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作文

2024-05-15

我们仨作文(精选9篇)

篇1:我们仨作文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三个人。我们这个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鹰眼

黑沉沉的夜,仿佛被墨水涂抹过,连星星的微光都没有。我在房间里为明天的课作准备,而父亲则在书房里为我检查作业。我偷偷望向书房,台灯清冷的光束下,父亲正在府首演算。时而挺直腰背,嘴角吱吱不已,时而俯下身去,笔尖沙沙作响。嗯,做得不错。还是同往常一样廖廖数语,只是草稿纸上群蚁排衙的数学好像泄露了什么。

如果把父亲比作一位超级英雄,那么他便是鹰眼,永远在背后默默付出,不用太多的镜头,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绿巨人

深蓝色的夜空,刻着一轮古铜色的月亮,几点星星承乱无章的洒落天边。我在房间里写作业,一道难题难住了我,使我心情急燥。作业写完没有?母亲推开房门轻声问道。不要来烦我!作业怎么这么快就写完。你看你的电视去!我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母亲只好蹑手蹑脚地离开房间,再也没有来打扰我。

如果把我比作一位超级英雄,那么我便是绿巨人,在某一个瞬间将自己的怒气发泄出来。

美国队长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上,闪闪地发着光。我们仨为过年而准备着。父亲做家务活,我收拾衣服,而母亲则在一旁指挥着我和父亲。父亲打来一盆水,将毛巾放入盆中,拧干,往玻璃上哈了一口气,用毛巾将玻璃上横开竖八的一道道脏印全部擦干净。母亲一边悠哉悠哉看电视,一边向我们唠叨,这儿没有做好,那儿没有做好(因为在她心中我们永远无法做到最好)。

如果把母亲比作一位超级英雄,那么她便是美国队长,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总可以指挥好我们的工作。因为在我们心中她就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岁月无华,缀满了太多之样温馨的画面,时光有情,尘封了无数这样美丽的风景。我们仨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使我们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成长。

篇2:我们仨作文

想起清代郑燮先生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用它来形容我爷爷的风骨,我想是最合适不过了。爷爷是个朴实的农民,又是个当兵人,因为这,他的吃苦耐劳显得那么真实而又长久。我敬佩我的爷爷,因为他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吃得起苦的耐力。

爷爷年纪大了,牙口不好了,牙疼是常有的.事,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次爷爷的牙痛还伴随着腰疼。那天,爷爷照例骑电瓶车下班回家,我迎上前去,想帮爷爷一把。爷爷连连说:“不!不!爷爷自己来。”电瓶车分量很重,爷爷缓缓地从电瓶车上下来,左脚先踮地,由于右脚不灵活,爷爷用手把右脚搬到了电瓶车左侧,这才稳稳地落地了。爷爷到家后得把电瓶车停好,但这件平时看来毫不费力的事,此时对爷爷来说是件困难的事。爷爷左手扶着龙头,此时,见他一咬牙,一皱眉,“嘿呦”一声,右手拎起车尾巴,使劲地往后往上一拉,终于车停好了。此时,在一旁的我,看到爷爷额头上豆大的汗滴流下脸颊真心疼。

“爷爷,吃饭了!”我在餐厅等他,我看着爷爷蹒跚地走上了楼梯。“嘿,来了。”爷爷端起了饭碗,开始埋头吃饭。平日里爷爷再忙,也会搞点白酒喝喝,今天怎么回事?爷爷只有一种情况不喝酒,就是病了。

“爷爷,怎么了?病了吗?”我关切地问。

“过两天就会好,牙疼。吃饭吧!”爷爷抬头微笑。

看着爷爷吃一碗饭后就上楼休息了,我们一家人都知道,爷爷今天很不舒服,但是他像一头温顺的老马,默默无闻,有多少累,有多少泪,都忍着。

我望着爷爷上楼的背影,想到了五年前爷爷的一次受伤。五年前,爷爷在金属加工厂里工作,无名指被车床截断,直到今天,爷爷喝酒时总是“翘着兰花指”喝酒,无名指畸形地弯曲着。一到冬天,碰到冷水,爷爷下水洗东西总会有钻心的痛。但是,我记得,爷爷受伤的时候,他住院住在富阳骨伤科医院,他执意不让我们一家人去陪他,而他一人住了一个星期的医院,怕奶奶和爸爸妈妈赶来赶去太辛苦了。

