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边城感悟

2024-05-07

阅读边城感悟(精选10篇)

篇1:阅读边城感悟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毁给人看。

沈从文用温柔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美好的形象,却也用同样温柔的手法把一切一点点撕毁,没有激烈矛盾冲突发出的呐喊,只能听见低声的哭泣,一点点渗入耳膜,流入心田,恍惚中,仿佛还能听见飞舞的爱的碎片在惨淡而细微地低吟,落地,沉淀,无不触及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与其说《边城》在写景,不如说是在写人性。柔美朴素的文笔,一点点勾勒出了一个乡村,一片理想的桃花源,没有战争,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铜臭,人们都以最本质的状态生活着。端午节前,翠翠的爷爷在市集中受到许多人的关照,在彼此洋溢着的笑靥中,没有欺骗,没有讨价还价的争执,人与人之间更像是互帮互助的一家人。在这片桃花源,生存不需靠金钱来维持,彼此信赖,关心使每个人都能舒适地生活。这里没有凭金钱建立的等级制,即便是比较富裕的顺顺,待人接物也毫不傲慢,还主动送给翠翠祖孙许多粽子。淡泊的金钱观,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自然的人性,使我们找不到丝毫“文明”社会的礼法与习俗,这看似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然而在作者的白描中,一切又是如此的真切,或者说,是人类内心中对真善美本质的渴望使这一切显得真实。

涓涓细流安静地流淌着,编织着村子小小的童话。熹微的晨光倾洒在河面上,倒映着一片墨绿,没有高耸接天的山峰,只有清秀的小山环抱;凉凉的月光流泻而下,为村民点上一盏银白的灯,衬托出抱膝而坐的翠翠最纯净的美。人源于自然,在现实中却与自然渐行渐远。《边城》为人们展示的天人合一,也许就是沈从文先生对人性与自然的看法:真善美的人性与纯美的自然是相通的。也只有最美好的灵魂,才能在作者笔下的自然中熠熠生辉。

爱情,人类永远向往的旋律。如今,不再含蓄的流行歌曲中“爱”字随处可见,歌手麻木,听众也麻木。这种“爱”只是披着爱的虚壳,失去意义。而《边城》中虽然没有频繁出现“爱”,却把爱体现得淋漓尽致。爱不需要挂在嘴边,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作定语,因为爱的意义与本质不在“爱”字之前,而在“爱”字背后。朴实的笔触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爱背后纯粹的美,不需修饰,不需雕琢,以最自然的面貌出现,与善良天真的人性彼此相衬。这也许就是作者能震撼人心的原因——用自然的笔写自然的人性与爱,纵然温柔,却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最激烈的情感共鸣。文章中翠翠的爱情是纯粹的,没有家族势力的压迫,没有罪恶的金钱交易,没有世俗人眼光中的所谓门当户对。自然的人性追寻的人性是不掺任何杂质的。纵然看重金钱的王团总家打破了村子的和谐,想用金钱征得贤婿,但却被二老的爱渡船不爱碾坊回绝了。也许这种毫不犹豫地要爱情不要面包的人在世人眼中有些鲁莽,但谁敢说充满理性的韶华是无悔的青春?敢于争取,敢于追寻,不过分计较得失,纵然会犯错,但也得以成长,纵然会遭遇世俗的不解,但青春也在逆境中得以热烈的燃烧,焕发出最浓艳的色彩。虽然翠翠与傩送爱情是个悲剧,但这段有点朦胧的爱情始终是一段纯净的经历,是边城中一块无瑕的美玉,对着流淌着的河水,对着静默千年的翠山,对着亘古未变的苍穹无尽地诉说,低吟。为这片世外桃源作上最完美的注释。

《边城》是一部悲剧,但没有其他名著那样浓烈的悲,不像托尔斯泰那样直接反映社会的丑陋,不像狄更斯那样用充满讽刺的笔尖刻画人物,它的悲更像自然界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不太沉重,单纯到极致。但也正是这种淡淡的离伤,深深撼动了人们被肥皂剧的大悲麻木了的心灵。本质的美,不需修饰,不需雕琢;本质的爱,无需承诺,无需理由;本质的悲,不必厚重,不必浓烈。

古老的河水在奔流,不知尽头,正如少女的思念无止无休。

冷冷的夜风吹拂着,吹不散那缕沉寂的气氛;凉凉的月光倾洒着,照不透那层清冷的意象。夜半暮鼓,荡漾起不散的离愁。朦胧的暮霭中,远方似有渔火闪烁。船桨拨动粼粼的湖水,打断了思绪。

