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诗集

2024-04-28

波德莱尔诗集(通用5篇)

篇1:波德莱尔诗集

我期待于你相逢 默默里 交汇的旅行

我会在绵稠的春雨里等候 迎着寒风

我望着那路的末端 霜钟奏响向晚的和声

我希望你在渐渐地走近一个又一个清晰的足痕

我会在凄冷的暮春里等候 迎着西风

我望着路的消隐之处 离别应和着我的呼声

我想 你会慢慢走近在我浅薄的心里留下伤痕

我不会淡忘 你承诺的山水无棱

我正望着你将走来的路 在夜幕黄昏

我知道及自己不是你旅程中苦苦寻觅的爱人

但我感觉 你在靠近注目凝视着

为擦肩而过准备着唯美 哀婉的道别之声

我会把一切遗忘 当那身影在远处湮没无踪

我会窒息那躁动不宁的心 用不时飘落枝头的枫叶

我和泪题上最深挚的祝福 祈祷

让随溪水远逝的诗叶相汇于你停憩的江楼

你会走进 悄悄降临 一如夜半生成的雨雾 凝聚在绿叶尖梢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篇2:波德莱尔诗集

1、谁不曾从坟地的枯骨中吸取营养。

2、我们的罪顽固,我们的悔怯懦;我们为坦白要求巨大的酬劳,我们高兴地走上泥泞的大道,以为不值钱的泪能洗掉污浊。

3、掀开你充满香气的衣裙,把我疼痛的头深深埋藏,像闻一朵枯萎的花一样,闻一闻往日爱情的温馨。

4、厌倦和巨大的悲伤后面,充塞着雾霭沉沉的生存。

5、"难道我们曾有过什么异样的行动?你能够,就请解释我为何胆战心惊:听到你唤我‘天使!‘我就害怕的发抖,却又觉得我嘴唇贴近了你的嘴唇。

6、他流动的不是血液,而是忘川的绿水。

7、有时我觉得我的.血奔流如注,像一口泉以哭泣的节奏喷出。我清楚地听见它哗哗地流淌,却总摸不着创口在什么地方。

8、夜幕降临了。白天艰辛劳苦,疲惫不堪的一个个可怜的心灵,这时也开始安歇下来。他们的思想也染上了一层柔和的色彩和苍茫的昏暗。

9、老生常谈中蕴含的无限的深刻的思想,是由蚂蚁世世代代掘成的洞穴。

10、为了挣得糊口的面包,你应该像唱诗班的孩子,歌唱你从不相信的赞美诗篇。

11、事物如此奇怪,在这些水与空气的魔法前,我不止一次地抱怨人类的失忆。一一波德莱尔。

12、既然行动与梦想在这个尘世不可能联袂,我心甘情愿离开这个世界,不能仗剑而生只能刺剑而死,圣彼得不认耶稣……他做的很好!

13、有些女人引起去占有和玩弄她们的欲望;而她呢,却让人渴望在她的注视下慢慢死亡。

14、这些恶魔冷眼注视着我,犹如游人欣赏疯子。造句网整理

15、一旦堕入笑骂由人的尘世,威猛有力的羽翼却寸步难行。

16、不要把一个阶段幻想的很好,而有去幻想等待后的结果,那样的生活只会充满依赖。

17、不懂得使自己的孤独为众人接受的人,也不懂得在碌碌众生中自立。

18、一个无人问津的要犯,被判处终身微笑,却永远张不开笑嘴。

19、我的青春是一场晦暗的风暴,星星点点,漏下明晃晃的阳光。

20、有些东西是强化和锻炼人的心灵的,当它不能使之堕落使之软弱到卑鄙和自杀的程度时,就用另一种方式使之强化。

21、也许你我终将行踪不明,但是你该知道我曾因你动情,不要把一个阶段幻想得很好,而又去幻想等待后的结果,那样的生活只会充满依赖,我的心思不为谁而停留,而心总要为谁而跳动。

