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2024-05-23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篇1:《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一、背景信息

授课班级:高一(4、5、6、7)班 授课科目: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授课类型:新授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设计。本节内容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是:(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信息处理与交流能力中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具有信息素养的表现之一。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在本节学习中得到复习巩固,且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运用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学情分析

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高一学生已达到形式运算阶段,能够在心理上控制和考虑若干变量,抽象性思维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又存在个体认知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水平受其加工、表征信息的方式与一次所能加工的信息数量以及原有知识结构状况影响。因此,要考虑学习个体的认知差异性。

在预备能力方面,由于来自珠海市的各个区,水平不一,大部分没有使用过Excel电子表格工具,极少数学生的操作水平较高。但经过前几课时的常规软件介绍和认真学习了Office同类办公软件word,并且,前一课时末,教师还对Excel的基本知识做了介绍,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学习该节的预备能力,通过再学习和练习,能够完成目标技能的获取(即意义的建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表格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流程。

②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④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2、过程方法目标

①懂得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即从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图表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的一般方法。

②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结合图表展示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制作图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

③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重点

1.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过程。

2.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值计算,包括求和、平均数,运用函数运算等。3.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掌握分析图表数据源的方法,领悟用图表分析或说明问题的优势及意义。

七、教学难点

1.针对不同信息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图表。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挖掘组数据间的内在联系。2.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八、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法、讲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讨论探究和小组协作

九、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都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国家金牌大丰收吧,总共得了多少枚金牌啊?但是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总共得了多少枚奖牌啊,那么其他国家呢?好,那么我们马上来看一下屏幕上的这个表格,大家就清楚啦。

大家想一下,我们用什么工具可以把这个表格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呢?是的,可以用word,但是这张表体现的更多的是数据统计方面的功能,所以我们这堂课来学习另一个软件excel。

学生活动:回答提出的问题(51枚金牌、100枚、用word)

2、新课内容

①介绍excel操作界面

excel启动: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excel excel的操作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和工作簿窗口等组成。

如何在excel中输入数据(演示)②明确任务需求

在我们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加工和处理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在本课中我们需要根据班级评优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得到一份带有结论性的数据报告,具体而言就是各项均分和总均分的比较。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二维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然后在利用图表的形式将各组数据之间的对比情况更直观的展示出来,配以必要的文字,最终形成简洁的分析报告,提出意见、得出结论。③新课任务

建立表格:P50页图3-12,完成excel中的数据录入。知识点进行讲解说明:①合并单元格②设置单元格底纹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自己操作,按照课本P50页图3-12来完成数据的录入,如有困难可以问老师或者自己解决。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在我们完成的数据录入的表格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纪律分最高,哪个最低,卫生哪个最好又是哪个最差,但现在我们要求平均分和总分,我们怎么办?

教师演示:总分的计算:①选定图3-12第一周表格中B3:E5区域,在工具栏中单击“求和”按钮,完成总分统计。②选定B6单元格,在工具栏中单击“函数”按钮,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的“Average”,并根据提示,完成“纪律”平均分的统计。③用鼠标拖动填充柄方式完成“卫生”、“礼仪”两个项目的平均分统计。

3、课堂练习

练习:统计个班总分和均分

在老师讲解和演示总分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录入好的表格进行总分和均分的统计,得到最终图表。

4、堂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officExcel系列的办公软件中的EXCEL,并尝试用它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学会了简单的函数运用,得出了在数据统计方面具有的优势。那么,如何利用今天所学和所做的表格,以及如何进一步的将它转化为更直观的图表形式,敬听下回分讲。

十、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采用自主尝试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组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建构。这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怎样控制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中能够真正的按照教学的设想进行。实际教学中就发现有个别学生对待任务感兴趣,在绘制函数图象时,知道方法但操作技能不过关,说明我们农村学生信息基础薄弱。同时这节课没有学生作品展示,对培养学生自信心不够。

篇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教学中通过分析“评优活动”的案例入手,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经历“明确任务à建立表格à分析数据à形成报告”的过程,并掌握使用图表处理、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的方法。

遇到的问题:

1、利用Excel制作图表时,部分学生不会选择不连续区域,或区域选错了不知道怎么办。

2、如何引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图表类型来表达、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

篇3:《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复盘他人:转化教学模式,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 拾级而上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复盘他人, 从他人的教学中获得经验和教训, 这是一件非常划得来的事情, 因为是别人用资源在你面前演练了一番。复盘他人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对比复盘, 即复盘同课异构时, 比较自己和别人不同的教学思维、不同的着力点, 别人哪里比自己处理得好, 自己哪里处理得比别人好, 最终效果有什么差别等。经过这样的对比, 教师可以找到差距, 总结经验, 最终获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另一种是纯粹复他人的盘, 看他哪里处理得好或者处理得差, 自己试着进行复盘, 找出处理得好或者差的原因, 并找出处理得好的关键和规律, 以便在处理的时候, 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 这可以说是用他山之石, 磨自己的刀。

复盘他人最有效的一种类型是复盘名师。复盘名师, 学习他们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操作的形式、教学合作的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风格等方面, 可以较快地帮助教师建构自己的课堂。在成功的地方继续成功, 在失败的地方避免失败, 博采众长, 从而成长为智慧型教师。

