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精准扶贫信息平台

2024-05-03

龙岩市精准扶贫信息平台(精选6篇)

篇1:龙岩市精准扶贫信息平台

省级平台精准扶贫数据补录功能操作补充说明

1、下载两个浏览器(一般用、),其中一个浏览器用卫生院用户登陆平台,另一个浏览器用转诊转院用户(用户名:zyxxnhmzzzsq,密码:1)登陆平台。(说明:两个浏览器不用关掉,可以同时使用)

2、在转诊转院平台下查询精准扶贫户的住院补偿信息,具体流程为:转诊转院用户登录平台--住院管理--住院补偿清算(合管办)

依据《1-9月份精准扶贫户新农合提高5%补偿花名表》及《10-12月份精准扶贫户新农合提高5%补偿花名表》中的患者姓名,将时间选择在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自定义查询中按姓名查找该患者该次住院(以住院总费用为准)的合作医疗证号及补录系统中所需的相关数据。

3、在卫生院管理用户下补录精准扶贫优惠数据,具体操作流程为:卫生院用户登录平台---住院管理---精准扶贫数据补录

4、在精准扶贫数据补录模块中输入医疗证号查询出需要补录的人员姓名,输入相关数据

5、录入信息点确定即可。

篇2:龙岩市精准扶贫信息平台

---水洛学区认真开展教育精准扶贫

为切实搞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体现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水洛学区在四月中旬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帮扶贫困学生”活动。

各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方案,利用班级微信群或QQ群,向家长宣传,对学校的贫困学生进行调查摸底。通过走访学生家庭实地了解情况、征求村组意见,建档立帮扶档案卡,其次是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各校要求每个党员教师至少结对帮扶2名贫困生,一般教师至少结对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做到每个贫困学生至少都有一名教师结对帮扶。

在帮扶措施上,一是物质上接济,通过开展校内“爱心一日捐”等活动尽可能的帮助解决帮扶学生的作业本、学习、生活用品等费用。二是学习上指导,帮扶人员定期跟踪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针对帮扶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帮扶学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制定教育措施,确保帮扶学生学得好。三是生活上关心,帮扶人员经常与帮扶学生谈心,了解其心理和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使之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篇3:龙岩市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方略

1 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按照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要求, 树立“精准扶贫+花卉苗木”理念, 做好“三个结合” (与扶贫政策、产业发展项目、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 , 采取“龙头企业+贫困农户”“种植大户+贫困农户”“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等扶贫模式, 辐射带动贫困农户种植苗木花卉, 因地制宜打造“连城兰花”“武平富贵籽”“漳平永福杜鹃花”“新罗蝴蝶兰”等四大特色花卉产业基地群, 做大做强特色花卉产业, 形成脱贫致富的长远产业、支柱产业。探索一条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特色花卉产业的富民新路, 实现就地脱贫, 助推“生态龙岩”建设。

2 花卉苗木产业扶贫原则

2.1 坚持主导与特色相结合

围绕所在市域、县域、乡域已形成的花卉苗木主导产品, 确定特色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重点。也可以根据自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 选择发展前景好、综合效益高的特色花卉苗木产品。

2.2 坚持长效与短平相结合

既注重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特色花卉苗木培育项目, 又要兼顾发展林下种植花木、绿化大苗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项目。

2.3 坚持种植与经销相结合

在引导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同时, 因地因户制宜, 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户从事发展花卉苗木产品流通、药 (食) 用花卉产品加工、电商等产业。

3 目标任务

加大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开发力度, 创新花卉苗木扶贫开发模式, 对武平、长汀、连城3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实施整县推进工程;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培训700人, 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帮扶模式, 完成70户贫困群众的花卉苗木扶贫任务, 改善贫困地区群众花卉苗木生产条件;选择7个村开展“互联网+花卉苗木”平台建设到户增收项目, 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花卉苗木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扎实搞好定点扶贫, 深入持久开展花卉苗木产业帮扶。形成以培育优良乡土树种为特色, 常规绿化树种和外来树种为补充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 逐步建立集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的苗木产业体系。到2017年, 全市实现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37万hm2, 总产值55亿元, 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就业创业, 实现稳定脱贫。

