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2024-05-17

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共8篇)

篇1: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 发言稿

今年以来,我区纪委监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督执纪理念,把创建模范机关与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履职尽责中践行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工作的主题主线。纪检监察工作,贵在“监督”。俗话说,“正人先正己”,要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干部们首先就要提高政治站位,打造项目梯队,强化政治担当,才能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才能扛起“纪检监察”的重任,切实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好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形成。

我们的工作是离不开“监督”的。就走入歧途的党员干部来说,自身素质的蜕变当然是最主要的“内因”,但监督管理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外因”。从近年“落马”的一些党员干部来看,多数都已经在歧途上行走了多年,从“蚁穴”之不堵到造成“溃提”,是他们大同小异的人生走向。倘若各级纪检监察工作都能扎实有效、高质量地推进,那些“蚁穴”也就可能及早堵住,整个政治生态也会更加生机勃勃。

当下,“十三五”的行程即将告一段落,“十四五”的新征程等着我们。站在这时代的交汇点上,试问党员干部,当年那颗澎湃的“初心”是否依旧,肩上的“使命”是否清楚?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进程中,有“激流险滩”,也有“雪山草地”,记得住“初心”,担得起“使命”,就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攻坚克难,一路向前。所以,纪检监察工作更应当督促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切实锻炼自己的“七种能力”,才能在新长征路上勇往直前。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共产党人就当具有不求个人名利,真情服务人民的清正廉洁情怀。“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一直是党员干部的基本遵循,但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知敬惧”。“敬惧”什么?那就是我们的党章党规、方针政策!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监督、引领党的干部把“清白”二字植入心田。“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需要一个个“清清白白”的党员干部来共同打造。在严格的监督管理中,通过“激浊扬清”,民心就会得到凝聚,生态就会得到净化。

在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对于纪委监委来说,就要做讲政治的表率,引导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牢记,“监管他人者,也当受监管”。因此,像佛山市那样加强纪检监察铁军的建设,以实际行动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更能引领正风肃纪反腐,从而在旗帜鲜明的政治氛围

中攻坚克难,在清正廉洁的奋斗中服务人民。

篇2: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篇一

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答好的政治考卷,是破除制约振兴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必须用好的有力武器,是凝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思想合力和工作合力必须抓好的紧迫任务。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全球视野,明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路径,进而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强烈的担当推进振兴发展。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要联系省情实际和发展目标、发展任务,运用具体的科学思维方法,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振兴发展。

学习把握辩证思维方法,推动思想大解放。辩证思维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就是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的典范。解放思想,就是要深入具体分析我省各行各业各地区的长项和短板所在,通过扬长实现避短、克短、补短,通过避短、克短、补短实现扬长,进而实现短板变强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扬长就是要扬我省的产业发展基础之长、要素禀赋优势之长、区域比较优势之长,拓展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大力释放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的生态优势,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避短就是要力避那些在大市场格局下不被消费者承认的产品、重复建设导致缺乏竞争力的项目、技术落后的产能、负外部性明显的投资。克短就是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谋发展,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谋发展,将现实条件转化成优势条件谋发展,将劣势条件转化成有利条件谋发展,将正外部性条件放大谋发展。补短就是要补上体制机制的短板、经济结构的短板、开放合作的短板、思想观念的短板。

学习把握长线思维方法,推动思想大解放。长线思维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战略思维方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发展战略”就是战略思维的高度体现。解放思想,就是要有全局眼光、全域视野,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一体化这个坐标系,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要努力去追跑、并跑乃至领跑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投身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在振兴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要把顶层设计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谋划和振兴发展规划,“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干出头。我们既要在当下开好头、起好步,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也要通过连续的接力传承,把振兴发展一直干下去。

学习把握底线思维方法,推动思想大解放。底线思维方法是人们对某种事态心理可以承受、能够认识、不可逾越的阈值下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解放思想,就是要把握住底线,进而谋创新谋振兴谋发展。

篇二

按照xx单位<关于深化”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要求,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答好的政治考卷,是破除制约振兴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必须用好的有力武器,是凝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思想合力和工作合力必须抓好的紧迫任务。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全球视野,明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路径,进而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强烈的担当推进振兴发展。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既要联系省情实际和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又要运用具体的科学思维方法,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振兴发展。

一,以“团结”助凝聚力提升,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责任担当。

秉承“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注重“四个意识,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干事氛围,打造坚强堡垒。

二,以“奉献”使感召力升华,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激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形成“头雁效应”,深入一线,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解难事,牢固树立“凡决定了的事,要立即行动,凡部署的事,要咬住不放,凡接手的事,要一抓到底”让敬业,奉献精神在每个岗位升华,用作风转变的实效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以“争先”让战斗力迸发,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以党建为统领,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树立大党建,大服务理念,坚持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建工作重点就在那里,推行“党建+”模式,做到掌握群众诉求的渠道畅通,回应群众的呼声更灵敏,为群众服务的方式更便捷。

