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2024-04-09

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精选12篇)

篇1: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介绍了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技术改造的`实践过程,包括修改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测试.

作 者:李建胜 作者单位:连城铝业,甘肃,永登建设坪,730335刊 名:甘肃科技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4(2)分类号:V242关键词:冷却机 技术改造 测试

篇2: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1.回转式烘干机加设中心X形扬料板,减少热空洞,延长物料停留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高温气体的流失,安装部位可从烘干机中部(稍后也可以)开始依次向机头端安装3~5组扬料板,间隔距离0.5~1m,每组6块X形扬料板。但靠近机头端3m内不能安装(因刚投入的物料水分高、黏度大、温度低,容易产生黏附),否则会影响整体烘干效率。

2.回转式烘干机将进料端螺旋输送叶片去掉,改为三角形筋板,可用厚6mm钢板制作,短直角边高度与进料端挡圈同高度,并焊牢,长直角边长度为 800mm,与烘干内筒焊牢,间隔50mm焊一圈,自然形成1个锥形进料器。其作用是减缓物料在高温带流速,并充分吸收热量,提高热交换率,并能够降低烘干机前端温度,避免烧坏筒体及挡料圈。

3.回转式烘干机改造进料管角度,只要不影响进料,尽可能将下料筒提高,以上端不与烘干机挡料圈接触为宜,但伸入筒体内部不可过长,控制落料点离挡料圈 200mm以内。以防前端无料温度过高烧坏挡料圈与筒体,下料溜管提高后,既有利于高温气体的流通又防止烧坏溜管,物料自然下落形成料幕,与高温气体直接接触,热交换率提高。

4.回转式烘干机改造机尾低温烘干带约筒体长度1/3处的L形扬料板,一般L形扬料板都是垂直90°固定,周圈可依次按30°、90°、120°的角度焊接。这样通过烘干机旋转,扬料板在不同的空间高度,扬料分布面积大,热交换率高。

注意烘干机改造是要综合考虑的,若通风好,废气温度高于100℃,可多设几组X形中心扬料板,反之,通风差,废气温度低于70℃,要减少几组X形中心扬料板。废气温度控制很重要,过高,一方面造成能耗高,另一方面会烧坏除尘袋;过低,会造成糊袋,影响通风,产量下降,除尘内部构件腐蚀严重,维修费高。烘干物料流速快,质量不好控制,可多设几组X形中心扬料板,但必须考虑通风及废气温度。若条件不允许,挡料圈设置多少及位置要根据具体情况,其缺点是挡料圈前部内筒体易磨损,可采用耐磨材料或加厚这一区域的钢板厚板来解决。

“风、火、料”平衡是根本烘干机优质高产的根本条件是要做到“风”、“火”、“料”的平衡。首先要确定除尘通风、烘干机规格、型号及改造影响,燃烧炉供热量大小等是否配套。其次要加强操作:①加料要均匀,水分波动不能过大。②热源温度调整要及时,炉温及废气温度保持稳定。③通风除尘设备运行要正常,保证风量、风压均衡。只有掌握好这几点才能做到“大风”、“大料”、“大火”,实现高产低耗。

回转式烘干机经过改造,能够大幅度提高台时产量、降低煤耗。但有些厂家改造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筒体内衬磨损快、下料筒及烘干机头部易烧坏、袋式除尘器使用寿命缩短等情况,造成维修费用高,影响正常生产,

郑州鑫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为大家介绍一下回转烘干机节能改造应注意问题。

究其原因,有些并不是技术改造造成的问题,有些改造技术效果很好(如中心X形扬料板的安装),并成功在很多厂家应用。现在很多矿山设备制造厂家都采用这种技术,并大力宣传推广其高产低耗的优越性,提高其设备在市场的销售份额。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侧重烘干机的局部改造,没有考虑到整个烘干配套系统的综合平衡问题。

通风除尘设备选型是关键烘干机通风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台时产量的高低,要想高产必须选择处理风量大的除尘器。保证烘干机进料端有一定的负压,及时将燃烧炉产生的高温气体吸入烘干机,使之与烘干物料迅速发生热交换,及时排出,尽可能降低机体内废气浓度,达到快速烘干的目的。

现烘干除尘一般都选用袋除尘,原旋风除尘、静电除尘等虽通风效果好,但排放粉尘浓度一般都达不到GB491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袋式除尘器处理废气量大小的选择要根据烘干机型号的大小、构造及烘干物料的种类、水分高低,详细计算后合理选型,烘干机改造后的产量提高,内部阻力大,所以原除尘器一般都偏小,必须更换大规格除尘器才能达到效果。

烘干机内部改造很重要烘干机内部改造投资并不大,也比较简单,但必须了解烘干机的构造原理、烘干物料种类及配套除尘器的情况,结合日常总结的经验制定可行的改造方案。

根据以上原则对1台Φ2.2×14m的矿渣烘干机进行技术改造,情况如下:

1.回转式烘干机重点改造2个部位:①除尘器废气处理量由0m3/h加大到35000m3/h.②改造烘干机内部结构,加设X形中心扬料板,机头端进料螺旋叶片改造成三角形筋板,机尾端L形扬料板调整角度。

2.回转式烘干机参考数据:燃烧室温800±50℃。距离烘干机头端1m处,外筒温度150±10℃,距离烘干机尾1m处,外筒温度70±5℃,烘干机中部外筒温度75±5℃,除尘器前废气温度68±5℃(烘干机没有做外保温)。

3.回转式烘干机改造后运行8个月各项指标统计对比。

从以上数据对比来看(表格中的用煤量是实物煤,非标煤),台时产量大幅度提高,煤耗、电耗明显下降,粉尘排放达标,综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篇3: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针对这一严峻的问题, 根据高考的要求,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尝试进行了“辐射型”历史教学法的尝试。所谓“辐射型”教学法, 就是在复习某一内容时, 先确定一个中心, 然后以此为课堂教学的轴心, 沟通课内外, 辐射冷热点;一方面加强前后知识的纵向联系, 另一方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各领域拓展教学, 即抓住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简而言之, 就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 进而进行思维的发散, 既能前后联系, 又能拓展思维的多向立体式的“辐射型”历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就在于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 大容量地输入知识, 以达到尽可能有效的教学效果, 因为这种“辐射”是有很强的逻辑联系在其中, 而非单纯地记忆某个孤立的知识点。

一、辐射中心源的选取方式

要进行这种模式教学, 首先就是要选取所要辐射的中心源, 这个中心源在不同的复习层次选取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复习某节内容时, 就在本节选取核心, 进行思维的发散, 进而统帅全节

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下册“红军的战略转移”一节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选取长征为核心点进行逻辑性辐射, 如图1:

(抓住:跳出、变被动为主动、先后顺序、结合地图并指出经过了几条河、翻过了几座山、穿过了几个省)

这样以一个问题为中心, 进行逻辑推理, 既可以让学生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又可以图文结合加深记忆。因为任何一个事物只有真正理解了, 才能够记忆深刻。

2.在进行小专题复习时, 可以宏观抓住一个事物发展的递进顺序作为核心, 进而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册“向西方学习”这个重要的知识点时, 就可以抓住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层面来进行拓展: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 这样就可以构建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图 (如图2) :

