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2024-05-09

写景课文:《观潮》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篇1:写景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写景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是一篇写景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一、解读文本,感知“天下奇观”

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奇”,作为主线始终统领全文。潮来之前,作者通过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潮来之时,作者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再现了大潮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精彩词句,提高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

2、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讲述描写“潮来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

二、创设情景体会“天下奇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

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更好地理解课文。

2、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

重点讲述课文最扣人心弦的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教学抓住了本节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3、品读赏析,感悟大潮的雄奇: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教学中,我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让学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语言的美。

篇2:写景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

【教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全文的重点―“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这对于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审美情趣的好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许多人习惯认为。这句话写出了潮来前‘。睁”的特点。和‘。潮来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仅这样理解还不够,还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匠心所在―那就是‘。越往东越宽”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为表现人潮的奇特、壮观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学情分析】

1.学生课下搜集了不少潮汐的资料。对大潮有所了解。

2.课文描述的“潮来时”的景象。学生很难见到。理解体会起来有一定难度。可通过反复朗读及观看钱塘江潮的录像。使学生置身其中。切身感受。

3.学生朗读描写潮来时的语句时。可能气势不够。老师应注意适时指导,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人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应重读“白色战马”、“飞奔而来”等词语。以突出大潮的势不可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

2.能力目标:积累运用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笼罩”、“屹立”等词语。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与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人好河山的热爱、赞美。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包括观潮录像、课文内容)。

学生:课前查阅搜集有关大潮知识的资料,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读书。诱导感悟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设计意图:从读书的形式到读书的内容都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读书、去感悟。

学生可能会说自己读愉的知识。如:“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海宁市盐关镇是最好的观潮的地方;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叙述的……学生也可能会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时,老师可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通过下面的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需要。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与信心。鼓励学生以学定教。

篇3:写景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韩中凌“: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一场实质性变革,在我县已历时10 年。这期间,我们努力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学生的自主批注,作为重建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的“支点”。赋予学生阅读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转变以往被动性、依赖性的阅读学习状态,力图把阅读变成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很多老师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一些突破。尤其是在第一课时的预习批注中,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独立完成课后思考题,已形成基本模式,并转化为学生的语文技能。但是,在运用批注深入解读文本上,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批注散漫,将课本空白处写得密密麻麻,却与重点无关;有的批注肤浅,只简单批些无意义语句或重复抄写文中内容;有的批注死板,如解答数学应用题。

“批注式阅读教学”应追求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性、差异性和批判性。下面,我们就以写景类课文为例,探讨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批注。请几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做法和经验。

何秀芳:我一直觉得写景类课文比较难批注,多数学生会只做内容上的分析,或单纯评价“美极了”,无法深入下去。对此,在预习整体把握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只批注一点:作者是怎样把景色特点写出来的。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批注导向,在阅读思考时必须关注作者的表达。比如《草原》这课,学生不但关注到了草原的辽阔壮美,还关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韩中凌:何老师的做法很好,一个明确的导向,会让学生将功夫用在刀刃上,有效解决批注散漫的问题。但要想真正深入下去,我们是不是还要引导学生应用恰当的批注方法,来更好地体会表达效果?这些年我们实践并总结了几种批注方法,如质疑法、联想法、解释法、补白法、对话法、欣赏法,等等。大家继续讨论,哪些方法适用于写景类课文,能促使学生的批注由肤浅走向深刻。

王宗华:我们班里比较常用的是联想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无话可批的现象。也就是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我给学生先后讲解过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移植联想。总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尽可能唤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从不同的侧面、层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会经常提醒学生联想课内外阅读过的文章、古诗词、歌词等来进行批注。如《草原》一课中的句子:“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并不要求学生说什么修辞手法,而是让他们批注出自己的联想。学生有的联想到了四年级学过的 《牧场之国》: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有的联想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的联想到歌词……这样以文解文,既互相印证文本,又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郭思奇:在学习写景类课文时,我会推荐学生使用补白法。也就是在文本的留白处,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补充内容加深理解;或直接模仿运用,迁移作者的表达方式。比如,“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学生发现了拟人的修辞后,我就要求他们结合前文,写写牛羊可能在回味着草原上的哪些乐趣。结果,学生的批注真是异彩纷呈:

“它们也被草原的美丽景色吸引住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凝望着明朗的天空,觉得自己就像天上的白云呢。心里想,这里空气好,青草好,河水好,简直是我们的天堂。”

“它们好像在回味青草的味道,那样香甜可口,鲜嫩多汁,实在是好极了。清凉的河水,比矿泉水不知好喝多少倍。就连小鸟的歌声也比歌唱家的动听。这里真是我们生活的乐园。”

“这大草原真像无边的绿毯,走在哪里都是这么舒服。饿了低下头就吃,累了躺下就休息,困了随时能睡大觉。”