4 扶持政策

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重在从“人”“钱”2个方面细化方式, 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出台扶持政策等方式, 实施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 重点扶持企业、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通过“互联网+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带领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4.1 落实产业扶持政策

一是中央财政种苗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资金, 优先满足有一定数量贫困户入股或吸纳一定数量贫困户就业的花卉苗木种植企业和大户的需求, 并严格执行相关补助标准。二是在省级现代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 每年安排50%用于支持有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入股或吸纳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大户进行设施花卉项目建设。三是龙岩市现代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 全部用于支持有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入股或吸纳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大户进行设施花卉项目建设。四是在精准扶贫资金中安排花卉苗木产业扶贫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五是对贫困户在房前屋后种植、自留山和承包到户山场林下种植的花卉苗木按照15万元/hm2的标准进行补助。六是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对吸纳贫困户达到一定数量的, 在项目资金、信贷规模、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1,2]。

4.2 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一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开展花卉苗木产品抵押贷款试点, 拓展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建立林业投融资服务中心, 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开发适合花卉苗木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设施花卉信贷产品, 增加信贷投入;对综合实力强、信用记录好的花卉苗木企业开展授信业务,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进一步落实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花卉苗木产品, 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四是开展设施花卉种植保险试点工作, 出台设施花卉种植保险优惠政策。

4.3 建立集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的苗木产业体系

切实抓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特色花卉种植基地、药 (食) 用花卉产业加工基地建设;进一步开展花卉苗木新品种的引进与研发, 以及认定工作;加快推进“互联网+花卉苗木”平台和和闽西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建设, 实行花卉苗木全产业链发展。通过扩大市场知名度、引导支持特色花卉苗木产品商标注册、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等措施, 加强品种创新、品牌培育、销售平台、技术攻关、检验检测等环节的配套建设, 提升花卉苗木品牌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整合药 (食) 用花卉加工企业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等资源, 支持推动龙头企业上市, 实现花卉苗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工作措施

5.1 借力发力, 巧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增收

对武平、长汀、连城3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实施整县推进工程, 以产业扶持政策来为花卉苗木产业注入思路和资金, 通过花卉苗木公司、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联姻”, 撬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带动机制,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传、帮、带”和辐射作用, 把贫困户培养成为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技术能手, 完成70户贫困群众的花卉苗木扶贫任务, 改善贫困地区群众花卉苗木生产条件, 带动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5.2 坚持“扶贫先扶智”, 建立“职业技术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培训

以花卉苗木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贫困户为重点, 分类别开展联合、订单、定向培训, 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培训700人。加强花卉苗木扶贫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建立林木种苗、花卉栽培等市、县级花卉苗木产业专家库。创新扶贫技术服务方式, 采取科技特派团、特派员制度、结队帮扶等形式推广花卉苗木栽培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以龙岩市林业种苗站、花卉办、市林科所及各级林业技术推广站、林业工作站为依托, 免费为贫困户培训花卉苗木栽培实用技术, 传授实用技能;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通过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 指导贫困农户的花卉苗木生产经营, 提花卉苗木产业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产出能力和发展水平[3]。

5.3 建设“互联网+花卉苗木”平台和和闽西花卉苗木交易中心

拓展销售渠道, 做好花木网络销售文章, 着力在提高花农收入上下功夫。积极扶持花木网络销售业发展, 促进传统花卉苗木产业和网络销售紧密结合, 形成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产业体系, 实行花卉苗木全产业链发展。一是着力抓好网络销售主体培育, 二是着力抓好供货体系建设, 三是着力抓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村) 创建。选择7个村开展“互联网+花卉苗木”平台建设到户增收项目, 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建设闽西花卉苗木交易中心33.33 hm2。

5.4 做好融资扶持和种植保险工作

做好“银企、银社、银户”对接工作, 组织开展设施花卉苗木、电商贷款试点活动, 帮助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通过设施花卉苗木抵押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问题, 支持花卉苗木产业做大做强, 完成7个县 (市、区) 林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建设。开展花卉苗木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和设施花卉苗木种植保险工作, 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4]。

5.5 严格考核评价

建立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将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纳入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重点考核内容, 建立健全调度、通报、考核制度, 定期不定期对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就项目实施进度、建设质量、建设成效等内容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考核。

参考文献

[1]陈常理, 韦茂兔, 沈福泉, 等.萧山花卉苗木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 2010 (1) :18-21.

