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英语专题复习

2024-05-24

最新高考英语专题复习(通用8篇)

篇1:最新高考英语专题复习

2013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最新试题精选单项选择专题训练

(解析版)4

1-.We began to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ate 1970s.,there have been great changes in the country.A.As a result ofB.As a resultC.First of a11D.After al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固定词组,D.After all毕竟C.First of a11首先A.As a result of„的结果B.As a result结果,句子意思“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开始对我开放,结果在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变化”

考点:考查固定词组

点评:固定词组是高考常考内容,本题注意固定词组As a result of和 As a result的区别,要求考生平时多记固定词组

即学即练:I’d almost given up hope of finding a car I liked, and then suddenly this one_________.A.turned over B.turned downC.turned on D.turned up

选D

26.Sun Yang, a young Chinese swimming talent,several gold medals before the 2012 London Olympics.A.wonB.has wonC.had wonD.were to win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时态,由后面的时间状语before the 2012 London Olympics,可以知道时态,所以选C,句子意思“孙阳,年轻的游泳天才,已经赢得2012论断奥运会以来一些金牌”

考点:考查时态

点评:考查时态要抓住时间,这题有明显的时间状语:before the 2012 London Olympics所以很简单,再就是结合上下文

即学即练:The inner connection for the entire area _____when there was a sudden power cut yesterday.A.lostB.was lostC.had lostD.had been lost 选B

篇2:最新高考英语专题复习

(解析版)6

1.On the way home,sky grew dark, andcold rain began to fall.A.the;不填B.不填;theC.the;aD.不填;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冠词,第一空特指我们在回家的路上看见的天空,属于特指,故使用the;第二空a cold rain泛指一阵冷雨。故C正确。教育:在我们回家的路上,那个天空是黑色的,一阵冷雨就要下了。

考点:考查冠词

点评:冠词的考查集中在定冠词the表示特指,不定冠词a/an表示泛指;以及冠词的一些特殊用法和固定词组如all of a sudden等,还有一些不使用冠词的情况,如抽象名词,物质名词前面就不要冠词。

2.—What’s that noise, John?

—Oh, don’t you know that the school library?

A.is rebuiltB.is being rebuiltC.was rebuiltD.has been rebuilt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时态。教育:—John,那是什么声音?—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正在被重新修建吗?根据句意说明是在说话的时候正在进行,正在发生的事情。故使用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故B正确。

考点:考查时态

篇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之我见

一、要重视双基

在专题复习时, 应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机地贯穿到每个专题中, 既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又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提炼、合成, 不断丰富解题思想和方法.数学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不断累积和深化, 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踏踏实实夯实基础, 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要求.每年的高考题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基础题, 但不少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理解不透彻, 乱套乱用公式, 计算能力差, 失分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第一轮复习时部分学生急于求成, 舍本逐末, 没有落实到实处.因此要搞好专题复习, 提升能力, 每个专题中的基础知识部分要讲到位, 讲透彻, 力争每个知识点都过关, 同时把各个知识点链接起来, 环环相扣,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要重视课本

在专题复习时切忌抛开课本, 一味追求难、偏、怪.高考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根据一个主体、两个方向的原则进行命题.主体就是高中所学的教材, 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然后在此基础上浓缩提炼、组合加工和迁移延展.每年的高考题有不少题或直接取自课本或稍加改造而成.如2012年全国卷文科数学中第1, 2, 4, 5题, 第13~16题, 理科数学中第1, 3, 13, 14, 15题, 这些题都可以直接在课本中找到其原型.所以在专题复习时, 要紧扣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将教材中的知识、方法移植到专题中, 找出解题规律.要利用好教材, 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将课本主要知识进行全面梳理, 将定理、公式及例题的推理过程和解答过程弄懂弄透, 并结合对应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2) 在专题训练时, 将发现的问题、缺陷再回归课本中重新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薄弱环节及易错点, 查漏补缺;

(3) 不拘泥于教材, 应活用教材, 要从教材中找一些典型例题、习题进行变式练习, 同时也要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搜集一些与课本背景相关的题目, 然后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以提高应变能力;

(4) 应从课本中学习解题的规范性, 解题的基本步骤、语言、符号的描述应与课本相符, 解答过程要有理有据, 简明扼要.

三、要注重通性通法, 淡化技巧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现象:高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 但面向大多数学生, 不片面追求难、新, 考题贴近学生实际, 难易适中, 大多数题目都能用平时所学的基本方法去解决.因此在专题复习时, 应大力提倡通性通法, 对一些过分依赖技巧的题目应适当舍去, 亦不要求学生死记技巧, 滥用技巧.对高考中常考的通性通法, 要花大力气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做到熟能生巧.此外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通性通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只有平常在复习备考时心中有数, 在高考时才能成竹在胸, 考出理想的成绩.

