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换证全套材料

2024-05-16

压力容器换证全套材料(共3篇)

篇1:压力容器换证全套材料

压力容器设计换证文件目录

序号

称 设计资格换证申请书

自检报告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机构设置框图

设计装备表 各级压力容器设计人员概况表 各级设计人员毕业证、职称证、任命书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考核记录 11 有效期内各级设计人员变动情况表

典型压力容器设计产品一览表 设计常用必备标准、规范及配备情况表

有效期内综合报告

原设计许可证 上次审查时,审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

用户反馈意见 有效期内设计产品目录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换证审查计划

编写: 校对: 审核: 批准:

沈阳新光压力容器制造公司 2006/8/10

公司各单位;

根据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2002)235号关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的通知精神,本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编号:SPR(A.C.D)027-2007,于2007年6月26日有效期满。应在2006年12月26日前向发证机关提交“更换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申请报告”。为了满足设计换证条件,依据2003年换证审查内容与目前实际情况相比较分析,存在问题比较多,现把“压力容器设计换证措施计划”下发各相关单位,请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把审查内容及措施计划落实到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划。

压力容器设计换证由技术总负责人吴连春负责,更换“设计单位许可证申请报告”及“设计单位基本情况汇报”资料由技术科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请。

说明:1.换证审查项目分为A、B、C三类,A类为保证项目:B类为重要项目:C类为一般项目。A类项目中任一项被评不合格时即为不具备换证条件,不能换证。

2.评定依据: A类

B类

C类

具备条件

全部合格

序号2、5、7、8、14、15、16、17、31、40、42应合格,其余项基本合格不超过20%,其余合格。

60%以上为合格,其余项为基本合格。

基本具备条件

全部合格

基本合格不超过20%,其余合格。

合格+基本合格80%以上,其中合格不低于50%。

压力容器设计资格许可换证审查项目及措施计划

序号

审查项目

类别

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

措施计划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换证基本条件件

换证基本条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A 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与2003年换证保持一致

技术科

2006/12/10 2

组织结构代码

B 有组织结构代码

与2003年换证保持一致

技术科 2006/12/10 3

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A 有健全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但内容及组织机构图应修改

对2002年版“设计质量保证手册”修改完善

技术科

2006/12/30 4

切实可行的设计管理制度

A 有切实可行的设计管理制度

修改完善后纳入企业标准

技术科

2006/12/30 5

与设计相适应的技术法规

B 技术标准、工具书丢失严重

检查统计丢失书籍,购买

技术科

2006/12/30 6

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场所

A 无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场所

(目前在筹建中)

建立完善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场所

技术总负责人

2007/02/30 7

必要的设计装备和手段

B 基本有必要的设计装备和手段

逐步完善设计装备和手段

技术科

换证前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出图率

B 已达到100%

技术科

互联网上传递图样和文字的条件

B 已具备条件,但未联网

与公司有关部门联系安装

技术总负责人

2006/12/30 10

持有设计审批证书的人员数量

A 现有2人 要求不少于3人

培训人员

技术总负责人

2006/10/30 11

专职设计人员总数

A 现有3人 要求不少于10人

调入人员、并培训

技术总负责人

2006/10/30 12

各级设计人员的条件

B 现有人员基本具备条件

各级设计人员每年变化率

B 大于20%,不合格

换证前设计人员应配备不少于10人

技术总负责人

换证前

因设计原因造成的重大设备事故

B 无设计原因造成的重大设备事故

有效期内每一级别设计文件数量最少2项,B 缺少汽车罐车设计文件,该级别是否取消由领导决定 准备有效期内设计的压力容器数量统计表和设计档案明细表

技术科

换证前 16

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B 质量体系运行目前基本正常

设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B 制度健全能够执行(属于一般)

核对设计换证申请书与设计单位情况是否相符

B 相符

与2003年换证保持一致

技术科

设计产品档案、底图管理情况

C 设计产品档案、底图管理良好

对设计产品档案、底图管理进行复查

资料室

2006/12/30 20

标准、图书、规范管理情况

C 标准、图书、规范管理情况基本良好

对标准、图书、规范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资料室

2006/12/30 21

各级设计人员任职资格任命手续管理

B 设计质保手册已规定任命手续,目前无任何资格任命手续

有关单位在换证前完成资格任命手续

办公室

2006/12/30 22

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计划

C 没有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计划(03~06年)

补充完善

培训员

2006/12/30 23

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档案

C 没有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档案(03~06年)