22、而终将归于黑暗的眼睛,无论曾多么光彩照人,也只不过是一面充满哀怨的镜子。

23、我有时感觉到我在大量流血,仿佛一道涌泉有节奏的啜泣,我听到血在哗啦啦啦地长流,可是摸来摸去却摸不到伤口。

篇3:荀子与波德莱尔的美学观比较

一、化性起伪与为恶为美

荀子的美学理论源于“性恶说”, 其重要原则是“性伪之分”, 其核心思想是“化性起伪”的美 (1) 。荀子十分强调人性本恶, 在《性恶》篇开宗明义, 第一句话就明确表明主张人性本恶的立场,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2) 。人性是“饥而欲食, 寒而欲暖, 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 (3) , 并进一步指出“今人之性, 生而有好利焉, 顺是, 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有疾恶焉, 顺是, 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 有好声焉, 顺是,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4) 。从自然本性说, 人性是不美的, 人性天生不美, 但并不意味着人因此拒绝美。因为人性本恶, 人本能地希望摆脱这种“恶”的生存处境, 追求向善向美的人生境界, 这种追求过程就是“化性起伪”。荀子最早提出“化性起伪”这一命题, 并运用于美学思想的阐述中。

波德莱尔信奉基督教的“原罪说”, 认为人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恶, “恶不劳而成, 是前定的;善则是某种艺术的产物”。人原有罪, 人性本恶, 而罪恶的社会又加剧人性之恶。他宣称作品中“恶”是最大的主题, 《恶之花》是“一本表现在恶中骚动的书”。然而, 他描写恶, 并非赞美恶, 而是为了从恶中挖掘出美, 使世间丑恶的东西变成美的艺术品, 因此他的美学理念是以丑为美、为恶为美, 这是完全违背于西方传统文化的美学理念。波德莱尔是第一个正视恶, 并把恶的东西作为审美对象引入文学中的, 他甚至宣称“我觉得, 从恶中提出美, 对我乃是愉快的事情”。波德莱尔认为人性本恶, 自然是丑恶的, 世界是邪恶的, 因而文学作品应该写丑, 从而发掘“恶中之美”。通过“恶”发掘“美”, 是其美学理念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体现了一种“寓美于丑”的美学观。

荀子在“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上, 提出“化性起伪”的美。这里荀子所谓的“伪”, 文化视野很狭窄, 不是泛指人的一切社会实践, 而主要指人的道德伦理实践, 所谓“伪者, 文理隆盛者也” (5) 。荀子认为“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6) , 经过“文理隆盛”这个过程得到的美, 在本质上是一种善。所以“化性起伪”是善, 也就是美, 是精神道德意义上的一种“心灵美”。因此, 荀子的美学思想以“化性起伪”为基础, 内容多广, 延续了儒家美学的人格修养思路, 注重美善合一, 忽略真的方面。

然而在波德莱尔看来, 美和善没有什么关系, 美往往蕴含在善的对立面——恶的里面, 他曾赞誉戈蒂耶说:当一个丑陋的东西出现在眼前时, 他依然懂得如何从中发掘出一种神秘的美;他自己也通过《恶之花》等诗文作品实现了“恶是文学的表现”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 波德莱尔认为真实是人和艺术的本质, 他认为自然丑恶, 社会可恶, 善和高贵的东西往往是人为的、虚假的。他从真实的原则出发, 对真善美统一的美学理念进行了批判。他说:“那个真善美不可分离的著名理论不过是现代哲学胡说的臆造罢了 (真是一种奇怪的传染病, 大家都用莫名其妙的语言说明那些荒唐的念头!) ” (7) 。

