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

2024-04-19

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共16篇)

篇1: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

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报名资格网上初审、网上缴费、准考证打印、笔试、成绩查询、面试、体能测评、体检和考察、录用审批。需要注意的是报考人员应对报名时填写的报考内容要慎重填报,严肃对待,并时刻关注每个阶段考试截点,以免错过考试时机。

篇2: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按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三类,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有所区别:

a.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

b.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

c.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单位)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

2.面试

面试比例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种,只有通过笔试后,按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认笔试成绩排名前几位的才有面试资格,进入面试关。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类别

(1)按功能划分国家公务员考试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即评价考试和选拔考试。评价考试是指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情况进行的单项或全面性的测验,从而掌握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处理。选拔考试是行政机关为录用公务员而进行的考试。考试录用的公务员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2)按方式方法划分国家公务员考试按方式方法划分包括:公开竞争考试、有限竞争考试和非竞争考试。公开竞争考试是向社会招考,以考试成绩决定应考者能否被选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广州天翔公务员教育小编认为它具有下列几个特征:①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对报考条件的限制较为宽松,允许较多的人自由报考;②考试较为严格和正规;③应考人在集中的时间和统一的地点成批参加考试;④需明确给定考试成绩,并通知应考者;⑤考试成绩合格且排名靠前者享有优先被选用权。有限竞争考试,即报考条件和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报考者的数量有限的一种竞争考试。有限竞争考试除范围外,在其他方面与公开竞争考试差别不大。

篇3: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数学运算,“考试学原理”

一、引入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数学运算中很多题目可以利用一些数字特性(例如奇偶特性、大小特性、倍数特性、余数特性、尾数特性等等)秒杀到答案,但在公务员考试试卷中出现了这样的特殊题型:题干中所求量及其与所求量联系比较紧密的那个量,在四个选项中,正好有某两个选项与它们相对应。这时我们不妨利用“有关联选项”锁定问题答案,然后代入检验,从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因为它是专门针对解数学中的单项选择题,在各种考试中时常用到,在此我们把这个简单的原理称为“考试学原理”,下面重点针对利用“有关联选项”(下简称“考试学原理”)巧解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谈谈我的看法。

二、“考试学原理”简单介绍

考试学揭示了考试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1]。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客观性试题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选项:应选正确答案选项及与其最关联的另一个选项,即“有关联选项”。所谓考试学原理,是指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题目中各个相关量之间的某种关系,将所求量及其与所求量联系比较紧密的那个量,分别与最关联的两个选项对号入座,然后采用直接代入法和排除法,结合选项,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从而确定选项的方法。有时也称之为假设法。

三、运用“考试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背景

本文对公务员招录考试《行测》中的特殊数学运算题型运用“考试学原理”来得到答案。很多题目,出题人为了设置陷阱故意设置另外一个选项,所以就有了两个有关联的选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陷阱:这两个有关联的选项中必然有一个正确答案。这实质上就是合理地运用“考试学原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情况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所以大家要重点关注有关联选项。

四、运用“考试学原理”解题举例

例1.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解析:运用“考试学原理”。这道题是鸡兔同笼问题,做法有很多种,当然可以利用方程法、奇偶特性,这两种方法不做叙述。什么叫选项的相关性?题目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我们看题干中和培训次数有关系的数字。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所以我们看选项中有没有两个选项的和是27, C、D选项的和恰为27,必然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因为出题人为了让大家故意选错误答案,必然设置这两个选项:一个是甲教室当月举办培训的次数,一个是乙教室当月举办培训的次数。题目成了二选一,节省了时间。等一等,你不要去猜,为什么?因为你猜对的概率只有50%。用尾数法估计,50乘以任何数尾数都是0,要使两个教室当月培训总共是1290人次,45乘以12还是15尾数是0?45乘以12尾数是0,所以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15次这项培训。选D。

这里要特别提醒,不要一味追求秒杀,而忽略了打基础。在高职一年级就要重视基础,基础不牢,高楼大厦都要倒塌。

例2.某商品定价为进价的1.5倍,售价为定价的8折,每件商品获利24元,该商品定价为?()

解析:运用“考试学原理”。这个题选项的相关性比较强,首先某商品定价为进价的1.5倍,选项A.D恰好是1.5倍的关系。其次定价为进价的1.5倍,说明“定价”>“进价”。至此初步可以锁定目标———定价是180元,进价是120元。最后代入题中去检验: (1) 显然满足“商品定价为进价的1.5倍”; (2) “售价为定价的8折”,所以售价=180×0.8=144元; (3) “每件商品获利24元”,因为利润=售价-进价=144-120=24元,三个条件全满足,果断选择A。

事实上,本题还可以这样接着完成:售价为定价的8折,选项A.C就是8折的关系;每件商品获利24元,选项C、D差了24元,所以根据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A选项就是定价,C选项是现在的售价,D选项就是进价。

例3.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现在甲食品降价20%,乙食品提价20%,调整后甲乙两种食品售价均为每千克9.6元,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请问甲食品有多少千克?()

A.25千克B.45千克C.65千克D.75千克

解析:运用“考试学原理”。此题问题中问甲食品有多少千克,题干中和食品重量有关系的是第一句话:“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所以选项中加起来是100千克的A、D选项必然有一个正确答案。现在甲食品降价20%,乙食品提价20%,调整后甲乙两种食品售价均为每千克9.6元,最后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说明降价的甲食品质量更多,所以应该选D。当然此题也可以用方程来得到答案。

例4.某超市正在进行一次盘点,1小时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24%,照这样的进度,整个盘点过程可望比原计划提前1小时完成,问这次盘点原计划多长时间完成?()