[2]王仕保, 刘相武, 王世国.我国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 2007 (3) :52-54.

[3]周建国, 朱海军.常州市武进区花卉苗木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江苏林业科技, 2013 (6) :55-57.

篇4:龙岩市精准扶贫信息平台

钟敬彪是2016年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四口人,全家以他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腰椎疾病,妻子刚生完孩子,无法从事劳动。他本人由于从小体弱多病,打工收入微薄。

这样的家庭情况,钟敬彪以前只能把建新房当作白日梦。而如今,他在挂钩干部和乡、村干部的帮扶下,在民主村溪头集中安置区申请了建房,同时申请贫困户异地搬迁建房启动资金。新房目前已经盖好第一层,简单装修后,预计年底即可入住。“房子建好以后,我准备买一些鸡鸭来养,为家庭创收。”他信心满满地说。

据介绍,像钟敬彪这样的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每人可享受中央财政补贴7000元、省级补助3000元、市县两级各补助1500元,共1.3万元资金补助。此外,每人还可获得国家债券资金1万元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5000元的扶持。这样一来,钟敬彪一家建房可获共计11.2万元的补助和扶持。

把扶贫力量用到最急需的地方,找准贫困“命脉”,精准发力。2014年2月,龙岩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精准扶贫,探索实行精准扶贫“九到戶”,启动精准扶贫识别工作,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根据贫困对象识别结果,开展“生存救助、就业辅助、生产扶持、住房建助、医疗援助、就学资助、科技帮扶、社会捐助、结对扶助”等九项精准扶贫到户工作。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212户、110700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干部挂钩帮扶全覆盖。

今年以来,龙岩市委、市政府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市“三大战役”之一和第一民生工程,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以整村推进方式,将380个贫困村作为薄弱环节进行攻坚,采取“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三位一体综合措施,充分发挥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组织实施脱贫攻坚挂钩帮扶。该市还建立干部挂钩到村到户工作机制,按“五个一”(摸清一个底子、选准一个项目、每季走访一次、办好一件实事、记好一本日记)开展帮扶。

为找准“穷根”,让贫困乡镇、人口不再返贫,龙岩市又制订出台《龙岩市脱贫攻坚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就业创业、医疗求助、就学资助、搬迁建房等6大方面21条政策,新增财政性投入4000多万元。同时,印发《龙岩市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等增收项目,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稳定脱贫。

篇5:精准扶贫:教育信息化大有可为

2016-06-29 08:37:49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李卫红

摘要:教育扶贫,重点在农村基础教育,难点在精准施策。目前我国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城镇学校的“大班额化”和农村学校的“空心化”现象同时存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依旧缺乏。

教育扶贫,重点在农村基础教育,难点在精准施策。目前我国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城镇学校的“大班额化”和农村学校的“空心化”现象同时存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依旧缺乏:

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问题突出。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小学的数量为20.14万所,其中农村教学点的数量为88967个,占全部小学数量的44.2%。这些农村教学点大部分位于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地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工作生活环境差,师资严重短缺,教学资源缺乏,音体美、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难以开齐开全。调查发现,很多教学点体育课是“随处放羊”,音乐课是“唱歌走样”,美术课是“欣赏欣赏”。计算机课往往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显然,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连片特困地区教师专业水平低。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现有在岗教师绝大部分学历是通过在职函授、自学考试获得。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都是转岗担任。由于很少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加上培训经费短缺等,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偏低,职业认同感不高,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师资缺乏和教师水平不高成为导致农村学生流向城镇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高。根据全国妇联于2014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有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大部分留守儿童位于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其比例高达70%以上。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爷爷奶奶隔代看护,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其品行、学业、安全和心理等问题令人担忧,需引起高度关注。