这样的批注让学生有话可写,非常富有童趣和个性化,同时也进一步体悟到拟人手法对草原景色的表达作用。

何秀芳:郭老师的方法我们班也常用,但我觉得对写景文章的深入批注,还得首推欣赏法。欣赏是阅读中比较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不但要求学生有敏锐的语感,还要善于咀嚼品味。进入高年级后,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来培养学生敏锐细腻的语感。时间长了,学生就能发现一些明显的长短句结合、对仗工整、双重否定、排比、反问等句式的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修辞和极具个性的语言特点,也就慢慢有了文学阅读意义上的审美体验。

对于一些生动的表达,学生能模糊地感受到,但到底好在哪儿,却无从批注。因此,老师要教给他们批注的方法。比如我们班一开始时用了一个非常简捷的“填空公式”———作者用了( ),生动地写出了( )。

例如 《草原》中的这一句“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大多数学生的批注是:“作者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草原的广阔无边和一碧千里)。”语感更敏锐的学生的批注是:“作者用了(‘绣’字),生动地写出了(绿与白这两种色彩的主次及调配在一起的色彩美)。”“作者用了(‘绣’字),生动地写出了(草原景色的动态美。那样安静舒适的草原,有了羊群的走动,才生动活泼起来。羊群在用心地享受生活,也在用心地以自己的身姿装饰着草原)。”“作者用了(‘绣’字),写出了(羊毛和草都是毛茸茸的。草原实在是太像绿色的地毯了,所以羊群自然就像地毯上的白色大花。最奇妙的是这花跑来跑去,就像有人正在绣,还没有完工一样)。”

通过这样的赏析,“绣”的灵动,“绣”的形象,学生就真的体会到了。以后到了草原,可能会忘记许多有关诗文,但这个句子却会深深印在他们的心里。

韩中凌:几位老师介绍的方法都很好。我认为进入高年级后,还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批注。采用比较法做批注,学生会超越“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局限,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与课外同类文章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会有自己更为独特的见解,加深对作者情感和写作表达的认识。

比如《草原》一文,我们还可以引入以下两个文本:

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是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鲍尔吉·原野《静默草原》

草原上的草才是真正的草绿色。

不是都市工业污染的灰绿;不是乡村农业污染的土绿;不是园林移来植去的生绿;也不是尘埃与人眼中疲惫不堪,下过一千次水,褪过一百次色的旧绿。

那是一种灵醒的绿,一种每个毛孔都会出油的绿,一种恣情率性、肆无忌惮的绿,一种看一眼就会让人心旌摇荡的绿,一种整个生命都跃跃欲试地要从绿色中挣脱出来的绿。

没有什么地方的草会比草原上的草更像草。

草原是草的天堂。

草原是爱草人心灵的故乡。

———楚楚《草原散记》

学生会饶有兴趣地认真比较三个文本的异同,在对比中深入感悟。他们发现了三者都非常热爱草原,都在赞美草原的辽阔和绿,但关注的角度和采取的手法却各有各的巧妙。

鲍尔吉·原野作为一个蒙古族人,来到草原如同回家一样,他与老舍正相反,是印证了原有的阅读经验———“天,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呢,和草原哺育的万物一样,只能感到自己的渺小。楚楚作为一个城市人,她以女性观察的细致入微,比较出草原上的草才是“真正的绿色”。在表达上,三人更是大相径庭,鲍尔吉·原野像牛马那样,以原始的方式亲近草原,是粗犷的;楚楚则给草以灵性,“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只有草原上的草才能生长得如此自由。而老舍的明喻和拟人都是浅显易懂的,但又极形象生动,化平凡为神奇。他的“翠色欲流”“一碧千里”“绣”“回味”,都简单、平易,却又是极其准确、生动。这正是老舍的语言风格。

王煜雅:我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质疑,说明他的思考就有了一定深度。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给作者“挑刺儿”,采用质疑法进行批注。

比如《草原》这课,我给学生介绍说: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但是在本文中,他有些语句却写得前后矛盾。同学们,赶紧认真默读,看你能找到几处,画出来,并向大作家质疑。学生果然发现了以下语句: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一年级时就会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茫茫大草原上,老舍却说“并不茫茫”。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前面说“翠色欲流”就是没有流,后面又变成了“流入云际”,很矛盾。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什么都看不到,却又说看到一些小鸟,真是自相矛盾。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惊叹”还能“舒服”,到底是想“久立”还是想坐下?我觉得老舍有点无所适从。

这时,我引导学生二次批注:“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个名篇可真就有败笔了。事实上大家发现的这几个句子,恰是老舍用很独特的手法,写出了他这个北京人初来草原的真切感受。请大家结合全文,想一想看似矛盾的后面究竟是什么,把感受批注下来。”学生这次就更为认真地默读、思考、批注,在交流中达成共识:草原一望无际,视野是非常开阔的,而且天空明朗,空气清新,所以虽然一碧千里,却并不茫茫。“翠色欲流”是说小丘有着起伏的曲线,而草又绿得那样滋润、鲜亮,就像绿色将要流淌一样;向远望去,草原和天相接,就像绿色流入天际了。而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更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通过在课上比较,我发现采用质疑式批注,往往更能激发学生深入阅读思考,诞生个性化的见解。