这就是我的爷爷,身体上再大的痛楚他都一个人默默扛下来了。从不嘶,从不鸣,就是一匹老马。

而我的爸爸,颜值像奶奶,可这精神风骨倒不像奶奶的“娇滴滴”,十足地遗传了爷爷这股吃苦耐劳的精神。

创业期的爸爸,公司里的事都是亲历亲为的,什么事情只有自己过手他才放心。每年的大雪天总是爸爸寝食难安的日子。雪越大,他那些树儿们就更牵动着他的心。他经常半夜起来,去苗圃里给树儿们伸伸腰耸耸肩,生怕大雪把他们压弯了腰。打完雪回到家,早已是早晨了,爸爸鼻尖通红,像个圣诞老人站在我们面前。我不禁笑爸爸太可爱,还怪他怎么不叫我一起去打雪仗呢!

篇3:我们仨作文

同样的问题摆在了钱钟书、杨绛一家面前。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一本回忆录, 其中记叙了自1935年至钱钟书先生去世, 发生在他们一家中的剧烈变动和家常琐事。这是平凡的一家, 三个人相守相助, 相聚相失, 只求能够安稳地度过每一天;这是不平凡的一家, 社会的动荡加诸于家庭之上, 一个家庭的起伏折射出了时代踉跄前行的步伐。

一.社会强压下的个人与时代困境

(一) 个人悲剧

什么是悲剧?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心中至爱的青花瓷圆滑细致, 在面前摔落, 随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声巨响, 心也随之碎成千万片。时间固然可以缝补心灵的伤口, 可是痛楚虽然消失, 却也必然留下疤痕。也许只是小小的一粒瓷片, 却时不时地硌你一下, 牵绊一生。这就是悲剧的魅力。《我们仨》中, 杨绛先生风轻云淡带过不堪往事。语气虽轻, 仍在我心头划过一道痕, 悠远绵长, 化为阵阵瘙痒。

杨绛先生在书中主要描述了一家三口的三部分生活。分别是夫妇二人留学欧洲的时光, 归国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生活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波折。

描写1935年至1938年间的欧洲留学时光的篇章, 是全书最为明媚、最为温馨的部分。正值风华正茂的两人, 踏上异国的土地, 一起求学, 一起学着怎样生活。遇见过挫折, 慌了手脚;解决了困难, 内心有着小小骄傲。一颦一笑、一嗔一怒, 怕是连老天爷也会妒忌这样的甜蜜吧, 于是在他们的头顶撒下阴霾。

国内战事紧急, 两人不愿在国外做“二等公民”, 带着刚出生的女儿, 乘船归国。

两人的生活立即由盛夏跳入萧瑟的深秋。

钱杨二人的个人悲剧以及整个家庭的悲剧一一上演:夫妻分离、家计艰难、疾痛折磨……还好, 虽然外界环境险恶, 杨绛记忆中的一家仍保留着一些小快乐:钱瑗初见家人时的低吼被家人称作“打花舌头”, 圆圆头识字, 钱瑗与钱钟书归国后的第一次相见, 都如同一片死海中翻腾起的一个个晶莹水泡, 惹起了阵阵小涟漪, 似要打破一潭死水, 可这些水泡却短暂且很快破灭。可是, 正是这偶尔的小欢乐构筑了不仅是钱氏夫妇, 并且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生存的希望。

除了描写上海和苏州沦陷时的生活, 杨绛同样讲述了十年浩劫这一段难以忘怀和不能不正视的历史。如今, 回忆这段历史的作品很多。季羡林先生就曾在《二月兰》中记载家人在这场政治浩劫中对自己的支持和关爱。可惜, 此时的钱氏夫妇却完全地离群失所, 失去了家人的依靠。