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更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可持续发展中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由此实现我国振兴发展。

篇三

2020年8月21日晚,我县召开了2020年对外开放暨项目攻坚大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投资唱主角、开放增后劲”要求,动员全县上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全面掀起对外开放和项目攻坚的高潮热潮。

如何加强对外开放,如何助力项目攻坚,这都是目前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此,通过深入思考,我从思想建设方面入手,作出以下讨论发言。

一、思想现状

通过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在工作中习惯经验主义,有惯性思维,在采购文件制作方面,没有随着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变化及时更新采购文件模板;在采购程序方面,总是在上级交易中心的催促下,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招标采购部分流程的电子化操作;在业务理论提升方面,总是碰到问题才想去法律条款中找到支撑点从而解决问题,虽然能够在实操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是在自己的脑子里没有形成清晰的业务理论体系。

二、思想建设

(一)加强对外开放。

1.增强看齐意识。

一是要向先进发达地区看齐,学习其在政府采购方面先进的方式方法,对照找出自身短板,并加以补充完善,在制度方面完善档案整理、受理、组织等环节,堵住漏洞,从而提升我县整体政府采购服务水平。

二是要向市本级看齐,加快安装开评标室电子化招标采购系统,完成相应调试,争取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切实完成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减少供应商到现场报名及参与采购活动的人、财、物的成本,加强政府采购的便利化、远程化、电子化的操作。

2.增强营商环境意识。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XX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在编制采购文件时,不能有排外思想,对地方保护的条款坚决说不,不设置或者变相设置供应商规模、成立年限等门槛,不限制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二是按照中省推进政府采购供应商信用融资工作的通知要求,着力解决政府采购中标、成交供应商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在所有政府采购文件中载入“政采贷”融资渠道。

三是代理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在资格预审阶段,要通过兵兵球随机摇号方式公平公正公开的现场随机抽取供应商进入谈判、磋商环节。

四是取消收取投标(响应)保证金,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

3.增强依法办事意识。

在工作中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及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做好代理的政府采购项目的组织实施,持续增强依法办事意识,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程序办事情。

4.增强服务意识。

作为招标采购服务性质的服务人员,要把自己完全当成“服务员”,用专业的服务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完成各项采购项目的采购,选出优秀的供应商、采购质优的产品及服务,那么就要时刻关注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升政府采购服务水平。

(二)助力项目攻坚。

在我县重要项目的采购上,要换位思考,急采购人所急,早作谋划,抓紧时间编制项目采购文件,最大限度减少编制失误发布更正造成的时间延误,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对于重大项目的采购要开通绿色通道,直接安排人员,加急完成能够缩减的环节周期,从采购环节的实际操作上助力项目攻坚,顺利实施采购。

篇四

当前,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我通过认真学习省七次党代会、衡水市二次党代会精神和景春华书记、纪青哲书记的有关讲话内容,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及时性。

一、解放思想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工作。从解放思想本身看,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客观事物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变化。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实践活动具有永恒前进性。相对于实践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否则,曾经正确的思想、方法也会变成僵化的东西,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脱节。因此,解放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伴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我们站在十一五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发展。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实干、跨越发展的总要求和工业立市、农业强市、商贸兴市三大主体战略,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才能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为十一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解放思想是解决突出思想问题的迫切需要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着力营造宽商、爱商、富商的发展环境,营造主动为全民创业搞好服务、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的良好氛围。

一要树立开拓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

二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和组织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各方面创新创造,以各方面的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解放思想、服务为民、创新发展的理念,营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才会有更多的人勇于探索,才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投身创新创造中来。

三要营造创优精神。创优,联系到一个城市,就是创造最快的发展速度、最好的发展环境,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正是一个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最满意服务的指导方针,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服务最佳,效率最高最充分的体现。要大力倡导创优精神,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单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对成绩优异者予以重奖,对勇于冒尖者给予保护,树立起开拓进取者有功、甘于平庸者有错、丧失机遇者有罪的舆论导向,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

三、解放思想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人民的公仆,要认清历史使命,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实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工作上就不可能取得好的业绩。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才能为民办好应有的事情。

(二)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关键,是看我们是否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

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加强个人修养,树立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篇3:质量文化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企业的质量文化, 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并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从总体上说有“纵向”与“横向”之分, 而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 则是企业“横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狭义的质量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而广义的质量文化不仅指质量的意识和观念, 还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等。

质量文化以人的观念和行为为中心, 以理念的灌输和习惯养成为重点, 把质量管理的“强制性”要求变成广大职工的“自主性”行为, 是企业提高质量的长效机制。

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 也是企业系列文化建设的基础。它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也是一种责任文化、诚信文化和道德文化, 更是一种经营文化、形象文化和发展文化。

