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2024-05-03

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共10篇)

篇1: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溶解的快与慢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请看,这有一些白糖,老师要把它们放入这杯冷水中。仔细观察,白糖会怎么样(溶化),白糖会怎么样(溶解)白糖就开始慢慢的溶解了板书溶解 1设计方案,实验探究。2教师引导,尝试探究

先让学生验证第一个猜想搅拌能加快溶解吗?想一想,(学生:把两个杯都盛上同样多的水,两个杯子都放上同样多的食盐,一个杯子不动,另一个用块子搅拌,看哪个杯子溶解的更快。)板书对比实验, 生:一种用筷子搅拌,一种不用筷子搅拌, 在这个实验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生:快子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在这个实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什么吗? 还有吗?(实验时两个杯子水要一样多,食盐要一样多,杯子要一样大,为什么杯子要一样大?生:如果两个杯子不一样大水不一样多,溶化的程度就不一样了。

学生把科学书打开到三十一页, 看课文中的中的第二自然段,仔细找实验有哪些相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条件, 学生分组开始讨论。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些提示:

1、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记录表一。

3、请实验操作时动作轻,声音小,勤思考。4注意实验安全。

3、学生进行实验。

4、总结。

二、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第二、三个实验 板书能加快溶解,实验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三、结合生活,拓展探究

评课: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科学课程标准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探究活动还没有结束。

篇2: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堤北学校 李军

我今天在耿庄小学听了赵玉品老师执教的《水的多少》一课。此前,我也听过不少老师上过这节课。赵老师的授课风格与课堂效果是与众不同的。现就这节课我的一些体会与感受做一下阐述:

亮点一:本节课是一节实验课,与其他的实验课一样,赵老师采取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提出实验要求,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汇报结果”的流程。整个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层次分明。学生们能层层深入,合作探究,逐步达到共识。

亮点二:本节课设计了两个实验环节,一个是比较1、2号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另一个是用量筒实际测水的多少。两个实验的过渡自然,并且在两个实验中赵教师都在开始提出了具体的实验要求。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能共同参与进实验中去,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适时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发现、感悟、创新。

建议:这节课中不乏亮点,但也有一些遗憾存在。我认为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两个瓶子的水那个多?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因为这时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契机。如果教师能引导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在学生比较两瓶水多少的方法上,教师更应及时引导。让学生想出更多不同的方法,从而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把握。最后,教师在让学生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教师可以演示一下,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在做实验室会更准确。

篇3: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一、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应用类比的必要性

类比是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结起来, 通过比较推理完成对未知事物的学习。既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事物的过程, 也是养成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进而逐步提升实践能力, 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 将类比应用到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小学生普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对于抽象知识的学习须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和帮助。类比用学生熟悉、日常接触较多的具体形象来同化科学教科书中出现的抽象事物, 化抽象为具体, 化未知为已知。

2.切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

小学科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 综合了自然科学领域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需要掌握和记忆的内容抽象且庞杂。这对初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借助类比, 教科书可以将内隐的知识外化, 使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 促进知识的有机建构, 降低学科的难度。

3.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科学探究”, 强调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教科书中编写一定的类比是实现上述要求的科学方法。学生从类比中得到启示, 充分发挥猜想能力、迁移能力、发散与集中思维能力等, 探索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二、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类比的现状分析

通过研读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 (3~6年级, 共8本) , 确认清晰的类比共有16处, 具体情况见表1。

为研究方便, 在这里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称为“类比物”, 欲学的知识称为“类比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既有学者的研究, 本文从以下三个维度对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类比进行分析:

1.类比物的选取

通过全面的统计与分析, 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物大体为三种:生活经验 (6处, 37.5%) 、模拟实验 (6处, 37.5%) 、类比模型 (4处, 25%) 。其中生活经验指学生日常接触的现象、情境等。如缆车类比电荷, 说明“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 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 (《科学》四年级 (下) , 第4页) 。模拟实验是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模拟所学的知识或验证假设, 多出现在“地球的运动”单元。这可能因为该部分内容抽象, 不仅教师讲解起来较为空洞, 而且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角色游戏亲身参与其中, 在感受直观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类比模型是通过制作与类比目标结构或功能相似的模型, 借此对欲学习的知识进行演示或探究。例如在“声音”单元, 通过由气球皮、口杯、橡皮筋制作的“鼓膜模型”来观察鼓膜的振动, 探究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从以上统计中不难发现, 小学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物形象具体, 相似特征较为明显, 且贴近学生生活, 是学生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但是类比物选取的范围较窄, 多为实际经验或模型, 几乎没有涉及已学过的或其他的学科知识。其次, 从表1中明显可以看出, 类比在科学教科书中使用率偏低, 教材编写者缺乏对类比价值的重视与挖掘。

2.类比的表述方式

类比的表述是使类比知识视觉化、类比内容书面化的过程。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类比的表述多为配有文字解释的类比图像, 纯文字表述仅有1处。“按照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分析, 图像类比充分利用人的非语言信息处理系统, 以表象形式促使学习者进行类比推理, 增加了理解科学概念的可能性。”[3]尤其是对于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而言, 相对于纯文字表述, 类比图像传达的信息更为直观具体, 对学生头脑中视觉观念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 15幅类比图像中, 通过类比物与类比目标匹配呈现来表明类比关系的图像仅有2幅 (13%) 。例如, 在“营养要均衡”一课, 通过类比图像的内容是不同食物放置在宝塔不同层次, 以此来类比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而其他13幅类比图像则只呈现类比物或类比目标。

3.是否说明类比限制性

“类比是从一个对象的特殊知识过渡到另一对象的特殊知识。可见, 它缺乏逻辑上的严格性和充足的理由, 带有假定和猜测的色彩。因此, 它所推出的结论就带有或然性。”[4]并且, 类比的有效性是有条件的, 它只能用来说明目标物的部分概念, 一旦超出作用半径, 不仅不能解释类比目标, 反而会误导学生。因此, “作者必须要解释给读者, 说明每一个类比都有其限制性, 使读者能体会类比的限制性”[5]。然而, 纵观教材中的16个类比, 几乎没有对类比的限制性给予提示或说明,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类比的使用效益。例如前文所示的用缆车类比电荷, 电荷在流动时只能由电压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低的地方, 而现实生活中的缆车既可以由高处走向低处, 也可以从低处走向高处。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电荷也可以在高低电压间双向流动”结论。

三、小学科学教科书类比编写建议

类比有助于学生学会求真———为了学到知识而类比, 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学会求用———以类比为工具, 获得探求真理的力量。正因为如此, 类比才能拥有强大生命力, 并得到小学科学教科书编写者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 类比的编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中类比的分析, 在此提出几点编写建议, 希望能对教材编写有所裨益:

1.扩展类比物范围和类比数目

现行教科书中的类比物多为生活经验或模型, 选择的范围较窄。建议扩展类比物的范围, 从已学过的知识或其他学科中选择合适的类比物, 促进学生将知识联想、分类, 整合新旧知识, 构建系统化的体系网络,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利用类比物学习未知事物的整个过程。

另外, 据统计, “澳大利亚10册化学教科书出现93个类比, 平均每册9.3个”[3]。“美国1册高中化学教材中出现80个类比”[6]。而在我国, 作为化学基础学科的小学科学, 所使用的8本教科书中类比数量为仅16个, 平均每册2个, 远远低于国外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数目。因此, 笔者建议在小学科学教科书中适当增加类比的数量, 尤其是抽象概念部分, 如电、磁、能量等。例如六年级上册“能量的转换”单元, 可用生活中需要经常接触的货币类比能量[7],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货币”“能量”类比示意图

2.将类比物与目标物匹配呈现

“对于图像类比的呈现问题, 最好能够同时、并列呈现类比物和标的物的图像。”[8]匹配呈现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类比物与类比目标间清晰、准确的映射关系, 通过对比发现两者的共性与差异, 充分认识类比目标, 进而将类比的效果使用在理解、解决问题上。例如, 在对热胀冷缩现象进行说明时, 教科书采取的类比策略是请一部分同学扮作空气微粒, 另一部分同学手拉手绕着“微粒”围成一圈。当扮作微粒的同学安静站在中间时, 拉手同学需要围成的圈小。而当“微粒”手舞足蹈或剧烈运动时, 拉手同学需要围成圈大。以此来使学生了解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的运动产生的。但是在类比图像中, 仅出现了学生做模拟实验的图, 而没有对真实微粒运动的展示。如配上物体热胀冷缩时微粒运动的演示图, 学生可以借此形成类比物与类比目标, 即拉手游戏与热胀冷缩间清晰、具体的映射关系, 从而对热胀冷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增添对类比不相关属性的说明

“类比本身最大的限制是会导致迷思概念。”[5]迷思概念是由于过度类比, 学生将类比物与类比目标的不相关属性也迁转到类比目标上, 产生对类比目标的误解。也就是说, 迷思概念的产生是由于不相关属性的干扰。在国外学者提出的类比教学模式中, 均明确强调总结类比物与类比目标的无关特征。因此对类比的限制性进行说明关键是要指出不相关特征。为此, 根据具体情况, 建议从以下三条途径做改进:第一, 在表明相似属性后, 编写相关提示语, 如“你能说出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学生思考类比源与类比目标的无关特征;第二, 设置类比学习的模块, 对学生在鉴别不相关特征时做出要求和指导;第三, 呈现完整的类比过程, 为学生独立的类比学习提供范例。

参考文献

[1]徐学福.论类比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2) .