A.250分钟B.270分钟C.290分钟D.310分钟

解析:运用“考试学原理”。欲求“这次盘点原计划多长时间完成”,找到与它关联的另一个量:“实际多长时间完成”。找到等量关系“整个盘点过程可望比原计划提前1小时完成”,因为A.D选项之间相差1小时,所以猜测,正确答案很可能在A、D之间。从题意又可以看出,原计划所用时间多,进一步可以设想,这次盘点原计划310分钟完成。再检验,符合题意,果断选择D。

说明:本题也可以设总工作量为1,那么这次盘点用时1÷24%≈4.17(小时),那么原计划用时为4.17+1=5.17(小时),即约310分钟,选D。

练习(江苏2006年A类—15):有货物270件,用乙型车若干,可刚好装完;用甲型车,可比用乙型车少出车1辆,且尚可再装30件。已知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甲型车每辆可装货多少件?()

五、“考试学原理”解题的拓展

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考试学原理”解题方法是侧重于四个选项之间的方法,所以也称之为“选项关联法”。但是也有其他学科的一些公务员笔试题目,充分挖掘题干或选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的量”,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解答选词填空题时,如果文段中有很明显的关联词,对于解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可以秒杀答案。由于关联词的出现使文段有了很明显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如果能够迅速抓住文段中的这些关系,解题的时候就可以收到“快、准、狠”的效果。

例5.如果我们继续让市场决定命运,让政府在稀缺的石油和食品上互相%%,资源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如果世界各国在研究、开发及传播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上进行%%,快速的经济增长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竞争合作B.制约分工

C.争夺支持D.抵制改革

解析:这道题目很多考生做不出来。每个选项几乎都有人会选。然而正是这样把选项分开带入两个空,都觉得无法抉择的时候,就得注意从大局整体观察,发现文段的表述,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让政府在……互相,资源将会成为增长瓶颈。“但如果世界各国在……进行,经济增长就可能成为现实,”文段很明显由“如果……”“但如果……”连接,构成了一个转折关系,那这样,文段的横线处应该填一对反义词最为合适,这样观察四个选项,只有A选项的两个词语构成了一对反义词,因此,答案只能选A。

例6.虽然很多员工觉得很难控制工作中的压力,但是至少当他们回家时是%%的。然而,随着工作本质的变化,家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避难所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愉快B.清闲C.悠闲D.轻松

解析:这道题只有一个空,但是有些考生却感觉很难。好像四个选项带入都能讲得通。单看后半句话,回家时是什么样的,四个选项都能入选,然而,这是一道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选词题。我们只能选最符合原材料意思,最能使原文连贯的,同样,我们发现文段材料有一个转折关系,“虽然……但是……”这提示了我们“虽然”与“但是”后面所带的词语是一对反义词,材料前面提到了工作的压力,“压力”对应的反义词只能是“轻松”,因此,这道题答案选D。

由此可见,如果能够抓住文段中的关联词,那么在做题的过程中,会极为有效的加快速度[2]。

五、结语

我认为,“考试学原理”解决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问题,一般是从题中所给的条件出发,在题目中挖掘所求量与某个量之间的相等或不等关系,这就要求在阅读题目时就要抓住题中最关联的两个(或多个)量,从而寻找选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再反向代入的解法。有时也称之为假设法。假设法就是解题时,对题目中的某些现象或关系做出适当的假设,然后,用事实去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或者从事实与假设之间的矛盾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实质上,参加“公考”的学生,在遇到这类特殊的题型时,可以考虑到去发现选项之间的关联性,考试过程中快速审题,一旦题干与选项之间可能具备关联性条件,完全可以直接找一下有关联的选项,这样可以更快地找到答案。从数学的思维方式上讲,这完全是合乎逻辑的,因为数学中的联想与类比为我们运用“考试学原理”解决相关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从运算速度上看,用“考试学原理”解题事实上也是一种“秒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民国时期的公务员考试

据统计,这次考试共有1872人参加,考生以江苏(20%)、湖南(12.5%)为最多。最后计算总成绩的方式是:一试占40%,二试占40%,三试(面试)占20%。

由于教育水平落后、考试内容偏难偏繁等原因,这次公务员考试通过笔试的人数少得可怜,笔试淘汰率高达94.8%,实际及格人数仅为30余人,最后戴季陶院长亲自向国民政府申请,给考生普遍加10分,才勉强录取足额100人。

面试虽然只占总成绩的20%,而且淘汰率仅为1.1%,但面试的表现很重要,有时甚至可以扭转乾坤。如外交官领事官科目应考人冯至海说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口试后,成绩由倒数第二名被提为第三名,并内定为某国大使馆的重要职务。而原笔试成绩第一名的李铁铮,面试后却只任用为英国大使馆的三等秘书。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考生一试、二试及格,面试不及格,次年可以免除已经合格的一试、二试,直接参加面试(但只有一次机会,而且仅适用于同地举行的同类考试)。

曾经有一名湖北考生周世万报考教育行政人员,就是在次年的面试中合格而被录用的。不难想象,南京国民政府此项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社会人才严重不足,同时也是为了节约考试成本。当然也为考生再次提供了良好的从政机会。

(据《北京青年报》)

篇5:2023公务员考试流程注意事项

1、注意答题速度,公务员考试题量比较大,行测题型很多,平均起来一道题一分钟,需要很快的速度,申论全部是主观试题,审题要快,然后不停的写。

2、注意不会的题不要钻牛角尖,该舍则舍,自己的强项要保证准确率,把有把握的题都做完,看时间再回头做那些不确定的题

3、注意字迹工整,申论一定要条理清晰,字迹工整,不然以判卷的速度,如果你写的鬼画符一样,老师没有耐心给你一个一个采分点去找。

4、建议先做几套行测真题,找出自己的强弱势在哪一个题型,如果强的很强可以先注重提高弱势的那部分,可以提高很大的分数,如果强弱势不明显,或者弱势的是语言理解这类需要长期积累的题型,并不是短期突击能搞定的,建议先舍弃,了解些基本的做法就可以了