精彩课堂的生成, 离不开课前的精心预设。对比复盘名师, 需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重新审视,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学的灵魂,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 它支配着教学过程,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地组织教学, 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 能够引导学生明确课堂45分钟需要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指引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估, 不断调整学习方式, 能够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及其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 学生的基础不同, 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考量, 应对教学目标做不同的设计。

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课为例, 笔者初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Excel软件, 理解Excel中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据的输入方法; (2) 掌握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基本过程; (3) 熟练应用函数和公式进行计算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过程, 理清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思路、方法; (2)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 掌握用函数和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本节课上完后, 经过安徽省教研员方其桂等老师的指导和点评, 笔者受益匪浅, 复盘后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Excel软件, 理解Excel中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据的输入方法; (2) 学会归纳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思路; (3) 熟练应用函数和公式进行计算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过程, 理清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思路、方法; (2)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 掌握用函数和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 (3) 增强规划意识, 理清、规范使用常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感受Excel软件在生活、学习中的存在价值; (2) 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在复盘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名师的指点, 教师就可以超越自己, 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 复盘的结论也将更加可靠, 将会得到更多的结论, 也更有可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这就是教师为什么希望请名师给自己复盘以及观看名师复盘的原因, 因为这比单独复盘能够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

●团队复盘:优化教学模式, 站在集体的肩膀上, 精益求精

俗话说“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 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 也拓宽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团队复盘可以打破教师的自闭状态, 激发教师的群体智慧。团队中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教学思想, 同时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审视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心智模式进而形成系统思考的能力, 为自己的成长提速。同事间在探讨中互相启迪, 个体认识融于探索思维, 集体迸发智慧风暴形成学科组的强磁场。团队复盘能够有效弥补教师自我复盘的不足, 利用集体的智慧, 共同激活每位教师的教学智慧, 能够集思广益, 在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启迪, 共同提高。只有把自我复盘融入到团队复盘中, 自我复盘才有更广泛的价值, 个体才能从团队复盘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同时, 团队复盘能够在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和自我完善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 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 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进行《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时, 笔者的思路是以“导学案”为方向盘, 以“自学—展示—反馈”为教学操作形式, 以“读书与中国梦”为教学主题。导学案的设计以“表格信息的加工过程”为主线, 即明确任务需求 (需求分析, 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 —建立表格 (规划表格, 输入数据) —分析数据 (用函数和公式计算) —形成报告。任务设置贯穿主线始终。

在本课的实际教学中, 笔者的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我校文学社团开展“读书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 并评选出校园“十大读书之星”。活动内容分为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 将征文比赛成绩的40%和演讲比赛成绩的60%进行相加得到最终成绩, 根据总分排名评选出校园“十大读书之星”。面对众多的数据, 该怎样做呢?如果文学社社长向你请教, 你该怎样利用技术帮助他呢?

(2)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环节设置的任务是表格的简单操作:插入行并输入数据;合作探究环节设置的任务是用函数和公式进行计算与分析, 如求总分、平均分、排序等。由于学生的操作水平有差异, 在设计任务时也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 本节设置的拓展任务是筛选功能的应用。

(3) 展示交流, 共同学习。此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 并解决最开始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展示及时点评, 帮助他们总结技巧和操作思路;关注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 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4) 质疑问难, 拓展延伸。这个阶段是师生再学习的阶段。“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通过质疑, 加深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 激发表现欲, 闪现思维火花, 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5) 评价分享, 以评促学。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调控教学活动, 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的过程。

由于受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限制, 笔者对教学模式还不能很好把握。这就需要不断地复盘, 特别是在名师、教研团队指导下复盘效果更佳。经过专家的指导和点评, 笔者复盘后的教学流程如下。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此环节在上述真实情境后, 出示每位评委的打分表, 让学生思考如何把4位评委的打分表转为电子表格, 帮助他们理清解决问题的规划思路, 让其明白使用表格加工软件是为了解放人, 技术是为人服务的。

(2)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此环节可在上述任务的基础上给出更多问题, 让学生有选择地解决, 要有一定的速度要求。

(3) 展示交流, 共同学习。此环节除了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之外, 还需帮助他们梳理常用工具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4) 质疑问难, 拓展延伸。此环节应适当拓展技巧和知识点。

(5) 评价分享, 以评促学。

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在课堂中采取双三维评价模式:既有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 又有教师评价小组、小组评价个人、个人自我评价的立体式评价, 其中三维目标评价贯穿整个课堂,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小组展示、学生的质疑进行评价, 小组针对合作探究环节, 各小组的展示、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另外还有自我评价, 即学生通过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 这种评价机制, 使学生能学习他人长处, 获得启发。

●自我复盘:内化教学模式, 灵活运用提炼亮点, 形成风格

自我复盘是一种最简单、最具操作性的复盘方式, 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等外在条件的限制, 也不受事情本身进展的约束, 只要教师愿意, 只要形成习惯, 就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进行复盘。一闪念, 一回想, 一反思, 一对照, 一总结, 都可以复盘。可谓是念随心转、收放自如。而它也不否定那种正式的复盘, 个人依旧可以找一个宁静的空间, 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完整的复盘。

