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读费

2024-04-20

借读费(共14篇)

篇1:借读费

2009年的2月2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中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2009年起取消。从2004年起,北京市对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子女就已全面免收借读费,但外来人口中的城镇户籍学生,需要缴纳借读费。取消借读费之后,无论是农民工子女还是外地城镇户籍人员子女在北京公办校借读时,都可免交借读费。借读费的存由到底是什么,是否是一种“外来歧视政策”?取消借读费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地执行?借读费取消了,学校是否还会设立其他名目的费用来抬高外地户籍学生进入学校的门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团就这些话题进行了解读。

借读费是当年设立的行政门槛保护当地公共资源

主持人:您认为为什么会存在“借读费”这样一个收费制度,它所反应出的问题是什么? 杨团:实际上借读费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人口大量流动,这和原来按地域、按地区上学的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冲突,所以当时借读费实际上是一个“行政门槛”,考虑到那个时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有很多学校学生名额是比较紧张的,班级没有那么多空位。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地人口涌入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引起北京一些公共资源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北京立了一个“门槛”,这个“门槛”主要是为了保护北京的公共资源不要被来自外地的人员没有代价地享用。

主持人:这种“代价”具体指什么? 杨团:没有代价的享用指的是,不为城市建设交一点点钱,不纳税,不给公共资源投资就享用城市的公共资源。当时还有一些大城市有“蓝印户口”,外地人进入这些城市比如深圳、上海,当时规定在当地注满几年给就给户口,也要求在户口名下要有一定额度的存款。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让市民了解,你为这个城市做出一定的贡献,尤其是纳税了多少,户口其实是提供了一个可以享受公共资源的凭证。所以如果不是北京户口的外地人,没有给北京这个城市做过贡献,也就不能享受到北京的公共资源。所以当时这样的提法是有道理的。

建国后的中国还没有实行纳税制,在改革开放以前是计划体制,每个地区有多少人口,公共资源按照人口做配比。这些人口给当地创造了资源,资源配比是全国一盘棋、做一个规划。这个情况到了改革开放早期就发生了变化,这个资源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完全配给,而是地方政府开始有自己独立的资源。这个制度再往前走就是分税制,到了分税制的时候,地方的独立资源有法律确定,地方可以根据自己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来抽税。也就是说一个地方富裕的话,要靠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共同努力才能富裕。

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市场体制下每个地方的社区公共资源都是当地老百姓共同创造的结果。因为每个地方的创造效益是不一样的,所以地方的富裕程度有差距。

改革开放的中后期已经有了税收,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税收,税收是一种权力,甚至有自己收费的权力。

借读费的取消是身份地域歧视的消除社会资源有条件开放

主持人:现在全面取消借读费的原因是什么? 杨团:我们说户口和纳税是一种对城市做出贡献的凭证,但是改革开放后期到现在的情况是,大量的低收入者包括农民工、外地打工者等涌入大城市,这些人的收入低,很多人的收入都在个税起征点之下,收入所得税是不用纳了。但是他们工作了若干年也没有拿到户口,什么东西能作为凭证证明他们为这个城市做出了一份公共贡献呢?收入低的人户口和纳税两个凭证都沾不上边,可是他们都做贡献了,有些人在北京呆了很多年,怎么办? 所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费用开始取消,尤其是外地户籍学生的借读费。比如北京市2004年对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全免,现在外地城镇户籍的孩子借读也不收费用了,政府不再设立行政杠来认证个人对社会公共资源作出的贡献,社会公共资源向所有人平等公开地开放,这样其实等于取消了身份歧视和地域歧视。第一,从社会角度讲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公正,维护了人人平等的原则。第二。从行政法律和法规来讲是一个行政体系改革当中很具体的措施。

篇2:借读费

日前,我看到了一则新闻,说是教育部宣称,取消“外地学生借读费”。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这可是我们的党和政府送给我们这些“外地学生”一份最厚实的新年大礼啊。可是,又让我担心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有些地方把借读费改为“助学赞助费”之类,又该怎么办呢?

我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爸爸妈妈已经从他们微薄的工资中,先后交付5000多元这种“自觉自愿的赞助费”了,不知这次是不是真的就不收了?

另外,这次宣布第一次使用了“外地学生”,而不是“农民工子女”这个令人莫名其妙的词汇,我觉得这又是一大进步。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我们进城务工的父母,冠以了“农民工”的雅称,而我们这些随父母就学的学生,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农民工子女”了。且不说发明“农民工”这个词语在逻辑上就不太说的`通,因为农民本身就是一种职业,而工人也不过是另一种职业,人无贵贱,工作自然也不应有高低之分。由农民而改做工人,不过是工作性质的转移而已,而决不是由一种低级的职业转向了另一种高级的职业。不然的话,依照这种逻辑,农民成了解放军,就该叫“农民军”;农民幸运的成了干部,是不是又该叫他“农民干”呢?这也许只能是这样解释,“农民”在一些人的眼里,是比较低级的职业,后面冠以“工”,比较单纯的农民就“高级”了一些,或者是有关统计单位出以工作需要,用以区分:本地工、外地城镇户口工、农民(农村户口)工、农民之类吧?总之,每次春运回老家,看到车站、码头上的大红横幅上的“热烈欢迎返乡农民工……”字样,我的爸爸妈妈心里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也许有人会说,冠以这个称呼,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可我觉得,还是应该正名为“外地务工人员”为好,毕竟所有的“外地务工人员”都应该受到关注的啊,何必管他是来自哪里的什么工呢。