篇6: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

报名时间:2022年11月8日至11月14日

笔试时间:2022年12月17日至18日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2022年12月17日

公安专业科目笔试时间:2022年12月18日上午

面试时间:2023年3月上旬

江苏省考公务员2023年报名注意事项

1.报考者在全省范围内只能选择一个职位报名,并在报考职位所在考区参加笔试,全省特殊专技职位统一在省直考区(南京)参加笔试。2022年11月8日9∶00至11月14日16∶00期间,报考者报考资格未经初审或者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22年11月14日16∶00至11月16日16∶00期间,报考者报考资格未经初审或者初审未通过的,不能再更改报名信息,也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报名时必须使用在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

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将取消其报考资格、终止录用程序。

2.报名结束后,有效报名人数与招录人数之比小于开考比例的职位,由设区市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核减录用计划,直至取消该职位。报考被取消职位并完成缴费的人员,可在相关网站重新补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补报名时间为2022年11月18日9∶00-16∶00。

3.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员,参加笔试后5个工作日内可与报考职位所在地的人事考试机构联系,办理费用减免事宜。

江苏省考考试题目有什么特点?

江苏公务员考试科目有两门,分别是行测和申论。江苏省考的出题还是很有本地特色的,例如:行测部分各大模块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言语理解模块有文章阅读题;比如数量关系模块有数字推理题目;比如图形推理模块更侧重于对空间类的考查;这与国考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而对于申论,江苏省考的申论分级分类非常明显,A类、B类和C类在题型上有相似,但是在答题的角度上还有有偏差的,比如C卷考的偏重于应用文,B卷侧重于执法能力和服务意识。

江苏省考考试要如何备考?

1、行测 :重点提分的模块当属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但是彩虹学姐想提醒的是,很多伙伴会放弃对数量关系的复习,但是江苏省考的数量关系中的数字推理题其实并不难,有5道题,考察的知识点也是比较简单的,如果有时间掌握下技巧、多做点真题,这几道题目是大部分都可以做出来的,所以,这一块建议复习上别放弃,毕竟多得一分是一分。此外,判断推理的题量非常大,而且考点还很多,图推、定义、类比、逻辑都有涉及,其中图推很有本地特色,难度也比较大。建议大家把重点放在定义判断、类比和逻辑判断上,技巧性都很强,多练多总结是关键。

2、申论 :一方面,你要把近几年的真题反复在做几遍,记住一定要写,字迹也要工整,当成考试;另一方面,尤其是要重视大作文和应用文方面的写作,根据自己的报考类别进行复习备考。

篇7: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篇8:公务员考试知识要点与训练

浙江网友“320101”:申论综合论述题的标题位置是在中间, 还是在第一行前空四格排列呢?作答中数字、标点符号如何占格呢?

答:在汉语言书写习惯中, 标题都是居中排列的。目前, 我国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以及报纸、图书等纸质媒介的标题都是居中排列的, 没有在第一行前空四格之说。申论综合论述题的标题也应在答题卡的第一行中间, 书写时要居中排列。在正文作答中数字、标点均占一格, 引号、书名号不占格 (与引入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在一格中) , 每一行的第一格不能写标点。

北京网友“ZQXZ”:我想考国考, 申论练习哪个省的题比较适合国考的思路?

答:就目前看, 国考申论和地方考申论是不同的, 二者在作答要求、难易程度、评分标准、考查侧重点等许多方面都是有差别的。如果要考国考, 就要认真研习国考的历年真题和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 而不应把重点放在练习地方考上。

吉林网友“CHOO”:申论试题中有的要求答概括问题, 有的要求答概述问题, 概括和概述有什么不同吗?

答:概括和概述是不同的。概括是归纳、总结, 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并简明地表述出来, 目的是让人们尽快知晓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概述是大致地叙述出来, 目的是让人们了解事物的大概状况或发展过程。在申论作答中, 概述讲究详实, 概括讲究提纲挈领, 概述是在概括的基础上, 还要有评述、论述和必要的分析, 比概括内容涉及得广, 字数要求得也比较多。

河南网友“牡丹小姐”:求解两道数字推理题: (1) 35, 28, 11, 16, ( ) A.9 B.5 C.1 D.-5 (2) -1, 1, 0, 1, 1, 4, 25, ( ) A.64 B.216 C.841 D.1265

答: (1) 题中的数列规律是, 62-1, 52+3, 42-5;32+7, 那么下一项就应该是22-9=-5, 选D。 (2) 题中的数列规律是, 前两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项, 依次往下推, 空格处的数为 (4+25) 2=841, 选C。

江苏网友“红红火火”:2010年湖南省公考类比推理有一道题, 水:农业 ( ) A、消费:经济B、婚姻:人生C、文字:文化D、娱乐:生活。很多人说选A, 对吗?

