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振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24-05-08

学习王振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5篇)

篇1:学习王振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振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道德成就好医生

医生是每一个人健康和生命的守护者,所以,医生的“好”对人来说太重要了。那么,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

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王振义是好医生,他对于医学科学前沿探索的执著、坚定和勇气令人钦佩,他的努力和坚守使他收获了为绝症病人带来新生希望的金钥匙。身患重病却赶赴玉树灾区救助生命的女军医何敏是好医生,她的忘我境界、大爱情怀让人感动,她面对自身困难的坚强和对待病人的仁爱与柔情使她收获了病人的安心和由衷的敬意。武汉市社区医生王争艳是好医生,她从不开大处方,坚守清贫,保持了崇高的职业操守。他们,都是好医生的楷模。

或许,大多数医生都没有王振义与何敏那样的天分和机遇,但都能够做到王争艳那种对病人的仁爱。其实,任何一个人们广为传颂的好医生,在耀眼的光环背后,他们都是视病人为亲人,真心实意地为病人着想。所以,做一个好医生,道德感是最重要的,就像好医生柯行道在日记中写到的:好医生给予病人的,首先是心、语言,然后才是药草。

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全民输液”现象。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5瓶的水平。医生为什么这么爱让病人输液?一是输液好得快。在医患关系始终微妙的情况下,医生害怕因为自己没有“药到病除”而耽误了病人的病情,给自己找上麻烦,有顾虑在。二是输液所花的费用远高于服药,有利益在。然而,医学已经证实,很多的输液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动不动就输液是一种典型的过度医疗,还会留下许多副作用和隐患。不光是输液,过度检查现象也较普遍,动辄拍X光片,做CT,这些检查带来的辐射可能会给人造成后续影响。

自古以来,行医都被称为仁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医疗水平低下、视生命为儿戏的当然不是好医生,过度医疗、太重私利、不顾后果的医生也不是好医生,因为他们往往不愿或不屑与患者沟通、责任心不够、对患者的长远健康利益考虑不够,对病人的关爱和温情有所缺失。而对一个好医生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勇敢承担责任。真正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自然就不会有那样的短期行为。

人命关天,健康无价。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它一定是善良人性和温暖友爱的表达。我们期望建立起良好的医疗制度,真正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期望每个医生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高感;期望我们的医科教育能注入更多的人文内容,教给从医者更多医德和为医的文化,使我们的社会涌现更多对病人仁慈、关爱、善待的好医生。

篇2:学习王振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王振义同志是一名杰出的医学科学家,世界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作为一名科学家,一名医生,一名教育者,王振义创建了治疗APL的“上海方案”,开创了一种肿瘤治疗的临床新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血液学专业人才,奠定了我国血液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011年1月14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这位勇敢向白血病宣战的仁医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捧回烫着金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振义同志是继吴孟超、王忠诚之后第三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医学家,既是党和政府对他个人多年与白血病不懈斗争的坚韧和成就的奖励,也是全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和光荣。

我们要学习他坚持真理、尊重规律的务实学风。弘扬学术正气,严谨求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坚持科研质量,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王振义同志是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

一、杰出的医学科学家、世界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中,王振义同志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超乎寻常的决心和毅力,刻苦探索,顽强拼搏,攻克医学难题,勇攀医学高峰,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赢得了医学界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的高度赞誉。1994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他还被法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并获得法国荣誉骑士勋章;1994年,获得国际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奖”。此外,他还获得我国“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首届

“何梁何利科技奖”以及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世界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等多种奖项。

学习他的仁爱精神。自古以来,行医都被称为仁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人命关天,健康无价。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它一定是善良人性和温暖友爱的表达。王振义同志常说医生是最能体现仁爱的一个职业,你付出爱,就会得到爱。学习他的仁爱精神对病人的关爱和温情,能够勇敢承担责任,真正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学习他体贴关爱家人。他老伴得了老年痴呆后,6年如一日他没出过差。早晚陪在老伴身边,跟她讲话,尽管她越来越没有回应。中午下班再忙,他也要回来看她,打一盆热水,拧一条热毛巾,给妻子擦手擦脸,抬起手,轻抚老伴稀疏花白的发丝。老伴喜欢孩子,他把3个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拷到光盘里,在电脑上一遍遍放给她看。一直陪她到生命的尽头。

