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成语故事两则

2024-05-08

马的成语故事两则(共16篇)

篇1:马的成语故事两则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大全

1、项羽驯服野马

楚霸王项羽驯野马“乌骓”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乌骓”当初被捉到时,野性难驯,许多人都休想骑它,就是骑得上的也顿时被它摔下来。壮强好胜的项羽听说便想一试。他驯马有术,一骑上“乌骓”,就扬鞭奔跑,一林穿一林,一山过一山。这马非但没把他摔下,反倒汗流如注,身疲力竭了。霸王不慌不忙骑在马上,忽然用手紧抱住一树干,满想一下把马压制得动弹不得,谁知“乌骓”也不甘示弱,拼死挣扎,结果那树连根都离开了山土,“乌骓”总算被霸王的“拔山”之力折服了,心甘情愿地供霸王驱使了一生。

2、秦琼卖马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王伯当。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

3、盲人瞎马

东晋桓玄、殷仲堪等人比赛说惊险的话,桓玄说:“矛头淅米剑头炊。”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恺之说:“井上辘轳卧婴儿。”殷仲堪有位参军在座,他最后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仲堪眇一目,听后说:“咄咄逼人!”见《世说新语•排调》。后以“盲人瞎马”等比喻处境危险或冒险。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我不能叫你盲人瞎马地去乱闯。”

4、指鹿为马

秦权臣赵高,为试探大臣们对他的态度,在秦二世面前,指着一只鹿,硬说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这是鹿。”问左右人,有的怕赵高,说是马,有的不说话。也有说是鹿的,后者都遭到赵高的暗算。从此群臣都怕赵高。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以“指鹿为马”等比喻颠倒黑白。《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5、孙膑赛马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 ,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 。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6、千金买骨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

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现在,河北易县和定兴搭界处,有一个金台陈村。据说这个村就是当年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的地方。

7、汉血马经典故事

汉血马以前脖子流出的汉有红色物质,像流血一般,故称之。中国古代称为 「大宛马」、「两极天马」,现称为「阿哈马」。 二千年前,世界马种处于原始土种状态,中亚土库曼斯坦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中,已曾有十分优秀的快马——汉血马。张骞出塞发现了汉血马。当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大宛马后,武帝便命张骞带百余人的使团去了大宛国(今土库曼斯坦)求马,带一尊黄金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换回大宛马。结果大宛国不允,归途中汉使被杀,金马遇劫,大宛国是一封闭小国,并不知中国的强大,此种行为使汉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从此爆发了两次大宛马战争。李广利将军率兵数万人首次惩罚失利,第二次大获全胜,大宛国献出三千匹马给汉朝,二次战争始得大宛马,可见汉朝重视马匹到何种程度。当今纯血种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汉血马血统,而今汉血马是最长寿马,可活到二十三岁。

8、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

9、杀马毁车

东汉南阳人冯良,年三十时,奉命去迎接督邮。他耻于做这工作,在路上毁车杀马,撕破衣帽,逃到犍为去从杜抚求学。妻子去找他,见路旁草中的死马败车和破衣服,认为已为虎狼盗贼所害,就为他发丧。过了十来年,他才学成回乡。见《后汉书•周燮传》。后用为藏身匿迹的典故。宋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恭有怀子由弟》诗二首之二:”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10、老马识途

相传春秋时,齐桓公与大臣等仲、隰朋进攻孤竹国,回来时迷了路。管促说:老马能识途。于是让老马在前面走,大家跟着,果然找到了归路。见《韩非子•说林上》。后以”老马识途“等喻富有经验或富有经验的人。汪赵执信《为求书者所苦戏题长句》:”诸君且休共和谈,老马识途犹尚堪。"

篇2:马的成语故事两则

摘抄: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率军出征,却在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马才能平安回国。从此,齐国上下对这匹识途老马倍加宠爱,渐渐地,老马迷失了自我。它常这样想,原来我有如此异能,我可是匹宝马啊!老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老马迷途

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率军出征,却在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马才能平安回国。从此,齐国上下对这匹识途老马倍加宠爱,渐渐地,老马迷失了自我。它常这样想,原来我有如此异能,我可是匹宝马啊!老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过了一个月,齐恒公再次出征,为了防止迷路,齐恒公又带上了这匹老马。老马得意极了,把头抬得高高的,连正眼也不瞧那些战马一眼。不出齐恒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雾,只好就地扎营。因大雾久久不散,粮食也吃完了,齐恒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粮,又把老马牵了出来,让它带路。老马心想:我有异能,肯定能带大王回去。于是,老马随便选择了一条路,扬蹄前行,不料走了几个时辰,却发现是条死路。齐恒公怒极之下,一刀杀了老马。原来老马太骄傲,没有在沿途做下标记,因此迷了路。

