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优美散文

2024-04-15

不期而遇优美散文(共12篇)

篇1:不期而遇优美散文

不期而遇优美散文

多年以前,利义和高严同为某局机关的借用人员,而且都混的不错,一个是宣传科副科长,一个是办公室副主任。

不久,该局宣传科科长和办公室主任都提拔做了副局长,两个科室的正职位置都空着。利义和高严觎觑此职,垂涎欲滴。

一天晚上,月黑风高。利义先一步到了一把手羊局长家,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情况,然后说:“羊局长,宣传科长位置空着……”利义话还没完,高严大大咧咧地来到羊局长家,而且门都没敲,就直接推门进来了。高严的.这个粗鲁言行,羊局长很不高兴,但是苦于坐在家里,羊局长也就没说什么。利义见是高严,只好把到嘴的关键词收了回去。

高严坐定,开门见山直接说:“羊局长,我在办公室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吧?这回主任提拔了,能不能给我磨正呢!”

羊局长是个慢性子,也是个很有涵养的人。利义的汇报他听着,高严的直接要官他忍着。完了,他对利义和高严说:“你们没事了吧?我要休息了!”

利义和高严面对羊局长温柔而强有力的逐客令,只好悻悻而归。离开羊局长家,两人像吃了毒药似的蔑视羊局长,说了很多不堪入耳话。主要是高严,以他那一贯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风格对利义说“妈的,耍什么威风!以后我们不求他了,谁再求他谁就是小狗……!”利义也理直气壮地附和着:“好,一言为定!”

没过两日,天还是那个天,时间差不多还是那时间。高严和利义几乎同时出现在通往羊局长家的巷口子,而且两个人手里还都提了一些礼物。两人见了面,高严说:“利义,你这是到哪去呀?”利义反问“你到哪去呀?” 两人不禁“哈哈哈哈……”尴尬地笑了一阵!

篇2:不期而遇优美散文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却有相似的人生情节。

《欢乐颂》的热潮过去了,我才趁着暑假恶补了全集,前面一直就那样漫不经心地看,只是感觉制作精良,五个姑娘都很美,演技很好,并不惹人犯尴尬症。

直到看到樊胜美那部分,才真的感觉被打动。

戏剧来源于生活,虽然做了夸张和美化,但在剧中人物身上总能找到身边人的影子,种种感动,或者无奈。

我想很多人都是无法真正理解樊胜美的,看到后面可能会心疼她,甚至是怜悯她,却很难真的去理解她。我看到很多评论表达的都是,“这样的家人还管他们干嘛?”“怎么会有对孩子这么狠心的父母?”如此种种。

电话里,樊胜美委屈了也会一遍遍责问,“我究竟是不是你们的亲生女儿?”,但还是一而再地对家人妥协,那时候我也有点怒其不争。但看到在火车站找父母的情节,看到家人出现在上海她的圈子里,她瞬间摘下大女人无所不能的面具展露真实的自己的时候,我想我真正的爱上了这个坚强又软弱的女孩儿,也原谅了她的家人。

可能对很多生活在城市,生活一路顺遂、衣食无忧的女孩子来说,很难理解樊父樊母,可出身农村或者物质生活较为匮乏的家庭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父母的世界其实很小,孩子就是他们唯一的动力和依靠。他们可能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不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但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赡养父母,养育子女。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会重复他们的生活,而他们也会重复自己父母的人生。可他们没有料到世界变得这么快,养大的孩子无法在身边照料自己,如自己一般为父母养老送终,所以他们会焦虑、会失去安全感。

如此,他们的孩子所承受的不单单是一份父母之爱、养育之恩,还有很多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受的教育与父母灌输给我们的思想越发的不一致起来,父母面对外面的世界也越发无力起来,他们已老,我们却还未长大。

樊胜美对家人,我们与其理解成是爱,还不如理解成是责任。父亲生病倒下的时候,她走投无路了,也不会想着去卖父母和哥哥的房子,而是理所当然地选择自己背上一身远超自己偿还能力的债务。

