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灵的感动作文

2024-05-26

关于心灵的感动作文(共14篇)

篇1:关于心灵的感动作文

关于感动的作文:心灵深处的感动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个人:在你需要的时候,即使困难重重也要面带微笑的出现在你面前;在你受挫的时候,就算心如刀绞也会强颜欢笑地鼓励你的作品;在你成功的时候,虽然心花怒放也是微微一笑地越过你的骄傲。这便是母亲。

十月怀胎,你在她的身体里待了十个月,她顶着日益增重的你,无怨无悔。你蹒跚学步,她在一旁悄悄守护着;你咿呀学语,她在你一边尽心辅佐着;你初入学堂,她在屋外静静守候着,你的一切一切,她都刻在心里。

你长大了,她变老了;你的轮廓分明了,她的皱纹清晰了;你的翅膀变硬了,她的腿脚变慢了……

她幸苦赚钱供你上学,你却学会了顶嘴;她省吃俭用为你储蓄,你开始了嫌弃;她耐心嘱咐让你小心,你产生了烦意。你和她吵架,说她不理解你,说这个陪你熬过风风雨雨的人不理解你,她的心很痛,痛到支离破碎,而你,却不以为然。

你又长大了,她又变老了……

你开始懂得她的辛酸,当她很累很累的时候。你便对她嘘寒问暖。你观察她的动作,她的神态,发现她的固执,她的坚强,你仔细看她的面容,她的样貌,显现她的随和,她的脆弱。她说她老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照顾你了,你要会保护自己。她说了很多,你不再觉得她啰嗦,反而觉得她的话句句有理,句句深刻人心。

你是她生命的唯一,她用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而在你的生命中,她也是唯一的,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孝敬她呢!

篇2:关于心灵的感动作文

他的脸被风吹得很粗糙,脸上写满了沧桑,像没有上釉的陶器,嘴唇干得都暴起了皮,看样子有40多岁。他的双手干枯像开裂的蛇皮似的,左手中抓着两袋奶,并且腕上有一道深深的疤痕。

那大汉并没有谦让之意,而是毫不犹豫地上前一步,挡住了我的自行车。我的心里暗暗感叹到:真没素质,怪不得只是一个送奶工,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学问的人,谁去干这辛苦活儿呢!我用厌恶的眼光瞧着他。当他要走出楼门时,我本以为会听到“咣当”一声,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并没有听到那无情的关门声。反而,我所看到的情景,却让我为之一震———那大汉拉开楼门,手握着门把儿。过了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他是在为我开着门,我连忙把自行车推了出去。当我把自行车放好,要转头和他说谢谢时,他的人影早已渐渐模糊在道路的尽头,

篇3:《感动》——一杯浓浓的心灵鸡汤

一、成功模式的核心是讲故事

细数《感动》类节目的家谱, 央视创办于2003年的《感动中国》无疑是鼻祖, 到目前已举办11届。这个一年一次的晚会也创造了此类节目的经典模式:人物短片+现场采访+颁奖词+颁奖仪式, 很多地方电视台都在努力效仿这一模式但也有创新, 比如说芒果台的《平民英雄》、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东方卫视的《大爱东方》、河北卫视的《中国好人季》等等, 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万变不离其宗, 这些成功模式的核心就是讲故事, 故事讲好了, 节目就成功了一大半。之所以强调这一点, 是为同仁在以后筹备这类节目时能够更科学地分配人力、财力, 不至于把过多的精力花在其他相对次要的环节上。我曾现场观摩过一个省级卫视的年度《感动》晚会, 导演把每个人物短片设定为1分半钟, 现场采访则六到十分钟, 当时以为是为了节省录制时间, 结果到真正播出时依然是这个比例, 这就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不出所料, 我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观众反应镜头, 当然我说的反应不是流眼泪这么简单。流泪是感动的一种反应而不是全部, 如果短片太短, 观众不但没有眼泪, 深层次的共鸣更谈不上。

相反, 央视《感动中国》晚会的短片与现场采访比例是3:1:短片在6—8分钟, 现场采访2—3分钟, 而且一般不超过两个问题。这个比例无论从观众还是业内人士角度看都是舒服的、科学的, 再看比较成功的此类节目, 这个比例都掌握得非常好, 印象较深的是央视《年度法治人物》颁奖晚会, 小撒主持的, 明星李亚鹏榜上有名, 那个嫣然天使基金的短片就做得极好, 片子细腻感人, 看过就知道李亚鹏获奖当之无愧, 如果短片做得不到位, 怎么会有这样的说服力?尽管晚会在颁奖词的推出和嘉宾出场环节上都做了很大的创新, 比如说“书简“的设计、比如说小号手引出人物等等, 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但这些都是陪衬, 短片如果太短或没有分量, 做了这些也都是枉然。

说到这儿有人会说, 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现场采访的环节就分量很重, 我赞同, 但是它的短片环节也毫不逊色!2012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 “马云”的短片就非常精彩, 晚会竟然找到了马云还是个无名小卒时的影像素材。片中的马云侃侃而谈自己的理想, 瘦瘦的马云在现场看着当年更加瘦瘦的自己, 而当时的梦想如今竟然照进了现实, 短片和现场采访仿佛穿越剧一般, 相得益彰。试想, 如果没有那个短片, 现场采访会显得非常逊色, 再说那些在形式上创新比较成功的几个卫视台的此类节目, 他们有的摒弃了颁奖词或颁奖环节、有的摒弃了现场采访环节, 但是没有一个省略了讲故事环节, 反而讲得迂回曲折、跌宕起伏, 目的就是一个, 把故事讲好, 让人物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

再说“鸡汤”。熬鸡汤其实不用太多的调料, 因为它本身的味道就很鲜美, 这跟感动人物的故事是一个道理, 故事是最动人的, 其他的都是调料, 过多的东西不要也罢。

二、源远流长在于对“草根”的关注

《感动中国》走过了11个年头, 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各地方电视台的此类节目也频频创新, 收视飘红, 我想这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这类节目体现了对“草根”的关注。有人统计过, 十年来《感动中国》中播出的人物 (群体) , 普通百姓占到了39%, 而其他五类形象———“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商界名流、文体明星、军警”一共占到了61%, 每个的单独比例都不超过20%。