这个问题乍一看非常复杂, 知识点庞杂且往往是高考命题比较密集的区域。我们应紧紧抓住三个层面的更替, 理顺其中的内在联系:旧中国腐朽的根源在于制度的腐朽, 仅依靠学习西方的技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因而资产阶级就在中国尝试解决制度问题。但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妥协, 他们忽视了中国的国情, 没有联合广大的农民, 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样重任就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身上。无产阶级汲取了前人的失败教训, 先解放思想, 然后用革命的手段实现了目标。在复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融合抽象的近代化观和文明史观, 用具体的事例加以阐释,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 牢牢掌握住宏观的结构, 然后由此而进行辐射并加以推理, 复习起来就不会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而产生混淆, 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在没有教师的辅导下也可以自己进行整理。当然对教师而言, 授课时就可以线索清楚, 思维清晰, 同时也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 不会给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有“炒剩饭”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三正处于新旧教材的交替期, 回顾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 已日益渗透了新教材的意向, 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进行上两种“辐射型”教学中, 教师要做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备课, 要有意识地将新旧课程的内容做些对比分析, 以新教材说法为准, 强调新教材增加的知识点 (或将旧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升格为新教材必须掌握的大字内容的部分) , 淡化新教材中已舍弃内容的复习;在新教材的参照下领会其中的编写意图、体例、特点及知识结构等, 把新课程内容和当前历史教材梳理相结合, 针对教、学、考诸环节进行中肯而冷静地反思、探讨与磨合。

3.在跨度非常大而又难以掌握的内容复习时, 利用新教材专题式的编写体例, 科学地使用标题进行辐射型教学

众所周知, 旧教材 (人教版) 的特点是基本按时间顺序编写, 朝代及时间顺序明确, 同时知识详尽, 图文并茂。而新教材的特点则是容量大, 跳跃性强且知识的归类非常到位。如果我们利用新教材的专题结构, 加以旧教材详尽的知识点进行辐射型教学, 可能就会事半功倍。

如在高考复习过程中, 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往往难以理清头绪, 而且这些内容在旧教材中又是分散的。那么新教材在这个问题上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Ⅰ为例, 教材在阐述新中国建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是这样处理的:

标题结构: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内容结构如图3。

这样的编写体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本, 那么复习民主政治尤其是建国后的这一块, 就有了很清晰的框架:民主政治的建立、重大挫折、历史转折和迅速发展。然后把旧教材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共同纲领》的制定、1954年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等内容加以补充, 知识点可以说是非常丰满, 也变得鲜活起来。

二、辐射中心源的选取原则

在使用“辐射型”历史教学方法时要特别注意辐射中心源核心的选择, 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

核心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 主要包括:一是知识无错误, 选用目前史学界所公认的说法。因为许多问题都存在着争论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但高考所采用的观点往往来自教科书, 所以选取核心知识点时最好的依据是教科书;二是可操作性, 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选取大而空的核心知识点, 要选择可以驾驭的且在自己掌握的知识范围内。

2.纲领性

在复习时选取进行辐射的知识要能够真正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真正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所以它必须在所复习内容中是核心的知识点。

3.逻辑性

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直接背诵即可掌握的学科, 殊不知历史学科也需要非常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进行辐射型教学时, 所选取的核心知识点与被辐射的内容要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性, 否则不但不能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而且足以让学生的思维陷入混乱。

三、“辐射型”教学的操作要求

在进行“辐射型”教学时, 要求教师能够站到一定的高度, 能够高屋建瓴。那么就要求教师做到两点。

1.要“一专多能”

在历史教学中, 灵活运用文、史、哲等学科知识来丰富教学内容, 打破课本的局限, 让学生掌握横跨甚至超越教材的知识, 帮助他们把握知识的横向联系, 以形成完整、丰富的知识结构, 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众所周知, 中学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最强的学科, 其教学内容包罗万象,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平时要多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尽量多地掌握各种本学科之外的知识, 达到“一专多能”。这样在历史教学中, 才能做到各类文史哲理的知识信手拈来, 旁征博引, 引人入胜。

2.树立大历史教学观

现代史学界所提倡的整体史观、近代化观和文明史观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任何问题都不可以孤立去看, 只有教师具备了这种意识, 才可能在不断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适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日常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通过整合链接, 构建大历史观的复习途径, 则不失为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也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也是进行“辐射型”历史教学所必需的基本功之一。

以上仅是本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的一点总结, 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可谓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仅以此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 求教于大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针对如何利用新旧教材、渗透新课程理念, 提高高考备考中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 提出了“辐射型”教学的涵义;辐射中心源选取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辐射中心源选择的三个原则:科学性, 纲领性, 逻辑性。同时提出进行“辐射型”教学教师应具备一专多能、大历史教学观等。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旧教材,辐射型,历史教学法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 赵友华, 何曙荣, 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3.

[2]杨宁一, 程昱.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7 (2) :15-16.

篇4:热处理冷却系统改造

关键词:热处理油循环冷却系统改造

我厂热处理车间油淬、油冷工件近十年来,随着支架生产由大修为主转型为支架制造为主、支架大修为辅,生产结构由过去单一的销轴配套生产,转为包括立柱、千斤顶、销轴等在内几乎所有零件全部配套件的生产。为了提高产品的自制率,增加支架大修、制造的净产值,降低生产消耗,增收企业效益,对车间的热处理系统进行了两个阶段的系统改造。

第一阶段的改造是在1999年完成的,当时的生产设备是两台45KW箱式炉和两台75KW箱式炉,年热处理能力约200吨,配套支架生产约100-150架。

热处理车间原有的油冷却系统仅为一个1M3的冷却油箱,而且是采用的自然热传导散热方式,这种配套设施,对于当时大修补套配件的生产是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的,由于生产结构转型和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原有冷却系统根本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而且油耗相当大,工件稍多时极易出现油槽的火情,且热处理工件的质量极不稳定,对于人员及设备而言,它是潜在的安全隐患。鉴于生产实际,对原有系统进行了首次改造。

改造方案如下:①加大原有油槽容积,由1m3增至4m3使其热容量增加,提高自然冷却能力;②采用强制冷却循环系统,利用散热器进行自然散热,提高散热面积,加强了油冷却:③对散热器进行二次热交换,采用地下冷水设置冷却水箱,加大热交换能力,降低油温。

系统改造实施过程中,根据生产实际修旧利废,利用闲置的暖风机扇热片做为其散热器,自行设计制作了钢制底阀,结构紧凑合理,使用效果良好,取代了原先故障率极高的自来水常温底阀。

此次改造费用不足3000元,改造相当成功,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降低了生产中的大油耗,还排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产品硬度质量的稳定性,年创经济效益约300万元。

第二次改造是在2004年完成的,此时的生产设备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增了两台240KW台车式热处理炉,年热处理能力约为1000吨。原有的冷却系统无法保证生产需要,且不能为热处理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障。鉴于此,又对热处理的油冷却系统進行了第二次规划设计。施工方案如下:①新增一个10m3的冷却油槽,至于大的水槽中,自然热传导散热。②采用新型的板式冷却器换热系统,选用BRL0,2-18型板式冷却器(合计冷却面积18m2),冷却能力强。③设置了油温自动报警系统,油温高于80度时将产生予警信号,必须人工开启循环齿轮油泵。④新增了油搅拌系统,加强了油流动性,起到辅助散热和改善工件冷却的作用。

此次改造,除新购的板式冷却器,两台齿轮油泵,一台清水泵外,油温报警系统仍旧修利废,采用淘汰的井式炉配用的热电偶及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改造总费用不足2万元。

第二次的油冷却系统的改造,是在首次改造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施工的。新型冷却系统是一次质的飞跃,日热处理吨达6000-8000kg,年处理能力达2000-3000吨,为产能提升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温控系统的增加,进一步保障了油槽的安全,年刨经济效益约3000万元。

