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

2024-05-10

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精选6篇)

篇1: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

危险因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7]5 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煤矿全煤矿安全风险辨识工作,查找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和各类隐患,全面提升矿井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 力。

二、工作部署

(一)我矿于 2017年10 月20日,由矿长组织矿井安全管理人员,主持开展煤矿 2017 年安全风险辨识活动,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二)具体要求:按照专业要求,共分为四个评估小组: 安全管理组: 组长:夏新君

成员:王如发、龙必友、徐强、张普俊

主要负责: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持证情况、矿井各类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急救援及职业病防治情况等方面进行安全风险评 估。

“一通三防”组: 组长:袁明刚

成员:张松、黄威、邹发财、耿礼喜

主要负责: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及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生产管理组: 组长:耿文元

成员:费克江、杨树坤、王华

主要负责: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作业规程、施工工艺、顶板管理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机电运输管理组: 组长:洪深

成员:冯灿、余友平、黎德胜

主要负责:煤矿井上、下机电、运输设备管理及作业现场的安全供电、防尘设施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三、矿井主要灾害类型和等级:

水城县鸡场霖源煤矿存在的主要灾害类型有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事故。

1、水灾事故: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偏中等类型,由于矿井周边存在有已关闭的老矿井,可能存在有老空区、老窑积水,如果探放水不到位,可 能造成工作面突水、钻孔导水及主要生产场所进水等。因此矿井的水 灾事故是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的较大隐患。

2、火灾事故:

(一)井下内因火灾:我矿煤层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鉴定 为 II 类自燃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性,必须按照自燃煤层进行设 计和管理。

(二)井下外因火灾:井下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雷电引入井 下引起火灾,人为造成的火灾,机械碰撞、摩擦引发的火灾。矿井火 灾事故属于我矿一般隐患。

3、煤尘事故: 我矿煤尘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鉴定为具有爆炸性,粉尘主 要来自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运输巷转载点。如果防护不当可以 造成尘肺病及煤尘爆炸,这两种危害因素都会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 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综合防尘制度的落实,及时清除矿尘,消除事 故隐患。

4、瓦斯燃烧和爆炸事故:

我矿属于瓦斯矿井,尽管瓦斯含量较低,如果通风管理不善,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很容易造成积聚瓦斯,遇到火源,可能会造成瓦斯燃烧和爆炸事故。矿井已建立严格的瓦斯检查和请示汇报制度,加强通风管理和对盲巷和密闭的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顶板事故:主要是在采煤、掘进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遇到 地质构造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空顶作 业、违章操作等造成。顶板事故会造成堵人、埋人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由于矿井周边存在有已关闭的老矿井,存在老空区和老窑积水,可能存在顶板破碎,因此顶板管理是我矿安 全管理的一个重点,必须严格按照《煤矿作业规程》要求进行安全操 作,确保采、掘工作面一面一规程。采煤工作面初采、过断层、过老 巷、初次放顶、停采撤面、顶板破碎,掘进工作面开门、施工、透巷、过巷、掘各类小峒室、巷修区回撤、修复等都必须有专项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经辨识评估我矿两个掘进工作面主要存在老空水透水 和顶板破碎带冒顶两种危险因素。因此生产安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重 大事故的灾害情况有: 井下掘进工作面老空水灾事故和工作面冒顶事 故等,四、主要灾害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措施

(一)、透水风险灾害原因分析、针对性措施

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通常也称为透水。

透水事故发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1)、积水范围不清,盲目开采引发水害事故 煤矿整合重组后,矿井井田内不同程度有多个已关闭的小煤矿存 在。以前这些小煤矿大都不是正规开采,没有可靠的实测图纸资料,甚至还存在超层越界现象,所以对过去已开采巷道和采空区以及空区积水范围很难确定。在没有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情况下盲目采 掘,势必引发透水事故。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复杂性,容易引发水害事故随着矿 井产能迅速提升,开采深度不断延深,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变的更加复 杂,相应受水威胁的程度也愈加严重。如果不及时对矿井进行有效地 预防和治理,将会发生不可预见的突水事故。

(3)、预测预报不精准,引发水害事故 水害预测预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由于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 薄弱,探测手段比较单一,提前所做的预测预报精准度不是很高,有 时可能还造成误报,错失了防治的最佳时机而引发水害事 故。

2、主观因素(1)、安全意识淡薄探放水制度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矿井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防治水机构,强化了安全生产责 任制,组建了专业防治水队伍,配备了物探、钻探设备,并组织实施。但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干部职工对水害认知度不高,安全意识淡 薄,存在侥幸心理,为超额完成任务,赶时间、抢进度,急功近利,不坚持探放水原则,视法律法规与不顾,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盲目生产,最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防治水力量薄弱,水害预测预报不精准。煤矿防治水工作专 业性强、责任大、风险高,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特别是地质专业、水文地质的技术人员少之甚少,几乎成为“矿宝”。很多矿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物探设备,导致防治水技术力量极 其薄弱。另外由于矿井井田勘探程度低,整合后又没有进行补充勘探,造成矿井井田水文地质不清,采空区积水不明,水情水害预报不准,甚至产生误区,错失水害治理最佳时机而引发水害事故发 生。

(3)、没有建立联防预警机制,雨季汛期隐患排查不到位,不按规 定与当地气象、防汛部门和相邻矿井签订预警和联防预警合同,不储备足够防洪救援物资,甚至在暴雨前后不对地面废弃关闭井口、泄洪渠和排水河道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或者排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及时,导致在暴雨后大量洪水从地面裂缝和塌陷区溃入井下造成水害事故。

(二)矿井透水事故针对性预防措施

1、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摸清采掘区域内断层、含水层赋存状况 及准确位置、标高情况,及时做出水文地质分析报告,制定防范措施,不失时机的做好防治水工作。

2、坚持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工作中要制订出安全可靠的探放水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并报生产 科、安全科审核后执行。特别是巷道内的出水点,都必须建立测水台 帐。经常观察井下涌水变化情况,发现水量增大或异常时,要及时向 总工程师汇报,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下山巷道掘进中,必须配排水设备,并经常检修,保证正常使用。