当然, 这一场浩劫带来的恶劣影响自不是这一篇短文所能说清道明的。首先是物质生活的恶劣:钱钟书患哮喘却难以得到医治, 险些丧命;一间小办公室承担了钱杨二人吃、喝、拉、撒、睡的全部职能。其次, 是对知识分子人格的践踏。对于下放、批斗, 杨绛有一段颇具自嘲意味的话:“‘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和‘年轻人’生活悬殊, ‘老先生’未免令人侧目 (钱钟书一家在“三年困难”期间得到较好待遇) 。我们自己尝过穷困的滋味, 看到绝大多数‘年轻人’生活穷困, 而我们的生活这么优裕, 心上很不安, 很抱歉, 也很惭愧。每逢运动, ‘老先生’总成为‘年轻人’批判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 也是势所必然。”他们的人格和尊严渺小如芥子, 确已“低到尘埃中去了”。除以上两点, 书中还着重描写了“文革”十年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和冷漠。人们对这对“牛鬼蛇神”避之不及。相识的故人为保自身不惜将钱杨二人拖下水。传承千年的蜂窝状的社会构造被支解得支离破碎, 代之以针尖向外的刺猬型个体, 不能互相取暖, 只能相互伤害。

(二) 时代悲剧

面对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 我不仅觉出了苦涩, 更寻到了内疚,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祚”。曾经, 我沉耽于命运悲剧之中, 我痛心罗密欧和茱丽叶最终的擦身而过;我怜惜侍萍, 四凤与周家命运的反复纠缠。如今, 我却被时代悲剧深深击中灵魂。时代的车轮沉沉碾过我的心房。命运悲剧引起的往往是我的一声叹息, 那是面对未知命运的一份无能为力和挫败的感觉。社会悲剧引起的是我胸腔的振动和挥动拳头的冲动, 个人的挣扎湮灭于时代的洪流中, 美好的未来葬送在完全可更改的社会制度之上。我怒吼, 为着这不公的世道, 为这艰难求生却不敢站起推翻一切的可悲又可恨的人们。

回首这段历史时, 我不禁疑惑, 我们真的度过了那一段疯狂的岁月吗?自辛亥革命起, 经过五四先贤们的大力呐喊, 逐渐深入人心的民主意识真的在一夜之间蒸发饴尽了吗?昨日还微笑问候的朋友真的可以在今日倒戈相向, 诋毁攻击?

理性被摧毁;担当国家开拓者的知识分子被打倒;思路清晰而有幸偏安一隅的人们, 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保持了沉默。激情澎湃并为社会无意识牵引的普通民众们绕着火堆跳出了古老的舞步, 祷祝着将“民主”“法制”“人权”扔于火堆中尽情燃烧, 最终它们化为了袅袅白烟, 飘向了无尽的苍穹。

于是, 世界安静了, 只剩下远处隐隐传来的整齐划一的口号声。思想?不需要了, 时代需要的是温顺的绵羊, 时代需要的是翻译毛选的钱钟书和只选择翻译抛弃了创作的杨绛;时代不需要《管锥编》和《干校六记》。

二.社会强压下的个人与知识分子群体选择

(一) 钱氏夫妇的反应

十年浩劫中太平湖上的轻轻一跃, 老舍唱响了传统士大夫的绝唱, 同时也将问题掷到众人面前:tobeornottobe?面对始料未及的变动, 人们仓促、慌乱。杨绛和钱钟书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沉默。

其实, 从二人早期的求学经历来看, 他们的选择并不算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钱氏夫妇均主修外国文学, 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西方的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 后期又得到发展, 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被承认为人最基本的权利。轻易结束生命并不是西方思想所允许和提倡的。自奥古斯丁开始, 基督教是不允许自杀的, 这不仅是因为上帝所给的身体十分神圣, 不能够轻易毁弃;还因为犯罪的是意志而不是身体, 所以没有必要因为身体受辱而惩罚自己。由此可看出, 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对于生命的价值与人格价值的看法是存在差异的。