四、要根据高考题型选择专题

高考中代数、几何、三角的题型每年大体上都保持稳定.其中代数常考函数的性质、导数的应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学归纳法;解析几何常考圆锥曲线的定义、离心率,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圆的方程及圆锥曲线方程;立体几何常考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关系, 空间角;三角常考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恒等变形、解三角形.因而在专题复习时, 应针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及结构进行分析, 选取的专题应大致与高考题型接轨.在主观题上, 尤其要加强解三角形、概率的应用, 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关系,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求法,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及最值问题, 韦达定理的应用, 导数的应用,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与不等式等方面的专项强化训练,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专题复习选题要典型、有代表性

在专题复习时, 对每个专题的题目选取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方面, 通过对所选题目的精讲, 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传授给学生, 激活学生的潜能, 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互相探究, 共同提高;另一方面, 通过对所选题目的精练, 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数学方法、技巧, 逐渐形成认真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如果专题所选题目过于繁杂冗长, 则无法及时进行第三轮复习并通过综合演练来检验前两轮复习的效果, 无法及时反馈信息, 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大量繁杂冗长的题目使学生疲于应付, 无法及时吸收、消化、反思和评价, 实在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六、专题复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专题复习中, 题目的选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难易适中.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够强, 水平参差不齐, 则应该选取一些中等难度或偏易的题目, 这样大多数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基本掌握, 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 有成功感.如果学生整体素质很高, 则应该选取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 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能进一步扩大视野, 迈向更高层次.所以在专题复习时, 要因人而异, 合理调整, 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

篇4:最新高考英语专题复习

考情分析:

1)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能测试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高考必考内容且有加大测试力度的趋势。研究近年高考试题分析如下:

①选材贴近考生实际生活。所写内容皆为学生熟悉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利于学生表达。

②文体类型丰富。近年高考主要考查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种文体。尤其是自分省命题以来打破了应用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加重了对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考查。

③命题形式多样,但相对稳定。题型主要为提供中文或英文提示的控制性作文,如:看图作文,图表作文(表格作文),以及提纲作文,但近三年还出现了以北京卷和上海卷为代表的开放性作文。

2)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考查要点:

①准确运用语法、词汇、拼写、标点。

②使用某些句型、词组,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③写出易懂的短文。

3)书面表达的评分原则:

从四个角度,按5个档次给分,先选定档次,然后再作微调。词数是一个方面,不在这个范围内要扣分。评分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内容要点(content points)。

②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看潜能有多大。

③词汇和结构的准确性(Accuracy of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s)

④上下文的连贯性(coherence)。

拼写和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来予以考虑。书写较差,以致影响交际时,先降个档次。各档次都有一个给分范围。

这样让考生能高则高,好的东西尽量多写,敢写,不象过去那样拿保险分。

方法技巧点拨

一、写作前:

1.看题目,审体裁

作文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故事、应用文(如书信、日记、便条、通知)等,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定体裁。

2.定时态,审人称

(1)记叙文、日记:过去时

说明文、书信: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

通知:将来时

(2)有“假如你是……”用第一人称,看图作文如果没有“I”,用第三人称。

3.审格式

注意日记、书信、通知、便条的格式。

二、写作中:

4.写出关键词或句

高考评分分为内容和语言两项,目前基本两项结合。语言分错写、影响表达,有错但不影响意义的表达等几个方面评分,内容漏一点扣一分。所以,写出关键词,就不会漏内容,更不会离题。

5.确定句型,扩展句子

(1)虽然对初学写作的同学不提倡用结构较复杂的句子进行表达,但我们应该理顺思路:“什么时间、在哪里、谁(与谁)进行什么活动”,而英语顺序刚好相反。

(2)恰当正确地运用“单词+介词短语”或“单句+非谓语结构”来表达多层意思,从而避免相同主语的单句重叠和堆砌,以及选用谓语动词而出现的时态和语态方面的错误,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写句子时先找出主干,确立框架,补出支干成份。首先,写出句子的主干,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基本框架;然后,依据这一框架,补出支干成份。这就好比美术中进行素描一样,首先勾勒,然后细描。举例如下:

“他不久就意识到饥饿只是他所访问的非洲国家的问题之一。”先找出主句的主干:他不久就意识到……

He soon realized that…

并确立宾语从句的基本框架:饥饿只是……问题之一。

Hunger was only one of the problems…

然后补出支干成份:He soon realized that hunger was only on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African countries which he visited.