篇3:取消借读费借读或更难

随着义务教育借读费的取消, 一直饱受争议的借读费问题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借读费”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因家庭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问题需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的义务教育, 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缴纳的借读费用。按照这个定义, 只要不在户口所在地就读的学生都要缴纳借读费。那么它涵盖的范围就广了, 首先是农民工子女。随着城市中农民工的增多, 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孩子越来越多, 他们的教育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借读费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其次, 因为父母工作调动, 一些学生转学, 也需要缴纳借读费。此外, 城市中因为想进重点学校或其他原因而跨区域读书的学生, 也不在少数。

应该说, 借读费的存在, 是有着现实的土壤的。借读费曾是国家的一个规范性收费项目, 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不少问题, 诸如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城市学生跨区域入学等问题。在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中, 借读费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那么, 为何这样一种“合理性”“规范性”的收费项目会取消呢?“广州省级小学借读费1年涨近10倍”, 两年前, 《新快报》的一则消息曾引起广泛争议。借读费涨10倍的现象虽然不具有普遍性, 但是各地借读费的水涨船高却是不争的事实。物价的升高、教育资源的紧张等等固然是原因, 不过教育的乱收费问题不可忽视。以借读费为由乱收费的问题并不少见, 由此还可能导致腐败问题。

越来越高的借读费, 成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一道门槛。与城镇居民相比, 本来不高的收入却要缴纳比他们还要高的借读费, 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将他们的子女拒之门外, 这样他们就面临回乡甚至辍学的危险。

此外, 收取借读费, 还会造成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的失衡, 有失教育公平。

诸多问题的存在, 使得一段时期以来有关“能否取消借读费?”“何时取消借读费?”的呼声不绝于耳。借读费的取消, 能否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借读费取消借读或更难

取消借读费, 许多人拍手称快, 这样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重要的是它还消除了一种不平等,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但取消借读费, 优质教育资源会不会离草根阶层越来越远?有些人对此表现出了忧虑。

如果说以前收取借读费, 还可以“挤”进好学校的话, 那么, 借读费的取消则把这一种可能也取消了。借读费的收取, 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进入好学校的一种途径。而今好学校不收取借读费, 就等于把外地学生拒之门外了。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如果公开的、被允许的可能性道路被完全封闭, 上好学校就只得靠“关系”, 但毕竟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关系”, 那么送孩子进好学校就成了一大难题。

也有人考虑, 取消借读费, 一些中小学的门可能会对农民工子弟关闭。农民工子弟本来入学难的问题, 仍然没有解决。

借读费取消了, 那些打着“借读”旗号的择校费、赞助费能就此绝迹吗?义务教育借读费不收了, 会不会收其他名目的费用?义务教育借读费本来就是由于流动人口的子女跨地区借读, 占据当地教学资源而收取的费用。但是, 这种政策在很多城市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解决严重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方式。很多学校正是通过收取借读费的方式, 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合理化。有专业人士认为, 禁收借读费, 或许会引发更大的择校热。而且并不能保证收费不以其他“捐资助学”的名目出现, 那样费用可能会更大。

“少了明的门槛, 是不是还会产生暗的门槛?想进优质学校的人那么多, 会不会出现暗箱操作?”这是一部分家长的心声。“择校费”曾经披着“借读费”的外衣, 畅行了很多年, 如今褪去了这层外衣, 择校的行为却是禁止不了的。“好的学校谁不想进呢?”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也是人之常情。借读费的取消, 却使这个梦也有些遥远了。而“暗箱操作”的背后, 不止是家长们失望的脸, 可能还会弥漫一股腐败的气息。原本要解决的教育乱收费问题, 可能很快就会找到新的繁殖土壤。教育的公平将很难实现。

取消借读费, 办学质量会不会下降?停收借读费, 如果地方财政对学校支持不够的话, 可能在办学条件方面学校确实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 与家长们的忧虑相比, 一些学校的管理人员则看好取消借读费的前景。

“学校是育人的圣地, 因为这些年收借读费和择校费, 搞得像生意场一样, 这使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原本纯洁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我的看法是, 不仅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 最好连高中择校费也取消掉。”海口琼山中学校长陈琪认为, 从长远来看, 取消借读费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对改善家长、学校之间的关系有好处。也有人认为, 以往因为招收借读生导致学生越来越多, 课桌甚至都摆到讲台上去了, 很多家长因此担心教学质量有所下降。这样的状况, 可以通过停收借读费而得到缓解。

冰山下隐藏的“分配”问题

众说纷纭下的借读费其实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更大的问题并不在借读费本身。

牵一发而动全身, “借读费”牵动的是整个教育发展问题的神经。借读费的去留问题能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并不是偶然的。

由于经济、社会、民族、地域、历史等方面的差异, 教育很难实现完全的公平, 人们受教育的权利也很难完全平等。事实上, “有教无类”不过是孔子和众人的一个理想。历史上, 受教育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改变这一历史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 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 而这个问题与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直接相关。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很多表现。比如农村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农村与城镇的不均衡是显而易见的, 城镇学校无论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方面都优于农村学校。城镇与城镇之间也不平衡, 比如北京和云南, 这属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 教育水平明显要高很多。我国国土资源辽阔, 由于历史、社会、民族、区域等原因, 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这个问题。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好, 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人口众多, 学校众多, 因而, 教育资源占用的也相对较多。欠发达地区则相反。这种状况, 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

借读费的问题, 体现的正是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本身也是教育不均衡发展的产物。在满足了量的需求后, 更追求质的提高。重点和普通, 城市和乡村, 虽不是对立的两极, 不过, 发展的不均衡却是存在的事实。为什么很多学生要跨省跨地区去读书?为什么家长要千方百计让孩子进重点中学?为什么择校风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某些地方学校好, 学校好就意味着师资、校舍、条件等方面质量高, 这就是教育资源的占有。借读费于是便应运而生。对于借读费所引发的争议, 无论是乱收费问题, 还是农民工子弟入学问题, 反映的都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