二、乐以道乐与乐是形式

荀子认为“恶”是人的自然本性, 但是“恶”并没有阻碍音乐产生与发挥功用, 恰恰因为“人性本恶”, 那些雅乐、颂乐才能发挥美善人格的功用。荀子在《乐论》中系统阐述了音乐的产生、文化审美和社会功用等问题, 他说“乐者, 圣王之所乐也, 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 其移风易俗, 故先王导之以礼乐, 而民和睦” (8) 。音乐是改造人心的良方, 用音乐配合教化的施行, 通过个体情感的宣泄, 达到治疗“人性本恶”的目的。荀子提倡“雅乐”, 认为人们在典雅静穆的音乐声中, 不知不觉把遵守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内化为一种个体的道德情操和审美体验 (9) 。音乐的创作与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的善化活动, 并最终落实到道德教化这一目的上。荀子继承了中国文化礼乐结合的传统, 提出善乐一体的美学观念, 将艺术审美问题归结为道德问题, 体现了儒家普遍的音乐美学观:对音乐价值的评判不是只有艺术标准, 还有道德标准, 甚至以主道德标准为主 (10) 。这些都表明在战国时期, 包括荀子这样的哲学家, 也没有将美学、审美、艺术与道德教化分开。

在荀子这里, 音乐的美, 美在和谐, 美在与善统一, 他说:“故乐者, 天下之大齐也, 中和之纪也, 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11) , 他看重的是音乐的教化功能。波德莱尔同样重视音乐的功用, 但是不同于荀子“乐以道乐”的音乐美学思想, 波德莱尔重视的是音乐的形式性, 他认为音乐是配合诗歌的一种工具, 可以助其完善。他说“音乐高于一切”, 强调用词语来创造音乐。在波德莱尔笔下, 词语不再是表达情感的工具, 而是成为诗歌的元素, 成为音乐, 被诗人心灵化了。他认为“正是由于诗, 同时也通过诗, 由于音乐, 同时也通过音乐, 灵魂窥见了坟墓后面的光辉” (12) 。这里, 波德莱尔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神秘美的诗, 表达了对彼岸的永不满足的渴望, 而音乐是辅助诗以达到这一目标的方式, 这里关注的是音乐的审美性, 将美学、艺术与道德礼教区分, 体现了美学观念的发展与逐渐成熟。

三、自然之美与自然本恶

荀子和波德莱尔美学观的差异还表现在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上。荀子认为天人相分、各司其职, “天有常道矣, 地有常数矣”, 这就是“天人之分”说, 荀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天命可制, 强调与天为友, 主张人要有智慧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13) , 顺从天道的规律。但是在波德莱尔看来, 自然跟人之间是能“合一”的, 在《恶之花·感应》 (14) 中, 他集中描绘了这种关系。虽然“大自然”中的“森林”、“柱石”等是完全独立于“人”的外部存在, 但是人可以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与之契合, 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此外, 荀子继承了儒家关于自然美与道德理想的审美思想。子曰:“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荀子加以引发, “夫水, 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 似德……以出以入, 就以鲜洁, 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 似志” (15) 。这里荀子观“水”, 是道德层次上的移情, 流水没有思想, 没有情感, 然而在审美中, 通过移情, 水的各种形相、属性便“似德”、“似义”、“似勇”、“似志”等, 作为审美对象的“水”, 其实是道德的象征, 从这一自然现象中, 荀子看到至善至美的人格。相比之下, 波德莱尔认为“自然是丑的, 比诸实在的平庸之物, 我更喜爱我所幻想的东西”, 其美学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重艺术 (即人工) 而轻自然。在《恶之花》这部诗集中, 诗人甚至通过坟墓、腐尸、骷髅、蛇等具体意象对大自然的“恶”、“丑”进行猛烈的抨击和批判。由“原罪说”出发, 波德莱尔认为罪恶是天生自然的, 美是人为的, 善是人为的, 美是经由诗人心的敏感、想象力的敏感, 对自然界丑恶的形象进行选择、判断、比较, 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现的, “在诗的方面, 我们正是从这里汲取了避恶求善的力量” (16) , 这就是波德莱尔的“恶中掘美”论, 他还说“罪恶的滋味, 人类动物在娘肚子里就尝到了, 它源于自然”。波德莱尔这种自然观与荀子的“天人相分”、自然与人性和谐和善的观点正好相左。