当然, 这样的选择与钱钟书个人的性格也有部分的联系。书中曾说过, 钱钟书对于父亲的要求一向是不大违逆的。虽然对清华的的师长心怀歉意, 在父亲要自己去蓝田任职的召唤下, 钱钟书还是毅然决然地上路了。而从后来钱钟书毫无反抗地完成工作的表现来看, 他的性格中的确藏有顺从, 甚至是怯懦的影子。

(二) 知识分子群体的选择

正如钱钟书所言, “在这次运动里, 如同在历次运动里, 少不了有三类人。”有“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 有“一般群众”, “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 没看清‘假案’、‘错案’, 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 (就象我本人) 惭愧自已是懦怯鬼, 觉得这里面有冤屈, 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 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也有一种人, 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账, 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 去大判‘葫芦案’。”

在文革中, 为了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民众的意识, 多少文人走上轻生之路。

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的邓拓自缢身亡;傅雷夫妇、翦伯赞夫妇双双自裁;作家叶以群、罗广斌跳楼自杀;诗人、散文家、教育家李广田先生在离云南大学不远的莲花池畔投湖自尽;周瘦鹃不堪迫害跳井自杀……这不仅是一串长长的名单, 更是文化史上的血泪。

当年无论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密谋, 还是流离的战火都没能将他们逼入绝境, 而今日在比坐牢还难受的日子里, 在面对一伙被“革命”“反革命”的热潮口号冲昏了头脑, 甚至其中许多就是自己的学生的年轻人面前, 他们觉出了深深的绝望。

“士可杀, 不可辱”,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虽然这些古训从不曾被挂在嘴边, 可是在面对生死绝境之时, 这些话澎湃在心中、鼓荡在耳边。“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他们宁肯站着死, 而不肯跪着生。不相信是非会颠倒、真理会泯灭, 对于这片融合了深深情意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 他们用死发出无声的呐喊, 那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中士大夫们不屈的浩然正气、人格尊严。

三.困境与选择的当代启示

正是在前者“死节”举动的对比下, 钱氏夫妇在改造中顺从的表现受到网络上不少激进分子的痛斥, 他们甚至讽刺钱钟书译释毛诗是谄媚的举动。似乎作为一名知识分子, 他就应该以死来保全自己的名节。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位被诛十族的方孝孺。他为了成就一人的忠名, 赔上了几十上百条鲜活的人命, 值也不值?司马迁为给历史一个交代, 忍辱负重, 身受宫刑, 值也不值?芸芸众生为保全自身利益而保持沉默, 结果往往愈受欺压, 值也不值?没有标准答案。个人追求不一, 个人价值观迥异, 个人的判断选择当然也会不一样。

中国一向的传统思想是主权至上。可能, 正是这一思想引出了人们对于钱杨二人选择的批评。但是, 我们不能只顾虑国家, 而遗忘了人本身。人本身是有弱点的, 当公权力过于强势, 人性中的胆怯、懦弱无法克服时, 有人选择了屈服。当顾及到自己的亲人、周围其他人的利益时, 有人选择了忍辱负重。要求某人完全抛弃自身的利益去英勇就义, 是不明智,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能想象的最好情境就是个人面对公权力时, 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一种平衡, 在不用他人的利益兑换一时私利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个人在面对公权力时的抉择艰难而痛苦, 最好的期望是国家不要再将人民置于杨绛先生曾处的困窘境界。时至今日, 虽然政治本位的思想渐渐消淡, “上纲上线”的话语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笑话, 但历史却只不过变换了形式重新上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国进民退, 为利、逐利、争利, 金钱用一双看不见的手建构了多少人间喜剧、悲剧、丑剧、荒诞剧。无论是动车事件的追责阻力还是近几年来地方性群体事件的频繁发生, 时时提醒着我们公权力与普通民众基本人权的冲突仍旧存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 你同我均需上下而求索。

摘要:杨绛先生以社会波澜为经, 以家庭生活为纬, 在《我们仨》一书中回忆梳理了民国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在对建国后的各项整风、运动以及文革的叙述中,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政治对整个社会的强压, 也可以看到受士大夫情怀和西方自由人道思想影响下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机器时的去留选择。