而母亲第一时间想到舍弃女儿,甚至放下尊严去求曲筱绡,也不愿意动儿子的房子。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没有很看重自尊这种东西,也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女儿的尊严;另外,她高估了女儿的能力,可能在她看来,女儿能在一个自己无法理解的世界过着自己无法理解的生活,那区区十万,一定不成问题,即使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要如何才能负担这一切。

这种下意识的选择才是人最真实的样子。

樊胜美固然是个好女儿好朋友,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全部否定她的母亲,归根结底,只是彼此观念不同,却又有着无法割舍的牵绊。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们不能不承认,物质生活的水平确实是影响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不是樊胜美,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们慢慢长大,就不得不开始接受生活的`压力,接受身边人的索取,接受自己消化痛苦。

两代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的阵痛,很多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人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小孩,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会表示,愿意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会像自己的父辈教育自己那般的教育小孩,希望孩子获得自己没有机会得到的美好的童年和人生。

篇3:不期而遇优美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4:传递正能量的优美散文

《散步》只有短短580字,写一家三代人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漫长的寒冬终于过去,迟来的春天终于到来,“我”劝母亲趁天气好多出去走走,母亲接受了“我”的劝告,于是初春的一天我们一家三代人一起到田野去散步,一路上高兴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其乐融融。难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我”的妻子背上年幼的儿子。就是这么一次平常的散步,谱就了一曲真善美的赞歌。短文不仅熔铸了浓浓的亲情,歌颂了生命的意义,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的要求,传递了正能量。文中几处叙述和描写感人至深,并且饱含哲理。

《散步》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揭示了生命延续的道理,而且也表现了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和谐”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内容。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乃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

《散步》的深刻意义还不仅于此。儒家经典《四书·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先贤将这段话概括为“修齐治平”四字。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修身齐家”的榜样。他是一家的核心,是家中的顶梁柱,担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责任。由于有他,这个家才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小儿天真可爱,全家其乐融融。如果全社会人人都像他一样,何愁不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散步》也是一篇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这主要表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文章写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踏青,必然要对初春田野的景色进行一定的描写。但文章对颇有诗情画意的景物的描写仅有寥寥几笔:“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着重的只是“随意铺着”的“新绿”和水田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并由此引发哲理性的思考:“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的确,生命是顽强的,但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不同。植物的荣枯可以周而复始,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所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人的生命却不能长生不老,也不能返老还童,所以作者将笔墨更多的用在生命的新老传承上。关于景物,作者还通过“我”的母亲的眼睛作过同样精炼的描写:“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分明就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明媚的春景愉悦着母亲,儿子的孝心温暖着母亲,无边的春色弥漫在祖孙三代的心中……。

篇5:有关相遇的文章散文:不期而遇

春在慌乱中赶走了冬的凛冽,夏在雨声中滋润了春的心田,金秋来的静悄悄,寒冬让人猝不及防。我们总在拥有中失去,在回忆中凋零,20岁时回忆10几岁的青涩无忧,30岁时回忆20岁时青春的疯狂恣意,而10几岁的我们却盼望着快点长大。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成为纯粹的一个人。遇到过一个她,试着勇敢说出那句话。春风十里不如你,我希望有一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从山野到书房。

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我在想,没有我的日子,你该有多么的孤独。或许对于你来说,我是普通的一个人,人群中找不出的一抹阳光;而对我来说,你是那一刻的全世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不敢望向夜晚的十字路口,因为我怕你看出我有多孤独。不敢在暖阳下抬头,因为我怕和你对焦阳光衬托你最美的模样。

如果有一天你穿上婚纱,我定闭口不提当年喜欢你的疯狂,让不敢说出口的那句我爱你,永远埋藏在心底。

电影《不期而遇》中的范小闲喜欢李心,他却笨笨的“诅咒”女孩儿永远嫁不出去,从此俩个人怒目相视,直到在一次出差中,缘分降临,在故事的结局中,范小闲说出诅咒的秘密,不是希望你嫁不出去,而是害怕你嫁给别人。他们是幸运的,在30岁时,兜兜转转依然是你,从此相牵,领略爱情最美的惬意。