课堂有三个层次, 从低到高依次为知识课堂、能力课堂、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具备六大特征:学生的课、动静结合的课、注重展示的课、遵循流程要求的课、师生相生的课、注重情感的课。打造智慧课堂, 教师除了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外, 还要选择精确的教学内容、精致的操作形式、精巧的合作方法, 这就需要在课中及时复盘。课中复盘, 主要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复盘。复盘目标达成状况;复盘学生状况 (如课堂参与、情绪状况、注意状态、交往状况、思维状况、生成状况等) ;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教师是否根据学情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等。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的场所。一节课中, 教师80%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点燃、唤醒、激励上, 20%的作用体现在对课堂技术流程的掌握上。在课堂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让其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课后复盘是复盘的重要形式, 可以发现和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并让这些亮点能回忆、守住, 下节课再现、发展、更闪光。而这些闪光点是不停拓展的, 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同时, 总结不足之处, 精益求精。这样一来, 学生上课更积极主动, 教师上课更兴趣盎然。

教学完本课后, 笔者课后复盘, 这节课就其教学目标来看, 设置合理,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三维目标, 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的培养;就其教学过程来看,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 大都能积极主动学习;从小组展示来看, 大多数学生都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 有收获;就其教学操作形式来看, “自学—展示—反馈”这种模式学生更易于接受, 只要教师课前培训到位, 课堂生成效果就会很好, 课堂就会得到升华。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 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教学设计, 亦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本节课的遗憾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节的知识点, 这就要求笔者在以后的教学中, 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操作实际, 分层教学要更加细化;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笔者没有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 缺少必要的组内讨论、解疑环节, 也没能满足全员展示, 这就导致在教学中, 忽视了个别学生的需求;另外, 学生缺乏对问题的质疑, 课堂教学深度不足, 没有预设的精彩。

篇4:《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网页;信息加工;信息表达

一、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缘由

新课改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必修1第3章《信息加工与表达》是高一上学期的重点及难点章节,我校信息技术课程坚持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在本章的学习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制作“个性小组网页”为中心任务,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创新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信息加工与表达》这章要求学生体验文字、数据、图像、视频、动画的简单加工,学会对信息进行集成与交流。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素材,由学生自己加工,最终集成在作品中。

二、“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

因此,“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应用

1.确定项目

将同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左右,通过小组协作,制作个性小组网页,展示小组网页,展示小组魅力。

(1)项目要求

利用Frontpage软件,完成个性小组网页的制作,整个项目有如下要求:

①有小组特色。

②有标题文字:特色网页主题名称。

③主题鲜明,有吸引力。

④有图片、视频或动画特效。

(2)项目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在信息集成的定义和一般过程;掌握利用frontpage软件完成简单网页的页面布局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网页作品的活动,知道利用frontpage等网页制作工具软件,集成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形成信息作品的一般方法,体验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小组分工合作的优势;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在团队合作中尊重理解他人的观点。

(3)项目分析

本项目是运用Frontpage软件,设计一个小组网页,通过自己的设计要求,探求信息加工的方法,最终完成作品。

重点:学生掌握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能制作出简单的网页。

难点: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信息素材,并有效集成在小组个性网页中。

2.制订项目计划

设置任务分工(总课时:6课时)

(1)如何新建空白网页,保存网页?如何设置布局表格?

(2)插入图片,调节图片大小。(图片信息的加工)

(3)如何插入层,插入文字、浮动文字、内容?(文本、数据信息的加工)

(4)如何设置背景音乐。(声音信息的加工)

(5)可以将视频、动画插入合适的位置,如何插入视频(avi),动画(swf)的插入方法?(拓展部分,视频信息的加工)

(6)如何设置超链接,在浏览器中预览网页?

教师根据项目需要的知识,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和学案,使学生有的放矢。

3.实施计划

(1)示范项目

学生上QQ空间了解个性网页设计,欣赏各种创意,教师提供一部分优秀作品,供全班学生欣赏交流。

(2)规划网页

小组分组规划网页,具体包括:网页风格,网页主题,网页内容。

(3)收集素材

学生按照小组的设计,寻求学案帮助或教师的协助中学习信息的加工以获取素材并保存。

(4)制作网页

4.检测评估

项目后期,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组组长自评:发表制作过程中创意想法,以及如何实现的方法。

小组互评:项目评价作品优缺点。

四、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思考

项目学习法适合操作性强和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积极应对困难的能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教学。

1.便于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

项目学习法以学生学习的需求为出发点来确立项目,学生面临的是确定的任务需求。

2.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下,学生学会自己去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多方面考虑问题。小组学生相互协作,明白团队的力量。

3.突破了被动学习的瓶颈

项目教学法下,学生拥有思想的自由,突破了被迫学习的瓶颈为主动学习。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需要进行学习,学习目标性强,学习效率,学习成就感也增强。

参考文献:

篇5:《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二)---利用图表分析结果

教学反思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这节的教学案例,是一个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任务、协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节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相关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方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采用自主尝试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组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建构。这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篇6: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Excel对数据进行输入、修改、统计(求和、求平均、排序等)、表格格式设置、选择性粘贴、生成图表及图表转置。

2、过程与方法:先是教师引导,然后学生看书自主探究在电脑上操作,遇到问题小组同学合作释疑,最后个别同学展示,教师补充点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运用电子表格处理数字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

利用公式、函数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三、教学难点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释疑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地点

计算机教室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1)、课件展示几张表,课程表、学生成绩表、学籍表。(2)、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现在我们来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2、表格信息的加工表达的过程

课件展示四个过程

3、课件展示第一个过程

明确任务:①提出任务

②需求分析 需要处理哪些数据?如何处理和比较?