4、接近可能发生灾害水源时,必须查明水头压力和充水情况,根据 煤、岩硬度系数,确定合理的防水煤岩柱尺寸;

5、遇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必须进行探放水:(1)接近含水层;(2)接近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构造。如:断层、密集裂隙带 等;(3)接近地质钻孔,特别是封闭不好的地质钻孔;(4)接近可能积水采空区、老巷;(5)有透水预兆采掘工作面。探放水钻孔的布臵要科学合理,全部工作要有专门施工组织设计,放水阀、止水塞必须满足要求,放水时 应按放水试验所预计的涌水量准备好排水设施;(6)采掘工作面穿越破碎带时,应制定专门措施,确定合理的施工 工艺和支护方式;(7)锚喷巷道的工作面必须有可靠的临时支护,支柱必须支在实底 上,支柱间要有撑杆以增强其整体性;碹胎的拆除要满足规程及规范 的要求;(8)承压含水层存在时,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 头值时,必须进行疏放降压的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将水压降至安全水 头以下后,方可进行采、掘工作;(9)疏水降压钻孔应布臵在富水地段。钻孔孔口的固定方法及安全 控制等要进行工程设计,做到安全疏放水;放水巷道要修建必要的防 水闸门和排水设施。(10)在巷道穿过含水断层时,要确定探水警戒线,探水超前距离要 大于 30m。当穿过断层时要加强支护,严防冒顶;穿过后,应及时进行永久支护、灌浆,防止“滞后突水”。(11)在工作面接近透水构造或隔水煤、岩柱前,要核查防隔水煤岩 柱的可靠性。(12)各采掘工作面人员,必须熟悉各地区的避灾路线,掌握透水征 兆时,若遇到巷道或煤壁发潮、“挂汗”、发暗、挂红;发生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用手触摸煤层时有发凉的感觉、空气变冷;出现 压力水流、裂隙发生涌水;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水味发涩或有臭鸡 蛋味或其它异状时,必须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工作人员。(13)雨季到来前,要充分做好防汛工作,对排水设备(包括水泵、管路、供电路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水泵台台完好,管路趟趟 管用,截水门个个灵活可靠,备足防汛物资。井田和工业广场内要做 好疏排水工作。(14)定期清理水仓和检修排水设备,确保水仓的有效容量和排水能 力。总之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 必须按照“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抓出成效,防患于未然,最终实现零事故,确保矿井长治久安。

二、顶板事故风险灾害原因分析、针对性措施

(一)巷道顶板灾害指在井下采、掘、修施工过程中由于矿山压力或 支护不当造成巷道内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等顶板事故。灾害的发生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地质构造: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造成的断层、褶曲发育、挤压、破碎带、冲 刷、节理、裂隙。使煤层的赋存状况极为复杂以上地质构造特征使巷 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引发顶板事故。

2、巷道围岩状况 :巷道围岩状况包括围岩岩性结构、围岩移动、巷道断面、服务年限 等。巷道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岩石的强度降低等导致了顶板事故的不安 全因素。

3、开采深度: 开采深度较大会使巷道支撑压力增加从而造成巷道变形。

4、煤层倾角:煤层倾角大的地段由于重力作用使围岩倾斜下推力增大巷道出 现鼓帮、底板滑落及顶板冒落等形式的破坏。

5、管理人员对防治顶板灾害工作管理不到位,防治顶板灾害投入的 人力、物力不足及预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培训不到位等组织管理 因素也可能导致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

(二)灾害原因分析:顶板事故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矿井事故中,顶板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 个过程,顶板冒落也是如此,任何冒顶发生之前总要出现各种各样的 预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辨别,根据各种预兆,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1、顶板冒顶(1)采煤工作面大冒顶的预兆,采煤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采空区面积逐步增大。当厚度不大的直接顶逐渐垮落,坚硬的老顶大面积悬 露时,工作面顶板岩层形成一处自然压力拱,煤壁受压发生变化,造 成工作面压力的增大,工作面顶板、煤帮、支架都会出现冒顶前的各 种预兆。(2)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由于直接顶垮落使老顶失去支撑,形成悬梁状态,并 随着采空区增大而急剧下沉切断 发生不均的断裂声。(3)顶板连续掉落顶板大面积来压时,在破碎顶板处有粉碎末下落。(4)采空区不断听见闷雷声 因直接顶随采动影响逐步垮落,老顶暴露面积增大,这时老顶和 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沿煤壁或切顶线发生断裂。(5)煤层支柱直接断裂下沉 顶板来压时,支柱受压变形,压缩量急剧增加。(6)采空区信号柱弯曲折断 使用木支柱支护的工作面顶板来压时,支柱大量压损折断,底板 软时支柱穿底下沉。(7)煤壁片帮增加。由于顶板来压下沉煤壁受压而产生下沉。(8)瓦斯涌出量增加,有淋水的采面淋水增大。

2、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原因与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地 质构造突然变化;巷道支护没有到位及支护质量差;巷道失修严重; 矿车掉轨引起撞倒支架等。为此,须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1)加强对所有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的分析,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2)严格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搞好巷道工程质量的管理;(3)加强巷道的安全检查与管理,加强巷道的敲帮问顶工作;(4)对支架巷道,必须强制使用前探梁;(5)合理布臵巷道,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带等。

3、局部冒顶局部冒顶预兆遇到工作面顶板松软、破碎、易冒落的煤层时,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支护或支护不符合要求,没有及时进行敲帮问顶,都 有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冒顶前一般均有各种预兆出现:(1)顶板岩石有缺口或缺口处产生新的裂口。顶板脱层产生裂隙。有时稍作震动就会冒落;(2)顶板断裂时,裂隙内长有活矸。当顶板沿裂缝向下错动时,裂缝内活矸就会掉落;(3)棚梁在支柱上偏移,棚梁、棚腿背部有响声。(4)支架变形,棚腿移动,有推梁危险。

(三)针对性预防措施:

1、掌握好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变化规律。正确选择采面放顶距、支护形式、控顶距和切顶方式。加强采面管理及时回柱放顶。确保顶板按要求冒落,否则要采取必要措施直至强制放顶。严禁手工回柱放 顶。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危石、浮矸。顶板破碎时要及 时进行支护,禁止空顶作业,支架巷道坚持使用前探梁。

