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电镀车间冲洗工艺改进及废水综合处理

2024-05-22

热处理-电镀车间冲洗工艺改进及废水综合处理(共6篇)

篇1:热处理-电镀车间冲洗工艺改进及废水综合处理

电镀六价铬废水的实用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

摘要:研究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实用型六价铬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工艺,对六价铬浓度很高的电镀废水,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都能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该工艺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六价铬去除率达99.9%以上,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该工艺与传统的化学处理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无刺激性气体排放等优点.作 者:马青兰    刘秀艳    吕俏    Ma Qinglan    Liu Xiuyan    Lv Qiao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期 刊:环境污染与防治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年,卷(期):2006, 28(12) 分类号:X7 关键词:实用型工艺    六价铬    电镀废水   

★ 印染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污油处理技术优化研究

★ MBR法处理化肥废水工程应用实例

★ 改良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小麦淀粉废水

★ 电化学方法处理校园废水COD的研究

★ 微电解处理农药废水试验研究论文

★ 硫化黑工艺母液--大苏打废水的处理研究

★ 黄姜废水厌氧处理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高聚物废水的研究

★ Fenton试剂处理选矿废水的试验研究

篇2:热处理-电镀车间冲洗工艺改进及废水综合处理

1、电镀行业废水污染特征

电镀行业废水水质较复杂,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氰化物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该行业废水具有以下特点:

(1)成分复杂,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2)水质变化幅度大,各股生产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样,CODcr变化系数大。

(3)废水毒性大,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

2、工艺方案的确定

某有限公司的生产污水主要来自镀前镀件的酸、碱处理以及镀后的漂洗,出一定量的废酸。

(1)生产废水的预处理 ①Cr6+的去除

目前含铬电镀废水主要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处理工艺。氧化还原法是指利用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毒物质氧化或还原为无毒或低毒物质。在电镀废水中六价铬主要以CrO42-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存在形式为亚铁离子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反应较快。还原以后的铬在碱性条件下以3沉淀的形式存在,所得到的污泥是三价铬和铁的氢氧化物混合沉淀。用硫酸亚铁还原六价铬,考虑到氧化还原反应不彻底,实际操作中硫酸亚铁的用量是理论计算量的此污泥量大。具体流程如下:

硫酸亚铁↓

电镀废水→还原反应→ PH中和→絮凝沉淀→达标排放 其基本原理为:

Cr2O72-+ 6Fe2+ + 14H+= 2Cr3+ + 6Fe3+ + 7H2O Cr3++3OH-= Cr(OH)3↓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由于硫酸亚铁还原六价铬是在较酸性条件进行,大,也给污泥处置增加一定的难度。②其它金属离子的去除

电镀废水除Cr6+超出国家排放标准外,其中还含有大量的属离子。因此采用碱性条件下曝气氧化的方法,不仅可使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其基本原理为: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Zn2++2OH-= Zn(OH)2↓ Ni2++2OH-= Ni(OH)2↓ Cu2++2OH-= Cu(OH)2↓ Fe2+-e = Fe3+

Fe3++3OH-= Fe(OH)3↓ 首先将pH调节至过碱

由于锌离子分别在PH=6.4开始沉淀,到PH=9.3才能完全沉淀(始溶解,因此分为两级反应,一级反应池的PH必须控制在同时污泥的产生量较Zn2+、Cu2+pH值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可以有2.0mg/l)9.5~10范围内。Cr2O72-,在Cr(OH)2.5~3倍,因Ni2+、Fe2+等金PH=10.5时开

另外定期还会排放、,到

在一级反应中Fe3+离子到PH=4.1时能完全沉淀;Cu2+离子到PH=5.0时形成碱式盐沉淀,PH=7.2能完全沉淀;Cr3+离子在PH=4.9开始沉淀,到PH=6.8时能完全沉淀,到PH=12时开始溶解;

由于Ni2+离子在PH=7.7开始沉淀,到PH=10.5才能完全沉淀(1.0mg/l),所以在一级反应中Ni2+、Fe2+不能完全沉淀,故需要二级反应,在二级曝气氧化反应中,PH必须控制在10.5~11范围内。