篇3:懒马的故事

随着天空中巨大的火轮渐渐下落,马儿们终于完成任務回家了。懒马气喘吁吁地卧倒在小木屋前。“累死了。”懒马心想,“一天到晚背着这么多货物可真费力!每天一早起来就得面对主人凶恶的嘴脸,如果走得慢,屁股还得挨鞭子!要不……装病?其他同伴强壮,多背点货物不是什么问题!就这么定了!”懒马想着,嘴角浮起一丝狡黠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懒马睁开蒙眬的睡眼,看到了明媚的阳光。嘿!这种天气最适合偷懒了!懒马背起货物,走起路来蹄子一颤一颤,两眼无神而空洞,马尾一会儿扬起一会儿落下。走了一段路,懒马突然又滑了一跤,弄得货物东倒西歪,主人只好一次一次地帮懒马重新整理。傍晚,懒马回到小木屋后,主人摸着懒马自言自语道:“你生病了,好好在家里养病吧!”听着主人的话,懒马心里乐开了花。

就这样,懒马过上了好吃懒做的生活。每天睡觉起来的时候已经中午了,吃一大把嫩绿的草,又开始睡觉……反反复复地循环着。懒马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不久,主人见懒马的病一直没好转,就想着,正好现在手中缺钱,不如把它杀了,卖给大街上做马肉粉的阿叔。

当懒马来到宰割台时,它才明白什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指导教师 赖昭民)

【评点】

本文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小作者对懒马之“懒”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为后文的转折做了铺垫。最后懒马面临被宰割的命运,这一情节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点出了懒惰贻害无穷的道理。

篇4:马的成语故事

古时候,在我国北方的边城住着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欢叫他“塞翁”。

塞翁饲养了一匹壮马。一天,马走失了,邻居们都来宽慰他。他笑着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几个月后,走失的马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匹好马!邻居们都来祝贺。塞翁说:“怎么知道不能成为祸呢?”果然,他的儿子骑马时跌断了一条腿。邻居们又来劝慰他。塞翁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一年后,打仗了。村里的青年人都被强征入伍,十个有九个死在战场上。只有他跛脚的儿子留在了家里,保住了一条命。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有时反而可以变成好事。

篇5:马的寓言或成语故事

鞍马劳困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鞍马之劳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鞍前马后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宝马香车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不食马肝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车殆马烦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车马盈门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打马虎眼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单枪匹马 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东风吹马耳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短衣匹马 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非驴非马 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风马牛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风樯阵马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高车驷马 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弓调马服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裹尸马革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害群之马 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寒蝉仗马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汗马功劳 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横戈跃马 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呼牛呼马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篇6:有关于马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之一:老马识途

古代战国时,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乐呵呵地夸赞:“还是老马识途啊!”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成语故事之二:汗马功劳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始终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后,刘邦又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萧何便担任相国。刘邦认为论功劳应以萧何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为“酂侯”(酂,县名,今湖北光化县),食邑八千户。

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们说:“我们拼死拼命,多的经过百余战,少的也打过几十仗,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只会耍笔杆、发议论,根本没上过战场,封赏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刘邦问道:“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

大家同声回答:“知道。”再问道:“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又是同声回答:“知道。”刘邦于是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踪指示者人也’)。你们只会追杀,不过是‘功狗’而已,至于萧何,能‘发踪指示’,他才是‘功人’。

而且你们多数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难得了,可是萧何,他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们的军队,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劳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大家听了,便谁也不吭气了。

成语故事之三:塞翁失马

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大概是雌马发情罢)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

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难道不是祸吗?”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

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甩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

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惟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也难以预料。

成语故事之四: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成语故事之五:天马行空

相传汉武帝时期,在西域有一匹马叫做天马。那匹马四肢健壮,腿脚灵敏,因此没人可以抓住它。后来人们在山脚下放了一匹五彩马,不久它与天马配对生出了很多匹小马。据说这种马出的是赭石色的汗,马蹄踏在石头上就可以形成深深的坑。不久这个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汉武帝十分高兴,便派使者通过丝绸之路送去百匹绸缎以换得一匹小马。可是西域人认为这马万万不能送,于是就将使者赶了回去。汉武帝十分生气,于是下兵攻打西域,终于得到了一匹小马。后人也将天马称作西极天马。