篇4:浅谈写景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依托文本,理清脉络

文本是语言的运用形态,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挖掘文本蕴含的价值,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首先要从写景特征的角度不断聚焦、定位:这篇课文是属于哪一类写景课文?文本的特点是什么?《乡下人家》这篇课文跟一般的写景文章、游记文章不同,作者似乎没有特点的立足点,观察的顺序、游览的路线皆不明确,颇有信手拈来、随意取景的味道。但看似无序,实则有序,这“序”不但体现为描写的景物是从春到秋、从早到晚,也体现为从静到动、从物到人,还体现为从描述乡间人家景致独特迷人到展现乡间人家生活气氛独特迷人。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到文章这一“独特”之处呢?笔者是这样做的:

1.理清脉络,熟悉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初步感受乡下风情的独特和美好;再通读全文,说说每个自然段描绘的场景;试着用小标题概括1~6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最后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描述顺序: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有机结合,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互融合,体现了乡下人家独特的迷人风景。

2.对比分析,理清顺序。到这里,学生“理清”的只是《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最表层的叙写结构,而对这篇文章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并不知晓。所以,在梳理完文章的脉络之后要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按以下顺序来写:屋前瓜架图、花美笋冒图、群鸡觅食图、鸭子嬉戏图、门前聚餐图、夜静入梦图。如果改变这样的顺序,大家看行不?”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得出结论:如果不按这样的场景来写,就会同人观察景物的视角顺序相悖,文章会显得条理很乱。

二、关注文体,引导审美

1.创设情境,领略意境美。写景类的文章,如果学生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课文所描绘的景物的整体形象,就无从把握景物所体现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学时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形象、直观、生动地再现课文,让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中。教学《乡下人家》,可以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乡间风光图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乡村气息。文中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就是一幅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把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令写景美文的教学事半功倍。如教学“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可以采用“听声猜声”把学生引入情境“月夜虫鸣”的情境。

2.借助想象,探寻诗意美。很多写景类课文不仅“文中有画”,而且“文中有诗”。《乡下人家》也是如此,语言、场景都充满诗意。门前屋后,花儿开放,点缀着朴素的农家小院,它们朴实又华丽,默默开放又不失热闹。这种意境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相符;又如“鸭子嬉戏图”的意境与苏轼所写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相一致,这样的场景在文中比比皆是。如何让学生感受诗意的美?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说出了自己的眼前出现的美丽的画面,实现情境与文句的一一对应。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也会促使学生的阅读体验焕发个性的光彩。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美。很多文学作品对景物的描写,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在于表达情感。抒情才是目的。《乡下人家》,从屋前到屋后、从春天到秋天、从植物到人物,作者的描写中无不渗透着喜爱之情。“雨后春笋”这一语段的描写更是令人感受到春天笋芽的勃勃生机,从土里探头探脑,好奇地打量这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探”字,带来了多少喜爱和妙趣!教学时如何通过感情朗读来表现情感?笔者认为在指导朗读前,可先让学生通过换词比较(长、伸、露),感悟“探”字之妙;然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再通过评价朗读,不断提高,从而读出感情,读出妙处;最后还可以通过配乐朗读,读出情趣,读出精彩。

三、品词析句,习得语言

1.对文章中提纲挈领的句子进行研读。《乡下人家》中,“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教学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紧扣这个句子进行自主探究,启发学生质疑、释疑,去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美好朴实的生活。

2.对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进行赏析。一篇好的文章中,往往有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令读者印象深刻或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词语含义丰富,通常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教学时应当抓住这些字词句进行品味,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意境,习得语言。如《乡下人家》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动词“攀”“爬”进行赏析。先通过引读,着重读出这两个动词的重音,感受到瓜藤的无拘无束、奋力向上;再引导学生想象那长长的瓜藤、那绿绿的叶、那一种争先恐后、那一片生机盎然,从而品味出生机勃勃,体会这一“攀”一“爬”是以动写静,把这静静的藤蔓写出了动态感。还有本文拟人化的描写,更是让文章妙趣横生,也很值得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品出语言的魅力来。

四、读写结合,落实语用

教学写景类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非常有必要。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景物,也可挑出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再进行仿写等等。在《乡下人家》这一课中,可迁移的写法有:有序的描写、抓住景物特点、拟人化的语言、借景抒情等。可让学生在总结写法之后,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来学写。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一种写法,写好周围或自己熟悉的景物那也是好的,如果能够综合运用本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写法来写,那更是我们所期待的。在第二课时接近尾声之际,笔者结合“走进田园”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出课堂,真正地走进“乡下人家”,并布置以下课后作业:观察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的生活,以丰富生活体验,丰富写作素材。

不过,文章总是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还要因文而异,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其他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绝不能千篇一律。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

篇5:课文观潮教学反思

三、阅读表达释放情感的精华

〖片段五

师:学到这儿,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来给钱塘江观潮的客人当导游,我们先来设计一个开场白。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请跟我来,我会带你看个仔细。

生:游客朋友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是观潮最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哟。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威力无比,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江边。

师:相信你们都是合格的导游。现在就请你们给画面配上解说词,注意用上设计好的开场白。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一会看看哪个组说得最精彩。

(CAI课件视频:潮来时的过程。)

(生在组内练说。)

师: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当导游。

生: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你听到了吗?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了。那条白线移动得很快,越来越粗,横贯江面。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城墙。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你听,那声音快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游客朋友们,你们认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吗?

