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空里迷路随笔

2024-05-01

在星空里迷路随笔(精选7篇)

篇1:在星空里迷路随笔

在星空里迷路随笔

意识到我们迷了路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车子往前慢慢移动,小道两旁除了高高的丛林还是丛林。在暗夜里,树梢与叶子之间的秘密,全幻化成心底各种各样的诡异臆想。

原始森林里没有路灯,唯有车灯照耀出一束光芒。前方目的地我们一无所知,手机信号从进森林就消失了。车上有五个人,还有水与食物,因此我与同伴都没有感到焦虑,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轻松心态,继续天南海北地聊。但我们的司机渐渐显露出不安来。他隔一会儿就点燃一支烟,焦虑与紧张呼之欲出,还带着浓浓的自责感。

司机姓包,蒙*族人,三十多岁,微胖。他不怎么爱讲话,但言谈间句句都带着实诚。他一上来就跟我们讲自己不认识汉字。我们走的是呼伦贝尔北线,他并不是第一次接待游客,沿途大多路牌也都标有蒙古文,这倒是没什么大碍。

不过也有闹出笑话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在一家餐馆吃饭,爱上网的包师傅一进店就迫不及待去连WiFi。他站在一张海报前输了半天密码都没成功,就喊我过去帮忙。我一看,忍不住乐了,原来那张海报上的一串数字是报警电话。他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

不识汉字的包师傅会唱苍凉的蒙古语歌,那是草原汉子的柔情与豪情。他教我们吃手扒肉,用蒙古弯刀切下大大的一块,以刀当筷,直接入口。蒙古人天生的习性,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但他的酒量很一般。

第一次一起喝酒是在额尔古纳河边的小镇。那晚非常冷,我们围在火炉边吃鲜嫩的河鱼,要了几杯米酒。他喝一杯臉就红得不成样子,他还说喝酒爱脸红的人心善。这个理由真新鲜又深得我心,之后我们喝了一场又一场酒,脸泛红时我就指着他又指指自己,我们善良哪!然后一起大笑。

车子从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呼啸而过,包师傅指着窗外忧心忡忡地说,以前的呼伦贝尔草原绿意盎然,牛羊马吃也吃不完,牧民们根本无须担心它们会饿着。但随着草原旅游开发过度,更令人忧心的是掘金者的到来。一片又一片草原被承包,被挖掘,被开发,牧民们只得赶着牛羊迁徙,去寻找未被开垦的青草地。

可持续性。包师傅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那留给后代的将是一片荒芜的草原,这是我很不愿意看到的。

说自己没什么文化的包师傅,心里其实有着大情怀。这是他对自己热爱并眷恋着的故乡最深的敬意。

我对他的喜欢与尊敬也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前路茫茫未知,最后我们决定按原路返回出发的城镇。那时,车子已经在森林里开了几十公里,夜越来越深,气温也越来越低,疲惫袭击着车上的每一个人。

终于,我们看见前方出现温柔的灯火,那是守林人的小屋。包师傅前去问路,我们也跟着下车去透口气。我深呼吸一口,抬头望天的那一刻,震撼感袭上心头。然后就是惊喜,头顶的夜空有漫天繁星,浩瀚银河。

包师傅,快,抬头看!好美啊,好美,好美。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全消散在寂静的.夜色里。

几天后,我们与包师傅在午后的满洲里告别。他穿过马路,我们站在路的另一边目送他。他走几步,回头跟我们挥挥手。他再走几步,又回头挥挥手。在静默与微笑中,我们彼此都体会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来。

我因心心念念的额尔古纳河与大兴安岭金黄色的秋而走了一圈呼伦贝尔北线,绝美的风光如我所期望的一样令我惊喜难忘。但我记得更深的却是我们与包师傅一路喝过的酒,看过的夕阳,穿越大草原时他的忧心忡忡与期望,以及,在原始森林里迷路那晚,我们仰望的浩瀚星空。

篇2:在星空里迷路随笔

1、首先停下来,等待乳白天空消失。

2、若有维生袋,垫以背后或以树叶枯草隔开冰冷地面,然后躲进去。

3、若等待时有暴风雨来临,应挖空雪堆做个坑,或扩大树根部分的雪坑,然后躲进去。

4、尽量多穿几层衣服,若最外层衣服有纽扣或拉链,先扣好、拉上,然后套在上身,在衣服内交叉双臂,手掌夹于腋下,以保暖。

篇3:越南│在河内的街道里迷路

行者,人文地理摄影师,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第三届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主要拍摄方向是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的风土人情,被许多国家旅游局邀请拍摄旅游专题。从2008年至今,先后12次进入尼泊尔拍摄,其中三次是受尼泊尔旅游局邀请。2010年被邀请担任上海世博会尼泊尔馆摄影师,出版《加德满都的故事》一书,并由尼泊尔驻华大使馆为我主办了《尼泊尔风情》摄影展。因为对中尼文化有突出贡献,先后被尼泊尔副总理、外交部长、旅游部长、驻华大使等官员接见。

Q:过年回家乡吗?还是有其他的旅游计划?