大爱无疆,仁者仁心,学习他人性的光辉。

篇3:血站学习王振义心得体会

201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同志的事迹,引起医疗卫生界的强烈反响。他对于医学科学前沿探索的执著、坚定和勇气令人钦佩,他的努力和坚守使他收获了为绝症病人带来新生希望的金钥匙。身患重病却赶赴玉树灾区救助生命的女军医何敏是好医生,她的忘我境界、大爱情怀让人感动,她面对自身困难的坚强和对待病人的仁爱与柔情使她收获了病人的安心和由衷的敬意。他们,都是好医生的楷模。

或许,大多数医生都没有王振义与何敏那样的天分和机遇,但都能够做到对病人的仁爱。其实,任何一个人们广为传颂的好医生,在耀眼的光环背后,他们都是视病人为亲人,真心实意地为病人着想。所以,做一个好医生,道德感是最重要的,就像好医生柯行道在日记中写到的:好医生给予病人的,首先是心、语言,然后才是药草。

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全民输液”现象。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5瓶的水平。医生为什么这么爱让病人输液?一是输液好得快。在医患关系始终微妙的情况下,医生害怕因为自己没有“药到病除”而耽误了病人的病情,给自己找上麻烦,有顾虑在。二是输液所花的费用远高于服药,有利益在。然而,医学已经证实,很多的输液其实是没

有必要的,动不动就输液是一种典型的过度医疗,还会留下许多副作用和隐患。不光是输液,过度检查现象也较普遍,动辄拍X光片,做CT,这些检查带来的辐射可能会给人造成后续影响。

自古以来,行医都被称为仁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医疗水平低下、视生命为儿戏的当然不是好医生,过度医疗、太重私利、不顾后果的医生也不是好医生,因为他们往往不愿或不屑与患者沟通、责任心不够、对患者的长远健康利益考虑不够,对病人的关爱和温情有所缺失。而对一个好医生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勇敢承担责任。真正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自然就不会有那样的短期行为。

篇4:学习王振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孟二冬的一生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的,都不过是一些平凡的事情。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孟二冬每天从事着高校教师的平凡工作,读书、写作、教书、育人。“做平凡的人是有意义的”是他秉持的一个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是他的追求。诚如北大一名教师所言,品读 孟二冬 教授的事迹,其“亮点”不过是一些平凡的“坚守”精神: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师德,坚守自己的生活。然而,正是在这普通、平凡的坚守中,他为我们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为我们诠释了如何为师、怎样为师。他的这种平凡与坚守,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省思与学习。

学习孟二冬教授,就要学习他甘于淡泊、严谨治学、为追求学识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的职业精神。孟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他埋头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其中,用7年时间写出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是一部难能可贵的资料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孟二冬教授的可贵在于,他不为外面喧闹的世界所干扰,甘坐“冷板凳”:“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为了治学,他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起上下班,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孟二冬的这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寂寞、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学习孟二冬教授,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职业道德。“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千字文》中的这句话,正是孟教授做人的真实写照。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期间,他不顾食道患病,不顾医生劝阻,直到上完最后一课,才住进医院。他先后三次大手术,躺在病榻上仍然挂念着他的学生和事业。更感人的是,就在他第二次手术的前一天,还把新入学的研究生叫来,在病床上为他们上课。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他指导研究生的学习非常有耐心,每次给学生评阅论文,都会提出大量具体的修改意见。甚至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这些尽责敬业的行为行为,都体现着一种难得的爱心,一种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

学习孟二冬教授,就要学习他热爱生活、自强不息、为克服困难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顽强精神。孟二冬是有名的“ 阳光 教授”:上课嗓音洪亮,学生们在走廊外即可闻其声;爱运动,只要不上课,他总是喜欢穿运动鞋。XX年5月,已进行了两次手术的他还报名参加了北大全校运动会的跳高和跳远两个项目;这年夏天,在他拿到了驾驶执照后,还计划着以后买车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他酷爱书法,即使在住院期间,他还是每天坚持练习书法。“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名言正体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进取、善待生命的人生态度、人格气质。在 孟二冬 教授生命的底色里,充满着灿烂的阳光,所以当他得知自己患了大病之后,并没有被击倒,而是很快接受现实,积极治疗,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 孟二冬 教授的这种热爱生命、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学习孟二冬教授,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还为这所大学的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住院治疗期间,孟二冬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同学们,他知道,那里急缺图书资料,就让爱人去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准备送给石河子大学中 文系的 老师和同学人手一张。他住院治疗,学生们去看他,他的第一句话却是“真对不住你们,你们一开学我就病倒了”。在生命经受最大考验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他像蜡烛一样无私地燃烧,将光明奉献给了他关爱的学生和追求的事业。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孟二冬教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杰出典范。他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高尚品德,是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缩影。

