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冬藏在瓶子里小学生作文

2024-04-07

把冬藏在瓶子里小学生作文(共7篇)

篇1:把冬藏在瓶子里小学生作文

一场秋雨过后,一切都湿漉漉的。在雨后的校园里,我漫步在亭边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一叶落而知秋”。为了能留住这秋天迷人的景色,我决定来收藏秋天的树叶。我先找来一个透明的瓶子,舀了一点水放进去,就开始收集秋天了。

我轻轻地摘下两片红艳艳的似手掌般的枫叶,放进瓶子里。它们在水面上飘忽不定,宛若火焰在闪烁。接着,我挑选了几片落地的菊花瓣,想了想,把一片上好的小菊花叶,放进了瓶子里。红绿相映,秋叶也能演绎春花的灿漫!

松、竹、梅历来称为“岁寒三友”,它们不畏严寒的精神让我们敬佩,我把它们的叶子也摘了下来。这些叶子汇合在花瓶里,显得更加绚丽多姿、颇为壮观!

香樟树在春天里那令人羡慕的散着芬芳的绿叶,现在变成了中间有点红,边缘有点白了。我也把它放进了瓶子里了……

瓶子里的水渐渐安静下来,在瓶子里的树叶却愈发缤纷绚丽,婀娜多姿了!它们让秋天永驻,也让我知道秋天到底有多美……

篇2:把冬藏在瓶子里小学生作文

一场春雨过后,一切都湿漉漉的。在雨后的校园里,我漫步在镜亭边,呼吸着湿润的空气,那亭子的.顶上还不停地滴下一些水珠,落在大石头上,“ 叮叮.叮叮”,煞是好听。在纯净的天空下,太阳在水亮亮的亭顶上,金光闪闪,透出一派古朴来。大梧桐叶子忽悠忽悠地落,枫叶一树一树地红,红地耐看。一簇一簇的菊花,含苞怒放。我拾起落在地上的一片花瓣一闻,啊,清香淡雅。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呀!

为能留住这美好的秋色,我找来了一个透明的瓶子,从水洼里舀起一瓶水,开始收集秋的一切。

篇3:在农村数学课堂里把想象还给学生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 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发现, 更没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 在课堂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例如, 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 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 使它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 一端固定不动, 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学生朴素的语言中, 有着丰富的内涵, 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创设合理的想象情境

“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去, 自然地产生学习需求。

2.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 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 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 沟通知识点的联系,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地思考问题, 寻找解题途径。

4. 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避免传统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 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由此可以看出, “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如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甚至是伪造的情境, 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我们呼唤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

三、激发学生想象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想象意识和想象能力的基础, 想象与兴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 去想象和探究。

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想象的素材,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 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 在此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在想象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如教学菱形、矩形的判定时可以想象怎样由平行四边形得到。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想象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 因为想象往往是飞跃性的联结, 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 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学生的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 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 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 创设想象氛围, 提供想象材料,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例如, 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 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 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 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来, 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 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五、鼓励学生大胆幻想, 以幻想目标激励学生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 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 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 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此,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用潜移默化的方法, 让学生不断经历想象的过程, 感悟到思维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 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 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 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 从而提高创新技能。

六、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机一幕进入了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想象动机和兴趣。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动画效果设计数学教学, 给学生的感官以多重刺激,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增强自主意识。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 用生动有趣的数学去感染学生, 做到深入浅出, 引人入胜。对于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可以自编电脑课件, 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以激发想象。

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图形”这一节课时, 教师可以将一些美丽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 中国的故宫、天坛、长城, 古老的埃及金字塔, 比萨斜塔, 纵横交错的立交桥, 精巧的陶瓷制品等。

篇4:把秋天装进瓶子里作文

望向窗外,一切湿漉漉的,琵琶叶上的水珠欲滴还休,个别的还滚动在叶片上,像在上演一场你追我赶的嬉戏情景。一滴,两滴,三滴……雨滴打在窗户上,划出一条条美丽的线条,像在创作着艺术的美,伴随着清脆的声响以及清晨的朦胧,如梦如幻。