补充完善

培训员

2006/12/30 24

各级设计人员职、责、权是否明确

C 各级设计人员职、责、权明确

对用户反馈的设计质量问题的处理

C 不能及时处理用户反馈问题

收集整理用户反馈问题

技术科

2006/12/30 26

用户和监检单位对设计的评价

B 目前没有用户和监检单位对设计的评价

收集整理用户和监检单位对设计的评价

营售科

2006/12/30 27

设计单位资格印章使用、管理情况

B 目前没有按“设计质量保证手册”执行

印章使用应由技术总负责人归口保管

技术总负责人

2006/08/30 28

每年上报报告情况

A 04年以来没有上报“综合性报告”

补充完善后上报

技术科

2006/09/30 29

上次换证整改意见整改情况

C 上次换证整改意见2条

按2条整改意见整改

技术科

2006/09/30 30 设计条件

设计工作场地、工作环境

C 设计工作场地、正在建设中,工作环境有待改进

技术总负责人

2007/02/30 31

设计计算、绘图设备、绘图软件

B 缺少压力容器绘图软件,绘图设备

补充购买

技术科

2006/08/30 32

设计用规范、标准品种、数量

B 规范、标准品种、数量不够

补充购买

技术科

2006/08/30 33

晒图、文件复制手段

C 满足要求

设计任务书和条件图是否符合规定

C 符合规定

对缺少的任务书、条件图补充完善

技术科

2006/11/30 35

设计图纸、文件是否齐全

C

对有效期内设计图纸、文件进行检查、登记

技术科

2006/11/30 36

设计计算书完整正确

C

对有效期内设计计算书进行检查

技术科

2006/12/30 37

校、审记录,标准化审查签署是否齐全

C

对有效期内设计图纸、文件进行检查

技术科

2006/12/30 38

总图上是否正确使用单位资格印章

B 能正确使用单位资格印章

对有效期内产品档案复查

技术科

200612/30 39

是否有超越许可证批准范围的设计

B 没有超越许可证批准范围的设计

200612/30 40

抽查设计产品档案审查情况

B 分为:良好图纸齐全,无技术性错误

一般有一般技术性错误

差严重违规或重大错误

对有效期内产品档案复查

技术科

200612/30 41

设计人员

设计校对人员口头答辩回答问题

B 分为: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设计、校对人员准备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现在设计人员数量不够)

设计、校对人员

换证前

设计校对人员基本知识笔试成绩

B 分为:良好平均80分以上,无不及格

一般平均70~79分

差平均低于70分

设计、校对人员培训学习压力容器基本知识(现在设计人员数量不够)

设计、校对人员

换证前

压力管道安装取证整改计划

序号

整改内容

整改措施

负责人

完成时间

备 注 焊工证合格项目中缺少“管材对接焊缝”的考核项目及合格项目代号

向“焊工考试委员会”申请培训、考试、增加焊工证合格项目。

关长文 谢志忠

2006/9/15 管道责任人员不了解本岗位职责

对管道责任人员组织专项培训、考核,做到职责范围明确清晰。

谢志忠 姜在田

2006/9/15

“质量手册”分发时无编号,在“质量手册”中缺少“管道检验与试验”条款

按文件管理规定进行编号,组织人员在“质量手册”中增加本条款内容

关长文 姜在田

2006/9/10 设备、计量器具管理混乱

对设备台账、计量器具台账进行整理,从台账中应反映出设备的状态、完好程度及计量器具的检验状况。

刘永刚

2006/9/15 技术部门配合 2006年8月25日,由管理者召集相关责任人员开会,研究压力管道取证整改方案。2 2006年9月15日上报整改计划及见证资料。

篇2:压力容器材料的选取探究

设计人员在设计压力容器时往往容易忽略压力容器高参数、大型化、服役环境极端化和长周期连续运行等问题, 而这会致使容器的各类腐蚀、材质劣化和机械损伤等, 进而导致压力容器失效和破坏性事故的发生。

(1) 压力容器用钢板我国已经形成以GB 150.1~4-2011《压力容器》为核心的标准体系, 覆盖范围与国外标准BS5500, JIS B8270, ASME—Ⅷ—I, AD规范, CODAP等相当。近年来, 我国压力容器的用材进步明显, 主要表现在: (1) 不断提升了压力容器材料的纯净化程度; (2) 快速增加了压力容器材料的品种牌; (3) 提高了压力容器用材料的标准和工作性能水平。

(2) 压力容器用钢锻件修订的NB/T 47009—2010《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JB 4726—2000《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增加了08Ni3D一个钢号, 计列入6个钢号。修订的JB 4728—2000《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 NB/T47010q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增加了8个钢号, 计列入16个钢号。

2 压力容器选材的依据和原则

压力容器的选材是容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如果在选材设计和制造中对压力容器标准理解有偏差, 以及对法规和标准的某些内容不够清晰和理解时, 材料的选取不当问题将会时有发生。