篇4:心灵的感动

10月21日晴

我有幸收到一本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齐振羽小朋友赠送的《青少年日记》,封面人物齐振羽,纯真、可爱、活泼及充满自信的形象,深深地触动着我那颗似乎老化的心灵。

《青少年日记》中的红枫叶、橙色桔、绿宝石、青苹果、紫藤花及蓝水晶栏目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期《青少年日记》,心情兴奋的久久难平。

我反复研读着这期《青少年日记》第7页的那篇《假如我是魔法师》。该文的关键词是梦与变,小作者在梦境里以“魔法师”的身份,采用“变法”的方式飞进荒地,以神奇光的照射使荒地变成了绿地,然后撒了“催花籽”,让绿地长满了小草和小花。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以一篇小文章来寄托他对灾区人民的美好期待和祝福。这种愿景,实在难能可贵,这是一种创造和超越,我的灵魂深处不仅有感动而且有震动!

《青少年日记》的理念是“既教你作文,更教你做人”,它是千百万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的一个优质平台。我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现已退休,且已进入古稀之年,提笔撰此文,寄语《青少年日记》的读者朋友。

读《青少年日记》,是一种精神享受;品《青少年日记》,是一次灵魂洗礼。

祝齐振羽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愿《青少年日记》永葆童真,越办越好!

篇5:心灵的感动作文

白芳礼是一位非常普通的老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了一名运输工人,一直干到退休,感动。有一次回老家,白芳礼老人看到一群孩子,大白天在村里跑来跑去,不去上学,一问才知道这些孩子是村里的穷孩子,家里穷,没钱上学。于是这位73岁的老人,把自己积攒下的5000元钱全部捐给了学校。 回到家里,白芳礼老人宣布要去蹬三轮车,这样,一位70多岁的苍老的身影出现在火车站旁。不久,有募捐活动,白芳礼老人把蹬三轮车的钱全部捐了。几年过去了,白芳礼老人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去蹬三轮车,在这几年里,只要哪个学校有贫困生,白芳礼老人就往哪儿捐款。又过了几十年,白芳礼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再也蹬不动三轮车了,于是,他就坐在火车站旁,为人们看车子,在这期间,白芳礼老人的捐款一次也没有间断过。在冬天里,我被感动了,真的被感动了,为了一位心象春天般温暖的老爷爷,他为了无数个因家里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默默地为他们献出了自己余生的全部爱心,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和汗水积攒下三十多万爱心捐款,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贫困生重返课堂……

有一种平凡,让人泪流满面。在感动的暖流中,我们要拿奉献社会的行动来告慰白爷爷。

篇6:心灵深处的感动作文

“轰隆隆”,一声响雷过后,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天空中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雷声,碰撞出耀眼的闪电。整个世界灰蒙蒙的,恐怖急了。

我坐在位置上,掌心被我掐出了几道血痕。我将那张不堪入目的“88”恶狠狠地塞进书包,背起包就冲了出去。这时,一阵喘气声和咳嗽声响了起来,我心里正翻江倒海,心烦意乱,回头一看,竟然是考了100分的叶儿。我更加生气,嫉妒和愤怒顿时涌上了心头,热血向脑门冲去,我忍不住劈头盖脸地骂她:“叶儿,考了100分了不起,100分就可以来耀武扬威吗?”话音未落,我便将瘦小的她一把推倒,可刚推完,我便蹲在地上大哭起来,不知过了多久,一块湿热的毛巾敷在了我的脸上,我抬头一看竟然是叶儿,她的手上有一条血痕,是我刚刚推她时,在钉子上划破的。我看了立马很内疚,不好意思地说:“叶儿,对不起,刚刚我以为你是来嘲笑我的,真的对不起!”叶儿一边帮我将手上的血痕擦掉,一边红着脸说:“没关系,这是巧克力,给你。我每次伤心、难过的时候都会吃,吃了,就会有好心情。”她笑着将巧克力递给我,我更不好意思了,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帕子将叶儿的伤口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叶儿看着我柔和的动作,不由自主地说:“甜甜,我们做好朋友吧!”听了这句话,我惊呆了,一向高傲的叶儿竟然想和我做朋友!顿时,我心中那种叫做“爱”的感觉开始生根发芽。我把巧克力分成两半,一半放进了嘴里,另一半递给叶儿,我高兴地说:“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就像这巧克力一样,既甜蜜,又绵软!”叶儿害羞地接过巧克力,笑了。那笑容就像天使的怀抱,暖暖的。

雨停了,天空开始放晴,一道绚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边,恰似叶儿真诚、纯洁的笑脸。

篇7:心灵深处的感动作文

——题记

记忆中的父亲大多时间是不苟言笑的。那浓密的眉毛下面的那双凌厉的眼,更使我常常不敢直视他。他总是那么冷漠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现在才发现,原来冰冷只是为了遮住耀眼的光芒。

又是一个平凡的周末,天空中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天色越来越昏暗,偶尔有几颗星在探头探脑。我麻利的做好饭,烧好水,等待摩托车的再一次嚎叫。果然,他来了。我拿起伞,疾步走到门口。看见父亲穿着一件墨绿色雨衣,心中松了一口气。停好车,脱掉雨衣的父亲额前的发梢还带着几滴清凉的雨珠,脸上的胡渣有一寸长了,头上的白发仿佛也瞬间滋生出来。我不敢再凝视父亲,因为怕看到父亲那双昏暗而又疲惫的眼睛。却在无意间发现,父亲的背不知不觉间好像变驼了。