A:今年春节我会跟年迈的父母一起过年,春节过后,我打算带领儿子和外甥去马来西亚的仙本那潜水去。

Q: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简单介绍一下那里的旅游资源和注意事项吗?

A:我的家乡在山东莱州。

Q:2013年有过哪些难忘的旅游经历?

A:2013年9月7日世界旅游日,尼泊尔政府秘书长和国家旅游局长为我颁发终身奖励:可以任何时间去尼泊尔,全部费用由尼泊尔政府承担。以此来答谢我的12次尼泊尔摄影之旅,因为我刊登在杂志和网络上的照片,吸引了许多人到尼泊尔旅游,也因为我的拍摄,使加纳阔普尔和巴尔迪亚两个处女地成为最新的旅游热地。据说我是唯一一个被尼泊尔政府授予这项奖励的摄影师。

http://www.mafengwo.cn/i/2861571.html

Q:2014年有什么旅游计划?

A:明年我打算再去一次斯里兰卡,想再丰富一下摄影内容,出本关于斯里兰卡的摄影攻略书。

Q:针对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向读者推荐一个旅游目的地

A:越南。

最佳旅游时节:11月至次年4月最佳,此时气温不高,降水也较少,适合游览。

节庆:每年1-2月(农历正月初一),越南也迎来春节,贴春联、挂红灯笼,舞龙舞狮等活动与中国相似,但是越南人不吃饺子和汤圆,而是吃一种圆形的米糕和方形的粽子,各家各户都会摆三样东西:一束鲜花、一盆金橘和一个盛着五种水果的果盘,以求新年大吉大利。春节期间还有种种禁忌:不能吵架、不能说粗话、不能干农活、不能弄坏东西等等。另外还有许多的风俗讲究和传统民间活动,是一定要参与的大热闹。

越南必体验:

在河内的街道里迷路:河内是最具有越南特色的城市之一,安静质朴的街道和摩托车带来的喧杂吵闹相互结合。河内的街巷非常复杂,房屋的修建很杂乱,让人很容易就迷路了。但是在这里漫无目的地闲逛,也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感受方式。

坐船游览下龙湾:被誉为“海上桂林”的下龙湾风景优美,坐船出海是最好的选择。

早餐吃一碗街边的越南粉:越南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就是越南粉了,当地人很喜欢往里放很多香菜和香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桌上的各类调料。

在会安定制一件奥黛:奥黛是越南的传统服饰,很多裁缝店可以量身定制,没有什么纪念品比一件漂亮的奥黛更有意义了。

在河内欣赏水上木偶戏:水上木偶戏源于北越,它是越南人引以为豪的民间艺术瑰宝。木偶戏于水池面上演出,表演者藏身幕后,通过木棍、线等工具操作木偶,纯熟的技巧使木偶们活灵活现。

参加芽庄四岛游: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们坐着船来到芽庄大海中,感受大海的魅力。

船游湄公河上游:湄公河是越南的母亲河,沿途景色彰显东南亚风情。稻田、果园和椰子树,以及农作的人们,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越南。

篇4:停在星空的爱恋散文随笔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天边

有一种孤单叫真爱永远

有一种遗憾叫今生无缘

有一种回忆萦绕在心间

夜,肆无忌胆的蔓延,似乎来的很快,又似乎来的很迟缓,时间总像散步的泰迪犬,屁股一扭一扭的过的不紧也不慢。等待是一种心境的沉淀,而我却在等待中苍老了容颜,一如下坡的小脚老太,急促的心慌。

此时此刻,谁人看见雨落粉衫山川望断?谁人知晓孤雁只影情愁满腔?

遇见他是一个偶然,也许是生命中的必然,总带有爱情故事开头的浪漫,却没有结局的欢喜。他沉稳,善良,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泛着迷人的色泽,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是一个富有内涵却不很帅气的男人,黝黑的皮肤下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精干和魅力。我认定他就是我今生要寻找的那根弹断的琴弦。

月色当空,星星布满天,我们牵手坐在草坪的长椅上,谈天说地,倾吐着彼此内心的欢乐和悠怨,如这片片草坪,青的能捋出水来。抬头看,星空万里,伸出双手,拇指相对,对着月儿扣成一个心形,无言的传递着内心的真,望着彼此傻傻的笑,傻傻地在漫天的繁星中寻找,哪一颗是我,哪一颗是他。

他累的时候,喜欢来我这里小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安静的靠在靠椅上,沉睡,再沉睡,那么恬静,那么安然。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坐在他的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他,拉长的思续与他的梦交织在一起,纷飞、飘舞。