质量文化体现企业综合素质、核心竞争能力和品牌形象。如果说一个完善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的发展产生间接与隐性的经济效益的话, 那么一个优秀而先进的质量文化则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品牌效应。企业质量文化不但影响企业当前的生存, 而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和做久, 就必须依靠具有鲜明特色的质量文化做支撑。

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步骤

构建企业质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需要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推动, 以及企业全员的认同和参与以外,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企业质量文化体系。其基本思路应该从以下两个方向考虑:

一是丰富质量文化建设“文”的内涵。就是从战略的高度, 系统分析企业的产品特点、管理风格和文化积淀, 总结、提炼具有企业个性特色的、内涵准确丰富的、员工易懂易记的质量文化理念, 形成企业质量文化体系。质量文化理念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 表达企业对质量的追求, 起到提高职工质量意识、统一质量价值的目的。

二是落实质量文化建设“化”的功能。质量文化的内涵应充分反映企业质量管理思想、制度体系和管理行为, 使质量管理“文化”化。加强质量文化载体建设, 丰富质量文化活动。通过富有文化品位的载体, 使员工生动而形象地感受质量的重要, 通过具有文化特色的质量管理活动, 使员工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认识质量、反思质量和总结质量, 引导和激励职工追求质量、控制质量和改进质量。

质量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它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系统工程, 必须循序渐进, 稳步推进、分步实施。

首先, 要提炼质量文化价值, 确定质量文化定位。具体应从诊断评估当前企业质量文化状况入手, 提炼出本企业质量文化的基本价值所在, 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质量文化战略定位。文化定位的本质就是确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有了准确的质量文化战略定位, 质量文化建设就有了方向, 这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其次, 提炼质量理念, 形成富有特色的质量文化体系。在建立质量文化的组成结构的基础上, 提炼质量理念, 形成系统的质量文化体系, 设计独特的质量文化管理模式, 创建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

再次, 结合质量文化体系要求, 整合质量管理系统。运用管理工具贯彻质量理念, 建立规范固化质量行为, 以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质量管理机构职能。

最后, 要实现质量文化建设成果落地, 加强质量文化的实施与传播。总结、改进、完善质量文化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文化的理念和行为系统, 形成《企业质量文化手册》, 并加强质量文化对内的宣贯与传播, 塑造以企业质量文化为特色的品牌形象。

企业质量文化体系的构建

企业质量文化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理念体系的构建和行为规范体系构建两个部分。理念体系构建又分为质量文化战略价值理念、质量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质量文化系列价值观三个部分。

质量文化战略价值理念

质量战略——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环境的变化, 以树立品牌形象为目标, 在准确的质量文化定位的基础上, 对企业质量发展做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

质量方针——指企业如何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 也是对社会和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的具体承诺;它是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活动和质量教育的总的要求。

质量使命——是企业为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质量方面应该承担的重大的责任, 主要说明我是什么、我能干什么。

质量宗旨——指提出企业提高质量的主要目的、意图和志向, 是对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态度和承诺, 反映企业质量的社会价值, 反映企业追求质量的崇高境界, 以及实现这种境界的执著的信念等。它表明是为谁而做的、我怎么做等。

质量目标——在一定时期内, 企业通过努力而希望达到的预期成效或水平。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不同的时期和阶段都应该有自己的质量目标。

质量文化核心价值理念

质量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从事质量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全体员工都认同且共同遵守和信奉的质量价值取向。主要阐明企业在质量活动中共同的经济、社会及人文等追求。

质量核心理念指在质量工作中应坚持的总想法、总思路, 以及坚持的信条和信念。是企业全体员工整体意志体现, 是指导和影响企业质量战略追求的方法论, 作用是协调企业员工的意志和行动。

质量精神指企业在质量活动中, 为了实现质量使命、宗旨和目标, 长期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它是激励员工在提高质量、追求品质过程中, 应该持有的一种勇往直前、永无止境的精神。

质量作风是员工在思想、工作、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是企业质量活动的一种氛围或风气。良好的质量作风, 能够协调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行为, 有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企业运行秩序, 提升员工的工作境界, 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质量道德是企业全体员工在质量活动中应该信守的原则、准则。质量制度是硬约束, 道德规范是软约束。在保证质量方面, 道德是不可缺少的力量。

质量文化系列价值观

传统的质量观念往往是指产品的质量问题, 而质量文化体系所要求的是全方位的、综合的质量观念;提高质量不仅是要提高产品质量, 而且还要注重生产经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因此, 质量文化的系列价值观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观、工作质量观、服务质量观、环境质量观、安全质量观等。

而质量文化体系的理念系统是用来解决质量意识、思想和观念的, 是解决“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的问题。这种观念最终要落实到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之中, 质量行为规范体系就是“如何做”的标准和要求。针对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员工都应该以理念要求为基础, 设立不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 质量文化体系的质量行为规范系统主要从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的角度, 建立不同的质量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质量文化的落地与实施

