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2024-05-21

工程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精选7篇)

篇1:工程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各区(市)县交通局,交通系统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成都市交通建设管护扬尘防治管理办法》、《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扬尘防治管理

办法》印发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附件:

1、《成都市交通建设管护扬尘防治管理办法》

2、《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扬尘防

治管理办法》

二○○八年三月二日

编者按

2008年,是我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年。一座文明的城市需要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3月4日,我市召开2008年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会,会议按照省委“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要求,明确了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思路和目标,即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末端严治、从严考核”的工作思路,确保2008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实现

优良天数达到311天的目标。

为大力加强对扬尘整治行为的监督管理,有效减少交通建设和交通运输行业扬尘污染,成都市交通委员会专门出台了《成都市交通建设管护扬尘防治管理办法》和《成都市交通运

输行业扬尘防治管理办法》。

今天,市交委特别委托本报对《成都市交通建设管护扬尘防治管理办法》和《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扬尘防治管理办法》进行发布,标志着全市交通人横下一条心,铁腕治理交通建设和交通运输扬尘的“攻坚战”正式打响!

成都市交通建设管护扬尘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止成都市交通建设管护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扬尘污染,是指因交通建设泥地裸露,以及在道路施工、管线施工,拆迁、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养护和保洁、植物栽种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

造成的污染。

本办法所称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是指砂石、灰土、灰浆、灰膏、煤炭、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材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范围内交通建设管护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及其相关活动。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参照执

行。

第四条扬尘防治工作分级负责。

成都市交通委员会负责对全市交通建设管护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

各区(市)县交通局负责对本辖区内交通建设管护扬尘防治工作的具体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项目业主):

(一)对在建项目扬尘防治工作负责;

(二)招标文件中应明确扬尘污染防治目标要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应明确施工单位扬尘防治职责,并与施工单位签订扬尘防治责任书;

(三)应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

和施工合同,实行专款专用。

施工单位:

(一)对项目扬尘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二)投标文件应编制扬尘污染防治方案;

(三)施工作业应符合技术操作规程;

(四)落实扬尘污染防治各项措施。

第二章操作规程

第五条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扬尘污染防治要求:

(一)建设和施工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公示制度,作业记录台帐,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二)工程项目竣工后30日内,施工单位应平整施工工地,并清除积土、堆积物。

(三)不得使用空气压缩机清理吹除车辆、设备和物料粉尘。

(四)施工工地的所有车辆出入口应采用水泥或沥青砼进行硬化处理40米以上。

(五)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应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泥浆不外流。

(六)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从事道路施工作业的现场,混凝土搅拌量每日在30立方米以上的,禁止现场露天搅拌;混凝土搅拌量每日在30立方米以下,需要在现场露天搅拌的,应采取相应的扬尘防治措施。

(七)施工单位应使用预拌砂浆。

第六条道路与管线施工,除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扬尘污染防治要求外,还应符合下

列规定:

(一)新建、大修道路工程,其施工工地应设置不低于1.8米的蓝色硬质彩钢板密闭围

档。

(二)道路与管线施工堆土超过48小时的,应采取全覆盖等防治扬尘措施。

(三)使用风钻挖掘地面或者清扫施工现场时,应向地面洒水。

(四)施工工地内,应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除

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

(五)建筑垃圾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

第七条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时,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

第八条堆放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的堆场和露天仓库,应符合下列防尘要求:

(一)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料高度的封闭围拦;工程脚手架外侧应使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

(二)物料堆场和露天仓库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三)采用混凝土围墙或天棚的储料库,库内应配备喷淋或者其他抑尘措施。

(四)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应在落料、卸料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并保

持防尘设施的正常使用。

(五)在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的专用场地,配备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设施。

(六)划分料区和道路界限,及时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整洁,并及时清洗。

第九条道路保洁应符合下列防尘要求:

(一)除雨天或道路结冰天气外,绕城高速以内出入城区主要道路的机动车行车道,每日至少冲洗1次、人行道至少每3日冲洗1次,绕城高速以外的主要道路的机动车道至少每3日冲洗一次,人行道每5日冲洗一次。

(二)出入城区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实行机械化洒水清扫,其它道路鼓励采取机械化洒水清扫。采用人工方式清扫的,应当符合本市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规范。

第十条进行植物栽种和养护作业的应符合下列防尘要求:

(一)栽植行道树,所挖树穴在48小时内不能栽植的,树穴和栽种土应采取覆盖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行道树栽植后,应在当天完成余土及其他物料清运,不能完成清运的,应

进行遮盖。

(二)3000平方米以上的成片绿化建设工程,在绿化用地周围设置不低于1.8米的蓝色硬质彩色钢板密闭围挡,在施工工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

(三)绿化带、行道树下的裸露泥地应栽种植物或铺装。

第三章经费

第十一条扬尘防治方案与施工设计文件同步编制,所需经费纳入施工预算。

第十二条扬尘防治工作内容及预算列入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但不作为竞价内容。

第十三条各施工项目在分项工程交工验收完成后,根据扬尘防治落实情况,支付扬尘费

用。

第十四条道路养护作业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相应的专项预算。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扬尘防治专门机构或明确相应的工作部门,落实相关工作人员。机构内应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受理举报投诉后应及时检查,并将检查和整改情况通知举报人或投诉人。建立完善的建设管护扬尘防治工作信息系统。

第十六条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扬尘防治责任书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建设施工项目扬尘防治方案进行审查。对未签订扬尘防治责任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未向主管部门上报扬尘防治方案的,应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第十七条将扬尘防治工作列入企业资信管理。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施工单位,依据《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并根据情节轻重,责令停工整改、终止合同直至市场禁入。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履职交通建设管护扬尘防治工作不到位,所代管的工程连续三次出现扬尘污染,被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整改或处罚的,未按约定结算扬尘防治经费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一年内承担政府投资交通建设工程资格。

