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尼生的名言

2024-04-21

丁尼生的名言(共7篇)

篇1:丁尼生的名言

关于丁尼生的名言

1、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

2、聪明的人爱得多,说得少。

3、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

4、淑女的眼睛是爱情的灿烂的明星。

5、爱情埋在心灵深处,并不是住在双唇之间。淑女的眼睛是爱情的灿烂的明星。在法律面前,一切头衔都无济於事。

6、科学的进展是十分缓慢的,需要爬行才能从一点到达另一点。男思功名女盼爱。

7、头衔愈大,礼仪愈繁。

8、爱情是自由自在的,而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

9、幻想的光源是幻想。

10、只要男女真心相爱,即使终了不成眷属,也还是甜蜜的。

11、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致生命的崇高境域。

12、真正以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呵!一年四季,季季有花开,季季有花落。

13、政治家是公众利益不眠的看守。

14、这个伟大的世界永远旋转,不断地改变陈规。

15、美貌与痛苦携手并肩,共同走向生命的终点。

16、爱情是自由自在的,而且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爱情埋在心灵深处,并不是住在双唇之间。

17、每对夫妻中至少有一个是傻子。

18、暴力是盲目的.野兽。

19、酒哟,天知道你何年何月,吸取了哪个被忘却的太阳的火焰,一直留存至今,且还历经了千百年的黑暗。

20、爱情埋在心灵深处,并不是住在双唇之间。

21、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华丽常常伴随着伟大,幸运更经常。

22、美貌比金银更容易引起盗心。

23、时间没有现在,永恒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

24、不爱则已,要爱就得有始有终。

25、月亮下,每个虫子都在吐丝编网,它们早晚要在自己织成的网里丧生。

26、真正以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

27、科学的进展是十分缓慢的,需要爬行才能从一点到达另一点。

篇2:丁尼生的名言

2、呵!一年四季,季季有花开,季季有花落——丁尼生

3、淑女的眼睛是爱情的灿烂的`明星——丁尼生

4、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致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5、政治家是公众利益不眠的看守——丁尼生

6、有了金,要把灵魂送上天堂,也是——丁尼生

7、只要男女真心相爱,即使终了不成眷属,也还是甜蜜的——丁尼生

8、时间没有现在,永恒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丁尼生

9、酒哟,天知道你何年何月,吸取了哪个被忘却的太阳的火焰,一直留存至今,且还历经了千百年的黑暗——丁尼生

10、男思功名女盼爱——丁尼生

11、爱情是自由自在的,而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丁尼生

12、不爱则已,要爱就得有始有终——丁尼生

13、月亮下,每个虫子都在吐丝编网,它们早晚要在自己织成的网里丧生——丁尼生

14、暴力是盲目的野兽——丁尼生

15、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丁尼生

16、真正以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丁尼生

17、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贵的王国。——丁尼生

18、每对夫妻中至少有一个是傻子——丁尼生

19、美貌比金银更容易引起盗心——丁尼生

篇3:丁尼生的名言

英国19世纪的著名诗人,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在世时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他生于英国林肯郡, 出身牧师家庭, 兄弟均有诗才, 肄业于剑桥大学, 诗作题材广泛, 想象丰富, 形式完美, 词藻绮丽, 音调铿锵。15岁时他与哥哥查尔斯合作出版诗集《两兄弟诗集》 (1807年) 。他创作的组诗《悼念》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哀歌之一。其他重要诗作有《尤利西斯》、《伊诺克·阿登》和《过沙洲》等。他深受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 于1850年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 而后又在1884年被封为男爵。

但是文学评论家们一看到他作品中浪漫而又传奇的爱情故事时就经常错误地把他归类为逃避现实的诗人。“他不属于对世界有深远影响的大家, 他也不属于此种诗人——他们甘愿为诗歌而受罪从而让自己的语言深入文明人类的心中。”[1]“诗歌不再是一种像拜伦和雪莱的作品那样用来改变世界的艺术。它从不触及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只是关注诗人或个人精神上的问题——诸如宗教, 信仰与科学的矛盾, 或者从一种纯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这一类的‘奢侈问题’。”[2]