关键词:杨绛,《我们仨》,知识分子,国家机器

参考文献

赵淮青,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炎黄春秋》, 2000年第2期。

路筠, 《近十年 (1997—2006) 杨绛散文研究综述》, 柳州师专学报, 第22卷第4期, 2007年12月。

林少雄, 《论杨绛<我们仨>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第24卷第2期, 2011年3月。

篇4:我们仨(节选)

本书共有三部,前两部用梦境的形式记录了一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聚散离合。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梦实际上是他们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时光的另类表达,作者将对亲人离去时的不舍、彷徨、无奈用梦的形式表现得很充分。本文节选自第三部分,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三口充实的一生的回忆,她淡淡地道出一家人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将一家三口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温情脉脉。这一家人相互依靠,相互守护,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

(魏金梅)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

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阿瑗回家,我们大家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石子”把玩欣赏。阿瑗的石子最多。周奶奶也身安心闲,逐渐发福。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锺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锺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锺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商务出版),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锺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锺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我们眼看着女儿在成长,有成就,心上得意。可是我们的“尖兵”每天超负荷地工作——据学校的评价,她的工作量是百分之二百,我觉得还不止。她为了爱护学生,无限量地加重负担。例如学生的毕业论文,她常常改了又责令重做。我常问她:“能偷点儿懒吗?能别这么认真吗?”她总摇头。我只能暗暗地在旁心疼。

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锺书的小说改为电视剧,他一下子变成了名人。许多人慕名从远地来,要求一睹钱锺书的风采。他不愿做动物园里的稀奇怪兽,我只好守住门为他挡客。

他每天要收到许多不相识者的信。我曾请教一位大作家对读者来信是否回复。据说他每天收到大量的信,怎能一一回复呢。但锺书每天第一件事是写回信,他称“还债”,他下笔快,一会儿就把“债”还“清”。这是他对来信者一个礼貌性的答谢。但是债总还不清。今天还了,明天又欠,这些信也引起意外的麻烦。

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周奶奶早已因病回家。锺书于一九九四年夏住进医院。我每天去看他,为他送饭,送菜,送汤汤水水。阿瑗于一九九五年冬住进医院,在西山脚下。我每晚和她通电话,每星期去看她。但医院相见,只能匆匆一面。三人分居三处,我还能做一个联络员,经常传递消息。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篇5:我们仨读书笔记作文

杨绛,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著名的

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内容简介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成书过程

1998年,钱钟书逝世。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最初设想,这本书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 年10 月,钱瑗已经非常衰弱,预感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的帮助下断续写了5 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女士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钱瑗最后一篇文章落的日期是1997年2月26日,她去世的前6天。

人物形象

杨绛

作为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为丈夫和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付出了所有的爱。“拙手拙脚”的钟书“做了坏事”,打翻了墨水瓶,妻子说:“不要紧,我会洗”;钟书不小心把台灯砸了,妻子说:“不要紧,我会修”;钟书把门轴弄坏了,妻子说:“不要紧,我会修”。

圆圆

女儿圆圆一向孝顺父母,对父母百般体贴。“圆圆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时候,圆圆十分乖巧、听话。“阿媛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她始终是父母的安慰、父母的骄傲。

钱钟书

在家人心目中,他是家里最需要照顾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细腻的,他对待妻子和女儿是温存体贴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妻子一起学做菜,一起去“探险”——在散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长期为妻子做早餐。他与妻子、女儿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是女儿最好的“哥们”。

作品鉴赏

杨绛的作品就像她的为人一样谦逊朴实。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然而读者正是透过这平凡的家庭、琐碎的事件,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杨绛和丈夫钱钟书年轻时远渡重洋,留学英法,又在国难深重的抗日战胜时期学成归国,足迹跨国半个地球。

作品结构

结构上,《我们仨》由三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相互独立,各自成篇,又互相关联,组成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可以看成是整个作品的序言,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了整个作品的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完全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我们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是整个作品的“倒序”部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采用回忆录的写法,将63年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是整个作品的主题部分。