(1) 压力容器主要的选材依据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容器的使用条件;冷热加工成型性和可焊性等材料的加工性能;选材、腐蚀裕量、防腐蚀结构、防腐蚀衬里等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经济性等。

(2) 压力容器材料性能压力容器用钢, 特别是承受一定压力的钢应有较好的焊接和成型性能、以及较高的韧性、塑性。

(3) 压力容器材料经济性原则 (1) 普通的碳素钢压力容器, 当板厚大于或等于8mm时, 选用Q345R等普通低合金钢; (2) 以强度设计为主的材料, 应根据设计的温度、设计的压力、介质的特性等原则来使用限制的特种材料; (3) 以钢度为主的材料压力容器, 受压壳体一般选用普通碳素钢; (4) 设计温度为350~550℃的压力容器一般可选用铬钼低合金钢等耐热钢; (5) 不锈钢一般可用在铁离子污染大、介质腐蚀性较强或设计温度不大于500℃的耐热用钢等要求的压力容器设计中。

3 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

我们在进行压力容器的安全评定时, 不仅要准确无误的确定容器的使用工况条件, 选取恰当的材料性能参量。由于接头各部位的金相组织不同, 引起各部位的断裂参量等性能也会有很大差别。除此, 还应该考虑板厚对数据的影响。压力容器壳体选材要考虑操作条件、材料冷热加工性能, 材料的焊接性能, 热处理以及在容器结构等条件, 还需考虑其经济的合理性。

(1)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的选用使用低合金钢和碳素钢作为压力容器壳体时需注意以下因素:

(1) 钢板在以下情况使用时需在正火处理: (1) 当壳体材料厚度大于16ram的15Mn VR。 (2) 当壳体厚度大于30mm的20R和16Mn R; (2) 壳体钢板的使用需对其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的质量标准和方法应按JB4730的规定实行: (1) 厚度大于25mm的13Mn Ni Mo Nb R、15Mn VR、15Mn VNb R、18Mn Mo Nb R和Cr—Mo钢板, 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Ⅲ级; (2) 厚度大于30mm的20R和16Mn R, 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Ⅲ级; (3) 厚度大于20ram的16Mn DR、09Mn Ni DR和15Mn Ni D, 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Ⅲ级; (4) 其他因素。

(2) 高合金钢板的选用使用高合金钢板材料的压力容器壳体时, 一般是以GB4237为执行标准, 但还需考虑以下几点: (1) 当钢板设计厚度不大于4mm的, 钢板的表面质量组别需标清; (2) 当使用钢板大于4mm时, 使用者应向供货单位标明压力容器使用钢材。

4 压力容器用材检验标准及特点

安全性能是我们评价设计、制造、使用压力容器的的首要标准。钢制压力容器安全事故发生将可能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 检验压力容器的用材是整个制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应该对材料首先严格按照GB150-1998标准[5]执行检验, 但可以进行选择性的检验。

对压力容器制造材料检验, 可以从以下几个点来分析确定压力容器的选材是否符合要求: (1) 对材料的标记和性能检验进行核对, 是不是准确无误; (2) 对材质成型缺陷的考略:如铸造、锻轧缺蹈, 焊接情况以及材质是否完好。

5 结语

篇3:压力容器换证全套材料

【关键词】压力容器设计;以优代劣;以厚代薄;材料代用;设计;制造

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对材料的厚度,材料的材质,焊接材料的选用都有很明确的要求。许多制造单位最终都会选用代用材料,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本单位已有的工艺和材料不能满足设计人员要求使用的材料。虽然是用质量较好的材料代替质量较差的材料,用较厚的材料代替较薄的材料,但是仍然应当注意不能完全以材料的性能强度和材料的价格高低来判断材料的好坏。要从根本上去寻找更适合设备运转的材料,因为材料的选用将影响整台设备的整体设计方案,对材料的代替和选用必须重视。

一﹑关于“以优代劣”分析

耐腐蚀高温性能﹑力学性能及制造工艺性能,都决定了压力容器用金属材料的选择。部分材料虽然在某方面的性能较好,但在另一方面的性能可能不及其他材料,这种例子在压力容器材料代用问题上比比皆是。

例如:在运用高强度的材料时,应当关注它的可焊性,因为强度较高的材料在焊接时会出现可焊性较差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应当考虑到如果选用更高强度的材料代替原材料,就会造成焊接困难,一旦在焊接时出现问题还应该及时更改焊接材料,减少材料代用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低合金钢的运用中,在强度性能指标和价格方面,虽然低合金钢都要优于碳素钢,但是在需要冷加工的时候,低合金钢就明显的表现出不如碳素钢好。钢一旦塑性变形过量就会发生晶格扭曲的现象,钢的塑性和韧性都会变低,发生冷作硬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以优代劣”就会造成热处理要求发生变化。