本文拟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分析《国王之歌》中的亚瑟王与《伊诺克·阿登》中的菲利普。雷的性格特点, 从而纠正某些评论家的片面之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的第六章中写道:“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 一个男性的力量, 一个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 在女人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 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 精神合作的时候。……只有在这种融洽的时候, 脑子才变得肥沃而充分运用所有的官能。也许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地不能创作。”[3]弗吉尼亚伍尔夫当初提出的概念是与创作的状态相关的。后来女性主义评论家却借用它来分析文学作品。“雌雄同体” (双性同体) 是女性主义者经常用来反对绝对的性别单极化以及不变性的一个概念。它的目的就是试图突破居于统治地位的与两性地位相关的制度, 以便恢复原始的那种无性别的混乱状态。“雌雄同体”指的是人类性格的一种全面发展, 是对分割的, 被压抑的男女两性特征的一种整合, 是人类原始的无性状态的回归。它标志着一种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的双性关系。

二“完美”的男人

《国王之歌》是诗人丁尼生依据欧洲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故事而改写的一组诗歌。它主要讲述的是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冒险经历。诗歌中兰斯洛特骑士与圭尼薇尔王后之间的暧昧关系以及王后在事情败露后在修道院中度过余生以示忏悔的情节描写可谓是精彩而又刺激。诗歌情节的发展大致依照如下顺序:加美勒德王国的建立, 追寻圣杯以及加美勒德王国的消失。

依据父权制社会的规范, 男性通常被描述为身体健壮, 处事果断, 意志坚定的一性;而女性则通常被理解为身材弱小, 性格犹豫, 温柔细致的另一性。在《国王之歌》的第二小节“亚瑟的来临”中, 诗人写到加美勒德王国的平民百姓受尽猛兽与外族侵略的磨难, 举国上下一片荒凉, 因而国王决定求助邻国的亚瑟王。我们可以说他是授命于危难之际来拯救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芸芸众生。“于是他驱逐蛮族;而后屠杀野兽, /砍伐高林, 放进阳光, /替猎人与骑士修建宽敞大道, /事毕回来了。”[1](199)但是在加美勒德, 许多贵族头领却质疑他的身份。“他出身卑微, 并且由于他行事温和, /而他们却粗鲁如野兽, 因而不把他当作纯男人:/也有人把他看作不只是男人, 而是来自天堂的仙。”[1](201)我们再来看看诗歌中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美丽而邪恶的薇薇安有一次去王宫求助王后圭尼微尔时发现骑士兰斯洛特与王后一同出去打猎, 关系非同一般。后来当法术师默林与她谈论亚瑟王时, 他询问她为什么没有一句话来赞美他们完美的国王, 她低声地笑着回答道:“男人!他是男人吗?谁知道呢?/看看他的美丽新娘是谁并且都做了些什么?/善良的国王打算对这一切装作不知, /对于他们的肮脏行为, /他蒙蔽了自己也蒙蔽了其他勇士。我自己/可以称呼他为漂亮的受欢迎的国王 (如果不是因为女人的缘故) , 他理该拥有这名气, /我也可以说他是他们苟且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的, 假设他没有被封王, 那他就是一胆小鬼和傻瓜。”[1](283)亚瑟身为王后的丈夫, 面对自己妻子的不轨行为, 他却无动于衷。兰斯洛特与王后的名字甚至都一起出现在民谣中, “许多游吟歌手都已经不带恶意地, /把我们的名字一起编入民谣中, /兰斯洛特, 勇敢之花, /圭尼微尔, 美人中的美人;/宴会上骑士们都许诺促成他们一对, /而国王却只是边听边笑。”[1](289)当兰斯洛特反问王后为何不对国王更真心时, 她面带蔑视的笑着回答:“亚瑟, 我的主, 亚瑟, 完美的国王, /激情的完美化身, 我的善良的主, /但是谁愿意仰视天上的太阳呢?/他从来不责备我, /从来不关注我的诺言, 他根本不关心我。”[1](289)因为对于王后来说, “完美之人全身都是错, /因为爱我的人必须真实点, /低空的阳光才造出彩虹。”[1](289)在诗歌中, 其他人也曾多次评价亚瑟王是一个“完美的国王”。从这么多旁人的评价中我们是否已经看到亚瑟王并不像一个父权社会的典型男人, 相反他的行为经常体现出女性的一面, 诸如处事温和, 对妻子的出轨行为一笑置之。但是这些却体现了亚瑟王的理想的性格, 或者说他是“完美”的男人。

