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扬州优秀作文

2024-04-07

游扬州优秀作文(精选15篇)

篇1:游扬州优秀作文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扬州看瘦西湖。

瘦西湖到了,我们坐船游览瘦西湖的景色。在船上,我看到了迎春开放的二月兰,金灿灿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开放了,柳树也穿上了绿色的衣衫。我迎着风,坐在船头入神的看着美丽的景色。

不一会儿,到了岸上。我们一起往回走。我在路上听到了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又听见了人们的欢笑……我看见了害羞的海棠合拢了嘴,可是二月兰、桃花、郁金香都在大胆的开放……

到了晚上,我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路灯在路边发亮,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像是一条长长的城墙,到了家已经很晚了。我睡在床上,还在想白天的开心事,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篇2:游扬州优秀作文

我们走到前方的小桥,看见河水都结了一层薄冰。我们又来到了熙春台。站在熙春台前的广场上向东面望去,太阳金光四射,五亭桥变得朦胧起来湖面上碧波闪烁,几只游船荡漾其间,简直像到了人间仙境。

向南望去冬天的白塔在瘦西湖非常突出,高高耸立,直插云霄,白塔共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球状的圆形物体。上面两部分是白色的,黄色的两个球合起来很像帝王的皇冠。据说,在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扬州时,扬州的盐商们听说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白塔,如果没有一座白塔,那么扬州算不上秀气、灵气,是徒有虚名。由于时间紧张,赶工建筑来不及了,于是那些十分富有的盐商,一夜之间就用盐垒成了一座白塔。乾隆皇帝第二天大早一看,不禁感叹道:“扬州盐商真是富可敌国呀!”

篇3:2014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3分)

“ 采菊东篱 下 , 悠然见南 山”,这是陶渊明的“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的“闲”;“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这是夜游承天寺的苏轼的 “闲”……闲中有愉悦,有闲适, 有悠然,有豁达,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 …… 琴茗书画,吟咏歌舞 , 静思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火……皆为“风光”,生活体悟, 万千种种。

请以“闲对风光独自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 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解题】

可运用正向思维,肯定“闲对风光独自游”的做法。第一,从 “是什么”的角度谈。“闲”,不仅仅是“空闲”“闲暇”等外在层面的“闲”,更是“闲适”“悠闲” 等精神层面的“闲”。“风光”不仅仅有表层义,指“风景”“名胜”等;它更有引申义、比喻义, 指“琴棋书画”“静思遐想”“乡村风俗”“城市风貌”“生活场景”等。第二,从“为什么”的角度谈。考生可从“探寻精神家园” “满足精神需求”“追求逍遥人生” “尽享诗意生命”“远离喧嚣生活” 等角度谈为何要“闲对风光独自游”。第三,从“怎么样”的角度谈。考生可从“懂得生活哲学” “保持独立人格”“关注心灵需求” 等角度谈如何才能做到“闲对风光独自游”。

可运用反向思维,质疑“闲对风光独自游”的做法。比如,可谈 “何必要闲对远方的风光独自游赏呢?身边真切可感的父爱、母爱难道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美丽风光吗?”等。

【范文】

闲对风光独自游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赶来助兴,拍打着我向前游览的脚步。 戴着耳机,似被多瑙河蓝色的忧伤所笼罩。“沙沙沙,啦啦啦。” 感受着雨中的朦胧诗意,我要让青春肆意飞扬。触目所及皆让我心旷神怡,可是再美的风景任我欣赏,也会有这么个人前来扫兴。

“你在干吗?”迎面对上母亲的脸,“感冒刚好就出来淋雨。” 真是倒霉,大街上也能碰到她。 “快回家,身体是本钱,别胡闹。” 望着母亲决绝的眼神,我只得愤愤地接过她手中递来的雨伞,抱怨着,跺着脚往家走去。唉,我的青春生活一去不复返喽。

小雨 ,小雨 ,你何时再 来 ? 让我飞至你的怀抱,倾听你对自然轻柔的呢喃;让我拭去你晶莹的泪珠,感受你的多情与欢愉 ; 让我与你共舞,飞至云间,俯视晨曦下的世间万物。可是现实总是不近人意,不一会儿太阳就也来了。明晃晃的阳光晒得我有些发愣。算了,等不来雨了,我也要让阳光为我的青春生活增添光彩。

搬出家里的老式自行车,看到它黑亮亮的躯壳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我乐得想要大喊。蹭蹭跃上我的“宝马”,在窄窄的院中开始旅程,高高称霸于车座之上, 不时用手掌轻抚那在墙上攀登的爬山虎,想到今日不再有老妈的束缚,我骑得更欢了。但是得意时往往没有好下场,果不其然 , 来不及刹车的我立刻与花坛里的仙人掌来了个亲密接触。

老天,望着膝盖上密密麻麻的黑色硬刺,哭笑不得的我立刻徒手去拔,可这黏人的刺又趁机钻入了我的手指头,疼得我呲牙咧嘴,顿时感觉我的青春生活是那样不靠谱。正在这时,母亲回来了。顾不了掩藏战绩,只是一个劲儿冲她傻笑,顺便发射求救信号。母亲见了,霎时什么都明白了。她飞奔至我身边,便絮絮叨叨地埋怨我不让她省心,接着她也用手拔刺,我见她不时蹙起眉头。显然,她的手指头也遭了秧。

我凝视着母亲的脸,突觉心疼不已。其实,我又何必苦苦寻觅美丽的风景,母亲难道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美丽风光吗?