成语故事之六:马齿徒增

春秋时期,晋献公一心想吞并虢国,苦于没有路到达。大夫荀息建议用骏马和美玉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虞国借道。晋献公忍痛割爱拿出骏马和美玉。晋国轻而易举灭了虢国,荀息于是马上建议灭掉虞国,夺回了美玉和骏马,玉还是原来的玉只是骏马多长了几颗牙齿而矣。

成语故事之七:马马虎虎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成语故事之八:马革裹尸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成语故事之九:马首是瞻

春秋时,晋国联合齐鲁等国一起伐秦。晋国大将荀偃任三军统帅,指挥联军。联军人多心杂,到了泾水边谁也不肯先渡河。后来鲁军带头泅渡,联军才随后跟上。

秦军为了阻止联军渡河,悄悄在河里投下毒药。联军饮了河水,大批士兵中毒身亡。于是,人心惶惶,联军乱作一团。几天后,联军才渡过泾水在榆林扎营。

荀偃下令道:“明天鸡鸣出兵,唯余马首是瞻!”联军说:“干吗都要跟着荀偃的马头跑呢!”荀偃哭笑不得,只好随他们各行其是。

成语故事之十:走马观花

篇7:情侣故事两则

20世纪50年代末,在上海一所大学校园,一对男女学生相爱了。那时校园里绝对禁止恋爱,校方对他们一再劝阻、警告,两个年轻人却始终如胶似漆。

校方只好使出最后一招,毕业时将男的“流放”到大西北,女的从宽处理留在上海,实际上是要将一对鸳鸯拆散。女的不肯独自留上海,死活要跟男的一道赴那天苍苍野茫茫的地方。

两个人在蒙古包里落下户,卿卿我我,苦日子却过得甜。然而3年自然灾害,一个饥饿的时代到来了。

这天是中秋节,社里给每户分1块月饼。男社员先收工,男的把月饼领回来,等着女的。

薄暮降临,女的还没回来。男的实在忍不住,把月饼对半切了,先吃了自己那份。不吃则已,一吃更馋。他想她要是在,肯定会省下她的那一半给他吃,那么,实际上这半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将是属于他的。他于是把半边月饼切开,把他认为肯定会省给他吃的那一半吃了。女的还没回来,剩下四分之一块月饼,男的看着看着,怎么也忍不住,他甚至想不起自己是怎样向它伸出“魔爪”,一下就把它吞噬掉的。

这时,女的回来了,她兴高采烈地说,听说分了1块月饼呀!男的愣愣地无言以对,片刻,支吾道:“我……太饿,我……吃掉了。”

女的半天没吭声,后来忽然怒吼道:“我想不到你这样,我牺牲一切跟你来到大西北。你呢?连半块月饼都不能给我剩下,我算看透你啦!”

女的一气之下就这样收拾了衣物,回了上海。

校规、警告、“流放”都不能拆散的一对情侣,1块月饼却轻而易举就做到了。可见再好的感情必须建立在基本的物质基础上,否则,再牢固的感情也是空中楼阁,早晚要塌。

放糖还是放辣椒

这一个故事,同样发生在上海那所大学校园,只是斗转星移至20世纪90年代。一对男女生顺顺当当恋爱成婚,男的是四川人,女的是上海人。四川丈夫爱吃辣,上海妻子爱吃甜,起先日子还过得和气,久了就摩擦不断。四川丈夫炒菜放辣椒,上海妻子炒菜放糖,每天吃饭总有1个人生怨气。四川丈夫说,假如你爱我,为什么不放辣;上海妻子说,假如你爱我,为什么不放糖;日复一日地积怨,他们最终离了婚。

我因此想起一位朋友知青时代的回忆。知青点四男四女,是一个同吃同住的集体户。劳动十分艰苦,每餐却只有一道缺油少盐的菜。男的都爱吃辣椒,女的都不能吃辣椒。大家轮流做饭,不知怎的,谁也没有约定,却自自然然就形成了惯例:每逢男的做饭从不放辣椒,而每逢女的做饭却放很多辣椒。粗茶淡饭,大家顿顿吃得很开心。

我于是就想,假如那对四川丈夫和上海妻子能换个吃法,四川丈夫炒菜时放些上海妻子爱吃的糖,上海妻子炒菜时放些四川丈夫爱吃的辣椒,那么,同样一桌饭,就不会越吃越生怨气,而是越吃越甜蜜了。