在《国王之歌》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亚瑟王的神剑是由“湖泊仙女”授予他的。“她给了他一把巨大的神剑, /用来驱逐蛮族。”[1](203)诗人把“湖泊仙女”描写得非常神秘:“身着白色锦绣, 神秘而又让人惊叹”, “浓浓的雾气环绕着她, /她的脸恰被教堂的阴郁气氛笼罩;/潺潺的水声夹杂在回旋的圣歌中, 因为她居住在一个平静而深深的湖里, /哪怕天翻地摇的暴风雨来临, 湖面波涛翻滚, /她都能如上帝般地涉水而过。”[1](203)亚瑟王快要离开人世时, 病榻之侧陪伴他的也是三位美丽而神秘的仙女。诗歌中的女性不再像是传统的懦弱之辈, 反而具有超凡的神力。诗人在这里是不是暗示着一种与父权制社会权力与力量继承习俗相违背的现象呢?女性把神力与象征权力的神剑传递给亚瑟王。无独有偶, 在整篇诗歌中, 亚瑟王与他的十二骑士都是围绕着一个圆桌而坐, 并且经常讨论重大事情。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解, 圆桌是女性性器官的象征。也就是说, 在这里, 女性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她把王国里最勇敢的骑士都吸引在她的周围。我们不妨再想想诗歌中的圭尼微尔王后的所作所为, 她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母仪天下的女人, 而是妖艳多姿的并且具备极大破坏力的女人。因为她与骑士兰斯洛特的苟且关系已经把一个团结美好的王国弄得支离破碎了。诗歌中另外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女性微微安的行为也给了我们强有力的佐证。她利用自己的美色百般引诱法师默林以至于最终他还是把自己的法术传授于她, 而法师的法力与名誉也随之尽失。微微安离开时大喊的“傻瓜”的声音久久回旋在森林的上空。而默林却死一般的躺在一节空空的橡木里。诗人的另一首长篇叙事诗《公主》里的艾达公主执意与家人分离, 独自建立一个女儿国。她的那种对权力与知识的追求也让我们印象深刻。这些女主人公在诗人笔下已经不再类似“天使”, 她们正在努力跳出沿袭多年的女性形象的旧俗番篱。

《伊诺克·阿登》是诗人的又一篇感情丰富, 语言优美的爱情诗歌。诗歌属于中长篇, 情节也不复杂。主要讲述的是三个从小一起玩耍的小孩, 安妮·李, 菲利普·雷, 伊诺克·阿登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他们三个在童年玩耍时, 由于伊诺克·阿登身体更强壮, 他经常扮演主人和安妮·李的丈夫。长大后伊诺克·阿登大胆地说出了他对安妮·李的爱, 但菲利普·雷只是默默地爱着她。她表面上对身材弱小的菲利普更好, 实际上爱着的是伊诺克。阿登决心购买自己的渔船, 为以后的爱情储存所需的物质。他曾经三次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逃生。后来他与安妮结婚后, 由于生活的拮据, 他决定出海远行去赚钱。他是诗人笔下为数不多的比较有传统男子气质的男主人公。与阿登敢做敢为的性格相对比, 菲利普一直都是默默的爱着安妮。曾经有一次在秋天金黄的日暮中, 当他们三个一起去采摘榛果时, 阿登与安妮手牵手走在前面, 菲利普却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后面。“在那里, 当他们沉浸在大声的欢乐中时, /菲利普却将悲伤独自隐藏, 起身离去, /内心铭刻着永恒的对爱情的渴望。”[1](464)后来阿登出海多年未归, 安妮独自一人抚养多个小孩, 生活非常困难。菲利普那时经济条件不错, 又是独身。他决定去帮助安妮。“安妮, 我来是请你帮我一把。”“我来是为了说出/你的丈夫伊诺克的想法。”[1](468)菲利普说的帮忙实际上是他想帮助她。最终安妮经过艰难的内心思想搏斗后同意让菲利普帮助她的小孩去上学。她的小孩后来都称呼他为“菲利普爸爸”。但是他仍然默默地爱着安妮。有一次他试着表达了他的爱意, 但马上他又温柔的说:“安妮, 当我同你说这事时, /你正处于最危弱的时刻, 我错了。/我心已被你束缚, 而你的是自由的。”[1](461)后来安妮让他再多等一个时, 他的声音像是有点喝醉式的发抖:“别急, 安妮, 别急。”[1](471)终于在她小孩的催促下, 还有她的艰难内心挣扎后, 她同意嫁给菲利普。故事的结局却显得有点凄惨:伊诺克大难不死, 最后回到家乡。但回来后他发现一切都变了。他最后凄凉地在一间小屋中死去。当时在场的只有他以前认识的一个老头。菲利普与安妮在得知消息后, 给他办了一个村中前所未有的昂贵的葬礼。在此诗中, 伊诺克。阿登显得男子气十足, 身体健壮, 出海远行, 而菲利普却身材弱小, 沉默寡言。然而诗人最终还是选择让具有女性性格特征的菲利普获得幸福, 而男性十足的伊诺克只得到了一场无比壮观的葬礼。它体现了诗人对菲利普那种“双性同体”式性格的肯定与祝福。

