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4-05-04

高语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4篇)

篇1:高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语组工作总结

呼图壁县第一小学

朱佩艳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即将结束,我们高语组的全体老师在宁小琳主任的正确引领下,团结互助、敬业奉献、踏踏实实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高语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学习,丰富自身内涵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继续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主要的理论学习内容,每次教研组活动前都提前安排一位教师先自学课标相关内容,然后在教研组活动时为其他教师进行解读,全体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讨论认识。教师们经过这样的深入学习、解读、消化、吸收,能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每位教师都能进行业务学习,每月一次自学,每月一次的网上学习、通过学习业务知识,丰富了教师的自身内涵。每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听课10节,使我们接触到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学到了好的教学方法,为加快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取百家之长

本组12名教师中,老、中、青教师都有,尤其是六年级组,教师年龄相对偏大,但是无论年龄大小,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级各类培训。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宗旨,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来教今天的孩子,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这项工作。正因如此,平时校内的“校本培训 ”、“大组案例课”、“专题讲座”等,老师们都能认真倾听,做好笔记,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慢慢消化吸收。外派出去学习的老师更是虚心学习,写出学习心得,并与老师们交流学习收获。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老师们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夯实了文化底蕴。

三、教研活动,提高业务能力

本学期我组的教研活动能够认真按计划开展,每次活动能做到提前安排,有主题、有内容、有记录、有实效、有总结。教研活动的内容很丰富,能够紧紧与我们的小专题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小组成员都能积极研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并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好方法、好思路介绍给大家,教研氛围更浓了,教研效果更好了。全组教师深深地感到教研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其切实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本学期,在宁小琳主任的支持帮助以及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组成功主办了一次观课议课活动。王璠教师上案例课一节。接到任务她十分重视,选定课文后先解读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并进行试教、修改,在师傅柴艳老师和骨干教师刘晶萍老师的鼎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听课、议课中反复修改,再次试讲,最后由组长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确定了观课主题和观课点。然后同组老师再根据观课点来听课,评课,提出建议,王璠老师总结反思、完善教学设计,再次试讲。这样的磨课形式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不但是上课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好机会,而且其他教师也受益非浅。这更让年轻的王璠老师得到提升。正因为同组老师的积极配合,这节案例课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四、同伴互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为了能够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研组充分发挥师徒结对的作用,徒弟在师傅的指导和带领下,积极开课、听课,平时师徒间还进行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师徒的教学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师徒结对活动既培养了年轻老师,也促进其他教师的再学习,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五、校本教材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让学生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又落实好了校本教材的使用。五年级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背诵《论语》,完成校本教材的阅读内容。另外,每天坚持不懈的写字课使学生不仅熟记了笔画儿歌,而且能够按要求认真书写。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写字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六、取得的点滴成绩。

通过组员们的努力,本学期我们组也有小小的收获。

1、王璠老师上案例课课一节,受到好评。

2、教师的理论水平及课标解读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关于“加强小学高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策略研究”的小课题于五月份申请结题。

4、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诸多不足,如: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但专业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需要专家的引领和指点。教师的整体教研积极性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教研工作中的不足,团结一心,就能够打造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使教研组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篇2:高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年度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

我教研组每学期集中利用每周星期二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采用了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形式认真学习了教导处下达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文件,进一步了解如何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何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辅导学生等,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所任学科教学目标、重难点,做到吃透课标,吃透课本,在次基础上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继续认真学习《走进新课程》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市级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教育观。

2、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在组织我组教师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教学研讨活动的同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结对”活动是提高教师个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和交流的平台,因此我组一如既往地开展此项活动。通过师徒互相听课、评课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相互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我组部分教师本期听课节都在10节以上。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3、开展组内课题研究探讨

本学期初确定了“怎样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组内研究课题,老师们带着课题在组内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主思路为:在课堂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家庭作业中给与自主阅读空间、重视学生自学助学设计等。并有教师在教学中写出了《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领悟》等教学案例及论文在组内进行交流。

4、重视课堂教学交流

本学期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老师们的评课、说课能力,确定第七周为同年级课堂教学交流周,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互相取长补短,且要求书面写出评课稿,说课稿进行了评比,评出了庞粤

玲、罗建平、郭小波为一等奖获得者,钟瑞芝、杨光、王萍为二等奖获得者。

5、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1本学期我组教师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利用每天课前一分钟和校本课继续鼓励学生诵读、背诵古诗词、《三字经》、《白家姓》和毛泽东诗词,训练学生讲毛泽东故事等,在诵读、讲述中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他们幼稚的心田里。

6、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为配合学校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活动”首先教师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不断充实知识量,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每位老师向学校交出了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经典阅读中让学生走进传统、亲近经典,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读书中让学生遨游书海,享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爱书的兴趣,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训练学生读书的能力,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并召开读书心得演讲会。并且在学生中开展了读后感征文评比活动。有彭娜等二十多位同学获得优秀征文奖励。