篇5:优秀教师王振洲的事迹

痴心教师教育 醉心家庭教育

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沙河市教师进校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王振洲是一位痴心教师教育,醉心家庭教育的优秀教师。

痴心教师教育

1998年5月,王振洲老师调入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工作,至今已有17个年头了。从中师函授班送教下乡,到小学教育专科的学科辅导,从推广普通话深入教学一线培训测试,到教师系列培训的讲座和各类教师培训的主持。在沙河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随处都有王振洲老师辛勤工作的身影,他是一位痴心教师教育的好老师,现今已经成长为河北省骨干教师,多次受邀到邢台市桥西区、邢台十二中、内丘县、保定市等地担任教师培训的主讲教师。

作为进修学校的业务骨干,他首先注重自身业务素养的提高,1999年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大学本科文凭,2003年,东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进修班结业,2006年晋评为中专高级讲师,又在2010年,考取了河北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每次担任辅导教师,先是认真学习所辅导的科目,在省级辅导中积极参与,有困惑疑难及时请教提问。为沙河市960名小学教育大专班学员成功辅导《文学作品名著导读》、《儿童教育心理学》等科目。为专升本学员辅导《素质教育概论》,成为进修学校唯一一位给本科学员上公共课的教师。

其次,他将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师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于2004年10月,主持申报结题邢台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农村教师七质七能培训模式探索》,探索具有农村教育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提出集中培训与送培下乡相结合、聘请专家与外出培训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面对面培训相结合、校外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坐班培训与跟踪培训相结合等五结合的培训模式,以提升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驾驭开发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标准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七种能力,培养农村教师的师德师风素质、教育科研素质、文化功底素质、语言文字素质、指导家长素质、团队精神素质、服务农村素质等七项素质。

第三,他坚持做讲台上的教师培训者。他有一句格言“我要么在讲台上,要么在骑行的路上”。除了积极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科目的辅导教师和主讲教师,还延伸到机关社区培训讲学。从教育系统的中师心理学、普通话教学、小学教育学科辅导、本科公共课辅导,到公务员的公共管理知识培训,再到劳动就业部门的SYB创业培训,网络社区的心理健康培训和家庭教育培训。他深知教学相长的魅力,痴心教师教育的讲坛。

第四,他善于向其他行业的培训模式学习,从2012年起,开始侧重探索教师培训中培训主持人角色的尝试。这虽然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但是他无怨无悔。只要教师进修学校有培训,特别是外聘专家学者的培训,他从联系外聘专家学者,准备专家学者的简介,到培训现场的引入组织,课间休息的过门热身游戏,培训结束后的点评,后续培训工作的安排。培训期间,他与学员几乎是全程参与。

第五,利用各种外出培训和到附近院校听课的机会,学习人家的培训经验,物色培训效果突出的主讲教师。当然,也不忘现学现卖,将培训所得及时应用于沙河市的教师教育培训中,例如,2007年11月,参加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综合实践学科的培训后在沙河市第三中学七年级的两个班上综合实践课,2013年9月,参加农村小学语文培训者培训归来后,主讲《朗读与朗读教学》,2014年11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的培训者培训后,主讲《国学经典与中小学教育》。进修学校主办的各类培训所聘专家学者,要么是他直接参加过该老师的讲座,要么是经过了同级以上教师培训部门的友情推荐。因此,沙河市教师进修的培训实用吸引人,受到了教育干部和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例如:组织聘请河北师范大学的刘毅玮教授主讲的《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袁立壮副教授主讲的《心理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张丽娟副教授主讲的《学校文化的建设与改进》,石家庄原28中校长边志学主讲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正定县南楼中学校长吴文龙主讲的《南楼中学课改实践》,天津杨村一中副校长周玉波主讲的《优秀教师的修炼》,济南三中心理教师逄霞主讲的《青春期心理与疏导》等等,效果良好,反响强烈。其中,边志学校长在进修学校讲座之后,又分片到沙河一中、沙河九中给一线教师做讲座。吴文龙校长的课改经验吸引了沙河市十多所学校的教师代表总计约260余人分两个批次到南楼中学实地取经学习。