三.结论

“丁尼生笔下的男主人公多数都是摇摆不定的, 身体虚弱, 或女性化, 尤其在获得桂冠诗人后的作品中比较常见。他们所显示出的脆弱性与诗人自己的高大形象格格不入。其中也有例外:如《国王之歌》中的盖尔斯和特里斯特兰姆, 《伊诺克。阿登》中的伊诺克。阿登也算, 还有一群年老的男人。”[4]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感知到诗人对当时男女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思以及通过文学作品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一种设想。“它的最初目的不只是为了用戏剧对白来复活马洛里的传奇故事, 而是把亚瑟王的故事当作一个材料来讨论一个既是当代的又是永恒的社会问题。”[5]针对父权制社会典型的男女两性性格的绝对化现象, 他所期望的理想状态正如他在《公主》中的一句话:“男人更女性化, /女人更男性化。”

摘要: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许多批评家认为他的诗歌语言华丽, 感情细腻, 但不关注社会现实, 只注重细微事情。本文拟从《国王之歌》中的亚瑟王与《伊诺克·阿登》中的菲利普。雷的性格特点来分析诗人的“雌雄同体”文学价值观思想, 从而纠正有些学者的片面观点。

关键词:《国王之歌》,《伊诺克·阿登》,双性同体,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参考文献

[1]Parsons, Eugene.The Poetical Works of Alfred Lord Tennyson:With a Biographical and Critical Introduction[M]New York:Thomas Y.Crowell Company, 1897:XV, 199, 201, 203, 283, 289, 366, 464, 468, 471

[2]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406

[3][美]弗吉尼亚伍尔夫著, 王环译:一间自己的屋子[M], 上海:三联书店, 1989:120-121

[4]Shaw, Marion The Contours of Manliness and the Nature of Woman[A], Tucker, Herbert F.Critical Essays on Alfred Lord Tennyson, [C]New York:G.K.Hall and CO.1993:220

篇4:查士丁尼与人性的幽暗面

出于这样的文治武功,查士丁尼不仅生前获得了崇高的声誉,死后亦受到历史学家无尽的褒扬,即使二十世纪英国伟大的历史学家韦尔斯,也称誉其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富于组织能力的人”。事实上,与查士丁尼同时代并且曾经担任过东罗马帝国要职的历史学家普罗柯比,就在《战史》一书中记述了查士丁尼为恢复昔日伟大的罗马帝国疆域而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并在《建筑》中极力讴歌甚至吹捧查士丁尼在帝国各地进行的建筑活动。其优美典雅的文笔所树立起来的查士丁尼形象,不仅高大伟岸,而且栩栩如生,颇为动人,一直成为后世研究查士丁尼及其时代矢志不渝的信念。然而延至十七世纪,也正是东罗马帝国这一最杰出的历史学家普罗柯比,其一部从未公开面世、记录查士丁尼劣迹的历史手稿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在这部发黄的希腊文手抄本中,普罗柯比一改《战史》与《建筑》两书中赞美甚至谄媚查士丁尼的写作风格,以极其犀利甚至污秽的语言大肆辱骂查士丁尼及其皇后塞奥多拉。最初发现该书手迹的教廷图书馆管理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至于一度精神紧张而神经兮兮。

