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老中医的养生方

2024-05-02

邓老中医的养生方(共3篇)

篇1:邓老中医的养生方

乌头汤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中医养生中医专业...乌头汤

乌头方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原文:“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原方组成:麻黄、芍药、黄芪

各三两、甘草三两(炙)、川乌五枚、蜂蜜二升。原法以蜜先煎乌头取汁,各药另煎取汁,后和合同煎。今法以蜜先煎乌头一小时,然后纳诸药同煎。?

历代对乌头汤的主治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即认为是风寒湿三气袭入肌肤,留着关节,发则为历节痛。乌头汤主以乌头大辛大热,祛湿散寒,助以麻黄表散风湿,黄芪益气血,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制乌麻之辛热,白蜜杀乌头之毒。大体上乌头汤治寒湿痹痛,利关节,缓急散风,功效是明显的。然而在临床上使用乌头汤,有两点稍加注意,则既可提高疗效,又能扩大其治疗范围。?

其一是乌头汤的重点使用部位。一般认为,乌头汤功在解决关节的疼痛。因为原文强调的主证是“不可屈伸”。人体能“屈伸”的地方当然是关节。所以教科书认为其“证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为主。”(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乌头汤条下按语)举例亦用风湿关节炎的案例。这就该方的一般性使用而言,是很妥当的。但临床有一个现象是,该方用于背膂区域时疗效最佳,其次是腰骶部。如治陈XX,女,60岁,湛江市遂溪县人。自诉背痛拘急,头昏恶寒已数月,在当地医院诊治欠佳,经人介绍来诊。视其面色乌暗,形寒肢冷,虽处伏天,却须长袖密扣,唇有寒色。出前医方,多为辛温扶阳宣风之品,于证当合,何以乏效?切脉方知有异,一息三至,沉微欲绝。里寒夹湿,困遏清阳,阳气不得温煦于背,故背痛拘急。阳虚不能上达,浊阴得以上乘阳位,清空受扰,故头脑昏晕。这时必任乌头大辛大热,使离照当空,方能驱散阴寒,主以乌头汤:制川乌15(先煎)麻黄8白芍12炙草10黄芪15蜂蜜适量同煎。

服六剂而诸证若失。此患关节并无屈伸不利,而背膂拘急本葛根主治,却因任乌头而安者,实因背为阳,而乌头有去湿助精阳之力。?

陈XX,湛江市某中学校长。男,63岁。腰骶坠痛有如脱落状,俯仰不便。自购西药服用效差,土法食疗方无效。乃求为诊治。视其脉沉舌淡嫩,知其沉寒于下焦。急疏乌头汤与之,一服而安。?

其二是要重视乌头汤的温补助阳作用。一般而论,乌头的止痛作用强于附子,而温补作用不及附子。所以肾气丸,右归丸皆用附子而不用川乌。《药性赋》亦只认为“川乌破积”而附子却可入“壮元阳之方”。可见,乌头是不作为补药来用的。但乌头汤因有黄芪芍药的协同,却是大能助阳补虚的。尤其当患者有虚寒夹湿,清阳困顿时,就非用乌头汤不为功。如曾治黎X,女,50岁,湛江市霞山录塘村人。患者极度疲乏,头眩短气,心慌胸翳,背寒背痛。曾在湛江某大医院诊断为心衰。患者心情悲哀,自认为必死。原因是其邻人与她患同样的病,那家人家境丰裕,耗巨资住大医院,用最好的药,治疗数月,最终死在医院里。其本人家道贫寒,无力住院,乃强打精神,造访亲友,以作诀别。访某家时,其家人力荐其来求治。好意难违,勉强来求诊,来到即说:“我知道活不长了,但亲人都说你能治,我只管来看。你不要顾虑,治不好我不会怪你。”切脉极沉细迟,结代,舌淡嫩,无苔。询其饮食,则说胃口却好。于是严言正色谓之:“你病不当死。但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想活了,那么仙丹也救不了命。必须你自己想活下去,我再助你药力,你才会活得下去。否则,我无能为力,所以你要振作起来!”此患见说,乃打消恐惧。即以大剂乌头汤投之。前后四诊,服乌头汤十二剂,最后一诊,相距数十米望我即笑,近前喜不自胜说:“我现在力气多到我真想飞起来哦!” ?

此患阴寒虚极,设用四逆或参附芪、附会如何呢,因未曾服,也不好臆断,但乌头汤却是实实在在把病治好了,而且自始至终未曾用过其他补益气血的药物。可见,乌头汤的温补助阳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

篇2:邓老中医的养生方

治疗莫名出汗及手泡

我们是一个爱绘本、爱健康、爱美丽的创业妈妈团队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爱阅读爱健康爱美丽是我们赋予孩子最好的财富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桂枝加黄芪汤: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7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10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同时配合热粥喝。小米粥为好。如果湿气重可以加茯苓15 白术15 出汗多加煅牡蛎30 浮小麦30 五味子10 主要功能范围: 上半身出汗、两腿冰凉、晚间盗汗、吃饭后出大汗、胯部松弛无力沉痛、常常觉得胯部的皮肤里有小虫子在爬,领口的汗是黄色汗渍、出黄汗而脸黑者、手上出水泡和小儿黄水疮、以及皮肤过敏等。课后小福利口腔扁平苔藓:(中医称之为:口糜、口疳、口疮、口破)

一般是由于脾胃湿热湿浊内生造成的。治疗上健脾除湿清热凉血。

党参15 黄芪10 炒白术15 茯苓15 泽泻8 丹参15 当归10 赤芍10丹皮8 生薏苡仁15 灯心草10 淡竹叶10 黄芩10 知母10 青蒿10.。15付。这是一付的药,一付熬两袋。早晚各一袋。10付之后:

桂枝加黄芪汤加减方还可以治疗哪些病?