篇5: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润滑与冷却系统数字化设计平台研究

采用数字化设计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型装备的设计质量,而且能够缩短研制时间和降低研制成本,因此具有十分明显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以航空发动机中的润滑与冷却工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针对这一系统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亦为类似的其它装备系统的数字化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 者:陈国定 夏小群 Chen Guoding Xia Xiaoqun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刊 名:机械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年,卷(期):26(6)分类号:V23关键词:航空发动机 润滑与冷却系统 数字化设计平台

篇6: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承德正和炉料开发有限公司有两路电源进线,分别是承钢第五变电站10KV和第二变电站6KV。冷却风机电机备用电源由第二变电站供出接至主控楼低压配电室3AA01柜,由3AA01柜分别接到1AA08/2AA08柜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上口,一旦常用电源承钢第五变电站供电失灵,双电源开关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保证两座窑冷却风机正常运转。因为冷却风机需生产循环水冷却,所以需保证水泵电机正常运转。如今一旦承钢第五变电站供电失灵,则水泵失电。现水泵房电源由1#变压器1AA05-01和2#变压器2AA05-01两路供电到水泵房双电源转换上口,这个双电源开关为自投不自复式。整改方案为:

1、将水泵房双电源开关换成自投自复式,只需换一个控制器即可。

(如果不换控制器,若停电时,必须到现场手动进行转换)

2、用15米(3×120+1×70)mm²铜电缆,将柜1AA05-01开关上口电源改接到3AA01柜刀开关下口。(软铜电缆大约450元/米)

3、核对相序,确定水泵电机旋转方向。

方案实施后即可保证当承钢第五变电站失电时,冷却风机生产循环水泵电机正常运转。

金茂庆

篇7: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发动机冷却系统免拆清洗机工作原理与使用操作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维持发动机的`正常温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由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较高,长期使用后冷却系统产生的水垢会堵塞水道,从而影响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如不及时进行清洗,将导致发动机过热,气门及活塞膨胀,严重时甚至出现“拉缸”等现象,损坏发动机.

作 者:石伟光 陶俊超 作者单位:刊 名:汽车维修英文刊名:AUTOMOBILE MAINTENANCE年,卷(期):“”(7)分类号:U4关键词:

篇8: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设计和管理实行投资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批准的项目投资计划内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但是这一工作往往都停留在工程完工后的结算上, 并没有对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水利工程投资控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它是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因此,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 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投资控制就是在设计、发包、施工、竣工以及投资决策这几个阶段内, 将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总额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额度之内。当产生偏差的时候, 应及时纠正, 以保证水利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我国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从设计阶段来看, 在工程设计方案未交付之前, 合理的进行投资控制才能为后期工程顺利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 限额设计的实行。在实行限额设计过程中, 相关人员比较被动, 大多在初步设计出来之后才进行规划, 降低了设计的合理性;还存在太过注重限额设计的重要性, 极大的限制了设计人员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对限额设计的限额大多采用一次性投入的方式, 对项目建成后的费用考虑较少, 造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举步维艰的现象。 (2) 对投资控制的认识。设计阶段在整个项目建设中所占用比重相对较低, 但它却是整个项目投资中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投资控制中应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以实现工程项目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现阶段, 对水利水电投资控制的整体认识并不全面, 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水利水电建设工作中, 应大力推行从设计阶段到验收阶段的检测。尽快的改善目前过于重视施工阶段的监测, 却忽视了设计阶段的监测问题。

(2) 从施工阶段来看。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倾向于对施工的组织、进度、质量的管理。这一阶段投资控制应从招标开始, 直到完工。其重点是控制各类影响工程施工的因素、签证、索赔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单位目标制定不合理; (2) 对于材料价格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包括对材料的计算和存储量计算不合理, 导致材料费用失去控制; (3) 没有合理配置和利用有效资源, 导致工程造价极高; (4) 施工企业过于重视自身效益的提高;

(3) 从竣工阶段来看。工程竣工应根据承包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收取工程价款。工程价款能直接反应工程进度和经济利益。这就形成了过于重视竣工后的收款阶段, 不利于控制整体工程中的投资。

2 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投资控制

2.1 加强设计合同的管理

合理的管理应从根源入手, 从合同条件上加以约束。譬如对设计质量提出要求;若没有达到标准应追究其法律责任。现阶段, 水利水电项目因为设计问题产生的费用, 都是由发包方承担, 这就导致设计人员没有责任意识。因此, 只有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控制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设计阶段的投资问题。

2.2 优化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 应在满足设计限额指标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对各种方案的经济分析基础上, 选择工程量较少、投资较为节省的方案, 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最终投资总额。紧凑、合理的项目布局以及正确的选择原材料和施工设备, 对降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限额设计是基于设计方案的优化、原材料的选择、设备的选型和施工工艺技术的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能有效的控制投资超标的现象, 使设计单位更好地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管理。限额设计的实行, 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以下好处: (1) 适用于工程各个环节。限额设计的实行, 有利于发挥设计人员的优势, 及时发现超标问题, 并及时作出修正。在有效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 合理控制项目建设投资。 (2) 促进了整体项目的施工。限额设计的实行, 有效的减少了因不合理设计带来的损失, 从而避免了因设计变更带来的不良影响。 (3) 有助于控制工程质量。限额设计的实施, 提升了工程量的准确性, 保障了水利水电工程各环节的顺利施工。

2.4 完善各项制度

(1) 应对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的个人、单位进行统计, 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估算。 (2) 应完善审查制度和复检制度, 以更好地确保项目投资的准确率。这是工程项目实施前不可忽视的环节, 有利于费用的合理控制。

2.5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 应完善索赔制度。索赔制度的实行, 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使其在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再进行设计, 有利于对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应遵循先算账、后变更的原则, 通过层层审批的手段, 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3 工程实例

某水库主要由主坝、溢洪道和输水涵三部分组成, 水库库容达46.8万立米。在水库设计过程中, 由于测量人员对实际地形测量有误差, 造成设计人员对于溢洪道的设计不合理, 对其进行了不合理的估算。因此, 对其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从设计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1) 调整布局。保持控制段泄流的均衡, 使进口水流与建筑物相垂直, 并根据水库的实际大小、泄流要求及其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宽顶堰或断面堰; (2) 精确计算。主要是应针对水面曲线及消力池水力进行详细的计算, 根据其计算结果来选择加固或取消。在此过程中, 还应注重洪道侧墙结构和各处水深的不同, 根据洪道侧墙控制表来计算出堰顶侧墙断面等。总的来说,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 应从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特征、环境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合理的进行工程布局, 并应细致入微的测量实地距离, 以确保成本估算的准确度, 尽最大可能避免以小报大、设计与工程实际不相符合等情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控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 所涉及的专业面十分广泛, 还囊括了多个方面的参与者, 包括工程监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虽然在此项过程中, 困难重重。但如何改进投资控制方法,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发挥其职能, 加大宏观调控, 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项目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项目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只有正确处理好技术和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管理投资控制的核心目标。因此, 投资控制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现阶段投资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投资控制的重要意义, 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控制投资进行探讨, 并针对工程实例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投资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琪.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管理对投资控制的意义[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2009 (01) :25-27.