[2]Glen S.A, Section E..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al Analogies in Science Education[J].Science Education, 1995 (79) .

[3]范增民, 毕华林, 刘一兵.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特征的分析及编写建议[J].化学教育, 2011 (12) .

[4]王早霞.类比在科学认知过程中的作用[J].理论探索, 2004 (3) .

[5]蔡铁权, 姜旭英, 胡玫.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6]姜海娟, 李广洲.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类比策略——基于一套美国化学教材的分析[J].化学教育, 2011 (11) .

[7]González-Espada WJ, Trantham K.How is Energy Like Money?Using Analogies in Physics Teaching[J].School science review, 2005 (86) .

篇4: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使用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已经三个学期了,总的感受是一个字“新”,版式新,体系新,内容新,练习新。它在继承和发扬人教版特色的基础上锐意改革,体现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跨越式发展。

1.外观设计新颖,富有童趣,孩子们喜欢

首先表现在课本尺寸变大了,版面和字号扩大了,而且印刷得特别精美,让学生有新鲜感。其次是让人有一种想一次翻看完的欲望,尤其是一些细小的改变,如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色彩鲜亮的主题图,给儿童以美的享受。

2.编排体系新颖、合理

小学二年级仍然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除了系统识字的“汉字家园”之外,在其他板块中,多以识字为核心,不仅有字串识字、韵文识字等,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字理识字”,如书上给出的字理图,不仅让儿童记住了这个字,而且也知道了这个字是怎样产生与发展来的,让学生同时了解祖国文字的演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范文的选择富于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范文的选择上,文章题材多样,内容健康,文风朴实,篇幅较短,不仅“有用”,而且“有趣”“有味”,为儿童喜闻乐见。

二、使用教材时发现的一些问题

1.每一册教材的容量太大

第三册和第四册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十二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三四篇课文,几乎每天就要学习一课,没有复习和巩固的时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2.有些课后习题与本课教学内容关联不大

如,第四册第六块“我们爱科学”的第一篇课文是《植物妈妈有办法》,安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自然,乐于了解科学知识的兴趣。课后习题却安排了积累几个外国科学家的名言,和这首极富童趣的儿童诗反差太大。我觉得这个练习安排在第三课《神奇的镜子》一课后更加合理。

3.识字、写字规律不明显

教材在安排生字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由易到难,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感兴趣。而教材中的一些生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学过后生活中也不常用,无形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焚、斩、呐、渭、趟”等要求会认即可。

4.课文中有的图文不相符,给学生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带来困难

如《春天来到深山里》有一句话是:“送给你一束花,快点回家吧。”旁边配的图画上是小鹿的角上插着一朵花,“束”又是本课的生字,由于图画的干扰,学生对“束”的字义会产生疑问。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力求做到图文统一。

篇5: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教师:

单位:光山县南向店乡天灯小学

电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胡 天 胜

***

开学伊始,四年二班的同学带着期待的心情跟我一起准备做溶解实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兴奋和好奇...在上这一堂实验课之前,我了解了一下,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把食盐放进水里会慢慢化掉,而把沙放进水里却不会化掉。就像有些学生听说过“溶解”这一个词,但是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溶解。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来发现、了解溶解与不溶解的区别和特征。

本课第一部分是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里的变化。文中提出了四个问题,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没有溶解”?通过这四个问题,让学生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是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食盐和沙在水中不同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可面粉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面粉是溶解于水还是不溶解于水的?它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沙还是食盐呢?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再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还有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而且在描述食盐和沙子这一个环节不够充分,学生不做实验也能凭生活经验得出: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做这一个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观察到沙和盐在水中不同的现象,并能把它描述出来,为接下来观察面粉,理解溶解这一概念做好铺垫。但是学生在描述的时候,一下了说了盐能溶解,沙子不能溶解这一结论,而我也没有进一步让学生说出:你看到什么现象,说盐在水中溶解?看到什么现象说沙子没有在水中溶解?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对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搞的不够好,学生可能在这一学期第一次进实验室,过于兴奋,往往在我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动手去弄桌上的器材。当时的我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己去讲解;而且有些实验细或关键部分讲解不够透彻。在课后,组里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篇6:教科版 小学科学《太阳系》教案

《太阳系》

太仓市明德小学

倪琦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教学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直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老师:每当夜幕降临仰望天空的时候,我们总是能看见许许多多绚丽夺目的天体组成的美丽宇宙,运气好的话,能见到美丽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一不留神划过天际,还能看到彗星像一把扫帚是的光临我们的天幕,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夜空中一闪闪的像小眼睛似的恒星群。带着这样的背景,首先,我们一同来研究一下这三个模型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天体呢?

生答:中间红色的非常大的是太阳,蓝色是地球、最小的那个代表月球

老师:很好,这个问题所有同学都能回答上来,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 我发现地球在原地转动

师: 很好,我们知道,地球每转一圈就是一天。那么现在请各位同学睁大双眼,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点击大屏幕} 生: 我发现地球在围绕着太阳旋转,月球正围绕着地球旋转 师: 不错,每公转一圈 所要的时间是:一年。老师为此还编了一首小诗:太阳大。。我请一位同学来念一念。生:。。。。

师: 很好,我们把太阳,这种能发光、发热,而且体积非常庞大的天体称为 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太阳转动的称之为 行星,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称之为 卫星(相机板书),由此我们可以把刚刚那首小诗进行一个小小的改编。。。。把所有的太阳替换成恒星,把所有的地球替换成行星,把月球替换成卫星。好,改编大功告成之后呢?请大家齐读一边这首小诗。生: 齐读

师: 好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宇宙中有彗星、有流星、有恒星、有行星、还有卫星,现在我们要对它们进行一个整合。以太阳这颗恒心为中心,包括围绕着它进行旋转的行星,和这些行星所附带的卫星,以及围绕太阳的彗星,流星等天体所构成的一个系统,我们给他一个完整的名字:太阳系。

二、情景模拟挑战赛

1、师:我们知道了我们美丽的地球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那么太阳系里有没有其他的行星呢?太阳系里有几大行星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呢?这几大行星又是如何排序的呢? 请大家阅读倪老师为你们提供的资料,说一说,回答下面的问题,来完成 挑战一。

生1:有八大行星

生2:是这么排序的: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师:不错,看来大家都能非常敏锐的从资料中找到相关的线索。是的,我们的太阳系有8颗大行星,请大家跟着,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排排序,他们依次是:水星、金星、。。。

生:跟着念

2、师:好的,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现在倪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知道这些行星都有什么特点吗?那么我们把这个问题作为挑战二,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认真阅读资料,小组内说一说,每个行星都有什么特点呢?好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我们的要求。

生:。。。

师:等一等,请大家互相说一说,一小组为单位,我会请同学上来介绍一下其中行星,好的,现在我们开始吧!

生:讨论交流,完成挑战二

(5分钟时间到)(一边介绍,一边板书)生一(水星)

生一(金星)生一(地星)生一(火星)生一(木星)生一(土星)生一(天王星)生一(海王星)

3、师: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介绍,我们对于八大行星自身的特点有了比较深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我们挑战的的难度提升到一个水平上:挑战三——用彩色橡皮泥、轨迹模型图和小尺,给太阳系建一个模型。(师一边讲,一边出示这三样道具)

一句话概括:橡皮泥捏出相应的天体的样子来,放在图纸上相应的轨道上就可以了

那么做建构模型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1、大小比例设置;

2、天体摆放的顺序)

师:那么我们如何设置比例的大小呢?下面我给大家一组数据:这是关于赤道直径的的长短,请大家根据直径大小按天体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生:。。。

师: 我们知道了水星的直径是最短的,假设规定水星的直径4878km看成是“1”,那么,金星的直径怎么算呢?拿金星的直径去除以水星的直径就可以求出来了,12100/4874=2.4 用这种方法,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分别求出其他几大行星的比例大小了。

根据这样一种方式,假定金星中的“1份”代表2毫米,那么金星以下分别拿求出的比例算的的结果乘以2,就可以求出相应的毫米数了。

经过这样的算法,可以求出球体的实际捏制的大小。好的,现在请一位学生来念一念 建模的主要步骤。生:。。。

师:注意有两个天体带着美丽的光环,根据测算的实际毫米数捏球体。

(一段时间后)

好的,我请一组同学带着他们的“天体”,到黑板上来为大家展示他们的成果。

生上台摆放,这个是什么行星呢?摆在那里?。。。

经过大家亲手制作,对于八大行星的认识肯定更加的深刻了,我们现在已经让八大行星各就各位,现在就让他们动起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围绕太阳转动的呢?

生:我发现他们转动的有的快,有的慢。结合下表《公转周期》,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

师: 是的,我们发现离太阳最近,公转周期越短,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公转周期则需要164.8年,比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长。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 离太阳越近受到的引力越强 运动快 离太阳越远 受到的引力越弱 运动的慢

师:说的很好,的确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太阳系中 有太阳、八大行星、彗星、流星、卫星,可是还有一类天体,也属于太阳系,我们还没有接触到,那他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就去看一看这个可怜的冥王星。(阅读材料)

读了这个故事,有的同学不禁产生疑问 为什么原本是大行星的冥王星会被踢出大行星的行列呢?