熟悉的轮廓,熟悉的身影。

隔着悠悠岁月的河流,逝去的时光,潮湿的记忆,在这一刻翻涌。

少女笑了,依然是带着曾经的羞涩。

篇2:阅读边城感悟

边城课文读书感悟1

《边城》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与“淡淡的凄凉”。

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感情。可是感情却不是小说要表现的全部。翠翠是母亲与一个士兵的私生子,父母都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更是无望的感情自我惩罚而先后离开人世。翠翠自打出生,她的生活就仅有爷爷,渡船,黄狗。

作者用平淡的语言淡化了翠翠与爷爷孤独清贫的生活,却尽量展现他们与自然与乡人的和谐关系。这也是那艰苦生活中的一种美。

然而作者在为我们描绘着人与自然相处得相融、优美和谐时,却无法不体味到爷爷与翠翠这一老一小单纯生活中的孤单与悲凉。“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栲下,看天空被夕阳染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是一种少女春情初萌而又茫然无依,说不清道不明的凄楚与忧郁。

翠翠感情的杯具,并不具有戏剧性,一切尚未发生就已消失不见,就像生活中许多失之交臂的事情,爷爷的木讷与犹豫,源于没有“碾坊”的自卑与善良人的自尊,而船总顺顺对爷爷的误解,无意中揭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人在根本上是无法沟通的。翠翠与大老,二老还未展开就仓促结束的感情,大老的殒命,二老的出走与爷爷的离世,迅速将一个妙龄少女朦胧的幸福梦幻击碎。

而他们却是那样的完美。二老为了纯真的感情,宁愿放弃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选择渡船,大老则宁愿牺牲自我的幸福,期望成全弟弟的感情,他们都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而这般对乡情世态的叙写,对乡土的感情,对生命的爱,总是令人忧愁。这是一种梦想的“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然而它们却不仅仅是“优美”,也有人在命运的面前的无助与无奈的忧伤。

边城课文读书感悟2

今日我读完了沈从文写的《边城》,它讲述了撑渡老人与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感情杯具,作者用清丽的笔调写出了湘西浓浓的`乡土味。

整个小说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轻利重义,诗般地生活。

翠翠是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生气。”边城的生活使她出落成一位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

老船夫是翠翠的爷爷。他忠厚、老实,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他给人方便而欢乐,从而他的真诚获得了许多关爱。卖肉的不肯收他肉钱,小商贩送粽子给他,水手们送枣给他,这种超越阶级关系、金钱的乡邻之情在现实生活里几乎是不存在,此刻的人们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斗气。没有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供给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用别具一格的手法突出了人性的美丽。

《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梦想,表现出了人性美,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美丽的湘西。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牧歌般生活的向往,这和如今世界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世的桃源。这种宁静地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初始的本质的爱。

当今社会的人太过于浮躁,缺少了一种内心的宁静,许多人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成了“房奴”、“表叔”从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守财奴,他们缺少了心灵的满足,作者正是想经过湘西人们的生活告诉当今世人,心灵上的充实才是真正的满足。

边城课文读书感悟3

《边城》是一部很耐人寻味的作品,无聊时我也是随便拿来读读,可是当自我静下心来读时就被小说中的情节吸引了。当我真正的把《边城》这部小说读完后,却让我心灵为之颤动回味无穷,小说展现了那一方山灵水秀天人和谐的边陲小镇里,时时处处洋溢着淳朴,正直的人性美。

《边城》,一个令人动容伤感的故事。向往怀古朴实的小镇,没有污染,远离喧闹,宁静得令人可忘记自我的呼吸。小镇有一条清澈明了的溪,养育了一方苗家儿女,这个名叫茶峒的山城里,在溪边座落的白塔下住了一户人家,这家里有爷爷、翠翠还有一只黄狗。翠翠是孤雏,父母双双殉情而死,在那个并不惜命的年代,死亡能够只为情仅为义。生与死只是一瞬间的决择,只是苦了爷爷和这个被自然养大、被天然雕琢的女子。《边城》中的翠翠,若即若离,飘忽不定,忧郁感伤的美,仿佛是古老神话的女神。想必沈从文先生在写书时也着实是偏爱她的,“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爷爷很疼爱翠翠。爷爷与孙女相互依存那般无法割舍。老船夫淳厚善良,守信朴实,重义轻利。在极俭的生活中,两人相互体贴、关照。老船夫有时在大石头上睡着了,人在对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地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从不误事。这样简单欢乐的日子,是多么美丽的啊!

