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

2024-04-25

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共9篇)

篇1: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

郭桥小学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郭桥小学

2016年9月 郭桥小学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各级扶贫和埇桥区教育扶贫精神,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保障家庭贫困学生正常接收各级各类教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各项惠民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认真做好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工作,落实本校对建档立卡学生的保障责任制,实施奖惩制度。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付张小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 高端阳 副组长: 胡继民 任小矿

成 员: 李英利 李晓云 王振荣 王玮 姚爱玲

张彦华

(二)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对于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四)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QQ、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郭桥小学 2016.9 郭桥学校教育扶贫年度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市中心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办法,我校开展 “小手拉大手,小康一起走” 教育扶贫帮困活动。我校按照临潼区教育局的扶贫帮困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 之路,开展各种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师生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高端阳校长任组长、胡继民、任小矿任副组长,教导处、大队部、后勤处、各班主任、广大教师积极响应,明确思路,有步骤的实施。做好宣传工作,在教 师例会、学生大会、班主任工作会、教研组长会做好了动员,发动广大师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同时,在师生中征集扶贫帮困的好点子,广集思路,共同搞好此项活动。如王尚 海老师提出的“城乡学生手拉手”、钟广宇老师提出的利用学雷锋活动 开展捐赠活动等都得到了落实。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到学校。

对于扶贫帮困工作,我校做了详细的分工,比如胡继民负责联络、交流;办公室负责对贫困生进行摸底;少先大队部负责募捐款项等。

在联络工作中,高端阳经常性地与教师交流,与群众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的解决实际问题;在贫困生摸底工作中,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刻苦学习、报答社会。

三、节约零花钱,扶助贫困学生。

学校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中号召全体学生“节约零花钱,扶助贫困学生”的捐款活动,个别班的学生,家庭很困难,但还是将自己积攒钱捐了出来,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全体学生,他们踊跃捐款,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献上一片爱心。在向灾区捐了自己存下的十多钱,每当老师问起时:“灾区的孩子更苦,以尽我自己的一点心意,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走出灾难”

四、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学校大队部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真诚地交朋友、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双休日,这些好朋友,相互走访,孩子去村里体验生活,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学习进步。” 教导处在教师中组织了“互帮互学”活动,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 辐射带头作用,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的成长。我校的教师利用空余时间一起探讨教育教学的工作方法,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并定 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创设等方面的探讨和创新,增强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在课堂上取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骨干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才华和教研能力的舞台。

在这些活动中,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活动中,教师都 能积极参与,认真听课,互相交流,尤其是骨干教师不仅在课前对青 年教师进行相关的辅导,而且在课后还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指导,青年教师受益非浅,也带动了其它教师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教育扶贫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将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郭桥小学 2017.7

篇2: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

根据《关于开展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大排查、大攻坚”的通知》(教助〔2020〕7号)的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我校经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扎实开展了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自查自纠活动。现对全面排查工作总结回顾:

一、自查自纠工作部署情况

1、成立了工作小组,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工作合力。

为全面排查

2016年至2020年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确保此次工作落实落细,学校成立了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主体责任和校长责任制,提高政治站位,形成了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全力推进工作进程。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组员:

xxx、xxx、xxx、各班主任。

2、统一谋划,各部门联动,有步骤开展。

校长作为教育扶贫资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谋划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举措,确定进度安排,统筹调配工作力量,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稳步落实。

(1)宣传教育扶贫政策。

我校采用扶贫资助工作小组会议、主题班会,宣传栏,电子屏幕、家长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政策,提高师生和家长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的认知度,激发教师的仁爱之心,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激发学生励志图强的理想信念。

(2)开展走访慰问工作。

教育资助工作小组成员利用“五一”假期,深入建档立卡户和送教上门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困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爱,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并宣传扶贫扶志思想,引导家长担负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同时告知家长2020年春季扶贫资助工作的落实情况,将扶贫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3)自查自纠政策的落实情况。

5月10前,教育扶贫资助主体责任人完成对2016年春季以来9个学期的教育扶贫资助工作资料的整理,系统排查扶贫资助政策的宣传、申请评审认定过程的规范性、资助的人数金额以及发放的形式、受助困难学生的类型、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的落实,通过大排查,建立每个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信息台账,完成自查自纠记录表的填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月20日前,在自查自纠总结反馈基础上,完成报告的撰写。