我收拾好碗筷,摆上饭菜,父亲从浴室中走了出来,身上已然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他满足的看了一眼饭菜,在专属他的那个沙发上,倒上一杯酒,悠哉的喝了起来。此刻,夜更深了,院中的“滴答”声也更响了。门突然被打开,一个穿着雨衣的人焦急说道:“哥哥,麻烦你一件事,能不能去魏桥把我丈夫的车拖回来。”我抬头一看,是平日里不打交道的邻居。父亲脸色一扳:“不行啊!我的车灯坏了,而且我刚回来。”“噢,那算了吧!”“咚”门被关上。

父亲依然在喝酒,眼中却夹杂着几丝犹豫。“会去吗”我在心中问自己。“想来也是,在综合了那么多种不利因素,父亲不去也是无可厚非的。”“咚”一声门响打断了我的思绪。“爸,你要去哪?”“噢,我去帮他把车拖回来。”又是那么冷漠的表情,父亲穿上雨衣,转身走进朦胧的雨里。我猛一抬头,望着父亲的背影。喊了一声:“爸,骑车慢点。”“好。”这是那么吝惜的回答。不知为何,嘴角却不自觉的上扬了。

原来,我们都一样。总是用那坚硬的铠甲装饰着自己本来柔软的心。总是用冷漠的回答掩盖内心愉悦的心情。

父亲,是人,不是神。但他的品行却使我的心一颤。

门外,雨一直在下,想着父亲,眼泪好像也不受控制。原来,感动的泪是那么甜。

一滴一滴滴在那原本已湿的土地上。

篇8:关于心灵的感动作文

学校没有通电, 西面一座教室隔出了6平米, 供主人公做饭、睡觉、办公。宁静的夜晚, 他守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备课, 看书。他生性胆小, 晚上睡觉时门后立着斧头和煤铲给自己壮胆。早上起来整个鼻子里都是黑炭灰。白天, 学校其他三位老师也在这间小房子办公。

这是1982年石志学在天水市关子乡松树湾村小学的情景, 当年只有19岁的他从天水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这里任教。弹指间, 时光已经风驰电掣般驶过了三十个年头, 他从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到成熟老练的父亲, 从一位初出茅庐的新手到深受学生喜欢的中年优秀教师, 如今他是双本科学历, 中学高级教师, 甘肃省首批中小学“陇原名师”。

石志学现为天水市一中生物教研组长, 面对组织给他的诸多荣誉, 分享学生们成功的频频喜讯, 他的内心时时刻刻都充满无言的感动。

钟爱

石志学出身于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 16岁考入天水师范学校。本来毕业后他如果想办法可以在市区工作, 但他深知农村学校师资匮乏和农村孩子求学的不易, 最后还是回到家乡当老师。

刚进学校, 他是唯一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 四五年级是复式班, 他主动承包了两个年级语文、数学、自然、美术、体育、音乐全部课程, 学校三位民办代课教师家里农活多, 上完课后学生的自习课和活动课也便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他感到了农村孩子不好教, 基础很差, 教课非常吃力, 老师的教课真有点对牛弹琴的味道, 长期以来粗放式的教学和管理, 让学生变得任性, 没有养成基本的行为习惯和纪律约束。于是, 他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探索适合农村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爱学习, 会学习, 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他设法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影响、引导、感动、感化学生, 频繁出入村民家, 和家长谈心交流, 说服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态度和观念, 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辛勤工作, 这所只有70多名学生的乡村学校终于发生了巨大变化。五年级的12名学生有9人考入镇中学, 有一名学生后来考入中专, 现在是关子镇松树湾学校的校长。

攀岩

时下, 一种叫攀岩的娱乐游戏很流行, 游戏的艰辛考验游戏者的勇气与毅力。石志学从走进学校的那天起, 就凭生命的韧性攀登着学业和教学上的最佳高度, 展示着他甘于奉献的精神风采。

1984年, 石志学因教学成绩突出, 被调到城区学校任教。但他并没有为进城而感到高兴, 而是从短短两年的播种与收获中掂量着教师的责任与压力。这一次调动, 大大激发了他学业精进的强烈愿望, 于是后来先后两次参加脱产进修和一次函授学习, 获得了两个本科文凭。进修前前后后编织着精彩动人的故事。

故事一:1985年至1987年在北京教育学院进修期间, 每逢节假日, 别的同学都去逛北京城的景点, 空旷的教室里、有时甚至是教学楼四楼一层只有他一人在读书, 勤奋刻苦的学习换来了不俗的成绩, 学校聘请北京大学王素云教授用北大学生的生物化学考试题对他们进行学业考查, 他们班29名学生只有18名考试及格, 石志学以92分的成绩跃居第一, 受到了王教授的青睐, 王教授多次提出让石志学考她的研究生, 只因后来工作忙没有精力复习准备而搁浅。

故事二:1994年, 石志学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考取甘肃教育学院教育系攻读教育教学专业理论, 1995年看到西北师大第一届生物本科函授招生, 他又考取了西北师大生物函授, 同时进行教育理论和生物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生物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方面双管齐下夯实自己。

变轨

1999年, 原天水市七中校长升任教育局长后, 出于对石志学的赏识, 局长把他调到教育局教育股进行培养。但出于对教学的痴迷, 他对行政工作一点也不感兴趣, 两年时间他的心依然在讲台和学生身上, 尤其是一次会议使他更加坚定了重返教学一线的信念。2011年在北道火车站广场举行一个成人宣誓仪式, 他是会务组的人员, 城区高中学生全部参加。那天下着雨, 他曾经教过的学生都静静地站在雨中, 任凭雨淋湿了头发和衣服, 但当他走过那些学生身旁的时候, 学生向他投来热情期望的目光, 并频频招手。他从这目光的热流中体验到了师生的友谊, 体验到了人间真情。

会后几天, 他突然向局领导提出要重回学校教书, 老领导劝他, 家人反对他, 但他毅然又一次来到学校教书。他说过, 最适合他的空间就是三尺讲台, 如今他每周还教24节高三生物课, 但他津津乐道, 有滋有味。

从教学到行政, 又从行政到教学, 这种职业的第二次变轨, 可以说是他人生追求的返朴归真。第二次重返讲台, 他更加珍惜当老师的机会, 更加热爱学生, 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时时处处为人师表。