只可惜,凡美丽的都不容易长存。

先是顺顺船总家的天保的意外逝去,导致顺顺认为是爷爷的过错。爷爷因孙女的婚事急得“发了疯”。雷雨交加的夜晚,这位质朴淳厚的老人,因受了巨大的挫折和打击,静静地离开了他最疼爱的翠翠。又是一场大雨,冲走了渡船,轰倒了白塔,爷爷死了,心上人滩送下了桃源。整个故事轰然落幕,只剩翠翠孤身一人守着渡口,企盼着滩送的归来。

篇3:阅读边城感悟

一、阅读感悟的基础是学生的高度自主

凡事都需要实施者的自主,大到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小到一个个学生所从事的课堂学习。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十分需要学生自主。需要学生自主有其学生的内心需求,阅读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已不满足于光听老师教授,十分希望依靠自己的智慧力量探求教材文本内容; 以往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学生已不感到是十分新鲜的东西,再进行一些重复的炒冷饭则完全会倒学生的胃口; 从创新创造角度看:由学生自主探究所感悟的文本内容,一般说来都是比较鲜活且有独到见解的, 学生自主探究出来的文本意义大都具有创新意味,大都包涵创造价值。所以,在平时的阅读课堂上,让学生高度自主性地探求变成笔者唯一的追求。无论怎样的教学环节, 也无论怎样推进教学流程, 总要体现学生自主。以学生为主体从一定角度讲已开始贯穿于阅读感悟的全过程。阅读感悟之教学实践也比较有意义,让我们感到惊讶,学生自主探究出的教材文本的感悟是那样近乎得体, 又那样符合学生个性,有的虽然与正确感悟之距离较远,但毕竟那是学生的心声。譬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切都给学生以高度自主权,让学生通过阅读细致的人物描写,从而真实品味文章所表达的深沉父子情;让学生品读朴实无华的语言,使学生将深情无限的意蕴理解得极为透彻深刻; 尤其注意让学生从父子表现的比较体会出作者的心理变化。不言说自己的感受,一切都由学生自主表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无需让学生一口吞个饼,也不要急功近利,慢慢来,山花是完全可以烂漫的。但在中考模式不可能改变的当下,我们是否还在做着许多学生不可能自主又急功近利的所谓阅读的游戏呢? 不革除这些陋习,学生的合作也是徒有虚名的。

二、阅读感悟的纽带是学生的有效合作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在考虑学生阅读感悟的合作问题,都在思考如何利用合作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但总让我们意识到没有获取积极的创新阅读感悟之效果。是学生没有有意义地进行合作? 否。是何原因? 笔者经常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也经常和同事进行磋商,其结果让我们感到汗颜的是没有能够比较理想地让学生进行有效合作,虽然有合作形式,但没有合作质量;虽然有合作表象,缺失的却是合作的实质。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比较清醒地意识到:要多为学生提供有效合作学习的空间, 可以引发学生的创新阅读之感悟。譬如和学生一起探究《最后一课》,这是一篇爱国主义者的颂歌,文中主人公是一位底层教师,在国家遭受外族蹂躏之时不得不放弃自己所钟爱的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在最后一课上道出自己的内心,最后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阅读感悟时,对韩麦尔先生颇有微词, 有学生怒而不争对其懦夫思想及行为不予肯定。韩麦尔为什么不带领学生走向街头唤醒人们? 这样的理解完全是不无道理的, 这样的感悟正说明学生开始对文本产生自己的见解。抓住这样的利好形成学生合作生效的局面。既让学生探索当时法兰西的局势, 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对赶走外族侵犯所能获取的效果,更让学生体会“法兰西万岁”可能在学生心底所能产生的力量。学生的合作是有效的,对“法兰西万岁”的意义理解也十分深刻。

三、阅读感悟的升华是学生的积极创新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教师曹津源先生是让学生创新阅读感悟的高手, 人们只要阅读过他的教学方面的札记,就会感到眼前一亮。无论怎样的文本到了他的课堂都变成了引爆学生思维的理想资源, 就是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眼睛与仿生学》那样的说明文也让学生绽放出创新阅读感悟的亮丽奇葩。从先生的诸多课堂教学中,笔者悟出这样的道理,初中学生阅读教学的课堂,我们需要学生积极创新地阅读感悟。学生的创新阅读感悟,还必须赖于文本中的文字,并就是某些意义上的望文生义。平时的阅读教学,努力让学生创新阅读,升华学生的情感变成课堂教学的始终追求。我们都比较有意义地意识到,一些影视片中的人物,由于剧作者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人物形象迥异。譬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那样奸诈,总给人留下白脸印象。这给我们教学《观沧海》、《龟虽寿》,形成学生正确的感悟带来一定意义上的负面影响。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 笔者认为必须让学生神游于诗词的字里行间,形成学生的创新感悟。譬如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笔者就让学生紧紧抓住诗歌的字词,让学生创新感悟。作品中的词可以说是一字一千斤,也可以说是一词一世界。学生便从“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产生一种诗意盎然之感。又从“水何澹澹”的描写感受到海面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从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感受到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学生便从一定意义上感到曹操可以说是一代伟人,而且是有灿烂光芒的伟人,并不至于就是怎样奸诈。学生还从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必须站在一定历史的角度,且必须考虑人物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对于诸多文学作品而言, 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创新感悟的目的。