二、2020年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情况

2020年春季教育扶贫资助工作的开展,我校按照上级布置,及时在省建档立卡系统录入学生学籍信息,比对系统确定建档立卡学生数,并与当地扶贫部门核实建档立卡学生信息,确定建档立卡学生xx人。经公示,于4月28日通过农商行打卡完成足额发放,发放金额为xxx元。并于5月1日收讫《致建档立卡学生家长一封信》的回执。

三、2016—2019年学生资助开展情况

1、政策宣传开展情况

每一学期学校都采用了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学生和家长认真宣传了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的变动,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将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告知家长。

2、资助政策执行情况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按照文件的规定,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内落实了资助政策,及时足额合规发放了资助资金。

3、评审程序、公示等工作排查情况

我校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按照摸排、申报、评审、公示、上报的流程,逐步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审认定工作,确保流程规范。

4、建档立卡学生资助落实情况

我校依托省建档立卡资助系统的摸排,和与当地扶贫部门的对接,核定建档立卡学生数,做到了建档立卡学生统计无遗漏,确保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

5、资助资金管理情况

经教体局和财政局审批的学生资助资金,学校财务严格按政策执行,管理规范,发放及时。

xxxxxxxxxxxxxx

篇3: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

精准扶贫现已成为各项扶贫工作的新目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授人以渔”的重要扶贫工作。

1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资助的对象认定存在较多问题

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基本流程为,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另外,为补充了解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等,有的学校会要求班级部分同学对申请同学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认定的流程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存在较多问题。首先,资助的启动程序由本人提出,部门学生虽然家境困难,却因为自我认识的偏颇,害怕被同学瞧不起等因素,并未提出资助申请;相反少部分学生却因为相关利益的驱动,虽不贫困却向学校提出申请。这些情况造成了一些虚假申请。其次,在认定材料审核环节发现目前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公信力不佳,民政部门并未认真审核家庭经济情况,或者出于情面等提供不真实的贫困证明材料,这就给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增加了很大的难处。另外,高校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贫困层次的申请学生时,往往也缺乏统一、科学的明确量化标准来界定“贫困生”。

1.2 重资助,轻育人,资助的内容和形式偏于简单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首先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高校现有的“奖、勤、补、助、贷、减(免)”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迫切、最基础的生存问题,保证学生安心完成学业,无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但事实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面临的往往不仅仅是经济窘迫的问题,还会有因贫困而带来的对学生自卑、焦虑、孤僻、交际困难等心理,这些心理或者能力层面的问题也同样制约着学生今后的发展。

1.3 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反馈不明显

资助工作的成效反馈可以直接体现高校资助的价值,彰显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显著有效的成效反馈可以促进资助的有效性,最大发挥工作的实效性,同时科学的成效反馈机制可以直接评价高校资助工作的优劣。在“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评价机制应以资助对象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个体的成长发展,以人为本,呈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所在。这点在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反馈机制上并不明显。

2“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现路径

2.1 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部分高校也积极探索了诸如校园一卡通消费记录核查、构建认定分析辅助模型、班级同学互评认定核实等方法,以期提高认定的准确性。[1]这些举措对贫困生的认定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同时,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系列相关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其中涉及两个关键环节,首先申请学生所在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前,需要充分了解该生家庭经济情况,对比当地居民生活保障线等。其次,高校认定工作的人员可以根据分析学生的困难信息、健康状况、教育支出、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等多个因素,建立学生贫困程度的量化评定公式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类方法,统一评定标准。[2]

2.2 发展性资助理念育人满足个体的成长需求

有学者认为,“发展性资助是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由学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的资助。”相比目前存在的保障性资助,发展性资助理念更注重心理层次、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育资助,力求学生个人需求的全面发展。高校可以尝试通过搭建各式平台,例如创业平台、心理健康平台、互学互助平台等,满足贫困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

2.3 精准的资助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资助的效能

精准的资助绩效评价,更应基于资助个体的状况,以学生为本,因此资助工作成效反馈不仅仅是注重过程管理关注,还应包含资助的效果评价,这种效果既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条件的改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等,也包括资助的宏观社会效应、对资助政策公正性的回应认同等方面,它的本质是资助品质的提升。[3]

摘要:目前,“精准扶贫”已作为各项扶贫工作的重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授人以渔”的重要扶贫工作。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着资助对象认定不精准、资助内容形式过于单一、资助成效反馈不明显等问题,用“精准扶贫”的视角去对待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将是提高资助品质的新方向。

关键词:精准扶贫,资助育人,家庭经济困难

参考文献

[1]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J].实践研究,2016(01).