第十九条将扬尘防治工作纳入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目标考核,对在扬尘防治工作中出现监督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出现重大扬尘污染事故的单位,除通报批评、扣除相应的目标考核分外,在先进评选、表彰奖励时实行一票否决。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对相关负

责人给予责任追究。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成都市交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2008年3月4日起实施。

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扬尘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防止交通运输扬尘污染,改善成都市城市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创造宜居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交通运输扬尘污染,是指交通运输站场(公交场站、客运站、货运场站)和运输车辆(公交车、出租汽车、经营性客、货运车辆)产生或沾带的粉尘颗粒物对大

气造成的污染。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范围内交通运输行业扬尘污染防治及其相关活动。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参照执行。

第四条成都市交通委员会负责对全市交通运输站场和运输车辆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市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行业扬尘防止管理工作。

各区(市)县交通局负责对本辖区内交通运输站场和运输车辆扬尘防治工作的具体监督、指导;各区(市)县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行业扬尘防治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输站场

第五条公交场站与客运站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场内地面应硬化,场地无坑洼、积水、泥土、垃圾;

(二)业务、生活用房门窗洁净无尘土、污迹,室内无积尘、泥土、垃圾;

(三)乘客候车区域无积尘、泥土、垃圾;

(四)合理设置垃圾箱;

(五)配置车辆清洗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应配置自动洗车机,禁止脏车出场运营;

(六)停车场应用水冲洗,保持地面洁净;

(七)场内及场站周围绿化用地不得因泥土裸露产生扬尘。

第六条 货运站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地面硬化的站场,每天至少用水冲洗一次,保持场地无积水、泥土、垃圾;

(二)地面未经硬化的场地应硬化;

(三)业务用房、生活用房门窗洁净无尘土、污迹,室内无积尘、泥土、垃圾;

(四)场内及场站周围绿化用地不得因泥土裸露产生扬尘;

(五)合理设置垃圾箱。

第三章运输车辆

第七条公交车、出租汽车、经营性客运车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尾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二)车身外表无污迹、灰尘和泥土,车顶无积尘;

(三)轮胎、挡板、底盘不沾带泥土;

(四)玻璃、座椅、车厢内壁无污迹、灰尘;

(五)地板、踏板、驾驶区无积尘、泥土、垃圾。

(六)出租汽车和经营性客运车辆行李厢无积尘、泥土、垃圾。

第八条公交站站亭站牌无尘泥。

第九条经营性货运车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尾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二)驾驶室无积尘、泥土、垃圾;

(三)进入城区按城市管理要求清洗车辆。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条交通运输站场和运输车辆经营者应对所属站场和车辆的扬尘防治工作负责:经营企业应设立扬尘防治机构、确定专门人员、落实相应经费、建立扬尘防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防尘工作具体落实;个体经营者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做好扬尘防治工作。

第十一条市和区(市)县两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行业管理机构应按职责分工,加强管辖范围内交通运输站场和运输车辆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并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发

现、纠正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责令改正,同时可根据情节轻重,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将交通运输站场和运输车辆经营者的扬尘防治情况纳入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体系,作为相关经营业务办理和政策扶持的参考依据。

第十四条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行业管理机构在扬尘防治工作中出现监督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出现重大扬尘污染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对相关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成都市交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08年 3月4 日起施行。

篇2:工程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建设工程扬尘污染的防治与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扬尘污染,是指在建设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工程建设等)施工、房屋拆除、物料运输与堆放、道路保洁、植物栽种和养护等活动中以及因泥地裸露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第四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谯城区政府、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生产过程中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房屋、建(构)筑物拆除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拆除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防治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

重点工程建设机构负责其承担的各类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闲置土地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执法管理部门负责运输车辆密闭改装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道路保洁活动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公路、桥梁、港口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建筑垃圾通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电力管理部门等部门负责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绿化建设和养护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联席会议召集单位,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水利、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和重点工程建设机构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第六条建设单位(拆除发包单位)是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责任人,应明确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并监督落实;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作为不可竞争费用列入工程成本,并在开工前及时足额支付给施工单位。

第七条施工单位依照本规定和合同约定,具体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扬尘的污染防治工作,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扬尘污染防治负总责。

第八条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监理责任,具体负责监督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制定、防治费用使用、防治工作责任落实等情况。对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等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对拒不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九条建设单位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包括对可能产生扬尘污染建设项目的扬尘污染防治方案。

第十条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应当列入工程建设成本。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当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制定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并列入技术标评标内容。中标人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当包括招标文件中的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内容,并明确扬尘污染防治责任。

本规定实施前已经在建的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业主单位应当督促施工、运输等单位按照本办法要求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所产生的费用在工程决算时由审计部门据实决算。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施工应当符合下列扬尘污染防治要求:

(一)施工工地周围应当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围挡高度主干道不低于2.5米、次干道不低于1.8米。

(二)施工期间,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

(三)施工工地内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加工场、材料堆场地面、车行道路应当进行硬化等防尘处理。

(四)风力达到5级以上的天气,不得进行土方挖填和转运、爆破、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拆除等作业。

(五)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后尽快完成回填,无法在48小时内清运完毕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六)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不得使用空气压缩机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设备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有条件的,应当设置冲洗槽、排水沟、沉淀池等设施。

(七)在进行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应当设置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确保泥浆不外溢,废浆应当密闭运输。

(八)按照规定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确需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并履行备案手续。

(九)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内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或覆盖。

(十)堆放水泥或者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当密闭存放或者采取覆盖等措施。

(十一)建(构)筑物内施工材料及垃圾清运,应当采用容器或者管道运输,禁止凌空抛撒。

(十二)施工现场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胶、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第十二条拆除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时,除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三)、(四)、(五)、(十)项规定外,施工单位还应当对被拆除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进行洒水或者喷淋;但采取洒水或者喷淋措施可能导致危及施工安全的除外。

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拆除后的场地,超过3个月未进行开发或者利用的`,应当种植植物或者覆盖。