摘要:自主、合作、创新是学生学习的理想和必然途径,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急需学生自主,学生阅读的创新感悟也急需学生之间的合作。

篇4:阅读边城感悟

一甲:我们组认为,首先,两篇作品的结局都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边城》中清纯可爱的翠翠,按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讲,就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爱情结局,然而结局却是只能在遥遥无期中等待;《老人与海》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按理说他应该劳有所获,然而收获的却仅仅是一副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价值的马琳鱼骨架。两篇作品这样的结局都给人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所以说都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其次,都没有受封建制度压迫的痕迹,体现的全是人性方面的内容。两篇作品可比的不同点主要是人性方面的,《老人与海》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对抗,表现人的坚强,不言弃,不言败,场面显得惊心动魄,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而《边城》表现的是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手足情,在平淡的情节中显真情,用的是顺叙的叙述方式。(其余学生鼓掌)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沉默后)一乙:都有一个老人。

(哄堂大笑)

师:这有什么好笑的呢?你告诉大家,这两个老人有什么让你记忆深刻的特点?

一乙:两个老人都很有爱心,一个爱自己的孙子,想永远地陪在她身边,另一个很爱那个不相干的小孩,教他如何生活、应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等。不过,一个是守旧的,另一个却是激进的。

集体:“好!”(掌声)

师:Good!(拖着长音)very very very good!请坐!有请第二组汇报学习成果!

二甲:我们和第一组相同的内容就不说了。我们认为,两篇小说的结尾都故意设置悬念,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表现为:《边城》的情节平淡,无波澜,所描写的环境宁静,给人一种走进世外桃源的感觉,而《老人与海》的情节是轰轰烈烈的,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环境描写惊心动魄,给人一种现实生活的感觉。《边城》宣扬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老人与海》宣扬的是人与自然抗争中的硬汉子精神。

师:没了?

二甲:说完了!

师:还有其他同学补充吗?

(学生沉默后)师:那就有请第三组!

三甲:两篇作品都是在凄婉中结束的,但哀而不伤,让人回味无穷。两位主人翁都有坚持的精神,一个坚持着自己的爱情,一个坚持着自己的人生。在写作手法上都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传递人性美,《边城》的湘西风情很美,美如世外桃源,人情美,美如一杯醇香的陈酿,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在优美的环境中展现出淳朴的人性、纯洁的人情,是理想社会;《老人与海》中讴歌了人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拼搏精神,宣扬的是人在自然中的抗争精神,是现实生活。

(第四组汇报的内容与第三组的非常相近,故省略)

五甲:两篇小说写的都是自然与人性美,都充满了悲剧色彩。《老人与海》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用了写实的手法展现一副人在与自然斗争中的失败画卷,讴歌了人类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边城》展现的是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湘西风情,作品通过对翠翠的爱情悲剧的叙写,突出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宁静。

六甲:《老人与海》的主人公与鲨鱼争夺马琳鱼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果《边城》的主人公翠翠向傩送兄弟表明心迹,说明心之所属,那么结果就会不同,就不会有老大送命,老二出走的结果,当然也不会有翠翠的无尽等待。两篇作品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机会由自己把握,不能消极等待。所以,我们认为,两篇作品最大的的相同之处是:都赞扬了人类坚持不懈的精神,突出了人性美。《边城》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湘西风情的综合展现,虽然只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却呈现出了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老人与海》展现出来的是美国人的征服欲望和一往无前的征服精神,同时也告诫人们:人类应该有征服自然的欲望和决心,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应该正视失败,不怕挫折,才能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稍停后)Sorry!我们的发言完毕!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只要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性情、涵養了心灵、充实了精神生活、完善了自我人格、提升了人生境界,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得以逐步加深,那么学生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老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无所谓。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看,我认为大多数学生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①对前后学习内容的融会贯通;②比较文学作品的角度;③理性地思考作品与生活;④集体的力量胜于个人;⑤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心得。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是可取的,而在学生的学习中,比较学习更是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 贵州省习水县第四中学)

篇5:《边城》读书感悟

女主人公翠翠,是一个与外祖父相依为命的十四岁女孩。她与外祖父单独住在溪边白塔前。外祖父以撑船过渡为生,偶尔受“茶峒”小山城里的居民周济。

城里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老大天保,老二傩送。他们俩分别在端午节上认识了并喜欢上了翠翠。两兄弟在月夜下唱歌。傩送获得翠翠的心。天保退出,外出闯滩,意外死去。傩送觉得对不起哥哥,于是开始疏远翠翠,也外出闯滩,一去不复返。

外祖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死去,翠翠独自守着白塔,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语言风格,它古朴,淳厚,朴实无华。沈先生用最常见的,最普通的字眼,描绘了一幅浪漫,细腻的图画,构成了一曲哀婉动人的乐章。无须雕琢,无须堆砌。所有的字词像是随意丢下的,却处处能泛起浪花。