在这部被后世称之为《秘史》的历史著作里,普罗柯比极尽批评或谩骂之能事,那个在《战史》、《建筑》等书中曾被誉为“伟大的立法者”、“伟大罗马帝国的保护者”的查士丁尼,几乎成为“蠢驴”、“白痴”、“野兽”、“低能儿”、“人形恶魔”、“杀人魔王”、“披着人皮的魔鬼”之类的代名词。面对如此天翻地覆的形象反差,不要说当初的教廷图书馆管理员瞠目结舌,即使今天我们这些稍有罗马法常识的法科习学者亦惊讶莫名。难道这是一部托名普罗柯比的伪书?然而经过长时期的历史争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秘史》一书与《战史》、《建筑》在写作风格上的一致性,并且其所记述的事件亦大多可为六世纪东罗马作家的作品所证实。

看来,普罗柯比写作《秘史》是有深思熟虑的,这就是他开篇就指出的:“当某些人在世时,按照历史家本应做的那样去记载其真实言行是不可能的。如果我这样做了,那么他们的间谍就会发现,并且置我于最悲惨的境地……这就是我为何在前几部著作中被迫矫饰历史并隐瞒自己真实观点的原因。”如果这不是普罗柯比别有用心的一种矫情,那么《秘史》一书中所暴露出来的查士丁尼形象,恐怕恰恰印证了西方世界一直以来对于人性幽暗面的一种警惕。柏拉图早在《理想国》中就曾用“人们睡眠时活跃起来的欲望”指称这一人性的幽暗面,并认为这一可怕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即使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里都有。《旧约》中亚当与夏娃的故事,更是深刻揭示了人性幽暗面的存在:上帝以自己的形象造人,因此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一种趋向上帝的一点“灵明”,但是由于人对上帝的叛离,遂致“灵明”汩没,黑暗势力遂在人世间得以伸展,从而造成人性与人世的堕落。张灏先生正是从这里发现了西方世界对于人性正负两面的“双面性”了解,即一方面承认每个人都是上帝所造,都有灵魂,都有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另一方面,人又具有与生俱来的一种堕落趋势和罪恶潜能。所以,人可以得救,也可以不断向上,但却永远不能变得像神那样完美无缺,相反,人的堕落性却是无限的,随时可能的。张灏先生从而提炼出“幽暗意识”一词,专门用以指称人类对自身幽暗面的一种认识,并将这一认识与西方世界的民主传统和自由传统联结起来,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见解。

的确,一种深入人心的幽暗意识可以随时提醒我们:道德沉沦的趋势,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从不因地位的高低或权力的大小而有例外。换句话说,就人的罪恶性而言,人人平等,没有谁比谁更高尚。阿克顿勋爵进而认为,要了解人世的黑暗和人类的堕落性,最值得重视的因素就是权力,因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阿克顿甚至斩钉截铁地断言:“大人物几乎都是坏人!”从这样的幽暗意识出发,要使拥有权位的人得到约束,就不能单纯幻想道德的力量,而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以野心对抗野心”。西方世界“权力分立制衡”的宪政基石,很大程度上正是来源于幽暗意识这一人性警惕。

相反,幽暗意识的阙如或隐而不彰,人们就易于对人性抱持一种乐观精神。中国古代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正是从正面肯定人性成德的可能性。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坚定信念,恰恰来自于人性成德的期待。所以孔子所理解的政治,无非就是一个“正”字而已,即圣王率先“正身”而后“正人”,从而达到秩序井然、天下大治的崇高理想。出于这种人性成德的乐观精神,儒家虽然也意识到现实具体的个人是容易堕落的,但仍深深笃信通过修身养性的“内圣”功夫,足可以达到成德、成圣甚至成佛的目的。而一旦一个人因修德而成圣人,理所当然便应该成为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或成为不良之恶政的批判者。但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批判者,其依据都来源于成德或成圣这一期待。这样,儒家就不只是将政治的正当性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几乎就是将政治完全等同于道德。这一唱高调的姿态不仅消解了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根基,同时也由于对最高统治者的美化,丧失了抵抗最高权力的内在意识或有效途径。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一方面充满温馨的道德柔情,另一方面却又是饱受肆意的君主专制这一内在困境的深刻根源。

当然,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但肯定人性堕落的幽暗意识,至少可以迫使我们勇敢面对复杂的人性,同时也仍然为道德情操留下了期待的余地。在这个意义上,不论普罗柯比当初抱着什么样的目的非得一改《战史》、《建筑》中对查士丁尼的誉美而为《秘史》中的谴责,都可以引发我们对于人性两面性的深深思考。其实就是作者普罗柯比本人,其对查士丁尼前恭后倨的矛盾心态,本身就是人性两面性的一面镜子。我不知道,这是否也是一种阅读历史的方法?