篇8:马的成语故事:走马观花

直到四十一岁那年,他才由于母亲的鼓动,上京城长安去应考“进士”,可是两次都没被录取,反而受尽了冷落和讥讽。但也因此对当时社会现实有了一些比较深刻的认识。他怀着愤慨失意的.心情,漫游湖北、湖南等地。后来,第三次上京应考,这次才算考上了进士,那时年已四十六岁。在长年压抑、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忽然登科,心中的愉快,真是难于形容。他当即写了一首诗,题为《登科后》,原诗四句,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尤其是后两句,把自己当时骑着快马,在春风得意地来往京城各处、尽情游览的那种兴奋之状,描摹得多么生动。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产生了两句成语,一句是“风得意”,在旧社会,人们用它来形容升官的愉快心情。一句是“走马观花”,我们现在用它来形容匆匆走过、只看见表面现象’来不及观察底细的意思。

篇9:马的成语故事或寓言故事

读音

sài wēng shī mǎ yān zhīfēi fú

释义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但是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又名《淮南鸿烈》).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东汉班固的《通幽赋》,有一句“北叟颇知其倚伏”的话,即提示了它的寓意.

典故

选自:淮南王刘安的〈〈淮南鸿烈〉〉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

1、塞:边塞.2、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3、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是迷信活动.4、翁:老头.5、亡:逃跑.6、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7、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8、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9、将:带领.10、丁壮:壮年男子.11、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箭.1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13、此:此人,这个人.14、跛:瘸腿.15、保:保全.

直译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事的方法与众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然,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身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父子二人也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示例

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嗟乎嗟乎!廿年幻梦,如此收场;万里故乡,罔知所适.若论祸福,塞翁之马难知;语到死生,庄子之龟未卜.叹浮生其若梦,为欢几何?抚结局以如斯,前尘已矣.”(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序一)

★ 有关马的成语故事

★ 马的成语故事

★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

★ 马成语寓言故事

★ 描写马的成语故事

★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

★ 关于马的成语的寓言故事

★ 马与驴寓言故事

★ 楚庄王葬马的寓言故事

篇10:马的成语故事或寓言故事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篇11:成语用法两则

某杂志载文《腐败忧思》,其中说:“与此同时,中国内地腐败的急速蔓延也是天下有口皆碑的。”这里的“有口皆碑”用错了。

“有口皆碑”语出宋代的《五灯会元·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碑,指记功德的石碑。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传颂、赞扬的意思。后来就用“有口皆碑”来比喻为人们普遍所歌颂和称赞。例如《老残游记》第三回:“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那是没有得说的了。”邓贤《中国知青梦》:“小杨在连队工作有口皆碑,不仅一贯吃苦耐劳,而且经常带头出早工。”

“有口皆碑”含褒义,只能用于好人好事,而腐败是人见人骂的事,怎么能说“有口皆碑”呢?再说这条成语本身已有表示范围广泛之意,前面一般不加表數量或范围的修饰语,该文加上“天下”二字也是不对的。

“肝脑涂地”不用于贬义

“西山村伏击战中,日寇被八路军打得横尸阡陌、肝脑涂地。”这里用了一个成语“肝脑涂地”。用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这则成语。

“肝脑涂地”原义是指肝胆脑浆流了一地(涂,涂抹),形容人惨死的情景。《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清·黄宗羲《与康明府书》:“宁肯坐视宇下之小民肝脑涂地,而不为之动心乎?”“肝脑涂地”也用来比喻竭尽忠诚,不惜牺牲。唐·陈子昂《为副大总管苏将军谢罪表》:“肝脑涂地,少答鸿私,不胜荷戴再生荣幸之至。”《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在现代汉语中,前一个意义已经罕用,所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原指战争中惨死的景象,后用来指竭尽忠诚,不惜牺牲生命。”如巴金《月夜鬼哭》:“我们粉身碎骨,肝脑涂地所换来的新秩序绝不是这样。”再如苏雪林《〈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辛亥革命起时,仅有陆钟琦、黄忠诰几个书呆子死难。封疆大吏平日自称深受国恩,誓必肝脑涂地以报的,逃得比谁还快。”

现在回过头来看上面句子中的“肝脑涂地”。就人死的惨状来说,似乎与原义相符,但从古人用例来看,“肝脑涂地”从不用于贬义,文首引例把它用在死去的日寇身上显然不妥。何况现在这个成语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就更不能这样用了。