③选择软件

4、建立表格

学生按照书上P50—P51任务1自己建立表格。(用15分钟)

这个过程大部分同学都会,鼓励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问身过的会的同学,相互交流。

问题:①合并单元格

②单元格底纹

③文本居中

④工作表标签修改、插入、删除

⑤行距调整

5、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学生照书P51任务

2、任务3,完成数据分析(用15分钟)

第一、学生自主完成;第二、学生相互讨论;第三、个别同学展示,老师点拨。

问题:①sum函数,average函数

②自动填充

③小数位数设置

④选择性粘贴

⑤表格边框设置

第二课时

1、回顾演示上节课(5分钟)

提问学生:表格格式设置,sum、average函数,自动填充,选择性粘贴等操作。

2、生成图表

学生照书上P52任务4 完成生成图表(用8分钟)

学生自主完成,可以相互讨论或问老师

问题:①生成图表时选择区域

②添加图表标题

3、图表转置

学生照书上P53任务5 完成图表转置(用8分钟)学生自主完成,可以相互讨论或问老师

问题:

图表转置按钮找不见

视图—工具栏—图表

4、完成任务6,对“三周对比”表生成折线图

抽个别学生演示本节课内容(5分钟)

篇7: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

内科大附中

樊振梅

我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分为五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教学反思。

一, 说教材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内容.它与前面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相互辉映,并贯穿了EXCEL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

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工具软件的使用已经相当熟悉,本节内容对于Excel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需求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意即工具软件的使用已经不再成为学习的困难,而更加注重其利用工具媒体表达意图的能力培养。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如学生成长档案袋、考勤表、评选表等。本节则正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以合适的表格数据、图表类型以及相关文字说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今天围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表格、图表等形式表达意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懂得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

掌握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教学重点

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如适当的图表类型及恰当的文本内容等)表达意图。

二, 说教法

设置一个总任务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加工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然后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与工作表编辑的各种操作有机结合(任务驱动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 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子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分层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 说教学过程

1、引课,运用提问的方式: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日常都见过哪些表格,哪些信息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学生回答后,随后给学生呈现表格图像)

我们也经常要处理各种各样的表格,如课程表、学籍档案表、缴费表、成绩统计表等,通过这些我们发现,有的表格一目了然就可以总结一些信息,有的表格只能看个大概,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对某些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准确的分析报告,以便我们能快速地接收和提取所需信息,作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2、进入新课:

对于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是有一个过程的,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明确任务需求(1)提出任务:通过对李小明五次的考试成绩作分析,最终要得出李小明文理哪方面更有优势。

(2)需求分析:需要处理哪些数据?如何进行处理和比较?掌握处理表格信息的需求分析方法。

(3)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是Execl。建立表格(1)温习Execl ①Execl的启动方法

②简单回顾了Execl窗口的组成

(2)正式创建表格:展示创建好的表格,依据创建好的表格,再给学生们演示一遍创建表格的过程,由于时间关系,课上只给同学们创建了一张表,另外一张表用已经创建好的表,边创建表格边给同学们简单的讲解对表格的编辑,如何对单元格进行合并、插入行、插入列,怎么给填好的数据加上表格线等。

在创建的表格中,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处理哪些数据,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比较?比较哪些数据信息更好?

讲解在李小明现有成绩数据下求平均值、求和、最大值、最小值、计数等。由于信息容纳度较多,只讲一种运算方式,点击常用工具栏中列表中有各种运算形式,选中要进行计算的数据,点击

图标,下拉

图标,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要的运算形式。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这是教学的重点,要详细讲解。分析数据

将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完后,通过分析根据表格中计算的数值建立图表,通过图表来体现表格中数据信息,这是教学中的另一个重点,怎么根据数据去创建图表,主要介绍了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建立方法,选中创建图表所需的数据,点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标,根据提示完成图表的创建。在创建图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对数据进行很好的诠释。

其实在创建表格和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图表化处理,就是一个不断分析数据的过程,所以,对表格进行了图表化的处理后,也就是对表格信息的一个分析的完成。形成报告

我们从平均分、单科成绩走势、标准差三个方面对小明同学的成绩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到了其柱形图、折线图,从柱形图可以看出理科比文科略好。

3、小结  明确目的:创建表格信息目的是什么?