师:这位同学介绍得不错,用上了很多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更好了。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你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你听到了隆隆的声音了吗?那是潮水的声音。快看啊,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声音越来越大了。潮水越来越近了,请大家退后一点,注意安全。你看,江水就要向我们扑来了,好像要把我们吞没了,那浪潮多高啊!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现在,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颤动起来了。相信你们一定会终生难忘!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真让人感到震惊,难怪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生齐说。)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3、4自然段,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都学得不错。那么课文2、5自然段还写了些什么呢?老师想交给大家自学。你们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说说你的感想,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自学,自由讨论。)

生:我喜欢读“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层蒙蒙的薄雾”。这句话写得很美,钱塘江就像是一位身披白纱的少女。

生:我读了“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后,觉得钱塘江大潮的余波也非常的有气势。

生:老师,我想知道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知识锦囊,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自己在电脑里查找资料。

篇6:课文观潮的教学方案

目的:提高农村中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加深对《观潮》这篇文章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掌握并理解文章内容。难点: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应用于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时间:1课时

过程:

一、导言(插入主题幻灯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读懂、理解了这篇文章。为了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今天我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直观感受一下钱塘潮,并对这篇文章重新梳理一下,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同学们先来直观感受一下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插入图片7张)(插入动感短片感受钱塘潮雄伟气势)

(一)插图(钱塘潮的形成 解释2张)

(二)钱塘地势图直观介绍

(三)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①提问 雷霆 杨诚斋 艨艟 倏尔 僦赁 一舸无迹

鲸波万仞 罗绮 如履平地 善泅 (点拨)

② 重点词义(问——→答)

(四)回忆文意,逐句释义回味(4张)

(五)总结课文内容

(1)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2)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3)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4)写观潮的人数之多

二、发展与体验

(一)找原文填空

(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二)悟

钱塘潮为何如此雄伟壮观?

三、作业练习

1、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字词

席地( ) 文身( )

是 ( ) 虽 ( ) 标枪( )

2、解释下列词语:

1、既望:农历十六

2、略:一点点

3、逝:去,往

4、方:当……时

5、文:画着文彩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7、倏尔:突然

篇7:语文课文《观潮》的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观潮》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引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熟悉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⑴、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工具书的方法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

⑵、用笔画出你在查阅了工具书后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不懂的语句。

2、结合课文中的解释,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⑴、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难字、生词和较难的语句。

⑵、强调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出:来到。

倏尔:一会儿。

皆:都。

略无:毫无;略,大概,大致。

夸能:夸耀才能。

3、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掌握课文脉络

1、请学生示范朗读文章,其他学生思考:

⑴、写钱塘江潮的语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出具体写潮水的语句,读一读。

⑶、说说自己读后对钱塘江潮的认识。

2、默读课文其他段落,引导学生拓宽对“潮”的界定:

⑴、课文其他段落是写什么的.?

明确:

①、水军在潮里演习;

②、吴中健儿溯迎弄潮;

③、江边喧闹的看客。

⑵、也可用带“潮”的词概括形容这三段文字的内容:人潮

四、两相比较,体味观潮以外的内容

篇8:例谈写景记事类课文的教学

瞻景:感受景物的优美形象

这类课文大多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景物是课文叙述的主要对象。因此,把握这类课文一般可以从物入手, 聚焦中心词句,把握景物外在特点,从外形和生长特点等方面感知形象,通过有层次的阅读,读活、读厚形象。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可以从课题导入,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说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留给人们的印象,从整体上把握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然后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抓住“课文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树的蓬蓬勃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语句进行交流。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感受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情感,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在此基础上抓住 “无论……总是……”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樟树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更深一步体会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把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读得更为丰满。

忆事:领悟独特的表达方法

这类课文是将景、事、人三者融合在一起来叙述的,景中含事,事中有人,事是景与人联结在一起的桥梁。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感受景物形象的基础上,自然走进往事之中,感受动人的故事;在品味故事的同时品味语言,抓住关键词句,理清课文线索,领悟课文表情达意之法。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写物是形式,写人是目的,物与人形成了本文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又是通过两件事情串联起来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抓住第一件事情中反映主人公心理体验的关键词“舍不得”进行品味,由物到事,了解宋庆龄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舍不得”的,很自然地生发出为什么舍不得樟树的问题。在问题探究中回顾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香气能够永久保持的内在蕴涵,由事及人,把樟树和宋庆龄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物的形象走进人的形象之中,然后抓住后人瞻仰故居并和樟树留影这件事情,引导学生在领略作者由叙写樟树到睹物怀人的行文结构的同时,深化对树与人形象的理解:明白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由樟树走向宋庆龄,走向游人,走向读者,走向生活。