石志学对学生严而有爱, 如父如兄。一次和学生的狂欢让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2006年9月10日, 他所带的高三 (12) 班学生要给他过教师节, 下午六点半他来到约定的饭馆门口, 有23位学生排成两行等他, 他一到, 学生架起他一拥而上抬到二楼包厢门口, 又有20多位学生簇拥而上把他“押”到了包厢里, 每个学生都发表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之语, 平时在班上不善言语的陈嘉琦同学, 跳上凳子挽起袖子振臂高呼对“石爸”的肺腑之言;一个个女同学争先恐后地端着酒杯边敬酒边嚷嚷着对“石爹”的贴心话……

看着一个个稚气未脱又激情四射的孩子, 听着一句句慷慨激昂又纯朴真情的话语, 石志学说当时他心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恬适, 从未有过的充实和满足。

石志学回忆说, 他儿子考上大学那一年, 他真正体验了身为人父的亢奋和激动, 从那以后他更加用父亲的心态和眼光去看待学生, 用包容和真爱去感染学生。坚持对每个学生每周谈一次心, 每学期做一次家访, 14个年头, 粗略算起来光家访也有2000多次了。

感悟

上师范时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点燃了石志学立志于求学的理想火花。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居里夫人的名言“一个人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 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 勇往直前的毅力, 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 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成为他的行为准则。近30年的教学工作中, 他十分崇尚哈佛大学一位校长的办学理念:“我们的学校不因培养出几位总统和国家政要、不因培养出几位杰出科学家而自豪, 我们以为每位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最大的空间而骄傲。”他的教学始终以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感悟是人一种最美丽的思维情感活动, 是心灵深处的震撼。教学实践就是一种感悟的过程, 石志学在教学中始终沉在水底用心感悟着, 通过和学生纯洁心灵的生命对话, 把最宝贵的财富献给了自己的事业。

生物学科在高考综合科目中只有72分, 属于小科目, 往往引不起学生的重视, 加上生物学科记忆性的东西较多, 学生把生物课的学习放在了高三第二学期突击性的死记硬背, 成绩总是很不理想。

遇到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学生”, 他责问自己的教学方式, 努力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搭建平台;遇到成绩优异的学生, 他反思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

2009年和2011年甘肃省理科高考状元赵甜同学和陈言同学都是他带生物课以及生物竞赛辅导, 教学中他看到的是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不足, 并能适时引导。在高考上线率大幅提升的兴奋之余, 他进行了更深入的反思:我的教学提供给学生的到底是“快餐”、“大餐”, 还是“美餐”?究竟是否有利于学生终身全面的发展?他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逐渐形成和完善着他育人的理念, 在这种自我反思中, 他的理论指导和教学能力越来越强。

反思让石志学在自己挑战自己, 自己否定自己, 正是在这种矛盾的交汇与自我加压中,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教学金点子便脱颖而出。

他从高二开始把生物课当做科学课程来讲, 以构建知识体系、分类建立题型的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 在生物教学上实施的“探索教学法”和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实施的“平等教育”、“学有所长教育”、“成功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多年来学校组织的学生量化评教活动中都为优秀。

2001年调到天水一中后, 石志学又确立了通过“优势学生群体心理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知识载体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高考知识体系与教材相关性的研究”、“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的八大关系”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去加强生物教学, 他所教的学生从没因为生物课是副课而弃学或厌学, 而是把学习生物课作为一件快乐的事。

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学生喜欢不喜欢教师的课, 能不能听懂教师的课, 其关键在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能力。

听过石志学课的学生说, 他的课讲得流畅轻松, 灵巧风趣, 互动性强。

石志学十分重视课外科技辅导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具有很强的捕捉科研课题的意识。

1996年的一天他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 行道树上一只昆虫掉在他身上, 他立即想到了“北道城区主要绿化树种病虫害调查报告”的科研项目, 组织学生四处奔走调查记录数据, 统计、分析、整理, 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中, 被中国科协、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为二等奖, 被省教委、省科协评为一等奖。

添翼

1994年7月, 石志学去北京参加由《生物学通报》期刊社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等学校生物教学研讨班和由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通报》期刊社举办的《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颁奖大会。

报到的第一天, 炽热如火的北京迎来了一场雨, 鳞次栉比的楼群, 车水马龙的街道, 晴窗格绿的房间, 一丝丝清凉拂面而来, 为他的到来送上温馨的问候, 他深深感到十年时间首都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会议期间, 石志学做了“课堂教学”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两条腿走路,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策略交流答辩,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生物编辑室编审、全国生物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常务编委叶佩珉教授说:“在中学生物教学处于低迷状态 (当时取消高考生物第一年) 的情况下, 在条件如此艰苦的大西北教学第一线, 有如此执着、刻苦奉献并且创造性开展生物学教学的老师, 是我们中学生物教学的幸运。石志学老师课内外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生物教学策略抓住了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 希望在座的全国各地的生物教师能够借鉴, 感谢石老师!”

叶教授的一席话让石志学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懵懂迷茫的心态有如醍醐灌顶, 二十多年来他正是在这一席话的鼓舞下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的。事实上, 二十多年前石志学老师的生物教学策略也正是今天高中生物新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石志学深深感到, “教师是一个团队, 劳动成果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组织给我这么多荣誉, 不能只是让自己飞得高, 而是要和大家一起展翅翱翔”。

在这个团队中, 他就是帮助年轻教师的羽翼不断丰满, 让学校呈现出群雁飞翔的风景线, 与青年教师同成长、共进步。他用师徒结对子方式带的窦孟明、王彦仓、高亚娟、肖丽娟、董龙丽等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他以教研组为模型, 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课例课改研讨、教学反思、教法研究和课题研究, 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篇9:直抵心灵的感动

新中国逶迤走过一个甲子,留下一个个大写的名字。让我们来重温这些激励民族破浪前行的精神符号,在他们穿透岁月积淀的人性光芒里,自警、自励、自奋。

当我翻阅着《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的书稿时,我不由感慨万千。这些曾让“一代代中国人感动、振奋、欢笑、流泪”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代表在群众票选的基础上产生,集中展示了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与社会公民的价值评判。