他说他爱我,就这样,他拨响了我爱的琴弦。绵绵的爱情曲让我沉醉、再沉醉。

不曾想,这一切,如梦,如烟,如滑过指尖的水,留下了一点潮湿罢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就消失了,我不问,也不想问,不想给他平填无谓的烦,只是让手机随自己更紧了,看手机的频率更多了,守着他曾经的承诺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期盼,那张熟悉的已刻入心底的脸。心亦如这六月的天,凉雨过后,却是憋气的闷热、烦燥、干裂、晕眩的疼痛。

我不懂,如若真爱,怎会让我如此心疼。

我相信誓言是真实的,只是往往真实的誓言熬不过时间。

他后来开始变的很忙很忙,忙的如一缕烟,伸手似乎握住了一点,摊开双手,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于是,曾经的浪漫开始陪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总感觉,空寂的屋子里,到处充斥着他的气息,一颗支离破碎的心散落了一地,轻轻携起一片碎片,殷红的、砰砰地蠕动着,像在滴血,疼痛的闭着双眼,蜷缩在角落里,眼泪一滴一滴的蔓延,终究是汇成了河,沿着遍地的碎片的罅隙蔓延……蔓延……

常常问自己,他究竟哪里好,让自己这样的难以放手,望着如今这没有星星的天,却找不到合适的`答案。想念他,想念过去,那美好的过往已似利刃在心里划下深深的伤痕,想一次,痛一次,直至心麻木,让我怎能忘。

时常,一个人静静的微笑,静静的流泪,把心珍藏在有他的那段时光里,静静的唱,静静的想。若爱是一缕娇阳,我的生活则因他而改变,因他而绽放。他无微的关怀如冬日火炉,明媚的眼眸如秋日暖阳,让我醉了爱,醉了心,醉了情,醉在有他的红尘中不愿醒。

他曾告诉我,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因为我们都很渺小,没有那么重要。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是自己高估了自己,太高了,以至于摔的无法喘息,终究还是病了,不知是思念的疼痛还是真的病魔,终归是瘫软的无力的病着,内心却在呐喊着一个熟悉的名字,企盼着,我的一个抬头,一个转身,会看到他微笑的脸……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不知我是不是他只取的那一瓢,如若是,又为何彼此心相印,却不能终相守。举一杯酒,看漫漫雨夜,湿了心,湿了整座城,也湿透了相思。

若有来生,愿与他倾尽温柔和一曲比翼双飞连理之美,伴星辰、舞断天涯与君心相随。

篇5:在仰望星空的人群里

我总在晨跑时遇见那个女孩,她坐在清晨六点三十分的微光里,戴着耳机,饶有兴致地看着早起的人群锻炼身体。她有时候是在河边倒数第三排的石椅上,有时候是倒数第六排。我会注意到她是因为,她长得很漂亮,是那种苍白虚弱的漂亮,又长又直的眉毛和黑白分明的眼睛显得整张脸特别消瘦。后来我听晨练的大妈说,她叫朱晓,她在等她的狗。

哦,忘了说,我和每一个大妈都能相处得十分融洽。

再后来,我和朱晓认识了,她告诉我,她也从很早起就注意到了我,因为我总是毫无违和地和大妈或者小孩儿聊成一片,看上去特好玩。

朱晓的口头禅里总要加个“特”字——特温柔,特逗,特高,特傻。

上面四个词语是她用来形容她男朋友的,还有一个词是,特绝情。

还是先说说我们还没熟悉之前的那些事吧。

有一天傍晚,我喝了点酒,为了散散身上的酒味就在河边闲逛,然后就被夜幕啊、风啊、河水啊什么的击中了心脏的某个开关。于是,我这个喝了点酒的呆瓜就站在河道边哭了起来。不知道哭了多久,一只手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纸巾。”我转过身看向她,是朱晓,她有点担忧地看着我,冲我笑了一下。

那天晚上她是出来看星星的。

“从我家窗户看出去一个星星也没有,我就出来看看,是不是整个天上都没有星星。”

“你肯定是水瓶座吧!”

“你也是吧?”

听说,只有神经病才能看出来对方是不是神经病。我们就这样认识了,交换了彼此的电话号码、微信,约好下雨天一起去吃火锅。关于她的狗和男朋友的故事,是伴着翻滚着的红油和冰镇啤酒传进我耳朵里的。事实上,这原本应该是个简单又美好的故事,一个普通的男孩追求一个漂亮的女孩,他们相爱,并养了一条格外温顺的拉布拉多犬。他们在清晨遛狗,白天工作,夜里守着电视喝点啤酒瞎胡闹。

“特平淡,特幸福。”直到有一天,长期胃痛的女孩对她的男朋友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是胃癌啊,怎么办。”第二天,男孩带着他们的狗和抽屉里共存的所有财产消失不见了。

“特绝情。”朱晓又重复了一遍,往冒泡的油锅里下了一盘油麦菜,“至少该把橙子留给我。”橙子是他们的狗。那之后的每一天,朱晓都会去河边等,有人问她,朱晓啊,你在等谁呢?朱晓就笑着说,我的狗丢了,我在等它。