[2]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04).

篇4: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在省老促会领导下,认真落实完善各项制度,夯实基金会工作基础,加强基金运作管理,基金投资实现盈利,原始资金实现增值;用于资助老区解决饮水安全、村道危桥、革命遗址维护、烈士后裔助学共计218万元,为历年最高;特别是在筹划募集资金,搞好募集活动宣传,开展“思源反哺老区、助解医疗困境”书画义卖活动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5年,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帮助老区脱贫解困,促进老区发展建设中展示作为,重点要抓好四件事。

确保“思源反哺老区助解医疗困境”书画义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前段,在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九三学社广东书画院、广东南北方水墨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获得许钦松等国内知名书画家捐赠的作品近60幅。10月14日,在白云山鸣泉居九三学社书画院里隆重举行了“思源反哺老区 助解医疗困境”书画捐赠仪式。下一步就是要全力以赴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认捐书画,完成预定的资金募集目标,争取2015年初举行书画义卖会,并在之后对改善老区卫生院医疗设备、开展老区乡镇卫生医护人员培训及对老区贫困户特别重症病人实施资助。

精心组织策划,落实好2015年全国扶贫日我省老区扶贫项目

从2014年开始,我国每年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在省老促会的努力下,省扶贫办已将我们今后扶贫资助老区开展的社会募捐活动纳入全国“扶贫日”的内容,这是对我们的极大支持。

年初,基金会通过调查摸底,在了解老区扶贫资助意向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基金会新一届理事会今后五年募集资金的工作重点围绕5项工程,即:“连心路桥工程;饮水、环境整治工程;革命遗址维护工程;烈士后裔助学工程;爱心助医工程”。在省老促会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做好资金募集工作提到重要日程,经过多次研究,决定开展“饮水思源,圆梦老区”慈善募捐系列活动,同时,成立了募捐活动组织机构,制作了募捐活动宣传册。在2015年的全国“扶贫日”中,我们要精心组织策划,提前准备,及早介入,搞好与省扶贫办的对接。

加强资助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规范资助项目的管理

随着全国“扶贫日”活动的开展和促进,对老区扶贫资助项目会逐渐增多。如何把下拨项目资金使用好管理好,考验着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需要省、市老促会、基金会组织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把好立项申报、审批。在项目的选择和审批上尽可能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分步实施资助,不搞平均分配。

加强监督检查。各市老促会要指定专人对资助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账目清楚,凭证齐全。资助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会在广东老区网实行公开,欢迎大家监督。

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要更科学

篇5:幼儿园教育扶贫精准资助宣传制度

---教育扶贫精准资助宣传工作制度

为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我园落实上级部门安排开展的教育扶贫精准资助工作情况,充分发挥信息宣传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推动教育资助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宣传工作的内容

1、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教育扶贫精准资助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动态情况。

2、上级领导对我园教育精准资助工作情况视察、调研、现场办公时的重要讲话以及贯彻落实情况。

3、我园教育扶贫精准资助工作中的重大举措和做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突出的问题。

二、宣传工作的载体

供需上传的资料内容,信息科负责上传网站。

1、宣传栏:一个季度出一期,以宣传、反映当前大政方针、中心工作及本办重点工作为主,同时完成上级要求的其它宣传任务。由信息科统一调度、安排、设计制作,各相关科、部室配合做好文案编写及各项数据的汇总工作。

2、公示栏:对每月评出的红旗窗口进行公示,教务主任负责公示。

3、上报信息:需上报两办或其它部门的信息,由教育精准资助领导小组提供文字资料,经领导签字盖章,重大信息经主要领导签字盖章后,交由教务主任统一登记上报。

三、教育精准资助扶贫宣传工作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内容真实可靠,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事例、数据要准确。

2、坚持时效性原则。及时反映最新工作动态,重大紧急信息应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报送有关情况,并续报事件处理进展情况。切实做到不迟报、不漏报。重大事件上报必须报经主要领导审签。