四、结语:传统儒家美学与现代审丑之美

虽说荀子的美学思想是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甚至对先秦诸子学说亦有集大成者的意味 (17) , 但是必须承认荀子没有对“美”进行生动的描述, 也没有明确定义“美”的概念, 甚至作品中都很少出现“美”一词。真善美三者缺一不可, 但在荀子所处的时代, 更看重伦理意义上的“善”, 在某种意义上“美”只是表现善的形式, 审美是为了扬善, 至于“真”除了庄子外几乎无人涉及。事实上, 当时“美”是与“恶”相对的, 后来才有美丑相对、善恶相对。荀子由“人性本恶”阐发了以“化性起伪”为核心的美学观, 强调礼义对于人的重要性, 即使直接讲到“美”这个概念的时候, 它也绝对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 荀子追求的是礼治社会的“文理隆盛”之美。荀子提出的美善合一、美善相乐等思想, 逐步确立了在儒家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而带有这种荀子特征的儒家美学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舵手角色 (18) 。

相比之下,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这部象征主义诗歌巨作中, 集中论述了他对美的独特看法。他说:“我发现了美的定义, 我的美的定义。那是某种热烈的、忧郁的东西, 其中有些茫然可供猜测的东西”, 他认为美的本质就是热忱、忧郁加上茫然愁思。在诗集中, 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那“沉重的忧郁”以及相关的消沉、厌倦、孤独的情绪, 他认为忧郁“是美的最光辉的伴侣”。如上文所述, 波德莱尔是典型的性本恶论者, 他认为的“恶”不仅指与善相对的丑恶因素, 还包括人内心的诸如焦虑、苦闷、彷徨、忧郁等不良状态。因此波德莱尔的美学观点不仅开创性地提出了以丑为美、以恶为美的现代审美思想, 更加入了艺术之美是忧郁的这一现代概念, 体现其美学观的现代性。

篇4:《波德莱尔》:诗人的自沉与对抗

这本《波德莱尔》与其说是一本个人传记,倒不如说是他所作的诗的“传记”。通过对他的诗的细读和分析,勾勒、还原了作为诗人和美学评论家的波德莱尔无尽探索、无尽追溯的一生。书内对诗的分析是冷静、严厉、节制、毫不情绪化的,但对波德莱尔本人的轮廓刻画却是有棱有角的。在肌理、心情、个性与绝望的程度上,波德莱尔已经达到极致。波德莱尔的一生,在书里慢慢荡开,又溶于每一句暗黑色的诗句中。

通过诗歌和人生际遇变化的对比,不难发现,波德莱尔诗歌中的“否定性人生体验”是用忧郁、无聊、悔恨、烦恼、痛苦堆积成的现实和众人溃疡的心,是现实中艺术的堕落和情欲的污秽。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神上的压抑与惶惑不安,生活上的焦虑孤独、空虚与无聊,肉体上的欲望的沉沦,成为西方世界的普遍精神状态。波德莱尔心灵观照下出现的“人群”意象,使诗人的个人性体验上升为整个民族的人生体验。波德莱尔融入众人的孤独,又保持独立和清醒,从而真实表现众人的孤独体验。波德莱尔诗歌中所描绘的否定性体验正是众人世纪病的心态,是差异性个体所体验到的众人生活的、恶浊的平庸现实。正如萨特所说:波德莱尔所追求的是“我们也将称之为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是波德莱尔诗的事实。