3、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做到一步到位,对不合格工程要及时责令 整改,消除隐患。

4、采掘工作面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形 式和施工方法,所有巷道必须先加强支护后才能开口。

5、采掘工作面遇到难施工地段,必须派有现场实践经验的老同志跟 班指导,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采掘工作面和在用巷道出现断梁折柱要派人及时修复,巷道修复 必须由外及里逐架进行。

7、发现冒顶预兆时,要组织人员立即加固工作面,同时采取必要措 施控制工作面,如果加固来不及,应立即把受灾区域人员撤至安全地 点。

(四)冒顶事故处理 :

1、冒顶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积极组织处理。如果有人遇难,应 尽快抢救遇难者,并派人迅速报告矿井调度室。遇难人员应根据实际 情况积极自救。

2、矿井调度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以便迅速组织应急 抢救。

3、遇险者如果被堵在巷道里面或采面某一个角落时,应定时发出信号,以便抢救人员知道遇险情况和有方向地进行处理,并设法解决风 水问题和运送食物。有风水管的出事地点应打开风水管,以供遇险者 使用。如果冒顶严重,处理时间较长,遇险者应平静等待不能乱** 叫,以免消耗体力和氧气。如果冒顶不严重在短时间可处理好,条件 许可,遇险者应积极配合处理以便尽快脱险。

4、采面冒顶或采准巷冒顶不严重,应采用整修采面或采准巷办法处 理。如果采面冒顶或采准巷冒顶严重无法整修处理,且有人被堵在里 面时,应重开切眼方法救人。

5、掘进工作面或巷道冒顶应采用整修巷道办法处理,如果冒顶严重 无法处理又有人遇险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首先救人的有效措施进 行处理。

6、抢救出的遇险人员,应根据伤势情况进行现场救护或立即送医院 抢救。

(五)措施落实情况

1、顶板管理自检情况:为了抓好顶板管理工作,落实顶板管理责任,落实顶板隐患的排 查和治理,现场工作中真正把顶板管理措施、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 实现安全生产,由总工程师在调度室会议室组织各专业科室,技术科、地测科、调度室、安全科、机电科等科室部门及各生产、技术员对井 下各施工现场对照规程措施进行自检。

2、顶板管理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情况 成立矿井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健全由总经理牵头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隐患治理责任,及时排查分析分管范围内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突出顶板管理工作重点,总工程师坚持每月组织排查一次,在生产调度会上通报落实;安全科、调度室坚持每天排查一 次,做到项目、措施、资金、时间、责任“五落实”,根据排查隐患,生产单位、生产科室、安全科及专业副总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隐患治 理措施,生产单位严格按照隐患治理措施落实到现场,安全科严把隐 患销号制度,安排复查、验收,直至消除隐患,切实确保矿井的安全 生产。

3、规程措施的编制制度 严格按照《煤矿作业规程》样本和要求进行了编制,确保采、掘工作面一面一规程,坚持一工程一措施,采煤工作面初采、过断层、过老巷,初次放顶、停采撤面、顶板破碎,掘进工作面开门、施工、透巷、过巷、掘各类小峒室、过断层、顶板破碎,巷修区回撤、修复 等都专门编制了专项措施,作业规程会审严格坚持由生产技术科牵头,总工程师主持,分管副总、地测、安全、通风、机电等技术人员 参加的制度,总工程师牵头组织技术、地测、安全、调度等部门对全矿在用作业规程和措施进行检查,查出问题,并由技术部分专业对照问题进行整改,经复查,每条问题都整改到位。及时补充分析意见或补充措施,确保规程措施能够符合现场、指导现场。

4、规程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情况 每个采掘工作面、每一个施工地点都配臵了安全员,严格要求各 施工地点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进行施工,每天每班都有科室人员盯班或下井检查,能够严格检查规程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情况,对不按规程措 施施工的现象,由于检查力度的加大及处罚力度的加大,各施工地点 按规程措施施工的现象较好。

5、现场工程质量和职工正规操作情况 矿下井检查人员逢人必提问,班前会每会必提问,积极引导职工 “学规程、用规程、正规操作、干标准活”,使职工自觉做到正规操作、按章作业。通过教育与引导,现场工程质量达到了《煤矿质量标 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要求,达到了规程措施要求,但局部还有待提高。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计划制定福泉市仙桥乡茶园煤矿水 灾事故和顶板事故两个专项预案,并贯彻学习到位。

篇2: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

本次补充辨识评估,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要求,重点针对瓦斯可能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害因素开展分析和辨识,补充辨识结果补充至2018安全风险管控报告中。

一、现状分析

义络煤业于2017年8月组织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7.57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6.93m3/t。

二、风险辨识

(1)36060上巷及切眼掘进

36060工作面上巷设计长度282m,该煤层工作面二1煤层发育不稳定,煤层厚度在0.2~4m之间,平均煤厚1.8m左右,在局部煤层内沉积有体积较小的夹矸,在-100m西一石门向西100m煤厚在1.7~3.1m左右,预测约至-130m标高向下煤层会逐渐变薄。

36060工作面上巷掘进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风筒出风口距正头不超过5m。局扇必须采用“三专”供电,即: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及自动切换装置;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甲烷电闭锁,保证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停风后能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自2018年3月份开工至今,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保持在0.2%左右,风量充足。

(2)36060下巷掘进 36060下巷掘进工作面巷道设计长度550m,工作面二1煤层沉积不稳定,且厚度变化大,厚度约0.2m~4m,平均1.8m。

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通风,局扇必须采用“三专”供电,即: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及自动切换装置;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甲烷电闭锁,保证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停风后能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自2018年2月份开工至今,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保持在0.1%左右,风量充足。

(3)35采区-90车场掘进

35采区-90车场为岩巷掘进工作面,35采区-90m车场属于35采区二阶段主要巷道,该工程利用安装在35采区-90m车场局部通风机向工作面送风,乏风由掘进工作面经35采区-90m回风巷进入35采区回风上山进入总回风巷后经东三风井排出地面。

(4)36采区总回风系统

36采区现有36060上巷掘进工作面、36060下巷掘进工作面两个煤巷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由局部通风机供风,回风流由采区回风巷至采区总回风巷经东一回风井排出地面。