当然, 取消借读费肯定只是一小步, 我们根本上是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这还需要我们的长期努力。

篇4:借读费

“动辄几万块借读费或择校费”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单是城市暂住人口的无法承受之重,也是他们心中的剧痛。虽然在生活上暂住人口已和城市融为一体,但从情感上而言,借读费或择校费却成了暂住人口融入城市的障碍,即使在某城市工作、生活了多年,可只要户籍问题一日没解决,他们就无法找到归属感。而另一方面,城市并没有因为他们是暂住人口就少收其各种税费,于是,义务与权利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等。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件事:一位在北京生活了将近十年的赵先生虽然住在自己买的房子里,却还是要办暂住证。“真是可笑,我还要手持暂住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赵先生如是说。让赵先生更感到无奈的是孩子的上学问题,给孩子找个学校上学得交赞助费3万元,而这才只是读小学而已。对于赵先生的遭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政策中,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至于城镇户籍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国家还没有统一政策。今天,我们从上海市政府的做法中看到,暂住人口子女读书问题这座冰山开始溶化了。

虽说这与全面实现暂住人口子女在居住地就近入学的目标还非常遥远,但是,这丝毫遮挡不住上海非沪籍少儿可向居住地申请就读的做法所具有的破冰意义。

篇5:借读费

中国青年报-05-21

本报西宁5月20日电青海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日前发出紧急通知,为严防疫区考生来青参加高考时将非典带入,准许尚未返青的青海籍考生在借读当地借考。

据介绍,今年在省外借读需回青参加高考并已注册的考生共有1016人(含往届生和青海省部分县在外集体办班学生)。青海省高招委要求,在非典疫情较严重的省(区)借读但目前尚未返青的.考生,要主动与借读地招办联系,争取在当地借考,然后由借考地招办将答卷寄

回青海省评阅,再进行不同考试科类之间的分数转换。青海在未接到这部分省(区)正式答复之前,省内各考点仍要按规定做好借读生的考试和非典预防措施。

篇6:借读申请书

我叫xxx,我由于家庭原因,随父母到该市生活,为了方便就学,特向贵校申请借读,我保证在校期间一定认真学校,严格遵守学校纪律,用优秀的成绩回报学校,恳请校领导同意我的借读申请。

致此

敬礼

申请人:XXX

篇7:借读生材料

1、父母暂住证

2、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

3、父母在京打工单位证明

4、在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开具的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

5、全家户口本及复印件

篇8:借读费

一、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及意义

教育公平根据阶段的不同, 可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2]起点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公平的入学机会;过程公平是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受到平等对待, 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和相同的教师对待;结果公平是指在接受完同等的教育后, 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是公平的。

起点公平是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条件与基础, 过程公平是起点公平的延伸和结果公平的保障, 结果公平是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最终体现。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标,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借读费”政策的演变及影响

1.“借读费”及产生根源

在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中, 没有“借读费”完整系统的定义。结合已有学者专家的观点, 作者试图把“借读费”定义为“适龄流动儿童到非户籍所在地, 或本地农村学生到城镇学校读书所缴纳的费用。它是伴随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城乡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合理而产生, 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而消失的一种收费项目。”“借读费”产生的根源在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以及由此决定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元城乡结构以及由其决定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结构。

2.“借读费”政策的演变

20世纪90年代初, 国家缺少相关政策, 流动儿童在就学方面遇到了种种障碍, 上学难、失学率高、辍学率高成为当时的主要问题。从1996年起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3.“借读费”政策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表1显示了“借读费”政策的演变。从文件内容来讲, “借读费”经历了1996年的允许收取, 1998年的明确收费标准, 2004年的不再收取到2008年的取消收取;对于参与部门来讲, 刚开始只有教育部, 后来教育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不同机构和单位联合参与“借读费”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从文件性质来讲, 刚开始只是办法、通知、意见, 到后来上升到法律层面;从时间上讲, 从90年代后期开始, 几乎每年都有关于“借读费”的文件出台。这一系列的调整与变化, 充分反映了中央政府对于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重视, 对于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权益的关注与保护;体现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展现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变化和责任承担;表达了政府“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借读费”的取消进一步促进了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公平, 为实现流动儿童的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借读费”取消后, 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公平的建议

1. 继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借读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 社会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经费保障是发展义务教育的基础, 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时, 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用仅占世界1.5%的公共教育经费, 对约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实施教育, 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严重影响了教育机会的有效供给。[3]

国际上通常用一个国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作为衡量一国政府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 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20世纪末要达到4%。[4]但由于多种原因, 这一目标截止到2012年 (根据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才得以实现, 比原计划整整晚了12年。而且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很大差距。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 发达国家为5.5%, 发展中国家为4.6%, 而我国到目前才刚刚达到4%。因此,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量。

2. 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和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地方政府承担比例仍然较大, 由于地方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导致义务教育差距过大。同时, 也给流入地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影响流入地政府解决流动儿童当地就学的积极性。应提升支付义务教育经费政府的行政层级, 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负担比例, 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的起点公平。同时, 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政策, 将根据适龄儿童户籍数进行拨款的政策改为根据所在地实际居住适龄儿童数量拨款。借鉴发达国家“教育券”政策, 将国家划拨给每个适龄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到流入地学校, 切实减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负担, 加大流入地政府接受流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户籍制度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了劳动力要素在市场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限制了社会人员的自由流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自由迁徙”一词, 并指出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要逐步将户籍与受教育权利分离, 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消除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的隐性不公平。在解决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同时, 关注解决流动儿童异地高考问题。