我知道,作者并不是用字词等在外的东西吸引读者的,而是用内在的感情打动每一个阅读它的人。感情是随着简单朴素的文字流出的,简单的文字也透着光芒。如同溪水顺着山谷流出,单调的山谷就变得有生机。

所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沈先生是一个可爱的,祥和的,内心充满爱的人。他笔下的边城就是他的内心世界。他的语言不犀利,不极端不似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样一个动荡的,黑暗的,迷茫的时代。能保持内心的祥和是很不容易的。

边城,是作者的故乡,是坐着的内心世界,是作者的理想王国。《边城》一书,体现着浓浓的湘西世界的地方特色。书中的边城,是一块神奇的纯净的野性的土地,书中的人也同样如此。女主人公翠翠,是一个天生地长的精灵。他从小就生活在那里,单纯,可爱,烂漫。男主人公天保,傩送是热情健壮朴实的湘西汉子典型的代表。外祖父,船总顺顺,驻军将士,就连“茶峒”卖肉的,卖茶的,卖酒的小贩都透着一种淳朴,善良的人性美。

全文是以一种淡淡的哀伤为基调:天保丧命,外祖父死于风雨交加的夜晚,翠翠孤独地守着白塔,孤独地守望。虽然很伤感,但作者以一种温柔的笔触把这一件件事情描述了出来。没有嚎啕大哭,没有撕心裂肺。只有默无声息的哀伤。如春夜里的雨,于无声出慢慢浸透我的心脾,牵动我的感情。

我觉得这个故事最精彩之处在于作者设计了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尾。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有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个故事结尾处,翠翠守着白塔,等待着傩送归来,但不知他是“明天”回来,还是永远不会回来。在这种淡淡的忧伤中又给人以希望。

我觉得,正是由于这样的结尾,才使人们更难忘,使人们在嗟叹之时永远地把它记住。

篇6:《边城》读书感悟

边城是一个位于四川与湖南之间的一个小镇,这里山川秀美,地域偏远的原因这里的人们过着十分古朴。故事开始于一个碧溪上的一个美丽的女孩和一个善良的老人。这个小溪是川湘来往的必径之地,由于财力有限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渡船。老人就是这里管渡船的人。老人和外孙女翠翠就在这小溪上住着。老人十分的善良和正直,过渡的人经常给老人钱币作为酬谢,但老人都一一拒绝。还在小溪边设了专门给来往的人喝茶的地方,买来了烟草送给来往的人……

故事一翠翠的爱情为主线。她的爱情开始于一个端午节上。茶峒的端午节上十分的热闹,人们中午都在河街上看龙舟赛,在翠翠十三岁那年的端午节上她认识了那个让她心动的男孩傩送,傩送是这个镇上船老大的二儿子,他很善于泅水,走远路。并且长相也很俊美,我想在那个时候他这样的男生应该是古镇所有女孩追求的对象吧。在水边那几句简短的对话标志着他们爱情的开始。翠翠好像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些。值得介绍的是傩送的父亲顺顺,他是个很豪爽的人,为人十分的大方,乐于助人。有一句话是来形容顺顺的:凡帮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故事的另外的一个主角是他的大儿子天保。他和弟弟同时爱上了翠翠,最后他识趣的推出了,但不幸的是他在行船是遇难了。从此,顺顺父子便对守渡老人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是恨?是责备?是自责?反正就是没办法面对老人。老人也终于在父子两人冷淡的态度下,凄凉的死去。而傩送也没办法原谅自己。一个人走了。翠翠则在小溪上默默等着。也许他明天就回来,也许他永远都不会回来……

篇7:走进湘西感悟边城作文

第一次接触到沈从文的《边城》是在中学时代,书中对湘西凤凰淳朴自然的风土人情的讲述,对善良纯洁而又心思细腻的翠翠的刻画,对厚道老实的老船夫的描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的文字是鲜活灵动的,处处都显露出湘楚色彩,渗透着人情与关爱。每每读来就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淡淡的忧伤,像是触及到内心的某个地方,使我为书中凄美的故事而感慨,为翠翠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而叹息。古老的小镇,渺茫的远山,清澈的河水,错落的吊角楼,翠翠就这样守着她的渡船,伴着她的黄狗,在夕阳的余辉中,在白塔的掩映下,痴痴地守侯着自己的梦,痴痴地等待着爱人的归来!

如果说《边城》是一首充满人性的诗,那么翠翠就是这首诗的灵魂。她虽然从小失去了父母的关爱,但那些与自然为伍的船夫和淳朴的父老乡亲给予了她无限的关怀,青山秀水滋养了她纯洁的心灵。让她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出落成温柔娴静的少女。翠翠的形象倾注了作者的理想和诗情,蕴含了湘西女子诗意的美。她的音容笑貌,她的言行举止,她的欢喜忧愁,都掺杂着作者的审美观点和湘西人特有的情调,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辉,表达了作者诗性的梦。翠翠的爱情几起几落,似乎在那若有若无的歌声中,在那喜忧焦急的等待中,在那亦真亦幻的氛围中,理想和现实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作品中饱含着的人性气息则又体现出了一种诗意的美,那种美清新自然,让人心旷神怡!

