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付汇流程

2024-04-26

异地付汇流程(精选8篇)

篇1:异地付汇流程

进口付汇操作流程

进口付汇分为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两种方式。

以“预付货款”为例:

一、打开“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输入企业代码、用户名及密码,登陆。

二、点击“预付货款登记管理”

三、点击“预付货款合同登记”

四、输入“合同号”、“签约时间”、“币种”、“合同金额”、“预计付汇日期”、“币种”、“预计货款金额”等,点击“添加”,生成一个合同序列号,记下该号码。

五、点击“预付货款付汇登记”,输入上述“合同登记序列号”,输入“收款人”、“收款人地区国别”、“币种”、“付汇日期”等,点击“确定”,生成一个“付汇登记号”,记下该号码。此操作完成1天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六、点击“付汇银行的指定、变更”,输入上述“付汇登记序列号”,输入“付汇登记日期”。

一般,当天就付汇,去银行取回付款通知单,进行账务处理。

剩余的货款同货到付款的处理方式一致,货到付汇分为保税区付款和国外付汇,保税区付汇流程如下: ① 报关单正本 ② 合同、形式发票、境外汇款申请书(银行提供,公司填写)③ 到银行柜台办理付汇,取回付款通知单,进行账务处理。保税区付款流程如下: ① 合同、发票、提单、报关单正本 ② 物权证明(物流公司开的)、外汇登记证、仓储协议(与货代公司签订的)③ 到银行,填写境内付款申请书,拿单回来做账。收款人为保税库,如东方海洋。

篇2:异地付汇流程

进口付汇核销流程

一、进口付汇核销监管部门的职责

(一)整理银行报送的进口付汇核销单,录入有关数据。一般要求隔日录入完毕并按付汇日期将核销单归档。对有问题的核销单及时与银行联系改正。待国际收支统计申报2.0版软件稳定运行之后,进口付汇核销单数据直接从该软件系统中提取,取消手工录入工作。

(二)审查进口单位的进口到货报审和未到货报审,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将报审表录入计算机。审查三项内容:

1、进口单位在报审表上填写的内容与所附单据的内容是否一致无误;

2、审核付汇单证与报关单内容是否一致;

3、手工操作时审核进口单位提供的报关单表面是否与海关的要求一致,即是否有防伪标签、海关编号,是否有清晰的海关验讫章等;使用报关单核查系统后用计算机核查报关单的真伪。

经审核无误,即在报审表和报关单上加盖报审章,将报关单和报审表(第一联)归档存放,将报审表(第二联)的内容录入计算机;如第一项有问题,则请进口单位更正报审表的内容后再报审;如第二项、第三项有问题,以及报关单属于按规定应办理二次核对的范围之内,则留存有关报关单进行二次核对,经鉴别结果为真实者即将报关单退还进口单位留存,经证实存在问题的即按有关规定移交外汇检查部门处理。

(三)进口付汇备案表审核及签发

进口付汇备案表是针对一些核销方式较特殊、银行资金风险较大及逃套汇发生频率较高的进口付汇,如远期信用证、异地付汇、转口贸易、预付款等所采用的一种事前登记、初审办法。办理备案表表明外汇局已对上述付汇进行了重点跟踪、登记,并按期要求进口单位凭有关凭证向外汇局办理核销报审。

二、进口付汇核销报审流程

(一)进口付汇到货的数据报审

1、概念

进口付汇到货报审是进口单位根据《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的要求,按月将“贸易付汇到货核销表”及所附单证报送外汇局审查的业务过程和手续。

2、业务审核单据

根据《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规定,进口单位“应当在有关货物进口报关后一个月内向外汇局办理核销报审手续”。进口单位在办理到货报审手续时,须对应提供下列单据:

(1)进口付汇核销单(如核销单上的结算方式为“货到付款”,则报关单号栏不得为空);

(2)进口付汇备案表(如核销单付汇原因为“正常付汇”,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3)进口货物报关单正本(如核销单上的结算方式为“货到付汇”,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4)进口付汇到货核销表(一式两份,均为打印件并加盖公司章);

(5)结汇水单及收帐通知单(如核销单付汇原因不为“境外工程使用物资”及“转口贸易”,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6)外汇局要求提供的其他凭证、文件。

上述单据的内容必须真实、完整、清晰、准确。

3、办理进口付汇报审业务手续:

(1)进口单位须备齐上述单据,一并交外汇局进口核销业务人员初审。

(2)初审人员对于未通过审核的单据,应在向企业报审人员明确不能报审的原因后退还进口单位。

(3)初审结束后,经办人员签字并转交其他业务人员复核;

(4)复核人员对于未通过审核的单据,应在向企业报审人员明确不能报审的原因后退还进口单位。

(5)复核无误,则复核员签字并将企业报审的全部单据及IC卡留存并留下企业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

(6)外汇局将留存的报关单及企业IC卡通过报关单检查系统检验报关单的真伪。如无误,则将IC卡退进口单位,并在到货报审表和报关单上加盖“已报审”章;如报关单通不过检查,则将有关材料及情况转检查部门。

(二)进口付汇备案手续

进口付汇备案是外汇管理局依据有关法规要求企业在办理规定监督范围内付汇或开立信用证前向外汇局核销部门登记,外汇局凭以跟踪核销的事前备案业务。

1、企业在办理下列付汇或开立信用证业务时,须办理备案手续:

(1)开立90天以上(不含90天)的远期信用证;

(2)信用证开立日期距最迟装运日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

(3)办理90天以上(不含90天)承兑交单的承兑业务;

(4)提单签发日期距付汇日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的付汇交单业务;

(5)付汇日期距预计到货日期超过90天的预付货款;

(6)超过合同总额的15%且超过等值10万美元的预付货款;

(7)报关单签发日期距付汇日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的货到汇款业务;