质量文化落地作为整个质量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关质量文化建设的成败, 事关质量文化能否实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预期目的和效果。如果质量文化的种子能够较好地在企业和员工心中“落地”、“生根”, 那么, 企业质量文化就能够“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发挥其应有作用;反之, 则不但预示着前期所做工作的无效, 而且也很容易使质量文化建设成为好看不中用的“镜中花”、“水中月”。

质量文化的落地与实施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组织落地:成立质量文化建设推进领导委员会, 下设常务机构——企业质量文化办公室, 全面负责质量文化的推广与实施。

制度落地:制定质量文化落地和实施的有关规定, 将其纳入制度化与常态化;规范和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使其与质量文化理念相匹配和融合。

成果落地:将质量文化建设的成果形成质量文化手册, 成为质量文化建设的教材, 便于全体员工学习和掌握;二是将质量理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的相关理念形成宣传标语, 进行全面展示和宣传。

培训落地:制定质量文化培训规划, 设置培训课程, 对员工进行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的培训和宣讲。

活动落地: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 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纳入到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之中, 并推举质量文化建设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开展激励式的活动落地。

传播落地:整合企业内外的传播媒介, 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形式, 开展立体式的对内与对外的传播与推广。

篇4: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摘要:2015年6月15-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举办了以“高质量学徒制”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并发布了会议报告——《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该报告界定了“高质量学徒制”这一概念,集中讨论了与“高质量学徒制”有关的十二项议题,最终得出结论: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益处得到公认,各国应当依据本国具体国情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质量学徒制;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

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缓慢,大量青年缺乏与劳动力市场相匹配的技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国家的平均青年失业率超过20%,而现代学徒制开展得较好的瑞士、德国、丹麦、荷兰等国的青年失业率均控制在10%左右。其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已经推行了学徒制,然而效果并没有德国那么显著,普遍面临着质量问题。2015年6月15-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UNESCO-UNEVOC)举办了以“高质量学徒制”(Quality Apprenticeships)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采取网络论坛(e-forum)的形式,旨在探索现代化、正规化“高质量学徒制”(quality apprenticeships)的特征,分析现代学徒制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发展所需的种种条件。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229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男性62%、女性38%)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为期12天的讨论,UNESCO-UNEVOC形成并发布了本次会议的最终报告——《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Delivering TVET through Quality Apprenticeships)。

一、何谓“高质量学徒制”

现代正规的学徒制旨在提供优质培训机会,使学徒、培训企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系统整体上实现多赢。“高质量”的概念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引入,并得到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G20)多边及双边合作伙伴在内的众多机构、组织的广泛支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工作和培训条件的质量——尊重劳工权利、培训企业的相关条件符合安全标准,学徒受到社会保障计划保护并可以得到工资或津贴。第二,培训标准和内容的质量——培训项目要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使年轻人学习到就业所需的全部技能。第三,证书的质量——支持学徒在全国范围从事培训岗位性质的工作。第四,学徒制所有参与方多赢局面的质量——培训企业受益于获得额外劳动力,可以将学徒制作为招生策略;学徒学习职业知识,获得职业技能,领取工资,得到有效的证书以及获取工作经验;培训学校受益于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社会和经济受益于劳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市场更加平衡,以及青年就业率的提高。

根据IL0的一项研究,学徒制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要素:一是政府、雇主代表、工会之间的对话关系,以明确关于学徒制系统中的所有问题;二是各层面所有行为主体具有清晰的角色和职责定位;三是融资机制,参与各方拥有清晰、合理的成本分摊标准,并确保财政支持的有效性;四是立法,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实施运作的框架。

二、会议目标及范围

本次网络会议为期两周,总体目标是增进与会者对学徒培训,特别是正规“高质量学徒制”的理解。会议旨在共享各国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经验,同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供与会者提出问题,关注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分享个人、机构和国家的实践经验。具体目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加深对学徒制,特别是现代“高质量学徒制”的理解,明确不同国家正规或非正规学徒制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发展的有利条件,力图发现当前“高质量学徒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

根据与会者的兴趣及研究领域,基于网上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本次会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12个议题。鉴于各个议题关注度及讨论程度不同,报告所涉及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份报告总结了与会者主要的讨论情况及研究结果,包含与会者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问题、建议以及常见的挑战,同时对如何深化理解学徒制并推广成功经验给予了相关建议。

三、议题总结

报告共涉及12个议题。其中,“议题八:记录先前的工作、学习经历”仅有涉及,并未充分讨论。

(一)议题一:定义“学徒制”,将“质量”的概念引入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形式。与培训、实习等不同,它是一种工作场所学习形式。基于讨论结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徒制作出如下区别和分类(见表1)。