[2]秦邦富.水电工程造价控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篇9:冷却水系统巧改造

改造前

使用曼罗兰UNISET75高速轮转报纸印刷生产线初期,笔者根据冷却水系统的技术说明书组装了冷却水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考虑到南京的气候特点,该冷却水系统选择了制冷机组与风冷机组相结合的冷却方式。在夏、秋季,采用制冷机组制冷;在春、冬季,采用风冷机组制冷,这是因为风冷机组较制冷机组耗电量低,可节约大量电能,又可避免冬季制冷机组不易启动的问题。此外,冷却水系统中还设置了一个容量为5立方米的贮水柜,可为设备泵站提供温度相对恒定的冷却水。

经过1年多的运行后,笔者发现电气柜的热交换片上常出现渗水现象,刚开始以为是夏季湿度大,空气流过相对较冷的热交换片而产生的冷凝现象,然而在空气相对干燥的冬季仍会出现渗水现象,且情况越来越严重。为此,笔者将热交换片的保护罩打开,发现在冷水流经的热交换片的铜管上有水珠冒出,于是初步确认是热交换片自身出现了漏水现象,而不是冷凝现象。

为进一步查明热交换片出现渗水的原因,笔者对冷却水系统中的水质进行了化验。化验结果表明,水质中的颗粒物杂质超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冷却水系统的管路太长,且由于贮水柜内装有浮球式补水阀,且其上方留有一个检修口,使得冷却水系统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大量空气进入冷却水系统,造成管道氧化、锈蚀。大量铁锈从管壁剥落后,随着水流进入电气柜的热交换片中,对热交换片的铜管产生冲刷、研磨。时间一长,铜管的管壁就会变薄,最终被磨破,从而导致漏水。

原因查明后,笔者将贮水柜内的浮球式补水阀外移,将检修口做密闭处理,使整个冷却水系统处于相对密闭的状态,同时,加强了水质检测,并定期更换冷却水。采取上述措施后,电气柜的热交换片渗水现象明显减轻。

改造后

为进一步提高冷却水的水质,尤其是进入到电气柜热交换片的冷却水的水质,2010年7月,我们对冷却水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冷却水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改造后的冷却水系统比原有的冷却水系统增加了板式热交换器。该板式热交换器将原有冷却水系统分成了2个独立的水系统,即贮水柜系统和设备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冷却水互不交叉,热量交换通过相隔的板式热交换器中的不锈钢片完成。

其中,设备系统中的设备泵站是负责向电气柜提供所需温度的冷却水的重要环节,其通过一个电动的比例控制阀实时、自动地将来自于板式热交换器的冷水与来自电气柜中的回流水相混合,为电气柜提供预先设定好温度的冷却水,其原理如图3所示。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气柜中的冷却水温度高于电气柜预先设定的温度时,电动的比例控制阀会加大冷水的进水比例,使设备泵站的出水温度下降;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气柜中的冷却水温度低于电气柜预先设定的温度时,电动的比例控制阀会减少冷水的进水比例,同时加大从电气柜回流的热水比例,使设备泵站的出水温度上升。通过这样的双向调节,设备泵站的出水温度可基本保持恒定,从而为电气柜提供所需温度的冷却水。

需要注意的是,电动的比例控制阀同时具备手动调节的功能,在设备泵站实际运行中,每过一段时间,可用手动的方法检查电动的比例控制阀转动是否灵活,以防因长时间不转动而导致转动部分因生锈而卡住。

此外,改造冷却水系统时我们还做了以下变动:一是将板式热交换器与设备泵站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设备泵站的水压与板式热交换器的水压相同,因为如果板式热交换器的位置高于或低于设备泵站的位置,均会产生水压叠加效应或增加设备泵站内水泵的负荷,从而产生故障;二是将板式热交换器尽量放在设备泵站附近,尽可能减少连接板式热交换器与设备泵站的管道长度,同时,设备泵站到电气柜之间的管道采用高强度塑料水管压接而成,以降低管道产生铁锈等颗粒物的可能性。

改造后的冷却水系统运行6年来,经检测发现,水质情况良好,电气柜的热交换片上没有再发生渗水现象,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篇10:回转窑:烧成系统中控应急预案

窑系统包括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篦冷机及其连接管道和辅助设备,生料磨系统,煤磨系统出现问题也直接影响窑的操作。当出现紧急情况后,操作首先应考虑现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然后通知巡检工、电工、调度马上处理,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尽量减少停机时间、为现场抢修争取时间。

窑系统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可分为三类,一是设备跳停,二是堵料、断料,三是参数异常(温度、负压)、设备报警(超电流、温度高、振动值大)。1 设备跳停 1.1高温风机跳停

(1)停窑头煤,防止窑头回火烧坏高温镜头,伤害窑头人员。(2)关闭煤磨热风阀门,防止引起煤磨系统起火爆炸。(3)中控关闭消风阀并通知现场检查消风阀,止料,止窑尾煤,大幅度降低窑速(根据窑电流高低调整),防止严重窜料。(4)降低篦冷机风机转速,降后排风机转速,调出窑头负压;(5)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6)通知余热发电调整阀门,阀门调整后,若入窑头电收尘温度高及时开启冷风阀并根据增湿塔出口温度调整喷枪,开增压泵及溢流绞刀。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18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7)系统调整正常后,开启窑头转子称。8)通知电工、岗位工进行检查;通知调度员,故障若能短时间排除,窑头小煤量,窑低速连续运转,保持窑尾温度800℃左右,C1级出口温度不能过高,高温风机入口温度不超350℃。(9)若故障不能短时间排除,其他操作按正常停车顺序全部停机。特别注意事项:

(1)高温风机跳停应及时通知生料立磨操作员,防止生料磨风速改变引起料层不稳,导致磨机震动幅度大而出现问题。

(2)出现窜料,通知窑头、篦冷机周围、地沟等处现场离人,防止出现人身事故。

(3)出现窜料后,熟料应及时改入中心小库,进行搭配使用。

(4)窑内温度较高再行点火时,应先翻窑后给煤,且窑门罩前不停留人员,以防煤粉爆炸回火伤人。

(5)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18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1.2 后排风机跳停

(1)止料、止窑尾煤、降窑速、降高温风机转速,调整篦冷机风机转速,保证窑头负压。及时关一级入窑斜槽上的消风阀门,以防出现正压烧坏篷布和胶带。

(2)停生料磨系统,把高温风机入增湿塔的阀门打开,关闭入生料立磨的热风阀门,进行倒风操作。

(3)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

(4)逐渐减小窑头喂煤量,减一次风机风量。

(5)通知余热发电调整阀门,阀门调整后,若入窑头电收尘温度高及时开启冷风阀并根据增湿塔出口温度调整喷枪,开增压泵及溢流绞刀。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18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

(6)通知电工、岗位工进行检查;通知调度员,故障若能短时间排除,窑头小煤量,窑低速连续运转,保持窑尾温度800℃左右,C1级出口温度不能过高,高温风机入口温度不超350℃。

(7)若故障不能短时间排除,其他操作按正常停车顺序全部停机。1.3窑头喂煤系统发生故障(1)适当减料、慢窑、降高温风机拉风,低负荷生产,防止窑内窜料。

(2)通知岗位工及电工迅速查找故障原因,通知调度员。

(3)通知框架工因下料量调整而特别关注下料管翻版阀波动情况,保证框架安全。

(4)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

(5)严格控制分解炉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发生预热器结皮堵塞。

(6)同时注意煤磨温度,及时调整冷热风阀。

(7)若故障5分钟不能排除,通知框架工关消风阀、止料、止窑尾煤、降窑速、降高温风机转速,降后排风机转速,调整篦冷机风机转速,保证窑头负压。

(8)通知余热发电调整阀门,阀门调整后,若入窑头电收尘温度高及时开启冷风阀并根据增湿塔出口温度调整喷枪,开增压泵及溢流绞刀。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18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