我不由联想到近日在湖北荆州发生的“大学生群体舍己救人事件”。当他们“手拉手搭起挽救生命的链条”时,中国为之感动。因为在生命危急与人性善良面前,这些可敬的“90后”没有“将生命当作算术题,用加减乘除换算善良的价值”,更没有像一旁的渔船老板那样在经济利益面前人性全灭、良知尽失——“活人不救,捞尸体,白天每人1万2千元,晚上1万8千元”。尽管事后有人质疑大学生救人的社会效益,“扳着指头比较三名大学生与两名少年的教养成本”,但是更多的人在为我们大学生的英勇品质致敬,感动。我们仿佛回到了20多年前,那一场由为救掏粪老人而献出年轻生命的大学生张华而引发的“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全国大讨论,虽然有人不解,有人惋惜,但社会前进的车轮愈加彰显着张华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价值所在:面对着鲜活的生命与人生的危难,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做冷冰冰的经济算计。闪现人性光辉的火之烈焰,刹那间的闪耀就是永恒,虽历经尘埃而弥新。因之,他,他们,都绝不会是一闪而过的流星。

《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共分10册,包括《军魂中国》《科技中国》《先锋中国》《情义中国》《义勇中国》《责任中国》《青春中国》《激情中国》《劳动中国》《风范中国》,每册收录了10个人物,图文并茂地展示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我确信,所有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所带给我们的感动,都是直抵心灵的。因为那里见证着人性的伟大。是的,在生命价值与人性善良面前,还有什么利益与价值值得拿来与之比较。

直抵心灵的感动是风范的。这种风范,不在于外表的英丽,而在于品格的洁美,精神的崇高,人性的跃动。那或平凡或轰烈的人生轨迹在一次次的青春接力赛中一幕幕上演,让我们怦然感动。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塑造了一座座不老的风范丰碑。且听他们的风范大音:

“孟二冬的学生永远难忘老师为他们写的那些小字条。小字条夹在他们的论文和作业里,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对文章修改的建议,有对语句出处的校对,还有对错别字的纠正。每到批改论文时,孟老师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页都夹有小字条,字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字的勘误——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孟二冬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守拙斋。他在教室的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从不给学生缺一节课。他教学生尽心尽职,一丝不苟。他对学生的牵挂,对授业的严谨尽心,无不显现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师道魅力。他从容显现的淡定、儒雅的品格,执著、大爱所展露的境界,正是人们心目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孟二冬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期间患食管恶性肿瘤仍坚持教学直至病倒在讲台上。他虽然离开了学生,但他崇高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学子们的心中。

“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的。”这是授予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邰丽华的颁奖词。而这美丽的聋人舞者,在舞动心灵的同时,有着源自心底的希声大音:“所有人的人生,都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

……

直抵心灵的感动是先锋的。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是我们行路的先锋,是我们前进的灯塔。他们身上体现了我们最可珍视的崇高精神: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且看他们的先锋足迹:

1952年春,申纪兰带头动员妇女参加劳动,在全国率先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她带领群众造林筑坝,营造“绿色银行”,把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她带领西沟群众初步形成西沟特色发展新格局,把纯农业村变成农林牧工商游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她是中国唯一一名第一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见证了共和国民主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华莱士能开创美国的玉米高产道路,我也能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自从搞玉米高产攻关,李登海的生命历程便开始用刷新纪录在书写:玉米高产纪录从500公斤到700公斤,花去了他8年的时间;从7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他又用了4年的时间;而从800公斤跨上了亩产1000公斤的台阶,他差不多又用了8年的时间;从1000公斤攀登到1400公斤,他整整用了16年的时间。其间,他七次改写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他这个“追赶太阳的育种人”,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

直抵心灵的感动是激情的。这一个个名字,灿若星辰,永远化作了激励我们一往无前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激情。正是这些展现了理想与生命激情的英雄模范人物,燃起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与理想的激情”。且悟他们的激情旋律: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练就了过硬的技术。中国女排连续夺冠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一时间,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

“在敦煌就爱敦煌,对敦煌有一种感情,不然他没有资格在这里工作,对敦煌没有感情的人,是待不下的。”这是樊锦诗说过的一句话。就这样,樊锦诗从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组长、副所长,到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最后任研究院的院长,至今她档案中的工作单位还只有一个。青丝已成华发,当年那个背着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的年轻女子如今已变成一个老太太,但那颗为理想跳动的心却从未改变。这期间,有太多的事情发生,却没有一件能让樊锦诗放弃当年的理想,她坚持了下来。是她的执著,让她成了“敦煌的女儿”。

……

毋容置疑,这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体现了人性的至高至大至纯。他们头顶理想的光辉,心怀真善美的品质,阐释着人间大爱。这是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去体悟与学习的。让他们的感动中国之举,穿透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心房,烛照我们学子那在彷徨人生路上不断找寻理想光辉的向善之心。

由是,直抵心灵的感动在中国大地永续回响。

篇10:心灵深处的感动作文

荆棘鸟在寻找,寻找那棵值得让它献出绝唱的荆棘树。

当读到这一句话时,我的内心被震撼所填满。一只鸟一生只唱一次?只为唱出最绝美的歌儿?

我不相信。

继续看下去。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鸟的故事,它名叫荆棘鸟,它的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一棵荆棘树,然后在这棵树上,唱完一生中最后一首歌。

“哈哈,开玩笑吧,为什么一定要在荆棘树上唱歌,而且唱完就死去了?”我带着嘲笑的口吻问朋友。朋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这是信仰问题,荆棘树就是它的信仰。”“那为什么唱完就死去了呢?”我坚持不懈。但朋友似乎有些不耐:“因为这是绝唱,是一生中最绝美的,是诠释生命的存在,至少它有勇气,它有自己的坚持,那是心灵的欢愉。”说完,朋友转身便走。

留下我一人呆呆愣在原地,不久,我陷入沉思。一种名为感动的东西流淌在心间。

那是一只多么无畏的鸟啊。为追寻自己的梦想,即使耗尽一生也无所谓!