3、坚持全面深刻的原则。要拓展视野、增强敏锐性,多领域、多角度、多渠道掌握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不仅要全面、完整,而且要有深度,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

4、坚持新颖独到的原则。集中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同时,鼓励在宣传工作上开拓创新。

四、考核要求

1、在控辍保学、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完成家庭困难幼儿的认定工作;

2、采用家访的形式,到精准资助学生的家中了解情况,做好教育惠民政策、教育扶贫精准资助政策的宣传;加大对困难学生的救助;

篇6: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

困难学生享资助

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文昌湖区”)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特殊关爱。

11月10日上午,文昌湖区扶贫办工作人员给萌水镇北安村贫困户朱光义打去电话:“朱师傅,孩子的助学金收到了吗?”电话那头,朱光义高兴地说:“收到了收到了,太感谢政府了,这笔钱终于解决了俺家娃娃上幼儿园的难题。”

5年前,朱光义家添了对双胞胎男孩,这本是件大喜事,可没想到两个孩子竟然先天智力残疾。随着孩子大了,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一个月400多元的学费和伙食费让老朱犯了难。就在老朱一家一筹莫展之间,扶贫办为两个孩子送上了上半年的助学金,包括保教费、校车接送费、意外伤害保险费、床上用品费等共计5800多元。

据了解,文昌湖区大力实施困难学生资助工程,确保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在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文昌湖区通过填写家庭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教师家访表,选出相对困难学生,组成班级、年级、学校认定小组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审核,并在学校公示栏公示5天后报区教育部门审批,确保每一名困难学生都得到相应的资助。

文昌湖区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生活困难家庭的学生进行资金补贴。20发放学前春季资助金14.5万元,资助126人次;发放全区义务段-助学金16.44万元,资助411人次;为全区89名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10万元。

此外,文昌湖区全面实施在园幼儿营养改善工程,对幼儿户籍在辖区内并在本区注册入园的幼儿,每人每天发放2元营养补贴,年累计发放补贴43.72万元。同时,协调新华保险为全区29名学生购买免费意外保险。山东七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为20名升入大学的贫困学生每生资助4000元。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11月10日上午10点多,文昌湖馨苑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在崭新的塑胶操场上,孩子们成群结队跑步、玩耍。电脑室、电子琴音乐教室里,学生们也在认真听讲。“以前冬天学校还得自己烧锅炉,现在多好,都是统一地暖供暖,教室敞亮了,设备先进了,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们教学也带劲儿。”校长郭娟说。

据郭娟介绍,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文昌馨苑小学于10月投入使用,学校建设总投资3500万元,设置24个班,可容纳学生1080人,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餐厅、风雨操场、塑胶跑道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齐全,每个教室都安装了触控一体机,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者从文昌湖区地方事业局了解到,近年来,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打造教育“硬环境”,提升教育“软实力”,努力让辖区孩子享受到与城区孩子一样的教育。该区已先后投入1.5亿元改善教学环境。

,该区把范阳中学、范阳小学建设项目作为民生实事之一,学校为原商家中、小学搬迁改造项目,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总投资1.1亿元,范阳中学设置32个班,可容纳学生1600名;范阳小学设置30个班,可容纳学生1350名,目前该工程已经完工,明年,商家中、小学的学生也将告别用了30多年的破旧教学楼,搬进新校舍了。

此外,在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的同时,投入1400万元的馨苑幼儿园已经开工建设,计划明年投入使用。届时,文昌湖区的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将享受到和城区一样的教学环境。

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文昌湖区针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现况,在各中小学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心理干预制度,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健康发展教育机制,从重点家访到日常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状况,采取多项措施让每个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成长。

在萌水中学,记者见到了萌水镇萌二村贫困学生小语(化名),她目前是初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在交谈中,小语落落大方,没有表现出因家庭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感。小语告诉记者,虽然父母都是残疾,作为女儿,她希望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状况,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同时,孩子也从内心感激国家的扶贫政策。小语全家已享受到低保保障、残疾补助、学生资助等政策帮扶。“前两年,姐姐靠政府的助学金帮助圆了大学梦,我也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小语说。

篇7: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

一、控辍保学劝返中的困难:

1、多数学生辍学时间较长,如今年龄较大,有的已经打工几年,他们自己不愿返校就读,父母也不愿意他们在返校就读。

2、有的学生辍学后,外出务工,谈上了女朋友,有的甚至结婚生子,实在是难以劝返。

3、有些读中职的学生,觉得专业不适合自己,所以不想读了,所以难以劝返。

4、还有一些学生过度迷恋手机游戏,厌于学习,劝返难度也比较大。

二、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工作中的困难:

1、有少部分家长不配合工作,即使宣传了多次,走访了多次,但是每次去他都说不清楚孩子的资助标准和情况。

2、有的学生系统中显示已经获得三年资助,但是学是卡上只有一年记录,此种情况该如何给学生核实。

3、有的学生说的进校时间和班主任说的进校时间不符,调查资助难度大。

4、各校发放教育资助的明细不清,发放不统一,学生一年上卡金额有的500、有的750、有的950、有的1000、有的1400、有的1500、有的1900,有的2000、有的2150、有的2660元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发放金额,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获得的是哪些资助,老师调查难度大,也无法解释清除。

篇8:浙江省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资助,建议

当前,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则是“更难,更贵”。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维护教育起点公平,浙江省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方面做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一、浙江省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工作起步较早,初见成效

浙江省从2011 年秋季学期起对在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就读的低保家庭幼儿、福利机构监护的幼儿、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幼儿以及残疾幼儿(简称“五类生”)实行每生每年600元的保育费补助,起步早于许多省市。政策实施以来,2011 年全省累计发放资助金额100余万元,资助“五类”在园幼儿0.2万人次;2012 年发放资助金额800余万元,资助“五类”在园幼儿0.6万人次;2013 年发放资助资金近1000万元,资助“五类”在园幼儿0.7万人次。目前,全省初步建立起了从组织保障、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到政策宣传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平台,信息化工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扩大资助规模,提高资助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2014年春季起,针对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浙江省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标准,将资助标准提高至当地三级公办幼儿园保育费的100%。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在做好“五类生”资助的基础上,扩大资助对象、增加资助内容、提高资助标准。对资助政策超出“五类生”资助要求的市、县(市、区),省财政根据扩面因素还将给予奖补等,为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浙江省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面偏窄,政策覆盖存在盲区

据统计,目前全省幼儿园总数约为8800所;在园幼儿总数约160万人,其中,受资助幼儿人数约0.7 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0.4%。各县市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的资助对象大多数局限于“五类生”,无法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较为集中的无证园和托儿所,形成了学前资助的盲区,离应助尽助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学生资助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大部分市县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没有落实专门的编制和人员;具体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的计财、幼教工作人员承担,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职责不清、落实不力、执行力不强的问题。

(三)幼儿资助对象的认定缺乏硬性指标

目前的认定办法,基本上是由幼儿家长向幼儿园提交资助申请表及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幼儿园再进行评审认定,确定资助名单后报县区教育局备案并进行公示。实际操作中,各县区教育部门对审核的要求以及监管松紧不一。这种方式并未发挥出资助真正的困难家庭的政策效果和资金效益。很多资金实际上分配到了一些并不真正需要资助的家庭对象。而把关较严格的一些县市,则出现下达的学前资助资金无法用完的情况。

(四)民办幼儿园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对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工作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工作开展情况良莠不齐。

三、进一步做好学前教育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制订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各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作为重要工作,实行园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二)扩大资助范围

省级管理部门出台相应奖补政策,鼓励各市县结合当地财政,因地制宜地扩大资助范围。如,杭州市西湖区将资助政策扩面到一般困难家庭幼儿;桐庐、建德将学前教育资助扩面到农村低收入家庭幼儿和因病因灾困难家庭幼儿。丽水市青田县按困难程度分档次资助幼儿,除“五类生”外,对辖区内幼儿园就读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长期患病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幼儿;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幼儿;单亲家庭,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幼儿以及因发生偶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特别贫困的幼儿,也给予每生每学期600元的保育费补助。