这些与他的身世有关。他6岁时父亲病逝,7岁母亲再嫁,在失去父爱后又仿佛被夺去母爱。这使禀性敏感的波德莱尔从幼年起就开始忧郁的生活,产生“永远孤独的命运感”。波德莱尔的忧郁既与生俱来,也是后天形成,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人在失落其价值、找不到出路后内心的压抑、躁动的表征。它反映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他忧郁、孤独、高傲、悲观、叛逆,是顽固的个人主义者。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用作品奠定了这一文学分支的基调:摒弃传统,独辟蹊径。他从自己的创作出发,在诗歌题材上大胆创新,选取城市的丑恶与人性的阴暗面,并且在声光色的背后捕捉事物秘密。他在习以为常的具象中,展现人生的各个层面。诗人拒绝把生活空虚地理想化,拒绝浮面的欢娱自足,他要返回存在的本质层次,把社会病态诉诸笔端。波德莱尔认为“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是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特征之一。

和波德莱尔同时期的“艺术家们”展示生命存在的形式则是书信体小说、抒情性日记、自传体小说或哲理戏剧,而在他,却是一本本诗集。不过,那不是一般的若干首诗的集合,而是一本书,一本有逻辑、有结构,和他的人生相辅相成、豁然一体的书。这本《波德莱尔》就是在诗人之诗和其人生之间架起的桥梁,结构上条分缕析地印证了《恶之花》的确是一本有头有尾的书。精心设计的结构,使《恶之花》中的诗人不仅仅是一声叹息、一曲哀歌、一阵呻吟、一腔愤懑、一缕飘忽的情绪,而是一个形象,一个首尾贯通的、血肉丰满的人的形象。他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行动;他有环境,有母亲,有情人,有路遇的过客;他有完整的一生,有血有泪、有快乐、有痛苦、有追求、有挫折……他是在一个具体的时空,具体的社会中活动的具体的人。自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阅读波德莱尔的诗集也足以洞悉作者背后的悲欢离合,但总归像一个模范牢笼,把作者关进笼子里。通过阅读“波德莱尔笔下的波德莱爾”,建立起一个通道,将作者拯救出来,通过诗来识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人重读他那些伟大的诗。

篇5:波德莱尔诗集

一、二者诗歌死亡意象的相同点

“死亡”意象原本就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和角度, 并非创作中的主流主题, 海子与波德莱尔的诗作中不仅都运用到了这一意象, 且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两位诗人都曾用美好的意象来描绘残躯。如:

“请在麦地之中/清理好我的骨头/如一束芦花的骨头/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海子《死亡之诗:其二》)

“天空对着这壮丽的尸体凝望/好像一朵开放的花苞” (波德莱尔《腐尸》)

两位诗人都用美丽的花朵来形容尸体与骸骨。另外, 两位诗人还都将与死亡有关的场景描绘得壮观而唯美。如: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海子《九月》)

“天空又愁又美, 像大祭台一样/太阳沉入自己的凝血” (波德莱尔《黄昏的和谐》)

两位诗人诗歌中死亡意象的相似性和许多的因素都有关系:

1. 特殊的个人经历

波德莱尔“6岁丧父, 母亲为生活所迫, 改嫁给一个名叫奥皮克的军官。波德莱尔反对母亲的改嫁, 与继父的关系一直不好。”不圆满的家庭生活使他从小就充满叛逆精神, “上大学后, 在巴黎过着放荡的生活, 以示反抗家庭的管束。”正是这种叛逆的、与众不同的精神, 使波德莱尔具有着独特、标志性的审美视角和创作风格。

海子特殊的经历主要是情感方面的波折, 海子一生共爱过6个女子, 她们或与海子成为恋人, 发生关系, 或只是在海子短暂的生命中如惊鸿而过。每段感情的甜蜜与伤痛, 对海子的创作都给予了巨大的灵感和启发, 成为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另外, 波德莱尔和海子都曾尝试过自杀以求解脱。他们丝毫不排斥将传统审美意义中被认为丑陋、黑暗的“死亡”“尸体”等意象作为审美对象, 相反将它们当做一种由自杀而来的特殊经验, 作为创作对象和一种心中至美。