第十三条生产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应当采取密闭、围挡、洒水、冲洗等防尘措施。

鼓励开展混凝土搅拌站、砂浆预拌站示范点建设。到12月底,不准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

第十四条施工场区内堆放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堆场、露天仓库,应当符合下列扬尘污染防治要求:

(一)采用混凝土围墙或者天棚的储库,应配备喷淋或者其他防尘设施。

(二)露天装卸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降尘措施;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应在装料、卸料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并保持防尘设施正常使用。

(三)临时性的废弃物堆场,应当设置围挡、防尘网等防尘设施;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场,应当构筑围墙或者在废弃物堆场表面种植植物。

(四)划分物料区和道路界限,及时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整洁并及时清洗。

第十五条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应当符合下列扬尘污染防治要求:

(一)持有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或者核发的证件;

(二)进行密闭化改装,安装行使及装卸记录仪或者定位终端设备;

(三)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装载的建筑垃圾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运输途中的建筑垃圾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

运输其他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单位和个人,应采用密闭化车辆运输;不具备密闭化运输条件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条件的单位承运。

第十六条进行绿化建设和养护作业应当符合下列扬尘污染防治要求:

(一)风力达到5级以上的天气,应停止平整土地、换土、原土过筛等作业。

(二)栽植行道树,所挖树穴在48小时内无法栽植的,应对树穴和栽种土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行道树栽植后,应当天完成余土以及其他物料清运;不能完成清运的,应进行覆盖。

(三)1000平方米以上的成片绿化建设作业(不包括道路绿化),在施工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1.8米的连续、密闭围挡,在施工工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

第十七条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建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监控平台,当地政府应给予支持。

第十八条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评审时,应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必备条件之一纳入评审内容。

第十九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在城市和县城的建成区进行的房屋建筑施工、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拆除施工中未按要求采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由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可以责令其停工整顿。

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在公路、桥梁、港口工程及市区水利、电力工程施工中未按要求采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分别由交通运输、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责令其停工整顿。

第二十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在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者未按要求采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由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可以责令其停工整顿。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未按要求采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在城市和县城建成区,绿化建设和养护作业单位未按要求采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由建设绿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可以责令其停工整顿。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规定以外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3:工程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为有效遏制混凝土运输车出入厂区、工地轮胎带泥浆污染路面及运输途中沿街洒漏污染现象发生, 淄博市于近期展开了混凝土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 明确要求全市混凝土运输车在5月31日前, 全部安装防洒料设备, 出“门”要冲洗。

治理行动提出, 全市所有混凝土运输车在搅拌站装料后, 应用冲洗设备、高压水枪对混凝土运输车的筒体、出料槽、轮胎等部位进行冲洗, 防止车轮带泥、罐车表面和出料槽残余混凝土浆洒漏污染。混凝土运输车在工地卸料后, 应在工地用高压水枪、洗车设备冲洗罐车出料溜槽、轮胎等部位, 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工地, 防止车轮带泥、罐车将表面及出料槽残余混凝土及混凝土浆带入路面。每台混凝土运输车若不进行筒体、出料槽、轮胎“洗澡”不得出厂区、工地。另外, 混凝土运输车还需安装防洒料设备, 出厂前应将卸料槽锁柄扣牢, 检查混凝土罐体的装载量, 避免混凝土因装载过多而溢出。混凝土运输车在运输途中, 途经坡度较大、不平整的路面, 遇红绿灯、拐弯时, 司机应谨慎驾驶, 杜绝混凝土及混凝土浆洒落路面。

同时, 市民如发现混凝土车沿街洒料, 出厂区、工地后有泥浆带入路面, 可拍照取证并上报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经核实后, 将给予举报者1000元现金奖励。

篇4:浅议建设工程施工扬尘防治

摘 要:本文从施工扬尘产生的危害出发,分析治理施工扬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施工细节、过程控制、主体责任、产业模式等方面探索治理施工扬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扬尘;防治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81-2

1 施工扬尘危害

近年来,我国多地连续遭遇雾霾天气,给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14年8月,天津市环保局公布的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显示扬尘对天津市的大气颗粒物污染贡献最大。解析结果显示,在天津市环境空气里,PM2.5(细颗粒物)本地排放中,扬尘贡献30%。PM10(可吸入颗粒物)本地排放中,扬尘贡献42%。工地扬尘所形成施工雾霾,在加剧着空气污染,即便是晴朗的天气下,也在制造着小区域的雾霾。

2 施工扬尘治理中存在问题

2013年,某省检查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情况。检查中,随机抽查在建工程施工现场158个,达标134个,不达标24个,达标率为84.8%。对不达标的24个施工现场(如图1)进行细分,不达标项涉及施工现场封闭围挡、裸土未覆盖或覆盖、场地按规定硬化、垃圾清运、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扬尘治理公示牌等方面。其中:没有封闭围挡的项目有2个,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主要道路没有硬化的项目有4个,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闲置场地没有覆盖、固化或绿化的有9个,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的有10个,垃圾未及时清运的有10个,未落实扬尘治理公示牌的有6个。突出存在问题有施工现场封闭围挡不合格、覆盖或覆盖裸土不严密、场地没有按规定硬化、不及时垃圾清运、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施工现场没有扬尘治理公示牌等。一些工程建设责任主体扬尘治理责任不落实,特别是个别监理企业不履行监理职责,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扬尘治理方面的突出问题没有及时督促责任单位整改。

3 施工现场扬尘的防治措施

3.1 注意施工细节,加强过程控制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出口配备施工车辆冲洗设施。施工现场车辆必须经清洗后才能离开施工现场。根据地区特点,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围挡高度。用混凝土硬化施工现场内施工道路、材料加工区和办公生活区,其他裸露的地面采取绿化,对施工现场内的土堆、砂石料等建筑材料应使用密目安全网进行覆盖。施工现场设置喷水设施,当气候干燥或大风天气时,有专人定时喷水降尘。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随着工程进度进行调整。施工材料堆放区应浇筑素混凝土垫层,避免钢筋等原材料被土污染。合理设置塔吊覆盖的范围内,发挥施工机具最大效力,避免二次倒运。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出入口,减少运输车辆的场地运距。