篇4:游扬州瘦西湖

大家看到我了吗?看我穿着黑色的衬衫,绿色的短裙,紫色的鞋子,头发上还有两个漂亮的小发卡哟。

知道我在哪儿吗?嘿嘿,这就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扬州拍的照片,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看我后面一片清澈见底的湖面,她就是远近闻名的“瘦西湖”。在远远的树林后面还躲着一个白色的大家伙,看见了吗?白白的高高的,她就是“白塔”,她是仿照北京的北海公园的白塔建造的,说到北海公园,我想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情不自禁地唱起来“海面到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再来说说我左边的那个“五亭桥”吧,古时候叫“莲花桥”,是建造在瘦西湖上,远远看去就好像湖面上系的一根腰带。她为什么叫“五亭桥”呢?因为桥的上面有五个亭子,桥的造型秀丽,黄色的瓦红色的木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雕刻,富丽堂皇。桥下有四个孔洞,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亭子里好多老爷爷在下棋,小朋友在那里做游戏,还有好多游人在这拍照留念。

湖水泛着清波,一浪推着一浪,湖面上好多游船划来划去。我是多么想摸摸这“湖姑娘”害羞的脸庞啊!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带上爸爸妈妈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来玩一玩!

篇5:游扬州作文

放学后,我就和奶奶、外婆、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起坐车去扬州,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的车撞在了一起,他们一定很悲伤,因为他们的车坏了,不能去旅游了,真是可惜。第二天,我们去了瘦西湖,我们还在湖上划船,我是负责开船的,我开着船好多次穿过桥洞,有一次还差点撞在桥洞上。第三天,我们去了大明寺、个园和东关街,真是好玩,还去著名的食为天吃了狮子头,真是好吃。

今天中午,我们才回到家,准备在家过中秋节。扬州真是一个好玩又好吃的地方,可惜时间太少,爸爸妈妈说,以后会再去扬州的,太好了!

篇6:游扬州作文

雨后的天空,如澄澈的湖水,太阳没有撒下金色的光芒,雨洗尽天空的乌云,云淡风轻。满眼已尽是翠色绾绕的古典民居。在青青的石板路上是小水洼中映画下宁静的天空。七月,我在扬州。

妈妈说扬州是古代的名城,自古出美女,美玉。我想我眼前的扬州又何尝不是一名美女,一块美玉呢?如今我跟随着爸爸妈妈行走在扬州,我在这感知这座城市的美丽。扬州的美,美在她婉约和精致,那些历经岁月的亭台楼阁,散发出的是古典的气韵,宛如一位气质高雅而秀美的女子;那些美丽的阁楼木雕,那些青葱的盆景,那些已经斑驳的青砖都向我诉说着扬州的美。扬州的美,美在她的清新和淡雅,不加繁琐辉煌的金装,是那古桥边缓缓流逝的水,每一环荡漾的清波都是她如玉般温婉的抚摸。我爱扬州,即使离开,也尽是我的无限难舍。

扬州,你是美丽的,你的美打动着许多人,你用无言的话语向我诉说着你别样的美丽!

篇7:游扬州作文

暑假我又去了扬州,这次游览了著名的“个园”。听到这个名字,你一定会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叫这个?原来这个园子以竹子著称,竹叶的形状就像“个”字。走进个园,首先就能看到一片片的小竹林,各种各样的竹子:罗汉竹、水竹等等,翠绿色的一片,非常漂亮。

再走进是很大的院落,这是原来是一位古代四品官的家。走在里面我突然想问一个问题:在这面玩捉迷藏一定找不到藏起来的那个人,这里实在太大了。跟着导游游览分成春、夏、秋、冬四个部分的景色,各有不同。据说园子的主人28岁开始修园子,用了整整修好,到48岁已是中年,就像四季到了秋天一样,所以他将秋园修得最气派、最美丽。

篇8:2013年扬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渐至佳境:比喻兴趣逐渐浓厚或情况逐渐好转。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

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命题透视】

扬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前几年一直延续着“生活化”“情感化”的特点,从“呵护”“在乎”到“忍不住 ______”“不能没有你”,都是如此。2013年的作文题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渐至佳境”是一道充满了文化味的命题。“渐至佳境”是一则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说画家顾恺之吃甘蔗,从上端吃到下端,别人问其原因,他说,“渐至佳境”,也就是越吃越甜的意思。当然,考生不一定要知道这则故事,然而熟读《世说新语》的考生必定会会心一笑。

这道作文题文化气息浓郁,面貌清新美好,既贴近考生生活,又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此题关注考生成长,引导考生自我调整、发现美好、积极传递正能量。提示语显得很贴心,降低了审题难度,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一是简析题意。二是提示选材,引领考生与外部世界对话,与内心对话,与生命对话,省略号给了考生更为广阔的空间。三是引导立意,题目中的“渐至”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有效地防止了宿构和套作;而“佳境”又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和才情的舞台。

这道作文题还有一个注意点,即多了3分书写分。虽然往年书写情况也一直是作文评阅的重要元素,但专门拿出3分书写分,并安排专人评判,这在扬州中考作文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也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的呼应。

这道命题作文,虽然只有4个字,却有3个写作关键点:

一是要描绘“佳境”的美好。这则命题,可写的题材很广,举凡风光美景、自我成长、社会生活、情感体会、文化探访等,都可以入题。但无论写哪一点,都要在主体内容的后半部分,用适当的篇幅描绘进入佳境状态后,那种或有趣,或流畅,或精彩,或和谐的境界。

二是要勾勒“渐”的变化过程。“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看,本题所写的变化,可以是一种转折关系的变,如以前和父亲关系不和谐,后来因为某件事,和谐了,于是渐至佳境;也可以是一种递进关系的变,以前还可以,现在越来越好,渐至佳境。无论是转变还是递变,都要注意勾勒“变”。