怀人:学习故人的崇高品质

这类课文大多是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学生学习这类课文不仅仅要了解景物的特点,更主要的是学习蕴涵在景物和事情中的主人公为人处世的高贵品格。教学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描写景物和叙述事情语言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主人公的形象,将主人公的品质景物化,将景物人格化。一般可以采用三读展开教学:初读,了解课文记什么事,写什么景;再读,发现事不仅仅是文本表面所述之事,还有衍生的事,景不仅仅是课文所描写的一种景物,还寄托一种志向或抒发一种情怀;整体回读,感受到事还是事,不过是寄托着一种情怀的事,事与情相融,景还是景,不过是表达志向的景,景与人合一。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从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来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读课文后,学生容易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以及樟树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也容易知道樟树的高贵之处,但对景与事所蕴涵的情怀还不能理解。这时,可以引领学生仔细品读景与事,明了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深深爱着的樟树。在品读中发问: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不仅仅从樟树本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来思考,还要联系宋庆龄生平事迹来思考:宋庆龄和樟树有哪些相似之处?为学生打开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宋庆龄和樟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她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精神让敌人望而生畏,她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永远不变。最后运用动情诵读、圈点、批注等方法进一步品味出树即是人,人即是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是宋庆龄同志的化身,人们和樟树留影就是在缅怀她,学习她樟树般的高贵品质。

寻影:追求理想的文化向度

教材不仅仅是用来传播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也是播撒文化的载体,更是一个美丽的倒影。学生阅读教材的终极意义就是阅读自己。因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视野去审视这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借助文化的光辉透过景、事、人,使学生发现和欣赏文化生命的透明性。学生在瞻仰景物、缅怀故人的同时,沿着怀念文化的足迹,解剖自己,抚慰心灵,获取强大的精神动力,努力追寻开启智性和人格发展的新维度,在教材这个倒影中看到自己所应具有的文化视野、精神高度和生命境界。在学习主人公那立身处世精神的同时,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寻找到自己的文化趣味、文化人格、文化精神和文化品质的影子,享受美的人生。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的最后说人们在瞻仰故居的同时,总爱在樟树前留影。读了这段话,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人们希望留下什么影子?通过品读,学生应当明白,在人们的心中,这已经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在它们身上看到了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身正气的影子,人们在这里留影,就是在追寻这种文化的影子,希望守护和发扬这种文化性格,并在这种文化向度下寻找到自己的影子。(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篇9:四年级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记重点字词;

2、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3、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方面

1、朗读正确的翻译本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创作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能力目标。

策略与方法:讨论式、启发式、分析。

【教学过程】

一、激趣释题,教师朗诵课文

目的: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同时创设情境,激情入境,让作品感染学生,训练听、思、说能力。教学手段:用音乐伴朗诵。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范读课文。听读思考。

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

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板书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追问: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什么叫天下奇观?

二、理清文路,分段精读

目的:知道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时间顺序写的,并按照这一顺序正确地给文章划分段落。理解各段主要内容,并能抓住要点准确概括段意。

步骤:

1、理清文路,划分段落。

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默读一遍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

2、分段细读,学习第一段。

方法:默读。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学生应弄懂,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描写了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这是主要的)

要求学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

学习第二段。

目的:理解作者由远及近,从声、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力,激发学生赞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质疑探索法、组织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和边议边读。

教学形式:学生自学、小组议论、全班讨论三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⑴ 指名学生读第二段。

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读后引导学生依次讨论这两个问题。

通过讨论明确:

① 作者是按照远稍近再近更近的.顺序写大潮中景象的。

② 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来描述大潮的。

⑵ 启发质疑:

让学生提出初读时不懂的问题。

⑶ 导入学生自学: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潮那种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生动、形象而又逼真地描述出来的,请你们仔细地阅读,很好地体会一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议论。

⑷ 组织学生讨论。

边讨论边自由读。

需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① 大潮从远处出现,人们看到了什么?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② 横贯是什么意思?

③ 形成一道白色城墙是什么景象?这样比,说明了什么?

④ 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是怎样的景象?

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表现出什么?

⑤ 大潮由远及近,从声音、形状上的发展是怎样的?

⑥ 刚听到大潮的声音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刚看到大潮的样子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大潮越来越近时,人们闻其声、见其形后心情又怎样?