篇12:马的成语和寓言故事

相传汉武帝时期,在西域有一匹马叫做天马。那匹马四肢健壮,腿脚灵敏,因此没人可以抓住它。后来人们在山脚下放了一匹五彩马,不久它与天马配对生出了很多匹小马。据说这种马出的是赭石色的汗,马蹄踏在石头上就可以形成深深的坑。

不久这个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汉武帝十分高兴,便派使者通过丝绸之路送去百匹绸缎以换得一匹小马。可是西域人认为这马万万不能送,于是就将使者赶了回去。

汉武帝十分生气,于是下兵攻打西域,终于得到了一匹小马。后人也将天马称作西极天马。

篇13:成语马的寓言故事

马齿徒增:春秋时期,晋献公一心想吞并虢国,苦于没有路到达。大夫荀息建议用

骏马和美玉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虞国借道。晋献公忍痛割爱拿出骏马和美玉。晋国轻而易举灭了虢国,荀息于是马上建议灭掉虞国,夺回了美玉和骏马,玉还是原来的玉只是骏马多长了几颗牙齿而矣。

马马虎虎: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

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形容想马和虎一样,没有人的机制头脑。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篇14:马的成语、俗语

行空五马分尸信马由缰心猿意马走马上任兵荒马乱驴唇马嘴牛高马大犬马之劳害群之马悬崖勒马千军万马青梅竹马塞翁失马指鹿为马

马革裹尸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齿徒增 一马平川快马加鞭汗马功劳龙马精神 兵荒马乱车水马龙蛛丝马迹人仰马翻 单枪匹马害群之马塞翁失马金戈铁马 飞黄腾达白驹过隙老骥伏枥骐骥难求

篇15:禅语故事两则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的轻声说道:“此乃地狱。”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监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坏,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自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非常欢喜的受教道:“老师真是一语道破玄机,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而且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说教道:“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似的道:“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道:“你们且听我的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诸仁者能会意么?”

诸学僧至此均能省矣。

篇16:马的成语

马耳春风、马翻人仰、马腹逃鞭、马革盛尸、枚速马工、马毛猬磔、马牛其风 、马去马归、马入华山、马如流水、马如游鱼、马首欲东、马水车龙、马咽车阗、马中关五、马壮人强、马足车尘、马足龙沙、买马招兵、买马招军、泥车瓦马、牛高马大、牛马襟裾、牛溲马渤、牛童马走、驽马十舍、拍马溜须、跑马观花、匹马一麾、骑马寻马、千兵万马、敲牛宰马、青衫司马、青丝白马、裘马轻狂、裘马清狂、求马于唐肆、犬马恋主、犬马之诚、犬马之疾、人荒马乱、戎马仓皇、戎马劻勷、戎马生郊、戎马生涯、软裘快马、塞翁得马、塞翁之马

散马休牛、杀马毁车、善马熟人、神龙马壮、食马留肝、失马塞翁、识涂老马、识途老马、束兵秣马、束马县车、驷马不追、司马称好、驷马高盖、驷马高门、驷马莫追、驷马轩车、驷马仰秣、司马昭之心、天粟马角、铁马金戈、铜围铁马、犬马之决、犬马之年、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权移马鹿、雀马鱼龙、人喊马嘶、文君司马、舞刀跃马、五花杀马、乌头白,马生角、乌头马角、乌焉成马、洗兵牧马、下马冯妇、瞎马临池、鲜车健马、鲜衣良马、鲜衣怒马、效犬马力、休牛归马、休牛散马、朽索驭马、选兵秣马、悬兵束马、悬车束马、燕昭好马、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一马一鞍、以毛相马、饮马长江、饮马投钱、跃马扬鞭、招军买马、枕戈汗马、止戈散马、竹马之交、风牛马不相及、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兵马不动,粮草先行、班马文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跃马弯弓、策马飞舆、车怠马烦、车马辐辏、车马骈阗、车马填门、窗间过马、单枪独马、东风射马耳、风马不接、风马牛、风马云车、襟裾马牛、厉兵粟马、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驴头不对马嘴、马毛蝟磔、马上得天下、盲人骑瞎马、拿下马来、牛头不对马面、驽马恋栈、骑曹不记马、秋高马肥、求马于唐市、裘马声色、犬马之恋、人语马嘶、戎马倥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射人先射马

上一篇:作文清明节的一件事700字下一篇:关于繁星春水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