(5)33采区总回风系统

33采区现有33040一个回采工作面,工作面为独立通风系统,回风流由采区回风巷至采区总回风巷经东三回风井排出地面。

(6)35采区总回风系统

35采区现有35020一个回采工作面,35采区-90一个岩巷掘进工作面,两个工作面均为独立通风系统,回风流由采区回风巷至采区总回风巷经东三回风井排出地面。

三、综合因素分析

1、井下大面积停电会造成采掘工作面瓦斯聚集,导致瓦斯异常升高,可能造成瓦斯事故

2、主通风机停止运转,造成井下风流紊乱,局部出现瓦斯聚集,可能造成瓦斯事故

3、井下在用通风设施不完好或未正常使用时,造成供风量达不到要求,易造成局部瓦斯聚集,可能造成瓦斯事故。

4、盲巷、密闭、掘进工作面的冒落区、巷道的顶部、采空区、工作面的上隅角、开采后和掘进中未及时通风或封闭的巷道都是瓦斯容易聚集的地点,可能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

5、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采空区管理,回风隅角易发生瓦斯聚集,可能造成瓦斯事故。

6、拆除密闭排放瓦斯期间,可能造成瓦斯事故。

7、掘进工作面掘进期间,正头可能发生顶板突然垮落,造成瓦斯突然涌出,可能造成瓦斯事故。

8、排放瓦斯期间,瓦斯流经回风流,回风流电器设备失爆,可能引发瓦斯爆炸,造成瓦斯事故。

9、巷道贯通期间,可能造成通风系统紊乱,局部形成瓦斯包,可能造成瓦斯事故。

10、巷修期间,顶板及巷帮可能造成垮落,造成瓦斯事故。

11、局部地点供风不畅,造成瓦斯聚集,可能发生瓦斯事故。

篇3: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

根据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的发生是一系列有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衍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害因素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作用下,逐步发展成为事故隐患;同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一定的管理、控制手段对有害因素进行系统识别和有效控制,并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事故有害因素的及时、有效、系统的识别和控制至关重要,它是避免有害因素发展成为危险隐患的关键工作,如图1所示。

天然气行业属于安全环保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2]。天然气开采是一项高危、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开采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诸多风险,极易发生有害事故,加之大多数事故都是突发性的,事故危害大,且处理棘手。因此,对天然气开采进行事故有害因素辨识对于天然气安全生产、保障国家财产及人员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危险辨识是进行风险评价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基础性和前置性步骤[3]。近年来,关于有害因素辨识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诸多部门和专家的重视,胡玢[4]等基于PHA分析法提出了采用“工艺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来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方法;程玉河[5]从储运设备与设施、人员及安全管理、环境和职业危害等方面,对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辨识;高军[6]等对川渝地区天然气开采致灾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张启波[7]等把某油气田各个生产场所划分为独立的生产单元,结合各单元的作业特点逐一进行了有害因素危险分析等等。然而,我国在天然气开采危害因素辨识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研究思路及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我国的天然气开采现状如何,天然气开采事故的原因、危险有害因素都有哪些,在实践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有害因素识别、危险规避等都是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 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步骤

天然气开采风险有害因素多而杂,且涉及到的操作流程和环节居多,故对其识别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与专业性。

天然气开采技术含量高、工艺流程复杂,涉及到的科学原理及专业知识在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有体现,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也都隐藏其中,科学性与专业性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第二,全面性与细致性。

天然气开采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引起的,如一些设备上易被忽视的较弱静电往往是国内外众多爆炸事故的起因,天然气开采部门应以生产装置为核心,从项目设计、工程建设、装置生产、检维修、技改技措、折除报废等过程和环节一一入手,进行危险源辨识[8]。

第三,系统性与整体性。

对整个天然气开采系统进行全面剖析,分清主要危险、危险因素及相关因素、内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系统思考。

第四,可预测与可检验性。

开采场所一些物质由于其本身的特有属性在某些阶段不易被有效辨识,可以采用模拟分析预测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寻找它们的衍变过程,发生位置等,为有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提供参考[9]。

天然气开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并借助科学可行的方法来开展,以防止有害因素的遗漏和忽视。目前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方法有专家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法、因素图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广泛应用在各类事故有害因素的识别及管理上,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在进行天然气开采有害因素辨识时,不仅需要结合天然气开采流程的特点,还需要考虑该方法是否简单适用、能否满足实际需要、执行成本如何等问题。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一般步骤如图2所示。

以钻井为例,钻井相关理论和操作繁多,需要辨识领导小组或机构首先咨询钻井领域专家,制定出有害因素辨识的范围、单元或模块;其次,把各单元详细的辨识计划和要达到的效果下达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操作工人,以明确目标;第三,管理人员监管,钻井技术专家参与咨询与分析,钻井作业工人提供危险有害因素,钻井安全部门提供具体事故案例;第四,钻井技术专家与安全专家选择合适的辨识方法,根据收集的现场及事故案例资料总结分析;第五,结合井身特点,与实际生产和事故相比较,以检验辨识结果;最后,应对辨识出的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当然,具体的辨识步骤比图2所示的流程要复杂、细致的多,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辨识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操作过程、不仅要考虑各点的情况,还需要考虑各层面的具体情况,更需要大量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协作。

3 天然气开采常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合理、科学、系统的进行有害因素辨识是进行危险识别、危险控制的前提,是消除事故隐患的必要保障。常见的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许多种,有些是从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直接入手的,有些是从已发生的事故开始,追本溯源逆向分析,寻找危险有害因素,本文从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即从设备设施、人为操作及日常管理和外界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天然气开采常见危险有害因素。

3.1 设备缺陷方面

目前常用易损性来描述物体在特定环境下承受外界作用力的能力,易损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构成材料、内部结构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选择优良的材料并按照科学的构造方法进行加工而得到的物体,其易损性较小,因此承受外界冲击的能力也就越强。天然气开采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常年处于高温、高压、高腐蚀的环境里,对其材料、构造具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天然气开采设备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成本高、维护操作难等原因,开采设备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多的安全隐患。为便于分析方便,本文对天然气开采中的钻井、完井作业、采气作业、地面设施建设等基本作业单元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总结归类危险有害因素如表1所示。