6.巧用连接词,平滑过渡

根据其内在联系或谈论的先后顺序将内容要点进行适当调整,使体裁的格式同题目要求一致。为了使句与句之间过渡自然,适当加一些表示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的过渡词。

7.灵活处理难句,避难就易

碰到难句要学会转弯,用另一种方式,简单明了,正确、宁精勿杂。

8.按部就班,全面即可

不要“添枝加叶”,不要随意发挥延伸。

9.把握字数,书写规范,注意标点符号,不用缩写词(如sth., sb.等)。

三、写作后:

10.反复认真检查,修改错误。

(1)要紧扣主题,看要点、内容是否遗漏。

(2)体裁、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3)字数。

(4)拼写、时态、语态、语气、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冠词等运用是否准确。

四、建议:

(1)每个句子之间不要长于两行。用你感到舒适的句子。如果你不知道你用的句子结构是否合适,最好别用,把它变成简单句。

(2)选用自己比较熟悉的词和句型。用你懂得的单词,不要自以为是,似是而非的词不要用。

(3)时间安排:审题3分钟;打草稿、修改15分钟;誊写5分钟;检查2分钟。

(4)解题注意点

无论高考书面表达题属于何种体裁,提供什么样的试题说明,把握如下几个方面,是获得书面表达试题高分的有效措施。

1)紧扣主题,慎重发挥

高考书面表达试题的评分标准是按照要点给分,按大错的数量来确定档次的。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紧扣主题,不要随意地去发挥,不要写与主题无关的句子。只要围绕文章的主题,把要求的所有要点概括到文章中去就行了,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2)选用常用词汇、短语

写作中,有时某个词、某个句型记不起来了、生疏了或是混淆了,这时就要尽量回避,改用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词、短语或句型,尤其要选用积极的动词。一般来说,高考书面表达首先要选择、朴素、准确的大众化词语,避免使用冗长、故弄玄虚的词语。因为高考书面表达的首要标准是看文章能否达意,不出错误。同时不要重复使用词汇、句式。

3)多用短句,慎用长句

高考书面表达只要求写出100字左右的短文,所以在写作时,尽量多用短句来表达,因为长句要求语言技能较高,很容易出现非限定性动词的时态、语态、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不一致等错误。既不要选复杂的句子,也不要没把握地使用省略。

4)巧用转折词和总括词

准确使用承接手段才能使意思顺接流畅,否则就难以构成语篇。有转折词语,能帮助读者理清文章的思路。如看到therefore和so 这样的词语,就知道是因果关系;看到but和 however 这样的词,就知道是转折关系;看到later和then就知道是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中只有注意巧妙地使用这些转折接连词,才能更有效地承接上下文,才能更有效地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5)要点齐全

有些书面表达需写标题,不少考生因审题粗心而漏写。不少应用文需要正确的格式,如通知开头常需交待通知对象;日记开头常需交待时间和天气;信件左上角必须注明写信人的地址和写信的时间,下一行要顶格写上称呼,正文结束后,要有结束语,并签名。正文要点要一一落实,不能遗漏。考虑书面表达时应把握不多不少的原则,即不该写的坚决不写。因为言多必失,写对了不加分,但写错了却要扣分。

6)熟练运用书写技巧

参加考试的学生一般书写已经定型,临场提高的可能性不大。但临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字母规格大小一致,不要为了赶时间,龙飞凤舞,大小写不分,高低不一;②力求做到书写斜率一致;③保持左右两端上下行对齐,段落开头缩进明显;遇到写错的词,不必抹擦,只要画两条横线就可以,既不影响老师阅卷,也不影响美观。

7)为了在书面表达题材中多得分、少扣分,考生应清楚得分失分的原因:

①扣分原因

写一篇(事先背好的)与之不相关的短文,一分不给。

句子构架搭不起来,意思表达不出来。如:He went family.

行文不连贯。如:人称使用前后矛盾,词出现频度过高,不会用连接词语等。

缺少谓语动词。如:He very happy very much.

拼写错误,书写潦草到无法看清、看懂。

语言不得体:不看对象,不看场景,用语不当。

标点混乱,人称代词及时态、语态乱用。

内容要点不全,缺项,整体结构不完整。

文段多于或少于规定的字数(100词左右)。

格式不规范,如书信体中漏缺开首词和结尾语等。

②得分条件

行文连贯流畅——人称、时间、地点、情节交代有层次。

篇5: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题之写人专题

2011年05月16日 互联网

(查看评论)转播:

导读: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题之写人专题

步骤/方法历年高考人物介绍试题:1.(1991年高考):上海出版一份“学生英文报”,对象是我国的学生。请用英语为该报写一段人物介绍...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题之写人专题