3. 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转移

借读费的取消, 保障了流动儿童在非户籍所在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起点公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将逐步从起点公平转向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教育经费、图书、实验设备、教学场所等各种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另一方面是指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 让每一个人得到充分发展。[5]教育起点公平可以通过制度行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 而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需要更为漫长的时间, 政策的制定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可预见的时间内, 义务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因此, 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提前采取措施, 制定相应措施, 确保流动儿童的教育过程公平。

4.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 确保流入地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权益

大量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 在流入地教育供给量有限的条件下, 势必影响到流入地儿童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权益。在“借读费”取消后, 有一种新情况应引起大家的关注。根据现行政策, 只要家长能够提供一定的就业证明, 便可在本工作区域内免费就近入学。大量城市周围的农村孩子借机涌入城市上学。这样一来, 原来的城市学校人数急剧增大, 导致学校不得不实行“大班额”, 教学质量下滑;同时, 原来的农村学校人数不断减少, 出现了难以成班的局面。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政策, 应在保障教育投入总量增加的前提下, 重点向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 对“弱势教育”给予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 加大教师培训、学习力度, 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职业水平。只有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才能杜绝这种大规模的“非必须”流动儿童的异地上学状况。

“借读费”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产物, 应从历史的角度客观评价其产生及作用。在产生初期, 一定意义上缓解了义务教育经费紧张的局面, 但极大地影响了义务教育的起点公平。“借读费”政策的变化和取消,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起点公平, 也是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真实反映。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政府应持续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探索解决流动儿童在异地参加高考等新的教育热点问题, 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起点公平转向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参考文献

篇9:取消借读费后的择校应对策略

从08年秋季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收学杂费,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在教育类收费中,义务教育借读费列入其中。

取消借读费之后,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所引发的家长、学校以及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层层关注,必须认真研究,以求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应对。

一、学校和家长的对弈

国家取消收借读费的初衷是减少家长负担,体现教育公平。但由

于各学校的教育资源本身不平衡,取消收借读费可能导致一些新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集中在队借读生的禁与放问题,禁与放的尺度问题。

(一)对学校而言,无论禁与放都会带来利弊同在:

取消借读费,免费放开收录非行政区域内学生入学,可能会增加对优质学校的供求。

1、学校收入锐减

目前,我区20所区属学校共有21360名在校生,正式生与借读

生的比例52:48。以规模为1000名学生的学校为例,按照物价局核准的收费标准,借读生按480人计,每生每年借读费260元,学校的行政性收费每年减少收入124800元,全区每年减少收入2658240元。

以前学校无论是否情愿收借读生,出于无奈收了,这是因为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借读费,可以用来弥补办学经费不足。

2、班级学生剧增

一旦开口接收借读生,一方面,薄弱学校的生源可以得以保证,另一方面,名校资源争夺激烈,导致学校的压力增大。名校入校名额都是“僧多粥少”,想要彻底将借读生堵在门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破例开了这个口,那就很难堵上了,学校即将面临师资、场地、器材、经费、图书等一系列现实压力,作为教育质量好一些的学校压力会更大,校长首当其冲。

3、实际操作困难

放开接收借读生会带来学生身份界定在技术操作上的困难。如户籍与居住地分离问题;有户无房问题;监护人变更问题;第三代问题,等等,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所牵涉到的监护人及其子女的身份、居住地、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等政策性很强,设多高的门槛准入等系列问题凸现。如户籍、居住地、暂住年限、劳动合同的长短等。

4、两极分化严重

学校资源越稀缺,就越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最好的教学条件、最好的师资力量相对在重点学校、中心学校,相反,边远、薄弱学校由于先天不足,在这场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双重较量中只能越来越弱。择校风之所以长盛不衰其根源就在于学校之间的发展长期不平衡,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所致。

如果禁收借读生,势必带来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5、资源逐年富余

禁收借读费,取消择校生,学校“无利可图”,失去了合法的内在利益驱动,都会将借读生拒之门外,优质的学校都不再接收借读生,场地、器材、师资极为宽松,势必在近几年内各校学生人数递减,义务教育资源出现相对富余。薄弱学校也将在三至五年内消失,资源将会更加富余,甚至出现浪费。

6、教师负担减轻

过去,借读费是拒绝家长的理由,也是大开方便之门的借口。取消了借读费,禁招择校生,由于行政区内生源有限,在校生逐年减少,出现衰减趋势,班额在减小,师生比大为提高,代课教师现有196人将退出学校,减轻了学校的经济负担,在职专任教师的工作负担相应逐年减轻。

我区区属学校共有在校生21360人,专任教师948人,师生比为1:26,低于国家规定配备标准,取消借读费后教师的教学、管理负担大大减轻。

(二)对于家长来说,表现为剧烈的心理矛盾冲突:

既为取消借读费而兴奋、同时又担心因取消借读费,学校拒收借读生,择校的门槛更高,入门更难。

1、取消借读费是否会切断借读的可能,或者令借读更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根据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招择校生,自然不允许收择校费,但实际上,优质学校借读生名额“僧多粥少”,城市众多家庭有着极为强烈的择校需求,交几百元、上千元的借读费,再托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入门”。于是,“择校生”便披上了“借读生”的外衣,争相涌入优质学校。而今家长们担心:以前,学校愿意收借读生,是因为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借读费。如今借读费取消了,没有门槛了,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长驱直入”了。家长想把孩子送进理想的学校,学校完全可以以生源满为理由,拒收借读生。

2、城市教学质量比农村高,取消借读费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特别是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工家长把孩子带到城市学校来上学,可能加剧目前学校规模的再扩大,直接影响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而形成“谁接收农民工子女越多,谁越吃亏”的恶性怪圈。