这三个部分,虚实互补,虚实相生。以实笔写生,以虚笔写死。这样一来,“生”的部分写得充实而丰厚,杨绛一家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人生历程历历在目。那些实实在在的故事,那些生动有趣的细节,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梦幻”的形式描写女儿和丈夫最后的岁月,以虚笔写死,也许一方面是由于那一段岁月是作者不愿、不能、不敢去回忆的、让人撕心裂肺的岁月,作者还没从伤痛中走出来,她还无法正视那一段生活,不愿再去重复亲人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所以,作者以梦幻的形式,滤去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和细节。另一方面,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来看,死亡本来就是虚幻缥缈的东西,是很难用文字把握的东西,用梦幻的形式去描写死亡,更容易揭示死亡的真实面貌。从这个角度拉来看,以虚笔写死,也许本身就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关于我们仨读书笔记作文2

杨绛在前段时间去世,可我对她知之甚少。偶然在书柜中发现了这本泛黄的旧书,便饶兴致地拿来一读。

普通的一家三口,作者已经八十多高龄了,女儿阿园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故事就从一个莫名的电话展开。钱钟书先生被邀去山上开会,作者做了一桌好菜,只可惜作者和阿园都太担心钟书先生了,幸好一个电话是钟书先生拨来的,告诉了阿园开会地址——古驿道。在一番波折下,作者和阿园终于与钟书先生相见。就这样过了一段时日,阿园却因病去世。

作者的梦不再轻灵,愈加沉重,在书的字里行间,都渗透了一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一份抑制着苦的苦。那本书,仿佛笼罩了双层的悲哀。读起来喉中似含了一口黑咖啡,咽不下吐不出直冲眼眸,瞬间朦胧了视线……

不久,钱先生离开人世后,只留作者一人怀念“我们仨”。怀念那段“我们仨”在一起的日子,平凡而奢侈的日子;和丈夫在国外打拼,相对读书;和阿园一起坐火车,领略巴黎风光;和丈夫在图书馆一心攻读书籍……在整齐的字排中,洋溢着作者回忆之时,内心的甜蜜。甚至搬家都显得尤为开心。

只可惜家还在,但那没有阿园和钟书的家,还是家吗?而作者心中的“家”已经消散了。其实,还有一个家勉强算“家”——客栈,古驿道上梦一般的客栈,寄托了多少作者的愁思,现在也早已化为梦了吧。

愿您还变为一个轻灵的梦,在天堂自由飞翔,还继续着“我们仨”的日子,杨绛女士。

关于我们仨读书笔记作文3

如果不是小米妈妈的推荐,成妈很难想到去读杨绛的这本《我们仨》,甚至连杨绛是何许人也都不知道。成妈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此书,很是为他们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动,也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却仍工作的态度落泪,为互爱的一家人失散而悲伤。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唯一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将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关于我们仨读书笔记作文4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关于我们仨读书笔记作文5

从古至今,书都拥有着神奇的魔法,为什么?因为其中汇聚了形形色色的人的一生,短短几页纸张就可以轻描淡写过几多春秋,也可以短短几行字,就不经意地透出如潭穴般的哀寞。

在一次语文课中,我们学习了杨绛先生的一篇文章《老王》中,提及到了《我们仨》。因为赶学习进步的原因,所以一直没有时间读完剩下的篇章,固执的认为《我们仨》是写家庭温馨小事,和作者幸福人生的篇章。却没想,老师的话语,像个巨大的石头丢掷于水中,激起一个灏大的水花。“作者悲惨的一生······”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自从学校周三下午新增了阅览课,便让我牵肠挂肚,日日思念。时间老人也十分配合,一晃眼我的日夜所思便来了。这是一个阳光洋溢的午后,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拿到了一眼即不能再忘的书 — 《我们仨》。打开书,一眼就让我沉沦的是杨绛先生的文笔,十分清新脱俗,语言虽不华丽,却繁华了心中各个角落。刚开始,是他们一家的日常生活,“爸爸做坏事被我当场拿获”。瞧,这么一个活脱脱的人物形象不就出现了?这么温馨的场景,或许只有在梦中才能出现吧,这让我不禁想到“诗和远方,都不及柴米油盐”来。杨绛先生对钱钟书先生的爱意,就是从字里行间都会偷跑出来呢。两个人相爱,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直至长大,执手相伴携老,共度余生美好,幸福就藏在这儿。