 建立表格:在建立表格中我们简单的学习了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计数)

 分析数据:在对形成的数据,我们又学习了利用Excel形成图形,去对比数据方面的差异。

 形成报告:通过对表格信息的加工,最终得出结论。

 在我们整个操作过程中,也就是我们对Excel的一些功能的学习的过程,从学习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有些问题利用Excel来处理的很多优点。

4、拓展练习

让学生分组或者自己动手去做一做,根据所给高一年级三个班的“高一年级创新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统计表”,共三张。

1、将每张统计表的总分和平均分求出来。

2、根据这三张表创建一张总分汇总表,并在汇总表的基础上做折线图,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同学们踊跃发言探讨,最后形成报告。

五、教学反思:

篇8:《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教材采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上)中的《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利用通用工具软件(如Word)加工和处理电子报刊类的信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与提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文字处理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初步学习过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但是我们的学生有的来自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开展的不是很完备,所以,学生们对于软件使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另外,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团队合作、小组互助方面还需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知道电子报刊的版面设计要点及报刊版面的结构;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电子报刊要应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利用文字处理工具加工信息,并以电子报刊形式表达意图。

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表达主题内容。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教师展示往年“艺术节”照片,提出问题:今年的校园艺术节就要到了,如何向别人生动形象地介绍“艺术节”?以准备进行“校园艺术节”电子板报评选、优秀作品在学校网站展示为契机,引入新课。学生观看、思考,体会电子报刊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电子报刊有初步的认识,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出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热情。

2.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本节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完成知识体系:1电子报刊的一般制作流程。2电子报刊的版面设计要点。3版面结构组成要素。

设计意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学生自学完成知识体系,初步实现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报刊是如何从规划到成品的整个过程,为他们规划自己的艺术节电子板报打下基础。

3.案例赏析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案例“中学梦之旅”电子板报(如下页图1),提出一系列问题:作品主题是什么?作品素材有何特点?与主题是否吻合?作品的表现形式、排版布局有何特点?风格与主题是否一致?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案例,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检验学生欣赏成果(如图2),小组进行抢答。教师进行计分。计分原则:每次抢答正确,在作品评价表格(如表1)对应的分工合作评价部分+1。

设计意图:分析案例,检验自学成果,对电子板报的主题、栏目、版面等要素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在自己设计艺术节电子板报的时候可以借鉴、参照。问题抢答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促进学生融入小组集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任务中去。

4.任务PK赛

(1)思想创意PK

1教师提出任务一:根据艺术节活动内容提炼“艺术节”的主要内容,划分电子报刊主要版面,设计具有特色的报头、页眉和标题。

教师巡回指导小组讨论。各小组讨论确定艺术节主题及栏目,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填表(如下页表2)。

2小组PK:各小组展示表格,并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

小组选派人员讲解,内容包括报名和栏目名的思想性及创意等。如果得到其他小组和教师公认的优点,可以在作品评价表中的主题创意部分+1。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找出不足。每找到一点公认的不足之处,被点评小组在该项评价中-1,点评小组在分工合作评价中+1。

设计意图:只有确定主题及栏目,学生才能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接下来的操作。从繁多的活动中提炼栏目和名称,也能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思想性和创意性。小组展示讲解环节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2)审美艺术PK

1教师提出任务二:设计艺术节版面。

教师提供Word设计版面布局草图,供学生选择,修改自己的版面,主要是布局和色彩(只做主版和任一次版)。学生也可自行设计。小组讨论,组长负责协调分工,确定主版、次版版面修改人员。

2小组PK:各小组展示版面草图,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

小组选派人员讲解,内容包括版面布局和色彩搭配的特点。如果得到其他小组和教师公认的优点,可以在作品评价表中的审美艺术部分+1。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找出不足。每找到一点公认的不足之处,被点评小组在该项评价中-1,点评小组在小组活跃性评价中+1。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Word布局元素,快速实现布局草图。布局草图可以为以后的具体制作奠定基础。两个版面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内必须分工,旨在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意识。

(3)技术操作PK

1教师提出任务三:加工制作报头、报眉和主标题等元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及栏目名称,加工制作报头、报眉、主标题等版面元素。提供自学文件:Word排版欣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工协作,加工制作。

2小组PK:各小组展示制作的版面元素,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

小组展示版面元素,得到其他小组和教师认可的,可以在作品评价表中的技术操作部分+1。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找出不足。每找到一点公认的不足之处,被点评小组在该项评价中-1,点评小组在小组活跃性评价中+1。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局部,符合设计原则。提供自学文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

5.小组评价

教师将记录的评价表格展示给学生,对得分较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于得分较低的小组要分析原因,鼓励他们课后进行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提供作品评价表,让学生对于作品的考察点做到心中有数,以此对照自己的和别的小组的作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6.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说明本节课的意义。让各小组将版面草图上传至机房服务器。并让学生课下搜集本次“艺术节”素材,为继续完成电子报刊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把信息技术的教育延伸到课外。

教学反思

《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课以校园艺术节活动板报制作任务导入新课。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作品创作。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熟悉了报刊类文本信息加工与制作的一般流程和版面设计的要点,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同时在作品的创作中得到知识的升华与提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解惑、组织和指导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利用文字处理工具加工信息,并以电子报刊形式表达意图。让学生通过艺术节电子板报的制作来亲历电子报刊的一般制作流程,尤其是对其中的版面设计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设计。但是由于学生的软件技术基础比较薄弱,没有设计与版式基础知识,导致任务开展得比较困难。我在设计的时候,特意设计了五个版式草图,让学生进行修改完善。这样的设计虽然使任务较快地开展,但是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有的环节没有留下时间让学生思考,一味地为了完成任务,导致学生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到知识体系和任务中去。