步骤/方法

历年高考人物介绍试题: 1.(1991年高考):上海出版一份“学生英文报”,对象是我国的学生。请用英语为该报写一段人物介绍,介绍少年体育明星孙淑伟。2.(1996年高考):你是李华,申请到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对方要求你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3.(2002某省高考):介绍韩国明星安在旭 4.(2006北京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要求报名者提交英文个人简介。假设你是王珊,请根据下列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5.(2007年全国卷I):假定你是李华,希望通过外籍教师Peter找一个英语笔友。请写一封短信,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笔友的条件,并说明为什么选这样的笔友。具体条件包括: 1.年龄; 2.性别; 3.爱好(旅游、运动、宠物等)。

常用表达法

1.性别与婚姻(Sex & Marriage)

I’m a man of forty and have a 9-year-old daughter.She got married in 1980 and now she has been married for more than 20 years.I’ m 35,male and unmarried.2.年龄(Age)

He was born in 1995 and is eight years old now.Born in 1985,he is now an 18-year-old student,studying in a university.He began to make a living at the age of 14/at an early age.By the age of 14,he had set up a chemistry lab of his own.3.外貌特征(Appearance)

She is a lovely girl,with a round face,big eyes,white teeth and long waving hair.He is thin,tall and wearing a pair of thick glasses.He is a good-looking/funny-looking man,with a thick moustache but no hair left.He is a tall man,with blue eyes and blond hair.deep-set eyes,big bright eyes,long straight nose,brown curling hair,broad shoulders,4.身高(Height)

He is 1.76 meters tall./ in height.The boy is not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apple overhead.He is really a tall man,about 1.98 meters in height.5.健康状况(Health)

Well looked after,the children look healthy.I’m not so strong,but(I’m)in good health.Having been in hospital for six months,now she looks very weak.6.教育状况(Education)

I started school in 1984 and left school 12 years later.I went to study in Beijing University in 1984 and 4 years later I graduated(from that university)。We learned many courses,including„„

I’ve been studying in Tianshan Primary School(No.1 High School,Fudan University)for more than two years and will graduate next semester.I got my bachelor’s(master’s,doctor’s)degree in mathematics in April 1998.。.7.特长爱好(Specialty & Hobbies)

I’m good at spoken English and even better at using computers.I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speech contest at school last year.He got the first place in the homepage designing contest.My favorite sport is swimming and playing table-tennis.In my spare time,I like reading and enjoying traveling.翻译练习

1. 刘铭,1968年出生在福建省北部的一个山城。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大学期间,他各科成绩优秀,尤其是计算机和英语。他写的论文曾在全国获奖。业余时间他喜欢踢足球。Liu Min,(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of Beijing University.When he was in the universit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e even won the national prize because of his essay.In his spare time he liked to play football.2. 汤姆出生在纽约。他家人口很多。今年18岁,身高1米80。他每天骑单车去上学。放学后他喜欢打篮球。他希望将来能到中国访问。

Tom was born in New York.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his family.(His family is a big on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very day,(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s hobby is playing basketball in his spare time.He hopes to have a chance to go to visit China one day.3. 王老师是我的化学老师。他五十多岁了。身材瘦小,并带着一副眼镜。他知识丰富并擅长教学。他在课上总是鼓励我们提问题。他经常说:“熟能生巧”。他的课是如此生动,以至我们都爱学化学。虽然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我们都很尊敬和喜欢他。

Mr Wang is my chemistry teacher.He is in his fifties now.(5)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e has much knowledge and is good at teaching.He always encourages us to raise questions in his class.He often says,“Practice makes perfect.”(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e is very strict with us,but we all respect and love him.4. 李立被认为是我们班最好的学生之一。她一直很努力并总是乐于帮助那些在功课上有困难的同学。那是我们选她做班长的原因。她不但学习好,小提琴拉得也很好。还曾经在物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她的两篇作文已经在报纸上发表。她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Li li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students in our class.(7)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at’s why we made her monitor.She is not only good at her studies,but also she plays the violin very well.(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wo of her composition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newspaper.She sets a good example to us all

练习实践 1.假如你是李华,在高一年级读书。现在申请参加一个国际交流项目,到澳大利亚去学习10个月。请根据表格内容提示写一篇短文,以使接待学校和家庭了解你的性格特点等情况。年龄兴趣广泛

喜欢上网,爱学习,最喜欢生物,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 容易相处

喜欢与人交往 关注的事情

学习知识,丰富阅历,将来在澳大利亚上一所好大学 优秀范文

1.(06北京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要求报名者提交英文个人简介。假设你是王珊,请根据下列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姓名: 王珊 性别:女

年龄: 16岁 学校:北京阳光中学

其他: 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参加夏令营的目的: 结交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注意:1.词数不少于60。