3.2 操作、管理方面

人为操作失误和管理缺陷是导致天然气开采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企业都相继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印制各项安全手册、举办各类教育和培训、甚至演习,但是由于操作和管理造成的事故不断发生,而且发生频率也有所加大。一方面教育和培训还需继续加强,另一方面提前发现识别出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隐患也很有必要。如表2所示,本文将从井场设计、井场建设及施工和日常操作管理三个方面对危险有害因素总结分析。

3.3 外界环境方面

从大量天然气开采事故案例中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不仅仅全部来源于开采设备、操作和管理,作业区以外的不良环境因素也会成为威胁天然气正常开采的危险有害因素。有效识别和防控外界不良环境因素,能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损失的程度、缩小影响的范围。如表3所示,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外界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

4 天然气开采风险评估

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方法应建立在可靠的危险辨识方法和危险辨识全面、准确的基础上[10]。在有效的辨识出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级别进行合理评估,以确定其危险程度,进而实施针对性的分级监管。用于风险评价的方法很多,鉴于天然气开采过程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的财产损失风险级别较适合用以下方法来实现:

第一步:危险有害因素财产损失风险值的实现

undefined

F:某一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值;

P:某一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概率大小;

S:某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在某一作业场所实际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频数;

C:某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引发安全生产事故产生财产损失的大小;

其中,风险值表示的是从财产损失角度来看的某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程度,通过概率、频数和损失的乘积得到;概率值通过天然气开采安全技术专家组讨论,结合大量一般天然气开采事故的案例统计分析得到;频数通过所评估的某一作业场所以往实际发生事故诱发因素的统计数据得到;公式中的C所指的损失不涉及人员伤亡,只表示各项物质损失的经济表现,即货币量。

第二步:编制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等级评估表

编制风险等级评估表的目的是将天然气开采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区别对待,区分出危险的严重程度,以便进行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监管。

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其中第三条根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进行了划分,如表4所示。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财产损失风险值和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亦可将天然气开采的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级别划分为四类:Ⅰ特别重大危险

有害因素、Ⅱ重大危险有害因素、Ⅲ较大危险有害因素、Ⅳ一般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级别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其它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如危害影响的范围、危害影响的时间、危害扩散的速度等,亦可以分为更多、更细致的风险级别,以便采取更加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综合风险等级评估表如表5所示。

其中,伤亡人数也是通过对大量一般天然气开采事故的案例统计分析得到。此方法对于天然气开采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来讲,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评估效率相对其他评估方法较高。由此,经过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专家、作业工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编制出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估表,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级别,可以为天然气开采风险预防与控制提供分级应对措施。

5 小结

基于国民经济和天然气开发战略需求,大量天然气陆续投入开发,面对开发的需求与开发的风险之间的突出矛盾,天然气开采应急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天然气安全开发的关键问题[11]。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又可以加强天然气开采安全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提高天然气开采企业的应急能力。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是当前天然气开采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一种思路,初步探讨了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理论。天然气开采危险因素多,危险事故屡有发生,加之目前对于危险因素的辨识及规避都尚不成熟,故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害因素,同时提升有害因素辨识水平,完善辨识方法,第一时间排除危险隐患。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建立更加完善的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及风险评估理论体系,应用于开采第一现场。

摘要: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给天然气开采带来了了巨大压力。天然气开采属于高危、高技术含量的作业,开采的整个过程伴随有诸多风险,极易发生突发性有害事故,且处理棘手。挖掘并分析天然气开采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对于提前做好突发事故预警预防、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等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结合近年来天然气开采大量事故资料,从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出发,提出了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原则、步骤,从设备缺陷、管理操作、外界环境三方面分类汇总了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一种适合天然气开采的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方法,从而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级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王凯全,邵辉.事故理论与分析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4

[2]赵奇志,齐金郦,曹民权.海外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承包商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2):167-172ZHAO Qi-zhi,QI Jin-li,CAO Min-quan.Contractormanagement aiming at HSE performance win-win[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2):167-172

[3]罗艾民,陈平,多英全,等.定量风险评价(QRA)中的危险辨识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54-57LUO Ai-min,CHEN Ping,DUO Ying-quan,et al.Method of hazards identification in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54-57

[4]胡玢,靳江红,王晓冬.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8(1):166-169HU Bin,JIN Jiang-hong,WANG Xiao-dong.Approachto identifying hazard and detrimental factors in productionprocess[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08,8(1):166-169

[5]程玉河.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9(9):18-20Cheng Yu-he.Hazard identification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J].Safety Health&Environment,2009,9(9):18-20

[6]高军,刘先涛,吴芳芳,等.川渝地区天然气开采引发灾害风险的致灾机理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2008,(3):216-217GAO Jun,LIU Xian-tao,WU Fang-fang,et al.The dis-cussion on the principle of natural gas production causingdisaster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J].Digest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8(,3):216-217

[7]张启波,马丽丽,董华.油气田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J].广州化工2,0093,7(7):200-202ZHANG Qi-bo,MA Li-li,DONG Hua.Hazard analysisof oil and gas field working and its preventive measure[J].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2009,37(7):200-202

[8]高士军.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再认识[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7,23(5):17-18GAO Shi-jun.Re-recognition of hazard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J].Petrochemical Safety and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2007,23(5):17-18

[9]李美庆.安全评价员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08

[10]何川,刘功智,任智刚,等.国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比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5):148-153HE Chuan,LIU Gong-zhi,REN Zhi-gang,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worldwide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model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06,(5):148-153

篇4: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

关键词:变电站;防误装置;安全风险辨识;整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106-01

防误装置被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中,以确保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性。防误装置的类型比较多样化。包括:监控系统逻辑防误、微机防误、电气电磁防误和机械程序锁等。我国很多变电站系统相对比较陈旧,其防误手段也比较简单,无法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的变电站防误需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识到老旧变电站防误系统改造在变电站的改造、扩建和修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减少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变电站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率。