外来务工子女大量涌入,本行政区内入园、入学、师资、硬件等相关方面都将面临很大压力,如果没有“准入机制”,取消“借读费”将引发系列连锁反应,这一点不容忽视。

二、政府的责任与抉择

“择校”之所以能形成特殊的生态链条,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一味拒绝、禁止借读生,既不合情理,又有违法规,还极易造成社会问题。借读生的存在关键还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发展不均衡,中小学布局不合理,家长追求优质的教育等诸多因素所致。因此,单靠借读费来控制择校现象是不现实的。

要根治择校现象,只能从平衡教育资源、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等方面入手,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如果简单地采用一刀切措施,禁止借读生,那么,取消“借读费”后若缺乏必要的足额的财政保证,容易引发学校的经费缺口,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同时,若放开口子接收借读生,首先加大了财政负担。目前全区

有借读生10224人,按每人每年260元计,需政府补偿2658240元,同时还要拨付借读生生均公用经费,两项合计共330多万元。其次还面临因扩大校舍征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影响学校的发展壮大。目前,按照国家生均占地面积标准,全区学校占地面积共173148㎡,生均占地面积8.1㎡,由于借读生共占据了82814㎡,使得生均占地面积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建筑面积107205㎡,生均5.0㎡,借读生共占据了51314㎡。 因此造成学校人员过于密集,活动场地受限,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

在两难选择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科学、务实、妥善地处理解决目前面临的新的实际问题。

(一)政府有必要确保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足额补偿

在保持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仅因借读费减少每年需增加330多万元。

(二)立足教育中长期发展

科学规划学校的布局、场地、规模,及时、合理增减教师编制,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快薄弱学校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生均占地面积标准,还需要新增校舍17万㎡以上。

(三)积极倡导捐资助学

纳税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义务教育机构捐赠,捐赠款项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积极鼓励境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但是,单位、个人捐款捐物属民间捐助,完全依赖赖于捐助人的道德责任,不能把捐款当做“取消借读费”后解决学校经费缺口的经济支撑。

(四)建立爱心教育基金

主要吸纳社会对义务教育的捐赠等,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生。爱心教育基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由审计、财政部门监督。

三、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与作为

(一)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实行借读生准入审批制度,有条件、有限制、有计划地限制借读生转入。区属学校必须在承担起行政区内户籍所在地学生和符合规定的流动人员子女完成义务教育的同时,要求坚决纠正没有学区学籍的“空降兵学校”的做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科学管理、合理调配师资,逐步清退代课教师,保证学校正常需要特别是薄弱学校超常发展的需要。

(三)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校园文化

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区域教育品牌。

(四)实施以优带劣,推进强弱并进

篇10:借读保证书

1.高中借读保证书 2.借读保证书 3.借读保证书 4.借读保证书

1、高中借读保证书

尊敬的XX:

我自愿于某校借读。我于什么时候交取了费用!我决对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收回费用。在校期间我绝对不会范任何错误(要举例说明)否则自愿接受处分。

XXX:

年月日

2、借读保证书

借读生是指与现在就读的学校无学籍关系,仅是到该校借班上课。借读生在借读期间发生任的何事故均与学校及老师无任何关系。一切责任由家长自负。待借读生将转学手续办理完毕后,方可转为本校正式就读学生。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履行承诺,借读生须签订就读保证书,现将有关事宜分列如下:

一、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规章制度,努力上进。

二、严格遵守《本校学生安全预知》和《学生宿舍管理条例》。

三、缴纳与学校正式就读生相同的费用,并交500元/年的借读费。

四、和同学友爱,尊敬教师,多和老师沟通思想,有事多和老师商量。如有错误,要接受老师客观、正确的批评,并改正。

五、上课认真、守纪,不打扰其他同学,不影响老师上课。

六、坚决不进网吧、游戏机室、桌球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七、不结交不良的朋友,不打架斗殴,不做有损学校、班级和他人的坏事。

八、不准私自外出留宿,若违反规定,在外发生事故均由自己负责。

九、如果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此有关事宜,学校或班主任有权责令该生退学,家长必须主动配合学校,领走自己的子女。

十、借读期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十一、本保证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到年月日结束。

学生:(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生家长:(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会东县参鱼中学

年月日

3、借读保证书

1、借读生要珍惜在贺昌中学借读的机会,自觉遵守贺昌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来校读书必须穿校服。

2、借读期间,要听从学校、年级组、教师的管理与教导,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班主任分配的各项工作。

3、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各学科作业,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4、与同学和睦相处,与同学发生矛盾或纠纷,应通过班主任或学生干部解决。借读生如有以下情形之一取消借读资格:

1、无故旷课五节或自习八节或一次不参加考试;

2、带手机进教学区;

3、与同学打架、斗殴或纠集校外人员参与学生之间的纠纷;

4、在校内外吸烟,喝酒;

5、不交作业,单科累计达5次(含)以上;

6、考试期间作弊(或代替他人考试),且不听劝阻,顶撞监考人员;

7、在教学区内喧哗打闹,不听劝阻,影响教学秩序和学习;

8、故意同管理人员冲突,阻挠,妨碍其履行管理责任,破坏管理秩序;

9、故意破坏安全器械,安全通道等设施;

10、侮辱,诽谤,威胁他人。

家长签字:

学生签字:

4、借读保证书

尊敬某某学校领导:

我是某某学生家长,非常荣幸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贵校借读学习。为了保证孩子在贵校顺利完成学业,我及我在你校读书的孩子自愿向贵校及贵校领导、教师保证:在校期间,孩子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旷课;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不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若违犯以上承诺者,愿意接受学校的严肃处理,直至劝退。

保证人:家长

学生

篇11:借读申请书

嘉鱼县教育局:

本人×××,2009年5月9日生,户籍地陆溪镇官洲村九组,因父亲×××、母亲×××在嘉鱼县鱼岳镇×××公司工作,为方便上学,特申请到嘉鱼县鱼岳镇鱼岳四小借读,请给予办理。

万望教育局领导考虑我的具体困难,批准我就读!