⑸ 理解后朗读。

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录像听读。再次感受大潮的美与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⑹ 概括段意:

谁能用一句话把潮来时声音、形状由远及近的发展表述出来。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学生读。

2、理解风号浪吼、涨等词的意义。

3、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段意。

4、小结。

如果你是一个观潮者,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你会感到怎样?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是啊,同学们还曾记得吧,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雄伟壮丽的瀑布;四季如画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四、再读全文

篇10:课文《观潮》教材解析

1、层次结构: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2、《观潮》的内容及语言描写的特点:

本文虽只有二百多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受到美的陶冶。

篇11:观潮课文反思

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如课文语言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对课文中的新词,我们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篇12:写景类课文单元导读课初探

一、单元整体解读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单元进行整体解读。教师在把握编者对这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的情况下解读每篇课文,做到居高临下、前后联系地解读每篇课文。

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以“景秀中华”为专题编排教材。其中,《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为自然景观,《莫高窟》为人文景观。三篇文章的辞藻很华丽,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黄山奇松》和《莫高窟》写法上还有以下的相同之处:(1)文章为总分总的构段方式。(2)《黄山奇松》在介绍黄山松的时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莫高窟》在描写彩塑和壁画时也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这种写作方法和四年级时所学的《泉城》是一样的。而《黄果树瀑布》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和四年级所学的《九寨沟》的写法是一样的。

二、设计单元预习单

对于刚接触单元整体教学的学生来说,教师有必要给他们一个支撑,让他们清楚地知道预习时要做什么,怎么做。所以,单元预习单应运而生。

在教学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时,我是这样设计预习单的:

(一)课文直通车

1.一读:浏览课文,说说每篇课文给你印象深刻的景物是什么?你最喜欢哪篇课文?

2.二读:扫除“拦路虎”。教师从音、形、义三个方面罗列词语帮助学生学习,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补充。

3.三读:根据教师的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描写重点。

(二)课外照明灯:提供与这三篇课文相关的内容、推荐相关的网站。

(三)质疑问难:写出自己在预习了这个单元后,心中的一些问题。

预习单是针对刚接触单元整体教学的学生而提供的一个扶手。在长期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会渐渐具备单元整体预习的能力,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个性的预习单。

三、单元导读课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教师以预习单为依托,展开单元导读课的教学。单元导读课的目标应有以下两点:1.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初步认识,撰写单元导语。2.质疑问难,导学导教。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导读课,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整体感知,激发兴趣

1.指名交流本单元由哪些课文组成。

出示一系列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个景点,说说看了这些图片以后的一些感受。

2.抓住重点,积累词语。

对预习单上的“三读”进行反馈。《黄山奇松》重点描写了三大名松;《黄果树瀑布》重点描写了瀑布的样子和声音;《莫高窟》重点描写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引导学生结合预习单,对词语進行分类。如《黄果树瀑布》中形容声音洪大的词语有哪些。

【设计意图:写景类课文通常运用大量的辞藻来形容景物。因此,引导学生按类别整理本单元词语,有助于学生对一类词语的积累,同时也为下面单元导语的撰写奠定基础。】

(二)提炼主题,撰写导语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小组拟定单元主题。

2.以刚刚积累的词语为依托,为这个单元写导语。如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景秀壮丽!你瞧,黄山上的一棵棵松树形态奇特、生机勃勃;莫高窟的一尊尊彩塑惟妙惟肖、精妙绝伦,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宏伟瑰丽;你听,黄果树瀑布那轰鸣的水声,气势磅礴!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就请走进第五单元吧!

3.实物投影学生的单元导语,师生互动,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人教版的教材在每一单元前都有一段导语,对即将展开学习的单元进行导航、目标定位等,而苏教版的教材没有。所以教师更应在单元导读课上让学生尝试来写单元导语,让学生学会站在单元的角度上看文本,对整个单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质疑归类,解决问题

1.投影出示课前根据学生预习单罗列出来的问题。

2.把这些问题分成三类:(1)关于整个单元的; (2)关于单篇课文的;(3)需要课外查资料的。

3.解决一些关于整个单元的问题。如学生提出问题“这个单元的课文在写法上和以前学的写景类课文《泉城》一致吗?”

【设计意图:导读课上学生提出的一些对于整个单元的问题,要适时地进行交流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时的单元意识。但不是所有的关于单元的问题都要放在导读课上解决。例如学生提出“本单元课文和四年级时学的写景类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类提升性的问题就要在单篇课文教学结束之后的单元总结课上来解决。】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并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和初级求知欲望,促使其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在“部分感悟”学习活动之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长期如此,循环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学习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篇13:观潮课文分析

【层次分析】

第1段写海潮之雄。开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先声夺人。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出之,简短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最后用杨万里的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第2段写演军之威。开头仍是一句总述,说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教练水军。然后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却生动描绘了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第3段写弄潮之勇。这时潮水已经来到,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时也从侧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

篇14:观潮课文反思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第一课时教学

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节课,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第一节课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在第二课时。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是错过了学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这节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安排第一课时,并且直奔主要内容的教学,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以上这些成功的经验,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坚持,并且还要努力创新。

在这一节课中也还存在着不足,留下了一些遗憾:

篇15:课文观潮的教材理解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理解重点词句。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理解本课作者听其声、观其形、察其变、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

老师:优优好!今天我们学习《观潮》一课。

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优优:本文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读了使人如临其境。我对这课书的生字进行了预习,请听汇报。

学习生字

本课共有生字13个。在这13个生字中,读音易错的有屹yì。

本课生字中的“镇”“罩”“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涨”不读“zhàng”。“屹”的右边是“乞”,不要写成“气”。“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镇”的右半部里边是三横。“颤”注意左半部的写法。

老师:优优说得对!下面找出一些组词练习来考查一下你的掌握情况。

优优:请老师检查:

潮(大潮)具(具体)屹(屹立)

朝(朝阳)据(数据)吃(吃饭)

沸(煮沸)优(优秀)涌(涌来)

佛(仿佛)犹(犹如)勇(勇敢)

余(余数)灰(灰色)张(张口)

与(与其)恢(恢复)涨(涨潮)

老师:优优做得对!你在预习时有没有不理解的词?