我说:“其实你是在等他。”

朱晓会意了我的意思,抿嘴一笑:“起初我也以为我是在等他。”

那条两个人来来回回地走了无数遍的小路,那个每天都要坐下來休息片刻的石椅。她就坐在那儿,不甘地等着些什么。

“我恨死他了。”朱晓说,“可是后来,我等了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个人看了无数次的星星和月亮,那种咬牙切齿的恨和埋怨,竟然一点点消失不见了。”

“直到前几天,我真的遇见他。”

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傍晚,朱晓坐在回家的公交车里胡乱地看着窗外,然后就在某个奇怪的瞬间,透过无数无关紧要的人群和招牌,她看见了那个让她笑过、哭过、恨过、等过的人。

“我的脑子里只闪过三个字。”

“橙子呢?”

“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个人对于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朱晓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有点荒诞,有点遗憾,还有一点我说不清你也未必道得明的东西在里面。就像大雨过后的火锅里,那些热烈地翻滚着的气泡,在某一个瞬间,噗的一声爆掉了。我们认识没多久以后,朱晓就去了外地,她找了一份很了不起的工作,大有扬眉吐气的意思。

自始至终,我都没见过那条叫橙子的狗,所以不敢保证是否真的有这样一条狗的存在,但我希望它是存在的。就像无论是哪座哀伤的城市里,在仰望星空的人群里,总会有个像朱晓这样的人,悄无声息地爱着,悄无声息地受了伤,又在璀璨的星光下悄无声息地痊愈了。

然后,她又可以上路,去看不一样的星空。

篇6:在最美的时光里仰望星空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最美的时光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

1941年,17岁的梁思礼到美国留学,由于战争爆发,他与家里断了联系。为了完成学业,他装过罐头,端过盘子,甚至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冬夜蜷居在储藏室,但求学的信念从未动摇。

1949年,学有所成的梁思礼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在新中国航天事业一穷二白的局面中开始导弹研究。从第一次试射起,一个又一个的十年,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从未气馁。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

生活中的梁思礼,谨记父亲留给他的人生锦囊——“有趣”。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悲观和厌世。即使是文革时期被下放“五七”干校当“猪倌”,他每天也干得高高兴兴,看着自己喂养的肥头大耳的“八戒”军团,满心自豪,还与它们合影留念。

2016年4月14日,91岁的梁思礼带着人们对他的敬意与眷恋走了。在67年的航天生涯中,尽管他的名字始终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却一笔一笔镌刻在历史的坐标轴上。

斯人已去,精神长留!

(摘编自《作家文摘》)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命题解读

第一道题是命题作文。“最美的时光”中的中心词是“时光”。在汉语词典中,时光的意思是时间、时候、日子,也就是说,我们的写作对象是曾经拥有的时间、时候、日子,应该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那是怎样的一种回忆呢?修饰词“最美”是关键词,值得推敲。这里的“最美”我们不能简单地诠释为“最美丽”“最漂亮”,应该深刻地理解为“最难忘”“最有意义”“最值得回味”“最值得珍视”等,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最美时光。

考生写这篇作文时,应联系自身实际生活。我们从小到大,都会有学龄前、小学、初中这样几段人生经历,这些经历,有的以家庭生活为背景,有的以学校生活为舞台,不管是哪段时光,不管那段时光镌刻在怎样的场合,只要让我们难忘、值得回味,就是“最美的时光”。也许那段时光是你学习生活中最艰苦的日子,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但那段时光里你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你发现自己敢于拼搏了,这段时光不是“最美”的吗?也许那段时光你是和外婆在一起度过的,那段日子,你懂得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快乐……联系自身实际,很容易书写出真情实感,更容易打动阅卷教师。

第二道题定材料作文。材料叙述了中国航天人梁思礼17岁时到美国求学、回国后从事导弹研究、下放到“五七”干校当“猪倌”等故事,表现了梁思礼执着求学、在导弹研究中历经失败毫不气馁、在生活中即使做了“猪倌”依旧乐观向上积极从容的品质,赞美了他一心求学的坚定信念、在失败面前不屈服不气馁的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及乐观态度。写好这篇材料作文,要注重对航天人梁思礼在学业追求方面、在科学研究上、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和歌颂。

考生可以从记叙的角度入手,写自己身边的某个值得敬佩的人执着追求、在失败面前迎难而上、乐观面对生活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发挥合理的想象,汇叙航天人梁思礼与家人断了联系后装罐头、端盘子的过程,也可以模拟写作航天人梁恩礼的日记,形成一篇展示科学家梁恩礼坚定求学信念、坚持导弹研究、坚强乐观生活的自述文章。还可以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释“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失败是成功之母”“乐观是快乐生活的源泉”等观点……行文中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即可,不必面面俱到。这篇文章,也可以在写作的形式上下功夫,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等都是一种创新的表达。