(8)境外工程使用物资采购的付款、开证业务;

(9)转口贸易的付款、开证业务;

(10)不在名录内企业付汇、开证业务;

(11)“受外汇局真实性审核进口单位名单”内企业的付汇、开证业务;

(12)经外汇局了解认为确系特殊情况,有必要重点跟踪付汇业务。

企业在办理上述备案业务前,须对应报审已签发的预计到货日期在上月1日前的备案表的到货情况;否则,不予办理。

2、进口单位在办理备案业务时,须对应提供下列单证:

(1)进口付汇备案申请函(申请函内容应包含申请备案原因及备案内容);

(2)进口合同正本及主要条款复印件;

(3)开证申请书(如备案原因为“远期信用证”,则该开证申请书上应有银行加盖的业务章);

(4)进口付汇通知单及复印件(如结算方式不为“托收”,则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5)电汇申请书(如结算方式不为“汇款”,则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6)进口货物报关单正本、复印件及IC卡(如备案原因不为货到汇款、信用证展期,则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及IC卡);

(7)结汇水单/收帐通知单或转口所得的信用证(如备案原因不为“境外工程使用物资”、“转口贸易”,则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8)预付款保函(如备案原因不为“90天以上到货”、超过15%且超过等值10万美元的预付货款,则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9)进口付汇备案表;

(10)特殊备案情况下,外汇局要求提供的其他凭证、文件。

上述单据的内容必须真实、完整、清晰、准确。

3、企业在办理进口付汇备案业务时应根据不同的备案情况对应提供上述单据,并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备案手续:

(1)企业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将有关单据交外汇局核销业务人员初审;

(2)初审无误,审核人员将单据报送主管领导审批;

(3)业务人员应于企业备案当日(或次日,“受外汇局真实性审核进口单位名单”内企业除外)将通过初审的单据报送主管领导审批;主管领导在次日(或第三日,“受外汇局真实性审核进口单位名单”内企业除外)将审批结果退审核人员;对于审批未通过的备案,审核人员须及时向企业讲明原因。

(4)审批通过后,由审核人员通知企业(或由企业主动查询)备案结果,并将加盖“进口付汇核销专用章”的备案表及所附单证退还企业;同时,将备案表第四联及有关单证复印件一并留存、输机;

三、服务监督机制

企业在办理付汇报审、备案业务时,如有疑问可来人直接向核销业务人员咨询;

核销业务人员在对外办理业务或接待来人咨询时,应挂牌服务;

篇3:异地付汇流程

异地安置现象的出现是区域经济发展,人员流动,生活居住地选择多样化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产物。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一般为县、市级统筹),各地的保障水平和管理办法差异大,使参保人员在统筹地区之外发生的医疗费用管理成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难点。有关异地安置问题的研究非常多,也非常复杂,本文仅从异地就医流程管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目前,大多数地方异地安置人员的就医流程为:异地安置人员每年到参保地经办机构(或原单位)领取异地安置申请表,选择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到医疗机构和相应的经办机构进行登记和盖章,将表格返回参保地经办机构进行审批和备案后,就可以在选定的医疗机构就医,将费用清单及相应报销材料交参保地经办机构进行审核报销。

1 异地安置就医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异地安置申请表格信息和报销手续混乱

1.1.1 异地安置表格模式多种多样。不同

省际间,甚至同一省的不同县市间,表格模式多不相同;采集参保人的基本信息过于简单(大多仅限于姓名、性别、年龄和单位名称及地址),而涉及审核和报销最关键的既往健康信息却没有;对异地就医流程没有必要的书面告知,不少异地人员认为,办理登记手续后就可以享受同当地医保病人相同的就医待遇了,还有不少异地人员根本不清楚报销所需的手续,不清楚所选择的医疗机构能否提供所需的报销手续,而当报销受阻时,往往强迫医疗机构按照当地经办机构的要求出具报销凭证,而不论此要求是否合理。

1.1.2 对于居住地医疗机构数量和等级选

择的设置缺乏理性考虑。大多表格规定可选择医疗机构数目1~3家,至于医疗机构的等级,有的规定均为三级,有的规定可各选一家,有的根本没有规定。

1.1.3 对于报销手续的要求五花八门。有

的甚至缺乏基本法规和常识。除了常规的报销清单和出院诊断证明外,有的地方要求出院后必须复印所有的住院病历(《医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100053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

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住院志等“客观”病历,而病程记录等“主观”病历只有发生医疗事故才可由医疗机构提供),并且每张都要加盖医院的医保章;有的规定报销时必须提供住院期间的每日清单;更有地方甚至规定参保人出院后必须在身份证复印件上加盖医保章,否则当地经办机构不予报销。

1.2 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报销周期缺乏规范

由于各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医疗保险的筹资和报销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地经办机构自主确定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报销周期。对于报销范围,有的经办机构规定凡本地医疗机构未开展的诊疗项目不予报销,限制异地“高精尖”等费用较高的医疗技术的使用;有的规定凡不在本地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品种类(不看通用名,只看商品名)不予报销;对于异地安置人员的医疗费用,大多采取先扣除一定的比例后,才纳入本地报销比例;报销周期也大多采用一年一报,过期不予报销的办法。

经办机构这种地方保护的做法,客观上限制了异地就医,增加了本地医保基金沉淀;但是,这种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的甄别政策,严重限制了参保人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权利,损害了广大异地安置人员的经济利益,使异地人员在罹患疾病折磨的同时又遭受心理的伤害。

1.3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管理成本较高

异地安置人员对于选定的医疗机构而言属于“自费”病人,其医保管理没有纳入到居住地经办机构的监管范围内,而参保地的经办机构又鞭长莫及,对于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很难进行有效监管,造成监管机制的缺失。

在异地就医管理中,参保地经办机构为加强对居住地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的有效监管,常常采取到现场调查或者函调形式,这无形加大了异地安置医疗保险管理的成本。