(9)若故障不能短时间排除,其他操作按正常停车顺序全部停机。

(10)通知煤立磨中控员关注本系统的各测点的温度变化。1.4窑尾喂煤系统发生故障

(1)适当减料、慢窑、降高温风机拉风,适当增加窑头煤,低负荷生产,防止窑内窜料。

(2)通知岗位工及电工迅速查找故障原因。通知调度员。

(3)通知框架工因下料量调整而特别关注下料管翻版阀波动情况,保证框架安全。

(4)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

(5)注意煤磨温度,及时调整冷热风阀。

(6)若故障5分钟不能排除,通知框架工关闭消风阀、止料、降窑速、降高温风机转速,降后排风机转速,调整篦冷机风机转速,保证窑头负压。

(7)通知余热发电调整阀门,阀门调整后,若入窑头电收尘温度高及时开启冷风阀并根据增湿塔出口温度调整喷枪,开增压泵及溢流绞刀。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18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

(8)故障若能短时间排除,窑头小煤量,窑低速连续运转,保持窑尾温度800℃左右,C1出口温度不能过高,高温风机入口温度不超350℃。

(9)若故障不能短时间排除,其他操作按正常停车顺序全部停机。

(10)通知煤立磨中控员关注本系统的各测点的温度变化。1.5窑主电机出现故障

(1)主电机跳停立即联系电工及岗位工检查,重启失败后止料。

(2)通知窑中巡检工挂辅传转窑,通知框架工关消风阀、止料、止窑尾煤、降窑速、降高温风机转速,降后排风机转速,调整篦冷机风机转速,保证窑头负压。

(3)逐渐减小窑头喂煤量,减一次风机风量。

(4)通知余热发电调整阀门,阀门调整后,若入窑头电收尘温度高及时开启冷风阀并根据增湿塔出口温度调整喷枪,开增压泵及溢流绞刀。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18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

(5)通知岗位工及电工迅速查找故障原因。通知调度员。故障若能短时间排除,窑头小煤量,窑低速连续运转,保持窑尾温度800℃左右,C1出口温度不能过高,高温风机入口温度不超350℃。

(6)若故障不能短时间排除,其他操作按正常停车顺序全部停机。1.6篦冷机一段、二段、三段、破碎机、斜链斗出现故障

(1)一篦床出现故障时,大幅减料、慢窑,降高温风机拉风;二篦床、斜链斗出现故障时,适当减料、慢窑,降高温风机拉风。

(2)通知框架工因下料量调整而特别关注下料管翻版阀波动情况,保证框架安全。

(3)通知窑巡检工打篦冷机空气炮,并适当加大篦冷机鼓风量。

(4)严格控制分解炉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发生预热器结皮堵塞,适当减少窑头煤,使窑电流及窑尾温度不要过高。

(5)通知维修工、岗位工进行检查,如一篦床故障一篦床液压压力达到12 MPa(大约5分钟左右)不能排除,关闭消风阀,通知框架工止料,降窑速,降高温风机转速,降后排风机转速,调整篦冷机风机及过剩风机转速,保证窑头负压。

(6)通知余热发电调整阀门,阀门调整后,若入窑头电收尘温度高及时开启冷风阀并根据增湿塔出口温度调整喷枪,开增压泵及溢流绞刀。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18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

(7)故障若能短时间排除,窑头小煤量,窑低速连续运转,保持窑尾温度800℃左右,C1级出口温度不能过高,高温风机入口温度不超350℃。

(8)若故障不能短时间排除,其他操作按正常停车顺序停机。

(9)二篦床故障:若一篦床液压压力达到12MPa(大约10分钟)故障不能排除,做止料处理。

(10)三篦床、破碎机、斜链斗故障:若一篦床液压压力达到12 MPa(大约15分钟)故障不能排除,做止料处理。1.7窑系统突然断电(1)首先将窑打辅传慢转,防止筒体变形。如辅传也没电,用人工转窑,防止窑体变形。

(2)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

(3)通知岗位工及电工迅速查找故障原因。

(4)通知框架工关闭消风阀。(5)对篦冷机篦床电机高温风机也要人工转动,保持篦床活动和高温风机通风,防止篦床变形堆雪人和风叶变形。1.8篦冷机风机跳停 风机全跳: 止料,止尾煤,停窑主电机,开辅传,适当调整高温风机转速,关闭过剩风机,通知巡检工,电工,调度马上处理。

跳停一台风机:通知巡检工,电工马上处理。料层厚度控制稍薄些,开大风机进口阀门,通知调度。1.9 一次风机跳停 启动事故风机,出口阀门全开,减料,慢窑,通知巡检工,电工,调度马上处理;若长时间开不起来,止料,止尾煤,停窑主电机,开辅传,减少系统风量。1.10过剩风机跳停

(1)减料,慢窑,适当停篦冷机冷端风机,控制窑头负压,通知巡检工,电工,调度马上处理。短时间无法处理,止料。

(2)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1.11 预热器前回转下料器跳停

止料,止尾煤,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高温风机转速和调整窑速,适当降低头煤,通知巡检工、电工、调度马上处理。2 堵料、断料 2.1预热器堵

现象:

(1)锥体压力突然显示为零;

(2)同时入口与下一级出口温度急升; 如C5 堵,烟室、分解炉及C5 出口温度急升。

原因判断:(1)煅烧温度过高造成结皮;

(2)内部结皮塌料,高温物料来不及排出而堵塞在锥部缩口处;(3)拉风量不足,排风不流畅或拉风变化引起风道积料塌落;(4)预热器内部耐火材料或内筒脱落掉卡在锥体部位;(5)翻板阀失灵;

(6)漏风严重引起结块;

(7)煤粉燃烧不好,C5 内仍有煤粉继续燃烧;(8)生料喂料波动过大。处理措施:

(1)通知框架工关消风阀,立即止料、止分解炉煤、慢转窑、窑头小火保温或停煤,抓紧时间捅堵。(2)根据框架需要降高温风机转速,降后排风机转速,调整篦冷机风机转速,保证窑系统呈负压状态。(3)注意煤磨温度,及时调整冷热风阀。(4)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5)通知余热发电调整阀门,阀门调整后,若入窑头电收尘温度高及时开启冷风阀并根据增湿塔出口温度调整喷枪,开增压泵及溢流绞刀。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18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6)其他操作按正常停车顺序停机。

特别注意事项:

在发现锥体压力逐渐变化,就应及时进行吹扫和加强捅堵,同时减料和调整操作参数;当锥体压力为零时,要立刻止料停窑处理,停窑4小时内严禁用拉大风方法处理堵料,人工捅堵。

提醒岗位工,在没有搞清内部情况以前,千万不能将较大的人孔门打开。要从较小的观察孔进行逐步检查。并且清理前把捅料孔以下部位所有的人孔门要全部关闭。

在清堵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高温风机必须工作,以保证预热器内处于一定的负压状态。但不宜太大,以免引起窑内温度大幅度下降。捅料时,提醒岗位工远离窑头和斜链斗地沟等岗位,保证人身安全。2.2跑生料 现象:(1)看火电视中显示窑头起砂、昏暗,甚至无图像;(2)三次风温急剧升高;

(3)窑系统阻力增大,负压升高;(4)篦冷机篦下压力下降;(5)窑功率急剧下降;

(6)窑头煤粉有“爆燃”现象。原因判断:

(1)生料KH、SM 高,难烧;(2)窑头出现瞬间断煤;(3)窑有后结圈;(4)喂料量过大;

(5)分解率偏低,预烧不好;(6)煤不完全燃烧。处理措施:

(1)起砂时应及时减料降窑速,慢慢烧起;(2)提高入窑分解率,同时加强窑内通风;

(3)跑生严重时应止料停窑,但不止窑头煤,每3~5min 翻窑1/ 2,直至重新投料。2.3预热器塌料 现象及原因判断:(1)总排风量突然下降;(2)锥体负压突然降低;(3)窑尾温度下降幅度很大;