从所有建言献策来看,与会者对现代“高质量学徒制”的特征有着一致看法,公认学徒培训,无论是正规或非正规、基于企业或基于学校,都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效果。关于“质量”的概念,讨论主要围绕传统和非正规学徒制的质量缺陷展开,参与者提出了众多需要改进之处,如恶劣的工作条件、较低的社会地位、不安全的工作环境所导致的工作事故、工匠师傅或公司培训负责人的工艺和教学技能水平低、缺乏高质量技能培训、缺乏监管和实施机制等。指出问题的同时,与会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多数人提出应该将非正规学徒制整合为正规TVET,规范学徒制。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在正规TVET体系中实现校本培训,提升非正规学徒制的质量,使非正规学徒制毕业生的技能得到官方认可,为其未来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更多路径。其他必要的措施还包括进行专门立法规范学徒制,建立合理的资助机制支持低收入学徒群体等。

(二)议题二:创新学徒制以及学徒制的替代形式

在创新学徒制的应用方面,与会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在农村地区发展学徒制以培养农业人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在学徒制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帮助特殊残障青年康复发展;开发大学学徒制等。在学徒制形式方面,与会者认为传统的学徒制模式的力量是有限的。比如,很多现代职业中的技术领域需要工作者拥有大量理论背景知识以执行复杂任务,简单的“边干边学”方法对学徒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配备富有教学、培训、辅导和指导技能的专门培训师十分必要。学徒制“混合”其他工作场所学习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例如,与会者提到的新西兰的经验,即许多学徒参加夜校学习,通常一星期一次,以补充理论训练。在一些行业中,安排“流动”导师对学徒进行每月一次的辅导,帮助学徒学习行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这种安排有助于学徒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良好衔接,强调学徒“反思”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徒的学习完成率。

(三)议题三:学徒制的资助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同政府应该对学徒制系统进行资助,为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制提供有效激励,引导更多年轻人学习行业技术。各位专家及实践者普遍接受的观点之一是发展学徒制从长期来看是有益的,企业也应共同资助学徒。例如,瑞士的企业在提供学徒制培训的第一年会有一些资金损失,主要是源于支付学徒工资和学徒较低的生产率,然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随着学徒生产力的提高,其对企业的贡献会大为增加。另外,政府在对学徒制进行资助时要注意向企业补贴学徒工资造成的企业对学徒的虚假需求——些企业提供学徒培训并不是因为想为未来的招聘做准备,而是希望得到政府资助。

(四)议题四:学徒制技能需求的预期和识别

关于此议题所提出的问题是,考虑到正规学徒制所授技能通常来自于企业的需求,而企业又主要根据行业需求进行学徒培训,那么学徒制体系是否还需要进一步预期所需技能?一般来说,学徒制自身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使劳动力的供给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正如来自菲律宾的一位与会者所说,在菲律宾,“技能不匹配现象非常常见,公司如果不需要工人就不会参与学徒制”。然而,大多数受访者指出,对教育制度和TVET机构来说,这种预期是必要的,可以准确确定培训计划和项目的重点,尤其在劳动力市场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更加重要。预期还可以为扩大学徒制和确定新学徒计划提供有效信息,特别是新兴职业。技能预期使学徒制培训更具可持续性,以下三方受益于此:学徒,向其持续提供工作机会;企业,促使其制定可持续的人力资源规划;TVET机构,开发相关课程,使学徒更符合劳动力市场要求。

(五)议题五:将各行业企业纳入学徒制

报告中,许多与会者在发言中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各行业纳人学徒制?所有人都认为各行业的参与能够对学徒制产生有效影响。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方法包括提高企业生产力,以及降低学徒制劳动力成本。瑞士的研究表明,企业从学徒制中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此外,当企业把学徒制看作员工规划和人才招聘的机会时,便会迫切需要对学徒进行培训。虽然如此,现实中更多的情况并不是企业不参与学徒培训,而是企业所提供的学徒岗位数量有限,无法惠及所有需要技能培训的学徒。另外,也有一些因素阻碍企业参与学徒制。首先,并非所有企业都做好了接收学徒的准备,某些企业由于其工作环境或内部组织能力有所局限,难以吸纳新人接受培训和监督。其次,企业培训人员不情愿传授或共享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这是由于一旦学徒掌握了相关技能,便有可能取代企业员工。最后,缺乏政策支持也是阻止企业充分参与学徒制的可能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国家就此问题展开积极社会对话,包括政府、雇主和国家工会代表之间的三方对话,力求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学徒制之中。

(六)议题六:学徒制的课程开发

菲律宾、巴西和博茨瓦纳的学徒制课程开发步骤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首先,这些国家遵循统一的参考标准或指导原则来开发课程,包含不同行业领域的内容、技能和预期结果。其次,这些标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能力标准或单位标准(competency or unit standards),上述国家都是采用能力标准的方法开发课程。最后,多方参与课程标准的开发。在巴西和博茨瓦纳,包括政府代表、教育专家、行业协会、雇主组织、工会等在内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均会参与开发并制定课程标准。