1.4 缺乏人性化服务意识

医疗行为存在极大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而大多地方异地安置政策机械生硬,缺乏人性化理念。譬如,异地安置人员住院前的急诊留观费用管理苛刻,有的经办机构甚至不予报销,迫使参保人为达到报销目的要求医疗机构将门急诊费用更改为住院费用,增加了医患矛盾和冲突。另外,经办机构在审核报销手续时教条刻板,要求患者将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诊断证明》更换为《诊断证明》,否则不予报销;对于门诊发票丢失的情况,经办机构要求参保人到医疗机构去补发票,但由于后补的发票日期与费用发生日期不符,又造成参保人的费用不能报销;正由于医保流程管理和政策执行方面缺乏人性化理念,常常使异地安置人员往返于参保地医疗机构和居住地经办机构之间,茫然不知所措,常常有“就医难而报销更难”的慨叹。

2 规范和优化异地安置人员就医流程的几点建议

2.1 建立全国统一的异地安置表格信息和报销流程

实现全国统一的医保统筹和支付体系尚须待时日,但是,建立统一的异地安置表格模式,统一填报信息和报销程序是完全可以做到和非常必要的。

2.1.1 制定并执行统一的异地安置表格模

式,完善参保人健康有关信息采集,设置流程及报销相关的书面告知内容,便于参保人异地安置的申请,便于医疗机构的接收以及经办机构审核,为以后更便捷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奠定基础。

2.1.2 居住地医疗机构数量和等级的选定

要科学合理,建议选择两家医疗机构,一家为三级综合医疗机构,一家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或站),既可满足疑难重症疾病的治疗,又方便慢性病、常见疾病的开药、输液治疗,也符合当前“小病进社区”的医疗管理格局。

2.1.3 建立统一规范的报销手续,住院明

细清单和出院诊断证明本身就加盖了医疗机构公章,具有报销凭据效力,为防止“骗保”行为,可尝试医疗与经办机构之间信息的网络传递和审核,真正实现便捷和准确。让异地安置人员复印所有病历内容或在身份证复印件上盖章的做法既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又不能真正杜绝“骗保”行为发生,而且增加参保人、医疗和经办机构三方的财力、人力资源浪费。

2.2 建立并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

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己统一制定,并规定省一级可调整乙类药品的15%,但不少地区并没有严格执行,有的地方至今仍执行自己制定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权威性不足,约束力差,另一方面也确有调整不及时、不能适应各地情况变化的问题。目前国家己取消了药品生产的地方标准,这为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创造了条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规范完善现行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基础上,逐步减少乃至取消地方调整目录的权限,并对地方执行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情况进行督导和约束。关于统一诊疗项目的名称及标准问题,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己有安排,但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也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医疗保险的诊疗项目国家制定了排除法的目录,但执行起来漏洞多,可操作性差,各地的具体标准往往相差悬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统一诊疗项目名称和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准入式的医疗保险诊疗目录[2]。

2.3 建立对各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有效的的监控机制

医保经办机构代表政府对医疗服务的提供和享受双方进行监督和审核,但是,毕竟医疗保险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经办机构一方面缺乏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不高,再加上经办机构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管,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方面必然存在诸多的漏洞和不足。作者认为通过建立医疗机构的医保管理行业组织,通过以及参保人评议组织,对经办机构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2.4 建立医疗机构和异地经办机构之间有效的合作和制约机制

2.4.1 由于异地安置人员医疗保险关系的

转移机制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各地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均可以积极探索在异地建立“点对点”的“供-保”关系,譬如有实力的三级医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和周边地区经办机构建立相应的服务合同,通过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增加医院的医疗市场和经济收入;同样,医保经办机构也可以精选外地的医疗机构作为异地安置人员的定点就医机构,利用集团化的市场资源约束异地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和进行费用控制。

2.4.2 由于各省或绝大多数省内统筹地区

之间没有共享医疗保险信息平台,异地安置人员的费用报销只能通过纸介来实现,给异地安置人员、医疗机构和异地经办机构造成诸多的不便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医疗机构和异地经办机构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及时、准确和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极大地方便患者,节约医疗资源,减少管理成本,并且能有效杜绝行行色色“骗保”行为的发生。

摘要:医疗保险异地安置流程管理存在表格内容、报销手续混乱,报销范围、比例和周期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人性化服务意识,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异地安置表格模式、报销流程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和诊疗目录,加强对经办机构有效;监控机制,探索医疗机构和异地经办机构之间有效的合作来解决当前问题。

关键词:医疗保险,异地安置,流程管理

参考文献

[1]戴伟,龚勋.异地就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07,(10):29-32.

篇4:居民办身份证异地受理流程

第一步 本人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申请,填写《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缴纳证件工本费。其中,申请换领的交验居民身份证,申请补领的交验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

第二步 异地受理点受理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申请后,及时将受理信息传送至申请人户籍地公安机关,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及时审核签发。

第三步 居住地公安机关接到经审核签发的制证信息后,在法定时限内完成身份证的制作与核验发放,申请人凭领证回执到受理点领取证件。换领证件的,领取新证时应当交回原证。

此外,异地受理不增加制发证周期和任何收费。依照《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公安机关自公民提交申请之日起60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缩短制发证周期。异地受理与户籍地受理一样,群众都只需缴纳证件工本费,没有其他任何费用。有效期满换领居民身份证的,证件工本费20元,损坏换领、丢失补领的,证件工本费40元。

(江西 张静)

篇5:进口付汇流程

1.外汇局办理“对外付汇进口单位名录”手续:

1. 对外经贸部(委,厅)的进出口经营权的批件{工商局}

2. 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营业执照

3. 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企业代码证件

4. 外汇登记证(外商投资企业)