点 评

本课设计明显具有“技术应用”设计特点,融合艺术节这一具体真实的应用需求,把电子板报的表达创意、内容元素、排版技术以及媒体版式等很好地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通过艺术节活动主题的多种版式模板,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设计创意与艺术修养,把基于平面设计的技术与思想,在问题、任务、交流、评价中逐步展开,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整个教学的流程层次分明、生动有趣,学生思维、学生活动和评价环节都很全面。

建议在以后的实践中有两方面可改进:一方面,“中学梦之旅”大主题下的任务要相对具体一些,如针对书法进行一定的书法欣赏、书法特长、书法交流、书法知识等指导,让学生不仅在版式上创意、创新,而且对内容的内涵也有一定的逻辑和表达创造;另一方面,在评价的针对性上指向要更明确,如“技术操作”针对哪些技术达到熟练的程度、哪些技术有一定的探索创新应用等。

篇9:《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诟病;对策;图像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Issu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mag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as an Example

Yu Yi

(Hubei Tuanfeng School,Huanggang4388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currently teaching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some criticism of specific,in-depth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imag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section of the actual teaching,put forward some ideas and designs.I hope this will encourage high school classroom to the computer with the combination,to achieve better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Criticism;Responses;Image information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近两年,我国轰轰烈烈地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实现个性化发展,还可以明确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强化人文精神,隐含着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以“生”为根的教学观点。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广泛化和普及化,很多家庭都配置了计算机,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也很早地接触并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技能,并且有小学和中学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所以,现在的高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都有很高的热情和非常浓厚的兴趣。但迫于高考的压力,最终还是以所谓“主科”科目的成绩来录取学生,而基本不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进行考核,所以各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进行压缩,给考试的学科让路,或者干脆不开设这一课程。即便是很多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还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缺少激情和活力而枯燥无味,也就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热情和较大兴趣。(二)教师的授课知识与课程内容更新之间的矛盾。目前,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前沿学科对教师的知识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跟上社会的发展的节奏。但是就目前来说,由于一些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问题,对教学工作持敷衍态度,使得这部分教师的知识更新很难跟上信息化教育改進的速度;同时也迫于高考的压力,一些教师很少有时间去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一矛盾还将继续存在。

三、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对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做到精讲,拿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巩固练习,理解提高。(二)具体分析,因材施教。由于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兴趣爱好和领悟能力均不同等原因,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也有所不同,故在教学中,可尝试分层次进行教学或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因材施教。如: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从汉字的输入等比较简易的上机操作开始教起;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从电脑绘图等要求较高的技能操作方面进行引导教学,这样就会使他们都能有所提高并顺利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和操作训练。(三)创设情境,提高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例如依靠优美的背景音乐和形象逼真的动画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谈《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当前应用的教材来说,本次课程的授课重点是本节内容中对于数字化图像的收集与后期制作。这节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十分严密,应该考虑设置一些文学教育主题内容来巧妙实现教学的目的。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都是通过电脑中自带的一些绘图工具来画画,这些操作包含的都是些很简单的图像绘制命令和基础性的美术知识,因此这个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对于数字化图像收集方法的理解,其次是对于Photoshop软件具有初步的操作能力,最后是进一步掌握图像和文字等的编辑技巧。

对于学生能力的目标则是:首先达到学生具备自主利用多媒体工具表述信息的能力,其次是在技能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精神层次方面的目标是:首先,通过图像的制作使得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加强学生自身的满足感和自信心。但是这个课程难点较多,需要逐一对难点进行攻克。

由以上的研究发现,本次课程的教学方略应该是:备课预习、目标跟踪和团队联合相结合的方式,还要在教学中穿插情景教学的方法。例如,为了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有个直观的初步了解,我先用大屏幕播放几幅未经改动的图片,这些图片包含了不同的主题,如微笑着面对世界、环境保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等,让学生观看图片并从中得到启发,随后播放运用本节课技能修饰过的照片,让学生对比原图和最终效果图,分析出达到这一标准需进行两步加工的结论,即主题文字加工和卡片效果加工。

在课程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对整堂课进行点评,最后我们制作的图片信息跟我们事先要表述的内容相符合,从而完成了课程的基本目标,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也让同学们各自的想法得到了发展和发挥。我们尊重每个孩子的思考方式,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也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要跟上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步伐。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逐步研究新形势下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加快信息化教学在工作中的深入实施,从而为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芹.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

[2]肖映铭,谢景政.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5

篇10:《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讲的课题是:《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十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分为两课时,在第一课介绍了需求分析和利用Excel软件的建立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本课时将利用图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形式上即有文本的操作,也有图形的处理,还有对文字和表格有机的结合;即锻炼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2)学会利用数据图表形成报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演示、探究,体验数据与图表间的转化,能根据需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经历挖掘数据内涵的过程,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会利用图表研究数据。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图表数据的转置操作以及数据统计操作,根据图表写出分析报告。

2、难点: 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四、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小组活动、探究。