考场佳作

最美的时先

吉林一考生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幸福就在最关的时光里。

——题记

最美的旋律不过是梁祝化蝶的翩飞,最美的文字不过是冰心笔下的繁星春水,最美的时光不过是有幸福相伴的日子。一路走来,原来这段时光最美。

打开记忆的闸门,千思万绪如潮水般奔涌而来,最美的时光也越发清晰。

有母爱相伴的时光,最美。

晚自习后给姐姐打电话,那头电话却被妈妈抢了去,妈妈对着话筒叫了声“女儿”后便抽泣起来,她一定特别想念我。听着妈妈哽咽的哭声,我的心里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这时候的我是幸福的,能够拥有这样一份纯净而温暖的感情,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有知识相伴的时光,最美。

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外面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业,我也不例外,听着耳边沙沙的写字声,感觉很幸福。其实,能够无忧无虑地学习知识,真的很美好。

有家人相伴的时光,最美。

每到周末,我在房间里写作业,奶奶问我想吃什么,我说:“随便。”奶奶皱皱眉:“最发愁‘随便’了,说个具体的呗。”“那就红烧肉吧。”“好嘞!”奶奶高兴地扎上围裙走进厨房。听着奶奶一边做红烧肉一边哼着小曲,这时候的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拥有如此温暖的家。

是啊,生活中有幸福相伴的点滴瞬间,都是最美的时光。在努力学习后成绩有所提高,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一刻是最美的时光;生病烦恼时,亲人、朋友送来句句真切的问候,那一刻是最美的时光;甚至,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看着缓缓升起的太阳,那一刻也是最美的时光。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别在意目的地有多远,多看看沿途的风景有多美。一路走来,那些有幸福相伴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将且行且珍惜。

亮点透视

nlc202309090217

选材生活,感情真挚 文章选取不同的生活画面未体现“最美时光”——母爱相伴、知识相伴、家人相伴,字里行间表现出浓浓的幸福味道。

结构清晰,详略得当 文章巧妙运用排比段,详写三幅画面来展现“最美时光”,使文章的结构条分缕析。文章结尾又略写几个“最美时光”镜头,与前文的三个详写画面相得益彰,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语言优美,生动感人 行文中注重语言的推敲,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多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意蕴丰厚。

最美的时光

吉林一考生

黑夜里,细雨飘飞,浙淅沥沥。月亮把她乳白色的光芒隐藏了起来,只有窗外的霓虹灯光依旧闪烁,车辆来来往往,人群熙熙攘攘。手指在手机上来回滑动,时间在指尖匆匆流淌。

时间回到五年前,那时没有智能手机,没有QQ、微信,也没有朋友圈。那些年,是我最美的时光。

凉爽的清风轻抚我的脸颊,清新的空气给了我一个深情的吻。哗哗流淌的河水里,藏不住小鱼小虾和我们的小脚丫。我们挽起裤腿,丝毫感觉不到河水的冰凉。我弓着腰,举着从外婆家里偷来的洗脸盆。哥哥前面赶着小鱼,激起了不小的浪花,而我丝毫没有躲过浪花的时间。我的眼睛搜索着河里那些落荒而逃的“小逃犯们”,妹妹在我的身后,她手中提着的小水桶里还关押着不少的“战利品”呢。这时,几条“倒霉鬼”直冲到了我的脚下,说时迟那时快,我看准时机一跃而起……

“哈哈哈……”哥哥妹妹的笑声打破了夏日正午的宁静。原来,我脚底一滑,直接扑入水中,优美的浪花下,径直插了一棵“倒栽葱”。湿漉漉的我缓缓从水中爬起,看了一眼盆里,歪打正着,捉住了几条“倒霉蛋”。我看了眼妹妹,妹妹看了眼哥哥,哥哥再次哈哈大笑起来,接着我们三人笑成一团。

玩累了,三人便睡在了河边的大石头上,阳光透过树荫照在了三人起起浮浮的肚皮上,鼾声四起。偶尔一两只胆大的松鼠从树上跳下,桶里的鱼儿忽然跃起,松鼠又被吓了回去。口水从我的嘴角流出,两手还紧抱着那个洗脸盆。等一下,脸盆上多出了个大洞,怎么回事?

夕阳下,外婆正呼唤我们回家吃饭,炊烟已袅袅升起。

那些年最美的时光,成了日记里泛黄的普普通通的一页,而且微微卷起,连同日记本被遗忘在了角落。取而代之的是电子产品里刀光剑影、变化莫测的虚拟世界。最美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黑夜里,我正注视着人群默默急行,回味最美的时光。

亮点透视

选材独到,感悟深刻 考生选取自己五年前和哥哥妹妹一起抓鱼时的更好时光来组织行文,写得情真意切。曾经的时光和现在有QQ、微信、朋友圈的时光形成对比,感悟非常深刻。

叙述细致,善用描写 叙述自己在河水里捉鱼的经过,细腻生动。“挽起裤腿”“弓着腰”“一跃而起”……每个动作都给人如临其境之感;“一个倒栽葱落入水中”“松鼠来凑热闹”“脸盆多出了个人洞”……每个细节都充满生活气息。