我忽然想起在春天时,老师曾让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玉兰花开,那天也是个下雨天,冷清的早晨,以及一朵朵依偎在玉兰树上的玉兰花,和今早的场景很像,可是又少了些什么。应该是秋天的凄凉与悲伤吧,为这更添加一番意境。

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悲凉,喜欢秋天的冷清。秋天像一场优美的梦,使人沉溺于其中。

太阳渐渐出来了,驱走了云雾。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很早的早晨看日出了。天际边出现一抹红,红的发亮,带有一点紫色和橘色,十分美丽,转过身,发现地上的瓷砖也被染上了这一抹红,整个房间像沉浸在仙境中。

到了早晨八九点的时候,我出了一趟门,回来发现小区内有许的花开始泛黄了,有的还落了下来,像逝去生命的精灵,可是草地里的小草却还依旧泛着绿色,丝毫不为这秋天的到来所影响。小区中有一喷泉池,喷泉池旁围着一圈的薰衣草,紫色的颜色也为这番秋意点缀了许多氛围。

秋天是短暂的,会在一场一场雨中消逝,来无形,去无影。可是秋天给人留下的印象却不会因此消失,它带给人们的欢乐与影响,可能远胜于其它季节。

我想拿一个瓶子,把秋天装进瓶子里,然后一直一直的保留它。

篇5:把春天装进瓶子里

春雨过后,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栩栩如生,我站在阳台上,屋檐下滴着透明的水珠,打在我家的栏杆上,“滴答,滴答”地响,那富有节奏的声音正是初春的进行曲,瞧!它正在迎接那春天美好的日子呢!

雨后,花园里的.花儿悄然开放,缤纷的彩虹挂在了湛蓝的天空上,春天展现出她缤纷绚丽的一面。我心想,为什么不留住这个美丽而又绚丽多彩春天呢?于是,我不加以思索,就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空瓶子,把它装满“水”,我捡起了一朵美丽的小花,把她放进瓶子里,她仿佛很快乐,在瓶子里挑起了欢快的舞蹈。我又捡起了一片翠绿的柳叶,将他也放入瓶中,让他和花儿们一起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春天来了,柳树乐开了他的嫩芽,春天来了,花儿们笑开了她们的花苞儿。春天,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季节啊! 作文网

我在公园里快乐的奔跑着,那里的每一处地方都留下了我欢乐的足迹,那里的任何一个脚印都饱含着我的欢声和笑语。我捧起了那装满了柳叶和鲜花的瓶子,捧起了那装有春的气息的瓶子,站在春天的阳光下,端详这那春之瓶,瓶中的水波光粼粼,美丽动人,好像被人撒上了一层碎金子,柳叶和鲜花在瓶中翩翩起舞,快乐无比。我捧起了那春之瓶,望着她们,心里默默地想:这就是春天,我心中多彩的春天啊! 作文网

篇6:把冬藏在瓶子里小学生作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对海底世界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大胆想象进行绘画,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对海底世界的兴趣,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剪好的白纸瓶子、蜡笔。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出示大海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师:这是什么地方?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喜欢?

二、情境:潜水员叔叔潜入海底将大海装进瓶子里,来看看海里有什么。分别出示海星、水母、小丑鱼、飞鱼、龙虾、海豚、海马、海蛇、海龟、珊瑚、海螺、贝类图片,让幼儿感知海洋不同生物的特点。

三、感知潜水员叔叔把大海里的什么装进瓶子里。

1、师:海底世界真神奇,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上岸休息一下吧。你觉得潜水员叔叔会把什么装进瓶子里。

2、出示画好的瓶子,让幼儿观察瓶子里装了什么。

3、师:潜水员叔叔把最喜欢的小丑鱼装在了瓶子的中间,还装了其他的一些生物,最后盖上盖子送给他心爱的人。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师:你也想装一个吗?

五、展示作品,教师讲评。师:你的瓶子里装了什么?谁来猜猜看他是哪个瓶子?你想送给你最心爱的谁?为什么送给他(她)?