(七)议题七:学徒的辍学

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均存在学徒辍学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低收人群体中,年轻人在学徒期完成之前就想挣“快钱”的诱惑似乎是一个重大问题,对行业理解的缺乏也使这个问题雪上加霜。这一问题与学徒和企业都有关系:一方面,学徒缺乏就业指导、职业意识,而且个人的工作态度可能会影响其承担义务;另一方面,企业可能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合适的学徒。此外,培训者教学技能的缺乏也是导致学徒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八)议题九:学徒制的社会形象和吸引力

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是,与学术教育和研究相比,学徒制的社会形象通常被认为更加低等。比起主流的、基于学校的TVET,学徒制常常被低估,且被看作对“学术天分欠缺”或在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青年人的职业培训。针对这个问题,报告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一,利用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学徒制的优势,塑造学徒制的正面形象。第二,从普通教育开始就塑造积极的学徒制形象,不仅针对学徒,还需包括有可能影响学徒选择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在内;此外,向政策制定者、企业雇主宣传学徒制的优势。第三,提升非正规学徒制质量,这本身便是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学徒制需要尽可能直接地与工作相联系,从而激发各行业之间形成有效的伙伴关系。

(九)议题十: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培训师

企业内部的师傅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影响企业培训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现有的企业培训中,师傅的职责局限于实践知识的传授。由于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相对欠缺,师傅难以独立承担学徒的全程培训,即对学徒进行指导、支持、监督、跟进,这就引出了“企业培训师”的概念。区别于企业的师傅,企业培训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可以为学徒进行系统的讲解,负责跟进学徒工作,为学徒介绍不同的任务和技能,观察学徒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监督其学习进展。此外,企业培训师还会提供额外的理论背景知识,甚至会提供一些与公司内部学习相关的实践训练。企业培训师与师傅一起为学徒设计整个培训项目,也和TVET学校的教师及指导人员保持联系。不同国家的企业培训师的来源不同,有些来自企业内部,有些则是学校的教职工,他们在各培训学校之间流转,以跟进学徒的学习进展。在许多国家,企业培训师掌握教育学知识,在对学徒进行培训和监督之前,他们还需要获得相关证书并定期更新技能。

(十)议题十一:学徒制成功的要素

第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他们之间达成的共识与承诺。如果缺乏共识,学徒制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纸上谈兵。因此,需要在商业、公共部门及社会领域寻找强大的合作伙伴;形成一致的理解或达成共同的目标;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角色;每个利益相关者相互承诺、达成一致;逐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并达成合作伙伴共识。第二,职业指导,确保年轻人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避免出现毕业生大量失业的同时企业缺乏合格的技术员工。第三,教育系统的渗透与衔接,保证学徒可以直接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或建立与高等教育的联系,得到专业发展机会,避免学徒制发展成为缺乏前景的“死胡同”。

(十一)议题十二:进一步的研究领域

报告的最后讨论了未来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和改善学徒制系统的研究领域。例如,什么类型的学徒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非洲农村地区就业问题,从而减少人口迁移现象?如何将相关资格框架(通用能力)与学徒制成果联系起来?什么是评价学徒制效益有效且可靠的工具?如何在培训提供者(职业学校等)中引入现代教学方法?

四、结论

篇5: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有幸作为“头雁”代表上台发言,心中充满感恩之情。一是感恩组织的培养。2010年,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转眼已十个年头,是组织带领我走好了这“铿锵十年”。今天,作为85后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定必不负重托,奋力前行。二是感恩前辈的引领。由衷敬佩一任又一任的先行者,我们的“老书记”、“老班长”,为XX村居的发展挥洒超群才智、倾注全部心血,作出卓越贡献。今天,我们接过“接力棒”,定必继往开来、薪火传承。三是感恩XX这片土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先锋”,XX的发展高歌猛进,XX的领导高瞻远瞩,XX的父老乡亲万众一心。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捷报频传、振奋人心。作为XX儿女倍感光荣,更深知要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为家乡发展只争朝夕、竭尽所能。

我相信,这“三份感恩”,也是在座各位村居“带头人”、“主力军”的心里话。借此机会,我仅代表大家向各位领导同志们作三点表态:

第一,一生革命志如钢,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带领党员群众在发展的道路上方向不偏、步调一致,凝聚起更加团结向上的磅礴力量。

第二,借海扬帆奋者先,锐意进取谋发展。紧贴上级决策指示、形势任务要求和村居健康发展的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审视当前工作,不断更新观念、开阔思路、谋实举措,奋力写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携手村(居)民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第三,打铁还需自身硬,克己奉公守规矩。牢记“好干部标准”,依法用权、慎重用权、廉洁用权,时刻对人民群众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真正做到爱民、亲民、为民。不论走到哪里,都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篇6: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这一阐述,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推进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首先要把群众获得感强不强、幸福感多不多、安全感高不高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扑下身子,眼睛向下看,工作朝下做,多一些裤腿粘泥、眼含泪水的务实调研,少一些闭门造车、庭院跑马的空想,多干实事、少摆样子,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做人民群众的第一倾诉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红利。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要学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听听群众的期盼,多看看群众的生活生产状况,多想想群众的感受,以人民为中心,才会发现问题困难所在,方能找出差距,解锁为民“新技能”,进而抓好落实。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赤诚之心联系群众,以真诚之心服务群众。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情怀和执着,恪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群众办事上。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意味着要高质量考核考实领导干部,群众最有发言权,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满不满意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强烈的执政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当好群众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才能踏踏实实办实事、做好事,才能有所建树。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对标需求,解答疑点,争取支持,认认真真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