这一刻似乎明白了爱情,就是有缘的命中注定。太多的青春偶像剧里,男女主角都是从讨厌到离不开。《路过青春》中王子豪那一句“我和你不是搞暧昧,我是他么真的喜欢你,”点燃了沉寂的爱,相遇的街角没在意,牵手的剧情你却不愿意,约定就算最后分离,也都各自走开去,往前走舍不得你,知道你永远住在我心底。

相信世间有那么一盏灯,只照亮我一个人,在相遇前,我适应了没有光的黑暗,遇见你时,你成为最耀眼的灯塔。

作者:潇轲

篇6:不期而遇优美散文

临出门之前,还硬塞给我两苹果,我记得昨晚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就已经给我收拾了一书包的零食,这是怕我饿着的节奏吗?

其实心里还是蛮不想开学的,在家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进门时是放假,在一次跨出门就是开学了,尽管有百般不情愿,还是要启程了。

我很喜欢坐车,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无关旁人,行进的列车上,总会有人不停的看车窗内外的风景,我也不例外,看着窗外的风景在眼前移动,会莫名的心动,然而周围的人,你可能一个也不认识,眼前的风景是熟悉,是陌生......现在想来,这许久,好像都是我一个人去,一个人回,期初很落寞,就像被抛弃了一般,现在呢,想想是一件很心动的事。

因为火车是晚上的,我到一点也不急,慢悠悠的,到的时候刚刚好,不用等很久,也不用急急忙忙。我一个人坐在候车室,也有周围的小伙伴与我打招呼,互相说着要到哪,似乎,好像,大概没有和我一块下车的。

第一次遇到火车晚点,也就二十来分钟,不过等待的人很浮躁,远处有鸣笛声,就伸出脖子,四处张望,不过这车啊就是迟迟不来,可能该来的时候自来会来吧。

我进车厢的时候,人不是很多,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行李箱放在高架台上,之后,陆陆续续的也有人进来了,车厢开始躁动起来,渐渐的又恢复安静。

这倒让人很容易产生困意,我醒来时,眼前就多了三个人,满脸笑意,一看就是温暖的姑凉,大家相互打招呼,介绍着自己,才知道,我们都是到同一个地方的,“好巧啊”,其中一女孩道,真的是好巧,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吗。

期初我们不是很熟,寥寥几句便罢,在我的印象里,也遇到到过陌生人,大家寒暄几句,何时离开,也不在意,时间久了,或者说频率高了,心里也就莫然了。

再次醒来时,已是早晨,山间还有晨雾,远处的水面上还有船,俨然一副风景画。“好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发给我同学”,“我也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然后纷纷的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共享,我还心想,我妈给我收拾的那一书包水果,总算有着落了。

因为要到达目的地还有数小时,便有人提议打牌,我们一致赞同,由于火车上有人兜售扑克牌,我们很快就买到了一副,玩什么呢,总得找一个大家都会的吧,“输了可是有惩罚喔”

“输了的人可要站着......”

“我是被鬼护身了吗”

列车员从我们身旁经过“唉,这些学生......”

在这样的欢乐的气氛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竟到站了,以前总是感叹,怎么还不到啊,现在只是希望时间过得再慢点,在慢一点,下了车,我们就要去各自的学校,也不同路,后来才知道,期中的一个女孩只是路经这里,由于没有买到到目的的票,只能到这座城市在转车。

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哪怕是路过,也会让人格外不放心,刚好她要转车的地方,我也知道,毕竟我也在这所城市呆了小段日子,下了车,我怕她找不到,又带她进去,临走时,她又要把她的东西硬塞我,我让她在车上吃,我马上就到学校了,不会饿着的,说什么也要让我收下,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也拖着行李回了学校。

