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标杆案例范文

2024-05-14

化验室标杆案例范文(精选3篇)

篇1:化验室标杆案例范文

化验室 “锻造技术尖兵,争当学习标杆”

主题教育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云电集团工字〔2013〕13号文关于《关于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本着“凝聚正能量,提升精气神”,更好地为云电集团发展服务的宗旨,化验室分会结合《化验室优秀学习型班组评比方案》,决定在全车间开展“锻造技术尖兵,争当学习标杆”主题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组长:AAA AAA

副组长:ZZZ、ZZZ 组员:QQQQ

二、总体要求

通过优秀学习型班组创建评比,转变员工心智模式,搭建员工“小讲台”,激发员工争当学习标杆,坚守岗位成才的信心,锻造一流化验室新一代“技术尖兵”。

三、活动采取的方式

1、搭建“小讲台”,开展好主题班会。所属各工段一方面要按照车间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开展班组政治学习讨论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的内涵实质、公司战略目标和美好前景、工厂主要工作任务等,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汇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其次要搭建班组“小讲台”。各工段每月至少安排一次有策划、内容丰

富的主题班会,或指定人员,或班员自愿担纲,登上“小讲台”主讲。主讲内容以各自岗位上存在的生产难题以及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为主体方向,也可选择学习工段内部所需其他相关技术、管理知识等内容。活动由工段长严格把关,班组负责落实,工段长须亲自担纲至少当一次宣讲人,活动资料按党建特色活动归档收集。

2、开展好标准化操作评比暨技能大赛活动。今年9至10月份,车间将继续开展“标准化操作评比暨技能大赛”。各工段要紧密结合日检日清,对员工标准化操作进行督促检查。车间每月的标准化操作检查结果将计入“标准化操作评比暨技能大赛”结果中。全体员工应勇于“树标杆、展智慧、秀绝活”,积极投身“标准化操作评比暨技能大赛”,取的好成绩,展露好身手。

3、开展岗位技术总结征集(与优秀主题发言评比同时进行)评比活动。凡涉及岗位分析质量技术、班组建设管理、设备精细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主题发言均可纳入评比。

四、活动结果运用

活动结果运用到工段学习型员工的评比和车间对工段组织绩效的考核评比。

1、工段班组每开设一次“小讲台”活动,工段班组组织绩效加1分。凡在“小讲台”开讲一次的员工,个人加1分。

2、工段班组员工参加标准化操作评比暨技能大赛获奖,每人次工段班组组织绩效加0.1分。获得好成绩的个人,获得名次的,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其余优秀奖加0.2分。

3、工段班组员工每上交一篇岗位技术总结征集,组织绩效加0.1分。个人加0.1分。

五、奖励办法

1、评选优秀学习型员工:车间年底汇总,对排名前8名的员工作为车间优秀学习型员工给与表彰。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员工给与一定的奖励。

2、工段班组组织绩效的考评:车间年底汇总,汇总结果统一按《化验室优秀学习型班组评比方案》规定落实。

化验室分会 2013年5月8日

篇2:CO2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案例

教师出示一个馒头, 让学生掰开, 并让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 有许多小孔, 进而教师提问: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吃馒头, 但同学们是否知道馒头中蕴涵了许多的科学知识, 比如, 你知道馒头为什么暄而多孔呢?这种小孔是怎么来的吗?别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就能明白这方面的知识———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这样从馒头开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2. 合作探究———构建新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事先准备如下药品:碳酸钠、稀盐酸、纯碳酸钙粉末、石灰石、浓盐酸、稀硫酸。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让学生进行猜想, 并提出六种假设方案为: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6.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将学生分组, 分别做这六个实验, 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如下问题: (1)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哪一组实验品最合适? (2) 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讨论后各组分别派代表发言, 最后同学们会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 (或大理石) 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适。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会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不用碳酸钠和纯碳酸钙粉末的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 不便于收集;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 附着在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 使反应自行停止。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试验的方法及科学探究的能力。而后提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怎样的呢?我们常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首先我们来看反应物的状态怎样?在什么条件下反应呢?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每组同学取一块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倒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后各组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得出反应物状态:固态和液态反应;反应条件:常温。今儿请同学们继续考虑: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料、反应条件, 教师提问:那我们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谁相同呢?C层同学回答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实验室制氢气相同, A层学生回答原因是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且反应不需要加热。那我们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呢?学生画出实验装置, 并将学生所画的研究成果用实物投影展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如何?该气体又怎样收集呢?你的收集依据是什么?学生进一步分组实验探究, 并完成实验报告, 最后用投影展示实验成果。如何填满?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呢?同理,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而后各组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最后, 教师指出该实验的几点注意问题, 这样既突出重点, 又突破了难点, 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和学生的主导作用, 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至于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这微观粒子间的反应, 教师自制课件演示。而后A层同学在黑板上板演Ca CO3+2HCl=CaCl2+H2O+CO2↑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教学重点。二氧化碳从哪变来的呢?和谁反应的结果呢?进而引出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A层同学回答。并进一步出示简单练习题加以巩固。