小说的诗意美还体现在对湘西旖旎风光的临摹中,小说的开头便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美好意境,几支木桩支起的楼阁,深褐色的雕花窗户边爬满了油油的青苔,在波光的倒影中见证着岁月的痕迹。静静的河水,日复一日地流淌着,幽幽的远山,渺渺的.暮霭,青青的石板路,伴随着苗家女孩甜美的歌声在古镇中渐渐荡漾开来!

正是因为这样恬静秀美的环境才养育出了湘西茶峒那些纯洁善良,质朴厚道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群闪烁着人性光芒的人物才赋予了湘西更深刻、更厚重的文化内涵!

作者用水一般温柔的语言,用平静的语调,勾勒出了一幅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凡的景象,文中并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情感,有的只是一种平和与淡然。作者带给我们一座他自己心中的边城,一座沉默的边城。也许,茶峒的纯净与自然是先生心中所追寻的“桃花源”,也许,翠翠的等待也是先生梦想的寄托。

篇8:广泛阅读 感悟生活

一、生活是写作的沃土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 描写生活。古语云:“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意思是你真的要学习写诗, 工夫要下在写诗外, 即要用心生活, 用心体验, 用心感悟。有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便有了独特的见解和创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 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去观察感受, 理解生活, 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 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时, 正值金秋, 我就让学生走进兰州的秋季, 带上相机、纸和笔, 到五泉山、白塔山、黄河风情线、生活小区、校园等去寻找秋天。学生拍了大量照片, 制成课件在班上播放展示, 还做了手抄报展览。在进行了大量的积累、体验、感悟的基础上, 再进行写作, 学生笔下的秋天充满了活力与激情, 是色彩斑斓与丰收喜悦的。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喜欢追星, 在开展综合性活动“我也追星”时, 可让学生从网上、报纸、杂志等查阅喜欢的明星的资料, 看他们的奋斗史, 讲关于他们的故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追星?你崇拜他的哪一点?他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学生对明星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 再去写作文就有话可说, 而且内容丰富。其中一个学生说他特别喜欢周杰伦, 以前只喜欢听他唱歌, 现在了解到原来周杰伦在出道前也经历了很多失败和打击, 他甚至想过放弃, 但他的妈妈一直鼓励他, 他就咬紧牙关, 从白天到深夜刻苦练习, 最终才成名。这个学生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学习周杰伦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精神。

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中学生要读好书, 特别要读名著, 鉴赏名著,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学底蕴, 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指出了学习写作的有效途径———多读多写。莎士比亚也说:“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比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作文来源于生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拓宽课外阅读的渠道。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名著、少儿读物、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书。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积极到图书馆借书阅读。通过多读书,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写文章时就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了。读也要跟写相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平时读书中注意积累好词佳句, 培养学生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有了丰富的积累, 写作时就会应笔而生, 如泉之涌, 滔滔不竭。

为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可在班上建立读书角,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 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使班级形成读书的风气, 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们提倡广泛阅读, 同时也要精读一部名著。在精读中获得的不仅是文学知识, 更多的是获得了精神营养, 引起我们对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思考, 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从而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从中获取好的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 巧妙地将别人的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文章里。

三、想象是写作的翅膀

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 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针对学生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发展无定式的特点, 充分挖掘蕴含在教材中具有创新潜质的节点, 精心设计,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用心观察, 积极质疑, 引导学生富有想象地写作。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各种修辞手法。先找例句:“春雨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然后让学生仿写:“春天的阳光像____, 像___, 像___。”“春天的风像___, 像___, 像___。”“春天的田野像___, 像___, 像___。”再找比喻段, 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这样的排比段, 既运用了拟人手法, 又运用了比喻修辞。可让学生也进行相同格式的训练, 如围绕“秋季的田野”“傍晚的天空”“雪后的校园”等写几段话。这样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学生就会找到规律和方法, 展开想象的翅膀, 写起文章来就能洋洋洒洒, 一挥而就了。

有个学生在描述草原的小露珠时这样写道:“清晨的草原, 太阳从绿色地平线升起, 万丈霞光洒向天空和草原, 留给天空的是五彩的云霞, 留给草原的是点点晨露。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小露珠仿佛是昨夜遗落在叶尖、花心的无数颗小星星。它们闪动着亮光, 折射着太阳的光彩, 变成无数的光点, 洒遍草原, 点缀在红的、黄的、紫的花丛中。”从中我们看到一颗颗童心闪耀着活泼可爱的灵光。缺乏想象, 文章将黯然失色。