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请看大屏幕。所以才构成了现今大家所看到的八大行星。

其中,水金地火由于存在大片的陆地被划为类地行星;木土由于体积实在是太过于庞大被划归为巨行星;剩下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由于离太阳太远 被划归为 元日行星。由此八大行星总共分成了三类。

三、总结全科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呢?生回答。

篇7: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3、用嘴巴尝(无味道)。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橡皮筋、鼓或锣、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实验步骤:

1、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2、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现象:橡皮筋振动并发出声音。

3、轻轻击打鼓或锣,让其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鼓面振动并发出声音。

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现象:音叉的振动导致水面产生波纹。

5、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五年级实验

实验一: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实验材料:激光笔(或手电筒)、中间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实验步骤:

1、将3张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间距大约15厘米左右,摆放时有孔的3张卡纸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纸屏放在最后。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透过3张卡纸上的小孔后射到纸屏上)。

3、移动带孔卡纸的任何一个,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不能透过三张带孔纸屏照射到最后的纸屏上)。

4、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冷热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实验材料:小的岩石块、酒精灯、火柴、镊子、绒线手套、烧杯、冷水。实验步骤:

1、正确使用酒精灯给小的岩石加热。

2、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岩石放入烧杯时要注意不能砸坏烧杯底部)。

3、观察并描述岩石的变化,说出结论。

实验三: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测力计,小重物(钩码或者文具盒等)。实验步骤:

1、使用前先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不指零的要调零。

2、用手轻拉测力计,读出用力的大小(读数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用力要轻)。

3、用测力计测量一个小物体,读出重力大小(慢慢提起物体,不要用力过猛,如指针已经达到最大数值还没提起,停止测量,或改用测量范围更大的测力计)。

实验四: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钩码、小盒子、测力计、线、粗砂纸、细砂纸等。实验步骤:

1、预测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不改变物体重量,只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对比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运动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改变物体重量,不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对比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运动时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六年级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秘密

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实验步骤:

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3、实验结论:

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实验二:轮轴的作用

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实验步骤:

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实验三:斜面的作用 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滚轮。实验步骤:

1、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滚轮,测量用的力(测力计使用前调零,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2、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组装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着滚轮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观察各用多少力?并读出三种情况下力的大小。

3、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实验四: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3节)、电池盒、大头针若干。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方法二:

1、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实验过程:

1、将一定量的水倒入()。

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的底与壁。

3、视线与()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或()时准确读数,注意读数时()不能拿出水面。

实验二:用什么方法辨认铁制物品 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木块、橡皮、塑料尺、卡纸、铁钉。实验步骤:

1、预测以上物品是否能被()吸引。

2、用磁铁验证,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三:辨别没有标记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器材:有、无标记磁铁各一块。实验步骤:

1、指出有标记磁铁的()极、()极。

2、用()标记磁铁的任一端接触无标记()的一端,观察现象,再检验另一端,多次验证。

3、辨别出无标记()的南极、北极。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实验材料: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小灯泡、电池、开关。实验步骤:

1、组装电路: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确定能使小灯泡()。③将()安装在小灯座中。④打开开关。⑤用导线将灯座和()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接通电路:闭合(),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3、拆分器材:断开开关,使小灯泡()。

实验二:检测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1个电路检测器。实验步骤: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和()两组。

实验三:选择两种连接方式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电池、导线。实验步骤:

1、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①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②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③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2、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滑动,观察现象。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观察现象。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它们含有()。

2、辨别淀粉: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观察现象。②将()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橡皮泥由沉变浮的秘密

实验材料:油性橡皮泥、刻度杯、200ML水、记录表。实验步骤:

1、把()实心团放入200ML水中观察沉浮,并记录排开的水量,再捏成实心的其它形状,完成同样操作(再捏一种实心形状即可)。

2、把橡皮泥捏成能浮在水面上的多种形状: ①把橡皮泥捏成碗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②把橡皮泥捏成盘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③把橡皮泥捏成船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④把橡皮泥捏成盒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⑤……。

3、得出结论:橡皮泥由沉变浮的原因在于它的()不变,而是排开的水量()了。

实验二:验证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装有红色液体的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烧杯、冷水、热水、记号笔、锥形瓶、气球。实验步骤:

1、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液体是否有()现象。

2、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气体是否有()现象。

3、实验结论: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的现象。实验三: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金属棒、蜡烛、凡士林、塑料小棒或火柴棍。实验步骤:

1、把热学实验盒中的()支好。

2、把塑料小棒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上。

3、用蜡烛给金属棒加热。从离蜡烛最近的一端塑料小棒()落下。

4、实验结论:热能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的部分。

实验四:摆的快慢有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秒表、不同轻重的摆锤、不同长短的摆绳、铁架台。实验步骤:

1、摆锤与摆绳一端连接,摆绳另一端()在支架上。

2、摆绳长短不变,改变()的重量,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

3、摆锤重量不变,改变()的长度,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

4、汇报结果:摆的快慢跟摆锤的()无关,跟摆绳的()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摆绳越(),摆动越快。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实验步骤:

1、()手握住镜臂,()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3、调节载物台下的(),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4、观察:调节粗准焦(),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上,用()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为止。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实验步骤:

1、说出小苏打和()的使用比例约为1∶3。

2、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地倒入杯中(顺序可互换)。

3、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

4、多角度地观察实验现象:有很多()冒出,杯壁变凉等等。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

篇8: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从本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 更是思维的动力。本课旨在突出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深入科学探究。以“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这一问题为主线, 探究活动开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又产生新的问题“呼吸是怎么回事?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在问题的推动下, 探究活动一步步深入, 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并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教学过程:

一、数据揭题

(1) 展示大课间时全班同学测试的一分钟跳绳前后每个人一分钟呼吸次数的记录表。

(2) 观察这些数据, 你发现了什么?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3) 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 知道了运动后呼吸是会加快的, 但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呢?这个问题为接下来研究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打下伏笔,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和呼吸有关的器官

(1) 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呢?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运动和呼吸的关系。在探究前, 我们先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 那吸进去的空气到了哪里?

(2) 在自己身上找一找肺部, 感受一下呼吸时肺部的变化。 (课件展示, 在人体半身图中展示肺的部位。)

(3) 提问:吸入的空气经过了哪些地方到达肺部? (课件展示) 认识直接参与呼吸的呼吸器官。呼出的气体又经过了哪些地方?

(4) 我们一起来看看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路线:气体从鼻腔吸入, 经过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人体不需要的气体在肺部集中, 经过支气管、气管, 由鼻腔排出体外。

设计意图: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经知道人体需要呼吸, 但对呼吸器官名称及位置的认识模糊、不全面。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了呼吸器官名称及位置, 特别是课件中吸入呼出气体的动画, 加深了学生对完成一次呼吸和气体在身体内的流动路线的理解。

三、呼吸作用使气体发生变化的证据

(1) 我们吸入空气又呼出来, 吸进的空气在肺里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你怎么知道?

(3) 有没有办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我们吸进的是氧气, 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氧气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4) 讨论收集气体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已经有了, 现在只要能收集到呼出的气体, 就能用竹条来进行实验了。你能把新鲜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收集到这两个集气瓶中吗?请小组讨论收集气体的方法。

(5) 请一位同学和老师合作, 我们来收集一集气瓶呼出的空气。吸管里还有一段新鲜空气, 怎么办?

(6) 收集一瓶呼吸过的气体, 并用标签作上记号。

(7) 下面我们来收集一瓶新鲜空气, 作上记号。

(8) 开始实验,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9) 在呼吸时我们确实是吸收了氧气, 排出了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 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当学生猜测吸收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后, 教师就紧跟其上“你们有没有办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我们吸收了氧气, 呼出了二氧化碳?”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吸收了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 使学生的思维呈螺旋式上升, 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搞科学, 并自然地进入了下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将吸进去的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吸收了, 100%变成二氧化碳排出来了呢?”

(10) 那在一次呼吸中, 我们是不是将吸进去的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吸收了, 100%变成二氧化碳排出来了呢?排出的气体中一点氧气都没有了吗?

(11) 下面我们来做个体验活动, 呼吸一袋新鲜空气,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2) 汇报一下, 呼吸了几次, 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越来越难受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呼吸一袋空气, 学生感受到越来越难受, 教师追问“越来越难受说明了什么?”此处, 教师抓住学生的感受———难受, 越来越难受, 恰到好处的引导, 顺利得出了“一次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少量的氧气”这一结论。

(13) 其实在前面的实验中也有一个现象证明了一次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少量的氧气。这个现象被细心的同学发现了。 (有火星, 说明还有氧气。)

(14) 同学们, 科学家早就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进行了更加精密的研究, 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研究记录。 (出示科学家的研究记录。)

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00克空气中大约包含了78克氮气, 21克氧气, 0.4克二氧化碳和0.6克的水蒸气。

设计意图:呼吸的过程很抽象, 尤其是各种气体, 在课堂上很难通过观察区分。此时, 教师及时展示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让学生对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 使学生确定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是不同的, 其他气体成分也发生了量的变化, 最终认识到人体呼吸的秘密。

(15) 那反复呼吸的这一袋气体 (出示反复呼吸的气体) , 袋内氧气的含量怎样?

(16) 生活中, 我们有的同学就在呼吸这样的不新鲜的空气。有些人喜欢晚上用被子闷着头睡, 其实就是在反复呼吸被子里的空气, 会引起恶梦, 早上起来也会觉得不舒服, 这样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不利。

(17) 我们教室里也可能出现大家呼吸不新鲜空气的现象。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8) 同学们, 研究到这儿, 你能解决我们课开始的那个问题了吗?运动后为什么呼吸会加快呢?