我一直往下看去,作者在描绘其简单幸福的一生。在这本书中,那些无非是日常生活琐事,在作者眼中,却是尚好的璞玉。女儿精心做的饭菜,餐桌间相互的打趣,无不障显着“其乐融融”四个大字。以及一句“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都能让人暖心之久。所谓幸福就是不完美的饭菜,不完美的我,你们却能包容我一切的不完美吧!就短短几句话,却令我深深地着迷了。时间很快,还未等我看完,下课铃就急匆匆的响,我从未这么想让时间加个倍一直看下去。家庭间寥寥几件事,就让我这么热爱这本书,也许这就是书的魅力吧!

在一次语文课中,彻底颠覆了这本书的定义。我无法想象古灵精怪的女儿和顽皮的老爸与作者吃饭时互相打闹的场景,竟永远停格在昨天。老天竟如此不公地待一生为善的她。回到家,我连忙去翻看后几章,“世间好物不坚守,彩云易散琉璃脆”,果然,文字是奇妙的,浓浓的爱意是藏不住的,而那无垠的荒凉寂寞同样藏不住。

当读到“他故意慢慢的走,让我一程一程的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泪水从眼眶里你争我赶的挤出狭小的眶架,只留下红彤彤的眼睛看着这荒凉的结局。那个一度让我羡慕的爱情,梦想的人生,温暖的场景,竟落得如此······一个不公的结尾。或许只有在童话中,才会出现皆大欢喜,现实从不与童话相混淆。

“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中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那个一直梦寐以求的房子,你们不在了,也不过只是一个住所罢了,所以说,书真地很奇妙,他可以让你坐着不动就环游世界,赏尽风古人情,也可以让你阅尽世间苍桑,不过是惊鸿一瞥而已。书,从来不只拘泥于书。《我们仨》推荐你们去读。

★ 《我们仨》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

★ 我们仨散文

★ 关于《我们仨》读书笔记

★ 《我们仨》经典语录

★ 我们仨名著读后感作文

★ 八年级我们仨读书笔记

★ 《我们仨》观后感1000字

篇6:《我们仨》读后感作文

对于杨绛女士与钱钟书先生的崇拜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在当时的乱世时代,他们博学多才,为我国文学界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对于我个人一直以来,我的文学功底特别不好。本就是个理科生,从初中到大学毕业,文学方面基本没有什么进步。所以,对于他们文学的写作我是不能从根本上面理解。但是,阅读了《我们仨》,我深深的被他们平凡而不平淡的生活深深打动。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两老爱女圆圆的博学多才,对父母的关心与体贴照顾。让我觉得对于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子能够拥有这样的才华,不愧是钱杨二老的爱女。此书值得多次阅读,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文学功底的人来说,阅读一遍,根本体会不到杨绛她老人家要勾勒出的真正含义。对于阅读后的感受,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只是通过书中内容知道,他们一家在面对生活痛苦的平静淡然,面对荣誉的低调。为人处世是那么的真诚,只求问心无愧,事实将就跟着自己的内心去走,在那个乱世中,他们的思想不被现实生活的残酷所左右。

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平凡的生活,体现出了他们生活的高贵。这种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羡慕的生活吧。对于一个文学作家,文学研究家用这样简单而朴白的文字写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进一步的说明杨绛他老的用心。读后感・既而,我们再多的语言也无法表达出她老人家本要表达的本意。那让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评价吧。

篇7:我们仨读后感作文

在书中杨绛是以一个旁人的角度来回忆他们一家三口的时光,一时间的前后顺序来写亲人离她远去的痛苦但是书中却没有描述太多喜与悲,也许在作者眼中苦难总是伴着快乐前行的。

关于在书中,他们的相识,相爱,相知,一直生下可爱的女儿,以为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的度过。但是回国以后,突如其来的运动,打破了这一平静的生活。他们变成挨批斗的知识分子,生活变成打扫厕所,下放农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改善。但是作者却没有埋怨社会的不公,只希望生活可以平安度过。