四、鼓励是点燃写作激情的火把

在写作训练中应多肯定学生的优点, 用委婉的话语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教师在写评语时应以鼓励、赞扬的语言为主。如:“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 这是一大特色。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 言虽已尽, 意犹未了。”“音乐是美的, 语言同样优美。诗一般的语言, 梦一般的想象, 多美啊!”“语言虽然并不华丽, 却极为准确生动, 情感丰富而真实, 读来津津有味。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 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结尾含蓄隽永, 意味深长。”

即使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 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教师也应多给予赞美, 激发其写作兴趣。教师若把学生的作文评得一无是处, 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篇9:激发阅读兴趣 感悟阅读之美

一、将课内阅读和名著导读结合起来——感悟名著之美

课内阅读是对教材所选文章的分析、解读,通过解读学生可以把握文章主旨以及艺术表现手法。课内的选文是依据新课标要求精选出来的优秀篇章,内容充实、广博,形式多样,既有深厚的古典文化意蕴,又有昂扬蓬勃的时代气息,还附有许多基础知识和拓展性、开放性训练,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但是课本容量毕竟有限,不能将学生渴望了解的信息、知识完全涵盖,因此,可以以教育部推荐阅读的名著作为突破口推荐给学生。在推荐上述作品的时候,可以注意与教材的配合。如,学习《边城》介绍完整的作品,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介绍《红楼梦》,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推荐《水浒传》,学习《咬文嚼字》推荐朱光潜的美学著作《谈美书简》。这样既完成了教材“名著导读”部分的任务,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名著之美。

二、将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感悟传承之美

现在的学生思维灵活,视野开阔,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更容易接受各种时尚的新词语、新文化,但对古典却知之甚少,对充满之乎者也的古文厌烦,毫无阅读兴趣可言。其实,现代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渗透了古典意蕴和情思,现代文明对古代文化继承与传扬需要通过仔细比较深入体会的,单纯的读古典作品或是现代作品都很难体会到他们之间那种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所以,在阅读古典诗文时,精选一些联系比较紧密的现代作品让学生对比阅读,是一种让学生体会这种传承关系的好方法。在学习苏轼黄州时期千古绝唱《赤壁赋》一文和《定风波》一诗时,我让学生在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中顿悟苏轼由最初的痛苦抑郁走向洒脱旷达的艰难历程。学习李清照的词,我选取学生优秀作文《孤独中的美神》,让学生体会李清照这位才女金兵南渡前后的感情变化。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比较,体味到文化上的传承之美。

三、将阅读与励志结合起来,感悟生命之美

高中生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经常会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课外阅读不是消遣,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的一生总要面对许多困难、挫折,所以,怎样培养学生面对困难,面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只是一味说教是起不了多大作用,而许多课外书中就有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相信读过书的人都被他顽强的毅力所感动,《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毁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奋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取经的故事,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光辉画面。这些课外书的阅读,学生能从作品人物身上吸取力量,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相信这些优秀书籍对于培养一个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是相当有益的。

四、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体会写作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学生之所以写作能力差,是因为未能真正从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写作技巧信息。因此,我们要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写作贯穿于阅读中。一方面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素材。写作中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学生的材料积累太少,明显暴露出论据缺乏的问题。因此,在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通过阅读摘录名人事例及名言警句;另一方面在阅读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议论文,结合通俗、易仿的典型的高考优秀作文,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解读文本,学生从范文的语言、议论文知识、结构安排以及文章的写作技巧方面着重品味学习,进而运用到写作,以读导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之,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其中就有几条是建议教师让学生多阅读,“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身不可磨灭的痕迹。”所以阅读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各种类型的阅读实践活动,用新鲜广博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用新颖独特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深入独到的见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全面地感到阅读的种种乐趣,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的品位,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篇10:《边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一九三四年春天,沈从文完成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边城》。这时,“四一二政变”已经开始了七年,这段时间,全国大量文人墨客惨遭屠杀,“白色恐怖”始终盘绕在中华大地的上空,而在东北,三一年又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当时中国可以说是黑暗无日,民不聊生,使人看不到一丝希望。就是这样的背景之下,《边城》破淤而出。

初看《边城》,其书名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位同时代大家的作品——《围城》。如果说前者把婚姻比作城,那么《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短暂的小“爱情”,城是入不了,仅能算作“边城”。内容不必多说,翠翠的爱情悲剧让人很容易看懂,真正的闪光点所在,是它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般的环境。