三是要展露“至”的欣慰、愉悦乃至自得之情。“至”是“到了、进入”的意思。进入美好的境界后,必然会酝酿出一种正面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必特别挑明,但字里行间一定要有所流露。读者读到此处,自会悠然会心,粲然一笑。

【评卷扫描】

据阅卷现场统计,这道作文题,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得分徘徊在42分左右,他们的文章,要么扣题不紧,要么选材不新,要么主体单薄。

第一,扣题不紧。

这道作文题,有严格的切题要求。考生如果不注意题目要求,自顾自地随便乱写,或者拿事先准备好的文章“生搬硬套”,必然会滑向跑题、离题的深渊。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将“渐至”写成了“突至”,文章中缺少渐变的过程,显得很生硬,没有层进感。例如有一篇文章,通篇极力展现家乡浓郁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故土这一“佳境”的欣赏、喜爱之情,文笔很好;但由于没有切合题目中的“渐至”两字,没有体现出对家乡的认知过程,因而最终只被判为三类卷。还有一篇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结构,选取了三部名著写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了置身书海这一“佳境”的沉醉之情,但并没能体现出逐渐深入的品读过程,因而只被评为二类卷。

第二,选材不新。

不少考生的选材局限于提示语,结果导致撞车现象严重。例如:一开始不理解父母,后来通过一件事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父母的关系渐至佳境;学习某学科,由讨厌到渐感兴趣再到享受成功;心情低落时,受一只蜗牛或蜘蛛或毛毛虫的启发,情感有所变化,精神继而振奋;学习某种技能,如骑自行车或游泳,从生疏到熟练;参加活动,由自卑到自信,战胜自我,感受成功;通过写初一的幼稚,初二的叛逆,到初三的拼搏,表现对初中生活的认识,展现一个成长懂事的过程……这些选材都显得俗套有余,新意不足。遍览2013年一类卷作文,选材上往往别具一格。其中的差别,特别值得备考2014年中考的考生深思。

第三,主体单薄。

各地中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中,大多有内容丰富、饱满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主体厚实,内容自然丰富;主体干瘪,内容自然单薄。这次作文,有些考生写读书,明显还残留着小学生作文的痕迹,主体部分的每个段落都只是泛泛而谈自己如何读书,既没有生动的阅读细节,也没有真切的阅读感悟,结果居然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阅读已经“渐至佳境”。这样的白开水作文,不是个例,而是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文章,其实反映了我们很多考生在平时写作中,浮于面上,缺少细致的观察,缺少深入的思考,更缺少精微的描写。同样写阅读体验,如果善于处理详略,主体部分能腾出笔墨描写一下“佳境”的美好,展现一下“至”的欣悦,效果自然很不一样。

【迷津指点】

综合看来,考生要想在作文上获得高分,既离不开平时的读书和积累,要在阅读中丰富思想,提升素养,习得方法,培养语感;也离不开认真观察,要勤于思考,从生活中撷取素材,老实、真诚地去写作,将生活写真、写实、写细,写出生活的气息,写出点滴的真情,写出自己的思考。

第一,要写出“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层次。

就“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来说,只有抓住“渐”字,才能走进“佳境”,所以,应该有一个从“渐近”到“渐进”的过程。细读提示语,不难发现,不论是其中的两个“不断”,两个“逐渐”,两个“逐步”,还是6个“越……越 ……”,无一不在强调必须写出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例如有考生写自己“识琴”,就先后写了识外形、听音色、辨断纹,从而写出了从只知看事物的外表到识其本质的认知过程。还有一位考生选择了写阅读《昆虫记》,写出了自己多次品读后,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小时候读,觉得它是一部百科全书,有点乏味;长大一点后重读,觉得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语言风趣;后来再读,读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和大自然的美好,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样写,不仅切合了题意,层次也非常分明。

第二,要创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以“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为例,题目中的“佳境”二字,应该是作者浓墨重彩表现的重头戏。展开怎样的“佳境”画卷,才能给读者带来“路转溪桥忽见”的惊喜呢?

选材独特易进“佳境”。

优秀的作文总是各有特色的。有的考生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想别人所未想,以新鲜独特的选材引人入胜。例如有一位考生写自己对家乡扬州的螺丝结顶巷的认识过程:一开始,他在网上了解到此巷有闹鬼的传闻,于是带着好奇之心来到古巷,在入口处了解到古巷名字的由来,对古巷的认识加深了一层;接着,详写自己游览古巷的见闻感受,写出了古巷宁静幽深的意境,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契合了“渐至佳境”的题意。还有一位考生写对“香”这个字的领悟渐至佳境的过程,选材新颖,胜人一筹,将读者带入了“佳境”。

构思巧妙更显“佳境”。

例如,同样是写对初中生活的回顾,如果用日记体,就显得更加别致;同样写学艺术特长,如果以老师的口吻给学生写一封信,写出老师眼中的学生一步步渐至佳境的过程,转换角度,就比中规中矩的写法更见创意;同样写参加朗诵表演,写朗诵《凤凰涅槃》,语意双关,内涵就显得更加丰富,构思也显得更为精巧。

第三,要体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拿“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来看,要想深入“佳境”,必须要有丰富的思想、深刻的立意。立意高远的作文,往往令人回味悠长。例如,有考生写看老人钓鱼,领悟到垂钓不应只注重结果,而更应享受垂钓的过程,由此联想到人生可以从容流连于旅途的风景,而不必功利地追求结果。此文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颇有深度。再如,有考生写车站偶遇一对老人携手相伴,写出了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境;有的考生写回乡下过年,逐渐悟出了温暖亲情的守候是回乡最甜蜜的牵引;有的考生借观察打年糕,悟出了“好的东西,都是反复打出来的”的道理……文章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意蕴,方能把读者带入高远的天空、佳妙的境界。

【例文点评】

一类文:

渐至佳境

麦收季节, 机器的轰鸣声震颤着我的鼓膜, 空气中充斥着的闷热压迫着我的神经。考试失利,我有些颓唐地坐在小院里。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细碎麦秸迷了我的眼,生疼。阳光炙烤着大地,似乎蒸干了每一滴水分,也蒸干了我对生活的热情。 (“蒸干”勾连虚实两句,巧妙!)