我们从相遇到相识,在到分别,短短数小时,可这一段旅程,让我倍感温暖,我从他人的口中,了解到了我所不知道的风景,美食,我们分享着,快乐着。

篇7:人生因缘而遇因情而暖的抒情散文

人事蹉跎,岁月流转。一份修炼千年的缘,辗转成一场倾心的遇见。红尘路上,阡陌纵横,万千人群中能够相遇,定是前世今生的约定,是某次别后的重逢。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万水千山终抵不过一个缘字,天涯海角的两个人,因为有缘,总会有交集。人世种种,也都因了一个缘字,缘于冥冥之中翻云雨,导演着人间的离合聚散。都说缘是欠下的,我庆幸欠下了这份美丽的缘,心甘情愿用一生来还。都说缘是修来的,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悟道,不为参禅,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缤纷的五月,繁华似锦,架上的蔷薇,开成了花海,团团簇簇,绽放着诗意的浪漫。浅夏的光阴,风轻日暖,缱绻在风中的誓言,唱了千遍万遍,你不来,我不老,我们今生不见不散。

茫茫人海,地阔路远。你从我目光的那端款款走来,惊艳了时光,温暖了流年。没有春雷的惊现,没有冬雪的乍喜,一次简单的邂逅便成了我生命里的传奇。那一刻,你立于群山之巅,长城之上,手指拈花,凝眸浅笑,于万千人群中看了我一眼,就是那一眼的遇见,雕刻成了我心里的永远。永远有多远,我没办法丈量,但我知道,那肯定是我一生的距离。记得有同事问过我一个很有禅意的问题,为什么来到世上,我疑惑了很久,从见到你的那一刻,有了答案,我来世上,就是为了找你,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然后陪在你身边,好好地爱你。

从见到你的那刻起,我开始相信因缘宿命,相信来世今生,所有的故事都早已有了结局,我们所做的只是素颜上戏,努力演好自己,因为轮回里自有定数,所以每一个岔口,我们都会做出最好的选择,走了最好的路,遇见了最爱的人。

见到你的那一刻,我读到了那句盟定三生的誓言,与你心手相牵,续写那场隔世隔空的缘。你是我千年前弹断的那根琴弦,带着我手指的余温,几经轮回几经辗转,来和我相见。我是你躲过雨的那个屋檐,生生世世为你遮风避雨,送你安暖。你是我混沌初开时种下的那株睡莲,等在我今生必经的路上,绽放着千年不变清丽的笑颜。我是深山里的樵夫,唱着山歌担柴下山,幽谷水岸,为你升起炊烟。世事轮回,时空流转,从今以后,不管见与不见,你都是我生生世世的缘。

一生中要经历无数次的相遇和别离,相遇是喜,转身变成了回忆,聚聚散散,都是寻常。一天天的日子,汇成了长河,不动声色的流进历史的深处,渐渐模糊在了记忆力里。不管相隔远,不管隔了多少流年,总会有一份美好在心里珍藏,任世事沧桑,总会只如初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你剪半天云霞,做一件霓裳,云髻?起,许我地老天荒。我采千山枫叶,聘你十里红妆,把你三千青丝,挽成地久天长。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相守,不是所有的倾心,都能得到成全。不知道多少次的回眸与擦肩,才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并能携手同行。茫茫红尘,芸芸众生,相遇不易,相守更难,懂得了情的可贵,所以更加爱珍惜。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

岁月如旧,你我如初。我研一世的时光为墨,写你的温婉,用毕生的温暖描摹你的笑容。那朵素心绽放的清梦,虽然不能倾国倾城,却倾我心,不能绝世,恰能绝我的一生。你用一湾浅笑,洗却沧桑,绝了世俗,那一湾如花的浅笑,住着你的幸福,我的归处。

爱的路很长,但每一分钟都是甜蜜,每一个山高路险,也都是沿途的风景。爱的日子很简单,没有过成唯美的童话,也少了风花雪夜的浪漫,因为我们要的是人间烟火,要的是那份看得到的安稳和踏实。至于那些香车宝马,繁花锦绣,都被如水的日子冲淡,散作了烟云。人生的风雨阴晴,不过是一蓑烟雨,只要心暖,一切安然。