篇7: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直面短板

狠抓重点

促进XX区高质量发展

9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东北考察,并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当前东北、X振兴突出存在的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个短板”,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六项重点工作”。

这是继“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之后,总书记又一次系统、全面、深刻地对东北振兴谋篇布局、举旗定向,讲话振聋发聩,思想丰富深邃,是我们在新时代以新气象实现新作为的理论之本、方法之根、信心之基、动力之源。市委、市政府以解放思想为“先手棋”,部署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为全市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打响“发令枪”。XX区以大讨论为契机,直面发展短板,狠抓工作重点,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此立下“军令状”。

思想意识是实践活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手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终极目标。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对“高质量发展”进行新表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内涵就是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根本在于有没有实现向好和更好的跨越。

回顾XX区20年发展历程,结合XX区当前发展现实,聚焦“四个短板”,对标“六项重点工作”,XX区通过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对标找差、对标补差,抓住主要矛盾,直面“五大短板”,激发内生动力,解决根本问题,狠抓“七项重点工作”,深挖巨大潜力,把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目前制约发展的“五大短板”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真正弄清我们所存在的短板,对于推动XX区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目前,从总体上看XX区经济发展是好的,但是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有一定差距,没有更好地让人民群众乐享到XX区建设发展成果,主要存在五大短板。

短板之一是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按照市委、市政府为我们制定的发展规划,现代服务业是XX区的主导产业。目前,服务业还普遍存在着产业规模小、项目层次低、品牌效应弱、体系不健全、行业聚集慢等问题。大多数服务业企业还是集中在传统服务业领域,仍以劳动力出卖型服务为主,缺乏科技含量,带动力差,无法刺激服务业快速推进。

短板之二是城市管理水平需要提升。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近年来,XX区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但在城市管理上停留在标准化、规范化阶段,对标省内外一流城市,城市管理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低,建设智慧型城市还有很长的距离,不能有效服务于当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管理的机制体制还不完善,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市场化运作和协调联动机制。

短板之三是城市发展空间不足。XX区XX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已经建成,人口达到XX万人,已经出现可用土地越来越少的局面。城市发展空间的不足,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支持的动力也明显弱化。同时与域内的工业园区、保税区等未能有效衔接,形成联动发展态势。

短板之四是基础设施面临老化。主要街道和大型桥梁等城市“正面”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小街小巷等城市“背面”基础设施方面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上水、下水、用气、用电等事关百姓生活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进度迟缓。同时,我们区是XX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战场”,具有XX市“后花园”城市定位,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直接降低了客商投资的预期感和舒适感。

短板之五是没有形成人才引进机制。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XX区在人员结构上存在“一多一少”的局面,即,临聘人员多,正式调入人员少。大多数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待遇、进升机会无法保障,导致工作没有积极性,直接影响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能。目前,XX区在人才招引、培养、考核、管理等方面还需要深化改革创新,真正把人才引进来、用起来、留下来。

二、未来狠抓落实的“七项重点工作”

解放思想,顺势而为,转变思路,因事而动;抓住机遇,对症下药,跟上时代,精准施策。XX区以思想解放为抓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向工作薄弱处集中发力,在难点热点问题上动真碰硬,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直面“五大短板”,把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破除与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使命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久久为功抓实“七项重点工作”,雷厉风行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一)招商引资要有新突破

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投资上项目,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当前,XX区正处在新的10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强现代服务业,做大旅游资源,必须有新投资。XX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再鼓干劲、再掀热潮,工作力量要再加强,营商环境要再优化,重点聚焦要再突出,督导考核要再跟进。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集中精力,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真正做到成绩在招商一线展现,形象在招商一线树立。XX区将以

“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作为,不断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提升

XX区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分散化格局、碎片化发展的问题较突出。XX区要站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牢牢把握“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旅游产业。要登高望远、举旗抓纲,围绕自身的总体定位和主攻方向,结合基础条件和发展需要,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资源、充分挖掘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优势,按照打造特色小镇的思路,统筹河、湖、山、城、湿地等旅游资源,以游客满意为基点,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在XX区集约配置,努力形成最能打动人、吸引人的特色优势。