对于外汇局核准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企业在办理“名录”时,可直接凭《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核准件》企业村存留联和进口单位名录登记申请书办理。

列入“名单”后向主管海关领取付汇核销用的IC卡

在《货物贸易进口付汇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实施前已在外汇局办理名录登记手续的进口单位,应在六个月内签署《确认书》。签署《确认书》后,外汇局将其自动列入名录,未在规定期限内签署的,外汇局将取消其名录资格。发布实施前未在外汇局办理录登记手续的进口单位,需持名录登记申请书及以下材料到外汇局办理名录登记:

1.《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企业营业执照》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等级证书》

2.付汇流程:

<一>对于不在“名录”的企业及文件规定需办理备案的付汇,企业需备齐下材料:

1.进口合同;

2.发票;

3.正本 报关单;

4.提单;

5.进口付汇核销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货物许可证第二联;

7.登记表第三联;

8.进口证明(或有)第三联;

9.各种不同贸易方式及运输方式的凭证单据;

10.委托代理协议(或有)

到外汇局申领《进口付汇备案表》后可直接至外汇指定银行直接办理付汇手续。

<二>对于已经在“名录”的企业可直接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付汇手续

进口单位在有关货物报关一个月内到外汇局办理进口核销,所需资料:(1)进口付汇核销单(如核销单上的结算方式为“货到付款”,则报关单号栏不得为空);

(2)进口付汇备案表(如核销单付汇原因为“正常付汇”,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3)进口货物报关单正本(如核销单上的结算方式为“货到付汇”,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4)进口付汇到货核销表(一式两份,均为打印件并加盖公司章);

(5)结汇水单及收帐通知单(如核销单付汇原因不为“境外工程使用物资”及“转口贸易”,企业可不提供该单据);

(6)合同,IC卡

篇6:售付汇管理流程

1、服务贸易、收益、经常转移和部分资本项目对外支付税务证明(国税已编号盖章)

2、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出具《税务证明》申请表(一式二份)

3、合同或协议(复印件一式一份,同一合同多次支付的不再提供)

4、多次开具税务证明登记表(一式一份,同一合同单次支付的不需提供)

5、形式发票(一式一份)

6、通用缴款书(复印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境内签订的合同或境外签订但在境内使用的合同,需有印花税,非居民个人发生的与合同关联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情形,需提供个人所得税)

7、境内机构和个人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报告表(一式二份,收益类、经常转移类和部分资本类不需提供)

8、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项目外籍人员情况表(一式一份,收益类、经常转移类和部分资本类不需提供)

二、售付汇后需要进一步补充的资料(均需加盖公章):

1、非居民项目合同款项支付情况报告表(一式二份)

2、付汇时银行的流水单(一式一份)

三、享受税收优惠或税收协定的情形还需填写服务贸易对外支付不予征税免税项目审核复核表及其他文件,若涉及,请单独与管理员联系

篇7:进口付汇流程简介(东莞外汇局)

进口付汇流程简图

名录登记

进口单位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并办理海关注册登记后,首次办理进口付汇的企业,需持如下资料办理进口付汇名录登记:

1.“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或“批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3.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货物贸易进口付汇业务办理确认书》(简称《确认书》);

注意:

①《确认书》可在东莞外汇局网站下载,A4纸双面打印,须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签字不可由盖章代替);

②企业名称、法人代表、注册资本、地址、电话等变更的,应及时到外汇局办理变更登记。企业名称或法人代表变更的,还应重新签署《确认书》;③企业办理名录登记后,自首次付汇之日起三个月内为辅导期,辅导期内企业需办理进口付汇逐笔报告(详见下文“逐笔报告”部分)。

付汇前登记

“不在名录的进口单位”、“C类进口单位”、“进料余料结转”对外付汇,以及“三来一补”企业产品内销等四种情况付汇前须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凭外汇局签发的《进口付汇登记表》到银行办理付汇或开立信用证手续。其中,进料余料结转付汇前应持如下资料办理付汇登记:

1.“进料余料结转对外付汇申请书”(说明转型情况,来料厂、转入企业及境外投资方关系,列明每份报关单预录入号码、币种、金额及需对外付汇的总额、付汇日期及银行);

2.进口报关单付汇证明联原件及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批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贸易信贷登记和注销

企业办理预付货款、延期付款、预收货款、延期收款(统称“贸易信贷”)等业务需按要求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http://safesvc.gov.cn)办理登记及注销手续,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信贷无需在网上服务平台办理登记。

业务办理地点: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科

报关单过户 代理进口业务,一般应由代理方(即报关单经营单位)负责进口和付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允许由收货单位直接对外付汇,但报关单经营单位需在货物进口后30日内,持过户申请书、代理进口协议、进口货物报关单、免税证明或许可证等证明材料到所属外汇

局办理报关单过户手续:

(1)进口单位代理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和捐赠项下进口;

(2)许可证、进口配额、特定商品登记项下进口;

逐笔报告

辅导期内企业、B类企业、付汇与到货或收汇相差10万美元以上且差额超过合同10%,以及10万美元以上的进口退汇等四种情况的企业须在进口货物报关单进口日期或收汇日期后30日内向外汇局逐笔报告(先通过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办理网上逐笔报告,通过审核后带齐如下资料到外汇局现场报告)。

1.《进口付汇逐笔核查报告表》一式两份(企业自行在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打印);

2.进口付汇核查凭证(指银行汇款单,下同)原件及复印件;

3.进口货物报关单原件及复印件;

(贸易方式为“进料深加工”的,需提供出口报关单复印件;贸易方式为“加工设备内销”、“保税仓库货物”、“修理物品”、“合资合作设备”、“退运货物”等“有条件对外售付汇贸易方式”的,须按要求补充相应单证);

4.收汇凭证原件及复印件(进口项下退汇、转口贸易和境外承包工程需提供);