(19) 运动后不仅呼吸的次数会加快, 一次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我们知道运动员经常参加运动, 他们的身体都很健康, 运动员和普通人之间的呼吸能力有什么差别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份资料。 (展示资料, 出示可乐瓶。) 医学上对人的呼吸能力有一个专用名词, 叫肺活量。成人的一次呼吸所产生的肺活量是3 500毫升左右, 相当于2个可乐瓶的空气, 而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到5 500毫升, 相当于3个半可乐瓶的空气。一次呼吸获得的氧气比普通人多多了。你知道现在你的肺活量吗?和运动员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怎么办?

(20) 经常锻炼身体, 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 获得更多的氧气, 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运动一段时间后, 大家再来测试一下, 看看肺活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到时候你也关注一下你的身体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希望同学们能坚持锻炼, 人人拥有健康的身体。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肺活量的数据比较, 使学生知道了运动和健康的关系, 认识到了锻炼身体, 会增加呼吸能力, 增进身体健康, 这也是本单元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篇9: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科学观

前言:科学观是指人类对科学本身的认识,科学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基础科学教育中,主要反映为科学本质观和科学价值观,他们也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本文将从科学本质观和科学价值观两个角度,对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学观进行详细阐述。

一、科学本质观

(一)科学知识的本质——暂时性与持久性并存

人类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随着人类认识知识的增加,未知的事物也在增加,所以著名的物理学家增说过“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人类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是暂时性与持久性并存的。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这一点体现的十分明显,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认定已经不是那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永远敞开着进步的大门。当前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只有在现代的人类认识条件下时正确的,并不意味着是永远正确的,新版本教材对物理科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同时也是这样向学生展示的。

新版本教材的这种科学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对科学技术的观念,让学生对物理科学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解除了物理教学活动中教材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和视野的遮蔽,传统的物理教材告诉学生物理知识就是这样的,是亘古不变的、不容置疑的,所以学生在这种教育长期影响下,失去了对“权威”质疑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往往没有创新思维、缺乏创新能力,高中物理教材的这一科学观,也是响应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二)科学探索的本质——逻辑与想象的结合

物理学科是一个理性的学科,充斥在物理学科之中的思维方式也是理性的,但是在物理科学的探索道路上,光有理性是不行的,因为理性往往就意味着创造性的缺失,所以在物理学科的探索活动中,严密的逻辑和合理的想象是其本质。离开了合理的想象,严密的逻辑只是周而复始的计算;离开了严密的逻辑,想象也只能是空泛的白日梦,所以在物理学科的探索活动中,一定要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想象连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索能力、物理创新能力[1]。

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逻辑与想象的结合体现的极为充分,物理教材不再仅仅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而是对学生的合理想象给予同样的重视。

例如:在新教材的课后讨论环节中,“质子带正点,但质子却能聚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猜想?”在新版教科书中这种新式问题的出现,展现出了对学生科学观培养的重视。

(三)科学事业的本质——科学与社会互动

物理知识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其之所以构建的如此庞大、复杂并不是由科学家孜孜不倦的钻研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的,所以物理学科带有鲜明的社会实践性,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2]。

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这一本质特点有详细的展示,在传统的物理知识教学活动中,物理知识往往会被当做单纯的知识而被教授,教师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获取高分的工具”上,所以在物理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并不符合物理知识的实践性,新版本教材对物理知识实践性的强调,恰恰弥补了这一点[3]。

二、科学价值观

(一)科学的外在价值

物理科学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实践中的主要武器,对这一件武器,要让学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两面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首先物理知识对社会经济建设是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的,这不能否认,但是物理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同时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也是不可否认的。

在新版本教材中对物理知识本身价值的介绍变得更多了,例如: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让学生们讨论“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原子弹的发明是利是弊?”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讨论,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自己掌握的这件物理知识武器,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建设这个社会,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4]。

(二)科学的内在价值

物理知识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知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素质,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物理知识本身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体系,其内部的每一个知识和定理都是以特定的方式相互连结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缜密性,而这些素质是学生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所以说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学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5]。

结论:人教版新教科书的出版,不仅仅意味着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转变,更大程度上是物理教材中科學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本质的转变,能够改变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学科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贺平.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的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温晓雷. 中美高中物理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温博.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和英国A Level版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张燕梅. 我国30年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内容现代化的变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5]杨曼,李倩.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及其呈现方式[J]. 现代教育科学,2013,12:169-171+48.

篇10:教科版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第一课时

电和我们的生活(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

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关与电的科学家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 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全班交流。

三、总结。

第二课时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探究过程。

1、让小灯泡发光。(1)观察材料。

•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 说说电线的特点; •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2、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

说出判断的理由。•

分别试着连一连。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3、交流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

有什么新的问题?

三、总结。

第三课时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小灯泡发亮;

3、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

4、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点:能使用灯座让小电灯亮起来。教学难点: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小灯座、电池盒;

活动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一个、电线4根。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并且电流在小灯泡里怎样流的。(1)请一学生到前面来,用1根导线、1个电池,点亮小灯泡。(2)发现问题:一个人操作很难。

(3)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来。

(4)出示电池盒、小灯座。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的?

二、探究过程:

1、学习使用灯座的小电灯。(1)观察材料。

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

观察小灯座的结构特点。(2)连接电路。

在电池盒两端的弹簧夹上接电线并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

把小灯泡连接在小灯座上。

用电池盒与小灯座组建一个电路。并且说说电是怎样流的?(3)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不能更简单的方法表示电路。•

把简单的电路图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2、点亮更多的灯泡。

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个一个、电线4根。•

小组讨论: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事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 •

要让两个灯泡亮起来怎么研究? •

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开展研究活动。

三、小结。

第四课时

简单的电路(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2.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经历用电器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教学重点: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难点: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2-3个小灯泡、电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灯泡、没有剥皮的电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每个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教师准备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科学文件夹。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出示一个不能使灯泡发光的有故障的电路,提出问题: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二、探究内容:

1、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分组试一试本组的灯泡能不能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三个灯泡就不亮了;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就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2)分析思考:是不是电路出故障了? 分析猜想:电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整理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记录分析和猜想。讨论交流:全班有多少种分析和猜想。

2、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好。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灯泡是否能亮。(2)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指导学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检测器是否可以用。(3)制定检测计划。

(4)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边检查有故障的电路,边做记录。

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5)讨论交流。

A.四人小组合作,把自己小组的检测办法告诉大家,边说边演示。B.进行集体的评价。

3、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4、注意安全: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三、总结

第五课时

导体与绝缘体(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多种物体进行预测、检测与记录等活动过程,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问题。

2、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意识。

3、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教学重点: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科学记录表及实验盒、泡沫、螺丝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杯、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橡皮筋、调羹、木条、螺帽、信封、石块、陶瓷片、插头等18种待检测物体。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 “电流放大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如果我们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发现电线外部包着的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电线里面的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

4、如果我们在中间接上别的物体,哪些物体可以让电流通过?

二、讨论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指导

师生共同研讨检测“一元硬币”的研究计划。

突出:①在检测之前先预测;②需检测两次;③注意检测的顺序。

(针对学生现有的探究能力水平,以讨论的形式落实研究计划,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开始探究活动,注重思维参与

1、学生探究任务:检测18种物体和自找7种物体,进行区分,预测这些物体是会不会导电?

2、找出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的区别。

3、教师提供背景音乐,巡回指导

(通过检测25种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在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的25种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四、汇报探究结果、发现提出问题

1、汇报交流哪些物体能使电珠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电珠发亮,在分类中感知导体和绝缘体。

2、对螺丝刀、插头等进行判断,知道“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电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3、交流发现材料的一些规律。

4、提出探究中产生的新问题,相互启发解决。

(这是一个学生汇报收获、问题和感受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心得、互相评价的过程。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尊重别人的发言,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和交流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五、拓展探究内容,引导用电安全 指导探究人体、水的导电性。

(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和水是导体的意义有三—一是这两种物体都是非金属,避免孩子误认为导体都是金属;

二、学生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与这两种物体关系密切;三是这两种物体与学生“心理距离“很近,孩子对它们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

六、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

做个小开关(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描述手电筒开关特点的活动过程。

2、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教学难点: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教学准备:

小组每人一只手电筒和干电池。每个小组灯泡一枚、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一个,电线若干、回形针1枚、其他导体、绝缘体若干。每组电路装置1个、开关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干电池2个、电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怎样的?

二、探究过程 

1、观察手电筒

(1)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比一比它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4)游戏:用手电筒相互发信号。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电灯的亮和灭?(2)再利用回形针,将一头翘起,一头固定,做一个按压式开关。(3)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全班交流。

3、红灯、绿灯和黄灯

(1)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2)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4、小组讨论制作。

三、交流汇报

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一共运用了几 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自己做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2.延伸活动,向学生介绍遥控式开关、真空式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

四、总结

第七课时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4接线盒子的过程;

2、学会根据检测结果,推测盒子里面电线的连接方法;

3、初步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教学难点:做一块电路游戏板。教学准备:

每组:电路检测器一个、4个连接点的黑箱子一个; 游戏用:四跟导线;

演示用:6接口的黑箱子一个。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猜一猜,左边的哪个电线头与右边的哪个电线头是同一根电线?依据是什么?

二、探究过程

1、研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盒子上面有4个接线头,里面有电线连接着,不打开盒子盖能知道哪几个接线头是连通的吗?(1)计划

说说打算如何去检验?怎样检验不对遗漏连接点的检验? •

想想大概需要检测多少对连接头? •

检测要求: A、组装检测器;

B、试试检测器是不是灵; C、把检测结果记录在表中。(2)推测盒子里的连接方法。•

运用检测器检测。

我们能根据检测记录,推测4接线头盒子里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吗?请讨论一下,把推测结果画在纸上。

交流汇报。请将推测的图话在黑板上,并说说推测的依据。•

统计全班一共推测出几种连接方法。

想一想,根据这些推测结果我们能确定盒子里的连接是哪一种吗?