3. 迁移应用———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一袋碱面:碳酸钠, 你会鉴别纯碱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吗?二人一组讨论而后分组实验, C层同学答现象,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迅速放出二氧化碳。教师进而发问:实验室中能否用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呢?C层同学回答不能, B层学生回答原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度特快, 来不及收集就反应完了。碳酸钠除了和盐酸反应外能和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吗?教师出示纯碱和一瓶醋精, C层同学演示, 纯碱和醋也能反应并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课前的提问?我们吃的馒头是怎样做成的呢?为什么暄而多孔呢?二人一组讨论后A层同学回答, 面团发酵产生的酸与纯碱反应, 加热, 有二氧化碳生成, 是馒头暄而多孔。这样以馒头结束, 迁移应用, 解决问题。

篇3:化验室标杆案例范文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的又一气体的制取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对高锰酸钾制氧气和双氧水制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比较、分析,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课,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我这里有一个馒头,老师把它掰开,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呢?

生:有许多小孔。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小孔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

生:二氧化碳

师:二氧化碳在实验室里是如何制取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 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师:首先,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原料,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药品,请同学们猜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有哪些药品组合呢?同学们看大屏幕:

师:首先咱们从碳酸钠粉末入手,看有哪些药品组合呢?组内同学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组内派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自由回答

师:还有吗?同学们设计出了4组药品,

师:下面请同学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究竟哪一组药品更适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呢?

师:同学们做实验时注意,每组4位同学做实验,其他同学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所做实验要与试管标签一致。液体量应控制在2 mL左右,做完实验后,4支试管按顺序排好,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实验后试管内的药品先不要倒掉。下面开始实验。

生:实验

师:巡视并指导

师:这4组实验中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自由回答

师:你认为哪一组药品更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先看1、2组。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生:自由回答

师:粉末状碳酸钠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太快,不易收集。再来看3、4组,哪一组更合适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稀硫酸隔绝,反应就停止。因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原料是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板书]原料

师:同学们再来看大屏幕:友情提示中我们提到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因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原料是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在这里我们强调出了稀盐酸,能否用浓盐酸呢?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这是一瓶浓盐酸,打开瓶口,注意观察,瓶口形成白雾这说明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我们用浓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生:制得的二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说明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不纯。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条件又是怎样的呢?

生:常温

[板书]条件

师:我们知道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相互接触,即开始反应,注意反应后生成了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写出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写。

生:

[板书] CaCO3+2HCl →CaCl2+H2O+CO2

师:我们一起写出文字表达式。

[板书]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师:通过前面我们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学习,同学们考虑气体的发生装置由什么决定呢?

生: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师:那我们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我们学过的哪套装置相同呢?

生:发生装置同双氧水制氧气

[板书]装置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气体。

师: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几种仪器,那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呢?我们看大屏幕: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仪器:(见图1)

仪器认好以后,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想用最简单的装置制二氧化碳,应选择哪些仪器呢?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师:展示(见图2)

师:我还可以用哪些仪器来代替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呢?

生:烧瓶、锥形瓶

师:如果我想随时添加液体应如何改进呢?

生:自由回答

师:展示(见图3)

师:如果我想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如何改进呢?

生:自由回答

师:展示(见图4)

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分液漏斗呢?

生:注射器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接下来我们探究二氧化碳的收集、验满、检验方法。首先看收集方法。

[板书]收集

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且密度大于空气。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如果我们用试管来收集,如何验满呢?

[板书]验满

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师:如果我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到试管内,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要想验满只能在管口检验。

师: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

生:不是,例如氮气。

师:那如何检验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呢?

[板书]检验

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师:也就是说检验是否二氧化碳需用二氧化碳的特有性质。

师:好了,下面咱们就根据实验桌上的用品以最简单的装置为例,制取、收集、验满并检验二氧化碳。

先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温馨提示 :实验室制取、收集、验满、检验二氧化碳的步骤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先装固体再装液体3.塞塞

4.固定 5. 收集 6.验满 7.检验

师:在做实验之前,同学们先看桌面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大试管、带导管的胶塞、带铁夹的铁架台、检查气密性的烧杯、用来收集气体的试管、用来检验气体的试管、还有澄清石灰水、块状石灰石、稀盐酸。块状石灰石取3—5块,稀盐酸浸没固体即可,开始实验。

生:开始实验

师:巡视并指导

3 迁移应用,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CaCO3和Na2CO3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实际上CaCO3、Na2CO3除了能与盐酸反应外还能与其他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就是我们平时做馒头用的纯碱,面团发酵后部分产生酸与纯碱反应就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馒头里会有许多小孔。

4 归纳总结,心中有数

师:好了,本节课的知识已经学完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你可以从知识、实验操作、探究能力方面回答。

生:自由回答

5 拓宽视野,培养能力

上一篇:新疆导游基础知识下一篇:课件:新闻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