篇5:丁尼生《鹰》课文鉴赏

贴近寂寞国度里的太阳,

被蔚蓝色世界所环绕,他站着。

满是皱纹的大海在他底下爬动;

他从他的山壁观望,

然后雷电般落下。

【作者简介】

丁尼生(1809——1892)英国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坛的主要代表,1850年被封为桂冠诗人。著名诗作有《悼念》组诗、《轻骑兵旅的进击》、《国王叙事诗》和《过沙洲》等。

【赏析】

第一节刻画鹰的静止的姿态,用岩石、太阳和蓝天来衬托鹰的雄姿。这是一幅鲜明的画面,上面是广阔的蓝天,下面是高峻的山,鹰站在山的`峭岩之上,气势凛然。

篇6:丁尼生的名言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桂冠诗人”, 其诗才深受维多利亚女王及其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赞许与肯定。他为悼念自己的朋友兼妹夫A·H·哈勒姆所著的诗集《悼念集》深深打动阿尔伯特亲王, 并在维多利亚女王痛失其丈夫后, 被后者称作“所能带来的安慰仅次于《圣经》”。 (Erik Gray, 2004:xiii) 《悼念集》中每首小诗均相互独立, 而这些独立的小诗互相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该诗集由一百三十一首小诗组成, 全诗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二十七首, 表达了诗人对于好友哈勒姆的死的悲痛之情;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十八首至七十七首, 内容由痛失好友的悲哀延伸到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上来;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十八首至一百零三首, 诗人由缅怀亡友上升为对上帝与人类灵魂的哲学与宗教思考;第四部分则由第一百零四至一百三十一首组成, 其重点转向对当时主要社会问题的思考。 (赵胜忠, 2000:46-47) 本文将要讨论的小诗I Held It Truth, with Him Who Sings便选自这部诗集一百三十一首小诗中的第一首, 该诗表达了丁尼生得知友人死讯的悲恸之情。笔者认为这是一首情意真挚、引人共鸣的悼亡诗, 且诗歌感情的传达与其形式上的铺排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结合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I Held It Truth, with Him Who Sings一诗的思想感情。

2 I held it truth, with him who sings一诗中的形与意

I Held It Truth, with Him Who Sings一诗的英文全文如下:

I held it truth, with him who sings

To one clear harp in divers tones,

That men may rise on stepping-stones

Of their dead selves to higher things.

But who shall so forecast the years

And fi nd in loss a gain to match?

Or reach a hand thro’time to catch

The far-off interest of tears?

Let Love clasp Grief lest both be drown’d,

Let darkness keep her raven gloss:

Ah, sweeter to be drunk with loss,

To dance with death, to beat the ground,

Than that the victor Hours should scorn

The long result of love, and boast,

‘Behold the man that loved and lost,

But all he was is overworn.

从整体形式上看, 本诗共有四个诗节, 结构是四步抑扬格。通常严肃的英语诗歌常采用五音步, 及每个诗行包含十个音节;与此不同, 丁尼生的《悼念集》中的诗均采用四音步, 每行比五音部的诗歌少两个音节, 只有八个音节。这样的用法无疑缩短了每行诗的停顿间隔, 从而给人一种表达不能尽兴和无力之感, 并且这种表达是即想即说, 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并不是预先想好的富有逻辑的表达。得知友人的死讯, 诗人在情感上受到极大的冲击, 一时之间语言难以尽意, 于是每句话都短短地表达。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情况下, 一句话往往需要用几个诗句表达。以本诗第一诗节为例:

I held it truth, with him who sings

To one clear harp in divers tones,

That men may rise on stepping-stones

Of their dead selves to higher things.