(2)生产废水的生化处理

经过两级沉淀处理之后,废水中的PH值、重金属离子指标已经合格,但由于废水中含有添加剂等有机物,导致废水中CODcr超标,(废水中CODcr一部分由亚铁产生,一部分由有机物产生)根据测试经两级沉淀之后废水在经过两级沉淀预处理之后,要分为整平剂、应力消除剂、表面活性剂、光亮剂、辅助光亮剂等,主要为醛类、香豆素、糖精及分解产物等,此类物质大部分为可生化物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分为:生物膜法有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等。其中上污水生化处理的热门工艺。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①SBR及其改进型

SBR法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污水处理技术及其改进型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是不相同的。其采用的是时间分割操作替代空间分割操作,在运行上实现了有序和间歇操作相结合。艺,并使污水处理的单元操作以时间的形式连续地进行处理的方法。将反应池分成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滗水和闲置五道工序都在同一池内周而复始地进行。工艺使污水处理构筑物大大简化。a、曝气期 由曝气系统向反应池供氧,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化细菌转化为NO3b、沉淀期 停止曝气,进行泥水分离,同时微生物利用水中的剩余溶解氧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化,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c、滗水期 沉淀结束后进行滗水排出上清液,氧状态,继续进行反硝化。d、闲置期 闲置期内池中水位由最低水位上升到最高水位。SBR工艺及其改进型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a、工艺流程简单,省去初沉池、二沉池、污泥回流及污泥回流设备。b、占地面积省,比普通曝气法省c、运行费用省,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管理方便。氧的吸收率高,运行费用省d、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可靠,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好。e、脱氮除磷效果好。f、污泥沉降性好。②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CODcr值在200 mg/l左右,而国家标准在100 mg/l,所以采用好氧生化法处理,使之达到国家标准。电镀添加剂主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有SBR及其改进型、AB法等;SBR及其改进型和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目前国际有废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 静置理想沉淀替代动态沉淀等。它SBR法是在单一的反应池内进行活性污泥处理工SBR反应池内设隔墙,墙的底部有孔相通。每一个周期的进水、反应、沉淀、SBR工艺与其它处理工艺相比,SBR

NH3-N通过硝N。

池中水位逐步下降,此时反应池逐步过渡到厌

20—30%。

25%。接触氧化池内设有

非稳态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

现阶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就是在池内设置填料,将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同时污水中也有一定的活性污泥,污水与生物膜及活性污泥相接触,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可以说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两者之间的、具有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双重效能的生物处理法。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a、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容积负荷高,同样大小体积的设备,处理时间短,处理能力高,节约占地面积,比普通曝气法省。

b、运行费用省,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管理方便。氧的吸收率高,不需另加药剂,运行费用省。

c、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而稳定;在毒物和复快。

d、运行稳定性可靠,耐负荷冲击能力强。e、可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高的特点。工艺流程说明废酸定期排入废酸池中,泵加还原剂,反应,废水中的大部分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三价铬、锌离子、镍离子、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沉淀,反应后的废水经导流筒进入气氧化池,氧化铁沉淀,后进入3各沉淀池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危险废物,送固废中心处置。处理工艺技术特点

1、采用物化方法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有效去除污水中绝大部分的重金属,减少毒性,增强污水的可生化性。

2、生化处理采用接触氧化处理工艺,有效的去除

3、废酸采取工艺。废酸中盐分较高,若一次性处理会使水体短时间内成抑制甚至死亡。

4、尽量采取重力自流的方式,以减少机泵功率;投加药剂选用可靠、高效的品牌,降低药剂消耗等。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可较达程度的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

:

综合电镀废水和废酸进入调节池后,使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成三价铬,进一步曝气氧化,使剩余的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在2#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定期排放、天天处理”

pH值的冲击下,生物膜受影响小,而且恢 由泵提升进入还原池,反应后自流进入反应池,由加药泵加碱#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上清液自流进入曝并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PH回调后经接触氧化生化池去除 干化后污泥作为CODCr,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CL-浓度急剧上升,对活性污泥造CODcr

篇3:电镀废水不同处理工艺实例比较

甘肃某公司成立于20世纪, 主要生产真空器件和电子产品, 表面处理电镀工序是其重要的生产环节, 电镀环节产生废水种类为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和酸碱废水。含氰废水主要来自镀铜镀银生产线, 主要污染物为p H、CODcr、CN-等;含铬废水主要来自镀铬生产线, 主要污染物为p H、CODcr、Cr6+等;酸碱综合废水主要来自各生产线的前期处理, 主要污染物为p H、CODcr、CN-、Cr6+、Cu2+、Ni2+、Zn2+等。2008年《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颁布实施后, 不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标准, 对电镀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浓度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该公司对原有电镀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