语言朴实,真切感人 文章的语言在朴实中透露出纯净的气息,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一切都显得那么天然、质朴,毫无做作的味道。

在仰望中前行

吉林一考生

人生不能没有梦想,否则生活就会失去意义;梦想不能没有前行,否则目标就会毫无价值。因而,我们的人生需要在仰望中前行。

上个世纪40年代,17岁的梁思礼在美国留学时,他仰望的是完成学业,与家里失去联系的他开始自食其力,即使装罐头、端盘子也动摇不了他的信念,终究学有所成。学成后,虽有美国优厚的待遇,但此时的他希望为国效力、投身国家建设,于是他放弃了“光明前途”,毅然回国。67年航天生涯,他始终仰望梦想,不断前行,为祖国创造出辉煌,把事业做到顶峰。

我们这些00后,生在同样的时代,坐在同样的教室里,接受同等的教育,拥有各自的梦想,我们都在仰望着星空。不同的是,有的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而有的人只是不断仰望,心怀幻想,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味羡慕别人的功成名就、辉煌事业,不如开始行动,为自己创造一个璀璨的未来。只要开始行动,再远大的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

周恩来总理年少时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后来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那不是年少轻狂,而是少年强则国强。毛泽东主席在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后来他用自己的成就证明,那不是夸夸其谈,而是青年梦想。联合国残联副主席杨佳说:“一个人应该有梦想、有追求、有实力,而实力得靠自己一点一滴做起。”人生辉煌自幼而始,杨佳却在中途失明,她未曾放弃,未曾认命,她用不懈的努力证明:盲人的仰望也可以成为现实的辉煌。仰望是生活的动力,前行是人生的价值。

在仰望中前行,成就精彩人生。生活不只苟且,你努力,眼里和心里就会有诗和远方。

亮点透视

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考生在文章开篇鲜明地摆出观点:我们的人生需要在仰望中前行。为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考生先援引材料中的事例,即梁思礼在仰望中执着前行,终于为祖国创造出辉煌的事业。接着联系考生及00后的实际情况,论述“在仰望中前行”的重要意义。为了使说理更加深刻,考生再次运用周恩来总理、毛泽东主席的言论作为道理论据,联合国残联副主席杨佳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全面深刻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本文的整体结构设计非常清晰,开篇由“梦想”与“人生”的关系入题,引出中心论点,之后从三个角度论证“如何在仰望中前行”,既有材料的运用,也有现实的分析,既有正反对比论述,也有形象的比喻说理,用几位名人的言论纵深分析之后。干脆利落结尾。

头顶的灿烂星空

吉林一考生

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吋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nlc202309090217

头顶的灿烂星空,是我们的追求与向往;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我们坚守的道德与生活的准则。

于梁思礼先生而言,头顶的灿烂星空是自己的求学强国之梦,心中的道德法则是爱国、乐观、不厌世的情怀。而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扪心自问:“我们的头顶可有一片灿烂星空?我们的心中可有坚守的道德准则?”

我们不是没有梦想,我们曾有过“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可为什么自己的梦想越做越小呢?我认为是懦弱,是投降于自我。梁思礼曾面临艰苦的求学环境,面对航天事业中的数次失败以及文革的磨难,但他以坚定的信念乐观地面对一切,直至战胜困难。而许多人不敢勇敢地追求理想,于是他们成为人们中的“们”,埋没于茫茫人海,又怎会脱颖而出,成为被世界铭记的人们中的“人”?自然更不会欣赏到头顶灿烂的星空。

在五四运动时期,有这样一批与众不同的人,他们被称为“白马湖四友”。在血气方刚的年龄,他们抛弃了都市的灯红酒绿,来到农村办教育,他们坚信努力便有收获。最终,他们赢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

诚然,要想触摸头顶的灿烂星空,道路必然是曲折的,是充满未知与迷茫的。但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信心,乐观地面对困境,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那我们终究会达到理想的顶峰。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在历经千百次失败后才萃取出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助人们摆脱疟疾的折磨。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趟过中间这条河,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前方的道路,踏过书山坎坷,越过学海茫茫,头顶的星空,定会璀璨夺目!