答:此题选A不对, 应该选C。农业和文化都是产业, 经济不是一个产业;再者消费对于经济是一种行为, 是动态的, 不像文字对于文化是一个基本组成要件, 类比程度不如文字和文化贴切。作答类比推理, 一定要选择与给出的一组类比最为相近、最为恰当和贴切的词。

二、阅读理解与表达练习题

l.A国政府于1985年启动了“国家胆固醇教育”项目。25年来A国人均寿命延长了6年, 其中3.9年________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有效预防, 包括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的实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归功于 B.归结于

C.是由于 D.受制于

2.针对时下有媒体称“吃疫苗鸡蛋就能抵抗禽流感”这一说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教授在上海召开的“新发、再发传染病防控对策国际研讨会”上明确表示:这种说法过于夸张, 且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纯属谣言 B.无稽之谈

C.匪夷所思 D.不可理喻

3.刘勰撰著《文心雕龙》的钟山定林寺, 自唐代以来就________, 从此寺庙的位置成了历史上的谜团。随着南京“钟山二号寺庙”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 这个谜团终于被专家________。在日前的《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有关专家首次全面披露了钟山定林寺遗址的考古发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沓无音讯 揭开

B.消失怠尽 发现

C.扑朔迷离 揭晓

D.时隐时现 发觉

4.1896年茅盾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一个中医兼小商人的家庭, 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 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创建、五卅、北伐、抗战等社会变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壮阔 风云激荡

B.波澜不惊 风起云涌

C.波涛骇浪 风卷残云

D.浊浪冲天 风声鹤唳

5.总之, 《百姓纪事》是一档高格调、高质量、高品位的民生新闻节目, 它讲述的一桩桩百姓身边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人深切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体会到了党中央实行亲民、富民政策的无比威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贴近生活 生动感人 反映实际

B.生动感人 贴近生活 反映实际

C.反映实际 贴近生活 生动感人

D.贴近生活 反映实际 生动感人

6.今年以来, 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碳足迹、节能环保等词汇频频见于报端。在社会上, 这是最________的语言;在新闻中, 这是最________的报道;在政客身上, 这是最具________的政治;在商人眼里, 这是最有________的商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时髦 频繁 影响 潜力

B.流行 持续 英明 潜能

C.时尚 连篇 开放 利益

D.开放 深入 实际 利润

7.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也过于侧重功能性, 传统美德教育相对弱化, 感恩意识便在漠视中逐渐“断裂”。这样一来, 出现把父母的爱看做天经地义, 对别人的关心无动于衷的“冷漠群体”, 也就在所难免。

这段文字论述的矛头指向:

A.应试教育 B.缺乏感恩

C.冷漠群体 D.弱化教育

8.“轻松”的背后, 是巨大财力的支撑。一个占世界1/5人口的农业大国, 要办免费的义务教育, 没有财力谈何容易?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财政收入增加, 免费义务教育才提上议事日程。从2004年起, 中央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陡增, 不久前又将106亿元春季学期的经费预拨到位。这样短时期、大幅度地投入农村教育,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已经具备了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实力

B.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C.办免费教育必须有强大的财力支持

D.我国第一次在这么短时间内国家财力大幅度地投入农村教育

9.“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我国资源节约过多地专注于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 比较忽视工业产品类型的改变。推广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的新产品, 效果将更明显。比如半导体照明, 比传统的照明方式耗能低75%, 使用寿命高几倍到几十倍。

这段文字主要是谈资源节约与:

A.节能降耗

B.工业产品类型

C.节约型用具

D.半导体照明

10.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 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国民党将领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 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向蒋介石转述, 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 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 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恩来的同意, 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 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备指导思想。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论持久战》:

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很大

C.深受国民党最高层的赞赏

D.对抗日战争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11.事实上, 医院并非越大越好。医疗是一个特殊行业, 合理的规模, 才能产生最好的效益。因此, 现实中有的医院规模可能确实需要扩大, 有的医院则不然。现在, 很多医院是靠贷款、举债盖大楼, 为了早日还债, 就必须多创收, 从而为过度治疗提供了土壤, 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危害极大。

这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阐述的?

A.医院服务不让百姓满意

B.医院靠贷款、举债盖大楼

C.医院盲目地扩大规模

D.医院注重创收, 加重患者负担

12.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 既不能当饭吃, 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________。

这段文字后画线部分最可能是:

A.因此, 有必要去学习国学

B.所以说, 国学很有用

C.所以我奉劝大家要学习国学

D.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13.有西方学者认为,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 之所以在大规模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保持了社会稳定, “先试验, 再推广”的改革策略是一个主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不仅缔造了自身的经济奇迹, 更为国家的改革闯出了道路。改革的“试验策略”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验”。

根据这段文字, 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

B.中国经济改革保持了社会稳定, 就是因为采取了“先试验, 再推广”的策略

C.深圳的发展就是坚持了“先试验, 再推广”的“中国经验”

D.改革的“试验策略”是西方学者认为的“中国经验”

14.作为国家美术馆, 普拉多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它对本民族画派作品的收藏。在多达3万件的馆藏作品中, 西班牙画派的作品占1/3。西班牙绘画在15世纪后半叶接触了佛兰德斯绘画, 在17世纪受威尼斯画派和卡拉瓦乔写实主义影响之后进入全盛期。从里贝拉、苏巴朗、穆立罗这些画家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发展脉络。而普拉多博物馆对西班牙画派3位天才——埃尔·格列柯、委拉斯开兹和戈雅作品的收藏, 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堪称世界第一。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普拉多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画主要是西班牙画家的作品

B.西班牙画派的作品都是本民族画作的精品

C.西班牙绘画的风格从15世纪到17世纪在不断地改变

D.埃尔·格列柯、委拉斯开兹和戈雅的作品的数量是世界第一

15.漫步在克里姆林宫中, 可以感觉到它似乎被划分成了三个功能明确的区域。靠西一侧为军械库和兵器馆, 靠东一侧则为行政机构所在地, 而中间偏南坐落着几座教堂。这样的布局似乎是在提醒人们, 政教合一, 军政合一, 是俄罗斯一贯奉行的国策。兵器馆和墓地, 博物馆和总统官邸, 宗教与世俗, 军事和政治, 历史和现实……不同的元素在这里交织, 使克里姆林宫成了俄罗斯国家体制的一个生动象征、俄罗斯民族历变的一份神秘标本。