1 防误装置的重要性及要求

变电站的日常改造和整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故障灯安全隐患。同时,操作不当也有可能导致电网的瓦解和崩溃,从而使电力企业面临相应的损失,不利于人们的日常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专业人员要结合具体的变电站运行情况,对防误装置进行闭锁,从而保障电力人员在变电站维护和整修过程中操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有效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隐患。防误装置以其可靠性、安全性和便捷性,被普遍应用于变电站建设中[1]。

2 变电站防误安全风险辨识

通过对我国某地的变电站防误情况进行调查,其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集控式微机防误系统存在设备虚遥信问题

集控式微机防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监控主站的通信,其开关和刀闸为实遥信。近年来,变电站监控主站系统逐渐被改造和升级,而集控式微机防误系统已经无法实现与新型监控主站的正常通信,导致其不能对现场一次设备的实际位置进行采集,其开关和刀闸也都为虚遥信。电力人员要根据当前运行方式对设备进行人工置位,然后进行现场开票。如果当前运行方式不符合标准,会出现开票错误和操作不符合五防条件,从而导致错误操作。

2.2 普通挂锁的应用

普通挂锁虽然也能够确保一定程度的防误,但其一般通过人工方式对闭锁条件进行判定,无法满足防误的具体要求。相关电力人员要结合最新防误要求,将电磁锁防误方式应用于电容器和接地变等网门设备中,并在电磁闭锁电源回路接入开关和刀闸等辅助接点,以形成闭锁。其与一次设备状态转换要求相符合,在电气接线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

2.3 部分临时接地点未纳入防误系统

传统的变电站主编各个侧接入点通常是通过普通挂锁或者微机五防挂锁进行防误。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变电站主变各侧接地点被纳入逻辑闭锁或者电气闭锁防误中。

2.4 程序锁防误

程序锁是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防误方式,因其不符合最新的防误要求,应用相对较少。生产厂家大多注重对新型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因此程序锁损耗很难进行补充或者更换,从而导致各种故障和问题的出现[2]。

2.5 系统改造升级压力

对我国变电站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微机五防系统的运行年限都已经超过数十年。无论其运行质量还是运行效率都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电脑主机、五防钥匙和传输适配器的运行年限相对较长,随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故障问题,影响了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相关电力部门要重视对系统的改造和升级,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相关的防误要求,为人们的日常用电带来便利。

3 防误系统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变电站的改造、扩建工程是一项工程量比较大的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施工因素也相对比较多。电力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对防误改造的具体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对变电站防误操作的相关功能进行不断完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都会导致防误系统改造中出现各种问题和故障。

防误系统改造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防误系统是倒闸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防误系统的要求相对比较高,无法满足具体的防误要求,影响了变电站防误装置的整体性能。其次,相关管理部门认识不到防误系统改造在变电站日常管理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变电站的施工和改造过程中,未能对变电站防误系统进行充分考虑。加之变电站后期施工过程中受各种施工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变电站防误系统的具体改造需求,导致防误系统改造不符合实际的变电站建设要求。

4 防误装置相关整改措施

相关工程负责人要结合变电站的防误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计划,以降低变电站改造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促进我国变电站防误功能的完善和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一,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变电站的具体防误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变电站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规定和规范,并对变电站的具体防误改造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以指导变电站防误装置的整改工作。同时,管理人员要结合具体的设备情况和防误改造资料,对防误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实现防误系统和主设备的同步运营和工作。

第二,相关管理人员要重视集控式微机五防改造工作。集控式微机是变电站防误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施情况,进行集控式微机五防的改造工作。如果变电站长时期内并没有具体的工程实施情况或者工程实施计划,主管部门要对集控式微机系统进行专门的立项改造。在集控式微机五防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变电站具体需求,对微机防误系统主机和站端综合自动系统接口功能进行增加和完善,实现与一次设备的实时对位。

第三,如果网门和临时接地点等设备应用的是普通挂锁方式,可以将网门和临时接地点应用到微机五防系统防护管理中,对设备库和规则库进行不断完善,以促进五防挂锁的增加。接地变和电容器等一般不会对主变线路设备产生影响,如果变电站内长期没有工程计划,也可以对其单独列项进行改造,以促进其防误系统的完善和整体防误性能的提高。

第四,变电站防误装置整改过程中,有一部分微机防误系统,无论是其性能还是运行状况都相对比较差。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变电站的具体工程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如果其改造工期相对比较长,或者限制性因素较多,可以应用同类型装置进行代替,以提高变电站防误装置的整改质量和效率。

5 结 语

变电站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用电质量。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对变电站防误装置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和整改的重要作用,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关技术人员也要结合具体的防误情况,对防误系统进行完善和更新。同时,重视对相关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将新型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变电站防误装置整改中,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成戊.浅析变电站防误装置及其发展方向[J].湖北电力,2010,(3).

[2] 张世琦,王亚南,刘剑.如何加强变电站防误装置建设[J].价值工程,

篇5: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

鄂尔多斯市通惠供热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于2013年委托北京大方安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资质)对热力、燃气工程运营、安全生产进行现状评价,并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2013年11月完成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其中包括《鄂尔多斯市通惠供热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燃气一期工程安全现状评估报告》、《鄂尔多斯市通惠供热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康巴什新区热力工程安全现状评估报告》、《鄂尔多斯市通惠供热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热源厂热水锅炉重点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2014年8月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备案工作,并将《工贸行业建设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备案表》备案至鄂尔多斯市安监局和康巴什新区安监局。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包括:编制说明、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整改建议、安全评价结论。

其中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主要涵盖:主要物料及其危险性、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分析、厂址选择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辨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管理缺陷等内容。安全现状评价中详细明确了我公司在热力、燃气项目中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等项目内容。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所在地县级安监部门备案。在港区内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港口部门备案。

依据《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九条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我公司2014年完成安全现状评价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评价报告有效期至2017年。

篇6: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

课 制

人:核

人:发

人:

2017年6月

邯郸市孙庄采矿有限公司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案

第一章 隐患定义与特性

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灾害的影响,所以煤矿生产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对从事煤矿行业的人员来说,如何辨识隐患、如何治理隐患对保证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一、隐患定义

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也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环境的不良和生产工艺、管理上的缺陷。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二、隐患的特性