亮点透视

把握材料,确立论点 考生开篇由康德的语录引入,在论述过程中,把材料与现实相结合,归纳出“拥有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信心,乐观地面对困境,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的观点。

道理深刻,事实清楚 文中对于“人”和“们”的诠释可谓深刻而独到,在细致的说理中,鼓励人们乐观面对一切,战胜困难,成为“人”而不是“们”。作为事实论据,“白马湖四友”的事例和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事例清楚有力,从“坚信努力必有收获”的角度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语言精辟,蕴含哲理 题目“头顶的灿烂星空”看似突兀,却蕴含哲理。在考生的设计中,这“灿烂星空”要理解为“求学强国之梦”,而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触摸”灿烂星空的任务……语言精炼,哲理蕴含其中,给人以鼓舞。

篇7:一个翱翔在自闭症星空里的人

他不足1.7米的身高,体重120斤不到,说话的声音不大,但语速较快。穿戴很普通,但很整洁,他的自我介绍颇为与众不同:“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的家乡在革命老区江西,抱着一颗追梦的心,我放弃了家乡已经安排好的工作,来到了深圳这个充满挑战的城市。来的时候我只有21岁,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我完成了家庭的组建,稳固了事业。同学们可能想不出来我所从事的工作,但我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我做的工作很光荣,同时我也很热爱我的工作,我是一名从事儿童自闭症治疗的老师,大家都知道自闭症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有很大的区别,一个自闭症儿童的老师要比正常学生的老师得付出几倍的劳动。尽管你付出了,但有时候得到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中心的时候,我从家长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的那种期待和渴望,我只有一个愿望:不叫家长失望。十年来我就从事这一项工作,我的爱人也是我们中心的老师,我们彼此鼓励着,努力着,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进来的孩子早日走出去,让更多的家长不再困惑。”他的介绍赢得了持久的掌声。

来深圳前,不,确切地说在严建发同学介绍前,我只是在电影里看到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我对这个行业根本就不了解。听了严建发的介绍,我有了迫切想了解的愿望,下课的时候我主动找到严建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很高兴地邀请我去他所服务的中心看看。我们定好了时间,同时一起约了几个同学一块来到了他位于南山区桃源村单身公寓的金色年华儿童干预中心。

他们中心有两千多平方米,规划和布局都很有特点。走进中心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每个房间的装修都凸显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孩子们在上课,这里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和年龄分成几个班级,严主任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由3~5岁孩子组成的一个班级。这里正在上绘画课,上课的一共有六个孩子,老师就有三个。一个姓刘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杯子,其他两个老师陪孩子们坐在一起。刘老师拿着教鞭指着画好的杯子:“请问有哪个小朋友能指出大小杯子?”只见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女生站了起来,走到黑板面前准确地指出了大小杯子。这对一个正常的四五岁孩子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可对他们来讲就不一样了。当这个女生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拍起了手,我们也不自主地鼓起了掌。这位小朋友左看看右瞧瞧,没人知道她在想啥。严主任告诉我们,她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辨别能力,但通过训练后达到了一定效果。我们正说的时候,孩子妈妈过来看她,她怯生生地看着妈妈,妈妈走过去把她抱在怀里,她看了看:“妈——妈——”这一声妈妈的呼唤,把妈妈的心都叫碎了,妈妈紧紧地拥着她,泪水不知道啥时候已经滚落了出来。我们在场的人眼睛也都潮湿了。

严建发,一个80后年轻人,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十几年,他带领他的团队在努力改善着自闭症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困惑,这个社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才让这些孤独的孩子似乎不再孤独,家长们的困惑也有所缓解。

我带着好多的问题专访了这位看去有些稚嫩,但其实是很老成的国家二級心理咨询师,行为矫正训练师严建发主任。

《心理医生》杂志:您好,严主任,您是在怎样的原因下选择了这项工作,您是为了生存而选择的口马?

严主任:谢谢您的理解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我2001年在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毕业后在当地县人民医院进修外科学专业。毕业当年,由于父亲诊断出恶性肿瘤,为了陪伴父亲,我拒绝了一家大型制药企业的职工医院(一甲)的邀请。在家呆的四个月时间里,尽我所能地帮母亲分担父亲疾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在此期间,我体验到了一位肝癌患者带给我的所有冲击,包括家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然而,父亲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提前离开了我们,让我陷入了无尽的自责当中——我反省自己在处理父亲疾病的过程中对父亲不够理解的地方,总是从单纯医学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略了人在当下所承受的变化给其心理所带的一系列的改变。为此,我对自己说,也许我不再适合从事一线的临床工作,我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帮助和理解他们。

2002年春节过后,带着对父亲的愧疚,带着对家庭的责任,我来到了广东省汕头市,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汕头训练中心应聘康复师,从事自闭症及相关障碍儿童的早期教育、康复工作。对于自闭症、对于一系列的障碍儿童问题,抱着学习的态度,去了解,去认识他们。这个阶段只是自己生存下来的一个驿站而已。在当时,自闭症作为一个并不太为人知的病种,因为和医学相关,我总是想用医学知识来诠释他们的疾病,也算是专业上有所作为。慢慢地,我发现,一个医学上的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用的却是教育的体系,还需要更多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自己不断地调整康复教育计划。抱着在职一天就服务好一天的思想,自己开始有意识地自学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希望可以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自己更多地理解这些孩子,来帮助自己尽快走出对父亲的愧疚。

《心理医生》杂志:这项工作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那些?您在这个领域中有没有动摇过?