(三)完善资助对象认定方式

目前,学前教育到普通高等教育各阶段都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所有资助对象都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幼儿。目前有关城乡低保家庭、孤残家庭、烈士家庭以及遭受重大灾害或变故的家庭,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已有认定并有相应的名单和信息库,这些信息完全可以共享,不需重新认定。而对于民政部门信息库之外的特殊困难情况的认定,也应该统一标准和尺度,可由县区依据当地区经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制定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经幼儿家长报幼儿园审核后,统一上报县区民政和教育部门共同审核认定。

(四)加强学生资助队伍建设

篇9:教育扶贫资助工作总结

【关键词】精准扶贫 教育帮扶 高校贫困生 资助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08-03

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和收费制度以来,贫困生问题成为高校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结构二元化差距突出,导致高校贫困生问题愈发凸显。针对贫困生问题,我国高校构建多元化贫困生资助模式,在以“奖、补、助、贷、勤”为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贫困生认定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与效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本文结合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基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剖析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方法以及局限性,并依据精准扶贫的做法,改进贫困生认定方式,提出对高校贫困生认定与帮助的做法。

一、当今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高校而言,贫困生的资助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元素。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费用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然而,贫困生的认定历来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采取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否则就会出乱子。为了确保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学校必须在学生本人主动提出申请之后,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做法。我国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主要有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两种主要方式。

生源地认定需要学生本人如实填写相关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其家庭所在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同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需提供城区(或者县级)民政部门颁发的低保证明复印件;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需提供县级民政部门的证明;遭遇重大突发事件而造成经济困难的家庭需提供相关事件发生的证明材料。生源地认定方法可有效降低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成本,提高认定效率,但是缺乏一定的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因为在贫困地区,子女上大学是群众脱贫希望,但也是家庭的主要开销,所以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单一采取生源地认定法,如果仅仅需要县镇乡等行政单位出具贫困证明,那么一些地方的审批部门可能会出于对本土人才保护的心理,往往存在审核程序不规范甚至违规操作的现象,将非贫困生子女上学作为评定“贫困户”,从而导致“教育扶贫”有失“精准”。再者,一些县镇乡三级政府并未认真对贫困生做详细调查,甚至相关部门玩忽职守,导致高校贫困生认定最重要方法之一的贫困证明流于形式。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故对贫困线的划定标准不同,从而造成对“贫困生”认定标准的不一致。这样,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就难以采用一个统一的“贫困标准”来评定“贫困生”,如采用“统一尺度”,则会降低认定工作的可信性与可比性。比如,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和来自贫困县的学生,他们的“贫困标准”是不同的。

高校自身认定主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各项证明,在班级评议小组的组织下结合申请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学费缴纳情况及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进行认真进行评议,然后将评议结果交与辅导员审批。辅导员根据相关规定和工作步骤,将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交给班、学院、校,通过这些层次的审核与把关后,申报并公示评定结果,待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便进入下一工作环节。高校自我认定方式将学生实际生活消费进行比较再作民主评议的做法要比生源地的认定更具准确性和比较性。由于高校自我认定做法通常以生源地开具的证明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因此,生源地证明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非常重要,高校自身认定的精准性起到基础保健的作用。

概言之,当今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做法仍存在不少值得探究的地方,原因是尚缺乏权威性和精准性,形式性比重较大。由于在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起点,起点正确与否对后面的培养工作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主要是,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与当今的农村的扶贫密切相关,因此,从目前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精准扶贫”入户识别认定工作的角度看,高校在认定贫困生过程中不妨参照“精准扶贫”的一些做法。

二、基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的“精准扶贫”与高校贫困生资助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是指一定的社会网络系统,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给予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机制。通过社会系统资源,解决社会弱者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并渡过危机,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社会支持系统分为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和正式社会支持系统。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是通过初级关系—— 血缘、地缘等所建立起来的支持网,主要特征是以行为主体间的强关系为主,即通过家庭、亲友、同乡等血缘或地缘关系开展支持活动。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是通过次级关系—— 由国家的政府机关、用人单位、群众组织、地域性组织以及其他性质的专业组织所建立的支持网络。目前这两种支持方式都广泛用在扶贫上,但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强化,尤其是非正式社会支持。

首先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与当今开展的“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国家陆续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在制度上保障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招生人数为5万名,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倾斜力度。同时提出“扶贫先扶智”,有效开展“教育扶贫”的战略方法,将加大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力度,斩断“穷根”作为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基础性工程。2015年10月12日,广西区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全力以赴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决定用三个月时间自下而上集中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将全区538万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其中100万扶贫移民搬迁人口精准识别到屯、到户,并且认真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方法精准识别贫困户,严格按照“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程序进行识别。

