样洁,银一样白,烟一样轻,柳一样柔,纷纷扬扬地从彤云密布中向下飘落,我和妹妹冲出家门,在雪在里转圈圈,我们伸出手,想接住几片雪花,欣赏它们的丰姿,没想到它们刚落在我手中,便成了颗颗晶莹透亮的水珠。有的雪花都顽皮的往我脖子里钻,我感到一阵冰凉,不禁地打了个冷战。

雪停了,整个大地白茫茫的,象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山上的树枝有的象美丽的珊瑚,有的象奇特的鹿角,还有的象圣诞树。小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虽然他们的小手小脸冻得红通通的,但他们依然欢笑,嘻戏着。

啊!家乡的冬雪太迷人,太美了!

家乡的景物作文6

在我的老家,房前屋后长满了许多果树,有桃树、杏树、梨树、柿子树和苹果树。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几棵长在门前的柿子树。

柿子树的树干并不高,但长得很茂盛。它的树冠很大,无数条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八方自由的伸展着。远远望去,真是好看极了。

到了秋天,柿子熟了,树上像挂满了无数个好看的小红灯笼。成熟了的柿子,皮薄而红,肉软而鲜。摘下一个用嘴一吸,一直甜到了心里。软柿子去皮和面,烙成柿子饼,香甜可口。破柿子可以做成食醋,真是又酸又香。硬柿子可以把皮削掉,用线串起来挂在屋檐下,风干后把它压扁,就变成了干柿饼。我们老家每年过春节,都是用这种干柿饼来招待客人的。

老家的柿子远近闻名。我爱老家,更爱家乡的柿子树!

家乡的景物作文7

我的家乡在天津,那里有许多美景,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泰丰公园了。

泰丰公园位于开发区,因为离我家很近,所以我经常到那里游玩。一走进泰丰公园的大门就看到一个大碑,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泰丰公园。往前走,我就看见一大片树林,树林上有几个鸟巢。小鸟在鸟巢边叽叽喳喳的叫着,扑棱棱飞来飞去,好像在跟我问好。

再往前走,我就看到一个小池塘,小池塘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动,有的颜色金黄,有的颜色血红,有的颜色银白,它们摇动着美丽的.尾巴,像是在比美。

转个弯,我发现草地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有红的,黄的,粉的,蓝的……各种颜色的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好看极了。这时,一片毛絮从我眼前飞过,哇!原来是杨树的种子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看着看着我仿佛也变成了一片毛絮,和小伙伴们在天空中手拉着手跳着华尔兹。忽然,风停了,我停止了舞动,这才想起来我不是毛絮,我是在看美景呢!

从泰丰公园回家的路上,我回想着泰丰公园的美景,不禁想起了韩愈的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家乡的景物作文8

我的家乡在湛江,那里很美,这次我要介绍湖光岩,那里的空气很好。

放寒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回老家(湛江),并且在那里玩了几天,去了湖光岩,在去湖光岩的时候,车子就像箭一样“嗖”的飞出去,而我和姐姐在去的路上,大概是因为无聊,所以我们就玩起了“土豆”游戏。

车子不知不觉的到了目的地,我们一下车,就迎来了一只“大乌龟”的迎接,它可真大,大得像一个房子,人们都管它叫“万年龟”;还有一条龙,这个龙,有尾巴,还有翅膀,但这只龙好小,远远看去,乌龟好像在和龙战斗似的,如果它们真的是在战斗的话,我觉得乌龟肯定赢!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大门,过一会我才记起爸爸妈妈还没来,我赶紧跑过去迎接爸妈过来!

我们一起走进了大门,爸爸要去停车,我也跟着一起去停车。停好车我们就去玩,“哇”!那条湖可真好看,湖里面的水像碧绿的水彩笔的顏色。走着走着,我们大家都累了,旁边的草很绿很嫩,小花很美,过一会,我们累了,就回到了原点,坐湖光岩的话车去欣赏。车开起来了,带我们去沙火泥沙,真好玩,看完,我就去推城堡,做城堡可真难啊!啊!湖光岩可真美啊!

听完我的介绍,心动了吗?

啊!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景物作文9

我家乡的东湖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它坐落在崇和门和长城之间,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闪耀。

东湖美极了!湖水碧蓝碧蓝的,像童话世界里的海洋之星。阳光一照,湖面闪闪发亮,像是有人向湖里撒了一把碎金。湖里的小鱼可调皮了,它们成群结队,一会儿游出水面和人们打招呼,一会儿又游进湖里玩耍,身份有趣。这时,几艘古色古香的游船划过水面,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涟漪,真美啊!东湖边的柳树并不高,但一棵棵的柳树婀娜多姿。狭长的柳叶就是柳树的秀发,柔柔地披了下来,就像一位美丽的绿发少女。柳树下,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有的花儿红似火,有的白如雪,有的粉若霞……美丽的花儿引来了蝴蝶姐姐和蜜蜂弟弟,蝴蝶姐姐在花朵上欢快地翩翩起舞,蜜蜂弟弟提着小花篮“嗡嗡”地唱起了采蜜歌。

我穿过了拱桥,来到后东湖,这儿的假山千姿百态,你看,有的像摇摇摆摆的小企鹅;有的像捕鼠能手小花猫……

假山上的凉亭飞檐角、柱子上雕刻着精美的龙,有的前爪相互抵着,有的各自回首遥望……凉亭里可热闹了,有的人在拉二胡,有的人在唱京戏,还有的在下象棋……

东湖就是我们临海的后花园,我爱这美丽的东湖!

家乡的景物作文10

在飞云江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瑞安,那就是我的家乡。

瑞安的风景优美,有古色古香的玉海楼、景色迷人的隆山公园、焕然一新的外滩,还有山清水秀的桐溪……真是数不胜数。我最喜欢去的还是隆山公园,那里树木茂盛,绿树成荫,到了春天嫩绿的小草会从泥土里探出头,一个劲地往上钻,扭动着身躯,好象在跳摇摆舞;花儿争奇斗艳地开放了,好象在说,欢迎来这里游玩。山上有旋转木马、碰碰车,还有更刺激的过山车在等着小朋友们去玩呢!

夜晚的外滩,华灯高照,一排排的灯柱犹如道道彩虹,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装点着美丽的外滩。到了夏天,这里可是人们散步乘凉的好去处啊,微风徐徐吹来,感觉特别清凉,消除了人们一天工作的疲劳,连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

瑞安的特产丰富,有高楼的杨梅、陶山的甘蔗、李大同的双吹糕、还有湖岭的牛肉干等。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红的发紫的杨梅了,特别甜,要是你来我的家乡做客,我一定请你尝尝。

瑞安真是个好地方!我爱我的家乡!希望将来的我的家乡变得更年轻更美丽!

家乡的景物作文11

我的家乡在一个青山绿水的小山村里,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春天到了,地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叮叮咚咚地流着。小草害羞地探出头来,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唱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的生机……

夏天一到,这青山一天一个样,经过烈日的暴晒,骤雨的浇淋,那草、那树,绿得是那样鲜亮。早晨,来到田野、来到树林,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

秋天,稻子成熟了,他们一个个低着头,弯着腰,一点也不为自己的果实而骄傲。有的人家门前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山上的树木变成了黄色,一阵秋风吹过,竹叶、树叶满山飞舞。

上一篇:蓝天初中语文练习401下一篇:清洁社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