理解、积累词语

优优:对于不理解的词,我已查了字典请看:

天下奇观: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这里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钱塘江大潮,有如万马奔腾,成为自然界之壮观。

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声鼎沸:这里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横贯:横着涌过去。

犹如:好像、如同。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崩裂,用于形容巨大的声响。

漫天卷地: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随着风浪翻卷的情景。

段落与中心

老师:本文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第一段(1):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2):讲潮来之前的景色。

第三段(3-4):写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5):讲潮头过后的景象。

优优,请你谈谈对以下几个重点句的理解。

重点句解析

优优:

1.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2.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身临其境,充分体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真是“天下奇观”。

老师:优优说得好!下面我们来看课后作业,请你谈谈对课后作业3和4的理解。

课后难题解答

优优:

1.

思考练习3,按课文内容,先填空,后说好处。

这句话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写出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的来到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的声响。运用比喻方法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2.

思考练习4,摘抄文中的四个字词语。

篇16:写景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初中阶段的第一篇写景文言文就是三峡,郦道元的三峡为我们展现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体现出作者对那自然画卷的神往。作者的语言相当凝练,而且水经注明明是一部地理著作,却彰显了作者厚重的文字功底,三峡之美,我们无法亲见,但是郦道元如何用如此简短的语言描绘三峡的壮阔宏大,无疑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住了三峡的景物特色,即山和水,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屡见不鲜,那郦道元又怎样把三峡的山水写的别具特色呢?他先大笔勾勒出七百里三峡,峡长、岭连、山高的整体形象。再细笔勾画夏春冬秋不同季节的景致,要说三峡主要景物也无非就是山和水,但是郦道元却把同一地的同一种景物放在不同的季节中去体现它的特色,比如说水,夏天是:“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就变成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从狂放到安静,从湍急到停滞,再说即便是春冬之时作者又不甘于纯粹的安静,还要用悬泉飞瀑去点缀,看似矛盾,实则又映衬出秋之三峡的宁静可以说郦道元对三峡水的描写特色鲜明而又收放自如。

再如写山,这位地理学家,除了在开头给人留下它高峻连绵的整体印象,还不满足这山的个性,于是在后文中写到春冬秋季的三峡,又抓住三峡的山的伴生景物,如怪柏、山林猿啼,这些景物又与之前的三峡整体风貌相互呼应,正是因为三峡山高岭长才能带来高猿长啸,空谷传响的效果。这里的景物描写可以说依然凸显了景物特色,但这种凸显没有开篇那么直接,显得更耐人寻味。同时,这让三峡的秀美多了几分凄清,于是作者不失时机的引用了一首渔歌“猿鸣三声泪沾裳”。此情此景生此情,寄情于景自然天成。

既然提到《三峡》,不由想起他的姊妹篇,同样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的《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也是一个诗人,所以用极其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富春江山水的秀美。同样是写山水,因为地点不同,心境不同,所以笔下的山水也不同。吴均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为自己写的山水打广告,告诉我们他主要要绘一绘富春江山的奇水的异。

无均的水异在何处?清澈湍急。这不足为奇,我们知道前面三峡的水也有此特点,于是吴均又用游鱼细石来点染水的灵动和生气,但想想我们为何能见到游鱼细石,这又再次从侧面突出了富春江水的清澈,可见,吴均时刻谨记抓住景物特色啊!同时富春江的山与三峡的山也有相似的地方,高峻,但不同于三峡之山的怪柏猿啼,这里是泉水作响,好鸟相鸣,就冲淡了三峡那种凄清的猿鸣,即便吴均再写到猿则百叫无绝,蝉则千转不穷,似乎也更多感受到的是富春江山水的奇异,引得动物都为它歌唱,所以没有郦道元的淡淡感伤,面对吴均的富春江山水,作者更多的情感还是乐不思蜀,于是作者不失时机的吟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然而此句一出,又不单纯是对自然美景的流露,又传达出几分淡泊名利避世归隐的情味。自然美景与官场仕途,哪一个更有吸引力,吴均在自然美景中做出了情感抉择,同时想想这里又与前文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遥相呼应,那正是作者向往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流露。理解了这些,我们对作者委婉曲折的情感就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既然是提到山水,我们又不能不说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小石潭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寄托了作者凄切抑郁的情感。就是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探究它的成功还是不外乎笔者前两篇例文提到的“抓住景物特色”以及“寓情于景”,作者写小丘,写竹林,写水声,为了千呼万唤使出来,凸显小石潭。为了体现它的静谧他先声夺人,未见小潭先闻水声,又抓住水清石奇的特点吸引读者眼球,柳宗元不满足于景物的静态,柳宗元又去细描游鱼儿的形神变化,而巧妙的是看似写鱼,实际依然在写水,依然突出水清,这與吴均的富春江水之清澈,有异曲同工之妙。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感情。因为有好景致所以有好心情,而观鱼后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作者则感到这风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因为坐下来想起个人的贬谪经历,所以心情开始抑郁忧伤,这似乎与前文的“乐”相矛盾,而细细品来其实柳宗元自始至终都是抑郁的,奔小石潭来为何?无非是为了借助美好的景物排遣这种抑郁,他以为会忘记仕途的不如意,然而事实证明,欣赏美景的快乐只是短暂的,“心乐之”只是文章情感的表象,或者说写景抒情文的情感可以在主流情感的包围中呈现一定的变化。