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

A.俄罗斯的国家体制

B.俄罗斯的民族历史

C.克里姆林宫的功能

D.克里姆林宫在俄罗斯的地位

答案

篇9:公务员录用考试怎样应对挑战

从1989年1月由国家人事部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中确立了“凡进必考”的原则以来,数以十万计的青年才俊通过录用考试进入了国家政府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在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基本素质和政府工作效率方面,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公务员录用考试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1年1月20日,在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杨士秋说,在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新录用的公务员中,来自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工程师、自由职业者等普通家庭的报考者占93.2%。就是说,干部子弟所占比例不足7%。如果没有“凡进必考”的政策,如果没有考试录用,这一比例将不会是7%,而可能是20%或30%,甚至更高。

在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今天公务员录用考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994年《国家公务员条例》正式生效以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才正式被称为公务员考试。从1994年到1999年,6年中累计报考中央机关的考生不

过4万余人,报考人数与职位的比例大约是十比一。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考比例已经增加到几十比一,几百比一,甚至个别职位达到几千比一。过于激烈的竞争,使录用考试被赋予“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过于沉重的压力。事实上,考试无力承担如此沉重的负担。

任何科学、公平的考试必须是标准化的,必须在命题、施测、评分等环节对每个考生一视同仁。但是,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考生,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考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以标准化的考试去评价不标准的考生,是考试最根本的局限。

由于公务员录用考试被赋予其自身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今天,考试的科学性已经开始受到质疑。在录取比例很低的情况下,由于考试对于高分段考生区分度不足,不少考生已经不是凭自己的能力水平入选,而是凭自己的运气入选。

公务员录用考试还面临辅导机构的挑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的设计思想,都是力图考查那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从而选拔出称职的政府工作人员。而针对考试进行的辅导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干扰因素,会降低选拔的信度和效度。今天的局面是,命题队伍主要由兼职人员组成,几乎所有的命题人员都同时承担着繁重的本职工作。辅导队伍却主要由专职人员组成,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考试辅导,专心致志。这种“业余”对抗“专业”的局面,使“考试成绩不受辅导影响”的初衷有时难以实现。在辅导教师的努力下,已经出现了一些短期辅导可以提高考试成绩的现象。

“辅导效应”所伤害的不仅是选拔效率,也伤害着社会公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个重要社会意义是为社会下层开辟向上流动的渠道,防止社会阶层的“板结”。“辅导效应”导致的结果是:能够支付昂贵辅导费用的有钱阶层,可以获得优先权。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社会下层向上的流动。

此外,公务员录用考试还面临着高科技、集团化作弊的威胁。那些可以支付昂贵的购买答案和作弊器材费用的有钱阶层,有时也可以获得优先权。

今天,我们必须思考应对挑战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挑战。

强化试用期制度

在人员评价方面,再好的考试也不如“试用”更有效、更可靠。我们之所以采用笔试,是因为我们面对太多的申请者而不可能试用所有的人。

2006年1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32条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今天的实际情况是,“试用期”基本成为一个“摆设”,一个“过场”,并未在公务员录用选拔中真正发挥作用。

近年来,不少用人部门已经发现,一些经过考试录用的新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胜任工作。虽然理论上可以在试用期结束的时候取消录用,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为了提高选拔效率,需要强化试用期制度。为此,需要形成一套能够考查试用期工作表现的科学的考核办法,需要配套完善相关的政策规定,需要疏通被取消录用人员重新就业的渠道。今天,试用环节在录用考试中所占比重实际上接近于零。我们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适当提高这一比重。

强化对基层工作经历的考核

在国务院2011年5月31日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自2012年起,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这意味着,从2012年开始,省级以上机关将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工作人员。

笔者认为,这是公务员录用考试面对挑战所做出的正确、及时的反应,这是克服考试局限性的必要举措。

“考绩为主”是人员评价的基本原则。在人员评价时,应主要看一个人“干得如何”,而不是一个人“考得如何”。由于大学毕业生尚基本上无绩可考,只好根据考试成绩来进行选拔。这实在是一种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2012年基本停止从应届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

以后,这种情况将发生变化。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的经历属于可考之“绩”,可以成为考试录用中评价申请者的重要依据。

对于基层工作经验,不应将其仅仅视为一种报考资格,还应将其视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为此,需要研究怎样可靠有效地对报考者的基层工作经历进行评价。

以遴选取代省级以上

机关公务员的考试录用

从2012年起,省级以上机关将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作为报考资格。笔者认为,仅此是不够的,仅此尚不足以解决“德才兼备”的问题,仅此也不足以解决对“德”的考查问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可能比智力更重要。为了保证省级以上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素质,今后,应逐渐取消省级以上机关的考试录用。所有省级以上机关的公务员,都从基层公务员中遴选产生。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录用考试的局限性,也可以降低辅导机构对录用考试的公平和效率造成的损害,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德才兼备”的问题。在短期完成的考试中,很难对报考者的“德”进行有效的考查。通过若干年的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经历,我们可以对一个人的“德”做出更客观、更有效的评价。

近几年,在中组部、人社部的部署下,已经启动了从基层遴选中央机关公务员的工作,已经有一批在地方工作的公务员通过严格的遴选程序进入到中央机关工作。这是录用考试领域一种非常重要的改革尝试,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如何公正、有效地从基层政府机关为中央和省级机关遴选公务员,是今天值得国家公务员局和各省公务员管理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