加强施工的科学组织。各工序一次成活,不返工。工序间衔接紧密,不窝工。如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钢筋原材料取样试验。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合理截取钢筋原材料试件,避免钢筋在使用中因长度不够重新连接。钢筋加工时,先施工放样。根据规范和结构施工图的要求,对钢筋的规格、形状、长度、数量、应用部位等钢筋经复核后才能加工,避免钢筋选错和浪费。钢筋焊接施工时注意焊药的用量,安排专人清理焊渣。选取接头作为切取试件做拉伸试验时,应注意纵向钢筋的长度和受力区的位置,避免截取钢筋接头后,新的钢筋接头在不利位置。成品保护时,应将上部纵筋用两道箍筋固定住,防止风的作用造成柱施工缝混凝土纵向上的损伤。对土方工程、桩基工程等涉及施工扬尘重点施工环节的工序进行重点控制,制定符合施工现场特点的专项扬尘防治方案。注意季节对施工工序的影响,与自然气候条件相结合,合理安排土方工程。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缩短具有扬尘生成条件的工作面存在时间。

3.2 明确治理职责,强化主体责任

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扬尘治理目标和所占的评标分值,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中单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费用,作为不可竞争费用列入工程概算。建设单位在与施工企业签订承包合同时应明确施工企业的扬尘治理责任。在工程建设工程中,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扬尘治理工作的督导检查,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扬尘治理目标要求,按时足额拨付施工扬尘治理专项费用,如施工单位达不到要求,建设单位有权扣除相应费用,责成第三方进行扬尘治理,如费用超出施工扬尘治理专项费用,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施工单位承担费用,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工期影响。

监理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施工企业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有效监管,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内容写入监理规划、细则及监理日志中,体现在日常工程监督管理的方方面面。监理企业对造成建筑施工扬尘的行为,及时制止,要求施工企业立即改正,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对不服从管理的,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施工企业是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的责任主体,是防治施工现场扬尘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的各项工作措施,保证本企业扬尘治理所需资金的投入,将扬尘治理纳入文明施工,建立扬尘治理考核制度,对施工现场定期实施检查、考核和评比。施工项目部,项目负责人是落实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成立现场扬尘治理管理机构,明确人员和责任,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和项目特点,制定扬尘治理专项方案并落实到位,并确保扬尘治理费用专款专用,在项目部中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扬尘治理,做好日常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工作的开展。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分别建立扬尘治理相关制度和责任制。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扬尘防治工作的管理,对分包工程的扬尘治理工作承担连带责任。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是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理的主管部门。各级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理的具体监督工作,督促各方主体落实治理责任和相关措施,并在工程竣工安全文明施工综合评价中出具扬尘治理专项评价意见。综合评价结果纳入企业信用平台,向社会公布。建设主管部门应建立施工扬尘治理信用档案,将施工企业扬尘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屡教不改的,作为不良记录记入信用档案。一年内有一次不良记录的企业,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在办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和专用运输车辆年检、登记时,出具企业注册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扬尘治理诚信证明。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防治不到位的施工企业,采取一票否决制,对域内企业可以采取暂扣其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方法,对域外企业清理出建筑市场。加大追责力度,对造成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取消执业注册资格。

3.3 创新发展思路,转变产业模式

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扬尘等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实施现代建筑产业化后,大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里预制完成,施工现场以机械安装为主,这样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会大为减少。实施现代建筑产业施工比传统建筑方式可节水80%、节能70%、节材和节地20%、可减少建筑垃圾80%、缩短建设工期30%、减少施工扬尘60%、噪音降低至50分贝左右。

总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设工程各参与主体积极探索施工扬尘治理的新途径,加强责任意识,从扬尘治理的角度出发,合理处理好进度、质量和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的关系,做到进度快、质量好,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到位,达到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解成威.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建筑业的机遇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5):44-45.

篇5:工程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防治施工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建设工程及待建工地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及监督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水务建设工程及相关的附属工程、市政供排水工程的建设、维修施工活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等施工活动,电力设施工程及其相关的附属工程,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和“三通一平”工程,余泥土方受纳场,以及未纳入各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小型建设工程。

施工扬尘污染是指施工场地泥地裸露,以及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施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房屋拆除、建筑土方作业、物料运输与堆放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第二章

监管职责

第四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内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五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扬尘污染监控网络,定期公布扬尘污染防治信息,组织建立全市扬尘源污染防治监管信息系统;负有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日常监管取得的扬尘污染防治监管信息共享,作为实施监督管理的依据,全面规范非道路式移动机械管理,划定非道路式移动机械禁排区域。

第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符合建设程序已办理施工许可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和拆除工程等施工活动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代建部门(中心)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落实职责范围内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七条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水务建设工程及相关的附属工程、市政供排水工程的建设、维修施工活动。

第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公路、县道、乡道、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等施工活动扬尘污染防治的行业管理工作。

公路部门协助交通部门落实辖区内公路、县道、乡道、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等施工活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九条

供电部门负责电力设施工程及其相关的附属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待建土地的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对未纳入各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建设工程(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房屋、市政工程项目,私人自建房和“三通一平”工程,余泥土方受纳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属地管理原则指定相应部门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

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务、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应当将建设工程及待建工地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列入日常监管范围,定期组织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并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环节的巡查。

第十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水务等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组织、落实、监督空气质量污染预警期间的施工扬尘管制措施。

第十四条

市区工程泥头车辆监管职责:

(一)城市管理部门职责:负责修订工程物料运输车辆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核发《清远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证(运输)》、并对其符合建筑垃圾密闭运输条件和安全条件的车辆核发《清远市城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证》;负责城市建筑垃圾专业化密闭运输管理的日常工作;负责会同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确定市区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的布点和规模;负责巡查城市施工工地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证等相关证件的具备情况;依法查处非法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行为;依法查处运输遗撒建筑垃圾、车轮带泥污染道路的行为;依法查处无《清远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证(运输)》、《清远市城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证》擅自参与本市城市中心区域建筑垃圾运输或没有按照核定场地消纳建筑垃圾、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督促运输车辆渣土密闭运输车辆的管理,实现密闭运输并配备卫星定位装置,规范运输路线,优化装卸流程,督促运输单位落实运输沿途余泥撒漏污染清洗制度,对路面污染及时清理,消除影响。

(二)住建部门职责:负责指导督促有建筑垃圾运转需求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经依法核准从事城市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签订建筑垃圾运输合同;协助查处擅自将城市建筑垃圾交给未经依法核准从事城市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的行为,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地周边清洗保洁制度。

(三)交通部门职责: 依法严格监管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单位,打击各类非法经营行为,依法查处超限超载的运输车辆。

(四)公安部门职责:对改装车辆依法进行审查,及时对规范安装密闭运输装置且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变更《机动车行驶证》;负责查处使用无牌无照车、套牌车违法参与建筑垃圾运输的行为,依法查处使用敞篷车沿途扬散、遗漏建筑垃圾污染道路的行为;对擅自改变车辆技术标准、超载、超速行驶、不按线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三章 防治职责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主要职责:

(一)对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负总责,全面实施绿色施工,并将绿色施工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并落实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二)应当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建筑土方、建筑废弃物运输处置工作,办理工程渣土消纳处置手续;督促施工单位与具备相应资格的运输企业、建筑废弃物处置场所签订建筑土方清运、建筑废

议。

(三)闲置3个月以上的建设用地,应当对其裸露泥地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闲置3个月以下的,应当进行防尘覆盖

第十六条 监理单位主要职责:。

(一)应当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纳入监理范围,结合工程特点在监理规划中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理措施,并加强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情况的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

(二)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扬尘污染防治要求或者未按专项方案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行为,应当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向工程所在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施工单位主要职责:

(一)应当依照本办法和施工合同约定,具体承担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配备相关管理人员,落实施工现场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建立扬尘污染防治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检查。

(二)应当建立扬尘污染防治公示制度,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将工程概况、扬尘污染防治措施、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清单、建设各方责任单位名称及项目负责人姓名、本企业以及工程所在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向社会公示。

(三)应当在项目施工前编制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和扬尘污染防治费用使用计划,明确扬尘控制目标、防治部位、控制措施,并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专项使用。

(四)应当与具备相应资格的运输企业、建筑废弃物处置场所签订处置协议,明确符合运输条件运输企业清运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废弃物等散装物料。

(五)实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分包单位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并与分包单位签订相关管理协议,督促分包单位全面落实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第十八条 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职责:

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应当将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或者方案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扬尘治理资料档案,完成企业扬尘治理责任目标,积极采用绿色生产技术。

第十九条

渣土运输企业职责:

渣土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工程渣土(建筑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使用合规车辆和密闭车斗,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人员管理。

第四章 防治措施

第二十条 扬尘控制的总体目标:建设工程扬尘治理采取施工现洒水压尘、现场围蔽、路面硬化、砂土覆盖、车辆冲净、场地绿化措施。

第二十一条 工地洒水降尘措施

(一)喷淋雾化降尘措施应采取通过自动喷淋系统、或风送式喷雾机等实现,自动喷淋系统应安装在塔吊起重臂、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工程围挡顶端、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外围、基坑的临边等。

(二)安装于建筑围挡顶部上的自动喷淋系统应当不大于6米设置一个喷头,做到围挡连续覆盖设置自动喷淋喷头;设置于工程主体结构外脚手架上的高空喷淋系统,宜在主体5层设置不少于一道喷淋系统,保证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连续水幕覆盖外脚手架安全网;新安装的塔吊应委托专业部门安装塔吊喷淋系统;施工道路两侧不少于4米设置一个喷头,保证洒水范围能覆盖整条道路。

(三)基础施工及建筑土方作业应采用湿法作业,每1000平方米配置一台移动雾炮设施,单个雾炮机覆盖半径不少于30米。

(四)每天开启不少于4次喷淋(时间为9:00、11:00、15:00,17:00)每次10分钟以上(雨天除外),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开启不少于6次喷淋(每两小时一次,且保持地面湿润)每次10分钟以上,特殊情况下按照市环保部门要求增加喷淋频次。

第二十二条 工地围闭措施

(一)房屋建筑工程、工期在半年以上的市政工程、城区一般地段水务工程和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应采用围墙或坚固的组合板材封闭。工期在半年以下15日以上的市政工程、城区一般地段水务工程和拆除工程宜采用坚固的组合板材封闭。工期在15日以上的市政工程和城区一般地段水务工程不适合采用围墙和彩钢板的,经相关部门同意,可以采用标准密扣式钢围栏(铁马)围蔽,但应确保安全,并做好防尘等工作,减少对市容环境的影响。工期在15日以下的市政工程、城区一般地段水务工程宜采用标准密扣式钢围栏(铁马)围蔽。

(二)城市区域内主要路段的施工围挡高度不宜低于2.5米,其他路段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宜低于1.8米。围挡外应不少于2/3面积设置政府创文方面要求的公益广告。

第二十三条 工地路面硬底化措施

(一)工程达到±0施工阶段的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等临时设施的地面,材料堆放场、加工场、仓库等的地面以及外脚手架的基础应当浇捣厚度不小于10厘米、强度不小于C15的混凝土。机动车通道应当浇捣厚度不小于20厘米、强度不小于C15的混凝土路面,通道的宽度不小于3.5米。