五、教学媒体:网络教室、CAI教学软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以图片《地区产品库存量三维柱形图》为引入,说明利用三维柱形图使数据展示具体清晰的优点,并对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之后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重点、难点。

2、新课

1、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

任务4:将各周的数据转换成反映各班之间的各项评优指标情况的图表。

说明: 在第一课时,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已经能够完成P 51任务2和P 51任务3,所以在本节课当中,教师经过简单指导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教师总结各班之间各项评优指标比较情况。

2、图表数据的转置

老师经过简单指导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结果进行点评:同一组数据,进行不同的统计任务后,图表表达的信息却完全不同。由此可见,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和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不同方面的结果,这就是利用图表加工信息的价值所在。

4、图表类型的灵活运用

任务6:将评优活动各总成绩表使用折线图表表达出来。分析该图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5、小组活动:参照“任务6”的方法,分别对纪律、卫生和礼仪三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看看各个单项各班成绩的发展状况。

方法:(1)建立一个新表格,选中A1,B1,C1,D1,E1,右键 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对齐选项卡中选中“合并单元格”,单击“确定”。并在合并后的单元格内输入“一班各项目评比情况分析”。

(2)在A2中输入“评比项目”,A3中输入“纪律”,A4中输入“卫生”,A5中输入“礼仪”,A6中输入“合计”,在B2中输入“第一周”,在C 2中输入“第二周”,在D2中输入“第三周”,在E2中输入“合计”。

(3)用“复制—粘贴”的形式从填入各单元格所表示的数据并统计数据。(4)(2)单击“图表向导”按钮,选择“图表类型”中的“折线图”,然后按“完成”按钮。

(5)“一班各项目评比情况分析”和“一班各项目评比情况分析”用“一班各项目评比情况分析”的方法 进行。

老师点评: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进行对表格的加工与处理,既是对§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复习,也是对§3.2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

(一)的知识扩展,通过纪律、卫生和礼仪三个方面的数据分析统计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任务。

6、交流:几种图表的用途及特点分析

请同学们打开图表工具中图表向导按钮,对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进行比较并交流。同学交流完成后,教师演示: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的类型、具体用途和使用特点,教师做总结。

7、形成报告

教师讲解:用图表来加工数据并展示结果,确实有很大的优点。但要完成一份报告,不能只是单纯地使用图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附加附上一些相关的文字说明,并进行修饰,从而丰富报告的形式,以方便阅读、突出重点。

小组活动:根据数据图表处理结果,配上相关的文档,参照P55图3-21评优活动分析报告参考图的形式,做成简短的分析报告。在各组完成后,组与组之间要进行互评,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全班演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互相学习,提高完成多媒体作品的效率。

8课堂总结:(1)、根据任务需求完成不同的表格。

(2)、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审视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

(3)、能够根据图表情况进行分析,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形成报告。

9、作业:

page56练习:对某国能源消费构成表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0、教学反思:

篇11: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Excel和PowerPoint

礼县实验中学

乔永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和加工信息,并根据任务需求完成作品。它也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信息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继文本信息处理内容的延伸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运用Word 信息处理软件来处理文字基本掌握,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设计作品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了Excel和powerpoint软件,对软件的基本操作有所了解。考虑到学生对于电子表格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方法以及作品的评价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学生在认知结中形成系统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处理技能。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Excel和PowerPoint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目标

体验信息技术蕴藏的文化内涵,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Excel中,单元格的合并,序列的填充,利用函数或者公式进行数据的统计与计算

熟练运用PowerPoint中,动画的设计,幻灯片切换,对象的插入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小组讨论

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总结复习上一节课的Word软件的文字处理功能,引出这节课的的学习内容掌握Excel和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技能。

给出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下发的任务,学习掌握Excel和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技能。

Excel实例1操作要求:

1、合并单元格A1:I1,并居中。

2、在学号一列中,用序列的填充输入学号1到31。

3、利用公式法计算总分。

4、利用函数计算平均分。

5、按照总分降序排个名次。

6、保存并退出。

PowerPoint实例2操作要求:

1、设置“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件夹下的”背景.jpg”为所有幻灯片背景。

2、第一张幻灯片右边插入视频“端午节.wmv”,自动播放。

3、设置所有幻灯片切换方式,向右推出,慢速。

4、设置最后一张幻灯片,“谢谢观看”自定义动画,飞入,自底部,慢速。

5、保存并退出。

六、课堂小结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常用和格式工具栏必须要调出来)

2、先选定后操作

3、Excel基本操作 重点掌握公式法和函数法

4、PowerPoint基本操作

篇1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左权中学 张彦萍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在常用的文本加工软件WORD中对文字进行编排,包括版式、格式、字形、字号、字体、图文混排,添加页面信息、排版输出等等,能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排版。但是,学生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恰当地选用相关的工具软件,并以合适的技术形式来表达内容,明显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即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缺乏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信息加工的流程

(2)了解信函、研究报告等常用文本形式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

(2)能够编辑排版艺术节邀请函和校运会宣传标语等文本内容,表达内容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3)培养审美观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分析信息加工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把文本信息组织起来,并通过一定的格式、图文混排、版面设计以及电子报刊等方式表达出来。