“帮我倒杯水。”略带沙哑的喊声从院外传来。奶奶回来了,她看起来心情不错。

奶奶走近了,身后留下一串汗滴印。

“回来歇会儿? ”我拿了块毛巾递给奶奶。“回来拿根扁担,马上就回田里去。”奶奶抓过毛巾,使劲在脸上抹了几下。 (“抓”“抹”两个动词,契合农忙情境。)

我仔细打量了奶奶一下。她原本金黄的草帽被汗水浸得发暗,即使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也显得毫无光泽;衬衫看上去似乎能拧出水,上面沾满了又细又碎的麦秸。她裸露在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汗水“冲刷”过每一寸皮肤,混杂着尘土,留积在脚踝处的沟沟壑壑里。脚下的布鞋也蒙上了一层土,显得灰扑扑的。 (观察细致!没有乡村生活经验,很难写得出来。)我凝视着奶奶,她整个人上上下下都散发着劳动者的气息,她的那种单纯的热情也一点点照亮了我昏昧的心。 (点扣题目中的“渐”字,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笔。)

“还是休息会儿吧。”我递过搪瓷杯。“哪里等得了? ”奶奶猛灌了一口水,一时间显得挺执拗,“农时最等不得了! ”“老王,下田喽! ”门外传来村上几个邻居的呼唤声。“哎! 这就来! ”奶奶抄起草帽,忙不迭地向门外走去,连院中也留下一串汗滴印。 (与前文的“汗滴印”相呼应。)

我走到门口,望向奶奶远去的背影———有些衰老的形迹,却一步一个脚印,依然坚定地向土地走去, 带着她对土地的热爱, 带着中国的农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以小见大,升华主题。)

我捧起搪瓷杯,也尝了一口,顿感沁人心脾的凉爽。水中夹着汗水与泥土混杂的淡淡涩味,却又格外甘甜。心中似乎有股泉水喷涌而出,我知道,那是我对未来重新涌起的希望。

猛然想起奶奶忘了拿扁担,我一把抄起它,冲出门外。

乡间的风夹杂着丝丝麦香扑面而来,我抬起头,望见的是奶奶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明白了:麦收,正渐至佳境;而奶奶对生活朴素的热情,正有力地推动着我向前,让我对生活的领悟也渐至佳境。 (点出“佳境”的两层内涵,绾结全文。)

【总评】本文选材较为独特,写出了奶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我”,引领“我”渐至佳境的过程。文章的一大亮点是细节刻画非常传神,对奶奶的外貌描写很见功力,比如“金黄的草帽被汗水浸得发暗”“衬衫看上去似乎能拧出水,上面沾满了又细又碎的麦秸”,语言富有乡土气息,若非细致观察或亲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文章的第二大亮点是将少年的消极颓唐和老人奋进的热情形成对比,将“我”经历失败后的颓然和受奶奶启发后的奋然形成对比,情感转变的过程具体、自然。结尾画龙点睛,点题水到渠成。全文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以浓郁热烈的乡村气息感染人,以朴素热情的生活态度激励人。

二类文:

渐至佳境

《兰亭集序》的诞生或许是个偶然。 (此断语破空而来,让人好奇。)

深厚的功底之外,应该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境界。

我不知道王羲之是渐入还是顿入,总之,他入了。于是,有了《兰亭集序》。

佳境,来之不易啊。 (这感慨,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从前学素描时,画到青菜、土豆之类,我总觉得像在画木乃伊,毫无情感可言。我画得懒洋洋的,蔬菜们也懒洋洋地躺在纸上。 (“懒洋洋”勾连上下两句,妙!)老师巡视时,看见了我的作品,大惊失色:“停! 停! 你不带感情画吗? 假设你现在很饿,这是一棵绿油油、香嫩可口的青菜,试着画出来。”

我强打精神,握着笔,“刷刷”画了两条不深不浅的直线。看着这两条毫无生气的直线,我无奈地说了一句:“感情,貌似要慢慢培养。”

我尽力想象着,却毫无成效。就在我绞尽脑汁,大脑将要卡壳死机之时,突然,脑中闪过一个名词:土豆泥! 香喷喷、松软软的土豆泥,与牛排一起食用的土豆泥,该有多鲜美啊!

眼前那个丑陋的土豆似乎一下子变得形象光辉起来,满身的小孔似乎也在阳光的抚摸下看起来平整多了。我甚至几乎可以听见它霸气的叫声:“我是土豆泥,我骄傲! ”(此处描写生动、鲜活。)

好! 就画你! 我拿起笔,飞快地涂抹起来。我想象着我画的不是土豆,而是做土豆泥的原料。

不一会儿,我长吁了一口气,满心欢喜地扔下了笔,看着那个“生猛”的黑白土豆,真想上去咬一口。自然,刚才我入了佳境。

佳境,还真是渐至的。佳境,还真是来之不易的。

我看着这幅画,不由得浮想联翩:是不是凡事只要有个标杆,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呢? 那我是不是应该将哈佛毕业生的工资表挂在床头呢? (此处的说理,有些“无厘头”,为什么不沉淀一下,写一点能引发读者深思的道理呢?)