取消省级以上政府机关的考试录用,与“凡进必考”的原则没有丝毫冲突。从基层遴选的公务员,都是通过考试进入基层政府机关工作的,入口没有改变。

从优秀工人、农民中遴选公务员

在2011年的公务员招考中,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拿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财务审计、金融管理、工业管理、商贸物流管理、综合管理等15个职位,定向面向优秀工人招考。2011年11月,陈宇晨等15名“80后”优秀工人已经被重庆市国资委录用为公务员。15人都来自国有大型企业,有的是生产一线的优秀员工,有的获得过企业“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笔者认为,重庆此举值得肯定。李瑞环、张百发等许多出色的领导干部出身于普通工人,他们的工作业绩显示,他们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今后,我们不仅可以像重庆一样定向面对优秀工人、农民招考公务员,也可以从已经在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中遴选公务员。

允许港、澳、台居民报考公务员

笔者从福建省人事考试中心了解到,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经开始尝试从台湾居民中考试录用公务员。这是很有意义的创举。各个省市都可以考虑允许港、澳、台居民报考公务员,中央机关也可以考虑允许港、澳、台居民报考公务员。

可以说,公务员录用考试是当代的“科举考试”。为了避免重蹈历史上的科举考试遭到进步思想家的痛恨并最终被取消的覆车之辙,我们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对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需要认真思考对策去应对公务员录用考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凡进必考”的政策已经实行了23年。今天,面对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对“凡进必考”的政策重新进行审视,拓展“考”的内涵和外延。

篇10: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

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简章》,全面了解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并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2提交报考申请

报考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报考人员请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规定时间内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规定时间内报考申请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4查询报名序号

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请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请务必牢记。

5报名确认

报名确认采取网上确认的方式进行,报考人员请于规定时间内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未按期参加报名确认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备注1网上报名确认时,报考人员应上传通过“照片处理工具”(有关使用说明参阅《报考指南》)处理过的本人电子证件照片,并按规定网上缴纳有关费用。

备注2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可以直接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的手续。

6网上打印准考证

篇11:2023公务员考试资料

(2)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报名确认须知,熟悉考场规则、相关考试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的规定,并做出诚信考试的承诺。

(3)报考人员网上报名确认时间截止前,需按要求进行上传照片、选择考点城市、确认信息、缴费操作。网上报名确认截止后,未缴费的报考人员视为未确认,无法参加考试。

(4)为便于顺利完成报名确认,请报考人员尽量避开开通首日及结束日等高峰时段。

(5)为防止他人修改报考人员的个人资料,报考人员登录操作完毕后,必须退出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国考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考试流程

(一)面试报到抽签

考生一般需要提前 10~30 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考试工作人员核对考生身份证和面试通知书等相关证件之后。考生抽签确定分组和进场顺序。有的地区是先抽分组签。再抽顺序签。有的地区是一次抽取确定分组和顺序。如“三(1)”表示第三组第1个进场。个别地区会事先安排好考生的考场号和进场顺序。

(二)候考

考生抽签完毕后进入候考区等待考试。考试未结束不许随便离开。由考场工作人员监督。上卫生间需要工作人员陪同。 如排在下午考试,午饭也由工作人员送到候考室,防止泄题。

(三)进入考场

按照顺序。轮到某考生入场时引导员将到候考室宣布:“请??号考生入场”。 考生随同引导员到达考场门口后自行进入考场。 引导员不许直接叫考生名字。否则算严重违反考试纪律。一般引导员也只知道考生顺序编号。

(四)答题

考生进入考场后,直接走到考生席。站定后向考官问好。得到“请坐”的指令后。考生可以落座,落座后。考生一般需要报自己的考试顺序号。等考官宣布导入语后考试开始。 要特别注意。考生不能自报姓名。如在考场内自报姓名,考生会被当场取消面试资格,面试中一般有给题本和考官读题两种形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般是 20~30 分钟。题目一般是 4~5 道。

(五)退场

考生回答完所有题目后。主考官一般要问考生是否还有其他补充。考生此时一般回答无需补充。主考官宣布考生退场。考生到候分室等候分数。

(六)公布成绩

记分员收集各考官对该名考生的评分表。核算分数完毕后交给监督员审核。监督员和主考官签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到候分室对考生宣布。也有的在候分室张贴分数。 有个别地区是考生当场等待分数公布后再离开考场。这种情况适用于招考人数比较少的情况。大部分地区实行候分室制度。 另外,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部分单位的面试分数一般不当场公布。

(七)面试结束

篇12:2023公务员招考门槛降低原因

如河南今年省考公告称,除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外,对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

江西明确,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及报考定向招录乡镇(场、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的,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

公务员招录放开年龄门槛限制,是一个好的趋势。国内《公务员录用规定》应全面取消“报考公务员年龄应当18周岁以上,35岁以下”这一年龄规定,在公务员招录中带头消除性别、年龄、身份等歧视,倡导公平就业。

近年来的全国和地方上,一直有代表、委员建议取消公务员招录设置的35岁年龄门槛,认为这阻碍了35岁以上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带动整个职场对35岁以上求职者的年龄歧视,影响了年龄超过35岁的求职者的再就业,制造35岁职场危机。

公务员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对于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考公务员的热门专业

1、金融类专业

像会计专业、财务会计、经济学这都归属于金融类专业,毕业以后能报考的国家单位许多,例如像税局、国家发改委、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公务员职位。