天地很小,有缘的人总能相逢。一辈子很短,短得不够爱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和有缘人牵手,走过人生的无涯。莫失莫忘,不负今生的遇见。

篇8:不期而遇优美散文

他的一篇《荷塘月色》, 把一个如诗如梦的月夜描绘得犹如世外桃源, 让多少读者沉溺其中, 宛如也纯然像作者般“超脱”了, 脱离红尘俗世的凡嚣。

说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很多人并不陌生, 被它的“美”所迷住了。但对这篇美文, 大多数人都是从散文方面说得比较多, 其实朱自清先生原是一个诗人, 这就说到了文中脱不开的“诗”性美感了。近代作家们认为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是现代诗歌中必备条件, 我也就借用这“三美”的理论来细细品味这篇美文“如诗如画”中的诗性美感。

诗歌般的音乐美:重点也就是节奏感、韵律感。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笔触细腻、语言清丽 (具有鲜明的口语性) 、婉转曲折的在文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尤其是他在叠词的运用上, 更是他文章里的一个闪光点。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作者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如“迷迷糊糊”的眠歌, “淡淡”的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 “田田”的荷叶, “亭亭”的荷叶, “弯弯”的杨柳……, 全文用了27个叠音词。这些词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文气舒展, 韵律和谐。再来就是叠句, 如:“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句子。巧妙搭配的长短句, 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使人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这样的写法使得全文在一种时而明朗、时而悠扬、时而恬然的节奏中, 韵律协调下, 犹如一首淡雅而感性的乐曲, 行云流水般娓娓带出一个淡雅静美, 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又如亲切而温柔的话语清淡如水, 让人不经意间进入心河中沐浴月光, 心神驰骋间欲罢不能。

诗般的语言美:文中的词汇体现出一种自然的美, 质朴清丽, 使人感觉特别清新、自然, 而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通感与拟人的手法。如写荷花的清香, 用渺茫的歌声比喻, 将嗅觉形象比作听觉形象, 时断时续, 若有若无, 轻淡飘渺, 沁人心脾, 扩大了意境, 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宁静, 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这些贴切的比喻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那么的恰到好处, 增强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 更让人有亲切、自然的感觉, 如临其境。

在文中作者还不惜笔墨, 多处描绘了一些带着色彩的词语。淡淡的月色如流水般泻下, 薄薄的青雾包围着象在牛乳般洗过的绿叶, 星星似的荷花, 昏黄的街光, 模糊的远山……这似真如梦的境色随着笔尖流泻于读者的面前, 犹如历历在目, 让每一个读者随之展开无限的遐想。

还有就是文中多处用字用词十分传神, 如:“泻”字, 与文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流水”相照应, 强烈的动感, 表现了月辉照向大地那一览无余的情景。从这可见, 作者哪怕是一两个字的问题上也认真对待, 从不堆砌词藻, 其用词清丽蕴含着人性的情味。

诗般的意境美:也可说是作者想表露的情感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写道:“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更是“以情写景意境生, 无情写景意境亡。”作者在文中情景的交融是全文的一个升华。如“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感情起了变化, 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哀愁, 这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 这种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喜悦中又挥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中, 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但又被迫于现实从幻想中解不开的烦恼。也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朦胧的轻纱, 作者笔下的景也是淡雅、安谧、柔和的, 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中还多处与最后一段和第一段, 都使用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使得整篇文章有回环往复的感觉, 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再来就是作者的游踪 (把荷塘绕了一圈又回到家中) 与作者的情绪的波动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的往复) 来说, 也是造成了另外两个“圆”形的结构, 共是三个“圆”。这一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的写法, 这一意境, 更是将文章中的情意圈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让人有一种如丝丝牵绕的感觉, 似是如作者一般有一种时而解脱烦恼, 致身于人间仙景之中, 时而又似沉浸在难以明状的忧愁情绪之中, 像一首乐曲般——绕“心”三日。