2. 特殊的审美价值观

波德莱尔“发掘恶中之美”的美学观使他坚决反对把道德上的善恶标准与艺术上的美丑区分混为一谈。海子在艺术创作上主张把语言从道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生成语言的诗意, 还原思想载体的本质。波德莱尔认为“愉快是美的最庸俗的饰物, 而忧郁才可以说是它最光辉的伴侣, 以至于我几乎设想不出一种美是不包含不幸的。”无独有偶, 海子则认为死亡与新生一样乃是诗歌之中最美之庆典。

二、二者诗歌死亡意象的不同点

虽然波德莱尔和海子在诗歌创作, 尤其是在“死亡”意象的诗歌创作中, 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但是“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同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诗人和作品。

1. 风格的不同

波德莱尔属于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 他将“死亡”作为一种象征手法, 一种标记或符号, 以此来表现其隐含的具体内容, 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这与海子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所不同。海子的诗中大多利用死亡来营造一种悲剧美, 是为美来服务的;而波德莱尔则侧重描写死亡真实的丑恶, 然后将这种丑化为美, 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为丑服务的。

2. 创作背景与思想表达的不同

波德莱尔创作《恶之花》于19世纪中叶, 诗人用资本主义社会眼中的丑来鞭笞社会中那些殖民者、侵略者、剥削阶级和趋炎附势之人。用与死亡、腐尸为伍来展现个人苦闷、迷惘的心理, 表达对底层人民和步行者、贫困亡灵所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海子生活在20世纪末, 在文革过后80年代的中国, 空前的重新启蒙与情感复苏使人们从封闭了许久的“集中营”中重返自由, 不稳定的思想政治形势和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力的不平衡, 使得人们变得“识时务”, 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开始滋长, 而人格独立、理想坚定、政治纯朴、坚持自我尊严的文人们却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找不到归属感, 海子便是其中之一。死亡在此时对于海子来说是自然、自我的超脱, 是对束缚灵魂和思想的物质和肉体的抛弃, 是一种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对理想主义的回归。

3. 生死观的不同

西方的生死观起源于“两希”文化, 即希伯来与希腊文化。对西方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具有高很大影响的基督教, 便继承了古希腊“灵魂不灭”的思想。波德莱尔的诗中就贯穿着基督教“原罪”的教义, 认为人类出生就背负着罪, 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赎罪以拯救自己的灵魂。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神赋予的, 除了神没有人能够擅自结束它, 自杀是基督徒的头等大罪。波德莱尔用对死亡的直面描写, 是表达一种叛逆的寻求救赎的方式。

海子曾经练习过气功, 也有说法将他的死于练习气功相联系。气功是道家的一种养生之术, 道家对于生死的观念比作为中国思想主导的儒家更为超脱, 道家认为“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生死都是自然之道。也许正是这一思想影响了海子, 海子选择自杀, 选择死亡, 也许正是看尽了一切的渴爱, 看尽了生死的意义, 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 这和波德莱尔在绝望中仍寻求希望是不同的。

正如叔本华所说:“没有死亡问题, 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文学作为探寻人性和社会哲学的一个途径, 对于死亡问题的追寻从未止步。无论是波德莱尔还是海子的创作, 虽不断地提及“死亡”, 实际上是为了让世人更好地去思考自己生存的现世, 思考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和我国现代诗人海子的众多作品中均出现了“死亡”作为其诗歌意象和主题, 其二者在个人经历、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 但同时在创作风格、背景和生死观上又有着不同。

关键词:波德莱尔,海子,诗歌,死亡意象

参考文献

[1]海子.海子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69, 40, 52, 38.

[2]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3, 70, 108.

[3]西川.死亡后记[J].诗探索, 1994 (03) .

[4]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上)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23.

[5]刘建杰.论海子诗歌的死亡意象[J].语文教学通论, 2011年1月, 第614卷, 第1期, 第95页.

[6]波德莱尔, 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文论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205.

[7]孙烨, 陈可培.中西方古代生死观之比较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J].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5月, 第19卷, 第5期.

上一篇:有外贸船务经验的求职自我评价下一篇:10月19日国旗下演讲稿《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