2、研究的延续。(1)测试

4个接线头的盒子我们会测了,那么6个接线头的呢,需要检测接线头几对?请把接线头的对数和顺序写在白纸上。(2)推测

如果知道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怎么连通的,会推测盒子里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吗?试试。

3、做一块电路游戏板。(1)小组讨论。

(2)合作完成电路游戏板。

三、小结

第八课

我们选择了什么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节电池、1个小灯泡采取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的活动过程;

2、经历1节电池、2个小灯泡采取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的活动过程;

3、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科学文件夹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4、经历给模型房间亲自安装电灯,并让其亮起来的活动过程。教学重点:了解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教学难点:能设计一个房间的电路。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两节电池、两个灯泡、若干电线。

每组已设计好的纸盒房间,最好是两个房间。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小开关各2个,长电线4根、短电线6根、胶带纸1卷、小剪刀1把、白纸若干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8课时)

一、引入

我们知道有关电的很多知识,会动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研究有关电路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1、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1)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比一比:用最快的速度,把2节电池、2个电池盒、1个小灯泡、几根电线连接起来,让灯泡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连接。

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我们发现了什么?(2)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比一比:用把1节电池、2个小灯座、2个小灯泡、几根电线,让灯泡亮起来,能有几种连接方法?

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串联、并联电路中,比划出电流的流动路线。

2、分组讨论,总结。

三、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9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们想自己动手设计房间里的电路吗?这节课我们来设计一下,看谁想的方法最好?

二、探究过程

1、设计一个房间的照明电路。(1)出示一个纸盒做的模型房间,用我们学过的电路知识,象电工那样为这个纸盒房间设计照明电路。(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 要解决哪几个实际问题? 采用怎样的电路安装?(3)交流汇报:全班交流各组的设计方案。评说别人的设计方案。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

(4)讨论交流后,把我们组想好的设计方案用简单的电路图画下来。

2、安装我们房间的照明电路。

(1)提出安装的要求:各组安装要注意按一定顺序进行,安装每一个线路看看电是否经过了用电器,特别要注意断路现象。

(2)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一遍照明电路的连接,在通电。(3)每组作品展示,比一比哪组的小屋组装的电灯最亮。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第一课时

油菜花开了(总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

2、通过油菜花的观察活动中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3、说出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颗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教学重点: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

教学难点:知道油菜花的各部分组成名称。教学准备:

学生个人和小组观察的油菜花若干,小卡片、镊子、放大镜若干,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春天到了,油菜花开了,桃花开了,蒲公英花开了„„花草树木以白花盛开的形式宣告:创造新生命的工作开始了!同学们,平时有认真地观察过花吗?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花的世界好吗?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

(1)出示一颗油菜,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2)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3)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自己解决描述所需的油菜花各部分名称的词汇问题。

(2)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观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个部分。•关于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 •关于油菜花各部分的分类摆放 •关于“油菜花的观察记录表”。(3)交流。

(4)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的花瓣是四瓣。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1)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数数一棵油菜上有几朵花?几个花蕾?

(3)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观察并推测花蕾的变化。

(1)观察一个花蕾;把这个花蕾画下来。

(2)推测这个花蕾未来的变化;说说推测依据。

(3)画除花蕾未来变化连续图(或排列花蕾的变化连续图照片)。(4)课后寻找一个花蕾进行实证性观察。

5、交流与小结。

(1)关于油菜花,我们知道些什么了?

(2)对于各种各样的花,我们想了解些什么呢?

三、小结

第二课时

各种各样的花(总第111课时)教学目标:

1、能自己设计有关花的小专题研究方案,完成小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能以报告会的形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2、在进行花的专题观察活动中能形成自觉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体验,在课后有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

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教学重点:设计有关花的专题研究方案。教学难点: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用的能涵盖“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等概念的花若干。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校园里有许多花开了,我们能作哪些研究呢?

二、探究过程

1、花的专题观察。

(1)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制定研究方案。

(2)交流:准备研究的内容;怎样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3)供参考的研究专题:

校园里花的种类;各种花的花瓣数量;各种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小;雄蕊和雌蕊;统计花的颜色;花的香臭等。

(4)研究的方法:数一数、统计、测量等。(5)成果展现:表格、图示、文字小结等。

(6)讨论观察研究的注意事项:不采摘,不损伤花朵。

2、“花的观察”报告会。(1)分组汇报。

(2)将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由学生自己制定标准。(3)讨论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3、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

(1)观察比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说说他们在构造上由哪些不同? 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马蹄莲),有的少雄蕊或雌蕊。(2)阅读课文,了解不完全花与完全花、雌花与雄花、单性花与两性花。

(3)判断:观察南瓜的两种花有什么不同,分别属于哪一类?观察其他的花,判断属于哪一类?

(4)推测:南瓜的雄花和雌花会怎样变化呢?

4、交流与小结

(1)通过学习,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

(2)在生活中寻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观察花的变化过程。

三、课后拓展

还有哪些关于花的问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花、果实和种子(总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说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两课用多种方法观察花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物体进行专题观察的过程。

2、有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花的授粉条件。

3、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 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教学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教学难点:了解花的果实和种子。教学准备:

1、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组探究用(无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萝卜花等)。

2、显微镜2台。

3、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

4、初春有条件的学校在校园里种上几株南瓜(或丝瓜等),让科技小组或有兴趣的同学做做人工授粉的对比实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可是学校科技组的同学在南瓜棚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结了瓜,有的却结不成瓜。苹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开了花不结果或少结果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根据原有经验提出自己的解释。

这许多解释哪些是正确的呢?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难观察,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么方法才能通过观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确的解释呢?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师生共同归纳研究方法。•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部分——花丝和花药。•把花药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进行观察。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小组可以自行到讲台左侧的实验台观察。

•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头。

•用手轻触柱头,观察柱头是否有粘性。再将白纸上的花粉抖落在柱头上,看看柱头是否很容易将花粉粘住。

•其他还有什么要研究的吗?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有的花会结果,有的花不会结果?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4)全班研讨。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课件。

(6)浏览课文: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油菜的花朵开始凋谢。

提问: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植物还依靠哪些力量传播花粉?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1)观察油菜的果实。做一个游戏:分组按成长的顺序把实物排列在纸上,并指出哪一部分是刚刚受精后的果实雏型。

(2)小心剥开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角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再数数一株油菜可能长多少个角果荚,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种子有多少?(3)说说为什么豌豆荚里有的豌豆很饱满,有的却只有很小的一粒?

3、思考:

(1)果农为了防止果树不结果,往往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

(2)科技组的同学课外要做一个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怎样才能成功?(选未开花的雌南瓜花两朵,分别用纸袋包扎好,不给于授粉的机会。待花开时,给其中一朵进行 人工授粉,另一朵不进行人工授粉,两朵花继续分别用纸袋包扎好,看哪一朵花能结果?)

三、作业:我来做一朵“油菜花”,玩玩“蜜蜂授粉”的游戏。

第四课时

豌豆荚里的豌豆(总第13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解剖等方法观察比较油菜与豌豆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异同,经历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2、在对各种果实和种子的观察研究、统计活动中能产生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课后有继续探究的兴趣。

3、能用多种感官对多种果实进行观察、比较,知道果实里都有种子,不同的果实果皮的软硬、厚薄等不同,不同的果实种子的数量也不同。

4、能自己设计“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图表,并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知道豌豆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油菜与豌豆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异同。教学难点:了解豌豆荚里的种子数。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的油菜和豌豆的花、果实及种子若干,苹果、板栗、圆椒、花生等果实若干。

2、小组和个人使用的“()个豌豆荚里的种子数”统计表。

3、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油菜花和豌豆花,认识它们吗?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二、探究过程

1、比较油菜与豌豆的花、果实、种子。

•提出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先比较花的外部,再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豌豆花的内部构造,与课文中的油菜花构造图进行比较,描述它们的异同。

•按照顺序比较两种植物的果实,再轻轻打开荚壳比较内部的种子,寻找构造上的相似之处。•能全面描述比较后的发现。得出结论:不同的花结出不同的果实;油菜与豌豆的果实虽然在外部形态上有很多不同,但它们都有荚,荚里的种子有顺序地排列。

2、观察比较更多的果实与种子。

•其他的果实和种子是不是也和它们一样呢?

•苹果的果实不能掰开,怎么观察呢?确定观察的方法:咬、解剖。•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比较活动。•描述所观察到的果实与种子的特点:

(1)果实的共同点是什么?

(2)种子外面包着的东西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

(3)种子的数量相同吗?

•种子外面的壳的软硬厚薄与种子的数量有关系吗?为什么?

3、豌豆荚里的种子数。

•不同植物的果实种子数量不同,那么相同植物的果实种子数量相同吗? •猜想:豌豆荚里有几粒豌豆? • 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确定用统计豌豆荚内种子数量的方法。提供统计记录表,讨论该如何填写。•个人、小组统计记录。

•说说个人的统计图表与小组的统计图表有什么变化?

•全班设计合作完成“全班()个豌豆荚里的种子数”统计图表(可以让学生蘸红色印泥表示种子数,会非常有趣)。•根据统计图表,说说应该怎样来描述豌豆荚里的种子数量? •人的身高、树叶的长度也会有这样的规律吗?