可以想象得到。一只鸟儿,也许并不美丽,也许浑身脏兮兮的,但它的眸子却异常璀璨。它坚定地寻找着,翅膀被暴雨打折,皮肉被荆棘划伤,血流淌着,却浇不灭心中坚定的信念。

终于,它来到了荆棘树上,它缓缓落在其中一棵枝桠上。从容不迫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东边的太阳升起,当第一缕曙光照耀大地时,它亮开了歌喉,歌声可能低沉婉转,可能

高亢激昂;可能清丽优雅,可能低沉如大提琴的协奏,也可能欢快如钢琴轻快的乐音流淌。

总之,它的歌声是绝美的,杜鹃、黄莺自愧弗如,那动听的歌喉令天地都黯然失色,万物都在屏息。

一曲终了,荆棘鸟缓缓闭上了眼,没了呼吸。

想到这里,我呼吸突然一滞。我想,我不是荆棘鸟,但我有荆棘鸟的坚定信念。我会拥有它的勇气与坚持,奋力唱出生命中最绝美的一曲歌,但是是一曲不散的歌,我不会像荆棘鸟,唱完便气绝,我会时时刻刻唱出绝美的歌。

篇11:心灵深处的感动作文

这是常态,父亲总愿意为我解决疑问,我一直把他当做我的家教,初中的学习就是这么过来的。

“有呢!”我笑着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习题,指给父亲看,说着:“喏,就是这个。”

父亲笑着走了过来,轻轻地坐在我的旁边,他静静地看了会儿题,接着仰天大笑:“这个题多简单呐!”接着他用手点着我的脑袋,用略带怨气的语调说:“你怎么就这么不动脑子呢?”嗔怪了几声,他开始为我讲解。父亲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带给我的一阵阵清凉的掌风,简直比演说家演讲还要投入。可我的脑子里就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终究不明白父亲的意思。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夜深了。但父亲毫无察觉,耐心地讲述着,他是那么平静,脸就像一湾静静的潭水,“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的眼睛,好像一个广阔又深邃的世界,令人难以捉摸,但充满自信。面对我一遍遍的问着“为什么”,他没有任何不耐烦的表情,只是再清清嗓子,声音提高几度,继续为我讲解。可我却烦躁起来,怎么也听不进父亲那略微沙哑的声音了,我一把夺回书,心浮气躁地喊着:“别讲了!你看看都多久了,一个题还没讲会呢!”

父亲用惊愕的眼神看我一眼,欲言又止,他小心翼翼的走出了房门,轻的几乎没有一点声音,带给我的是一阵微微的凉风,看着他在昏暗的灯光下高大又略微倾斜的身影,不禁感到一阵心酸。

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心中一直忐忑不安。门缝里透出微黄的灯光——父亲还在工作。我悄悄起身,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倚在墙上,探着头,向客厅望去。

父亲坐在木椅上,前面是一台黑色的电脑,屏幕闪着光。父亲熟练地操作着键盘,夜很静,听得见键盘啪啪作响。灯光昏黄照在父亲高大的身躯上,青丝中的银发和手上的皱纹清晰可见,饱经沧桑的脸像夕阳照射下的碧波荡漾的湖水。过了一会儿,父亲咳嗽了几声,在宁静的夜晚听的是那么的清楚,父亲停下手头的工作,小心地端起旁边的茶杯,一口气喝了许多,咕嘟咕嘟的水声也听得一清二楚。父亲喝完,似乎感到非常舒服,舔着有裂纹的嘴唇,靠在凳子上,仰头看着墙上的灯。他就这么舒服的躺着,好像在海边晒太阳一样。过了一会儿,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叹息了一声,接着继续工作。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父亲啊!因为家庭如此操劳,还不厌其烦的为我讲题,可我却如此对您,您也毫无怒色。爸爸,对不起!

篇12:心灵深处的感动作文

这是一节普通的物理自习课,疲惫的我强打着精神,在题海中奋战着。期中考试将至,由于考试科目的增加,复习时间变得异常的紧张。不知怎地,被寄予厚望的我总觉得不在状态。周末练习的失败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此刻,物理老师正坐在讲台上,严肃而认真地批改着“刚出炉”的练习试卷,我的心情也越发惴惴不安。“朱沁!”,恍惚中,听到了老师叫我的声音。我心里一怔,直到同学的小声提醒,我才如梦方醒般走向讲台。93分!刺眼的分数像一把红色的铁锤,重重地捶打在我原已“千疮百孔”的心上。“拿去看看吧!”,老师的声音很低、很温柔,但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失望,一丝无奈……

放晚学了,我失魂落魄地走出教室。外面下起了雨,风很大。那雨又急又密,像一把把梭子直往下落。刚走出教学楼,刺骨的寒风向我袭来,仿佛要把我吞噬一般,急促的雨点拍打着我的脸。我突然觉得又冷又饿,本能地将身子蜷缩起来,费劲地向停车处走去……想到周练和物理考的连续失败,想到老师的失望和父母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心里满是沮丧,甚至有些悲凉。

“沁沁!”,突然,一个熟悉而充满慈爱的声音传来。泪眼婆娑中,循着声音的方向,我看见了一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身影,一个不再挺拔但依旧亲切的身影。是奶奶!我赶紧拭干了脸上的泪和雨水,向奶奶的方向跑去。奶奶就站在我的自行车旁,她正用她那略显枯瘦而颤抖的双手撑着一把旧的雨伞。让雨水淋湿的车座早已被她擦干,并用雨伞遮挡了起来。“奶奶,你怎么来了?”“我来给你送雨衣呀!来,快把它穿上,别冻着了。”奶奶颤巍巍地说。我赶紧从奶奶手里接过雨衣。倏忽间,我摸到了奶奶的手——又湿又冷!我心里不禁一颤:奶奶在风雨中已经为我守候多时了!