事故隐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1.隐蔽性。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不可明见的灾祸,是埋藏在生产过程中的隐形炸弹。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一定的条件下,显现出好似静止、不变的状态,往往使人一时看不清楚,意识不到,感觉不出它的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认为不该发生事故的区域、地点、设备、工具,却发生了事故。这都与当事者不能正确认识隐患的隐蔽、藏匿、潜伏特点有关。

2.危险性。俗话说:“蝼蚁之穴,可以溃堤千里”,在安全工作中小小的隐患往往引发巨大的灾害。无数血与泪的历史教训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3.突发性。任何事都存在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隐患也不例外。集小变而为大变,集小患而为大患是一条基本规律。

4.因果性。某些事故的突然发生是会有先兆的,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不同的效果,别是企业领导对待事故隐患所持的态度不同,往往会导致安全生产的结果截然不同,所谓“严是

5.连续性。实践中,常常遇到一种隐患掩盖另一种隐患,一种隐患与其它隐患相联系而存在的现象。“拨出萝卜带出泥,牵动荷花带动藕”的现象发生,而使企业出现祸不单行的

6.重复性。事故隐患治理过一次或若干次后,并不等于隐患从此销声匿迹,永不发生了,也不会因为发生一两次事故,就不再重复发生类似隐患和重演历史的悲剧。只要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等因素未改变,同一隐患就会重复发生。甚至在同一区域、同一地点发生与历史惊人相似的隐患、事故,这种重复性也是事故隐患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我们开展的举一反三排查和警示教育活动就是为了杜绝事故隐患的重复性。

7.意外性。这里所指的意外性不是天灾人祸,而是指未超出现有安全标准的要求和规定以外的事故隐患。这些隐患潜伏于人、机、环、技等系统中,有些隐患超出人们认识范围,或在短期内很难为劳动者所辨认,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巧合性,因而容易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的发生。例如 36v是安全电压,然而夏季在劳动作业者有汗的情况下,照样会发生触电伤亡事故;这些隐患引发的事故,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意外性,往往是我们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始料不及的。

8.时效性。尽管隐患具有偶然性、意外性一面,但如果从发现到除过程中,讲求时效,是可以避免隐患演变成事故的;反之,不能有效地把隐患治理在初期,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

9.特殊性。隐患具有普遍性,同时又具有特殊性。由于人、机、环的本质安全水平不同,其隐患属性、特征是不尽相同的。在不同的行业、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其表现形式和变化过程,更是千差别的。

10.季节性。某些隐患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特点,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年四季,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雷雨多等情况的出现,会造成井下供电线路受潮,出现分散性漏电现场;在汛期内,矿井受充水情况影响,矿井涌水量会增加,受导水裂隙的影响顶板淋水水加大;冬季又会由于天寒地冻、风干物燥,而极易产生火灾、冻伤、煤气中毒等事故隐患。充分认识各个季节特点,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好隐患季节性防治工作,对于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对事故隐患特征的分析研讨,其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隐患产生、发展的规律,从不同的实践角度及时感知和发现隐患的各种征兆,矫正人们的不安全行为,育人们超前做好隐患的防治工作,改善和提高物的安全状况,从而真正达到预防事故的效果。

第二章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检查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是出现明显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缺陷)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

二、联系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

第三章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管理

一、隐患分类

1.按隐患危害程度分类。

一般隐患:危险性不大,事故影响或损失较小的隐患。

重大隐患:危险性大,可能造成较大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隐患。是指在煤矿企业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因素。

2.按危险类型分类:分为水灾、爆炸、动力灾害、电气、冒顶片帮、提升运输、泄漏、中毒、危房、滑坡等。

3.按表现形式分类:人的隐患(认识隐患、行为隐患)、物的隐患、环境隐患和管理隐患。

4.按安全生产的专业分为一通三防、顶板(采掘)、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爆破和其他隐患。

二、重大隐患认定标准

(一)国务院446号令《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所列隐患。附:国务院446号令《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见附件。

(二)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精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分解细化,制定了《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文件。

附:国务院446号令《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见附件。

三、国务院第446号令对有关重大隐患的处罚规定

附:国务院446号令《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见附件。

四、《河北省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意见》

附:冀煤安管〔2015〕6号《河北省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意见》见附件。

五、《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附:冀中能源安字〔2012〕58号《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见附件。

第四章:孙庄采矿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附:孙庄采矿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见附件。

防治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每年年初矿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矿长任组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科长及各队队长担任,下设防治水领导办公室,安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2、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计划,对中长期防治水计划进行修改补充并由矿总工程师签字下发。

3、在总共的领导下,不断的更新和淘汰本矿在防治水方面的设备、设施,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4、每年汛期前有技术部门编制《汛期防汛预案》,成立防汛队伍,由防治水办公室负责准备必要的防汛工具,如:铁锹、镐、雨衣、沙袋等,组织相关人员对地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地面洪水进入井下。

5、矿井的排水能力和水仓容积,应严格按照《汛期防汛预案》的要求,定期检修排水设备和清挖水仓,并在雨季前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6、矿井必须配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本矿实际需要的探放水工具,成立探放水队伍,配备足够的探放水人员,探放水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

7、采掘工作,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8、防治水办公室组织人员,定期对井田范围内井下、下水文地质展开调查,准确掌握地表河流,井、泉水变化及井下各涌水点水量变化,并建立台账,记录建档。

9、必须定期把水文地质情况标注到相关图纸上。

10、积极与邻近煤矿协商,了解掌握其井下采空区的位置,在送巷时应注意留设各种防水煤柱,严禁挖采防水煤柱。

11、每月应定期对井下各出水点的水量、水温、水质进行测量分析,建立台账,绘制水量变化曲线图,为水害放置提供科学依据。12、13、水情、水害预报应做到年有年报,月有月报,必要时做到临时预报,并装订成册。预报人员必须认真收集现场一手资料,根据资料认真分析,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加以说明,所报资料必须提前经技术分责任审查,否则严禁对外预报。