严主任:工作的头两年,似乎总会有逃跑的想法,看着自己的努力总有种付诸东流的感觉,心中难免有太多的失落。每每此时,我的老板纪汉平教授总是会以一个专业人士、以一位长辈的身份给我解惑,让我在这两年时间里总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能客观地认识这群“星星的孩子”,让我有了坚持的理由。当时全国可提供服务的自闭症机构是寥寥无几,有专业人士在服务的机构更是少之又少。记得当时的自闭症患病率为1/500,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汕头训练基地作为全国少有的专业康复中心,每月平均的服务量都在100人左右,却依然不能满足自闭症患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为更多的自闭症儿童服务,经过多方努力,纪汉平个人出资,在深圳市一大型社区谈好了一家即将倒闭的早教中心(在当时,由于教育、卫生和工商部门都没有办法注册自闭症的服务,民政系统也因为没有政策支持和主管单位而没有办法完成注册,只能以类似儿童早期教育培训的形式来开展服务),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在深圳的机构从那时成立,并一直走到今天。

工作不辛苦是假的,但当你真正地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还是很欣慰的。要说收获,那就是在这个机构我认识了我的夫人,在工作上她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言语不多的人,这在和家长沟通上成了一大障碍,好在我的夫人在这方面给予我诸多帮助,使我工作起来压力感觉不是很大了。

《心理医生》杂志:我以前都是从电视和电影多少知道一些关于自闭症的情况,请问自闭症的成因是什么,有可能治愈吗?

严主任: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广大自闭症儿童家长最关心和提出最多的问题。自闭症的成因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主要归为遗传因素。遗传部分在我們的总体印象中总是以家族的遗传为导向的,但真正的自闭症家庭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疾病史,如何理解这一现象显得很重要。我从2001年起从事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康复教育工作,但之前在医学院的书籍中却没有看到关于自闭症的只言片语,这让我很是困惑。

从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我开始在考虑自闭症的成因:美国1943年诊断自闭症,当时的美国处于二战后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1982年诊断自闭症,但是直到2000年,对于自闭症的报道与了解都是寥寥无几。2001年之后,随着中国的工业快速发展,自闭症的患者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让人始料未及。那个时候的诊断基本还在三四岁这个年龄段。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大量的诊断在2岁左右了,最早的诊断是9个月。不是直接的家族遗传,没有家族病史,那遗传如何形成?工业的大量发展、环境污染、药品滥用、电子辐射都有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基因序列在形成胚胎的那一刻发生突变。自闭症男女发病率的比率约为5-7:1;如此高的男性发病率是不是可以说明可能自闭症的基因突变序列中与男性的因素会更多一些呢?

关于自闭症的治愈问题:就目前技术而言,迄今尚无一例完全康复,最大的康复范围也就是患者恢复一小部分社会功能(有普通人的基本社交与沟通能力)的报道。但是随着目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最小年龄段自闭症患儿得到早期的干预,越来越多自闭症孩子恢复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社会对一部分“特殊”人群的不理解,让他们很难“更容易”地融入社会。

《心理医生》杂志:让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感到最困惑的是什么?目前自闭症现状如何?

严主任:这个问题提得好。自闭症属于精神类病种,其患者是一个需要终身照料的群体。目前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及支持远远不够,家长没办法照料之后,谁来帮助他们的孩子走下去,这是家长们最大的困惑,尤其家长们百年后有谁照料这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这让家长们百般纠结,始终不能放心。

目前的现状是,自闭症康复机构大多由社会或家庭自筹资金创办,缺乏必要的专业人士介入。自闭症康复机构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完全靠学费来支持机构的整体运营,但依然很困难,走在“死亡”的边缘。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始终需要保持在1:2,在人力成本高度上涨的今天,已经很难维持高场租、高工资的运作。由于教师工资偏低,导致她们在工作技能方面的提升与积累出现困难,往往不能坚持长时间从事这样一份工作,导致康复技术的提升受到限制。

《心理医生》杂志:国外类似机构是如何运作的,我们最大的瓶颈在哪里?

严主任:自闭症的未来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自闭症的康复主要是以国家经费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的运营模式,让自闭症孩子可以在早发现之后得到及时、长期的康复治疗,这对于他们未来的预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家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终止康复治疗,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是长期的不稳定。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同,通过早期干预,自闭症儿童是可以有能力适应普通小学、中学甚至更高阶段的学习的。然而,社会、普通小学对他们的接纳是有限的,可以说99%的自闭症儿童被限制进入到普通小学,没有和普通小学进行必要的融合及社会化的学习,使得他们的社会性成长就更为困难。

当我离开金色年华儿童干预中心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我不知道他们未来的路在哪里,也不知道在中国还有多少人为自闭症患儿奔波着,努力着,他们的力量实在有限。我真诚地期待我们的社会能给这个行业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人们的生活不要再如此沉重,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们也能在困惑中多少寻找到一些安慰。

上一篇:“何用堂前更种花”爷爷的作文600字下一篇:看月亮爬上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