待我穿好雨衣,奶奶又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像宝贝似的递给了我,笑着说:“饿了吧?给,这是你最爱吃的甜玉米,还热乎着呢!”抚摸着温热香甜的玉米,看着奶奶略显苍老而又充满慈爱的面容,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头涌起,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这被奶奶用体温焐着的玉米,凝聚了奶奶对孙女多么深厚的爱和希望啊!为了不让我淋雨,奶奶不惜在寒风急雨中苦苦地等候,给我送雨衣,还带来我最爱吃的甜玉米!想到这,原先的沮丧、失望和痛苦的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感动在我的心灵深处洋溢着。

有这样一句名言:人之所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不错,是奶奶的爱,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找回了自信。我将永远铭记这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并将其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永不懈怠!

风更大了,雨更急了,但我不怕!因为,我有爱,有温暖、信心和力量!

篇13:关于心灵的感动作文

这本《一个人的三条河》, 是一部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沉重之书。阎连科以自己出生的村落为基点, 通过描写父亲的病逝、母亲的衰老、朋友的离别、乡亲们的艰苦劳作、人生的脆弱和对死亡的恐惧, 来展现普通中国人的酸甜苦辣。这块如同当下中国缩影的小小的中原之地, 从不出产成功和胜利, 只诉说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逝, 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各种悲欢离合。字字真情, 让人难以自拔。

阎连科用大量篇幅写了他的父亲, 一个深深扎根在土地上的铮铮男人, 一个对儿女们倾注并透支了过多心力的父亲, 一个因疾病而预知、触摸了死亡, 但依然尽力活在世上的一家之主。父亲常说的是:“得趁着我这哮喘不算太重, 还能干动活儿就把房子盖起来, 要不, 过几年我病重了, 干不动了, 没把房子给你们盖起来, 没有在我活着时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 那我死了就对不起你们, 也有愧了我这一世人生。”父亲被哮喘夺走58岁生命之际, 最大的愿望, 就是让电影放映员来家里放一场《少林寺》, 家里却因为拿不出10元钱, 而无法让这个辛劳了一辈子的农民如愿。

父亲的过早离世, 成为阎连科在以后的日子里无法驱赶的悔恨和痛。阎连科对自己始终没有宽恕, 他毫无保留地坦诚内心冷漠、自私、阴暗的一面, 坦白自己曾经的恶念、劣行与过错。在回忆父辈时, 他不止一次地将自己的丑陋与父辈的宽宏作比较, 不止一次地对自己应尽而不为的行为, 表达出捶胸顿足的悔恨。阎连科深情地写道:“直到有一天, 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 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 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碎琐, 精疲力竭, 元气耗尽, 而我们, 也已经早就不是了少年和青年、不是了青年和壮年。”这样的文字, 会渗入心底激起无数涟漪。

借由父亲的病痛及离世, 阎连科开始了对命运、死亡等恒常话题的思索。他用大量的文字, 写他的少年经历和早逝的同学, 在温馨的回忆中, 想念着那些早已渐行渐远的人。“无论如何, 她是在少女时代往青年迈去的路上, 把自己沉入了河底。同学们说起她的死时, 都是那句‘真的吗’之后, 想想她的容貌和家境, 便都觉得那是她的必然去处, 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不可思议。”在阎连科看来, 衰老是从怀旧开始的。最致命的怀旧是对早逝之人的追忆和想念, 这其实是一种对死亡的追赶, 是对生命的遗弃和岁月的抛离。

书名“一个人的三条河”, 取自书中的一篇同题文章。这三条河流, 即“作家从他的自然生命之河中派生出作品的生命河流。而从作品的生命河流中, 又派生出作品内部的时间的生命”。在一个伟大的作家那里, 生命的终止会变得遥遥无期。他的自然生命之河终结了, 他的作品的生命之河还在流淌, 即使有一天他的作品的生命也终结了, 但是他的作品内部的故事或者人物, 仍然会以自己的生命方式存在。很显然, 阎连科用他的真情写作, 在努力追寻着这三条河。

篇14:感动心灵的琴声哪里来

今天下午,杭州某区中小学器乐比赛在少年宫举行,吹拉弹唱好不热闹。有个现象值得您关注:小学组的水平高于中学组!中学组选手太多,很多选手没有如期完成演奏,还有大把的错音,甚至把自己晾在台上。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两三年后当他们要参加高考时,发现自己考一本无指望,就想回头来报考艺术院校。我们招的就是这些本来不爱音乐,但不得已把音乐当出路的人,这是我们这些年培养不出好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才”可能被“痛苦”扼杀

据音乐界人士估计,现在全国学钢琴的孩子大约有四五千万人,“钢琴热”在中国热得发烫。钢琴是全世界公认最难学的乐器,有的人从三四岁开始学,学个二三十年,往往还一事无成。要用这些时间学外文,起码精通一门外语了。

但在中国,让孩子学琴成为很多富裕家庭显示自己成功的方式,这导致许多孩子被迫学习音乐,无论他们喜欢与否,而有些工薪阶层也拼命让孩子学钢琴。

家住上海卢湾区的贝儿今年十一岁,椭圆的脸蛋上总是带着笑容,非常可爱。贝儿妈妈是职业主妇,爸爸是高级白领,他们在上海算富裕家庭。

贝儿三岁时,幼儿园老师发现这孩子特别喜欢钢琴,下课后,别的孩子跑出去玩了,老师在教室弹练习曲,贝儿还在门口听,回家就缠着妈妈买钢琴。幼儿园门口天天有钢琴培训班的人在发传单,贝儿的妈妈程女士观察了半年,看到贝儿对钢琴的热情仍然不减,决定给她买架钢琴,并且报了培训班,每天送贝儿去学半小时琴,上完课贝儿还不走,看别人练琴,再待半个小时。六岁时,贝儿考过三级,老师说你可以每天练一个小时了。