所以, 在作者笔下, 荷叶清纯, 荷花素丽, 荷香清淡, 月色如雾, 月光如水, 月影如乐……而这一切, 无不是作者他那朴素无华的品格象征与拳拳赤子之心, 把真挚的情感悠悠地流畅在整篇文章之中, 似是万物有情, 又似是个中无我。大概是因为他认为“文章的成功, 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这个原由, 所以他的作品, 就笔致简约, 朴素中绕着娓娓动人的亲情, 让读者为之动情, 随他感情起伏而起伏。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 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 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 巧妙的比喻、联想, 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便构成细密、浑圆的意境。使得整篇文章都沉浸在似悲似喜, 朦朦胧胧的情感中, 让人读起来不知不觉中, 随之喜悦, 随之哀愁, 荡漾在心中的是那让人说不出味道来, 却时而不舍挥去, 时而摆脱不了的感觉。

从这三方面可看出作者将诗歌的写法无不尽收入他的散文之中, 可讲是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情。不但把散文讲求的“形散而神不散”做到情景交融, 更是把诗的三方面的美感, 在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诗情画意交融之下, 一篇揉合了诗与散文的优点惊世之作, 从此流芳百世。

摘要:《荷塘月色》是一篇有名的散文, 但曾为诗人的作者在文中, 同时也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

关键词:荷塘月,色诗性美,音乐美,词藻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篇9:大运河的优美篇首(散文)

人对什么都有探求之心,泰山极顶,长城龙头,黄河源地,天涯海角都已去过,大运河之首却成为一个焦渴的期待,那是久违的故乡吗?

正是草枯地阔,木落山空时节,出京城好远了,又出了通州好远,天地越见舒朗,直到再不见一座建筑,完全一片野旷天低的景象。

有雪纷纷扬起,温度更显低落,情绪却昂扬起来。浑茫间走下一个斜坡,再拐个弯,就看见了粉墙黛瓦。是的,这里该有一些房舍,这里该是多么繁闹的去处,茶肆酒楼客栈官署都会有。一排高树挤出了一条通道,落叶发出苍然的声响,车辚马萧一般。尽头一堵巨石,石上有字,再看一个牌坊,上书:漕运码头。是了。急走几步,不顾鞋子踩进水洼,眼前已然出现一条气宇轩昂的大河。禁不住喊出了声,那声音,连自己都吃惊,似乎在村口见到了倚望的亲人。我呆愣着,这就是大运河?那个京杭大运河的北首?

许多河流的源头,都是细水浅溪,就像一部交响的序曲,而后才渐入高潮。只有大运河首来得这么突然,横江断河一般,置你于无准备的惊叹之中。

河首像个大口,万里旷风都顺到了这里。水面蒸腾着雾气,像河在呼吸。大运河,你老有千岁,同自然的河流相比,却仍是一条年轻的河。你那么平静,平静得只有轻波微澜,越是如此,越显端肃。你那么宽阔,比我想象的宽多了。看不清你流去的地方,那里已烟锁雾罩。

漕运码头空无一人,干净得像一个封面,打开去看,却是山重水复、雄浑壮阔、帆樯林立、舳舻相接。身背肩扛的急步,浑浊嘶哑的呼喊,昂扬长啸的骡马,低陷沉转的车轮,泪眼彷徨的送别,白发苍然的祈望。一条大船刚刚离港,一批船舶又小心靠岸。漕运发达时,仅从天津每年过来的漕船就有两万艘,更别说还有商船。