•为什么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会有这样的分布规律,与自然界有关系吗?

第五课时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总第14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的过程;经历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2、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3、在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植物与人类等知识的直接认识。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测量栗子跳动与滚动的距离。教学准备:

1、选择一些常见的植物果实和种子:油菜、栗子、蒲公英、苍耳等。

2、在校园里寻找一块适于测量栗子跳动与滚动的草地或泥地,落差也尽量选择与栗子树接近。(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植物进行代替栗子树。)

3、蒲公英飞行距离的测量记录纸(表格由学生自己设计)。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一株油菜大约能产生多少粒种子?

2、模拟实验:用纸剪一棵植物的模型,顶端放上油菜种子,下铺一块厚的绒布,让种子散落在附近。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讨论:种子成熟后,都掉落在植物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观察油菜的果实。

•请你推测一下: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推测? •汇报验证推测的方法。

2、测量栗子跳动与滚动的距离

•观察栗子树的图片,认识栗子的果实。

•栗子成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落下来,你估计会掉到什么地方? •你能想出一个在我们课堂上进行验证的方法吗? •到校园里分组进行测量。

测量提示:负责抛落栗子的同学不能将栗子往下扔,而让栗子自由垂直落下。测量的起点应该是栗子的垂直落点。

•汇报测量结果:跳得最远的是多少距离?在测量过程中你还有什么

新的发现?怎样的栗子跳、滚得最远? •得出结论。

3、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推测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种子的?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分组设计记录表,测量蒲公英的飞行距离。•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4、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分类整理成册。

五、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

萌发的种子(总第15课时)

教学目标:

1、会使用镊子解剖种子;能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并作记录。

2、喜欢探究种子的奥秘,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3、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教学重点:观察发芽的蚕豆,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教学难点:观察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教学准备:

在课前10天左右提供蚕豆种子、发放记录表,用于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和蚕豆发芽情况。课堂上准备:

分组观察材料──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学生准备好观察记录表以便汇报;

刚发芽的蚕豆、棉花,为第三部分实验做准备。教学过程:

一、引入

植物妈妈利用各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种子经过一段旅途之后,如果找到合适的环境它就开始萌发了。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

• 讨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 出示一些蚕豆种子:这些蚕豆种子有没有具备发芽的条件?缺少哪些条件?

• 汇报蚕豆发芽时吸水量的观察记录。

• 计算:10粒蚕豆种子的吸水量大约为

毫升,平均每粒吸水

毫升。

2、观察发芽的蚕豆 • 激发研究兴趣

• 讨论研究方法及解剖方法。

•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 分组研究:蚕豆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 • 认识种子的各部分。

• 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 寻找证据证明各部分的作用。

• 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归纳种子各部分作用。

3、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 子叶有什么作用?找到证据了吗?你有什么疑问产生吗? • 讨论研究操作步骤。

• 分组将蚕豆如33页插图所示做好实验装置 • 设计蚕豆发芽情况记录表。• 你们能完成这项研究吗?

• 各研究小组讨论各自的研究计划。• 汇报交流研究计划。

4、若干天后,各组归纳实验结论并汇报。

第七课时

动物的卵(总第16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在观察基础上能对研究问题进行推测,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寻找证据。

2、乐于探究动植物繁殖的奥秘。

3、认识动物的一些繁殖活动及产卵动物的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卵的特点。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教学准备:

寻找几种常见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繁殖活动,或者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的繁殖活动。一些供观察的新鲜鸡蛋和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

到池塘边收集一些青蛙的卵,把青蛙的卵连同从池塘取来的水草放在透明的饲养槽内,放于凉爽但不会太冷、阳光不会直接照到的地方。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植物们忙着发芽生长,动物们也开始了它们的繁殖活动。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1)我们平时看到的动物活动,哪些是动物在进行繁殖后代的活动?(2)认识产卵动物的繁殖活动。

(3)讨论:动物和植物的繁殖活动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2、观察动物的卵

(1)观察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观察各种各样鸟类的卵: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3)观察鸡蛋外部: • 画一个鸡蛋;

• 用放大镜观察鸡蛋: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小孔有什么用?(4)观察鸡蛋的内部

• 在蛋的侧面敲开一个洞观察:认识蛋黄、胚、壳 • 观察两头敲开的鸡蛋 • 观察打在盘中的鸡蛋

• 观察纵切开的熟鸡蛋:认识蛋白、蛋黄、气室,分别是生鸡蛋的哪一部分? 联想:蛋的这几个部分相当于种子的哪个部分? 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5)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蛋,认识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3、观察青蛙卵的孵化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3)发放青蛙卵,学习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小结

第三单元

食物

第一课时

一天的食物(总第17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讨论,初步掌握调查记录食物的方法。

2、能利用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我们一天食物的问题和规律。

3、能够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教学难点: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教学准备:

1、事先对几位学生的一天食物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四年级孩子所吃食物的情况。

2、设计按餐别统计的调查记录表,供学生小组活动用。

3、设计一张大的统计表,供记录汇总学生食物情况。

4、准备一些写有食物名称的卡片,供学生分类时用。教学过程:

一、引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小时侯,我们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现在人越长越高,活动也越来越多,光吃母乳一种食物已经不够了,我们开始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了。

二、探究过程

1、记录一天的食物

• 以昨天为例:我们都吃些什么? • 学生汇报。

(1)讨论活动: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

• 讨论记录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别进行记录;按荤素记录等;

• 讨论记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炒三丝”算几种食物?零食是否要记录?喝过的水要不要记录等;

(2)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组织小组活动,小组汇报,师记录(或统计表)。(3)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 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 • 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 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2、给食物分类

(1)图片分类:这么多食物,除了可以根据每餐吃什么来分类以外,还可以怎样进行分类?(2)汇报:

• 按喜欢吃的分类; • 按味道分类;

• 按生活习惯分类; • 按食物结构分类; • 按食物来源分类; „„

(3)举例说说荤食、素食还可以分为哪几种?

三、小结

师:食物中蕴藏着许多学问,比如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吃哪些食物好,等等。请同学们课外去搜集一些资料,我们将作深入的研究。

第二课时

我们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

(总第18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自行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能用简单的方法来判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知道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教学难点:能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准备:

1、事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相关资料,带到课堂上进行汇报。

2、让学生带一些食物。

3、准备作业纸。

4、碘酒、小刀、白纸、蜡烛、火柴。教学过程:

一、引入: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促进我们的生长发育,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呢?

二、探究过程:

1、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 按组进行汇报交流(1)蛋白质组:

•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例举;(2)糖类组: • 就是白糖吗? • 淀粉也是糖类;

• 变成热量、力气的食物;(3)脂肪组:

• 你认为脂肪是什么? • 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肪?(4)维生素组:

• 你知道哪些维生素? • 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 看图说说哪些食物有较多的维生素?(5)矿物质组: • 矿物质是什么? • 缺钙会得软骨病; • 含有矿物质的食物。

小组活动:将带来的食物进行分类(作业纸)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

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

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

2、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过渡:刚才我们通过交流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亲自来找一找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那就更有趣了。(2)找找糖类。

• 复习: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糖类,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滴碘酒)• 滴碘酒该怎么做呢?(一小片食物,几小滴,用滴管要稍离开食物)• 学生操作;汇报。(3)找找脂肪。• 尝一粒花生米和一粒蚕豆,说说有什么不同?

• 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检验脂肪?(在纸上捻一下,看看有没有留下油迹。)• 学生操作;汇报。(4)找找蛋白质。

• 你有办法吗?(可以看看标签)

• 学生看食物包装袋上的标签,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 用蜡烛烧头发、指甲,闻闻发出的气味。这是蛋白质燃烧时产生的。• 烧一块瘦肉,继续检验。

三、小结

1、说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继续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制成一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第三课时

吃什么还吃什么(总第19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人需要不同的营养,懂得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理解食物的“金字塔结构”,初步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3、在讨论、交流、研讨过程中逐步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合理配搭膳食营养。教学难点:了解怎样使营养均衡。教学准备:

1、根据上节课的研究,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选择一份较科学的食物营养成分表。

2、食物的“金字塔结构”图。

3、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与食堂联系,请他们提供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天中,我们要吃很多食物(出示食物营养成分表),哪些是支持我们生长发育的食物?哪些是给我们提供活动能量的食物?哪些是使我们保持健康的食物?

二、探究过程:

1、怎样使营养均衡

(1)出示青菜、米饭和肥肉图片:说说哪种食物最有营养?(2)出示一位孩子的一天食谱:说说发现什么?

(3)口头回答:为了使我们均衡地获得各种营养,我们每天应吃什么?还应吃些什么?(板书课题)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吃食物? • 方法指导,如细嚼慢咽; • 卫生指导,如饭前洗手。

2、搭配膳食营养

(1)小组活动:怎样搭配我们的食物? • 小组设计; • 汇报(3—5人):构建“饮食结构图”。(2)观察“金字塔结构”,理解食物搭配的原则。• 荤素搭配; • 粗细粮搭配; • 多种搭配;

• 适当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 • 喝一些水; „„

(3)根据以上原则,请你为自己配制一份营养晚餐。• 学生配制; • 3—5人汇报;

• 学生评价:这顿饭,富含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吗?