5.进口合同、商业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6.差额说明材料(付汇与到货或收汇相差10万美元以上且差额超过合同10%时需提供);

7.退汇协议原件及复印件(进口项下退汇时需提供);

现场核查

外汇局根据非现场核查及监测预警的结果,对总量核查指标异常的进口单位实施现场核查,核查方式包括:①要求被核查单位书面报告;②约见进口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一般为财务经理或以上负责人);③去往进口单位现场调查;④其他方式。

企业应配合外汇局做好现场核查工作,包括及时签收并反馈《现场核查通知书》、提供必要的现场调查条件等。现场核查未通过的企业,降为“B类”或“C类”;因企业地址、电话等变更致使外汇局无法与其取得联系的,可直接对其降级!。

档案管理

篇8:异地付汇流程

(一) 外贸公司进口付汇汇率风险表现形式

因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尚未全面自由流通, 所以外贸公司在与国外客户结算货款时主要以美元和欧元结算, 公司在进口付货款时必须用人民币去外汇市场上购外汇, 而人民币兑美元欧元的汇率是随时波动的, 这就带来了一个外汇敞口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 外贸公司进口付汇, 一般以出口国所在国家的法定货币为主要计价货币。签订进口合同时, 贸易合作的双方在考虑保险费、货物成本、税费、仓储费以及清关费、上岸费等国际贸易中特定会产生的费用后会产生一个进口报价, 报价的过程中双方会预估一个汇率, 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 这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判断, 汇率判断的准确性直接会影响到合同利润的预算。而对于贸易双方而言, 不论是进口公司还是出口公司都希望获得最大的收益, 承担最小的汇率风险。如中国公司与德国出口公司签订一笔合同进口某类设备, 德国公司要求中方以欧元付货款, 到期付汇时进口方必须以人民币兑换成欧元进行支付, 这时中方就要承担实际最终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与预期汇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最终合同利润损益。

另外, 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也会给进口商带来一定的付汇汇率风险。付款期限的长短对于进口付汇汇率的影响在于:若在此期间, 人民币贬值, 进口公司需要更多的本币去购买外币, 增加购汇成本, 利润减少;若在此期间, 人民币升值, 进口公司则需支付较低的购汇成本, 利润增加。

(二) 外贸公司进口付汇风险防范现状

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成单边升值的走势,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非常小, 平均的日波幅在2‰以下, 因此, 对于进口商来说, 用人民币购买美元, 基本没有外汇交易风险。所以外贸公司之前普遍采用传统的延长付汇期限的方法来规避汇率风险。但是这种传统的延迟付汇措施在规避进口付汇上有一定的风险, 财务人员即使能够正确预测汇率走势, 也很难预测汇率变动幅度, 这样的计算误差可能带来财务成本损失, 尤其碰到一些汇率变动幅度较大的货币, 比如日元等, 这种情况表现更明显。

二、外贸公司利用金融衍生产品防范进口付汇汇率风险案例

外贸公司可采取外汇保值策略, 通过远期外汇交易和外汇期权交易等外汇衍生工具, 将进口付汇成本控制在企业运营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使企业避免了受汇率市场控制, 从而获得一个稳定的、可预估的现金流, 以助于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

(一) 人民币汇率平稳升值预期下采取的防范汇率风险金融工具

1. 进口押汇与远期售汇交易结合

进口押汇与远期外汇交易 (多为远期售汇) 业务相结合是外贸公司采用的一种较普遍防范进口付汇风险手段。一方面由于过去的几年人民币大部分情况下处于单边升值状态, 人民币兑美元远期保持看涨态势, 延迟付款期限会降低企业购汇成本。另一方面, 美联储没有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继续采用较低的利率刺激市场, 这就给企业利用外币贷款节省财务成本提供了空间。

远期结售汇的价格是依据国际通用远期外汇交易的原理计算得出。远期结售汇价格取决于即期结售汇汇率、人民币和外汇利率以及交割期限。远期报价的理论基础是利率平价理论, 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资本流动将促使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 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

通过该理论推导出的远期报价公式为:

其中:N为实际天数, rate (CNY) 、rate (USD) 为中美两国利率, f (x1, x2, x3) 为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 综合当期市价水平做出的掉期点数调整。掉期点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价差。影响远期外币报价的因素包括两国的利率水平、人民币升值预期、境内市场上美元和人民币资金供求情况等。

例1:公司与美国公司签订合同, 进口一部大型印刷设备仪器, 其中USD800 000的货款是以信用证形式支付, 于2012年7月26日承兑付款, 当日购汇汇率为6.4008。

(1) 若公司在承兑付款日到期后选择即期付款, 则需要支付的自有资金=应付外汇外币×即期银行外币基准利率, 即5 120 640人民币购美元付款。此笔业务购汇成本即为5 120 640人民币, 人民币3个月贷款利率5.6%, 一般上浮5%。所以融资成本为5 120 640×5.6%×1.05×90/360=75 273元

(2) 公司财务人员判断后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 选择与从事外汇业务的银行办理一笔进口押汇业务。贷款金额与进口货款金额相同, 用该笔美元贷款支付进口货款, 贷款期限为3个月。美元贷款利率通常为当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加多少个基点, 具体根据当期银行美元贷款成本及当期美元利率市场情况而定, 当时公司美元贷款利率为LI-BOR+300BP, 当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3个月为0.4471, 押汇利率3.45%。公司押汇3个月融资成本为800 000×3.45%×90/360=6 900美元。押汇到期日, 2012年10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2625。与2012年7月26日即期付款相比:

融资成本减少75 273-6 900×6.262 5=32 061.75元

汇兑成本减少800 000× (6.400 8-6.262 5) =110 640元

可看出, 公司财务在判断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 采用进口押汇方式延长付款期限, 企业不仅由于不同币种的不同贷款利率节约了融资成本, 同时也因为人民币升值节省了不少的购汇成本。