(二)基础阶段的工地出入口地面(不少于10米)必须进行硬底化处理,基坑开挖阶段的临时施工道路进行硬底化或铺设连续钢板或者喷洒抑尘剂,保持车过不扬尘,划定抑尘剂喷洒区域并设置抑尘剂喷洒公示牌。

第二十四条 物料砂土堆放和封闭覆盖

施工现场的砂土、建筑材料、构配件等应按规定要求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有序、稳定牢固,并根据物料的不同性质采取覆盖、密闭存放等防止物料飞散、起尘的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一)钢筋、钢管、木材、钢结构构件等材料应离地架空堆放,露天堆放时必须采取防雨、防潮、防锈蚀措施;

(二)砂石土堆等散体材料应集中、分类堆放,并采取覆盖或洒水防尘措施;

(三)建筑垃圾等临时性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出场。无法在 24小时内清运完毕的,应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采取洒水、覆盖防尘网等防尘设施;

(四)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场,应当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墙、防尘网或者在废弃物堆场表面植被绿化;

(五)对如腻子粉、石膏粉等极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 应利用仓库、储藏罐、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分类存放;

(六)对于装卸作业频繁物料及少量的搅拌、粉碎、筛分等作业活动,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七)严禁在施工现场围档外堆放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第二十五条 出入车辆冲洗措施

(一)工地每一个出入口内应当按要求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并安排专人管理,工程竣工后方可拆除。工地出口两侧各100米路面实现“三包”(包干净、包秩序、包美化)。

(二)驶离工地的运输车辆的轮胎和车身外表应当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不得带泥上路。建立冲洗制度并安排专人冲洗,落实一车一杆的放行制度。

(三)设置洗车平台场地应当是混凝土浇捣的由宽30厘米、深40厘米沟槽围成的宽不少于3米、长不少于6米的矩形场地。

(四)基础施工阶段的建筑工地设置洗车池,应当是混凝土浇捣的长不少于6米,净宽不少于4米的凹槽,洗车池使用期间必须保证槽内最深水位不低于0.6米,并要定期进行清除沉淀池内的余泥、渣土垃圾等,保持出场车辆经沉淀池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具备设置洗车池的工地应设置自动洗车设施。

(五)不具备设置洗车设施的市政、管线工程、水务工程,施工单位应采用移动式冲水设备冲洗工地车辆,并安排工人保洁确保车辆净车出场。

第二十六条 裸露土地绿化和覆盖措施

(一)办公区、宿舍区要与施工区域隔离,并且场地应进行硬底化或者绿化覆盖。

(二)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场地应采取覆盖、绿化等措施处理;闲置三个月以上的施工工地,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或者铺装。

(三)施工工地内土壤裸露的土丘或边坡,可采取喷洒草籽、客土喷播等复绿方式来减少风蚀扬尘,同时保持水土;

(四)线性工程等难以实现地面硬化的建设工程可视情况采取覆盖、植被、洒水或喷洒抑尘剂等其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第二十七条 重点作业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一)房屋工程外脚手架应当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并保持严密整洁;

(二)建筑土方开挖后应当尽快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应当采取覆盖或者固化等措施;

(三)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集中分类堆放,严密覆盖,宜在施工工地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站,严禁高空抛洒;

(四)水泥、石灰粉、砂石、建筑土方等细散颗粒材料和易扬尘材料应当集中堆放并有覆盖措施;

(五)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城市城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

(六)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石方爆破施工或者回填土作业;

(七)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机械应当采取降尘防尘措施。

第二十八条 建筑土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散装物料以及灰浆等流体物料运输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运输企业承担,运输车辆应当经车辆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有效,运输作业时应当确保车辆封闭严密,不得超载、超高、超宽或者撒漏,且应当按规定的时间、线路等要求,清运到指定场所处理。

第二十九条 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下列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一)厂区扬尘控制要求

1.厂区设备及厂区环境扬尘控制。厂区厂房、生产设施应配置冲洗除尘设备,及时对设施、设备进行清洗,保持清洁,外表不得有粉尘堆积。

做好厂区内地面硬化及场地周边的绿化、美化工作。厂区内要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洒水车辆等相应工具,并指定专人负责。厂区围墙需每隔3米设置一个雾化喷淋,厂区内应定时进行冲水、喷雾除尘,保持湿润,不得有粉尘堆积。厂区道路保持完好和清洁,严格控制进入厂区内车辆的行驶速度,避免车速过快产生扬尘,车辆在厂区行驶时无明显扬尘现象。逢污染天气,加大洒水、喷雾降尘频次。

2.生产废料扬尘控制。规范生产废料管理,厂区内设置生产废弃物临时存放处,生产废料宜堆放在有顶棚和围墙等相对封闭的场地内,若露天堆放必须采用密目网覆盖并加强喷淋,堆放时间不能太长,需及时清运处理。指定专人定期清理沉淀池、排水沟等。

3.厂区出口扬尘控制。厂区进出口必须设置固定洗车槽等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的料斗、车轮等重点部位进行冲洗,防止车轮夹带泥土上路或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撒漏现象,车辆未冲洗清洁不得出厂。厂区出口实行门前环境卫生“三包”,落实洒水、清扫保洁措施,确保厂区内外保持干净清洁。

(二)运输环节扬尘控制要求

1.混凝土搅拌车扬尘控制。要定期清洗混凝土搅拌车,罐体残留混凝土应小于1000千克,按规定装载量装运混凝土,料斗应配备防撒漏措施,确保不产生混凝土漏撒导致污染道路。混凝土搅拌车车身外观混凝土废渣等污渍未冲洗清洁不得出厂;行驶中应对滑槽等活动部位进行固定。

2.原材料运输车扬尘控制。骨料运输车应采取适当方式卸料,卸料后应清理干净方可驶离厂区。水泥、粉煤灰等粉料及液体外加剂须采用全封闭的车辆运输,有防渗漏措施。

第三十条

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施工现场结合安全施工管理要求应统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满足按照要求接入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管平台系统,视频监控点安装数量要求应不低于以下要求:

(一)房屋建筑工程

1.建筑面积0.3万平方米以上(含0.3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以下的不少于2个;

2.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含1万平方米)、5万平方米以下的不少于3个;

3.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含5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以下的不少于4个;

4.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含10万平方米)的不少于5个。

建筑群体或者小区分期建设的,每一期工程按上述监控数量要求设置。

(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1.工程总造价300万元以上(含300万)、1000万以下的不少于2个;

2.工程总造价1000万以上(含1000万)、5000万以下的不少于3个;

3.工程总造价5000万以上(含5000万)、10000万以下不少于4个;

4.工程总造价10000万以上(含10000万)的不少于5个

(三)预拌混凝土企业监控点数量不少于3个。

(四)其他建设工程视频监控要求参照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要求执行。

第三十一条 视频监控点现场安装技术要求:

(一)工地所有出入口都必须设置监控点,能清晰监控车辆出场冲洗情况及运输车辆车牌号码,视频监控录像现场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

(二)摄像机安装位置一般选在监控视野能覆盖工地的塔吊和钢筋加工棚以及其他地方。

(三)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生产、施工影响的地方。视频装置也不应影响现场正常施工、生产活动,室内安装宜距地面2.5-5m、室外3.5-10m。

(四)工地的出入口、钢筋加工棚可选用枪式摄像机,其他位置应采用一体化球型摄像机;具体安装位置由视频监控运营公司、施工单位和监督部门三方共同确认。

(五)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进出厂大门、实验室和生产场地应设监控点。具体安装位置由视频监控运营公司、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三方共同确认。

第三十二条 安装TSP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商品住宅项目、工业、公建项目建筑施工工地以及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责任主体配合环保部门扬尘监测要求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数据达到预警时要启动施工现场喷雾、喷淋等设施,并检查实施对裸土、分散堆放物料的湿润覆盖情况。

为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科学,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通过技术监督部门的性能测试,并取得合格报告;

(二)施工现场扬尘监测预警控制值可由属地环保部门及住建部门根据环境管理要求设定。

以上条件依据实际应用情况或环保部门的具体监测技术标准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出台后再行调整。

其他建设工程TSP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要求参照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要求执行。

第三十三条 施工单位加强机械使用管理,减少扬尘废气污染排放。施工现场和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禁止使用冒黑烟高排放工程机械(含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铺路机、压路机、叉车、推土机、旋挖钻机、铣刨机、柴油锤击桩机等)。

第三十四条 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应根据我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以及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防控联动工作机制,及时采取大气污染应急响应工作,根据不同响应等级,严格落实增加建筑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减少土石方开挖规模或停止土石方、拆除作业等措施:

(一)Ⅲ级应对措施(轻度污染):除应急抢险和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重点项目外,其他建设工程停止土石方开挖、拆除施工、渣土废弃物清运;暂停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喷涂和粉刷等作业,全面落实工地洒水压尘、现场围蔽、路面硬化、砂土覆盖、车辆冲净、场地绿化等降尘措施,以柴油为燃料的非道路工程机械停止使用,开启工地洒水措施,每天洒水次数不少于6次。

(二)Ⅱ级应对措施(中度污染):在采取III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限制工地内车辆运输作业,增加工地洒水降尘频次3次以上。

(三)Ⅰ级应对措施(重度污染):在执行Ⅱ响应措施的基础上,除应急抢险外,停止所有施工工地和建筑工地作业(电器、门窗安装等不产生大气污染物的工序除外),对场内裸露地面、渣土及堆土进行覆盖,对硬底化路面和场地进行清洁和冲洗,防止产生扬尘,增加工地洒水降尘频次3次以上。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五条

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扬尘治理实施严格监管,夯实建设工程项目各级扬尘治理责任,对未落实本办法防治措施的项目责任单位实施以下管控措施:

(一)检查1次未落实本办法防治措施的工程项目,由工程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工整改5日以上,直到整改完成方可恢复施工,并由工程主管部门约谈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并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二)检查连续2次未落实本办法防治措施的工程项目,由工程主管部门责令工地停工整改10日以上,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进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在发布污染天气预警未执行洒水压尘、现场围蔽、路面硬化、砂土覆盖、车辆冲净、场地绿化、停止使用柴油锤击桩机等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由工程项目相应的主管责令工地全面停工整改,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各县(市、区)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篇6:工程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试行)

1.总 则

1.1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污染,营造良好的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乐陵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和管理。

1.3 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是指在房屋建工程施工现场范围内,在自然力、人力等作用下形成的粉尘颗粒物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扬尘污染。工程项目施工扬尘包括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扬尘和堆料扬尘。

2.基本规定

2.1 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扬尘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2.2 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具体防治措施,对工程施工全过程扬尘污染防治进行动态管理。

2.3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环境等

23.1 一般规定

3.1.1 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建设区域内有两个及以上项目的,共用场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由建设单位牵头共同协商解决。

3.1.2 施工单位依照相关规定和施工承包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具体工作。

3.1.3 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监理责任。

3.1.4 各方责任主体应积极配合并接受主管部门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检查指导及监督管理。

3.2 各方责任主体职责 3.2.1 建设单位职责

1.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项目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将施工现场扬尘防治专项方案作为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的一项内容,报乐陵市住建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备案;

2.建设单位应明确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组织机构和负责人,组织协调扬尘污染防治各项措施的落实;

3.建设单位应将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费用作为不可竞争费用列入工程成本,按合同或相关规定及时支付给施工单位,并报乐陵市住建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备案。

4.针对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的公众反映和投诉,查明原因,督促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告知反映人或投诉人。

5.定期参加监理单位组织的扬尘污染防治例会,督促施工现场扬尘问题的整改落实,形成会议纪要、图文资料。

3.2.2 监理单位职责

1.审批施工现场扬尘防治专项方案;

