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病检报告

2024-04-23

猪瘟病检报告(精选2篇)

篇1:猪瘟病检报告

东北农业大学实习病例报告学号:A06100XXX

北京市某种猪场一例猪瘟的防制

学院:动物医学学院

班级:动医1003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教授

实习地点: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卸甲山种猪场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 • 哈尔滨

2014年6月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其典型症状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出血点。剖检特征为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耳下、颈部、肠系膜和腹股沟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或红黑色外观,切面呈周边出血;肾脏呈现“麻雀肾”外观;此外可见全身黏膜、浆膜和心、肺、膀胱、胆囊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出血性梗死等。

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在自然条件下猪瘟的感染途径是口腔、鼻腔,间接通过结膜、生殖道黏膜或皮肤擦伤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春、秋较为严重。

2014年XXX种猪场三月中下旬爆发猪瘟,本次产房哺乳仔猪生长正常,未见任何异常;但断奶后转群到保育阶段不到一周即出现发病,经青霉素钠与双黄连治疗后无效。发病的两个单元仔猪总头数为419头发病率为71%死亡率为90%。经了解从建场以来先后出现过四次猪瘟病毒的感染,其中第一次发生在2005年夏季七月份,集中在产房中哺乳期仔猪,以15d到20d左右的仔猪发病为主,其死亡率达到50%,其他阶段猪群生长正常,未见异常;第二次发生在2008年五月份,发生在种猪段,原因是本年从公猪站引进8头公猪,隔离时间不充分,检疫不过关造成猪瘟病毒在本场的流行,造成5头空怀母猪死亡;第三次发生在2011年四月份,保育阶段二单元,死亡率达30%,其他单元猪生长正常。

下面为本次猪瘟的病检和解决方案。临床检查临床检查可见保育阶段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喜卧部分呈犬坐姿势,被毛粗乱,腹部、颈部、臀部、耳或阴门等处发绀,皮下散布针尖大小出血点,部分猪只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部分猪排出黑色硬结状粪便,大部分病猪腹泻排出棕黑色稀便;体温升高至40.5-41℃使用热毒王(主要成分黄芪多糖)后无明显效果;病猪心率加快,脉搏数集中在120次/min左右;病猪呼吸困难或腹式呼吸,呈犬坐状,病程5-15d,死亡率达90%。病理剖检变化 本次共剖检五头猪,两头体重30kg左右,其中一头死亡3h,另一头濒临死亡;三头体重在15kg,死亡时间均在3h内。剖检均可见皮下出血点;肺脏呈现出淤血、气肿、水肿、肺间质增宽、表面附有一层假膜等不同程度变化;心脏大部分塌陷,心壁变薄,可见心壁外膜有个别出血点;个别出现胸腹腔积水;胃与肠管散布出血点,胃内壁出现溃疡或坏死灶,肠管出血或散布出血点;肾脏质脆、软,成土黄色“麻雀肾”,切开肾脏可见肾髓质与肾皮质均出现出血点;脾脏不肿胀边缘出现梗死坏死;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呈紫色乃至酱油色;切开脑壳可见积水、脑髓可见出血。从广泛的小血管出血,脾脏梗死以及“麻雀肾”猜测为猪瘟。猪瘟抗体检测及病变组织涂片观察

采集本次发病单元的猪血样本200份,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次,猪瘟抗体阳性为143只,阳性率为71.5%。无菌采集本次剖检的心、肝、脾、肾以及肺门淋巴结抹片瑞氏染色镜检后并未发现特征致病菌。诊断

综合临床检查、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抗体检测结果,可初步诊断为猪瘟。防制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控制猪瘟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猪瘟感染后的继发感染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

1、由于本场已经爆发猪瘟,首先应该立即对假定未感染的猪群进行紧急接种每头猪4头

份,控制疫情,并且严禁各阶段人员到处走动。

2、保育阶段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每头猪抗猪瘟血清5mL,每天一次,连用三天;青霉素

钠5万U/kg;对于发热的猪安乃近每头4mL;地塞米松每头4mL,分点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三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以及电解多维,提高仔猪的抵抗力,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猪立即淘汰。

3、加强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注重猪舍的保温工作,温度较低时打开暖灯。注重日常消毒,已经发生猪瘟的猪舍将猪转以后,使用甲醛熏蒸12h,通风晾干后可将猪群转入,对于未发生猪瘟的猪舍使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喷洒,猪舍过道和猪舍入口使用火碱进行消毒每天一次,单元入口消毒池上午下午分别更换一次,发生猪瘟的猪舍的工具一律进行消毒,无法消毒的及时进行更换,仔猪转群的过程中务必进行出舍和进舍的两次消毒。饲养人员进入猪舍后需穿连体服,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及时处理死猪和病情严重的猪,对于上述猪一律进行焚烧。预防措施

针对本场猪瘟发生情况,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在加强预防接种的同时,搞好饲养管理,加强检疫和防疫,提倡自繁自养以及搞好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在发生猪瘟的时候切实做好扑杀、消毒工作,防治猪瘟的进一步扩散。