针对上述问题,我建议教育扶贫过程应与“信息化”相结合。

首先,跨界协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学校”。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通力合作,建设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村校为末梢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虚实结合,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打造城乡教育命运共同体。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城乡教育的组织变革,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备课”、“基于多媒体的教学”等多种形式,解决乡村教师“派不出、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整体提升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

其次,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实施国家、省、县三级的“农村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计划”,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岗与脱岗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功跨越“数字鸿沟”,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层应用,最终实现“课课有资源,人人用资源”的新局面。

第三,牵手共进,大力推进“三个牵手”计划。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施“亲子桥”牵手计划,实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家长远程视频沟通与交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实施“城乡学生牵手”计划,互助互学,增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丰富农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施“城乡教师牵手”计划,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和教育博客等,加强贫困地区城乡教师结对帮扶,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跨校集体备课、教研专题研讨、视频课堂互动观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互联互通,构建教育扶贫精准数据库。依托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学校,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突破信息孤岛,建设动态精准、互联互通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加强动态跟踪,为各级政府实施精准教育扶贫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帮扶效率。

第五,加大财政投入,提供经费保障。乡村学校硬件建设上,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大幅提高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信息化生均拨款标准,建立通过信息化扶贫的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改变过去政府为主的资源建设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与建设”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

第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协同推进的领导体制,建立中央、省、地(市)、县、学校良性衔接的协同推进机制。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基础设施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师生使用效率、设施维护情况、教师信息化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构建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出台教育信息化评估细则,用以指导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推进。三是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构建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等主体参与的教育信息化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后台监测系统和高效督导评价机制。

篇6:搭建供需平台推进精准扶贫

2016年是谷城县第12年开展“春风行动”,主题是“搭建供需平台,推进精准扶贫”。11年来,谷城县人社部门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调查,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就业创业培训、开展劳务协作、开展创业扶持等措施,在帮助劳动者求职就业、缓解企业用工短缺,激发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热情、促进本地企业改善用工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以万计劳动者在“春风行动”活动中成功就业创业,百余家企业找到了企业发展所需的理想人才。

突出服务精准扶贫。作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以及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厅、市委市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2016年的“春风行动”服务对象更加侧重于就业困难人员、精准扶贫对象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2016年年初,谷城县人社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就业援助月”、“返乡行动”暨“春风行动”活动的通知》,通过开展人力资源调查摸底,对上述人群做到走访到户、登记到人、信息入库,并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就业帮扶措施,扎实开展了企业用工情况调查,为开展大型招聘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招聘会当天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人员有500余人参与求职,152人达成就业意向。

突出互联网+春风行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线下”招聘模式(举行网上招聘和各类现场招聘活动),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平台。“中国谷城网”“谷城就业创业信息网”“湖北公共招聘网‘网上春风行动”专栏实时发布最新岗位信息和求职动态,所有招聘活动场次,进场企业信息、岗位信息一目了然,真正意义上实现劳动者足不出户即可在家求职。2016年谷城县人社局首次通过“谷城就业”“谷城培训”等官方微信,求职者只需轻轻一扫,就业创业政策、岗位信息、培训专业等相关信息“尽在掌中”,让求职者享受到更便捷的现场求职体验。

突出“返乡行动”常态化。为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就业创业,不断满足全县企业发展的用工需求,促进谷城经济社会发展,自2015年以来,谷城县人社局通过大力宣传我县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在社区、行政村设立咨询点为返乡人员提供服务,召开座谈会,发放“致外出务工人员一封信”等方式,增强他们对家乡发展变化了解,提升返乡就业创业的信心。据县人力资源市场返乡人员数据库显示,2015年初,全县登记外出务工人员近8万人,一年来通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介创业项目,改进服务方式等措施,截止招聘会前夕,全县登记外出务工人员已不足7万人,仅招聘会当天,进场求职返乡人员就有2000余人,占进场招聘总数的30%。

上一篇:爸,我想你了生活随笔下一篇:读写训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