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I’m Wang Shan,a girl of sixteen,presently attending Beijing Yangguang Middle School.I like music,especially classical music.I’m also interested in photography because it allows me to record the beautiful moments in my life.Through my hobbies,I’ve made many friends.In fact,I like meeting new people and enjoy talking with them.Believing we all need help from each other,I appreciate friends’ help,and I’m willing to help anyone in need.I love life,Mother Nature as well as peace.I hate any form of violence.I would like to join the Peace & Friendship Summer Camp since it would be a great opportunity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learn about their cultures.2.以“居里夫人”为题写一篇她的平生介绍。应包括以下要点: 1)。出生在1867年,波兰。2)。1891年去巴黎大学学习,学习刻苦。3)。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研究放射性物质。4)。两人发现了钚和镭,于19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5)。1906年居里去世,她继续研究,1911年再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Madame Curie Madame Curie is a French professor of physics.She was born in Poland in 1867.In 1891,she managed to go to study in Paris University.When she was studying in Paris,she lived a poor life,but she worked very hard.In 1895,she got married to Pierre Curie,also a physics professor,and then they worked together on the research into radioactive matter.After long and hard work,they discovered two kinds of radioactive matter---Polonium and radium.In 1904,she together with her husband received a Nobel Prize for Physics.After Mr.Curie passed away in 1906,she went on with her research.She achieved a lot.And she obtained a second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in 1911.参考资料

篇6:最新高考英语专题复习

专题十八 完形填空

【专题要点】完形填空为综合性考查题型,是考生双基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基本要点如下:1.语法知识类:这些语法包括引导词、主谓一致、名词或代词的数和格、非谓语代词的用法、平行结构、倒装句、强调句、情态动词、虚拟语气、动词的基本时态及搭配等;2.词语辨析类:考查形近词辨析;考查同义词和近义词辨析;考查常用词辨析;3.背景常识类:完形填空是独立的语篇,往往渗透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科学等知识;4.惯用固定搭配:以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为中心所构成的短语,通常为考查的重点。

【考纲要求】考纲把完形填空归于英语知识运用题,对它的具体要求为:在一篇250-300词(或200-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要求考生从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 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考纲仍然遵循突出语篇、强调运用、注重交际的原则,强调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以及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复习。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形成,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门的和综合的语言练习,才能形成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这也包括了完形填空的能力,为以后的真实的语言交际运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法指引】完形填空题是学生丢分非常严重的题型,教师在引导学生突破完形填空时一个是做题方法的指导,另外要把握考纲的要求:即基础+能力,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抓住这两点,不能一味地进行完形填空的专项训练。通过对近几年来高考完形填空的分析可知,这个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如下几方面的能力:

1.熟练运用英语语法短语和惯用法。考生的语法知识越丰富,阅读速度就越快,对文章的理解就会越深刻、全面。近些年来,情境意义的考查代替了明显的语法知识的考查,但是仍然会间接地考查语法,这就需要考生平时要不断锤炼自身的辨析能力。

2.丰富的词汇知识和扎实的辨析能力。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一个单词可能有几个词义,对常用的词义都应掌握,要掌握其不同的词性,否则,只知词义不知词性仍然无法进行正确的把握。要掌握常用的词语搭配和词语辨析。3.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语篇理解能力。

虽然所给的文章被抽去了20个词,但是整篇文章的内容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考生不能理解文章内容,就难以将正确的词填人文中。这也就是完形填空题与以单句形式考核词汇和语法的试题的根本区别。由此可见,考生在做题时必须时刻从上下文考虑,不应该只看到所填的词在句子内是否可行。

篇7:最新高考英语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情景交际

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I’m sorry I made a mistake!

—________.Nobody is perfect.A.Take your timeB.You’re right

C.Whatever you sayD.Take it easy

解析:选D。题干的意思是:“很抱歉我犯了一个错误!”“________。没有人是完美的。”通过答语后一句句意“没有人是完美的”可以判断所填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安慰对方。Take your time 意为“别着急,慢慢来”,用来提醒别人不用太匆忙;You’re right意为“你是正确的”;Whatever you say意为“无论你说什么”;Take it easy意为“别烦恼,不要生气”,用来安慰别人,所以正确答案为D。

2.(2013·高考天津卷)—Mary’s been offered a job in a university,but she doesn’t want to take it.—________? It’s a very good chance.A.Guess whatB.So what

C.Who caresD.But why

解析:选D。句意:“有人给玛丽提供了一份在一所大学里的工作,但是她不想接受。”“但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根据“It’s a very good chance.”可知第二个人不明白为什么“she doesn’t want to take it”,所以选D项。But why意为“但是为什么呢”。Guess what意为“你猜怎么着”,So what意为“那又怎样”,Who cares意为“谁在意呢”,均不符合语境。

3.(2013·高考重庆卷)—Would you like a glass of wine? —________.I don’t drink.A.No,thanksB.Yes,please

C.I don’t like itD.It’s my favorite

解析:选A。题干的意思是:“来一杯酒怎么样?”“________,我不喝酒。”通过空格后的“我不喝酒”可知,空格处应作出否定回答。A项意为“不,谢谢”;B项意为“好吧”;C项意为“我不喜欢它”;D项意为“它是我喜欢的”。所以答案为A。

4.(2013·高考山东卷)—How far can you run without stopping?