(4)窑头负压减少,呈正压。处理措施:塌料多按跑生料故障处理:减料、减窑速;塌料少可适当增加窑头喂煤,或不作处理。3参数异常、设备报警 3.1煤粉仓内温度上升报警

可能是堆积的煤粉自燃,这时系统采取紧急停车,严禁抽风并关闭入仓阀门 同时喷入液态氮,确认着火时,喷入CO2 气体灭火。3.2、袋收尘内CO 含量报警

这时应采取紧急停车,同时电收尘器断电,关闭电收尘进口电动机气动阀并喷入CO2 进行灭火。3.3托轮瓦温过高 减料,慢窑。通知现场查明原因,处理。继续升高,止料,止尾煤,停窑主电机。具体处理措施见表1。表1 回转窑托轮瓦发热处理方法 托轮发热原因 判断标准 处理措施 处理中主要事项

循环水堵塞 进水管温度高于回水管温度 对堵塞管道进行疏通 注意瓦温,不能高于65度

托轮瓦缺油 带油勺油量小于1/2,布油板油少或没油 补油至托轮座油窗1/2以上 油不能超油窗上限,否则能漏油

托轮布油不均匀 布油板沿轴向布油不均匀,慢窑调整布油板 调整幅度要小,注意油勺不能碰布油板

托轮瓦侧间隙小,进油困难 托轮轴无油膜或油膜薄轴,轴温瓦温持续上升 换油后,如瓦温持续上涨至65度,则需停窑刮瓦 接触角为30度,每15*15mm,1-2接触点

托轮沿中线线偏斜过大 托轮与轮带接触不均匀 可根据接触情况对托轮进行调整 调整幅度要小,每次调整不能超过15度确认瓦温不再升高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托轮瓦推力面轴向间隙过小或没间隙 轴向间隙安装间隙一般预留2-5mm,如果一端没间隙或推力面温度高于轴温,且温度上升过快(1)窑上行,低端托轮推力面发热,需立即通过调整液压档轮行程开关将上行改为下行,并通知中控慢窑,换油,并密切关注瓦温是否下降,如果温度呈下降趋势,不用滞料停窑。(2)窑下行,高端托轮推力面发热,需立即通过液压档轮将下行改为上行,并通知中控慢窑,换油,在托轮与轮带表面抹油并密切关注瓦温是否下降,如果温度呈下降趋势,不要用滞料停窑(3)窑上行,高端托轮推力面发热,需立即在托轮与轮带表面抹油,并通知中控慢窑,换油,并观察托轮轴向间隙有无变化,如果温度呈下降趋势,不用滞料停窑(4)如果以上调整瓦温无下降趋势且轴向间隙无变化,需安装非常态设备流程进行申报,对托轮座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窑上行,托轮应下行,高端间隙较大,窑下行,托轮应上行,低端间隙较大,调整托轮可以用口诀法,站在窑头往窑尾看,窑对着人往下转,顶高端顶丝,窑下行,顶低端顶丝窑上行 上行下行时间一般调整为4-6小时,如果轴瓦温度超过65度应果断停窑,避免翻瓦事故回转窑筒体局部温度偏高(1)应判明是掉窑皮或是掉砖。

(2)掉窑皮一般表现为局部过热,微微泛红温度不很高,可采用减料,降低窑速,降高温风机转速,减少窑头煤煅烧补挂窑皮的办法。

(3)烧成带掉砖一般表现为局部温度400℃以上,高温区边缘清晰。

(4)掉砖后窑头停煤,以免烧坏筒体,同时止料停车,现场可采取淋水防止筒体急剧变形。5生料库底生料流量失控(1)中控员应根据物料大小、时间长短,及时降窑速、加窑头煤,强化煅烧,防止窜料。

(2)注意煤磨温度,及时调整冷热风阀。(3)通知框架工检查框架下料情况,并注意框架安全。(4)通知岗位工及电工迅速查找故障原因。

篇11:回转窑系统冷却机改造与测试

关键词:回转窑;能耗;衬砖;燃烧器;余热利用

1概述

攀钢活性石灰回转窑于1997年4月投产,从投产到2010年,该系统能耗一直居高不下,石灰吨产品能耗高达5.7GJ,能源占比达80%,生产成本较高,近几年来,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受钢厂、铁厂限价制约,公司石灰由盈利产品变为亏损产品,探索降低煤耗势在必行。装备技术落后导致能耗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a.回转窑烧成带、冷却带衬砖强度不够,十几年来,更换周期只有6个月左右;回转窑筒体外表面温度高,产量最高时达到了430℃,而设计值应≤350℃,筒体表面热损失严重;b.回转窑烧嘴技术落后,煤气热值利用率较低c.烟气温度高达260℃,高温气体通过布袋除尘器后,一方面布袋使用寿命较短,另一方面,烟气余热未得到利用。提高回转窑衬砖寿命,降低筒体温度,提高煤气热能利用值,降低煤气消耗,充分利用烟气余热成为活性石灰回转窑系统攻关的长期课题。经两年多时间的探索与研究,通过更改回转窑衬砖材质、改变烧嘴结构形式,增加换热装置,充分降低煤气消耗,利用合理的风煤配比等烧成工艺,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2提高回转窑衬砖寿命、降低筒体温度的研究及实践

为降低筒体表面温度,提高回转窑衬砖寿命,我们分析衬砖使用条件和选砖原则,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回转窑衬砖使用条件苛刻,特别是烧成带温度高,达到16000C,磨损大,活性石灰是强碱产品,对衬砖腐蚀较大,且受其煤气限气及机械故障影响,筒体急冷急热较频繁,导致衬砖容易产生松动、掉砖以及剥落变薄等损坏。衬砖保温性能降低,筒体温度因此升高,选择的窑衬砖必须具有抗碱性腐蚀,耐高温和磨损,抗急冷急热性强(即热振稳定性高)等特性。窑衬原来选用的镁铬砖。该砖系碱性耐火材料,其组成为尖晶石—方镁石,虽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抗碱性等优点,但从使用效果看,热稳定性较差,表面层发生热疲劳,大面积出现剥落,衬砖保温效果差。通过与耐火砖制造厂家技术交流,对衬砖材质、砖型、强度、热振值进行完善、优化,我们决定在烧成带单层镁铬砖改为双层,即工作层采用镁铝尖晶石砖,底砖采用莫来石聚轻保温砖。表1为镁铝尖晶石砖、莫来石聚轻保温砖、镁铬砖的技术指标对比。特别注意的是,砌筑方式要采用火泥砌筑方式进行(湿砌),不用膨胀缝纸板,以防止停窑时耐火砖产生较大环隙。2013年7月年利用定修机会,我们对烧成带衬砖进行试验,点火正常生产后,筒体烧成带温度最高只有320℃,2014年12月止火检查,衬砖使用情况较好,窑皮均匀,连续使用超过18个月,同时煤气消耗同比下降达到5%,吨产品煤气消耗由原来的5.7GJ/t,下降到5.4GJ/t左右,节能效果明显。