我们看到, 第一行中“I held it truth, with him who sings”只交代了叙述者为第一人称, 并没有传达给读者以任何实际意义, 于是读者不得不往下看, 当看到第二诗行的“To one clear harp in divers tones”, 这只是第一句末尾“sing”一词的状语, 说明唱的方式与效果, 并没有提及唱的是什么, 读者对于“我”认为什么是真理更是不得而知。接下来, 继续看第三行“That men may rise on stepping-stones”, 这句话似乎解释了歌唱的内容是什么, 然而这里的“stepping-stones”究竟是什么, 我们还是不得而知, 因此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又暂且被搁置了。直到我们看到第四句, 才知道原来诗人所谓的垫脚石是指“自身的死亡”。这时, 我们不得不又回到第一行的“I held it truth”, 发现动词“held”用的是过去时, 显然, 不同于以往, 诗人此时此刻并不认同人们以自己的死亡为踏脚石进入更高的境界。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个诗节仅包含一句语义完整的话, 并且读者必须读完最后一行诗句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表意, 这样在形式上语句的断断续续直接与情感上的无法完整而充足的表达相契合, 给人以悲哀至极, 一咏三顿的抽泣叹息之感。在诗节之间的联系上, 前两诗节与后两诗节之间也存在一种割裂, 第三诗节以“Let”一词开头, 体现诗人由第二诗节对死亡能使人提升这一观点的怀疑立即转到他面对友人死亡的态度上来。

尽管在一个诗节的内部诗人表达情感有断续之感, 但其在整体上仍然竭力追求一种完整性和连贯性。本诗的韵脚为abba的抱韵形式, 诗人的押韵无疑又给整首诗以整体感、统一感, 并且第四行与第一行押相同的韵脚, 终点又回到起点。表达出诗人对自己感情的竭力抑制。同样, 在诗节与诗节之间诗人也极力建立联系:第二节开头一词“But”紧接上一诗节表达诗人的怀疑, 而第四诗节开头“Than”紧接第三诗节的“sweeter to be drunk with loss…”。诗人极力用“理性”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非理性”。

这里, 我们看到了诗歌在形式上的张力:一方面, 诗节内部的每一诗行内容断续的停顿显示出情感表达上的无力感;另一方面诗节的押韵和诗节与诗节之间的联系又表现出一种表面上的平静和理智。这种张力恰恰与现实情况相契, 即诗人表面上竭力显露出理智与平静, 而事实上内心却悲恸不已, 对于友人的死根本无法感到释怀。

从内容上看, 这首诗也有不少值得玩味之处。诗人在第一节没有交代友人的死亡, 也没有描述自己听闻友人死讯后的反应, 而是摆出一种常见的人们理性地对待死亡的姿态, 认为死亡能使人本身得到升华, 这是诗人提出自己对于死亡的思考的出发点, 目的是为其真实情感的流露蓄势。这一节诗眼在“held”一词, 即“曾经相信”, 正是基于此, 第二诗节以“But”一词统领整个诗节, 开始了诗人感性对理性的提问与对质。

第二节中诗人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谁能预见今后岁月里能与失去的相称的收获;另一个是谁能穿过时光的间隙, 用手撷取泪花中的利益。诗人在此提出的实质上是悲恸与时间的问题。的确, 悲恸之后, 人会更加坚强, 对于人生的看法也会更富智慧, 但人在悲恸时时间的终点往往是停留在那一刻, 并向过去而不是未来无限延伸的。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逝去的美好, 而非逝去后的获益。因此, 要想通过悲恸看到死亡以后的获益也许在理智上可能, 但在情感上是绝对不可能的。本节在情感上相较于第一节更为强烈, 但仍为第三节在情感上的爆发蓄势。

