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协议不能对抗赡养义务

2024-05-25

养老协议不能对抗赡养义务(精选3篇)

篇1:养老协议不能对抗赡养义务

【议案说法】养老协议不能对抗赡养义务

----------张洪

【案例】黎婆婆现年85岁,育有两子六女,子女个个都成家立业,老伴也早年去世。在1994年老伴在世时,黎婆婆八个子女达成了一个养老协议。协议约定,老伴由小儿子赡养,自己由大儿子赡养。几年后,老伴去世,小儿子就再不管黎婆婆的养老问题。黎婆婆年事已高,很想小儿子也对自己略尽赡养义务,可是无论如何小儿子就是不愿意。小儿子认为在1994年就签订了养老协议,自己赡养父亲,哥哥赡养母亲,两兄弟一人赡养一个老人,自己已经履行了对父亲赡养的义务,母亲应该由哥哥赡养。他说养老协议既符合农村风俗,又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同意再继续赡养母亲。

后来,黎婆婆生病入院其大儿子多次给弟弟打电话希望他能到医院看望一下老母亲,就连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黎婆婆的小儿子仍不愿意满足她。一气之下,黎婆婆将小儿子起诉到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法院。到了法院黎婆婆的小儿子还是坚持自己已经赡养了父亲,对母亲不再有任何责任和义务,不愿再赡养老人。(案例来源:人民法院报)

【裁判结果】经法院多次调解,最终仍无法达成调解协议,于是依法判决支持了黎婆婆的诉讼请求。判决小儿子支付黎婆婆医疗费用647.53元,每月支付赡养费200元。

【律师说法】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1996年我国就 1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的实施对于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部法律的实施也增强了老年人自身法律保护的意识,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满意度。特别是2012年12月28日经全国人大的再次修订,进一步完善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虽然如此,但是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年化时代,养老问题仍是任重道远。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从而,我们可知关心照料老年人,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照料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是赡养人的法定义务。

那么,一些家庭中对赡养老人有相关赡养协议或者养老协议的,是不是有了这些协议,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了义务就不需要再尽其他赡养义务呢?简单来说,是不是有了养老协议就可以对抗赡养义务呢?答案是否定。根据法律规定,任何形式的养老协议 只要是与我国法律规定的不相一致,都得不到法律保护。且,任何形式的养老协议都不能对抗赡养义务,因为赡养义务是法定的强制义务。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因此,养老协议或者赡养协议只存在于赡养人之间,只对赡养人有约束力,而对老年人却没有任何的效力。老年人要求赡养人承担赡养义务,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剥夺。在赡养老年人方面,赡养人之间的协议不得违背老年人的意愿,更不能对抗赡养义务。

就黎婆婆与小儿子一案来看,两个儿子之间虽有赡养协议,但这份协议是存在其子女之间的约定,并不能限制黎婆婆按照法律赋予的要求小儿子承担支付医疗费、赡养费、探望、照料自己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该法第十九条进一步还非常明确的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为此,赡养协议或者养老协议不能成为拒绝赡养老人的理由,也不能对抗赡养义务。无疑,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法院的判决时非常正确的。作者:张洪律师四川高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

成都市律师协会 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 委员

电话:***邮箱:353116362@qq.com

地址:成都市营门口路88四威大厦A座1303号

篇2:养老协议不能对抗赡养义务

[案例]张老汉育有两子,张甲与张乙。十年前张老汉与两子就赡养问题达成协议:张老汉免除张甲的赡养义务,由张乙负责赡养;张老汉的财产由张乙一人所有,张甲放弃继承。十年来,父子三人相安无事。后来,张乙投资失败,生活艰难,无力赡养张老汉。张老汉便要求张甲履行赡养义务,张甲认为协议中已免除其赡养义务,且张老汉将所有财产赠与张乙,理应由张乙继续赡养。张甲的理由是否成立?

[分析]赡养是被赡养人与赡养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被赡养人有请求赡养人赡养的权利,赡养人有履行赡养的义务。与其他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一样,被赡养人有权放弃行使权利,免除赡养人义务。10年前,张老汉放弃请求张甲赡养的权利,免除张甲的赡养义务,该行为是张老汉真实的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10年以后,张老汉提出要求张甲履行赡养义务,似乎有违约之嫌,对张甲也似乎不公平,因为张甲并未得到张老汉的任何财产。不过情况并非如此。首先,赡养关系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人可以放弃自身权利,但法定义务并不能任意免除。被赡养人放弃赡养请求权,免除赡养人义务,是出于减免赡养义务人负担,一旦被赡养人请求,赡养义务人必须继续履行赡养义务。其次,赡养关系以特定的身份关系为基础,与财产分配无任何关系。我国婚姻法明文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只要存在法律上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子女就必须履行赡养义务。财产分得的多寡不是决定子女应尽多少赡养义务的标准。父母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财产,即使父母未给子女一分一厘,子女仍要履行赡养义务。

篇3:赡养义务,不能限定

王运周(山西大同)

律师意见: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由此可知,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义务,是不可以通过约定来加以排除和限制的。虽可变更赡养方式,但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与法律规定。您和老伴有两个子女,他们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当您与老伴因疾病而出现经济困难时,两个子女都应责无旁贷地尽孝。

您的子女通过协议,人为地把您和您老伴分开,进行分别赡养,这种赡养方式与社会风俗是相悖的。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動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您的子女签订的分别赡养协议无效。您的女儿不能以对您老伴已尽到赡养义务为由,拒绝向您支付医药费及其他赡养费。

上一篇:五年级2011年度劳动实践工作总结下一篇:项目部的工作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