3提高煤气热值利用率,延长衬砖使用寿命

活性石灰窑原设计采用分割式三通道燃烧器,这种燃烧器通过几年的运行,主要存在燃烧器高温易变形,煤气及风通道受冲刷磨损,燃烧器断端面的小孔煤焦油积垢后堵塞,因而火焰形状难以调整,火焰跑偏冲刷窑皮,煤气经常不能充分燃烧,未发挥最大燃烧值。针对以上问题,改进煤气燃烧器结构形式,使煤气充分燃烧。我们选用更为先进的四通道燃烧器,充分利用热值。这种燃烧器的结构如图1。2013年,我们淘汰三通道燃烧器,使用先进的四通道燃烧器,这种燃烧器轴流风、旋流风和中心风的入口上都装有蝶阀,可单独地调节各自的风量和比例。旋动各调节螺母,可把各管道向内压入或向外拉出,通过调节各喷出口面积的大小,从而调节喷出的风速。该燃烧器有以下几个特点:a.燃烧器火焰形状规则、稳定,调节方便,调节范围大,可以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调出合理的火焰形状;通过风煤配比,能实现火焰长短、粗细、强弱随机调整。火焰对“窑皮”冲刷小,有利于窑衬的长期稳定使用,窑衬使用寿命延长同比未改前延长3个月多月。b.节能:降低一次风量,使一次风比例由原来切割式三通道的12.5~15%,降到7~10%,最小可达4%;同时煤气的充分燃烧,吨产品煤耗下降约5%。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另外主排高温800kW高温风机风门开度的减小,高压电机电流也由原来的49A降到45A。c.通过优化、完善风煤配比,烧成温度很易控制,熟料可以快速冷却,由于燃烧效率的提高和熟料冷却的加速从而提高窑产量,可增产约20吨/天。

4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研究,降低煤气消耗

从回转窑排除的烟气,经预热器对物料进行预热后,温度高达240°C,直接通过烟道进入主除尘器,对布袋损伤较大,为达到除尘器入口温度条件,设计使用掺冷风的形式,这样余热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热源浪费。结合国内同类型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和我公司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我们在预热器出口烟道上安装余热回收系统,增加一套热管式空换热器及高温风机,将加热后的热风通过管道引入回转窑一次风,同时增加一套风-水换热器,将加热后的生活水(60°C至70°C)引入公司澡堂,供职工洗澡使用。通过对烟气热量交换,一方面除尘器的入口温度下降了15°C,延长了布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冷空气经预热后,大大降低了回转窑焙烧时所需煤气,提高了回转窑的运行的经济性;另外解决了职工生活、洗澡的需要。

5结论

篇12: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1.1.测试方案

1.1.1.单元测试

1.1.1.1.单元测试说明

在计算机编程中,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是针对程序模块(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来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程序单元是应用的最小可测试部件。在过程化编程中,一个单元就是单个程序、函数、过程等;对于面向对象编程,最小单元就是方法,包括基类(超类)、抽象类、或者派生类(子类)中的方法。

单元测试的目标是隔离程序部件并证明这些单个部件是正确的。一个单元测试提供了代码片断需要满足的严密的书面规约。因此,单元测试带来了一些益处。单元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的早期就能发现问题。

1.1.1.2.单元测试方法与内容

单元测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技术,用控制流覆盖和数据流覆盖等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单元功能测试、单元性能测试和异常处理测试等。

1.1.1.3.单元测试流程

图15-1 单元测试流程图

从配置库获取源码文件,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利用相关测试工具对单元代码进行测试,将测试结论填写到单元测试报告和软件Bug清单中。把软件Bug清单和测试用例执行结果提交测试负责人,并进入纳入质量管理。对源码文件进行的测试,视程序存在缺陷的情况,可能要重复进行,直至问题解决。

单元测试的执行者,一般情况下可由程序的编码者进行,特殊情况可由独立于编码者的测试人员进行。

1.1.1.4.单元测试用例

编程组组长组织、指导开发人员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所负责代码设计模块的《单元测试用例》,设计单元测试脚本。

1.1.2.代码评审

代码评审也称代码复查,是指通过阅读代码来检查源代码与编码标准的符合性以及代码质量的活动。

评审的内容:

1)编码规范问题:命名不规范、magic number、System.out等; 2)代码结构问题:重复代码、巨大的方法和类、分层不当、紧耦合等; 3)工具、框架使用不当:Spring、Hibernate、AJAX等;

4)实现问题:错误验证、异常处理、事务划分、线程、性能、安全、实现过于复杂、代码可读性不佳、扩展性不好等; 5)测试问题:测试覆盖度不够、可测试性不好等。

评审的优点:

1)提高代码质量:在项目的早期发现缺陷,将损失降至最低

2)评审的过程也是重新梳理思路的过程,双方都加深了对系统的理解

3)促进团队沟通、促进知识共享、共同提高 1.1.3.集成测试

1.1.3.1.集成测试目的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概要设计》及《系统集成与开发详细设计》,对系统的各单元进行组装。把分离的系统单元组装为完整的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集成测试的目的是检查软件单元部件是否能够集成为一个整体,完成一定的功能,并找出单元测试中没有发现的错误,包括数据定义有没有重合与冲突,接口会不会产生错误,组合以后的模块功能会不会互相影响,组合的系统是不是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1.1.3.2.集成测试采用的方法和内容

集成测试采用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技术和渐增式的测试策略,用数据流等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单元之间的接口测试、全局数据结构测试等。

1.1.3.3.集成测试流程

集成测试包括集成测试设计、集成测试准备、集成测试实施和测试记录、集成测试问题跟踪和结束测试等阶段。

集成测试设计由测试组组长根据项目计划和开发计划编制《集成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应当通过项目经理的审查。

集成测试准备需要系统测试组组长建立独立的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包括测试硬件环境、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以及测试对象(程序)的安装和初始化工作。

集成测试实施和测试记录是由系统测试组组长组织人员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要求进行测试,并且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集成测试问题跟踪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系统测试组组长根据测试记录提交测试问题报告,并由系统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

测试结束指测试问题报告中的问题解决后,进行回归测试。当测试问题降低到一定程度并通过测试通过准则时,系统测试组组长提交测试总结报告结束测试。

1.1.4.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包括基本业务功能、业务测试、接口测试和可用性测试等方面的功能测试,二是包括:安全性测试、故障恢复测试、数据库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的产品化测试。验收测试主要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测试。

(1)测试目标

组织并执行测试,以降低软件产品中存在的缺陷,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测试工作的目标就是降低BUG率,从各个方面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

(2)测试流程

在确定具体的测试范围及内容后,进行测试分类,并根据分类的结果确定需要设计的测试用例。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将用缺陷管理工具BugBase对测试大纲、测试用例、测试问题等进行管理,并可对问题进行统计。

(3)测试完成标准

 实现功能完全符合功能列表。 所有的功能页面均可达。

 TD上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不含有A,B,C类问题。 定义的测试项目完成。 产品化测试的约束达成。

(5)缺陷管理追踪工具

在上节描述中提到的TD,可以应用于测试的全过程,也可以用于管理各类评审的缺陷等。TD还提供一些模板,例如测试计划、测试总结、测试大纲、测试问题卡,因此可以通过BugBase实现从测试计划到总结的各测试活动管理。

我们以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为输入编写测试大纲,对应测试大纲中的内容和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大纲和用例执行测试,发现问题后,记录在TD中,测试负责人通过查看缺陷问题列表将问题分配给对应的开发人员,开发人员通过查看问题列表修改问题,TD还提供了各种统计功能,例如根据问题的发现日期、问题等级、问题的分布、问题引入阶段等进行统计,这些统计结果可用来进行分析和总结

1.1.5.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总体流程与业务系统测试的流程基本相同。验收测试主要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测试。性能测试的内容源于用户对平台系统的性能要求。