第三节可谓是整首诗的高潮。诗人的语气由第二节的反问变为祈使, 所要表明的是感情的喷发所能带来的快慰。第一行“Let Love clasp Grief lest both be drown’d”初看上去有悖常理, 实则以为深长。“爱”和“悲伤”在这里被拟人化, 诗人声称, 要让“爱”与“悲伤”紧紧相扣才能避免两者同时沉溺。常识告诉我们, 两个不会游泳的人抱在一起会比单个更容易沉入水中, 因此, 这句话表面上的悖理令其移至前景位置, 自然而然地让人停下来细细品味。实际上, 经过细细体味, 这个句子是有内在的道理的。要理解它的含义, 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个问题:“爱”与“悲伤”要沉溺到哪里?这句话中是有一个隐喻的, 即所指的“爱”与“悲伤”沉入的河流或海洋究竟是暗指什么?要理解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在第二诗节中寻找答案。我们说过, 上一节诗人讨论的是悲伤与时间的关系, 诗人认为在悲伤中的人不会立马看到以后的获益, 那么我们可以据此推断, 在诗人看来, 时间是可以淡化失去友人的悲伤的。第三诗节实际上是针对上节反问所提出的想法, 因此, 诗人担心的是时间的无限会将这种悲伤吞噬,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 诗人想到用“爱”去限制“悲伤”, 并同时让“悲伤”反过来限制“爱”, 这样, 两者才不会同时在无限的时空中消失。那么, “爱”与“悲伤”又是怎样相互限制的呢?首先, 对友人的“爱”既不会让“悲伤”很快消失, 又不会让“悲伤”过度。爱会带来不舍, 而这种不舍直接引起悲伤, 而同时爱会送去祝福, 祝福友人终于回到“家”, 见到了上帝。反过来, “悲伤”让“爱”久存, 并且避免这种爱最终发展成只对上帝的爱。悲伤可以时刻提醒诗人, 他对友人的爱是世俗的爱, 是对这个人的不舍, 如果没有了悲伤, 那么这种爱就被一种更博大的爱所代替了, 而这是处在悲伤与留恋中的人最不愿意预想的事。诗人接下来挣脱了理性的束缚, 开始为友人的死亡而“疯狂”:让黑夜保持她乌黑的容光, 有什么比在哀叹失去中喝醉, 与死亡共舞, 击打大地更让人好受呢?这里的“drunk”、“dance”和“beat”本应是在欢庆场合中用到的词, 却与“loss”和“death”这样带有悲伤情感色彩的词排列在一起, 大有在狂欢之中忘却痛苦之意。这种情感的发泄是忘我的、不理性的, 但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排解心中的悲哀。

第四诗节以“Than”一词引出另一种对待死亡的态度, 即尊重自然规律, 理性地看待死亡, 节制自己的情绪。“Hour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时序女神, 掌管四季更迭和自然秩序。时序女神对于人类执着于俗世中的爱和转瞬即逝的过去的蔑视为我们展现出更为理性和宏观的看待世界的眼光。在自然看来, 人类的执着确实可笑, 他们爱过了、失去了, 可到头来, 就连过去的自己也一点一点地被时间吞噬。既然以前所珍惜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了, 那么还执着什么呢?这种来自自然界的看待死亡的理性态度与第三节中诗人的感性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现出在对待友人死亡上情感压倒理智的状态。

总的来说, 在内容上, 诗人主要通过两组对比表达悲伤之情, 一是以前对死亡的态度和现在对这种态度的怀疑;一是情感上的不能自已和理智上的蔑视。正是这两组对比将诗人失去友人的真实心境表现出来。

3 结语

作为丁尼生《悼念集》中的第一首诗, I Held It Truth, with Him Who Sings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体现出诗人在对待友人的死亡上情感与理智的争执和矛盾, 正是这样的矛盾所产生的张力传达出诗人初闻友人死讯所产生的强烈而难以平复的悲恸之情。正是这种形式与内容巧妙的结合令这首悼亡诗真挚感人。

参考文献

[1]Gray, Erik.In Memoriam:Alfred, Lord Tennyson[M].New York:W.W.Norton&Company, Inc, 2004.

篇7:马丁尼新酒杯

来自荷兰的设计师Alissia MelkaTeichroew和她创立的byAMT交出的是“InsideOut”马丁尼杯。她总能创造出利落又带有诙谐意味的作品,即使是再平凡的物品,也能让人有惊喜。

“InsideOut”看上去跟一般的马丁尼酒杯没什么区别,但当你倒酒进去,就可以看到它呈现出颇有诙谐感的形态。设计并不复杂:在宽口圆柱玻璃杯中置入圆锥形的马丁尼杯,容量实际上与传统马丁尼杯—样,但它的空间感却非常有颠覆感。酒杯使用的是全手工吹制的硼矽玻璃,没有传统的杯脚,让造型更为简约精练。虽说没有杯脚,手掌温度容易传到酒杯而导致酒升温过陕,对适合低温喝的马丁尼来说是一个问题,但是它采用的双层玻璃设汁正可以避免杯中酒因手的碰触而升温过快。Alissia还设计了同样风格的香槟酒杯,外层包覆着清澈的玻璃下,让金黄气泡显得格外迷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丁尼生的名言】相关文章: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关于发尔企弟法片段评析09-12

上一篇:《严恺:浩瀚大海识英雄》阅读答案下一篇:新疆第九届四次会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