(3) 实际操作实务中, 财务人员往往不能确定美元未来走势, 升值或者贬值, 或者知道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 却无法博弈短期内尤其是3个月内美元对人民币是大幅贬值或小幅贬值。所以, 为了防范汇率风险, 锁定收益, 外贸公司财务人员有时会采取进口押汇与远期售汇相结合的方式。在押汇的同时, 锁定3个月后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假设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价格6.4008, 某银行外汇远期报价见下表1。

同时, 根据公司与银行协定在报价的基础上还有优惠点, 扣除优惠点后得3个月远期报价人民币对美元6.4275, 押汇利率3.45%, 测算得出采用进口押汇3个月并同时锁定远期汇率的方式融资成本为:

800 000×3.45%×90/360×6.427 5=44 349.75 (元)

这个成本比到期后立即购汇兑付减少75 273-44 349.75=30 923.25 (元)

汇兑成本比到期后立即购汇兑付增加

综合来看, 购汇成本还是会比立即兑付减少

公司财务人员认为以达到预定成本控制目的, 最终决定选择进口押汇与远期售汇相结合的融资付款方式完成该笔业务的支付。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强烈的情况下, 进口押汇与远期售汇是外贸企业常用的比较有效的控制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方式。办理进口押汇融资, 相对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而言, 更为简便。企业获得授信额度后在即期信用证规定的付款时间内, 或对外付款当天办理押汇授信即可。起息日为付款日, 融通资金没有闲置时间。另外,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 资产负债率高、资金不足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商品销售、回收货款的周期一般为1~3个月, 进口押汇正好满足企业在这段时间内的资金需求。如遇未来汇率走势不够明朗的情况下, 企业在办理进口押汇的同时还可以做一笔远期外汇买卖业务, 锁定价格, 这样不管汇率如何波动到期后都以事先与银行约定的汇率交割, 不但能够避免汇率风险, 还可以在办理押汇时就计算出还款时的金额, 有利于企业有计划的调度资金, 优化资金管理。普通远期产品, 即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够强烈的情况下, 远期外汇报价高于市场即期报价的同时, 由于外币融资成本低于人民币融资成本, 公司利用普通远期产品还是能节省一部分进口购汇成本。

但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进口押汇和远期售汇这两种金融工具对于防范汇率风险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有效, 若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强烈, 相反, 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或未来人民币兑美元走势不明朗, 选择这两种金融工具有可能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2. DF与NDF

DF是指境内的远期外汇交易 (Deliverable Forwards) , NDF是指境外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 (Non-deliverable Forwards) 。DF是企业与银行签订了远期结售汇合同, 合同中约定了未来办理远期结售汇的币种、金额、汇率、到期日等事项, 合同到期后必须以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与银行实际交易。NDF是指企业银行签订合同约定未来的远期汇率及交易金额, 并在未来制定日期, 就之前约定的汇率与即期市场汇率轧差交割。目前在我国, 政府是明令禁止境内企业进行外汇交易的, 但在NDF产品的实际交易过程中, 人民币或外币并不需要跨境流通交易, 境内银行通知其境外分行进行交易, 而企业给予银行的外汇担保也是存在境内银行账上的。因此, 国家外汇管理局很难完全管制NDF交易。

(1) 使用DF产品进行外汇保值

DF实际上就是普通远期, 下面通过实例分析如何利用DF产品节省进口购汇成本。

例2:2010年6月, 公司进口一批印刷设备, 总金额为1 000万美元, 客户要求20%的预付款以T/T形式付出。当日美元即期市场价为6.8415, 直接用人民币购汇需支付100 000 00×20%×6.8415=136 830 00 (元) 。

公司与银行签订相同金额的美元贷款业务3个月, 利率为3.31%, 到期后需支付美元利息2 000 000×3.31%×90/360=16 550 (美元)

同时, 公司与银行签订一笔普通远期业务, 当日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强烈, 远期外汇价格为6.7705。

另外, 公司存入一笔人民币保证金给银行, 期限也是3个月, 定存利率1.71%, 用于支付到期时按照DF远期外汇价格购入的美元贷款本息。到期时美元贷款本息合计需人民币 (2 000 000+16 550) ×6.7705=13 653 055元, 需存入的保证金为13 653 055/ (1+1.71%×90/360) =13 594 937元

可看出, 公司实际到期后进口付汇需要的购汇成本为人民币13 594 937元, 比直接购汇13 683 000元节省了88063元。

公司利用DF产品实现汇兑收益, 与远期购汇价格、外币贷款利率、人民币存款利率等相关。外币保值操作人员可根据DF产品的期限、价格、形式来测定利润空间, 选择最优的产品进行进口外汇保值。

(2) 使用NDF产品进行外汇保值

NDF属于无本金交割, 到期后不用实际交割, 只需进行差额支付。双方事先约定交易的本金和金额, 在到期日前两个工作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计算双方是亏还是盈, 亏损方补差价给盈利方。境外NDF的市场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所以境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要低于境内。

例3:2011年5月A公司进口一批木材, 需支付货款300万美元。A公司选择在银行办理境内人民币存款质押贷美元, 同时在境外拟作一笔NDF远期售汇业务。

当天境内美元即期购汇价格为6.4805, 境外3个月NDF价格6.321, 境内3个月远期购汇价格6.372, 人民币3个月定存利率2.85%, 美元贷款利率3.2%。

当天即期购汇需人民币3 000 000×6.4 805=19 441 500元

企业以当日即期人民币购汇价格做全额质押贷3个月美元, 锁定境外NDF3个月远期价格6.321。3个月到期后, 企业在境内以市场价格购入美元完成美元贷款本息支付, 境外以NDF价格交易, 完成境内外收支抵消。公司的支出为购汇成本加美元贷款利息支出, 收入为人民币存款利息收入。3个月后人民币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 下面我们基于人民币走势的三种情况对NDF产品如何防范进口付汇风险进行分析:

购汇成本分析:

(1) 3个月后人民币大幅升值, 市场即期价6.2。境内购汇成本相对于3个月前即期价格每一美元少支付6.4805-6.2=0.2805元, 境外NDF价格相对于3个月前即期价格每交割一美元损失6.321-6.2=0.121元, 境内外合计总收益0.2805-0.121=0.1595元

(2) 3个月后人民币小幅升值, 市场即期价6.4。境内购汇成本相对于3个月前即期价格每一美元少支付6.4805-6.4=0.0805元, 境外NDF价格相对于3个月前即期价每交割一美元盈利6.321-6.4=0.079元, 境内外合计总收益0.0805+0.079=0.1595元

(3) 3个月后人民币贬值, 市场即期价6.6。境内购汇成本相对于3个月前即期价格每一美元多支付6.6-6.4805=0.1195元, 境外NDF价格相对于3个月前即期价格每交割一美元盈利6.6-6.321=0.279元, 境内外合计总收益0.279-0.1195=0.1595元

可看出, 3个月到期后不管人民币走势如何, 采用NDF产品进行对冲交易, 每一美元都会获得0.1595元的盈利, NDF交易盈利是固定的, 为3 000 000×0.1595=478 500元

美元融资利息分析:

美元贷款利息支出=3 000 000×3.2%×90/360=24 000美元

人民币定存利息收入=19 441 500×2.85%×90/360=138 520.69元

公司此笔NDF总收益478 500+138 520.69=617 020.69元

总支出24000×交易日人民兑美元市场即期价

由此看出, 除非人民币大幅贬值, 交易到期后人民币购美元贷款利息的支出覆盖了NDF收益与人民币存款利息收入的总和, 此笔NDF交易几乎是无风险的。

实际在2011年8月人民币兑美元市场即期价为6.4085。

境内人民币定存收益138 520.69元。

境外NDF交割盈利3 000 000×0.1595=478 500元

美元贷款利息支出24 000×6.4085=153 804元

此笔NDF交易收益为138 520.69+478 500-153 804=463 216.69元

NDF是金融市场利用境内外人民币兑美元预期汇率差异, 美元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 完成的套利交易。在2008年前, 人民币平稳升值的走势下, NDF产品有效地帮助进口企业减少了购汇成本, 是进口公司一个不错的汇率避险工具。但是, 二次汇改后, 尤其是2014年2月后, 人民币汇率逐渐呈现双向波动的汇率走势, NDF产品套利的空间越来越小。

(二)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走势下采取的防范汇率风险金融工具

2011年12月1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银行办理人民币对外汇期权组合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正式施行。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外汇期权市场发展, 满足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需求, 国内各家银行在理论与实务方面围绕外汇看跌、看涨两种风险逆转期权组合进行了广泛探索, 纷纷推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

1. 外汇期权概述

外汇期权交易 (Foreign Exchange Option) , 又被称为货币期权交易 (Currency Option) , 是指进入此金融衍生产品的买方有权利在合同规定日或者之前以合同的执行价格买或卖出合同相应金额的外汇资产的权利。一般, 在市场对期权持有者有利时, 期权持有者会行使权利, 买入或卖出合同中的外汇资产;在市场对外汇期权持有者不利时, 期权持有者则会放弃行使权利。可见, 期权合同的一方拥有在未来某一时刻以交易日确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货币的权利, 而没有必须以执行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货币的义务, 当然, 为获得这项权利, 合同一方必须支付一定的期权费。

外汇期权合同包括的几大要素:执行价格 (Strike rate) 指双方期权交易的交割价格;到期日 (Expiry date) 指期权买方行使期权的日期;终止时间 (Cut-off time) 指期权被执行的那一时刻;交割日 (Delivery date) 指到期日后的2个工作日;期权费 (Premium) 指买方购入期权所需支付的费用。

对于进口企业来说, 主要涉及到的期权是买入看涨期权。期权与远期外汇不同过, 远期外汇具有强制性, 无论未来汇率如何变动公司都将用之前签订远期合同的汇率进行交割。而期权可交割可不交割, 在市场行情不利于期权买方时, 买方可选择不交割, 但需支付一定的期权费。综述, 外汇期权对于买方来讲, 亏损是有限的。下面通过图1来看企业买入看涨期权损益情况。

如图1所示, 对于期权买方来说, 当市场即期价格低于期权执行价时, 选择无交割, 期权合同的最大亏损为期权费, 公司可以以更加便宜的市场价格即期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 当市场即期汇率达到A点, 与期权执行价相同时, 期权的效益开始慢慢显现。当市场即期汇率价格到达B点, 期权费等于执行价格与市场即期汇率差, 这时候期权损益为0。当市场即期汇率继续上涨, 期权收益无限增大。期权的优点在于当前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条件下, 买入简单的期权在提供了汇率保护的同时, 也提供了最充分的灵活性, 让公司能100%享受未来汇率的有利变动。公司最大的损失就是期权费, 但是收益无限制。缺点就是前期需支付高额的期权费。

财务成本是企业利润核算时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外贸公司在使用外汇期权时都会关注其产生的期权费用问题, 将其纳入成本核算。期权费用又称权利价格、权利金等。一般来说, 期权费用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 货币汇率的波动性。市场对未来货币波动预测, 波动越大, 意味着卖方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期权费用相对会高。 (2) 期权合约到期日。期权期限越长, 波动可能性越大, 卖方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期权费就会越高, 反之, 期权期限越短, 期权费也越少。 (3) 约定执行价比远期价格越差, 期权费越便宜。综合来讲, 就是期权交易对买方越不利, 期权费就越低。执行价格较高, 与远期价格越差, 到期执行期权和期权获益的可能性就越小, 所以期权费就越低。所以, 期权的波动性是决定期权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对外贸公司来说, 期权合同的期间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 签订期权合同时波动率低, 但是几个月后波动率有可能就会高, 所以企业选择在波动率较低的时候进行期权交易不失为一个不错的保值策略。