在2013年暑假以来,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承揽了四个国培、省培项目,王振洲老师积极参与前期调研、竞标筹备工作,培训中,他负责往来授课专家的联络接待,培训现场的组织主持、培训简报的编辑整理等都为圆满完成这些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11月,他被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评为教师教育优秀教师。

醉心家庭教育

提到王振洲,很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非常钟爱家庭教育事业。这是他衷心搞好教育工作的必然归宿。1994年,他的女儿出生,天生喜欢孩子的他就开始关注家庭教育,他感受到,作为夫妻双方都是教师的他们夫妻俩对于教育孩子都存在很多困惑和不解,何况一般的家长们呢?从此他在搞好教师教育工作之外开始醉心家庭教育。2004年,他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了解到他喜欢琢磨家庭教育的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请他在召开家长会时讲讲他的家庭教育经验,同时这一年,他申报了邢台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的作用》。以此为标志,他专注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整整十一年了。他的案例《与孩子共同成长》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编纂的《儿童参与》一书。《家和事达,学成人立》被收入《河北省家庭教育经验汇编》(2005年)。2007年,他主持的邢台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的作用》顺利结题。其间,通过到5所实验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展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评选好家长,教子一得征文等活动,开始了编辑发行《家和事达》家庭教育小报,和《和谐讲堂》家庭教育杂志。现今《家和事达》编辑了140期,《和谐讲堂》编辑了40期,成为沙河市研究家庭教育的一张特殊名片。2010年,他主持的河北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网络与现实中家庭教育培训咨询模式探索》顺利结题。其间,通过网络博客发表家庭教育博文,累计点击量达到了10万次,在新浪UC语音聊天室开辟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累计进行了200多场。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家长学校教师,成为河北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

在与家长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他感受到,指导家庭教育不能依靠说教,而要通过心理沟通的层面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2013年5月,他学习拿到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在希望24热线义务接线帮助无助、频临生命危机的人群,锻炼了心理咨询的技能技巧。对于心理咨询中的房树人绘画技术,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团体咨询辅导技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华系统排列治疗技术,欧文*亚隆团体辅导等技术进行学习、培训、体验。现今,已经可以熟练的将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应用于家庭教育讲座和指导当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在邢台市范围内小有名气。2014年,他主持的河北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顺利结题。其间,开始探索借助网络与现实社区层面面向社会市场公益化的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指导、研究。公益义务咨询家庭教育个案上百例。创建14863131和谐父母效能训练学校群,通过群通话功能每周一四六的20:00—21:30分开展公益讲座、咨询、交流、读书、答疑等活动。目前,该群群友达到1230人。共享文件包含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电子书、课件、讲座录音视频等文件378份,容量达到了7.8G。

2014年,他聘请优秀的讲师、咨询师带领,五周为一期,组织了三期父母效能训练营。在2014年6月15日,他策划组织了刘茗、逄霞大型教育报告会,2014年10月18日、19日策划组织了陈静老师带领的“幸福种子智慧父母课堂”。2014年10月10日,他到邢台市晨光小学主讲《提高父母效能,构建幸福生活》公益家庭教育讲座。

醉心家庭教育,他一直在路上。2015年1月1日—2月2日,由他亲子带领的第4期父母效能训练营成功举办,凭借引进美国的托马斯*戈登博士的《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为基本教材,融合他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以及多年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经验。逐步形成本土化特色的“和谐父母效能训练”模式。

他的女儿目前就读武汉理工大学数理金融专业三年级,自己子女的教育比较成功。受其研究家庭教育的一定影响,所在的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子女学业大都非常优秀,分别有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等名牌大学就读的孩子。

如今,进修学校工作的一个亮点就是能够指导家庭教育与心理咨询。这个工作版块的领头人就是王振洲老师。现在,他正着手申报新的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立志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独特的成人教育体系之一,向学校、社区推行市场化的运作方案,创造性的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工作,提高沙河市教育事业的软实力,也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贡献。

上一篇:病虫害防治 实习下一篇:走进社区关爱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