高语组

篇3:第二学期高语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很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规范“六认真”,促进学生学习。

期初,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规范》,规范教师的“六认真”工作。三月份,对教师的作业进行检查;四月份,对教师的备课进行了检查;六月份,对教师一学期的备课,和整套作业进行检查,评分。“六认真”监控做到有重点、有反馈、有复查,从而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为上好课打下基础;提高作业质量,为有效训练提供保障。教师组织任教班级学生进行阶段测试,并做好测试分析,找准问题,寻求解决策略;教研组组织了期中调研,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围绕典型问题组织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开设学生“错题集中营”,年级组建立教师“错题归纳本”,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转型教研方式,提升教师教研力。

本学期围绕主题,进行“同题异构”“一课三磨”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从具体的课堂来看,高语组老师的阅读教学观念在转变,从一味关注“语言内容”,转而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当然,语言表达教什么,怎么教,我们目前还处在懵懂状态,但有了这个意识,并努力去尝试,总是会有收获的。

通过研讨,我们意识到关注表达,大家往往流于形式,点出一两个“写作方法”就草草结束了,如何把表达形式,教得深入“生”心,是要结合名师的教学实例进行探究的。另外,选择哪些“写作内容”进行教学,教到什么程度,也是要慎重思考的。比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很多老师都会关注“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方法。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知识点不用教得过于深入,这一写作方法对他们来说要求太高了。再比如《夹竹桃》一课,老师们往往喜欢让学生仿写“幻想”一部分,结果写出来的总是不如人意。细想一下,学生写不好也情有可原。作家在写作时已经把符合意境的方面都写出来了,学生很难超越。倒不如让学生明确表达形式后,用学生的作文来改写,或创设情境让学生仿写来得更有效些。

下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这个主题。

三、改善读写生活,促进语文学习

我校一直以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校特色建设之一。阅读课纳入课表后,我校语文教研组对老师们如何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有详细的要求。学期初,每个年级选择四本儿童读物,进行整班阅读,按每月班级轮换的方法,一个班级每月读完一本,一学期四到五本。语文老师要完成“阅读记录本”的记载,内容包括本年级本学期阅读活动计划,班级学期阅读规划,阅读课教案三部分。其中每本书的教案分4节:新书推荐课1节,主题探讨课2节,活动延伸课1节。每学期,组织部分教师上阅读课的研讨课。一学期办好一次阅读展示活动,具体有:朗诵、讲故事、手抄报、读后感比赛等。

作文教学方面,坚决贯彻、实施教研室提出的“二次作文”实验。走“当堂完成——快速批改——及时评讲——二次作文”的作文教学之路。另外,开设实验班,跟着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探索以《班级作文周报》为载体,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的实验。樊小园老师办的《丑小鸭周报》,徐青老师办的《希望树周报》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吴江日报》上。

四、取得的成绩

通过全体老师的努力,高语组取得显著的成绩:

●教研组被评为xx区“优秀教研组”,樊小园老师获得“教研先进个人”称号。

●周xx老师的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激起学生“朗读期待”激发情感朗读的实践研究》立项结题,参与研究人员:李虹、刘元玉。

●黄xx老师在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吴江区级骨干教师评选中被评为教科新秀;在第五届A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在吴江区第五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黄xx老师的《让孩子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发表于《华夏教师》20xx/01Z总第049Z期。

●樊xx老师的文章《小步子,不停步》发表在《吴江教研》。

●樊xx老师,4月份去河北邢台上《做后讲评》示范课及做讲座;5月份去镇江丹徒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名师送培”活动,执教《作后讲评课》示范课。

篇4:五星美德少年高语嫣事迹

在家里能主动替父母分担家务,每天傍晚帮外婆收衣服,饭前主动整理碗筷,擦桌子,出行归来会主动给车充电等。平时能礼貌待人,路上遇到长辈会礼貌地称呼和问候。家长生病时,能帮忙倒水递药。尊敬师长,主动向老师微笑问好。按时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字迹工整,正确率高,遇到难题会独立思考,不懂的地方能主动提问。能自理生活,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帮助家长清扫房间。勤俭节约,不要求家长买名牌高档服装,不和他人攀比。

在学校里能团结同学,珍惜集体荣誉,乐于助人。教邻居家小朋友读书写字,帮忙邻居哄小朋友开心,是小区里的公认的“小甜甜”和“开心果”。把学校老师教会的歌与小朋友分享。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和公益宣传。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在以“五水共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不乱丢垃圾,节约水电,出门随手关灯,用完电器及时断电,尽量践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践行低碳生活的基本理念,坚持乘坐电瓶车上学,杜绝使用白色塑料袋。

生活中充满爱心,喝完的矿泉水瓶子都收起来,集够一批后,送给小区里拾废品的阿婆。还向妈妈提议,要把压岁钱和部分衣物捐给灾区的小朋友。

上一篇:懂纪律讲规矩下一篇:去摘遥不可及的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