正傻笑着,老师打断了我的幻想:“不错嘛! 好好努力! ”(呼应前文,结构严谨。)

【总评】这道作文题,很多考生都写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本文也是,但所写的内容不是一般的学科学习,而是学画画的一段往事,这就比一般的题材来得新鲜。并且,小作者先写自己“总觉得像在画木乃伊”,再写渐入佳境的过程中感悟到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充满激情,这感悟不人云亦云,也来得新鲜。文章语言灵动活泼,充满跳跃性,有一股淡淡的幽默气息,也使阅读本文成了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

不足之处是,小作者运用对比式结构写了自己学画画时的感悟,这其中展现的不是“渐至”,而是“顿至”。如果前文能铺垫一笔,写写自己如何绞尽脑汁,似开窍而未开窍,然后有所感悟,进而“渐至佳境”,就显得更加切题。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______,请相信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二:请以“痕迹”或“不露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

篇9:游扬州瘦西湖

记得我10岁的时候,奶奶带我去扬州玩,车慢慢地开动了,窗外只是无际的金黄色油菜花和接连不断的垂杨柳树,阳光明媚,春风习习,一切都显得那样新绿,饱含春的爱意。我不禁百感交集,想起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到了扬州后,我们先去了“瘦西湖”。

这里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湖水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湖边桃树和柳树枝繁叶茂,粉红的桃花和翠绿的柳枝相互映衬,这不觉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笔下描写的“桃红柳绿”啊!我们乘上小船,首先来到了“凫庄”。这个凫庄是建在水中的,而“凫”字表示野鸭的意思,所以“凫庄”就是浮在水面上的鸭子。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当年乾隆皇帝钓过鱼的地方——深入湖心的钓鱼台。相传当年的乾隆皇帝逛到这儿,不知怎么的就来了钓鱼的兴趣。于是立即有人送上鱼杆。可是瘦西湖里的鱼却偏偏不听话,平日里一呼百应的乾隆皇帝钓了半天,愣是没有一条鱼上钩。这下陪同的扬州盐商着急了,当即悄悄选了几个水性好的水手带着活鱼潜到水下。举着荷叶,靠荷茎来换气。上面的乾隆鱼杆一落,下面的鱼就被挂上了钩,这下乾隆爷自然是龙心大悦了。

这时,我瞧见一座亭子上围聚了许多人。原来那就是有名的五亭桥。五亭桥是扬州的标志,它由五个亭子组成,似五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桥呈拱形,中间的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桥洞多达15个,洞洞相通,乘小船穿来穿去,一定别有风味。二十四桥因“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闻名,其实谁也说不清桥到底在何处,只知道,那桥上的明月,曾照过无数人的心。我数了数,它真的有二十四级台阶,二十四根栏柱;我量了量,它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我看了看,它洁白的栏板上刻有彩云追月的浮雕。如果有闲情逸致,可以坐在桥边的亭子里看看风景、散散心,由此看来,扬州还真的适合人居住啊!

最后,我们还游玩了白塔晴云、春流画舫、望春楼……好一幅国画长卷啊!

通过这次游玩,我领略了扬州的美丽与繁荣,真是“上有天堂,下有扬州”啊!不管过去还是将来,她的水、她的柳、她的情,将永记我心,与我同在!

点评:

小作者在写景的时候不是枯燥地介绍景物,而是抓住扬州瘦西湖的特点,赋予喜爱的情感,使情和景融为一体,把生活中体验到的美好事物与眼前景物对比,运用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等手法,使眼前景物变成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动画面。

篇10:游扬州作文

从句容到扬州大概要一个半小时,一路上同学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可我在想:扬州的茱萸湾动物园有什么特别么?我百思不得其解,非常的期待!

不知不觉,还在我沉思的时候,只听到老师说:“同学们,下车了!”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已经到了茱萸湾动物园。一下车,我就被这里的环境给吸引了不由地赞叹:“这里真美呀!空气多么新鲜呀!”

我们跟着老师首先来到了猛兽园,这里有许多动物,我们还观看了动物的精彩表演,有小猴骑自行车,老虎滑滑梯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最后我还和大老虎合影做纪念呢!我刚开始走到老虎身边很害怕,生怕被老虎吃掉,但是老虎已经被驯兽师训练得很温顺,我靠着老虎身边,摸了摸它身上的毛,软软的,像个毛毡一样!非常舒服!

接下来我们去了看来海狮表演,真是太有意思了!海狮在驯养员的口哨声中一会儿跳高,一会儿摇尾巴,一会儿还顶球!最有意思的是海狮好像还能听懂人说的话,当我们说它漂亮时,它特别高兴还直点头呢!

看了海狮的表演,我觉得它很懂人心,所以非常喜欢它,去和海狮合了个影,我抱着海狮的头,觉得它的头很重,我还闻到了它的身上有股腥味!

中午吃过午饭,我们还去看了小山羊、鹦鹉、丑小鸭、白天鹅、斑马……我用相机给它们的样子都拍下来,准备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看!

篇11:游扬州作文450字

“快来呀!香喷喷的炸臭豆腐干,三元八块!现买现炸!”哇!好香的臭豆腐干,我不禁暗暗赞叹。我在臭豆腐干上浇了点甜辣酱,轻轻地咬了一口,“啊!这臭豆腐干闻起来臭,吃起来却香!”我兴奋地说。

“嘿,你别说这位伯伯做的可真好,真是栩栩如生。”“对呀对呀,瞧这个小女孩做得逼真极了!”这又是什么?爱凑热闹的我也挤了进去。这位伯伯正用麦芽糖做糖人呢!我再凑近一看,旁边有个像指南针一样的东西,我有些疑惑,便问爷爷。爷爷告诉我:“这是转糖人的转盘,付一元钱你转到什么造型就做什么,否则买糖人就要多付钱。”“哦,原来是这样。”我也忍不住买了一条小龙,拿在手上都舍不得吃了。还有吹糖人、杂粮饼……

篇12:游记作文:中秋游扬州

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妹妹一起开车去了杨州。第一天我们去了个园,园主人上楼读书用的楼梯很隐秘哦!我们找了半天,原来在花园里的.一个假山上,因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嘛!