申请人:×××

篇12:学生借读协议

甲方:借读学生

乙方:钱场镇初级中学

借读学生(甲方)自愿要求到中学(乙方)借读。经乙方批准,同意借读,由甲方向上级部门备案,现具体协议如下:

一、甲方在乙方借读,必须找本校教师担保,必须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乙方的校纪校规、班规班法。如有严重违纪、违法现象(如打架、不服管教、翻墙外出上网、赌博、喝酒、早恋、偷盗等),乙方有权对甲方作出相应处理,违纪严重者将取消其借读资格。

二、借读生(甲方)经乙方批准同意后,一般应借读到毕业为止。如有特殊原因需要中途转学,由双方协商解决,否则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

三、借读学生(甲方)必须出具转学证明,办理相关转学手续。

四、借读生(甲方)可在乙方参加毕业和升学考试,成绩合格者,毕业证书由乙方发给。

五、学校对借读的学生将与全体同学一样进行严格、规范的教育和管理,保证借读学生与其他学生享受同等的评奖评优等权利和义务。

六、借读生家长必须积极配合乙方做好借读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借读学生家长义务和职责:

1、家长要主动与班主任保持经常的联系,当联系方式有改变时,要及时将新的联系方式告知班主任;

2、家长要准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家校联系活动。如:家长会等;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

4、家长要支持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帮助孩子按时缴纳各项费用。

5.家长应加强学生教育,及时和学校沟通,如遇对学生处理问题,应充分尊重学校处理意见,不得到校无理取闹。如果有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损害学校声誉的行为,学校有权取消借读资格。

甲方(签字):甲方家长(签字):联系方式:

担保教师(签字):

乙方学校(签章):联系方式:0724—7572323

篇13:借读生英语学困原因分析及对策

同其他的孩子相比, 借读的孩子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更容易“先天不足, 后天补劲也不足”。学困生更是如此。具体表现在:第一, 英语语言能力不发达 (尤其是男生) 。发音迟缓、胆怯、不准确, 不爱主动发言和请教问题。第二, 单词记忆能力差, 长时间背不过单词或根本就不爱背单词。第三, 口语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强, 不能很好地在真实语境中将习得的知识加以真实自然地运用, 缺乏用英语交流的愿望。第四, 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 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 自制力较差, 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二借读生学困原因分析及对策

1. 缺乏英语语境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这些孩子走出去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相对要少, 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可以有多种途径了解真正的外语是什么“味”;甚至别的孩子在学校就可以直接接受外教的授课。借读生具备这种条件的少之又少。

对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很近的语境, 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价值认同感。真实的交际语境让学生感受到处处皆英语、处处可以用英语, 人人都能学英语、人人都能用英语。这种价值认同感将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动力, 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学习英语、愿意学习英语。如在教授各类商店时, 我没有直接用课本上的图片, 而是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都很熟悉的当地商店的照片放在课件上, 学生一看照片都很兴奋, 很快理解了商店名称supermarket、shoe shop、bookshop、department store, 并且非常有兴趣地去记忆这些单词。甚至一些孩子一上街, 总要炫耀一下自己学到的商店的英语名称。英语老师要善于捕捉时代话题, 为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语境做好资源准备。又如有一段时间最引人注目的话题莫过于盈江和日本地震。在讲到earth一词时, 给学生扩充earthquack等英文短语, 并教学生学唱英文歌曲。学生兴趣极高, 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内容非常贴近实际。

2. 缺乏良好的培养环境

许多有条件的孩子都会通过请家教、参加辅导班、用点读机学习等方式来巩固提高自己学习英语的效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借读的孩子非但这种机会很少, 反而会因父母英语基础差、忙于工作无暇监督辅导以及受居住条件等限制而失去良好的学习环境。加上农村小学英语起步晚, 各地版本不一样, 孩子到了异地上学后跟不上学习进度, 影响学习成绩, 在自信心等方面就会受到打击。

对策:在孩子转学来的初始阶段, 要先了解孩子的原有英语水平, 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做针对性辅导。我现在的尝试是优秀学生结对辅导学困生, 然后对辅导效果打分。分数是二者成绩的平均分。以此推动优秀生的责任心和促进学困生的上进心。这样经过帮学, 找出差距, 共同提高,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有利于消除“学困”现象。

爱是相互的, 如果你爱学生, 学生也一定会爱你, 有意识地“偏爱”学困生, 使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 做学困生的良师益友, 有助于帮助他们转化。因为这些学生在集体中往往受冷落, 不容易被接纳, 大都存在失落感, 缺乏自信;孤独、烦恼又不便诉说。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关怀、同情、理解和尊重。记得有一次, 我所教授的一个班的班主任因为有事没有上班, 托我照顾他们班一天。结果在我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困生胃疼得直冒冷汗。我忙扶他到办公室, 给他找来了胃药和热水, 并托一个没有课的老师照顾他。这个学生很调皮, 不喜欢学习, 经常是老师“赶”着学。他数学很好, 可是语文、英语都不行。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英语不及格, 证明我爱国。”可是通过这一次, 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开始发奋学习英语。他人聪明, 再加上老师的悉心指导, 很快便赶了上来, 摘下了“学困生”的帽子。