由于“精准扶贫”包括“种养帮扶”、“产业帮扶”、“创业帮扶”和“教育帮扶”等帮扶项目,而“教育帮扶”是从源头上“拔穷根”的有力抓手,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对贫困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可达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并能引导其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从本质上看,国家主持的“精准扶贫”识别工作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同属于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具有相同的社会意义,它在大方向上具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性。从这个意义层面上看,良好的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同样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因为我们通过政府组织的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入户调查活动,建立贫困户档案信息系统并对其信息录入管理的同时,能自上而下地为高校对贫困生认定工作提供可靠而精准的信息支撑,从而减轻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工作成本投入和时间投入,提高高校资助工作效率。其次,“精准扶贫”行动有效地解决以往由于生源地认定存在的因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标准差异大、消费水平不一致以及各种证明的“困难”情况悬殊等因素所产生的问题,因为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做法可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贫困村生活水平、收入消费水平划分贫困线,甄别贫困户,此做法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事实性,从而解决高校生源地分布广、人数多以及取证难等难题。重要的是,“精准扶贫”过程中的贫困户精准识别、鉴定,是各地县(市、区)公安、国土、房产、工商等有关单位进行农户财产客观全面检索的联合行动,它是核查农户一切财产关系的一次“大搜索”,有效地保证贫困户甄别的信息权威性与有效性,从源头上有效消除“假证明”、“假贫困”等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护学生隐私。高校可以以这些信息建立查询方便的信息数据库,为贫困生的认定提供可靠的信息,避免通过班级“阐述困难”的方式认定贫困生身份的片面做法。这样,既可有效地保护学生不必泄露的隐私和自尊心,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也可客观准确地认定真正的贫困生。

实践证明,高校一是可以“借‘精准扶贫的东风”,认定、建立在读生的“经济档案”;二是可以采取相同做法深入到申请贫困资助学生的所在地,进行实地认定。上面两种做法均能有力地保证教育扶贫资金的精准到户,精准到人,进而提高教育扶贫的实效性。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实施建议

(一)建立动态贫困生数据库。生源地的有关部门和高校应为贫困生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的信息管理做到常态化,依据贫困生的经济变化及时调整与增减。高校数据库的信息除官方认定、提供的外,还要依据学生在校的消费表现以及其他师生的反映建立贫困生动态档案,完善管理制度,时刻对贫困生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管理,并与贫困生所在地的相关部门保持联系,依据实际确保贫困生“有进有出”,逐步形成一个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的数据管理系统,为教育的精准扶贫,提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效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应该指出,高校与贫困生所在地相关部门建立常态性联系的关键在于对贫困生资助具有“扶贫”与“育人”的高度认识,这是个观念问题。同时,扶贫也好,贫困生资助也罢,都不是某一部门单一的行为,都必须依靠社会多方的支持与帮助,高校应利用这个数据平台,获得政府、社会各界的有力帮助,最终形成一股合力,促使资助有效、帮扶到位,让真正的贫困生能顺利脱贫,成功增智。对已经实现脱贫的贫困生,经民主评议及与其所在地相关部门联系后,可停止对其相关资助。相反,对于返贫的贫困生或新出现的贫困生,要按相关程序吸纳其为扶贫对象并进行相关资助管理,确保其能顺利完成学业。