第二天,我们去了鼎鼎有名的瘦西湖。我们坐了船,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风景。瘦西湖上还有野鸭哦!我们还看到了二十四桥,导游说如果在远处背对着二十四桥拍照,它就会像戴在你头顶上的一顶官帽呢!中秋节的晚上,我们还坐在古运河的游船上欣赏又圆又大的月亮!这次的旅行可真有趣啊!

篇13:探访扬州牙雕

关键词:扬州牙雕,牙雕文化,赏析,发展传承

引言

扬州位于古运河畔, 自古为漕运的枢纽, 正是交通要道的地位, 令古时的扬州繁华昌盛。运输的便利, 经济的繁荣, 令虽不产玉石、漆树、硬木、象牙的扬州成为了玉雕、漆器、木雕和牙雕的制作中心。扬州传统手工艺历史源远流长, 经过千年的发展都各有成就, 以玉雕漆器最盛。但是扬州的牙雕工艺正如那历经时间洗礼的象牙, 古黄的包浆中透着莹润的光泽, 低调而秀美, 令人沉醉。

一、扬州牙雕的历史和发展

1. 牙雕

牙雕, 多指象牙雕刻, 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和其成品。象牙雕刻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 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象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 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 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白色的黄金”之美誉。象牙制品坚实细密, 柔润光泽。象牙属于有机质、表面滑润莹澈如玉, 纹理细密规则、易受刀, 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 即成天然与人工斧凿之美的结合。

牙雕历史悠久, 始于新石器时期, 象牙雕刻第一次作为正式的手工行业被记载下来的是周朝, 据《周礼·太宰》记载, 周朝的手工业称为“八材"”, 包括珠、象、玉、石、木、金、草、羽, 其中说到“象曰磋”就是象牙雕刻和骨制工艺的泛称。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牙雕经历了商周的初步发展, 汉代的低迷, 唐代的复苏, 宋代的发展, 明清的繁盛。

2. 扬州牙雕

(1) 扬州牙雕的渊源与发展

扬州牙雕题材广泛, 以秀丽见长, 系属江南派。明清之际, 江南的南京、嘉兴、扬州、苏州等地, 牙雕与玉器、竹木雕刻都颇具影响, 形成了简洁典雅的风格, 谓曰“江南派”。

扬州牙雕溯其渊源, 早在新石器时期, 先民就会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牙雕, 时至唐宋时期, 江南牙雕就以初具规模, 形成一定的风格与特点, 扬州也开始发展牙雕。中国牙雕各工艺流派的形成, 始于清代。清康熙朝开始, 经苏州牙雕之后, 扬州、广州、北京、南京等地的牙雕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工艺特色, 表现出鲜明的地方风格。同时, 扬州等各地区的牙雕又互相渗透, 相互取长补短, 结果都臻于完美而各树一帜。据史料记载, 在明代后期牙雕业发展比较迅速, 扬州、苏州、南京、杭州、广州、福州和漳州等大城市里, 雕刻、镶嵌工艺都空前的兴隆。扬州的牙雕作品, 精工细腻, 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绘画笔意, 着色填彩都有一定的章法。

扬州牙雕深受竹雕的影响, 在古时对象牙、犀角、竹木、金石雕刻并没有严格的分工, 许多工艺师对各种材质动能运用自如。而清代的江南派的牙雕师多为竹雕大师, 如江南嘉定派的刻竹名家如封锡禄、封锡璋、封始岐、封始镐、施天璋等。

(2) 扬州牙雕的气质

经济的繁荣, 盐商巨贾的追求, 文人雅士的品鉴, 都促进了扬州牙雕的发展。较之江南派的其他地区的牙雕, 扬州牙雕在娟秀雅致外, 又有一丝商贾之气。扬州的繁荣, 源于古运河的漕运和徽商的经营, 古时扬州的社会充满了浓厚的商贾之气, 文人骚客也心系扬州, 这令扬州的文化既有文人之气又有商贾之质。复杂的社会文化, 同样也反映在传统工艺上。令苏州牙雕和扬州牙雕相较。

苏州牙雕文雅细腻 (图1) , 意境深远, 格调高雅, 文人气息浓厚。扬州牙雕 (图2) 秀雅生动, 刀法圆润, 充满生活气息。

二、探访扬州牙雕

1. 牙雕艺人

虽喜好中国传统工艺, 不过能有幸交流的工艺师并不多。在扬州的红园里。有位牙雕师顾师傅, 不过现在主要经营的是木雕店。通过和顾师傅的交流, 真正感觉离牙雕更进了一点。顾师傅家里三代从事牙雕, 算是祖上的事业, 不过由于现在国家对象牙贸易的禁止, 所以只能以木雕为生计。顾师傅说起牙雕, 感情深厚, 从小就随父学习象牙雕刻, 学习了10年的雕刻才出师。顾师傅拿出几件自己雕刻的牙雕小品让笔者把玩, 这也是笔者第一次真正的把玩牙雕, 由于象牙材料珍贵, 牙雕物件都精雕细琢, 所以大多牙雕件都价值不菲。笔者摩挲着象牙小蝉 (图3) , 背着阳光端详着它, 象牙的触感很细腻润泽, 指尖如轻抚在柔嫩的肌肤上, 细看之下, 牙雕上还有网状纹路 (图4) 。这件牙雕小品比较新, 用的是一等雪牙料, 所以色泽温润洁白。小蝉雕工细腻, 依形而雕, 顾师傅说, 牙料珍贵, 万不可浪费, 顾师傅擅长阴刻, 浮雕, 圆雕。小蝉就是运用了浮雕, 圆雕的立体雕刻。