3. 缺乏良好的硬件环境

对于许多农村的孩子来说, 在他们借读之前接受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带来的优质教育还是很困难的。他们不知道多媒体, 没进过语音室, 有的甚至连原版英语磁带都没有听过, 这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

对策:课堂上借助多媒体, 尽可能地多放原版录音磁带、录像带, 鼓励学生反复听说, 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 体会语感, 模仿好的, 及时鼓励。再者, 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学困生加强辅导。

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 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 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 而不是将他们放在无人问津角落里。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 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 贵在参与, 不再将他们搁置起来, 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 我们要具体分析情况后分别对待。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受教育支点, 以这个支点为基础, 找到教育学生的切入点, 打开所谓“浪子”的心结和形成学习障碍的原因。如有的同学意志力较差, 平时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总不能认真思考, 只想从老师和学生或家长那里寻求帮助。为培养该生良好的意志力, 就对该生单独进行训练。如出两道难题, 给该生一定的时间, 让他攻克。在给题的同时首先和他讲出题的目的和锻炼要求, 让该生能独立地克服困难, 完成任务。通过训练不仅激发了该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该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后取胜的喜悦。

4. 师资力量的影响

目前由于各地农村学校英语师资力量缺乏及师资质量的参差不齐, 导致英语教育的效果出现了较大差异。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我发现从南方地区来的借读生往往发音较准确、接受新知识较快, 而来自鲁西南等地区的学生则英语发音较拙、胆怯。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 新课程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 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 其内涵十分丰富, 洋溢着时代的气息, 充满了创新精神, 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更是参与者。那么, 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 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 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 倾注热情, 努力去研究新课标, 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 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 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 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执著地研究, 不断地实践, 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 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 要更新观念, 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要准确理解, 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 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 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 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 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 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第二, 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

对策:对症下药, 开发非智力因素。

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 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 各个突破, 注意了解每位学困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 不鄙视他们, 不放纵他们, 了解他们的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多表扬鼓励, 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英语教学成功与否, 不完全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 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迁怒、不急躁, 切忌使用训斥, 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这些学困生在班级中常被鄙视, 心里有压抑感, 有厌学情绪。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培养他们。当我看见学困生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 不但不责备, 还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 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 让他对你产生一种亲切感, 他会主动找到你来背。有些学困生的头脑反应得慢点, 我们要不厌其烦重复教, 有时想法编成公式和顺口溜,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到他们听懂为止。事实证明, 学困生有消极性, 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 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 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是孩子, 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5. 学习意识不到位

农村家长、孩子往往只注重数学、语文成绩, 对英语学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 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 师生不仅是平等的, 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 教师首先是参与者, 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 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 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 问题让他们去议, 答案让他们去辩, 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 不应是“授之与鱼”, 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 而应是“授之与渔”, 教导孩子拥抱生活,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 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 让自己从“神坛”中走下来, 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 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 变通地实践其要求, 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 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 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 多一些百家争鸣。

让“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成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这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 面对新课改, 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 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责任编辑:李锦雯]

习的意识要淡薄得多, 对英语的关注和辅导力度都要轻得多。这些学生有一部分是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慢, 有一部分是学习习惯不好, 不听课, 因此仅靠一堂40分钟的激励性的学习, 是难以学会的。即使老师在课后给以适当的辅导, 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而脱掉学困生的帽子。究其原因, 主要是缺少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因素。学困生及其家长过分地依赖于学校老师的课后补习, 但是这也仅仅局限于每天放学后不足1小时的时间, 他们回到家里几乎是完全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这就大大削弱了学习的力度。

对策:采取多种与家长沟通, 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经常与家长电话沟通, 或是通过区教体局开设的网校平台发手机短信, 内容包括该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课堂学习内容、作业布置、该生作业完成情况及辅导方法指导等。通过反复沟通, 这些方式对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学习较有效。家长们逐渐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掌握了一些辅导方法。孩子成绩有了起色。

总之, 转变这些英语学困生, 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 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有恒心, 付出真心, 做到耐心, 促使他们有所进步, 有所提高, 有所发展。我相信老师的爱就像阳光和雨露, 只要浇灌, 每个孩子的心都会开出一朵花。

[责任编辑:李锦雯]

摘要:每到新学期, 学校总会转来一些因父母在此务工而随之转来此地就读的农村借读生, 甚至借读生的数量已超过了本地生的数量。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 在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中, 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这些借读生。他们的表现及学困原因具有一定的共性、普遍性和典型性, 应当引起英语教师的注意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

篇14:借读费

摘要: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借读费”的取消进一步推动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各级政府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分担,均衡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健全的政策保障,能更好地推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起点公平;借读费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53-0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层次上,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2008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全面进入免费阶段,这一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户籍制度等原因决定了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相对性,“借读费”就是这种“相对公平”的产物。随着建立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越来越被关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包括对农民工子女在异地公办中小学的借读费等。政府取消“借读费”的为了更好地促进起点公平,进而推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本文着重探讨在当前义务教育体制下,“借读费”的取消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一、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及其重要性

(一)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起点平等

“平等”作为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涵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经济上各尽所能的平等义务和按照劳动取得报酬的平等权利。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认为,在正义的概念中。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观念。平等是一种事实判断,是绝对的;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历史的、相对的。公平并不是简单的平等,公平是一种理想,就其实现的过程而言,它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等因素决定的。

瑞典学者胡森在分析教育机会平等这一观念时,对“平等”和“机会”分别进行界说。就个体而言,“平等”可以有三种涵义: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的起点;第二,“平等”也可以指中介性的阶段;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的目标,或指这三方面的综合。所谓“平等”首先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日。可见,其论述的平等,是一种相对的平等,一种机会的平等。