三、课外延伸

请按自己的食谱进行实践,我们将评出“美食大师”。

第四课时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总第20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分为生吃和熟吃。

2、能用酒精灯烧熟食物。

3、能通过观察具体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教学准备:

1、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份生、熟马铃薯,水果刀。

2、准备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烧杯、水、铁匙、玉米等器材。

3、设计一张观察记录纸,以记录玉米粒到玉米花的变化过程。

4、准备爆玉米花图片、玉米饼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平时喜欢吃生的肉片还是熟的肉片?有些食物经过烹饪之后更好吃,而有的食物生吃味道更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看谁发现得多?

二、探究过程

1、生食和熟食

(1)出示一些食物图片: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2)揭示题目。

(3)举例说说生食和熟食。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教师提供生、熟马铃薯,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 看看马铃薯的大小变化 • 摸摸马铃薯的软硬异同 • 尝尝马铃薯的味道

• 把马铃薯切开,观察里面的变化(2)汇报: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

(3)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

3、从玉米粒到玉米花

(1)预测:玉米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2)说说玉米变熟的方法,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出多种办法。(3)操作指导:

• 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 置于火上烤。手拿在塑料柄上,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4)实验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5)分组选择实验,并操作。

(6)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三、巩固延伸

1、图片出示其他烧熟玉米的方法:玉米饼、爆玉米花等

2、尝尝爆玉米花。

第五课时

面包发霉了(总第21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发霉的面包,初步感知食物放久了会长出霉菌。

2、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3、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教学准备:

小组:发霉的面包、新鲜的面包若干,放大镜、载玻片、牙签、水、滴管、塑料袋等,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若干台。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新鲜的和发霉的两块面包,你有什么发现?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用放大镜继续观察发霉的面包,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3)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4)你还在什么物品上看到过霉菌?

(5)观察了面包上的霉菌,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2、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可能是什么原因使面包长出霉菌?(2)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

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的方法。设计一种研究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方法,学生小组操作。

提问:为什么要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3)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小组讨论,汇报实验的方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4)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3、后续观察活动

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三、小结

第六课时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总第2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孩子们的比较观察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从而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能对观察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综合。

3、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习惯,会关注身边的科学。教学重点: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1、小组观察:小鱼干、干面条、腐败的小鱼、发馊的潮面若干,镊子每人一把。

2、演示用图片、食物罐头等若干。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吃过什么鱼干?味道怎样?

每人尝一点新鲜的鱼干,说说你吃鱼干时的感受。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变质的食物

(1)小组各一份新鲜的小鱼干和干面条。•讨论: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小组观察活动,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小鱼干和干面条的信息?(2)小组各一份腐败的小鱼和发馊的潮面。

•讨论:这条小鱼已经腐败了,可能带有很多细菌,我们怎么来观察这些腐败的物品? •小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3)比较新鲜的小鱼干和腐败的小鱼、干面条和发馊的面条,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4)汇报上一节课的后续实验记录情况,你从实验中发现面包上霉菌生长快慢的原因了吗? 讨论:•小鱼为什么在短时间里腐败了?

•鱼干为什么能长时间地保持好闻的气味?(5)小结:阅读48页小资料。

2、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1)我们已经知道引起食物变质需要有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如果要储存一条新鲜的小鱼,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并说说运用这种方法储存食物的理由。

(2)出示图片和食品罐头等实物,说说为什么可以用这种方法能储存食物?(3)你还知道哪些储存食物的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4)讨论: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储存食物?(5)小结:阅读49页小资料。

三、后续活动

课后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储存食物?

第七课时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知道我们可以从食品包装袋上获取很多有关食物的信息;

2、能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

3、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配料,正确选择合适的食品。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每人收集3—5种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

2、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记录表、牛奶饼干的配料表。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说说你带来了哪些食品的包装袋和包装盒。你从包装袋上了解到什么内容?

二、探究过程

1、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1)观察活动: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介绍,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小组观察、交流、汇报。

(2)讨论:一般的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有哪几类? •汇报并请学生板书。

•提问:你从这些信息中能了解些什么?你想研究些什么?

2、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

(1)小组活动:记录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观察比较:你从记录的五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最近和最早生产的食品、最新生产的食品、保质期最长和最短的食品。(3)小组讨论:选择保质期最短和最长的两种食品,是哪些原因影响了食品的保质期? 引导学生从两种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的方法、配料等方面去寻找原因。(4)如果是同一种食品,你选择保质期长的食品,还是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

3、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1)出示一份牛奶饼干的配料表。

看了这份牛奶饼干的配料表你有什么想法?

(2)找出表中你熟悉的配料名称,推测它们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找出表中你不熟悉的配料名称,猜猜它是什么东西?

三、课后拓展

1、各种配料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食品添加剂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 第一课时

各种各样的岩石

(总第24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野外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过给岩石分类,让孩子经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孩子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

4、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教学准备: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还应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观察工具:放大镜、盛水的烧杯、记录纸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岩石风貌的录像片,或提供一些典型的图片。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2、你玩过岩石吗?你是怎么玩的?

3、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岩石。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

二、探究过程

1、开个石头展览会

(1)的岩石来自哪里?

•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2)我的岩石观察

•请你选择一块感兴趣的岩石进行观察。你准备怎样去观察它呢? •请你大概估计一下,你会观察到岩石的几个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教师巡回指导。(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交流

•你用了哪些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

•你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有没有超过自己的估计? •你对同学的观察描述有没有补充或意见?

注意,在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岩石特征时,要强调观察方法与观察描述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学生的非观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导。

2、给岩石分类

(1)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 •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

•如果让你给这些岩石分类,你会怎么分呢?

这里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分类标准不要轻易否定。

(2)给岩石分类

•请你选择任何一种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小组分类活动开始,教师巡回指导。(3)岩石分类结果交流

•你们将岩石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来分的?

•你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4)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 •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呢?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在于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地域特色提供的相应的岩石,也可以由学生来提供。

三、小结

师:课后,你可以再找些岩石来观察。想一想,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呢?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岩石。

第二课时

进一步观察岩石(总第25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知识。比如“这块岩石像是卵石与泥土挤在了一起”。描述中较为确且的运用一些诸如“挤、压”等词汇。

2、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能较细心的观察面前的岩石,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推测与假设。

3、通过进一步研究和观察岩石,学生对岩石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观察过程中不断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到岩石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假设。教学难点: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进一步研究岩石。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大量的岩石(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分类),教师提供典型的三类岩石代表。放大镜,小刀,榔头,钳子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给岩石开了个展览会,我们发现有的岩石用手摸上去觉得比较粗糙,有闻起来有点气味、还有的称了一下比较重。

二、探究过程

1、进一步观察岩石

(1)各小组拿出第一组岩石研究(选择沉积岩类)①活动一

•(以上性质)是为什么呢?(怎么会这样的呢?)

•可能和它们的出处有关?

•可能和它们的形成有关?

学生根据以上主题开展研究活动,将研究的内容和结果(猜测)记录在记录纸上。学生观察结束,汇报观察结果。(岩石的内部构造、特征等)②活动二

•主题:

1、根据活动一观察到的内容猜测岩石(一种或者一类)岩石是怎么形成的。

•岩石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吗?(说出“有关”的理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能用学过的知识作为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

(2)各小组拿出第二组岩石研究(选择浮石、大理岩等)①活动三

•仔细观察这些岩石的特殊性质。

•猜测这些岩石的成因?

•小组观察,发现这几类岩石的特殊性。

2、火山喷发实验

教师演示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或者火山喷发的录像。)

(熔岩冷却后会怎样?熔岩侵入大地和原有的岩石相碰会怎样?„„)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对照观察结果解释这几类岩石的形成原因。

•提供阅读资料(见后面资料),给岩石分类。

3、给岩石分类 •活动四

主题:给自己收集来的岩石根据下表分类: 岩石的种类

种类名称形成原因实例(自己带来的岩石)

•讨论:岩石的形成原因与岩石的性质有关吗?

三、小结:

说说自己还有那些些新发现和感兴趣的问题?

第三课时

岩石的组成(总第26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提供的工具和自己的观察认识常见的几种矿石。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学生利用工具,多种途径发现岩石的成分。通过对岩石的观察,收集记录岩石的一些性状。通过阅读资料,能够确定一些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3、学生对研究身边的矿物有浓厚的兴趣,将生活中的发现利用所学知识检索定位。教学重点:观察几种常见岩石,了解岩石的组成。教学难点:能描述常见的矿物。教学准备:

小刀,塑料片,硬币,钉子,放大镜,稀盐酸,滴管,阅读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们想知道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来研究岩石的组成。

二、探究过程

1、研究花岗岩

请大家拿出花岗岩,进行观察活动。

①活动一

•仔细观察花岗岩,我们进行小组间的竞赛,比一比那个小组发现花岗岩的秘密多。•小组派一代表,参加其他组的讨论研究,交流发现所得。•教师参与小组的研究。

•教师在研究过半,适时的提供云母、长石、石英矿物标本。

•学生利用提供的矿物标本鉴定花岗岩的成分。②活动二

•教师提供阅读资料“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检索定位花岗岩的组成成分。

•学生认识一些矿物标本。

2、常见的矿物

教师提供一些矿物标本,学生试着观察,进行描述两块不同的矿物标本。

(描述中要求学生不是比较它们的异同,而是分别描述他们的特征。)

①活动三

•教师提供矿物资料卡,学生阅读后明确描述矿物着重于哪些方面,试着模仿描述。

•对于其中的一些特征能寻求比较的标准,方法可以是多种。

•制定自己带来的岩石进行矿物鉴定分析卡。

三、小结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知道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同学们你们在研究过程中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第四课时

怎样观察、描述矿物(总第27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2、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 •经历对金属、玻璃等物体进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对矿物进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对铜、铁、铝及矿物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经历对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3、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教学准备:

让孩子们准备铜钥匙、小刀、铅笔、矿物石及纸标签等。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铜片、铁钉、玻璃、泥土、丝绸,提供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可以自定),准备手电筒、普通瓷砖(或表面不发光的陶瓷)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会对矿物进行描述吗?今天这节一起来学习几 种简单的方法。

二、探究过程

1、观察矿物的光泽

①观察玻璃的透光与反光

•把玻璃平放在桌子上,用手电筒照射玻璃表面,你有什么发现? •把玻璃用手竖着举起,用手电筒照射玻璃表面,你有什么发现?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用手电筒照射玻璃”发生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物体透光与反光的现象,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来。)②观察不同物体的透光与反光

•用研究玻璃的方法,观察研究砖头、泥土、铜片、丝绸等物体的透光与反光。•学生分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交流这些物体的透光与反光状况。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用“观察玻璃的方法”来研究其它的物体,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要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清楚,这里隐含着一种比较描述的方法。这对于描述矿物有着重要作用。)③观察矿物的透光与反光状况

•请你仔细观察石英、长石和云母的透光与反光状况。•请你准确地描述这三种矿物的透光与反光状况。•出示煤炭,说说它是什么光泽?