2 废水处理工艺

2.1 工艺流程

两条工艺设计中, 均是对含铬废水和含氰废水均进行了预处理, 预处理后与酸碱废水均质后进行综合处理, 其工艺流程分别见图1和图2。

2.2 工艺流程说明

2.2.1 含氰废水:

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碱性氯化法处理工艺, 首先将氰氧化为氰酸盐, 然后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气, 实现破氰。

2.2.2 含铬废水:

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电镀含铬废水的方法之一—亚硫酸盐处理工艺, 在酸性条件下, 使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 然后加碱调整废水p H值控制在8~9, 使其形成氢氧化铬沉淀而除去, 废水得到净化。

2.2.3 综合废水:

综合废水为预处理后的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与酸碱废水均质后的废水, 综合废水采用我国传统化学沉淀法处理。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 两套工艺在综合废水处理工艺上发生了变化, 综合废水原处理工艺采用的是一级物化处理工艺, 为混凝—沉淀—过滤;现有处理工艺采用物化-物化两级处理工艺, 为混凝—沉淀—过滤—再混凝—再沉淀—再过滤。

2.3 工艺优越性

电镀废水原处理工艺与现处理工艺在综合废水上发生较大的变化, 原工艺采用一级物化, 废水经加碱调节p H值在9~10, 并加聚氯化铝 (混凝剂PAC) 使废水中的各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去除, 出水经p H调节后, 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标准要求排放;现处理工艺采用的是两级物化, 第一步物化阶段, 废水加碱调节p H值在10~11, 并加入钙盐、PAC, 为了加速沉淀物的分离速度, 投加一定聚丙烯酰胺 (助凝剂PAM) , 使得废水中Cu2+、Ni2+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和磷酸铝沉淀而去除;然后进入第二步物化阶段, 加酸调整废水p H值控制在8~9, 并投加一定量的PAC和PAM, 使得废水中Zn2+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去除, 使废水得到净化, 出水经p H调节后, 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标准要求排放。

3 执行标准

原处理工艺和现处理工艺处理电镀废水执行标准见表1。

该公司电镀废水水量小, 水质和水量较稳定, 目前, 采用现有处理工艺的处理设施运行稳定, 并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标准要求。

4 小结

该公司两套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均采用我国传统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通过比较发现原废水处理工艺未考虑不同重金属离子生产氢氧化物属沉淀的最佳p H值, 仅定位于p H值为9~10一种环境, 而现废水处理工艺考虑不同的重金属离子生产氢氧化物沉淀时的最佳p H值不同, 兼顾去除的条件, 而采用物化-物化两级处理工艺, 定位了两种p H值在10~11和8~9两种环境, 此处理方法不仅统筹考虑不同重金属沉淀的不同p H值, 而且处理后出水能够满足更为严格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标准要求。

摘要:电镀废水原处理工艺与现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 两套工艺首先均是对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 然后预处理后与酸碱废水均质为综合废水, 两套工艺在综合废水处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原处理工艺为一级物化, 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标准;现处理工艺为二级物化, 出水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

关键词:电镀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综合废水

参考文献

篇4:热处理-电镀车间冲洗工艺改进及废水综合处理

夫妻携手,刻苦攻关环保新工艺

水在保障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维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断侵蚀我们的生活,也对污(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

林世光、罗国维夫妇二人长期从事环境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及开发工作,主攻方向就是水污染防治。林世光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原为中山医科大学环境治理技术开发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环境治理工程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长,教授,现任广州市世维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而他的夫人罗国维女士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原为华南师范大学水处理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环科所副所长,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广州市世维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两位教授被同行冠以“环保夫妻”的美名。夫妇二人于2000年成立了广州市世维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继续深入研究、开发、推广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两位教授意识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电镀行业污染严重,不应该发展。目前环保部门采取自然淘汰的办法,环保各项治理措施不达标的企业(厂)关门,或搬迁到工业园去,污染(如废水)集中处理。但是更应该看到电镀行业还关系着民生问题,不少工业产品不能离开电镀,大的如汽车制造、五金配件等,小的如日常生活用的电热荼壶、咖啡壶、卷发器等,无一不需要电镀。要解决这个矛盾,应该采取积极的方法,从电镀生产工艺到环保各项治理措施,特别是废水处理方法,实行全面改革创新,使之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极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为了解决以上的矛盾问题,两位教授刻苦钻研,努力攻关新的污水处理工艺。