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公平与发展”为主题,指出:公平不等于收入的平等,不等于健康状况的平等,也不等于任何其他具体结果的平等,而是一种机会平等的状况。因此,教育起点公平是一种起点机会平等,并不是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条件,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提供平等的机会。

(二)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

有学者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在宏观上指适龄儿童、青少年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并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在微观上指教育者(包括校长和教师)应同等地对待每个受教育者(学生),而不应有任何歧视。宏观层次上的教育公平,依照教育公平的重要程度和实现过程,依次可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将起点公平界定为受教育者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和条件,如果起点公平缺失,就没有了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也成了海市蜃楼、无米之炊。

(三)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第一步,仅有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对于义务教育来说是不够的。在我国,高中和普通公立高等学校按地区和全国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的人学制度,让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趋之若狂。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快速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优秀的教育者也是义务教育的优质资源。因此,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是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结合。

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关键,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标,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二、借读费的取消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准确地理解借读费的取消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意义就必须了解借读费的由来,以及国家有关借读费的政策。

(一)“借读费”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流入工业发达的城镇,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以家庭形式携子女迁移,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壁垒,适龄儿童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而随着民工潮迁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子女,没有流人地户口,因此,流入地政府一般会要求他们缴纳一笔“借读费”。在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礼教思想下,流动儿童的家长渴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

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以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有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二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三是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家庭自己负担。其中,“以县为主”的地方政府财政是义务教育经费最主要来源。而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由地方政府“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因此地方政府在分配义务教育经费的时候,是按照当地的户籍人口数,而非常住人口数为依据来进行统计的,这就使得流动儿童既不能享受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为他们提供的义务教育经费,也没有流入地为他们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在户籍制的限制下,流入地地方政府没有为流动儿童划拨义务教育经费,因此,我国的义务教育拨款方式与现有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户口制度的二元化结构和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体制的双重影响,“借读费”的收取就一直存在于义务教育中。

关于“借读费”这一概念,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并没有对借读费进行明确界定。有研究者对借读费进行界定的描述是:借读费又叫做跨区费,是指“户口不在城镇的外地学生、外来务工子女及本地农村学生,跨区到城镇学校‘借读所形成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由当地教育部门和物价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出规定,各城市数量不等。本文所指“借读费”,均使用这个概念。

(二)有关“借读费”的政策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农民工子女

当中,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流动期间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流入地学校或教学班组,可以向其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把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作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要“明确借读标准,完善借读手续,规范收费标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003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建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同时,明确规定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流入地政府要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2004年初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

2006年5月23日《中国教育报》也撰文指出借读费的收取仍按照原仪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可“按照地方政府规定的标准交纳一定的借读费用”。

2008年12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OO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

从以上的政策可以看出:义务教育的借读费从可以收取到规范收费标准直至不再收取,尤其是在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前后,两度提出不再收取借读费,这些表明政府对实现教育公平,特别是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信心和决心。

(三)借读费的取消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户口制度的二元化结构和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体制的影响,产生了诸如借读费之类的费用,阻碍了我国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借读费的取消,首先,打破了城乡户口制度的二元化结构的壁垒,让流动儿童享受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成为可能。其次,为人口良性流动提供保障。再者,借读费的取消,也是继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又一重大突破。

北京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7月9日召开的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表示:今秋北京市将解决20万名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在京就学问题,并免收他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借读费”的取消给来京务工者家庭带来的教育上的经济难题总算得到了缓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但也给流入地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现行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体制下,中央政府没有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借读费的取消给流入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而相关的部门为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会对受惠群体做出相关的规定,比如居住年限、固定就业等等。这样的规定一般外来人员不容易达到,导致大部分流动儿童不能受惠,不能达到取消“借读费”的真正目的。

三、对推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建设的建议

(一)中央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实行转移支付,解决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教育经费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保证,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就必须解决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因此,要打破现行的教育经费投资体制,构建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流入地财政、流出地财政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投入责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起点公平,义务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实现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

(二)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发挥其促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民办学校的数量较少,却是推进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是流入地政府。我国是一个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国家,教育经费占世界教育经费总量的1%,被用于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在流入地政府公办学校有限的情况下,民办学校解决了一部分我国流动儿童入学的难题。例如,2007年广州市的流动儿童有43,8万,其中62,66%的流动儿童在民办学校就读。但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待遇无保障,硬件条件差。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让民办学校健康成长,继续更好地发挥其促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作用。

(三)均衡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教育资源都是一种稀缺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更显稀罕。我国高中和普通公立高等学校采取按地区和全国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的入学制度,通过考试对意愿入学的学生进行测试和筛选。在这种现实环境下,占有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学校评级制度让有些学校贴上了“示范学校”、“一级学校”的标签。这些学校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损害了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在实现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中,政府应加强教师培训,调整教师结构,均衡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四)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教育起点不公平是政策、法规不健全的一种表现,完善的政策、法规是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基本保障,流动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需要更多的法律保障。健全的法规,有力度的执行,是保障流动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最有效方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重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托尔斯顿·胡森(瑞典),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J],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周序,关于借读费研究的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8,(9)

[5][作者不详]教育收费政策解读[N],中国教育报,2006,5

[6]黄明光,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的户籍制度改革视角[J],温州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7]赵正元,北京今秋安排20万外来务工农民子女上学[N],中国教育报,2004-7-10

[8]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广东省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情况介绍[R],2008-0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借读费】相关文章:

借读费范文05-15

借读费取消了范文05-28

借读费是一年一交吗08-15

借读协议04-26

借读申请书04-16

招收借读生申请04-10

学校借读的申请书04-26

借读生承诺书模板04-08

借读生入学协议书04-12

上一篇:赞扬老师名言下一篇:听窦桂梅老师讲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