大运河,一个运字,让水的实用功能活泛起来。运河不仅输去一条通衢大道,还输去了大河的文明之波,广袤的土地变得丰沃,并催发了农耕经济向商旅经济的转变,码头带动着一个个集镇和城市迅速膨胀。水道的开通已使直沽寨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天津卫”。运河沿岸呢?淮阴、镇江、常州、无锡无不得益大运河的润泽,还有苏州、嘉兴、杭州呢。长江和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更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700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看到运河的时候,不由得惊叹万分,并说:“值得赞美的,不完全在于这条运河把南北国土贯通起来,或者它的长度那么惊人,而在于它为沿岸许多城市的人民,造福无穷。”马可·波罗当时把浙江称为蛮子省,他没有想到,那个蛮子省,后来成了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说起来,应该庆幸一次次从皇宫里发出的疏浚运河的圣谕,不仅是从隋文帝开始,在他之前早已有过,隋炀帝之后更是接续不断。那些声音越过道道森严壁垒的高墙,低徊于运河之上。

运河的挖掘和整治,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无从知道那些群体中的普通姓名,但不妨碍对他们深怀敬意。从一条沟渠的初始,到千里通畅的结果,无疑见证了人类构筑文明的艰苦进程。声声号子里,多少生命在蠕动,他们淌洒着汗水和血水,也淌洒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史奋争史,而最终,低沉的号子变成了水边清丽的歌声。

运河首先表现出了民族对自身环境的挑战,它是一种群体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是价值取向和生命观念的飞升。正是运河的穿引,中国东西走向的水系有了横向交流,运河身上汇通了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和海河的血脉。一个数字难掩心中的自豪,大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世界上没有哪一条运河能与之比肩。

站立运河源首,想着她不同于其他河流的地方,她不跌宕,不凶猛,没有急流险滩、峡谷漩涡,她母亲般大气、淳厚、秀美、沉静。她比其他河流更善于接受和容纳,即使是很窄的河道,也能见到一支支首尾相接的船队往来穿梭,那种繁忙有序而无声,不会出现大惊小怪的声笛和躲闪。即使是目前,京杭运河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我知道,北京的很多河流都归入了大运河,这条人工开挖的河首先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都城带来了好運,以至于不少帝王从这里一次次乘舟巡访。乾隆是在哪里下船的呢?“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这是乾隆登舟时的心情。李白早从白帝城出发,乾隆从北京而去,同是烟花三月,到了扬州也相差千年。不过李白站在运河边说了:“齐功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乾隆的毎次出行都有收获,不是考察的收获,就是私访的收获,或是文思的收获。乾隆十次到泰山,六次下江南,借助大运河,他走得比历代任何一个皇帝都勤。

不能简单说这些帝王都是游山玩水,包括隋炀帝在内,他们还是要做些事情的。出行起码比坐在金銮殿听汇报强,比在位48年有25年躲在深宫不理国事的朱翊钧强。也许杨广修好了运河,一激动排场搞过了头,史上这种一激动的事情不算少,因而杨广挖运河的功劳被骂名掩盖。皮日休倒是给了个公道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不过这样也好,提醒有些人做点事别忘乎所以。

大运河既已完成,就不是哪个人的了,而是整个中华甚至整个人类的。隋炀帝早已销声,乾隆帝也随波匿迹,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帝王更是淹没在浪沙之中。多少年后一声锤响,中国大运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见了燃灯塔,它高高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凭着“一支塔影”,顶风沐雨的船工就知道通州河首到了,心境立时开阔起来。

在燃灯寺的外面,见有从运河挖出的巨木,那从南方运来的宫廷用品,不知哪一次事件,使它们水下沉睡400年。塔前还遇一老者,81了,十分健谈,他说中学就在运河边上的,前面坐的同学是刘绍棠。立时想起那个善写河淖的通州人,运河水波托举出多少人物?可是灿若星辰了。

将目光放远,运河不远处,还有一个同样由人工修造的工程——万里长城。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线条,长城和运河的一撇一捺,构成中华版图上的“人”字。是的,那是历史最能代表人类活动的标志。现在看来,长城的一撇,更多地成了观赏物,而京杭大运河,却是有力又有益的一捺。一防一疏,总是后者被视为经验。想起河首所在通州的名字,这名字那么名副其实。古时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通州,通州有着“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一通而百通,不说其他,光一条运河就够了。

雪花弥漫。大运河,久久看着你的时候,就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宗教色彩,原以为你很难抵达,真到了跟前又似乎在虚幻中,是因为心中久存的景仰吗?