1、流产后腿凉,出汗多: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10克

生龙骨30 生牡蛎30 阿胶6(打碎冲服)白术12 制附子10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50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如果失眠加酸枣仁20

2、白天怕冷,晚间后背发热: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10克

制龟板12 五味子15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3、产后肚皮松弛和肥胖:产后肥胖,脸有浮肿,两腿肿胀,腹部脂肪多,肚皮松弛,自汗,怕风,证属于营卫失调,表虛不固,治以固表利水,消脂收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10克

夏枯草25 玉米须40

薏苡仁30 茯苓30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湿气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外因:淋雨下水、居处潮湿、冒受雾露等而形成,如秋冬过早晨练,长期夜晚洗澡游泳,长期水中作业,久居地下室等,此为外湿。

二、内因:思虑过度,身体劳累,气血亏虚,导致脾失健运,水液不能正常输布而化为湿浊,或多食油腻、甜腻,嗜酒饮冷等而湿浊内生,此为内湿。

有种奇葩叫“大湿”不是什么湿都叫“大湿”,看看你有资格晋级么:

初级大湿:

头 :早晨起床,蒙蒙的不清爽。

四肢:平时酸懒乏力。

中级大湿:

头 :像裹了一条湿毛巾,沉沉的或蒙蒙的。

四肢:上下楼或走路会觉沉重,腿如灌铅。

嘴巴:粘腻不清爽。

汗液:粘味重。

高级大湿:

腹 :容易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大便不成形。

肠道:便秘,排便不爽,特费厕纸,大便粘腻粘马桶。

殿堂级大湿:

面部:浮肿;每当早起脸面或者眼皮都会变的丰满性感。

腿脚:浮肿;每到晚上都觉靴子变小腿胀、或脚踝总有很深的袜印;手脚冒汗;脚气。

皮肤:皮肤瘙痒;湿疹。

口舌:舌苔黄腻;睡觉流口水,说话唾沫星子漫天飞。

四肢:身体常沉重酸痛,关节炎。养生知识

饭前饭后动怒损健康,肝气横逆上冲如“服毒”。

中医认为,大怒伤肝,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出现面红目赤,严重的还会呕血、晕厥。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储藏肝糖原,还有造血和凝血的作用。此外,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药物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所以,发怒之后马上紧跟着吃饭,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生气,不但不利于消化,还相当于在“服毒”。

发怒之后,人们往往还会左思右想。中医认为“思伤脾”,伤脾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贫血等。所以,吃完饭后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要动怒,以免影响消化,且伤及气血。可见,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就餐心情,也就给了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生病的步骤: 虚→寒→湿→凝→瘀→堵→瘤→癌。

“虚”的体质是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 “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 "淤"的时间长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在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黑,紫色的;

“堵”时间长了就容易生病,每个人生病不一样;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后形成瘤,在体内形成实质性的结节。寒湿是万病之源,对照一下,您身体在哪个阶段,补不进去就要先排毒,养生就是养命,养生不是消费是续命,健康就是一种责任。

【愛中医】群的来历:

篇3:名中医养生方

养血管:山楂、三七都有功

要健康长寿,首要任务就是养护血管,且越早开始越好。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教授刘炳权几年来每天用19片山楂煮一大杯水当茶,饭后喝。山楂可降血压、软化血管,老年人如有高血压、血管硬化,可每天喝一杯,没病可预防。

养护心脑血管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连建伟会每天早晚吞服3克三七粉,还吃点枸杞。“年纪大了一般都会有心脑血管病,吃这些较好。平时,我会在临睡前吃5片丹参片以活血化瘀。我不吃复方丹参片,因为里面加了冰片等,吃了肠胃不舒服。”

养脊柱:练抖抖操

10多年前,由于工作非常忙,没时间走路,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陈意教授就想出了一套養生动作:两脚分开同肩宽,两只手像小鸟挥舞翅膀一样开始抖。

“要诀是全身一起抖。两只手同时向前抖、向左抖、向右抖,分别抖100次。可让全身肌肉放松,不限场地,只要疲劳了就能抖,对颈椎、腰椎都有好处。你看我这个年纪,脊椎方面的疾病一点都没有。”

养正气:安内助攘外

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李乾构认为身体内部稳定,外邪不易入侵,他总结一套“三通保健法”,即大便通、小便通和汗毛孔通。

为保持每天排便通畅,李乾构特别注重补水,每天要喝1400~1500毫升左右的水:每天早晨起床后喝400~5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上午和下午分别喝400毫升三花保健茶(玫瑰花1克、杭菊花2克、三七花3克、绿茶4克,用开水泡开后,少量多次饮用,适合老人服用),晚上再喝100~200毫升温开水。平时也可喝点热粥、泡泡脚,通过汗毛孔出汗来个大清洗,及时把人体代谢的废物、毒素、垃圾等有害物质驱逐出境,身体倍棒。

上一篇:湿式氧化、微电解和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杀菌剂废水下一篇:感谢信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