2、法律类专业

像规律、破产法、商法、刑诉法这种专业都是属于法律类专业,在毕业以后能直接报考司法机关,或者像国家发改委这种国家单位彻底专业对口。

3、中文类专业

像中国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化这些包含以内,一般在政府部门、邮政局及其机关事业单位都要这一块的专业优秀人才。

4、计算机专业专业

篇13:公务员考试知识要点与训练

[例题1]在防治癌症方面, 橙汁有多种潜在的积极作用, 尤其由于它富含橙皮素和柚苷素等类黄酮抗氧化剂。研究表明, 橙汁可以减少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 并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肝癌和结肠癌。根据研究结果, 橙汁的生物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成分的影响, 而其成分的变化又依赖于气候、土壤、水果成熟度以及采摘后的存储方法等条件。

由此可以推出:

A.并非所有的橙汁都有相同的防癌功效

B.过度饮用橙汁会给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C.相对于健康儿童而言, 白血病患儿的橙汁饮用量较小

D.生长于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成熟并避光保存的橙子最有功效

【作答精讲】作答此类试题, 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尊重题干, 严格按照题干的信息进行推断, 不增加信息, 不加入主观认识;二是自然而然推断, 合理得出结论。此题中, 尽管研究表明橙汁有诸多预防癌症的功效, 但又受到其成分的影响, 其成分又受到气候、土壤等条件影响, 所以很自然推出橙汁有防癌功效但不会都有相同的防癌功效。因此本题选A。不选B, 是因为题干没有谈及橙汁对身体有害的信息, 不是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 属于过度推断。不选C, 是因为题干只谈到橙汁可以减少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 没有涉及健康儿童与白血病患儿饮用量多少问题, 属于在题干基础上人为增加信息的推断。不选D, 是因为“最有功效”不是题干应有的信息, 是过度推断。

【例题2】一个旅行者要去火车站, 早上从旅馆出发, 到达一个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分别通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四个方向上分别有饭店、旅馆、书店和火车站, 书店在饭店的东北方, 饭店在火车站的西北方。该旅行者要去火车站, 应当往哪个方向走?

A.东B.南C.西D.北

【作答精讲】作答此类试题, 哪个信息点出现得多, 就从哪个信息点入手。此题, 饭店出现得多, 作答要从饭店位置人手。因为书店在饭店的东北方, 所以饭店不能在北方, 也不能在东方 (如果在北方或东方, 就不可能出现东北方向还有书店) 。同理, 因为饭店在火车站的西北方, 所以火车站不能在北方, 也不能在西方。假设火车站在东方, 因为饭店在火车站西北方, 所以饭店就在北方, 这与上述分析矛盾, 所以火车站只能在南方。因此本题选B。

【例题3】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 让用户在邮件页面停留更长时间已经成为营销者不断努力的方向, 随着富媒体化的逐步流行, 邮件逐步从单一静态向动态转变, 个性化邮件的特性也逐步凸显, GIF制作简单, 兼容性强, 在邮件中可以增加冲击力。因此, 在邮件中插入GIF动态图片, 更能吸引用户的目光, 增加用户的点击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 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如果针对特定用户群而制定个性化营销邮件, 那么销售机会会增加20%

B.过去没有插入GIF动态图片的个性化营销邮件, 也为很多企业带来了成功

C.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习惯于电子邮件的静态界面, 不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

D.插入GIF动态图片的个性化营销邮件, 比普通发送的邮件给企业带来的收入多18倍

【作答精讲】对于此类试题, 首先要找到得出结论的论据和论证过程。题干的结论, 是在邮件中插入GIF动态图片, 能吸引用户目光, 在邮件页面停留的时间更长些, 增加点击率。D选项, 恰好以一种实际效果 (比普通发送的邮件给企业带来的收入多18倍) 来佐证题干结论, 所以最能支持题干结论。因此本题选D。不选A, 是因为“个性化营销邮件”并不同于“动态图片”, 属于偷换概念, 干扰选项。不选B, 是因为没有动态图片也给企业带来成功, 这是削弱结论的选项。不选C, 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 是拿个别群体来代表整个群体, 不但不能支持而且还削弱结论。

二、行测月月练

1. 通过检查甲虫化石, 一研究小组对英国在过去2.2万年内的气温提出了到目前为止最为详尽的描述。该研究小组对现存的生物化石进行挑选, 并确定了它们的日期。他们发现在同一时间段时, 现存的甲虫类生物的已知忍受温度可以用来决定那个地方在那段时间内夏季的最高温度。

研究者的论述过程依赖的假设是:

A.甲虫忍耐温暖天气的能力比忍耐寒冷天气的能力强

B.在同一地方发现的不同物种的化石属于不同的时期

C.确定甲虫日期的方法比确定其他生物日期的方法准确

D.在过去的2.2万年的时间内, 甲虫类生物的可忍受气温没有明显变化

2. 街道办事处共有12名工作人员。有人会使用复印机;有人不会使用复印机;街道办事处主任不会使用计算机。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根据这段文字, 可以推出的是: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人不会使用

D.仅有一人会使用

3. 当颁发向河道内排放化学物质的许可证时, 它们是以每天可向河道中排放多少磅每种化学物质的形式来颁发的。通过对每种化学物质单独计算来颁发许可证, 这些许可证所需的数据是基于对流过河流的水量对排放到河道内的化学物质的稀释效果的估计。因此河流在许可证的保护下, 可以免受排放到它里面的化学物质对它产生的不良影响。

上面论述依赖的假设是:

A.相对无害的化学物质在水中不相互反应形成有害的化合物

B.河道内的水流动得很快, 能确保排放到河道的化学物质被快速地散开

C.没有完全禁止向河道内排放化学物质

D.那些持有许可证的人通常不会向河道内排放达到许可证允许的最大量的化学物质

4. John:今天早上我开车去上班时, 被一警察拦住, 并给我开了超速处罚单。因为当时我周围有许多其他的车开得和我的车一样快, 所以很明显那个警察不公平地对待我。

Mary:你没有被不公平地对待, 因为很明显那个警察不能拦下所有超速的司机。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所有超速的人被拦住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

最有助于证明Mary的立场是合理的一项是:

A.如果在某一特定场合, 所有违反同一交通法规的人因违反它而受到惩罚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那么这些人中不管是谁那时受到了惩罚, 法律对他来说都是公平的

B.隶属于交通法的处罚不受该作为违法的处罚, 而应作为对危险驾车的威慑而存在

C.隶属于交通法的处罚仅对所有违反那些法律的人实施惩罚, 并且仅对那些人实施

D.根本不实施交通法要比仅在它适用中的一些人身上实施更公平一些

【答案与思路提示】

1.D。如果D不被假设, 则现存的甲虫类生物的已知忍受温度是不可能被用来决定那个地方在那段时间内夏季的最高温度的, 因为甲虫类生物的可忍受气温已经变化了。

2.A。有人会使用复印机, 有人不会使用复印机, 这两句话相矛盾, 其中必定有一句是假话, 并且办事处主任不会使用复印机是假的, 说明他会使用。那也就是说有人不会使用复印机是假的, 所以12人都会使用复印机。

3.A。如果A不被假设, 则化学物质形成有害的化合物, 就可能对河流造成不良影响。

篇14:民国首次公务员考试

对报考公务员的资格,当时的南京考试院明确“大学毕业,均可应考”,即在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毕业的有毕业证书的大学生都能报考。报考条件虽然看来挺宽松,但如果没有人推荐,就难以通过审核。根据当时规定,参加公务员考试,需要两名现任公务员推荐并担任保证人。

考试时间从7月15日一直持续到7月21日,长达一个星期。

考试前一天,《中央日报》以大篇幅刊登了考试科目日程表,考试分为普通行政人员考试、财务行政人员考试、教育行政人员考试、外交官领事官考试、警察行政人员考试五种。考场分配表则显示,考点设在当时位于成贤街的中央大学大礼堂、体育馆以及南京中学第一院,也就是今天的东南大学与宁海中学附近。

对当年考生来说,考试不仅是个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比如,普通行政人员考试科目就有包括国文、民法、刑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等12门之多。每天早上4点,考生得赶到指定地点集合等候点名,6点开始考试,迟到就不能入场,每门科目考3个小时,大多数时候一天考两门。

尽管是民国时期第一次公务员考试,但不少商家还是从中嗅到商机,纷纷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比如,为了吸引考生买书,上海一家出版社打出特价,《财务行政人员考试大全》装订8册,定价8元,特价6元。太平路上一家酒店特意标明“优待考试诸君”,凡持有考试证明住宿的考生,房租一律打八折。

由于考试内容偏难偏繁等原因,通过笔试的人数少得可怜,最终及格的只有40人。除了党义和国文分数稍微高些,其他科目平均分都在50分到55分,基础学科的平均分都在30分,经济学最低,只有20分左右。

后来,经南京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自向国民政府申请,给考生普遍加10分,才勉强录取足额100名。这100人中,曾有工作经历的占到40%,平均年龄在27岁到28岁,据记载,这100名合格者中没有一名女性。

篇15:2023年公务员联考是什么意思

(2)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4) 具有良好的品行;

(5) 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 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8) 具备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公务员联考优势

(1)各省市公务员考试更加规范,题目更加严谨、科学,质量更高;

(2)减少公务员命题压力,避免省份之间试题重复,减少泄题的可能性;

(3)一个考生不能同时参加多省联考,大大降低了把其他省份作为练习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工作量;

(4)考录时间、流程相对固定,考生整体更容易把握,将更加有助于为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

(5)省考和国考相互印证,试题结构基本一致,方向明确,有助于考生通过训练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影响公务员薪资4大因素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再加上每个公务员职位的不同,因此每个月所能够拿到的收入也不同。影响公务员的工资因素的,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地域差别、行业差别、职务差别、层级差别。

地域差别: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公务员平均工资高于中西部;

行业差别:财税、金融、证券监管等部门待遇好于其他部门;

职务差别:晋升快的职务高的工资待遇好于晋升慢的职务低的;

层级差别:某些基层财经纪律执行宽松待遇好于地级市及以上机关。

其实,这四个差别中,最重要的就是地域和行业差别。

对于省级以上的职位,中央的职位(非派出机构)拿的是中央财政的工资,工作地点多数在北京,不存在地域差别。只存在行业差别,一般财政部、国税局、证监会等部门工资待遇高些。

篇16:2023湖南公务员省考报名时间

公务员考试科目及内容

公务员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而笔试主要考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中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而专业科目是根据各省公务员考试部门而定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国考省考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1、组织机构不同

地方各省公务员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根本区别是由考试组织部门、招录单位和地域范围决定的。组织部门指从考录计划、考试到录用等一系列程序的组织机构;招录单位指用人单位,即公务员考试的需求方和录用公务员的接收方;地域范围指考试地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由国家公务员局组织,各地公务员考试是由各地的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

2、考试内容不同

就考试内容而言,两者都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均采用闭卷方式。就题型和考试难度而言,国考相对稳定,省考则在国考的基础上略加创新,以体现本省特色,国考题目难度要相对大于省考。国考行测题量比省考多,申论阅读材料字数也比省考多,具体情况要参照国考及各省公考考试大纲和考试真题。

3、薪酬体系不同

上一篇:我的青春阅读范文800字下一篇:开原自然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