具体方案如下:

1、做好猪瘟预防接种由于本厂已经发生猪瘟,所以提倡首免时间为20日龄,剂量为每头仔猪四头份,6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选用后备种猪在取精前做第三次免疫。

2、加强饲养管理哺乳期仔猪应尽快吃到初乳,提早补料和饮水,保证哺乳母猪的营养充足全面。注重仔猪舍的保温工作,注意清洁卫生,保证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3、加强检疫和防疫从外引进的猪,做好隔离检疫观察。一旦发病,要立即封锁疫点,禁止猪只流动,病猪应急宰。急宰后的污染物应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病原体的扩散。疫区内假定健康的猪应及时隔离以及紧急免疫接种。

4、搞好清洁卫生对猪圈、产床、粪尿、剩料以及用具应按规定消毒。

5、发生疫情时紧急措施当发生猪瘟时立即进行隔离、封锁。对于已经污染的猪舍,饲养和运输工具,粪便和产床等用1%的火碱进行严密消毒,粪便进行无害发酵处理。病猪和死亡猪立即焚烧。对与死猪病猪有关的场所、废弃物、污水以及工具和相关人员,进行彻底消毒,防止散毒。隔离期间禁止一切人员和猪只的流动。

小结与体会

猪瘟在我国时有发生,是对养猪业危害最大,最危险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大多数的集约化猪群已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使近年来的猪瘟流行形势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成散发性流行。但在广大边远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散养猪中,由于疏于免疫,因此仍以典型猪瘟为主。

本次流行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仔猪本身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力。本次流行主要发生在保育阶段,主要集中在三十天左右的断奶仔猪,因为仔猪处于21天刚断奶的时期,母源抗体已经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而且超免后由于母源抗体的抑制尚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并且此阶段的仔猪处于断奶换料、转群的阶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应激,故本身的抵抗力较弱。

其次,本场的免疫制度不合理,多年来一直按照早期的免疫计划进行,并没有根据本地疫情和本场疫情进行灵活变化。而且本场人员安排不合理,本场并没有设置生产场长和兽医一职,因此生产工作平时进行不能得到相应的监督与指导,从而造成疫病爆发后的手足无措。中心还应该按期采集血样检测抗体滴度,进而评估免疫工作的效果。然后,本场人员并不能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存在不同阶段人员乱串的现象,虽说其他阶段的猪群不存在发病但存在一定的带毒猪,人员在走动的过程中成为了病毒传播的媒介。而且本场周围存在小型猪场,其免疫做的不到位,大风过后消毒不及时,造成了病毒的传播。

最后本场猪群划分不合理,并未能够按照生物安全的高低划分猪群,造成长期带毒,而且规划设计不合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病的爆发。

参考书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6-216

[2]李宝林,养猪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蔡宝祥,猪病诊断与防治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猪病学》(第九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9.[5]王镇,丁明孝《畜牧兽医学报》,1998年05期

[6]高丰,贺文琦,动物病理解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1

篇2:猪瘟病检报告

一、近期生产经营情况

针对近期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实际情况,自2018年8月以来,我公司已暂时停止生产、销售猪肉及猪肉制品,同时,公司制定了一系列非洲猪瘟预防方案,更好地应对加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预防方案

1、控制传染源

根据中国法律和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规定,非洲猪瘟属于动物一类传染

病,发现高度疑似非洲猪瘟病例,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如采样确诊,立即无条件采取封锁、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猪肉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控制传染源。

2、加强宣传和疫情处置的培训

针对加工厂所有员工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发现有来路不明的猪肉或猪肉制品,要求立即上报。公司派出人员进行排查,如有疑似病例,公司立即上报政府管理部门。

3、加强外购猪肉的排查

⑴严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来自非洲猪瘟疫区的猪肉及猪头、猪蹄、猪耳朵、猪内脏等所有生猪产品。⑵加工厂所采购猪肉等生猪产品必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必须查验并留存每一类、每一批次猪肉等生猪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文件,索取并留存购货凭证,必须依法建立真实完

整的购进记录、加工制作记录、销售记录。

4、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⑴严禁加工厂所有人从市场上购买猪肉及其他任何生鲜猪产品。⑵严禁加工厂所有人接触残次猪客户、屠宰场工作人员等与猪打交道的人员。⑶严禁加工厂所有人出入生猪屠宰场所。⑷严禁加工厂所有人去其它养殖场参观。

⑸严禁闲杂人等与动物靠近猪肉加工区域。

⑹严禁加工厂所有人饲养猫,狗要圈养;严禁猫狗等无关动物进入加工厂。

5、加工厂生物安全控制

⑴加工厂门前放置洗手盆与火碱盆,做到每日一更换、每日一记录。

⑵工人须着专用工作服、胶靴进入生产、加工区域,出入加工厂前冲洗干净胶靴并脚踏火碱盆。

⑶工人的工作服须每日一清洗、每日一消毒、每日一更换。⑷每周加工厂内外常规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液。

⑸加工厂周边

米范围内的杂草、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上一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苹果》教学设计下一篇:农业生产宣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