—________.I’ve never tried.A.Don’t mention itB.That’s all right

C.I have no ideaD.Go ahead

解析:选C。句意:“你不停地跑,能跑多远?”“我不知道。我从未试过。”通过对话中的关键信息“I’ve never tried.”可知答话者并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C项“我不知道”符合句意。A项意为“不客气,不用谢”,用来回答别人的道谢;B项意为“没什么;不要紧;不用谢”,用来回答别人的道歉或道谢;D项意为“继续;说/用/拿/看吧”,用来表示允许对方做某事,这三项均不符合句意。

5.(2013·高考浙江卷)—Hey,can I ask you a favor?

—Sure,________

A.here you are.B.just as I thought.C.how is it going?

D.what can I do for you?

解析:选D。题干的意思是:“嗨,能请你帮帮忙吗?”“当然可以。________”A项here you are.给你;B项just as I thought.我也是这么想的;C项how is it going?

http:/// http:///

情况怎么样?D项what can I do for you?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由Sure可知,回答者已经同意帮助对方,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6.(2013·高考浙江卷)—Excuse me,but could I trouble you for some change? —________.Will pennies do?

A.I knowB.Never mind

C.I am sureD.Let me see

解析:选D。题干的意思是:“打扰了,可以麻烦换点零钱吗?”“________。便士可不可以?”A项“我知道”;B项“不要紧,没关系”;C项“我确定”;D项“让我看一看”。由Will pennies do?可知对方是在查看,故D项正确。

7.(2013·高考福建卷)—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some questions on shopping habits?

— ________.A.Yes,with great pleasure

B.No,I am afraid I can’t make it

C.Yes,it is worth the time

D.No,as long as it doesn’t take long

解析:选D。题干问句意思是:“你介意回答一些关于购物习惯的问题吗?”因为动词mind意为“介意”,所以如果用Yes回答,就表示“介意”,即不愿回答问题;如果用No回答,就表示“不介意”,即愿意回答问题。选项A、C都是用Yes回答的,首先说明是“介意回答问题”,而这两项后面的表述“非常乐意”“这值得花费时间”却与Yes前后自相矛盾;选项B用No回答,表示“不介意”,但后面的表述“恐怕我做不到”也与No相矛盾。而选项D“不介意,只要不花很长时间”回答得恰到好处。

8.(2013·高考江苏卷)—The T-shirt I received is not the same as is shown online.—________?But I promise you we’ll look into it right away.A.Who saysB.How come

C.What forD.Why worry

解析:选B。句意:“我收到的这件T恤衫和网页上展示的不一样。”“怎么会呢?不过我向您保证我们会立刻查清楚的。”Who says 谁说的;How come怎么会(表达说话人的惊讶之情);What for为什么;Why worry 为什么担心。这段对话是关于网购的,发生在买家和客服之间,根据答语中的But可知客服对于买家反映的情况表示惊讶,但还是承诺会查清楚。

9.(2013·高考江苏卷)—Thank you for the flowers.— ________.I thought they might cheer you up.A.That’s rightB.All right

C.I’m all rightD.It’s all right

解析:选D。句意:“谢谢你送给的花。”“不用谢。我想它们可以让你振作起来。”That’s right那是对的;All right行,可以;I’m all right 我没事儿,我很好;It’s all right没关系(可对Thank you或Sorry进行回答)。由句意可知,这里是表达“不用谢”。

10.(2013·高考辽宁卷)—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house?

—________It’s everything we’ve been looking for.A.Perfect!B.Good idea!

C.Not bad.D.So-So.解析:选A。句意:“你认为这套房子怎么样?”“________这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根据It’s everything we’ve been looking for.可知,回答者对这套房子很满意,认为其“完美”。A项意为“完美!”,符合句意。B项意为“好主意!”;C项意为“不错。”;D项意为“一般般。”。

11.(2013·高考辽宁卷)—I’m afraid you have the wrong number.—Sorry!________.A.See you later

B.I didn’t know that

C.Hold on,please

D.I hope I didn’t bother you

解析:选D。句意:“恐怕你打错电话了。”“对不起!________。”A项意为“一会儿见”;B项意为“我不知道”;C项意为“请稍等”;D项意为“我希望没有打扰到你”。结合语境可知,此处表示道歉,故D项正确。

12.(2013·高考安徽卷)—This is your order,a hamburger and an apple pie.________?