后来贝儿不想学了,因为不管学习再忙,她每天都得练三至五个小时,只要两天不练,老师都能听出来,并且批评她。

程女士对记者说:“我们花几万元买的钢琴也不能扔掉呀。”从这时起,就是家长逼着贝儿学琴了。有时,贝儿实在状态不好,妈妈就带她去上海周遭旅游一圈,条件是“早起你要先练会儿琴”。到考八级前,因为曲谱越来越大,贝儿手小够不着键盘,老师就让她停了半年。

在上海,正在学钢琴并且参加考级的孩子大约有一百万人左右,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是被家长逼着在学。孩子们一开始把钢琴当玩具,但很快后悔了,每天枯燥的练习让他们苦不堪言。

“练钢琴,从头到尾都喜欢的孩子不多。”程女士对记者说,“贝儿那么喜欢钢琴的孩子都放弃了。钢琴老师爱给孩子们讲郎朗成功的例子,贝儿也曾经对郎朗崇拜得不得了,但现在有几个孩子还崇拜郎朗?郎朗父亲打他那么狠,我们有哪个父母下得去这个手?”

现在贝儿很少再摸钢琴。有时家里来了小朋友,贝儿高兴了也会弹弹,不过弹的都是“小儿科”。

顾先生是山东人,从小热爱音乐,曾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后回老家开了一家钢琴学校。因为自己在音乐事业上“壮志未酬”,遂把希望寄托到儿子乐乐身上。乐乐两岁多就开始在父亲的学校练钢琴,每天都要练一个多小时,因为谱子越来越长,乐乐才三岁多就架上了眼镜。

顾先生每周五都要带他去上海上课,周末再回山东,一节课好几百元,顾先生在所不惜。

今年夏天,上海的老师说这孩子天赋不太够,建议家长不要再花冤枉钱了。顾先生听了黯然失神,回来后,乐乐练琴时弹错一个音,顾先生一巴掌就打在他脸上,一会儿小脸就肿了,之后他们就再也没去过上海。

中国的家长们极少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贝多芬(这也不是仅凭期望就能达到的事),但无数望子成龙的家长,把国内某个在父亲逼迫下苦练成名的钢琴家作为榜样,很多孩子简直把他看成了神,但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位钢琴家的文化水平并不高。

“他不是全面发展。你可以学他的刻苦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你学数学、学美术也可以学好。”吴申说,“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永远是对的,但我们通常把素质教育狭隘理解了,好像只要会弹琴就是素质教育了,但马友友是人类学学士,我们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吗?”

音乐是民族精神的反映

目前,虽然国内的中小学普遍开设有音乐课,但学校只教给孩子们常识性的东西:唱国歌、跳集体舞等。对想让孩子学琴的家长来说,孩子只学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只能让孩子上钢琴培训班,但国内的音乐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并没有能力去教这么多学音乐的孩子。

在国内九大音乐院校中,上海音乐学院是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孩子只要考进了“上音”,就等于未来的饭碗有了保证。上音的本科生在外面教琴赚钱的很多,他们教一个小时收费一般是一百五十元到两百元,研究生教琴的收入就更高些,上海其他高校艺术系学生的教琴收入略低于这个数字。这是一个庞大的师资队伍,但也难免良莠不齐。

吴申说他亲眼看到一个学生学了九年钢琴,家长领着来弹给他听。“我听了简直晕掉了,他弹得错误百出!孩子的父母渴望我表扬他,但我在孩子面前不敢说话,孩子是无辜的呀。我让孩子出去一会儿,孩子出去后,我说我个人觉得孩子的琴学到今天,赶紧别学了。家长问我为什么?我说你找的老师是一个蠢才!那个老师九年内一直在骗孩子,他是什么人?他们告诉我这个老师的名字,说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我让家长给他打电话,我接过电话问,你是中央音乐学院哪一届的学生?他说他是进修生。我问你跟谁进修的?他说我是旁听生。他一点点把真相说出来,家长的脸色也一点点变了……这件事让我惊心!这九年,就是这样一个老师在教孩子,花钱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到今天这个程度,以后也彻底没戏了。”

在河南、山东、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也是琴童大省),师资缺乏的问题更严重。上海学音乐的大学生不可能去河南当老师,他情愿在上海“漂”着,所以河南只能用当地师资,有的中专毕业生也教琴,还有的是中学音乐老师出来兼职。程女士有位河南亲戚,女儿十年前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母亲辞职来上海租房陪读。女儿中学毕业后又去欧洲留学,两年前学成回国,父母希望她能回老家工作,但她在郑州转了一圈,发现在这里教琴的收入很不理想:一节课收三百元家长嫌贵,而且河南家长重视老师的资历,她才二十多岁,虽说留洋回来,但家长对她不放心;如果一节课只收一百到两百元,她又觉得自己亏了,就又跑回上海教琴了。

吴申说他有一个学生,被招揽到贵州当音乐老师——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毕业,立即就进大学当老师,在上海本地是根本没有可能性的。但这位老师去贵州半年,马上意识到一个最大的问题:他的知识更新太慢了,不够用,因此每两三个月,他就会自费来上海音乐学院重新学习。

国内音乐学院招生,普遍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有些学音乐的大学生平时不读书、不看报,有的连国歌的词曲作者是谁都不知道,某些研究生的论文写得惨不忍睹。前不久吴申还遇到了一件怪事:山东某大学一位教音乐的讲师要评副教授,打电话请他代写一篇论文,允诺三十万元报酬,被吴申拒绝了。“可想而知,像他这样的老师,教音乐的水平会有多高?”吴申说。

琴声是灵魂的表达,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中国人始终没有解决内心和谐问题,所有的和谐都是表面的。音乐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如何,音乐是重要的标志之一。但如果从家长到老师,到整个国内的音乐教育氛围,都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怪圈,孩子学音乐就变成了一场“大演出”。近年来,整个社会的浮躁情绪更如病毒一般传染了音乐界和教育界,家长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们,而琴童学琴的方式又加剧了他们的不安,那么和谐自在的内心世界又从何而来?

上一篇:办理苗圃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申请下一篇:工厂班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