2.编制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监理实施细则,并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

3.负责监督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费用的使用情况; 4.定期召开扬尘污染防治例会,通报扬尘治理存在的问题,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整改落实,形成会议纪要、图文资料。

5.对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不力等行为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的,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和乐陵市住建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

3.2.3 施工单位职责

1.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2.总承包单位应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专业承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并具体负责所承包工程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3.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统筹规划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制定施工现场扬尘防治专项方案,并报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备案;

6洗,保证施工工地周围环境整洁。

4.2.2 在工地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专用场地,配备车辆冲洗保洁专用设施,确保冲洗压力,对所有出场车辆进行全面冲洗,做到车厢、槽帮、轮胎无泥浆、灰尘等附着物,杜绝带泥、尘出场;及时清理清运车辆冲洗积沉物,严禁冲洗废水直接外排或流淌到地面道路。

4.2.3 施工现场场地硬化、绿化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车辆出入口地面、施工现场道路及办公区、生活区、加工区的地面必须进行砼硬化处理;

2.其它一般道路、材料堆场等应采用砼硬化处理,也可采用可重复利用的预制块材铺装;

3.其余裸露地面一律铺设礁渣、细石或者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或者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临时绿化等抑尘措施。

4.2.4 临时堆放土堆、料堆应采取覆盖、临时绿化等防尘措施,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堆应覆盖到位,在覆盖的基础上洒水降尘(每天三次以上),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和大风天气下适当增加频次。

4.2.5 现场应配置喷淋装置、洒水车等降尘设备。除冬季、雨天外,施工期间每小时开动喷雾(淋)系统不少于10分钟,并确保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及喷雾(淋)系统覆盖区域湿润,不扬尘。

工程项目占地面积在5000m及以上的至少配备一台移动式喷雾水炮,适时开启降尘。

4.3 物料堆放

4.3.1 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等应码放整齐,并标明名称、规格等。

4.3.2 砂石等散体材料应集中、分类堆放,并采取覆盖及洒水防尘措施。

4.3.3 建筑垃圾等临时性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出场。无法在48小时内清运完毕的,应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采取洒水、覆盖防尘网等防尘措施。

4.3.4 对水泥、粉煤灰、聚苯颗粒、陶粒、白灰、腻子粉、石膏粉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 应利用仓库、储藏罐、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分类存放,并采取防尘措施。

4.3.5 鼓励使用预拌砂浆。需现场搅拌的,应当搭建封闭式搅拌防护棚,并采取降尘防尘措施。现场严禁露天搅拌砂浆。对于现场搅拌、筛分、切割等作业活动,应在封闭环境下进行,并采取降尘防尘措施。

4.4 土石方及地下工程施工

4.4.1 土石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降尘等措施;土方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由有资质的渣土运输公司承担,并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

10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

(二)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或者未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的。

违反本细则规定,建设单位未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或者未对超过三个月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的,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5.2 违反本细则规定,被检查单位和个人不予配合检查或者未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的,由乐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进行处罚。

5.3 违反本细则,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防尘措施的,由乐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职责责令改正,按照《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五十七条进行处罚;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乐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5.4 违反本细则,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由乐陵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照《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六十八条进行处罚。

5.5 违反本细则,监理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乐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1.未对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扬尘防治专项方案进行审批的;

2.未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纳入监理实施细则,未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形成检查记录的;

3.未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

4.对工程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不力等行为未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的,未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和乐陵市住建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的;

5.未按照要求定期召开扬尘污染防治例会,形成例会纪要、图文资料的。.附则

篇7:工程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城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改善城市市容环境,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93号)、《陕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城规划区及旅游景区内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在新建、改建、扩建、铺设或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废弃物。

第三条

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县城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管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举报。第四条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产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及时运输、处置的责任。

第五条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倾倒、运输、处置、审批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审批。产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建设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十日内,持相关证件和产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数量、种类以及处置计划等资料,向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申请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接到申报材料后,应在五日内核发《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清运证》,并与建筑施工单位签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指定清运路线及处理场地或处置办法。对不予核发证件的,应书面告知。

第六条

居民装饰装修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倾倒于指定地点。

第七条

建设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卫生管理,设置围栏,封闭施工,硬化施工地出入口道路,对施工工地的车辆应进行出泥除尘处理,造成道路及环境污染的,应及时清理。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或公共场地堆放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第九条

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十日内将建筑垃圾全部清除,并报经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行验收。否则,规划建设部门不予综合验收。

第十条 从事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的单位或个人,应具备承运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任务的条件,所属车辆必须安装密闭装置并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按规定办理清运手续。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交由未办理渣土清运证的单位和个人运输。

第十二条

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车辆,应有防撒落、飘扬、滴漏措施,实行密闭加盖,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和其它浑浊废弃物外运处置,应用专用车辆运输。

第十三条

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时间,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审批确定。车辆运输应按规定的运输路线和时间运行,运

输途中不得撒落、滴漏、乱倒。

第十四条

运输单位或个人(含自有车辆的单位)不得承运未经主管部门批准处置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随车携带清运证。处置证、清运证不得超期使用、不得租借、转让、涂改、伪造。

第十五条

建筑工程、规划开发用地需要回填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建设单位应向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六条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必须统一运输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倾倒。倾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每立方收取5元的占用维修费;建筑垃圾处理费,单位按工程总造价3‰交纳,个人按每立方1元交纳。

第十七条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占用维修费、处理费专项用于城市卫生管理和城区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维修。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

(一)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

(三)擅自设立填埋场收纳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

为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施工单位不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交给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的单位或个人清运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清运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单位和个人在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出入工地的运输车辆拖泥带水上路造成污染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依据《陕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清运证的,处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施工单位处 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

(二)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

圾、工程渣土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各乡镇集镇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处置参照本办法执法。

第二十五条 解释。

第二十六条

上一篇:2009-2010学年上学期生活部工作计划下一篇:万圣节多少号?星期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