—I’ll have it here.A.Anything elseB.Is that OK

C.For here or to goD.Something to drink

解析:选C。首先了解四个选项的意思。A项Anything else?“还要别的东西吗?”;B项Is that OK?“这样可以吗”;C项For here or to go?“在这里吃还是带走?”;D项Something to drink?“要喝的东西吗?”。根据答语I’ll have it here.可知应选C项。句意:“这是您点的——一个汉堡包和一个苹果派。您是在这里吃还是带走?”“我就在这里吃”。

13.(2013·高考安徽卷)—How did your interview with the manager go?

—________He seemed interested in my experience,but he didn’t ask for references.A.Perfect!B.I’m not sure.C.That’s right.D.Couldn’t be better.解析:选B。句意:“你觉得与经理的面试怎么样?”“________他好像对我的经历感兴趣,但他并没有求证。”根据接下来的话可知,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显然说话人是模棱两可的。故选B项。

14.(2013·高考四川卷)—I feel so nervous about the National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tomorrow.—________.A.I really envy youB.Glad to hear that

C.Sounds greatD.Take it easy

解析:选D。对话上句句意:对于明天的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我感到非常紧张。四个选项的意思分别是:A项“我真羡慕你”,B项“听到这件事很高兴”,C项“听起来不错”,D项“别紧张”。由题中的关键信息nervous可知D项符合题意。

15.(2013·高考陕西卷)—Shall we go for a drink at one o’clock this afternoon? —________.Will two o’clock be OK?

A.Sure,it’s up to you

B.Sure,no problem

C.Sorry,I can’t make it

D.Sorry,I’m not available today

解析:选C。从答语后一句“Will two o’clock be OK?”可知回答者是无法做到在下午一点钟去喝酒的。A项“当然,由你决定”;B项“当然,没问题”;C项“对不起,我去不了”;D项“对不起,我今天没空”。所以C项符合当时的对话情景。make it为固定搭配,意为“准时到达;获得成功;能参加,能出席;渡过难关”。题干的意思是:“咱们今天下午一点去喝点酒吧?”“对不起,那个时候我去不了。两点可以吗?”

16.(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Why,this is nothing but common vegetable soup!

—________,madam.It’s our soup of the day.A.So it isB.Let me see

C.Don’t mention itD.Neither do I

解析:选A。本题考查日常交际用语。A项“的确如此”;B项“让我看看/想想”;C项“没关系”;D项“我也不……”。根据“嗨,这只是普通的蔬菜汤!”这句话来判断,顾客是在抱怨,而答语是服务员对顾客的话做了“确认”回答,“确实如此,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汤”。根据对话的内容,该题只有选A项才符合上下文的语境。

17.(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Are you sure you won’t come for a drink with us?

—________,if you insist.A.Not at allB.It depends

C.All right thenD.I don’t care

解析:选C。题干的意思是:“你确定不来和我们一起喝点吗?”“________,假如你坚持的话。”分析句意我们可以判断所填部分应该是向对方让步。Not at all意为“别客气”,用来回答感谢用语;It depends 意为“看情况”;All right then意为“那好吧”;I don’t care意为“我不在意”。根据句意及语境可知,正确答案为C。

18.(2013·高考天津卷)—I’m going to Venice next week.—________.Carnival will be held then.Have fun!

A.You’re crazyB.You’re lucky

C.You’d better notD.You never know

解析:选B。由“Carnival will be held then.Have fun!”可知那时正值狂欢节,说明此人运气很好,故选B项“You’re lucky”。You’re crazy你疯了,You’d better not你最好别去,You never know很难预料,你永远不了解,均与语境不符。

19.(2013·高考重庆卷)—Forgotten something?I can keep an eye on your kids if you want to go and get it.—________Thank you all the same.A.It’s very kind of you.B.Oh,how careless of me!

C.I might as well go and get it.D.Well,I can do without it.解析:选D。上一句的意思是:“忘了什么东西了吗?如果你想去拿它的话,我可以帮你照看一下孩子。”通过下一句空格后的答语“仍然要谢谢你”可知,空格处作了否定回答。A项意为“你真是太好了”;B项意为“哦,我是多么粗心呀!”;C项意为“我最好还是去拿吧”;D项意为“哦,我不拿也行”。do without表示“没有……也行”,D项用在空格处符合前后句的逻辑关系,所以答案为D。

20.(2013·高考山东卷)—This is a really lively party.There’s a great atmosphere,isn’t there?