首先,要提到“逆流漂洗,循环多次浓缩的废水处理工艺”。在永生电器(深圳)有限公司新建设电镀车间的废水处理中,首次使用了全新的先进的处理技术。这种技术要求电镀生产采用清洁工艺:①在前处理工艺中,采用低温碱性化学除油。②无毒或低毒工艺代替高毒工艺。如镀铜工艺采用硫酸铜镀铜取代氰化物镀铜工艺;镀铬采用三价铬电镀代替原含铬酐(六价铬)镀铬溶液;无氰镀镍,以氯化镍作为电镀液的主要成分;低氰镀金、镀银等;清洗工序是采用逆流漂洗,全部自动化。

电镀厂的镀件经电镀槽镀好后,要用水清洗干净,产生的清洗污水要处理。永生电器(深圳)有限公司新的电镀车间是用逆流漂洗方法清洗镀件。镀镍、镀铜、镀铬等生产线其较浓(第一洗水槽)的清洗污水,通过反渗透系统后,清水回用,浓液经多次循环浓缩,大部分回用于电镀槽,少部分送至金属回收公司,回收金属。清水回用率可达80%以上,最大程度地节水。铜的利用率为90%,镍的利用率为96%。余下少部分可送至金属回收公司,回收金属。如此能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在镀铜、镀镍、镀铬等清洗污水经反渗透系统处理后,真正实现金属零排放。

预处理的废水,除油后用生物法(SPR法)处理后,进入综合处理池。全电镀车余下的各股少量废水,全部进入综合处理池,处理后全部达标排放。目前该电镀车间已按要求建成,同时已投产,产品质量稳定,无论电镀工艺及环保各项设施,特别是生产废水处理,均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其次,还要提到两位教授的“短程硝化和反硝化生物脱氮法除氨氮”工艺。很多工业生产废水如:化工、制革、垃圾渗漏液等及城市生活污水,都含有较高的氨氮。传统的脱氮技术较复杂,经历典型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条件要求高,难操控,一次处理难以达标。典型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是经历NH3→HNO2→HNO3→N2,事实上HNO2或HNO3均可作最终受氢体,因而整个生物脱氮过程也可以经NH3→HNO2→N2这样的途径完成,短程硝化—反硝化法就是将硝化过程控制在HNO2阶段而终止,随后进行反硝化。与传统工艺比较,短程工艺可节省O262.5%,碱度0%,电子供体(碳源)100%。在优势菌群处理有机废水技术中,他们使用多孔填料固定微生物,多孔填料内的大小孔内可以满足反硝化溶解氧的要求,反硝化细菌可以选择固定,因此只要我们在开始投菌时,增加投入亚硝酸和反硝化优势菌群即可。目前这项新工艺技术已经成功地在顺德德美化工厂有限公司应用,结果使氨氮从200mg/l降低到8mg/l以下。

环保夫妻,致力科研终不悔

林世光、罗国维两位教授不仅致力于刻苦的工艺研究事业,同时还把公益事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他们经常参加一些活动来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环保事业,并为这一事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篇5:热处理-电镀车间冲洗工艺改进及废水综合处理

FES处理电镀废水的固定床工艺研究

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目前,处理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论文采用固定床填充Fes处理含Zn2+、Cd2+、Cr6+、Cu2+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电镀废水,旨在为Fes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工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论文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Fes处理模拟混合电镀废水中,各金属离子的处理效率随固定床填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流量的减小而增加;在填料Fes柱高49 cm,出水流量1 3ml/min,反应时间为0min、15min.30min时,各离子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Cr:93.06%.Cd:100%,Cu:100%,Zn:83.50%;通过初步研究,认为主要去除机理为: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沉淀反应、吸附共沉淀、混凝、絮凝.

作 者:谭华  作者单位:郴州市环境监测站,湖南郴州,423000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8 “”(36) 分类号:X5 关键词:电镀废水   重金属离子   Fes   研究  

篇6: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

摘要: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厂原有的废水处理工艺对废水中的氨氮基本无去除能力,已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因此,我厂对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作 者:杨万荣 Yang Wanrong 作者单位: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厂,山西临汾,041000期 刊:科学之友 Journal: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年,卷(期):,“”(9)分类号:X703.1关键词:废水处理工艺 改进

上一篇:发现友善作文下一篇:人才供需工作调研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