(三)城市管理要有新方法

未来XX区城市管理要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在保障市民高质量的生活上下功夫。要以“两城同创”为目标,按照“细致、精致、极致”的要求,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构建权责明晰、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新体制,通过实施市政设施管理精细化、园林绿化管理精细化、环卫保洁精细化、市容市貌管理精细化、建筑施工管理精细化、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商贸市场管理精细化、物业小区管理精细化共“八个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三个转变”:一是由“突击型”向“长效型”转变。从制度建设和习惯养成入手,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潜移默化,切实改变当前城市管理“一抓就好、一放就乱”的状况。二是由“问题型”向“预防型”转变。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从源头抓起,从细微处抓起,切实增强城市管理的效果。三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加强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切实增强调控能力。通过“三个转变”,实现常态化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城市管理新标杆。

(四)服务能力要有新提高

未来XX区要在营商环境方面致力打造全民服务体系,每一个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服务员”和“店小二”,每一个部门上到党政机关下到窗口单位都是营商环境的“美容院”“加油站”“充电器”,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要让企业在XX的每一个经营行为感觉到舒服、舒适、温暖和无可挑剔。一是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服务体系。要破除“官本位”思想,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二是构建职能部门服务体系。对于职能部门而言要破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通病,提供银行式、五星级酒店式优质服务。三是打造普通群众市民服务体系。每一个市民都要把自己作为城市形象代言人的高度,时时作为城市宣传的窗口,时刻作好宣传XX为XX城市文明加分的准备。这三个系统有机结合,全民、全社会、全窗口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五)城市文明要有新气象

文明是对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的综合反映与评价,是一个地方形象、品位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XX致力于文明城市建设与先进文化进万家工程和弘扬雷锋精神相结合。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培育,以改善民生为定位目标,注重在群众性实践活动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要继续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雷锋精神成为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和城市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发展底气,形成引领XX区文明发展的强大力量和精神坐标。

(六)是聚集人气要有新目标

人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本,一座城市有了人,凝聚了城市的人气,才能以人气带动周边商业、服务业等发展。XX区要按照为全市工业园区提供生产、生活综合配套服务,精心建设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新型城市,倾力打造魅力水城,建设生态优良、功能完善、管理科学、三产突出、人气兴旺的XX市行政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坚持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在优化环境、培育产业、完善功能上,实现新的突破,广泛吸引外地人到XX区观光旅游、居住生活、创业发展。同时要继续承办等各级别各类型活动,吸引外地游客观光旅游,促进住宿、餐饮等消费,拉动人气商气。要积极探索推进发展“夜经济”活动,打造餐饮、住宿、金融等特色街路,活跃商气,集聚人气。

(七)物业管理要有新形象

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XX区要完善物业管理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培育物业服务市场,积极推进物业服务企业招投标,以公平竞争推动物业服务行业发展,使物业服务企业与市场接轨,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促进行业的发展。要完善物业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及继续再教育工作,以提高物业服务企业和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要突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作用,积极推进业主委员会成立,对符合《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等法律法规的小区,力争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同时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管和指导工作。要建立完善物业服务纠纷快速调处机制。将物业纠纷调处工作纳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物业管理投诉受理制度和物业服务纠纷快速调解处理组织体系。

篇8:推动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农业机械质量关系到农机使用者的人身健康, 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系到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近年来, 在购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影响带动下, 大量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得到推广应用, 对农机产品质量、维修质量、作业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农机化事业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进程中,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农机化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将愈加突出。《办法》以加强质量监管、推动农机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 通过规章立法形式, 规范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 向农民群众推荐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 构建公平有序的农机市场秩序, 这是我省农机化工作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要举措。

《办法》共27条, 对新形势下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一是明确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农机管理部门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中的职责。二是具体规定农机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服务者应承担的质量责任, 对上位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三是创设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机安全鉴定制度, 规定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九种农机产品进行安全鉴定。四是设定农机销售者与产品销售区域的县级农机管理部门签订承诺书制度。五是细化农机产品召回制度, 发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的农业机械, 生产者负责立即停止生产, 通知销售者和消费者, 并召回已经销售的农业机械;销售者负责立即停止销售, 通知生产者和消费者, 并协助生产者召回已经销售的农业机械。六是明确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承担鉴定的范围和农机质量投诉机构的法定职责, 农机试验鉴定机构依法承担推广鉴定、选型鉴定、专项鉴定和安全鉴定;农机质量投诉机构负责受理投诉, 向农民提供农机质量信息和咨询等公益性服务。七是确立创建农机放心消费环境的目标,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 加强对农机产品质量和市场的监督管理, 努力创建放心消费环境。八是规定转让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牌证, 并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办法》的颁布实施, 有利于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 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农机产品升级换代, 带动农机工业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强农机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 提高农机公共服务能力。

《办法》是一部具有江苏特色, 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的政府规章,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优化结构、促进发展的法治理念, 进一步丰富了我省农机政策法规体系。我省基本形成“两部法规、三部规章”为框架, 相关的配套政策、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为补充的地方性农机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上一篇:湖南省高速公路工程处下一篇:历史学西安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