—________.The hosts know how to host a party.A.Don’t worryB.Yes,indeed

C.No,there isn’tD.It all depends

解析:选B。句意:“这确实是一个热闹的聚会。这里的气氛真好,是吧?”“是的,确实是。主人知道如何举办一个聚会。”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主人知道如何举办一个聚会”可知下句说话人赞同上句说话人所说的话,故选“Yes,indeed”。Don’t worry.意为“别担心”;No,there isn’t.意为“不,不是”;It all depends.意为“看情况而定”,均不符合句意。

21.—Thanks a lot for your book.I found it very interesting.—________.I’m glad you enjoyed it.A.All the bestB.It is nothing

C.No thanksD.Very well

解析:选B。句意:“非常感谢你的书,我觉得它非常有趣。”“不用谢,你喜欢它我非常高兴。”根据句意,答语的前句应选择一个用来回答表示“感谢”的客套语句。A选项“All the best”为祝酒或送行时的用语,意思是“万事吉利,一路平安”;C选项“No thanks”为中国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D选项“Very well”意为“好吧”,与上下文的场合、文意不符;B选项“It is nothing”意为“这没什么,不用谢”,符合上下文语境,故答案选B。

22.(2013·高考陕西卷)—I’m tired.I’m taking next week off.—________,honey.You do need a break.A.Not so sureB.Forget it

C.Great ideaD.No way

篇8: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新探

一、专题复习必须重新构建“新”专题知识体系

历史专题复习历年来都是我们进行高考复习的关键一轮,因此,专题复习的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科高考的成败。过去我们针对高考曾经设计的一些专题知识体系,在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当它面对高考模式的新特点,已显示出其不足的一面,即它主要强调历史学科知识的细密性,对于宏观的历史发展潮流强调不够。如果单纯地按照旧专题的模式和体系,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条块堆积,学生很难有较大的提高。所以,二轮复习要注重构建“新”专题知识体系,以提高历史复习效率。那么,如何构建新专题知识体系呢?

首先,新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高考说明》,因为它是指导我们进行复习的“金钥匙”。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领悟《考试说明》的内容实质,吃透高考信息,瞄准高考方向,并根据它的精神实质,重新整合历史知识,针对所有考点,逐一进行理论演绎和归纳,完整地展示各考点的立体知识框架,构建出新的专题知识体系。例如,在复习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依据《考试说明》构建出“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这一专题知识体系,通过它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专题设计,能够增强高考全程复习的强度以及整个复习系统的信度和效度,增强复习最后冲刺阶段的针对性。

其次,新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注意研究课程标准中的专题知识结构。课标对当前的高考无疑存在着关联。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均是以专题归类的形式出现,这些专题形式正对应了目前高考命题的特点。因此,高考要配合新课程改革,而且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新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史实与现行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些课标的专题,并且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再次,新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关注高考重点、热点、难点,突出历史知识在时代的运用。高考历来不回避“敏感”问题和“难点”问题,历来重视对考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新专题知识体系的时候要对主干知识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思考,对历史学科知识信息进行转换和“浓缩”,把繁杂的专题知识进行简化,重新整合,构建新的历史知识平台,形成有机的、具有活力的、拥有“时代精神”的专题知识体系。如复习世界史的时候,打破过去政治史、经济史的老框框,构建“世界一体化”的新专题,通过这样的专题复习,既有利于学生对世界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史方面的有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认识到推动世界走向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构建此类的专题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对历史的进程进行充分的、理性的思考,并通过专题强化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存储量,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纵横的思维能力。

二、专题复习必须抓住和落实“讲”、“练”、“评”三环节

历史专题复习在整个高三历史复习系统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环,而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落实“讲”、“练”、“评”这三个环节。关于“讲”,也就是教师的课堂讲授,一定要做到高起点,力争知识的传授对路和到位。在专题复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以观点统率材料,史论结合”这一原则,重视知识梳理,组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的进程进行充分的、理性的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也要知其所以然。如欧美的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它们的性质相同,但作为革命开始的标志却大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认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列宁语)这一问题实质;要把历史概念讲明确,让学生精确地进行学习。如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辨析等。关于““练”,也就是多种形式的习题训练,一定要做到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重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和综合分析能力。关于“评”,也就是重视试卷的评讲,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一次专题练习或模拟考试的评析,对高三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评讲中教师首先要认真批阅试卷,精心准备,分析其失误的根源,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切中要害,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其次要查明原因,明确方向;最后要拓展延伸,举一反三地练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并最终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小学童话寓言故事400字作文下一篇:幼儿歌唱活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