2. 外贸公司使用外汇期权的实例

例4:2015年7月份公司与美国公司签订一笔化工原料进口订单, 预计3个月后有笔600万美元的付汇。当时受政策层面影响, 人民币已经有走软趋势。过去的经验显示, 当局可能在为更多的外汇改革做准备, 比如交易区间扩大。当局努力增进外汇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而关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细节也意味着资本账户开放正在进行中, 人民币升值的单边市场预期可能会令这一过程复杂化, 人民币走贬可能是抑制此预期的方法之一。但是多数人还维持人民币汇价长期稳定微幅走强的预测, 但是对此预测并不十分确认。公司财务人员决定对于3个月后到期的这笔600万美元付汇买入期权保护。

本金:600万美元, 交割日:3个月后, 远期参考:6.2952, 执行价:6.2952, 期权费:本金的0.5%, 交易日即期购汇价:6.2136。

2015年8~10月处于人民币贬值期, 等到10月份期权合同到期日, 当时市场即期汇率为6.3707, A公司选择按照执行价格汇率。

到期购汇成本减少6 000 000× (6.3707-6.2952) =45 3000元

购买期权支付的期权费为6 000 000×0.5%×6.2136=186 408元

可见, 公司通过支付期权费买入期权获得的收益与期权费相抵消, 避免由于汇率上涨带来的损失。单看这一笔交易, 购入期权比做普通远期多付出了一部分期权费用。

下面针对此笔业务做进一步测算分析:

如果2015年10月市场即期汇率低于执行价, 即期汇率为6.20, 则公司选择不交割。用6.2的即期价去市场购美元, 购汇成本=6 000 000×6.20=37 200 000元。而若当时做的是普通远期交易, 到期必须以6.2952的价格购美元, 购汇成本=37 771 200元。普通远期比期权多出的购汇成本=37 771 200-37 200 000=571200元, 期权比普通远期多出的期权费6 000 000×0.5%×6.2136=186 408元。综上所述, 在这种情况下期权比普通远期更好的保护了汇率价格, 让公司充分享受到未来汇率的潜在收益。

在人民币走势判断不太明朗的情况下, 外汇期权与普通远期相比而言, 更具有灵活性。普通远期到期必须交割, 而期权可视到期日市场即期价格做决定, 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 普通远期带来的收益优于外汇期权。但是, 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情况下, 选择期权可以使企业参与到较低的即期市场汇率的机会, 充分享受潜在的汇率收益。所以对于外贸公司而言, 采用普通远期与外汇期权相结合的方式防范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外贸公司进口付汇汇率风险防范的建议

列举了外贸公司几个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外汇保值的案例, 实际上, 当今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种类繁多, 外贸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经营规模、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时点进行外汇保值操作, 并且对于各项金融衍生品组合管理以达到最优效果。

(一) 循序渐进锁定价格

公司尽量不要一次性做完全部敞口额度, 应该视外汇市场价格, 依次进入, 分时间、分价格选择有利时机进入市场, 分散风险, 一般来讲, 建议按照付汇量的50%选择3个月内的外汇保值产品, 付汇量的30%选择6个月内的外汇保值产品。

(二) 各类金融衍生品组合管理

外汇市场金融产品种类繁多,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经营规模, 对未来外汇交易总量做出大致预估, 合理、优化组合各类外汇产品。一般来讲, 预测越远的现金流其准确性越差, 所以现在可以操作的头寸更少, 而像普通远期这样的产品需要100%确定, 所以预测准确性差的现金流做普通远期产品比例就应该减少。在外汇保值产品的组合上, 外贸公司可以选择1/3的量做普通远期, 1/3的量做外汇期权, 剩下1/3敞口额度随机根据市场状况应变。1/3的普通远期将付汇成本锁定, 剩余2/3的外汇期权和敞口额度可以按市场汇率水平随时调整外汇交易操作方向, 防范汇率风险。这样一个组合可以分担风险。

(三) 选择正确的金融衍生品、贸易融资产品防范外汇风险

企业防范汇率风险, 降低财务成本, 除了面对汇率变动带来的汇兑成本上升, 还要面对国内人民币资金面紧缩, 银根收紧, 造成的人民币贷款资金成本提高。外贸公司应该利用好自身优势, 去国际市场寻找更便宜的外币融资, 例如海外代付、NDF等产品, 选择境外融资弥补资金缺口, 节省贷款利息支出, 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四) 建立预算汇率制度

预算汇率, 是企业的目标汇率。每个年度开始之初, 企业通过预算汇率制度年度制订经营计划和目标。预算汇率是计算利润目标的一个依据, 是控制企业经营成本的一个依据。对于经营者来说, 防范汇率风险, 规避或消除汇率损失, 目的是为了把企业财务成本损失降低到最低, 而不应该把外汇保值看成企业获取利润的一个方法。所以制定预算汇率制度, 以预算汇率作为参考, 在汇率市场波动下, 寻找合适的时机完成外汇保值交易。而预算汇率则是企业选择完成外汇交易时机的一个重要参考, 以及评判外汇交易保值效果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斯文.中国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依据[J].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 (198) .

[2]李珂, 陈咏梅.新的人民币形成汇率机制下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选择[J].上海:华东经济管理, 2006 (01) .

[3]张晶晶.汇改背景下外贸企业汇率风险控制管理的探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8.

[4]Huston, E, Driscoll, A, Firm-level exchange rate exposure in the Euro-zone[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9.

上一篇:中动动词间及物性假说下一篇:保险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