1.1.5.1.测试目标

性能测试的目标是在整个系统或一个系统的特定组件上定义、建立和执行性能测试。验证系统是否满足标书的性能要求,如不能满足,要进行相应的优化。

1.1.5.2.测试流程

首先对性能测试进行策划,确定性能测试的类别和测试方法。

然后开发性能测试的用例,确定测试环境并准备就绪后执行性能测试,确定测试中的系统或组件的性能,并使用其结果决定性能是否可以被业务所接受。如果在测试中度量的性能特性证明是不能被接受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业务的改进、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进行调优,以提高性能质量,在进行系统调优前,我们同样要进行调优的设计与分析。性能测试与应用和技术架构紧密相关并且两者互相影响。

1.1.5.3.性能测试指标

a)响应时间 响应速度在用户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无论是客户端还是管理端,当用户登陆,进行任何操作的时候,系统应该及时进行反映,系统应能检测出各种非正常情况,并及时提示用户。

b)可扩展性

在设计上必须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当系统新增业务功能或现有业务改变时,应保证业务在整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业务变化造成的影响局部化。

c)易用性

所有的业务功能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一致,业务表单做到所见即所得,录入能够完全通过键盘完成。

d)可靠性

系统应保证7*24小时内不宕机,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业务逻辑的正确性。

e)可用性

必须避免由于单点故障或系统升级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f)可维护性

系统能够简单方便的修改和升级,包含可度性、可修改性、可测试性等。

g)可管理性和服务支持能力

每个层次、每个构件都提供标准的管理接口。实现统一的、一致的日志功能。每个构件都提供应用架构总体设计规定的必要的标准外部接口。

1.1.6.用户测试

1.1.6.1.测试流程

用户测试流程如下:

1)明确测试内容,其中包括功能、性能、可用性、安全性、兼容性、与其他系统集成

2)确定测试范围:确定业务情况类型是是非常重要的。每一种业务情况类型都对应一个实际商业业务。业务情况类型可以被表达成多种状况(例如,简单情况、或需要进行复杂处理的例外情况)。

3)测试小组成员确定:由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我方提供验收测试过程中的技术支持。4)明确问题分类标准

5)系统的功能通过功能测试进行验证。在功能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下表列出了功能测试问题的分类。

1.1.6.2.用户测试设计

设计测试用例:确定每个功能的测试用例,明确系统输入信息和期望的输出结果。针对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每一条测试内容,确定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条件(包括生成测试条件需要的测试数据类型)和期望的结果。每个测试用例都应该是唯一确定的(例如,赋一个数值)。

设计测试大纲:依据测试范围生成测试大纲。对每一种业务情况类型,生成尽可能多的测试用例来完善测试大纲。为了保证测试大纲包含所有的测试用例,将测试用例的条件映射为测试大纲是非常必要的。测试大纲中测试用例的顺序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考虑多种方面的因素,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按照系统产生的数据,在测试大纲中安排测试用例的顺序,使得一个测试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测试前提。

测试环境准备:为了预防出现问题,如数据损坏或对系统资源的争用,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在进行测试之前,根据测试计划中确定的时机建立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

1.1.6.3.用户测试结果

1)测试结束后,测试小组根据测试数据,制定并向验收工作领导小组提交《用户测试报告》。

2)测试报告结果说明软件满足下列要求: 3)在认可的外部设计文档中表述的功能要求 4)在认可的系统描述文档中表述的非功能要求 5)此外,测试报告中还包括对系统提出的改进意见。

1.1.7.测试产出

1)《测试计划》 2)《系统测试方案》 3)《测试用例》 4)《系统测试案例》 5)《系统测试报告》 6)《试运行测试报告》

1.2.验收方案

1.2.1.验收流程

在验收阶段,平台系统将按照用户和我公司都认可的《系统需求分析》,组织验收小组,进行功能和性能的验收测试。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及系统文档、代码、规范及注释说明等方面组织全面验收。验收测试安排分为系统初验和系统终验。

1.2.2.系统初验

经过系统内部试运行,我公司对内部试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改正后,提出系统初验书面申请。验收标准将按照“需求说明书”和双方认可的有关系统设计文档所提的要求进行。用户在收到我公司验收申请后,尽快组织系统初验。初验前我公司提供全部的工程文档和安装测试报告,并提供初验测试文档,在用户认可后进行初验测试,初验通过后,系统进入正式试运行期。我公司应解决试运行期间所反映出的问题,若系统达不到合同规定要求,试运行期将继续顺延,直到系统完善,但试运行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1.2.3.系统试运行

初验合格后,经用户同意,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周期不超过三个月。在试运行期间,我公司按用户要求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保证用户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系统;我公司对试运行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及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将及时做出响应,并提交解决方案,在用户确认后实施。试运行期间如出现重大故障,则试运行期从故障排除之日起重新计算。

1.2.4.系统终验

试运行期结束后,如系统无功能缺陷,能够正常运行,在具备终验条件下进行系统终验,由我公司提出终验书面申请,用户在收到我公司验收申请后,尽快组织系统终验。成立项目全面验收小组,由用户、我公司以及外部专家等组成,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系统终验前,我公司提交终验测试标准和终验测试计划,内容包括:测试对象及应达到的测试指标、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测试资料和数据,并以图表说明每一测试对象或过程的功能输入输出测试进度。

系统终验标准:

1)系统实用性:项目验收最关键的指标,检查系统是否符合当前业务的需要,特别是业务流的整体性和数据流的一致性,并前瞻性提供未来业务接口。

2)系统稳定性:硬件环境的稳定性、软件运行异常处理和正常运行情况。3)系统可维护性:含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服务器系统平台管理与维护、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应用系统软件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以及数据库备份、应用系统备份,灾难事件处理与解决实施方案等。

4)系统文档:验收文档是否齐全、规范、准确、详细,主要的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报告,框架设计报告,数据库物理及逻辑设计报告,详细设计报告,编码规范及技术选型报告,测试报告,系统部署和发布报告,集成方案,软件用户使用手册,系统维护方案和操作文档等。

5)代码规范及注释说明:程序代码编写是否规范;注释说明或代码文档是否详细全面;接口定义是否符合局信息系统规划一致性的要求。

6)系统灵活性:系统是否方便客户进行维护;系统是否在先进性的基础上具备未来升级和可扩充性;是否利于系统平台迁移和部署等。

7)系统可操作性:界面是否友好性;是否实现傻瓜化操作和智能化数据检索功能。

8)系统安全性:是否有完善的安全机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如软件方面的安全防范(加密措施、相关认证、数据库安全防范),硬件方面(防火墙、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的安全设置。

9)其他验收标准:其他的与本系统相关的验收标准。系统终验流程安排

1)我公司按照项目验收计划完成验收准备工作 2)用户代表运行验收测试用例集,记录运行结果

3)如果发现没有通过的验收测试用例,则我公司立即解决问题 4)用户主持项目验收会

5)我公司向用户报告项目实施结果 6)用户代表向用户报告试运行结果

7)用户评议项目实施和试运行结果,起草和审定项目验收报告。

1.2.5.系统终验相关文档

我公司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中将严格按照国家软件工程有关要求提供的文档来提供,验收的技术文档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 2)系统概要设计 3)系统详细设计 4)数据库详细设计 5)应用系统集成实施方案 6)系统测试大纲 7)系统测试报告 8)系统验收报告 9)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10)系统安装维护管理手册

1.2.6.终验报告

验收小组将在终验结束后提交一份由专家签名的验收报告。验收报告附平台系统和整体系统测试结果报告,同时给出以下明确结论之一:

(1)通过验收;

(2)基本通过验收,要求在五个工作日内完善后再次进行验收;(3)未通过验收,要求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改正后再次进行验收; 如再次验收后仍然不能全部通过,用户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我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上一篇:和猴子交朋友小学日记下一篇:普吉岛之旅800字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