顾师傅说象牙质地细密坚韧, 下刀的感触与木材很是不同, 不过这也只有牙雕艺人才能感受到。顾师傅为笔者介绍了扬州牙雕的工艺以及牙雕的制作过程, 还教我如何鉴赏牙雕。顾师傅说自己就是个匠人, 作品中少了些文气。不过这些作品虽不是珍品, 却很真诚。

2. 扬州牙雕制作过程

牙雕, 木雕和竹雕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雕刻工艺。扬州在雕刻工艺上, 可谓独树一帜。无论是扬州的木雕、牙雕在业内都有一席之地。尽管象牙雕刻发展到今天, 工艺已经细致到车、凿、锯、铲、锉、雕、刻、磨、腐蚀、镶嵌、编织、彩绘、熏旧等多种手段。但总的说来, 象牙雕刻一般为三个大的步骤:凿活、铲活和磨活。

“凿活”包括牙雕的选料和设计。由于牙料珍贵难得, 所以要求设计师根据象牙的长短、粗细、形状设计图案, 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寸的原材料。其中选料就包括锯牙, 俗称“开象牙”。这是重要工种, 开料是否合理, 锯位是否精细, 都是获利关键, 据说这一道手工要求的标准比“开玉”的难度系数要高很多。故多在店内开锯, 便于店主参与观察。

牙雕中的行话“铲活”也就是雕刻, 是象牙制作中最关键的一环。象牙的雕刻十分讲求神韵, 高超的雕刻工艺不仅能塑造完整细腻的造型, 更可贵地是将人物、动物的神态和丰韵展现出来。另外, 由于象牙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 所以工艺师还要能灵活巧妙地利用这些裂纹, 使雕刻与材料融为一体, 形象更加生动。

“磨活”是牙雕的最后一道工序, 采用天然的“搓草”和“光叶”打磨, 利用叶子本身细细的纹路既能还原象牙本身的晶莹润泽, 还不会损坏象牙。

3. 扬州牙雕的雕刻工艺

扬州牙雕属于江南牙雕, 其在工艺上也受周边地区的影响, 一般采用流畅自如的浅浮雕、阴刻、圆雕、高浮雕。扬州牙雕下刀简洁有力, 刀法圆润, 打磨精细圆滑。

浅浮雕:即雕刻较浅, 层次交叉少, 其深度一般不超过2毫米, 浅浮雕对勾线要求严谨。常用以线和面结合的方法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阴刻:谓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

圆雕:一般采用整段象牙为雕料, 雕刻成立体的造型。这种表现手法要求雕刻者有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一般一些桌案摆件和人物类雕像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高浮雕:雕刻的图案花纹高凸出底面的刻法, 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 形体压缩程度较小, 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 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

4. 扬州牙雕赏析

作为现代牙雕师, 顾师傅的作品也能比较代表扬州牙雕的普遍牙雕工艺水平。这尊观音像体态丰盈, 意蕴澄净, 神态祥和, 雕刻精细, 简中见繁。雕工和意境都比较具有扬州牙雕的底蕴。

此尊神仙像神态欢乐, 神韵悠长, 体态生动。总体设计饱满, 有意趣, 精雕细琢, 意境安乐。作者深工巧思。 (图6图7图8图9)

此尊观音是顾师傅的佩戴之物, 顾师傅偶得一块上好的牙料, 经过精心的设计, 精心雕琢。多年佩戴, 这尊牙雕以泛黄形成自然的包浆。千手观音神态悠然, 姿势莹美, 整体意境悠然。 (图10、图11)

三、扬州牙雕的现状和传承

在和顾师傅谈及现在扬州牙雕的现状时。顾师傅表现出来了很大的担忧, 国家禁止牙雕的贸易, 这令象牙材料短缺, 牙雕师都纷纷转行, 而且雕刻师的生活比较清苦, 现在的人们也难受这份苦。顾师傅现在自己也带徒弟, 不过不是做牙雕而是木雕。顾师傅自己手上还有一些以前的牙料, 但也不够带着徒弟做牙雕。大环境下中国的牙雕正在走向衰败, 扬州牙雕也不例外, 不过传承千年的牙雕就要失传与此了吗?令人思虑。

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 这是义不容辞的。但是牙雕需要牙料, 这样牙雕师才能施展才华, 制作出精美的牙雕;牙雕还需要市场的认可, 这样牙雕师才能生存, 牙雕才能传承。不过现在生物保护和牙雕的矛盾似乎难以调和。由于牙料的紧缺, 牙雕的价钱也在翻倍增长, 这令贪婪的人类更想享有牙雕, 以示财力;这令贪婪的人类更想捕杀大象, 以谋取利润。我们正视社会的视听, 让人们真正理解牙雕的意义, 要以欣赏的心境看待牙雕, 不要以单纯的投资, 这样会让牙雕的市场更加恶化。

结语

扬州牙雕带着它独特的气质, 在时间中慢慢传承, 虽遇到很多的困难, 但是其质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李强.《竹木牙角雕刻》[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

[2].周一渤.陈峰.《中国民艺》[M].青岛出版社, 2007年版.

[3].楚天明主编.《中国雕器收藏指南》[M].内蒙古出版社, 2006年版.