六、结束活动。师:我们回教室,我把瓶子送给你们,让你们带回家,送给你们最心爱的家人或朋友。

幼儿活动:

幼儿观看图片并回答教师问题

幼儿观看图片,交流讨论海洋不同生物的特点,并进行回答。

幼儿猜想潜水员叔叔会装什么到瓶子里去。幼儿观察瓶子里装了什么并和同伴说一说。

幼儿操作。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以大海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通过观察图片以及教师介绍,让幼儿更形象深刻地了解海洋不同生物的特点,为幼儿能更好地进行绘画做铺垫。

通过教师的范画以及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知潜水员瓶子里装了什么,为幼儿自己的绘画作铺垫。

教师巡回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绘画。

通过让幼儿自己介绍瓶子里装了什么,然后让别人来猜的讲评形式,能让幼儿更好的把注意力集中讲评中来。

教学反思:

这是一次普通的美术活动,首先我运用海底世界调动孩子的对海底世界的兴趣,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我被孩子们的提问会难到,当问到一种鱼是什么鱼,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会让他们先猜猜是什么,然后我上网去查出来后在告诉他们,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又讲了现在关于海洋污染的问题,让孩子们去思考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

篇7:把自己“种”在教室里

后来, 我几次去了虹霞所在的学校, 听了她的课, 看了她教的学生。令我吃惊的是, 她居然同时教两个班的语文, 而且是不同年段!两个班的学生都十分优秀——文质彬彬, 性格开朗, 善于交往, 谈吐大方, 人人都喜欢读书, 个个都有好的学习习惯!她所做的, 不正是我所倡导的吗?她带的班, 不就像我带的班吗?她所教的学生, 不就像我教的学生吗?李虹霞悄悄地对我说:“我是在偷偷地学您呢。”我心里一热。

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从“影子”中, 我进一步认识了李虹霞。

于是, 我对虹霞的领导说:“虹霞这个徒弟我收下了。”领导大喜。一个深秋, 学校专门举行了虹霞的拜师仪式, 拜师仪式由《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李振村先生主持。

在拜师仪式上, 我说:“第一, 我看重的是虹霞的人品, 山东人的美德, 她身上几乎都有;第二, 看重的是她的创造性的、具有远见的教育、教学。她是个工作狂, 是一个有思想、有智慧、有文化的拼命三郎。当然, 要学会忙中偷闲, 比如学唱京戏。”

有谁能经常打电话和我研讨教育、教学, 而且一打就是半小时、一小时?有谁能在高速公路出口拦车, 为的是要我当面指导朗读课文?有谁能让我把上课板书的字一一写给他看, 尔后一丝不苟地临写?有谁能把我的朗读录下来, 一字一句模仿到深夜?

李虹霞。

追求完美若此, 追求至善若此, 岂能教不好语文?

有谁能把学生带到家中住宿、辅导?有谁能细心到把历年来中考、高考试卷中易读错的字汇总在一起教学生逐一认读, 而且认了之后回家去“考”家长?有谁能不厌其烦地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单元过不了“关”的字 (即不会默写的字) , 逐个写下来 (字写得很大) , 贴在每个学生的语文课本的扉页上, 让该生天天与它们见面, 而且再不厌其烦逐一抄送给每位家长, 让家长辅导过“关”?

李虹霞。

以情教书若此, 学生焉能不被感动?细到这个程度, 实到这个分儿上, 什么学生教不好?

有谁能调到外地, 学生竟不顾路途遥远, 跟着转到他的班级来?有谁能当家长得知老师不再教他们的孩子, 而联名写信强烈要求老师留任的?

李虹霞。

老师成了学生追捧的偶像, 成了家长放心的人, 教育能不成功吗?

徒弟虹霞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 我还能说什么呢?说她幸福吗?说她值了吗?这都太浅薄。教育对她来说, 已不只是饭碗, 也不只是事业, 而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倘若让她离开学生, 很难想象出她会怎样生活。

一个视教育如生命的人, 爱学生如己出的人, 她所从事的教育就会无比璀璨。

上一篇:锻炼习惯养成下一篇:教管办领导转方式报告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