(二)扶贫先扶“志”,资助先“增智”。治人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对贫困学生而言,扶志就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认识,培养通过努力学习来脱掉贫困帽子的精神,以隔断贫困代际传递。当今高校的贫困生有父辈身上的传承,也有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一般来讲,他们思想觉悟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有较高的自我自主能力,敢于担当,勇于接受新生事物。但由于他们身背贫困的“包袱”,故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自己的学习、前途缺乏自信。为此,高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如班级、学院活动等,对贫困生开展针对性的工作。首先,让他们正确认知贫困,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家庭经济贫困现实;其次,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人穷志不穷”的信念,激发脱贫的向往和动力;最后,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希望,是促使他们家庭走向富裕的希望。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作用,经常组织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开展团体活动,用集体方式向贫困生传递积极向上的、自强自立的正能量。辅导员要发挥个人作用,对问题突出的贫困生及时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敢于正视困难,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树立自信心,战胜困难,善于合理调节情绪,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关于帮助贫困生“增智”问题,可采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做法,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学习效果,因为学习上的成功往往会有助于他们克服因贫困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当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模式主要集中在“奖、贷、助、补、减、勤”六大方面,这六大助学方式主要集中在物质资助,方式和作用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解困,助学,促成才”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其中“解困、助学”主要是物质上的帮助,但这通常起到最低层次、临时的作用,无助于彻底解决问题。只有采取物质资助和智力“资助”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较好应对贫困这一难题。基于此,高校要根据贫困生专业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开展以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采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办法,为他们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课程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各种就业能力的项目训练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如条件允许的话,可采取加强校企合作方式,开发优质就业岗位,力争让所有毕业的贫困生都能实现就业。

(三)采取“输血”与“造血”并进的做法。我国高校现行的“奖、贷、助、补、减、勤”资助模式大多属于无偿资助,无需承担义务。当今,我们应对贫困生问题时大多采用“输血”的做法,这是传统的“输血”资助模式,很容易让贫困生养成“等、靠、要”等懒汉心理,最终因无法做到精神上脱贫而长期背负着经济贫困的包袱。

高校贫困生资助要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在现有资助金额不变的情况下,转变资助观念,转变资助模式,采取“输血”与“造血”并进的做法,变“他助”为“自助”,鼓励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积极脱贫。国外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由无偿形式渐渐倾向于有偿形式。例如,英国高校为了保证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政府采取“先上学,后付费”的政策,即让贫困生先上学,等学生参加工获得一定收入后再偿还学费贷款。此外,英国政府还针对贫困生设置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其解决生活费用问题。美国政府采取“有偿合作教育”模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偿合作”教育是“产、学、研”相结合模式。该模式让贫困生通过参与有报酬的工作,掌握实际知识和技能,获得相应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问题的报酬。

在我国,目前高校可结合学校实际,搭建资助网络平台,建立勤工助学岗位需求信息网,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高校应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达成校企合作,为贫困生提供工作实践机会,帮助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经济回报,同时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校应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让贫困生对社会有所感激,懂得以后回馈社会。贫困生获得高校与社会的帮助同时要提高诚信意识,戒除依赖心理,通过自身努力早日回报社会。此外,高校应对资助的贫困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资金使用情况调查,以便确保资助资金的使用效能。如发现贫困生存在不合理的消费使用情况,辅导员要及时采取思想教育和劝说方式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和制止,对劝说后仍无良好转变的,要采取取消资助措施并记入贫困生动态管理信息库。

总之,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要从政府、高校、学生三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查与认真的自查,确保其精准性和实效性。此外,除了正式社会支持外,还要建立非正式社会支持。将社会支持的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有机结合。例如,亲属圈和朋友圈的正能量更能给贫困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帮助其树立脱贫的目标,给予其应有的资助与精神上的鼓舞。同时,非正式支持对贫困生的鼓舞更容易切入,更容易以情育人,以情动人。只要正式与非正式这两种支持都能很好发挥作用,高校贫困生问题就会得到缓解,甚至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丁一芩.英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特点[J].环球焦点,2015(2)

[2]广西吹响精准扶贫攻坚冲锋号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EB/OL].(2015-10-13)[2016-05-01].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51013/newgx561c3400-13717958.shtml.

[3]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Z]. 2015-10

[4]教育部:2015年高招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EB/OL].(2015-02-26)[2016-05-01].http://www.gaokao.com/e/20150226/54ee76cc7b330.shtml

[5]广西马山违规认定3000名扶贫对象多人有车有房[EB/OL].(2015-10-14)[2016-05-01].http://gb.cri.cn/42071/2015/10/14/3245s5131459_4.htm?auto=2

[6]何丹,孟祥龙,董伟英.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及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7(6)

[7]季枫.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

[8]教育数据:贫困资助让每个孩子都成才[EB/OL].(2015-12-10)[2016-05-01].http://edu.people.com.cn/n/2015/1210/c1053-27911026.html

[9]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作者简介】植子伦(1986— ),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辅导员。

上一篇:在世界某展会上的致辞下一篇:阮郎归秦观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