篇14:2016年扬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香,有花草之香、书墨之香、品德之香……留住香气,留下香气,濡染自我,感染他人,有益社会。以“留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 ]命题透视

这道作文题延续了扬州市近几年中考作文全命题的特点,而且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从试题构成来看,这道题包含提示语和题目两大部分。题目“留香”,两个字都非常关键:其一“香”,其二“留”。什么是香?香涵盖哪些种类?我们为什么要留香?这在提示语中都能找到相关答案。先看省略号前的一组排比句“花草之香、书墨之香、品德之香……”,这其实就是列举“香”的内涵,由浅入深,由具体可知到抽象感悟。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合适的写作素材。再看省略号后的“留住香气,留下香气,濡染自我,感染他人,有益社会”,这实则诠释了“留”的效用,而且层层宕开、步步深入。考生可凭借自身的认知,提炼出极具正能量的立意。前几年,扬州市先后命制出“在乎”“呵护”“忍不住”“苦趣”等题目,旨在唤醒考生内心美好的情感体验。审视这则命题,似乎更进一步,要求考生以自身行为“感染他人,有益社会”。而在扣住“香”的同时,考生更要着意对“留”这个行为过程的叙描,要站在自身的角度,借助典型事例,写出自己耳濡目染后的心得体会,进一步体现留香的美好心灵及其社会影响力。

[ ]评卷扫描

纵观本次考场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香”选取的角度有失偏颇。“香”,既可以是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之香,也可以是文化领域的翰墨之香,还可以是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的品德之香。尽管如此,考生仍然应当尽量避免对浅表层次的香的描写,即便难以绕开,也要借物喻人、借事喻理。遗憾的是,不少考生偏偏只写了花香袭人,没有能够深入挖掘。此外,有部分考生将目光定格在熟知的人身上,对于相对陌生的人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却熟视无睹,也反映出选材的局限性。

二是留住“香”的理由不够充分。“我”为什么要留住那“香气”?显然,它足以震撼“我”的心灵,说白了,就是主次要分明、内容要具体、详略要得当。让“我”留住,最好是写一件具体的事情,能有一些特定的瞬间,否则,文章就会显得空洞无物,泛泛而谈。本次考场作文中,有一位考生写自己到清华大学参观,发现导游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其貌不扬,出身贫寒,但非常阳光,非常自信。小作者写道:“他没有潇洒的外表,依旧笑对人生;他没有殷实的家境,依旧自强自立,靠自己的双手挣学费拿学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留住这种‘香气?”这篇文章得到了阅卷者的一致青睐。

三是文章过于平白,缺乏波澜。这道作文题,虽然命题者未对文体做统一要求,只是不允许写诗歌,但对于初中生而言,记叙文仍然是较为理想的文体。而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要努力做到情节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这一点,有的考生做得比较到位。比如,有一位考生写街头“磨剪刀、戗菜刀”的老大爷辛勤劳碌的一生,内容很简单,但开头不一般:“‘磨剪子嘞哟,戗菜刀啰!这洪亮而又熟悉的声音打破了院子里的寂静,我探出脑袋四处张望:一位头顶草帽,衣服上有几处补丁,身扛板凳和工具的‘剪刀大将正缓缓前行。他不时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皱纹,就像院角的朵朵栀子花,素净淡雅,飘香诱人。”文章选材尽管不够新颖,但由于小作者巧设了悬念:“他为什么和院角的栀子花一样飘香诱人?”“面对辛劳,他又呈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因而引人入胜,获得了阅卷者的肯定。

[ ]迷津指点

第一,留下生态之香。

“生态之香”是“香”的本意,每一位同学应当都能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但是,花草种类众多,如何甄别非常重要。建议同学们选取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或几种来写,同时,不能就花写花,而应联系到它对自己的影响。比如,闻到这股花香,内心就会舒畅,心情就会愉悦,于是决定做“护花使者”,矢志不渝地“留”住花香,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留下艺术之香。

挥毫泼墨、书海遨游、著书立说、薪火相传,可谓满纸皆“香”。通过研习书法、品读佳作、创作文字,我们可以感受汉字之美,体会汉字的香气,从而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比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写的童话《七颗钻石》讲述了一位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的故事:小姑娘在回来的路上把找到的水给小狗喝了一点点;回到家后,母亲将水让给女儿喝;而小姑娘又将水给了过路人。作者通过神话般的叙描,表达了人生因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而不断地得到升华这一主旨。同学们如果能够从这一方面切入,阐述自己的理解,当会写出不一样的优秀作品。

第三,留下品德之香。

篇15:游扬州凤凰岛作文

扬州凤凰岛是我国AAA级旅游名胜。凤凰岛位于扬州市邗江区东北郊的泰安镇。 凤凰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像一颗翠绿的浮玉,镶嵌在碧波荡漾的扬州的邵伯湖中,这犹如一个孩子依偎在 与都江堰、灵渠和坎儿井齐名的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的“归江十坝”的怀抱。凤凰岛七条大河凤凰岛被七条大河勾连着河连着湖、湖连着江,河水、湖水、江水,水天一色;分布在它周围的七个小岛,如星捧月,和她遥相呼应,一派水乡田园风光。

凤凰岛,至今岛上还有个聚凤岛,传说中曾经有凤来仪,是凤凰落羽造就了它,是漫不经心抑或是良苦用心?它诞生的时候,扬州正经历着沧桑还是安享繁荣昌盛?它一路静静的看,又看穿了扬州几多的沧桑与繁荣!正如李煜所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都说凤凰岛好似扬州城待字闺中的少女,就待人们去发现它的美!但在邵伯湖边上走走,我的感觉截然不同,我觉得凤凰岛如同参不透的禅语,那烟波浩淼的邵伯湖里到底有些什么,它和凤凰岛深情对望了几千年,又看穿了多少天地间的玄机?当人们弯腰,试图透过凤凰岛看见它讳莫如深的心灵,却只是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凤凰岛是智慧的,因此它并不妄言,一切的一切只靠人们自己参透。

上一篇:儿童节经典趣味祝福语下一篇: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