2、观察矿物的软硬

①比较铜片、铁片和铝片的软硬。

•用铜片和铁片相互刻划,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用铜片、铁片和铝片三种物体相互刻划,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 •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试一试。

•比较物体的软硬,一般有什么方法呢? ②比较矿物的软硬

•你有办法比较这三种矿物的软硬吗?

•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方法进行比较。把矿物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列。•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3、观察矿物的条痕 ①观察铅笔的条痕

•用铅笔在白色瓷板上划一划,你有什么发现? •铅笔条痕的颜色与笔芯的颜色有区别吗? ②观察矿物的条痕

•用石英、长石和云母在白色瓷板上磨擦,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条痕的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一致吗? •观察比较自己收集来的矿物的条痕。

•矿物条痕的颜色和矿物表面的颜色相比,谁是矿物的本来颜色呢?为什么?

三、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28课时)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的一些方法,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块自己身边的矿物吧?

二、探究过程

1、研究我们的矿物 ①研究矿物的方法

•说一说,你有多少种研究矿物的方法? •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帮助研究? ②研究我们的矿物

•在小组里挑一块收集来的矿物,进行研究。•你想怎么去研究呢?(小组讨论)

2、描述我们的矿物 ①猜猜他是谁游戏。•怎样描述人的相貌? •你的描述水平怎么样? •怎样描述人的相貌?

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描述班中任意一个同学的相貌让其余三位同学猜,通过该活动,让孩子们初步掌握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从而为有效地描述矿物的特征打下基础。

②描述我们的矿物。

•你发现了矿物有多少特点? •你怎么去描述这些特征呢? •小组活动:互相描述,评一评。•一起为我们的矿物做份“简历”吧

3、猜猜它是“谁”

•请一学生描述矿物,其他人猜。

4、做一个岩石展示盒 •你想做个怎么样的展示盒 •你打算怎么去做呢?

三、小结:

布置岩石展示盒展览时间。

第五课时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总第29课时)

教学目标:

1、提供岩石图片及岩石实物,让孩子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活动过程。

2、让孩子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在经历活动中了解冷热、植物、风等对岩石的作用,体验大自然的力量。

3、通过观察描述活动,让孩子认识改变岩石模样的主要力量;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寻找岩石变化的痕迹,理解岩石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形式,到野外收集岩石(注意保持岩石的原生态);教师准备各种环境中的岩石图片或录像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酒精灯、镊子、烧杯、带盖玻璃杯、石灰岩(小块)、6B铅笔、绘图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大自然中的岩石是什么样子的?过了上万年会怎样?你们想知道吗?

二、探究过程

1、寻找岩石变化的痕迹

①大自然中的岩石是什么样的

•观察图片,请描述大自然中岩石的样子

•大自然中的岩石都是一样的吗?它们会变化吗? ②寻找岩石变化的痕迹

•观察图片,你能发现岩石有些什么变化呢? •观察自己从野外收集来的岩石,你能找到岩石变化的痕迹吗? ③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推测一下,沙漠中的石蘑菇是怎么形成的? •推测溶洞中钟乳石形成的原因 出示模拟溶洞形成实验

(方法:在两只烧杯中各装一些硫酸镁,加水搅拌均匀,取一段棉布条,两端各系一个金属环,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在两烧杯中间放一张白纸,让棉布条下垂(离白纸约2厘米),静置一周。在白纸上会形成钟乳石模样的结晶。)•自然界中还有什么力量也能使岩石发生变化?

2、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①冷和热的作用。

•把岩石加热,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把加热的岩石放入水中,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如果反复进行这样的试验,请你推测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实验现象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到了什么? ②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

•观察活动:在白纸上用铅笔(6B)写一个字,有橡皮擦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当沙粒被风刮起而撞上岩石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经过长时间的作用,岩石会发生改变吗?

(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利用这一观察实验活动推理风沙对岩石的侵蚀作用。当然,也可以用教材中的观察实验活动)③植物根的作用。

•出示石膏(石膏中生长着已发芽豌豆),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出示图片(岩石中长有植物),说说植物对岩石的作用。④小结

•大自然中,改变岩石模样的力量有哪些?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三、小结

学习课文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六课时

岩石、矿物和我们(总第30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孩子经历调查研究活动,探究生活中、身边的岩石和矿物。

2、让孩子在经历查阅资料的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岩石、矿物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3、引导孩子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作用。教学难点:会整理自己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教学准备:

以小组或个人为形式,课前开展孩子调查研究生活中的岩石、矿物活动;同时鼓励孩子们带着问题从科普读物等书或网上查阅相关文字资料。教师收集相关采矿、用岩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等图片资料或实物。教学过程:

以科学讨论会的形式进行教学。

1、课前调查研究活动。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 调查结果 生活、学习用品 所用岩石、矿物

2、课堂进行资料整理活动。

3、科学讨论会开始。“猜一猜”活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岩石与矿物,请你介绍一块最感兴趣的岩石或矿物,请大家猜猜它的名称。

•说说岩石与矿物在家庭和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岩石与矿物在其它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由介绍,主动讨论,教师的角色应该只是“主持人”的身份。

4、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

•你知道岩石与矿物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吗?

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说,教师适当也可以出示矿石开采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矿物开采完后,还有可能再产生出来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提供一些由于乱开采而带来生态破坏的场景图片或录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总结

观察、描述矿物(总第3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2、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 •经历对金属、玻璃等物体进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对矿物进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对铜、铁、铝及矿物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经历对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3、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教学准备:

让孩子们准备铜钥匙、小刀、铅笔、矿物石及纸标签等。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铜片、铁钉、玻璃、泥土、丝绸,提供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可以自定),准备手电筒、普通瓷砖(或表面不发光的陶瓷)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会对矿物进行描述吗?今天这节一起来学习几种简单的方法。

二、探究过程

1、观察矿物的光泽

①观察玻璃的透光与反光

•把玻璃平放在桌子上,用手电筒照射玻璃表面,你有什么发现? •把玻璃用手竖着举起,用手电筒照射玻璃表面,你有什么发现?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用手电筒照射玻璃”发生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物体透光与反光的现象,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来。)②观察不同物体的透光与反光

•用研究玻璃的方法,观察研究砖头、泥土、铜片、丝绸等物体的透光与反光。•学生分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交流这些物体的透光与反光状况。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用“观察玻璃的方法”来研究其它的物体,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要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清楚,这里隐含着一种比较描述的方法。这对于描述矿物有着重要作用。)③观察矿物的透光与反光状况

•请你仔细观察石英、长石和云母的透光与反光状况。•请你准确地描述这三种矿物的透光与反光状况。•出示煤炭,说说它是什么光泽?

2、观察矿物的软硬

①比较铜片、铁片和铝片的软硬。

•用铜片和铁片相互刻划,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用铜片、铁片和铝片三种物体相互刻划,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 •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试一试。

•比较物体的软硬,一般有什么方法呢? ②比较矿物的软硬

•你有办法比较这三种矿物的软硬吗?

•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方法进行比较。把矿物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列。•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矿物和我们(总第3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孩子经历调查研究活动,探究生活中、身边的岩石和矿物。

2、让孩子在经历查阅资料的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岩石、矿物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3、引导孩子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作用。教学难点:会整理自己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教学准备:

以小组或个人为形式,课前开展孩子调查研究生活中的岩石、矿物活动;同时鼓励孩子们带着问题从科普读物等书或网上查阅相关文字资料。教师收集相关采矿、用岩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等图片资料或实物。教学过程:

以科学讨论会的形式进行教学。

1、课前调查研究活动。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 调查结果

生活、学习用品 所用岩石、矿物

2、课堂进行资料整理活动。

3、科学讨论会开始。“猜一猜”活动。•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岩石与矿物,请你介绍一块最感兴趣的岩石或矿物,请大家猜猜它的名称。

•说说岩石与矿物在家庭和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岩石与矿物在其它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由介绍,主动讨论,教师的角色应该只是“主持人”的身份。

4、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

•你知道岩石与矿物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吗?

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说,教师适当也可以出示矿石开采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矿物开采完后,还有可能再产生出来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提供一些由于乱开采而带来生态破坏的场景图片或录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上一篇:把思考留给孩子下一篇:浅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