再如,岳阳楼记中,作者传达出的情感也并不单一,缘何?阴雨天登上岳阳楼,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此景必然生悲情,晴朗天,登上岳阳楼,收入眼底的是“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喜两种情感对比,这又再次印证了即景生情,这是初步印象。回头来看,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中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好心情,所以我们佩服王国维的精炼概括:“一切景语皆情语。”甚至可以理解,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大家写景都是情在其中的,有的单一有的丰富,有的富于变化,感情是抽象的,而景物是形象的,所有的写景文最终目的都要达成表达或者抒发某种情感,这又回到了写作的本真,写作无非是为了怡情,为了抒怀,喜怒哀乐凭空抒来,总有点无病呻吟,有了景物依托才感觉灵肉统一。也许,我们倾其一生的积淀,也无法达到古人写景抒情的高度,但是,不管是郦道元,吴均,柳宗元还是范仲淹,或者陶渊明袁宏道等等他们即便朝代不同,经历不同,游览的景物不同,却都用他们的文章在诠释着什么是抓住景物的特色以及寓情于景。这里笔者,收集了若干学生习作,选取有代表性的十篇,谈谈学生对写景文抓住特色与寓情于景的一些得失,与同行分享。

初中语文课文上的写景抒情文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罗列,综上所述,写景文言文的核心旨意无外乎抓住景物特色以及寓情于景,我们学习这些文言经典最终希望学生能领悟其精髓,最终运用到他们自身的写作中去。为此,我要求学生在了解这些文言文之后,也能写写自己的旅行经历,记景抒怀,不求流传千古,但可以“以我手记下旅途中的风景,书写下旅行中的真实情感”,让旅行变成一种阅历和财富,去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愉悦。

篇17:观潮课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翻译】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十多里的地方里,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路上堵满了车马,食物和别的各种东西都比平常贵上一倍,而租赁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赏析

本篇选自《武林旧事》卷三。《武林旧事》一书系周密于宋亡之后所写,内容主要追记南宋岁时风俗、市井琐细,兼及游观之盛、娱乐之资,相当详备细致;而渗透于其中的,又是一种“恻恻兴亡”的盛衰感慨。

本篇主要描绘“钱塘观潮”的盛况。对此,另外几部杭州的风俗志(《都域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和《梦粱录》)都先已有过记述,不过都远不如此文生动形象。全文可分四层:

第一层写潮来之状。它用动态的“镜头摄像法”描写了初来之状(“仅如银线”)、既来之状(“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又配之以“音响效果”(“大声如雷霆”),收到了文字尽管简约而令人视听不暇应接的艺术功效。

第二层写教阅水军的场面。其中的“场景”又多次转换:先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和乘骑弄旗、舞刀弄枪于水面的雄伟场面;接着写两军(假设的军事演习)交战、硝烟弥漫的场面,最后写烟消波静、“敌船”匿迹的场面。使人如同亲眼目睹这一番水战那样,感到十分真切。

第三层写“弄潮儿”的竞技,他们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相逆潮而上;虽于鲸波万顷之中,却能不湿旗尾!读后使人为之咋舌鼓掌。

第四层写杭州市民和皇室的观潮情景,其中突出描写了杭州城的豪奢:请看,江岸十余里间,触处珠翠罗绮;而皇帝在“天开图画台”上观潮,远望去简直就像是在神仙台上那般。读到这里,虽然文字嘎然而止,但周密在提笔追忆往事时的那种“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的兴亡盛衰之感,却又“言在纸外”地悄然升起矣。

总观全篇,尽管篇幅不长,而场面热闹、内容丰富,这大大得力于周密善于剪裁、善于描绘的文字功力。首先,它剪裁得当,叙写井然,给人以场面多变而层次井然的印象,其次,它语言简练,却又描绘细致,又给人以“尺幅之中层千里之势”的艺术享受。应该感谢周密,他给我们留下了这幅13世纪南宋优美的杭城风俗图画。

周密

上一篇:读《体育新课程》有感下一篇:外国做客赴宴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