14、预报后必须掌握一手资料,一旦发现与预报情况不符,或有其他情况发生时,必须及时汇报领导进行补充修正。

15、为保证水害防治工作有序不间断的开展,矿成立防治工作领导督察组和经过培训的探放水队伍,根据作业规程和图纸上圈定的积水线和探水警戒线位置,严格做好探放水工作。

16、防治水机构负责人全面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实施与落实,明确责任人,若因失职造成水害事故,要按职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7、每月末矿井生产计划下达时,针对所列计划,由主管技术员、技术员、组长对当月的采掘工程进行逐项排查,排查出当月所存在的隐患、贯通、拐弯、拨门等施工工程及巷道的名称,根据排查情况要及时将上月所发生的隐患、贯通及当月将要发生的隐患、贯通。告知施工单位。

18、对隐患贯通实施动态管理,每周一测量组再对掘进头面的隐患、贯通、拐弯、拨门、坡度控制进行全面排查,并做好记录。

19、对所排查的隐患贯通要及时的下达贯通隐患通知书,并对掘进进尺进行动态监督,确保安全顺利。

20、贯通具体技术要求:

岩巷控制距离为20—30米;煤巷控制距离为30—40米;快速掘进提前2—3天;高瓦斯突出巷道应不低于60米;施工巷道低于上述要求的,与开工之日下达贯通通知书。

21、所有的隐患严格按照贯通管理技术要求执行。

22、隐患顺利通过后,要及时进行确认。

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孙庄矿各单位: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7〕5号)、《孙庄采矿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邯孙字〔2017〕34号文件要求,结合孙庄矿井实际,特制定《关于开展2017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安排意见》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决定成立矿井安全风险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领导小组与专业系统组。

组长:董事长

副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成员:相关科室科长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安监科(办公室联络人:郭风生),具体负责安全风险年度辨识评估开展、考核、监督、总结实施工作。

组长全面负责安全风险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负责,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工作;成员全面负责本专业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工作。

(一)通风专业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通风区长及相关管理人员,牵头单位由通风区负责

(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防治水中心、生产技术科、钻探队、机运区负责人,牵头科室由防治水中心负责

(三)采煤、掘进专业组 组长:回采副经理、掘进副经理

成员:调度室、生产技术科、采掘区队负责人 牵头科室由调度室负责、技术科和生产单位协助配合

(四)机电、运输专业组 组长:机电副经理

成员:机运区、设备组、节能办负责人 牵头科室由机运区负责

职责: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督促责任单位严格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二、时间安排

(一)年度辨识评估阶段(2017年4月16日—5月20日)

1、水害年度辨识评估。

总工程师组织防治水中心及生产技术科、钻机队负责人,牵头科室由防治水中心负责,根据矿井2017年安全生产接替计划,对各个头面及系统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形成水害年度辨识评估报告,制定水害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瓦斯、火灾、煤尘年度辨识评估。

总工程师组织通风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牵头单位由通风区负责,根据矿井2017年安全生产接替计划,对各个头面及系统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形成瓦斯、火灾、煤尘年度辨识评估报告,制定瓦斯、火灾、煤尘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3、顶板年度辨识评估。

生产副经理、掘进副经理组织调度室、生产技术科、采掘区队负责人,牵头科室由调度

室负责、技术科和生产单位协助配合,根据矿井2017年安全生产接替计划,对各个头面及系统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形成顶板年度辨识评估报告,制定顶板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4、火灾、提升运输系统年度辨识评估。

机电副经理组织机运区及相关科室的机电、机运、运输负责人,牵头科室由机运区负责,根据矿井2017年安全生产接替计划,对各个头面及系统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形成火灾、提升、运输系统年度辨识评估报告,制定火灾、提升、运输系统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5、以上年度辨识评估结束后,由相关单位负责将评估结果报安监科备案。

(二)专业辨识评估阶段(2017年4月16日—4月20日)

1、新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牵头科室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开展1次专项辨识。

(1)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2)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3)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专业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人员,牵头科室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开展1次专项辨识。

(1)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2)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3)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3、排放瓦斯、过构造带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实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区队,牵头科室由通风区、生产技术科负责开展1次专项辨识。

(1)重点辨识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2)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3)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

4、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河北省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董事长组织各副经理、相关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牵头科室由安监科负责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

(1)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2)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3)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定、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

5、以上专项辨识评估结束后,由相关单位负责将评估结果报安监科备案。

三、管控工作安排

1、针对年度风险辨识中评估出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由副经理组织实施,首先制定实施方案,人员、技术、资金要有保障;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范围内的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2、各区队及业务保安部门要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3、各生产地区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各基层单位要明确具体规定,现场有限员挂牌,全矿严格执行。

4、分管副经理每周一组织对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

5、带班领导每天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在交接班记录、带班下井记录和带班下井指令卡中有体现。

6、及时公告重大安全风险。各生产地区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对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在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

7、定期组织安全风险知识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8、孙庄采矿有限公司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经评估专家组签字、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生效。

附:孙庄采矿有限公司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8341“ ”考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ABD 4.ABCDE 5.BD 6.ABCD 7.ABCD 8.ACD 9.ABCD

10.BCD

三、单选题

1.C 2.D 3.A 4.C 5.A 6.B 7.B 8.C 9.B 10.B 11.B 12.C 13.B 14.B 15.B 16.B 17.A 18.D 19.C 20.B

8341“ ”考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ABD 4.ABCDE 5.BD 6.ABCD 7.ABC

D 8.ACD 9.ABCD 10.BCD

三、单选题

1.C 2.D 3.A 4.C 5.A 6.B 7.B 8.C 9.B 10.B 11.B 12.C 13.B 14.B 15.B 16.B 17.A 18.D 19.C 20.B职业病危害防治试卷答案.doc

一、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21、×

22、√

23、×

24、×

25、√

二、单选题答案

1、A

2、A

3、C

4、C

5、B

6、B

7、C

8、B

9、B

10、C

11、B

12、B

13、A

14、C

15、B

三、多选题答案

1、ABCD

2、BCD

3、A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职业病危害防治试卷答案.doc

一、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21、×

22、√

23、×

24、×

25、√

二、单选题答案

1、A

2、A

3、C

4、C

5、B

6、B

7、C

8、B

9、B

10、C

11、B

12、B

13、A

14、C

15、B

三、多选题答案

1、ABCD

2、BCD

3、A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上一篇:入股申请书下一篇:探索发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