边城地处偏远,不受当时乱世的影响,民风淳朴,当官的近民爱民,怎么不令当时的人们所向往?就像现在天天做题做得头大的高中生,看见路边无忧无虑嬉笑的幼儿怎么不羡慕?《边城》不仅仅是沈从文聊以自慰的著作,而是对当时饱受战乱的人们的一处可受心灵避免摧残的永无乡。加廖《西西佛斯的神话》中曾写过:“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不再会孤独,哪怕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所以,有回忆的,被其唤起回忆;没有的,便“制造”“回忆”,让人有所依靠。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东晋末年,朝野大乱,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而三十年代,沈从文创作了另一个永无乡,即《边城》。

放眼现在,浮躁之气弥漫整个社会,人们除了要为工作付出大量的精力之外,还需要去对付人与人之间的一发发“暗箭”。许多人厌倦亦或饱经了这种生活,开始自我挖掘,自我逃避起来,就像《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计算士那样,仅留下一个影子在人间,而把灵魂与肉体留在冷酷仙境之中。更有的人来一句“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唯有再见才是人生。”然后便像梦时代的跳楼“梦之队”一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太为消沉!

好在沈从文构造了一处永无乡,一处仅用文字构成的永无乡。陷入迷途亦或绝望的人,暂住一番又何妨?

边城读后感

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子,我特别向往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最近拜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大师笔下那个小小的边城水乡让我迷恋不已。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局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他清淡的笔调娓娓讲述了湘西小镇上纯朴的风土人情,原始单纯的生活,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艰辛的。大师却让我明白,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是懂得它的残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风光。读完全文,我就开始向往那个远在湘西边境的小镇。木制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潮湿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还有那升起在旧村庄上的青炊烟。这一切,构成一幅年代久远的画,在我的想象里千遍万遍地被描摹。在那片游离世外的土地上,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样温婉清澈,歌声悠扬清亮,老爷爷慈祥又宽厚,船夫们浪漫又豪爽,就连生活的无奈,在这个地方,都带着诗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亵渎。大师用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湘西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和忧伤,却也让我们产生对生命的悲悯,对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向往《边城》里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顺顺送他们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们过河不收渡船钱。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围的乡亲都来帮忙。他们虽然生活很清苦,却能够互相帮助,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镇。相比之下,我们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有时候,甚至邻居之间都互不相识。这不得不让人遗憾。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城市也能变得温暖和谐。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爱护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家一样的世界。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

寻找《边城》

拿起《边城》这本书,它的封面中透露着一股朦胧与平静,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抚平了你蹙起的眉头,抚去了你内心喧嚣的迷雾。它朴实而富有诗意,像一个经过时间沉淀的老人自然纯净。

《边城》主要围绕渡般女孩翠翠与船总家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三个人的爱情悲剧展开。在现实生活中,兄弟二人喜欢上同一个女孩,大多会因此产生嫌隙互相疏远。然而在那个朴实的茶峒小城,这兄弟两人却选择了公平竞争。大老天保在察觉翠翠喜欢的人是自己的弟弟后,选择从中退出,但因抑郁而不幸坠河而死。因船总顺顺心中有了嫌隙不愿让二老娶那个间接害死大老的女孩为妻,翠翠的爷爷又被傩送误会,所以这个年轻人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留下翠翠一人。

在我看来,《边城》这本书过于平淡,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也没有那种跌宕起伏的情节。说起沈从文《边城》的语音特点,就不免想起汪曾祺的一句话:“《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即不似初期那样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它很真实,它只是在慢慢地向你讲述一个故事,故事讲完了,它也就离开了。然而总是该留下些什么吧,我这样想。那么它究竟留下了什么呢?

质朴,应当是它留下的,在茶峒小城中,沈从文对于环境的描写是自然的,“空气中有泥土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停。”作者平实的语言,却最能体现那种黄昏时的静谧与倦懒,也最能突显翠翠的心事。

小城中的人,自当也是同样质朴。在这里,有从来不肯收别人多余船钱的老船夫,有天真烂漫的翠翠,有乐于救人的好青年傩送,有踏实肯干的天保。对于这些人物自然而然的刻画,让你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应当,他们本该是这样的人,他们也正是这样的人。多一分则刻意,少一分则不足,一切都那么恰如其分。边城就像是陶渊明在诗歌中追寻的世外桃源,那么美好却又那么不真实,这也是沈从文通过《边城》怀念以及向往的。

在故事的徐徐发展中,沈从文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似乎并不是那么美满的结局“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了!”

读到这里,我不禁十分好奇,那个翠翠深深牵挂的傩送,到底有没有回来。如果他回来了,那么他们两个人还会在一起吗?如果他们在一起了,两人是会选择忘却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还是会把误会深埋心底让它滋长发酵,腐蚀他们的爱情?如果傩送没有回来,翠翠是会一直等下去,还是会另嫁他人。我不知道,试想过无数种可能,却依旧是觉得不够满意。也许,只有留下这么一个悬念,留下一个苦苦等待的女孩剪影,才会让我们有所期待吧。

上一篇:上学检讨书下一篇:学前舞蹈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