四、教学难点:

体会什么样的加工是恰当的加工,如何利用文本加工软件对文本进行恰当的加工,更好地表达文本的主题。

五、教学方法:

1、先基本策略,后综合应用

新课标将高中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从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分层次教学,力求全面提高

面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群体,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分层教学。在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达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对程度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整合应用。同时鼓励他们自学探究其他文本加工软件,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3、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六、教具:多媒体电脑教室(硬件)、word(软件)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各种日常文本信息,从而更加快捷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表达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二)新课讲解

1、创设情境:学校要举行校运动会,作为学生会成员的你,要制作一份有关校运动会的通知和宣传标语。要求表达主题鲜明,布局合理匀称,样式美观和谐。加工信息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在信息加工之前,我们要明确信息加工都需要哪些问题?

(1)想要表达什么信息?——>明确信息内容主题(2)加工的信息给谁看?——>了解信息接收方特点

(3)将加工成什么样子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对方容易接受?——>选择信息表达形式

(4)选择哪种加工软件较合适?——>选择信息的加工工具

(5)将怎样加工?——>确定信息的加工方法

2、任务教学 任务1: 结合教材P40交流(1),完成P41表3-2 结合教材P40交流(2)和观察老师下发材料(里有“报告、报刊、信函杂志等多种文本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填写教材P41表3-1。

教师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文本类型有:信函、论文、通知、报告、书籍、杂志、报纸等。

提问:

(1)你用过什么文本加工软件?(2)你用该软件来加工什么?(3)你对该软件的掌握程度如何?

教师讲解:按文本组织形式的复杂程度,我们可把文本信息的加工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两类。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学生观摩作品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加工好的文本呢? 请大家给加工好的文本设计一个参考评价指标: 根据大家的回答,教师选择几个主要的作为评价指标:(1)主题明确;(2)易于接受;

(3)大方、合理、顺眼;(4)技术使用合适;(5)直观、鲜明、有印象。目的:让学生自主建构文本信息加工的参考评价要素。因为自己学习得到的知识最牢固。教师再以幻灯片的形式将这个内容归纳、再现给大家,这些结果记录了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它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心中也就有了一把衡量作品的尺度。

教师归纳:参考评价要素

(1)文本表达的主题、意图是否鲜明?(2)版面样式是否符合阅读对象及应用场合?

(3)版面布局是否合理匀称?内容层次结构是否清晰?

(4)文字、标点是否恰当?排版是否符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规范?(5)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观摩作品:“含磷洗涤剂的污染与防治建议”、“唐诗” 将原文件(纯文本文件)加工成相应的效果。

提醒学生:观察它的排版形式及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加工形式。

强调:不同的文本形式,需要不同的排版式样,常常要根据阅读对象及应用的场合、目的,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

拓展活动:针对不同的文本形式,分析、讨论、归纳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1)设置版面规格:纸张大小、页边距等。

(2)确定文本正文主体样式:字体、字号、行距等等。

方法:选中文本,通过“格式—段落/字体”设置行距、段距、字距、字体、字号等。(3)对需要强调的文本添加特殊的显示效果:字形、颜色等。方法:通过“格式”菜单对字形、颜色等进行设置。

(4)配合主题表达需要,增强文本表现力:添加辅助图片、图案、背景等。方法:通过“插入—图片”,可插入剪贴画、来自文件夹的图片等;通过“格式—背景”可插入填充颜色、填充效果(包括过渡、纹理图案、图片等)、水印效果等。

(5)多页文本需要添加页面提示信息:页码、页眉、页脚。(6)输出文本:打印输出或发布成网页。任务2:

根据教师下发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完成宣传标语的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后,学生作品展示,同时阐述自己观点。教师小结:

在我们制作宣传标语的之前,我们要明确以下问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交流意见,对作品进行评价及修改。

目的:检查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达到更高的层次发展。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信息加工前从哪些方面进行任务需求分析,如何确定任务完成的最佳方法。其次,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认真体会了需求分析的必要性,从而加深对任务需求分析的理解,以便今后更好地为信息加工服务。

任务3:学校要举办艺术节,现要向某某兄弟学校的同学、老师发艺术节邀请函,还要向家长、社区养老院的老人发艺术节邀请函。教师活动:

展示“邀请函样品” 学生活动:

请一、二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兄弟学校同学的邀请函;

三、四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兄弟学校老师的邀请函;

五、六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家长的邀请函;

七、八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社区养老院的老人的邀请函; 最后:

小组制作作品、展示作品:展示过程讲述小组如何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分析接受方的特点,选择信息表达方式以及技术上如何实现;有其他组成员对该组作品进行评价。

3、小结:归纳信息表达的相关原则以及信息加工方法。

4、作业布置

学校要举行花卉盆景展,请你制作一则简讯。要求:(1)文本表达的主题、意图鲜明;(2)版面样式符合阅读对象特征及应用场合;(3)版面布局合理匀称,内容层次结构清晰;(4)恰当使用文字、标点,排版符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规范;(5)作品内容详实准确,样式和谐美观,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观点。

八、教学评价

上一篇:大四毕业生的自我评价该如何写下一篇:世上无难事的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