想有一段清闲时日,乘一叶扁舟,慢慢地漂,慢慢地体验运河所带给的感知与兴奋。而后望着燃灯塔,在通州源首靠岸。

责任编辑 黑 丰

篇10:大雪节气散文 大雪节气优美散文

北方的冬天是少不了雪的,缺雪的冬天是乏味的,一味的干与冷让冬这个季节变得了无生趣。枯黄的田野,干涸的小溪,西北风呼啸着卷起遍野的尘嚣,连人似乎都干涩起来。干巴巴的,缺少灵动的韵味。而雪的到来似乎让冬天生动起来,尽管地处中原,不能“燕山雪花大如席”,可纷纷扬扬的雪花也能造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雪的点缀下,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景致,也不一样起来,与往常相比,更具韵味。

依旧记得老人们的唠叨,今年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小伙伴们一直在争论那夜里偷偷下起的仅仅染白了山尖的小雪能否算数?还是只有铺满田野的大雪才能称上一层被?多少年都没有弄清楚的事情长大成人后更不会去追究了,在岁月更迭里化成昨日的回忆,属于童年回忆,不知能否称为秘密。

又到了该飘雪的季节,可这个冬天太过清淡了,至今没有一片雪花前来,送上雪的消息。可雪对于北国的冬天来讲,是迟早的事情,若没有了雪,冬还还能称之为冬么?

篇11:秋雾优美散文

秋天的晨雾最有个性。个性的底色是普通的乳白色,这就体现出她的纯洁,纯洁得连一点瑕疵也难以寻觅。有时候,她形成一片雾海,将大地遮得严严实实的。但是,她却让路边成行的小树,远处的村庄,浮在了雾海的上面。这时,你一定会将小树当成仙岛,将村庄当成仙山,自己也有了身临瑶池的感觉,觉得自己也飘然欲仙了。有时候,她又像一层薄纱,轻轻地覆盖在广袤的大地上,盈盈的,柔柔的,飘飘的,让你不忍心上前一步踩碎她对大地的呵护。有时候,她又悬挂在稻田的上空,给乡村的早晨绘上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秋雾虽然不能歌,但是善舞。轻轻的晨风,带给她的是一种觉醒、一种骚动、一种牵挂。有时,她随风起舞,变化着她的舞姿。有时,她踏碎了舞步,追随着轻风,以那迷人的身姿与你撞个满怀,热情地将你拥抱。我曾在这个秋雾的季节,到一个叫庙前的地方看戏。那天,天下着毛毛细雨,还涌动着薄雾,那简陋的戏台,就搭在几株古柳树傍,戏台下,就是从九华山潺潺而下的八都河,戏台上,唱着七仙女下凡的黄梅戏。细雨、秋雾、古柳、河水、仙女,给人的感觉就是分不清天上人间了。这样的情景和感觉,只有老天作合,才能遇到。

我喜欢秋雾的迷蒙,就像一首谁也看不懂的朦胧诗,更像一位得道老僧的偈语。那浓雾起时,漫天迷漫,让你不辨东西南北,让一切事物都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仿佛将人们带回那混沌初开的时代。在这混混沌沌中,人,似乎忘记了纷争和烦恼,忘记了失去和得到,人生的画卷,就像秋雾那样次第为你慢慢展开。

篇12:河堤漫步优美散文

每到黄昏,忙碌一天的人们纷至沓来,有的带着全家,有的约友朋至,他们在这尽情享受河堤自然风光,三五一群谈社会谈人生,幻想、憧憬,在心里勾画着种种意想的美景。露天舞场影幻乐荡,空旷歌吧歌声四扬,漫步人群急缓百态,休闲场所百味人生。随着夜幕降临,霓灯下笼罩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他们在哪里健步、喝茶、娱乐,熙熙攘攘的行人中个个是谈笑风生。

上一篇:支抗钉后注意事项下一篇:劳务合同模板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