杨绛是一个对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淡然处之,看淡世间每一件事,不论自己周围逆境。始终保持自我,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我在想杨绛若处在这个繁盛的时代,是不是又是不一样的人生。我记得杨绛的朋友说,那是我度不敢去他们家,感觉去他们家连敲门都是一种罪过。她们一家三口在自己的房间看着不同的书,平淡,安静。

在我们仨中,人生就好像一场大梦,梦里的样子很美好,想象着那梦很真实。梦醒了,一切全都变回原来的样子,很触动心灵的一句话,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人生就是这样,相遇相知到设生离死别,都是在一开始安排好的,我们在路途中扮演不一样的路人甲,有一句话这样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尾,从此以后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伴着苦难前行的:人世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安顿的时光,但是老病相残的我们在人生的道路已走到尽头。

杨绛说,家是她倾注全部情感的地方,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真谛。我认为这本回忆书,倾注作者全部的情感。试想一位百岁老人,在自己晚年,亲人全都离她而去。自己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她用她全部的精力回忆与亲人的美好时光,就像自己的梦,真实又甜美。回想时又是该多开心,激动。

愿我们每个人,度与一个幸福的家。它不必宏大,不必辉煌,住下一家人刚刚好。只希望杨绛在拎一个世界与他们重逢,在那个世界,阳光明媚,刚刚好。

篇8:《我们仨》,家的意义

在这本书中我们又可以见到那个在围城里把女人描述成酱肉铺子,局部真理的他;那个在《说笑》中将笑阐述得淋漓尽致的他;那个添补韦氏大字典的他——钱钟书。这次是直面钟书,生活中的他。他可以一人做好早餐,用一只床上用的小桌把早餐直端到杨绛面前;他也可以因为一个法文单词的发音与杨绛争吵不休;他可以为父亲的颜面,偷偷删去父亲文章中的部分。总之,让人见到了一个立体的钱钟书。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杨绛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读者的心,激起了读者阅读的兴趣。杨绛的写作风格和许多作家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我们仨”——父、母、子(女)是天下家庭中最常见的人物组合,也是天下最平淡无奇的组合,但具体到钱钟书先生的家,却如杨绛女士说“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的生和死、喜与悲、离与和等等,都充满了寻常人家所不易见到、富贵人家所不能见到的至真至纯和温馨通达。杨绛女士在貌似平静甚或平淡的叙述里,写他们在牛津、巴黎、上海、北京的日子,写钱瑗的儿时趣事和成年后的经历,写历次运动给他们家庭带来的冲击,写他们仨的聚散无常,生离死别,真实可信得令我仿佛能亲身体验到他们三人的天伦之乐和未泯童心。这一家人的足迹横跨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历经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然,不论如何暴风骤雨,他们却始终相濡以沫;尽管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以割断挚情真爱,家的意义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最最尽情的阐释。

家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它更能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当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家里有一盏期待的灯火;当我们远行时候,家里有一份长长的牵挂,无论离家多远,我们回首遥望的是它,期待回归的也是它。

作者介绍

篇9:我们仨读后感的抒情作文

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讲的是一个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60年间的缘起缘灭,因为离合,就成了一段段的故事。在我读到伤心处时,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时,我会欢笑;读到离别处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时,我则会认同。总之,它能牵动你身上的每一根神经,能将读者到会那一段往事之中。温馨提示:上有更多作文和作文素材,是中小学生备考常用网站。

使我大有感触。它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可以说是一本充满着人世间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剧本。角色都是如此鲜活,即使化作了文字还是如此活灵活现,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似的。我们便好比从窗户纸的孔隙中,悄悄窥视着一户书香门第内,一天天发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归道山,尽管这故事并不惊心动魄。于是,从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中,我们仿佛从今天返回了昨天,看看那过去的人,听听那过去的事。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给了杨绛最好的回忆。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的,在作者那里是一种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流下眼泪。

上一篇:学院招生工作汇报下一篇:设计制作安装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