同样低合金钢在腐蚀性方面也不如碳素钢,抗应力相对于碳素钢也比较弱,这就说明了在材料代用时,制造方如果欠缺考虑压力容器的安全将会出现问题。表面上容器的总体应力水平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发生变化的是材料对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由于永钢强度的级别提高了,所以压力容器对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也就增大了。

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实例来判断材料选择的“优”或“劣”。在价格和强度指标上都优于沸腾钢的镇静钢,如果用于制造搪玻璃容器,涂搪的效果却大大弱于镇静钢。除此以外,在部分场合的耐蚀性能方面不锈钢也弱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举个例子:设计温度为300℃,名义厚度14mm的设备,16MnDR在这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是130MPa 。在同等温度的情况下Q345R的许用力就达到143MPa。虽然比起16MnDR的低温性和价格都高于Q345R但其耐高温的性能却远远不如Q345R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选择代用,设备必将出现问题。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较出色,但在含有氯离子的环境下,其耐腐蚀性却不如低合金钢和碳素钢。同时,和普通不锈钢相比,超低碳不锈钢虽然具有价格优势和良好的耐腐蚀性,但前者的高温热强性却更为出色。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耐腐蚀性,需降低碳含量,而为了提高高温性,则要提高碳的量。故而,此种情况下的“以优代劣”,要尤其精确的考虑设备的设计温度,如有必要,应当重新计算。材料“以优代劣”后,压力容器会出现与原设计不符的情况,一定要针对具体情况,重新评估设计方案,对方案数据重新核算,以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

二﹑关于“以厚代薄”的分析

在压力容器制造时由于制造原因产生的需求,在没有违背大体原则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以优代劣”。而比起“以优代劣”的情况,“以厚代薄”显得更加的不合理。“以厚代薄”的使用可能会使壳体的受力从原本的平面应力状态转变成了平面应变状态。容器的受力状态发生转变后对容器只会有害。许多厚壁的容器在三项拉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平面应变脆性断裂。虽然“以厚代薄”的现象会造成诸多问题,但是制造过程中“以厚代薄”仍然时有发生,只有进一步了解并且明确认识才能的到改善。

许多零件在原则上是不能进行“以优代劣”处理的,比如挠性管,膨胀节,爆破片。这些零件如果一旦进行“以优代劣”处理,就需要按照代用材料的情况重新进行计算,并且适当的减薄它的厚度,如果不进行这些处理就会造成元件和相邻部件失去效果。元件的加厚,使其钢性也逐渐增大,这大大的削弱了补偿变形的效果。用厚板代替薄板的时候,连接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加厚的封头与筒体连接的时候必须对封头外削边。当筒体设备用管道来做的时候,筒体壁变厚,这时候也要对筒体与封头连接处做相应的削边处理。由于厚度增加较多,还会改变焊接的结构,壳体焊缝和接管包括对接焊缝都会由过去的单V型变成X型坡口。开孔补强板应该尽量减少过多加厚,过厚的补强板将会造成补强板与筒体连接外周应力集中过高,最终造成焊接部分开裂。压力容器壳体如果整体“以厚代薄”虽避免了上述问题,但会造成许多新的问题:如需要无损检测要求,焊接要求,热处理要求都相应的改变。随着壳体厚度增加,压力容器存在的重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将可能造成容器基础受力和支座变得不稳定;壳体厚度的增加还会造成壳体兼作传热元件的压力容器传热效果变差。

三﹑结束语

材料的代用从本质上说,就是在不断变更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案,只要代用材料,都有可能对数据进行新的计算,对设计方案重新规划。代用问题的出现对于压力容器的制造不仅仅是技术的挑战,还与容器的安全﹑投建方投资的效益以及制造厂成本的核算息息相关。因此材料的代用在压力容器的制造中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设计人员必须做到考虑好各方面情况后再签署同意可实施意见。科学技术日益提高的今天,社会各方面水平都随着改革的发展不断向前,压力容器的制造体制与设计也应当日益完善,特别是在材料方面,应当有大的提升。只有在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通行国际轨道,才能使材料代用更加合理,后续问题不断减少。参考文献

[1]金元文,濮军.压力容器制造中材料代用的常见问题分析[J].贵州化工,2007,04:54-56.

[2]韩豫.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工艺研究及其在典型介质环境中的性能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2.

[3]王丽博,杨贵成.浅谈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资讯,2013,25:95.

[4]刘亚明.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3,19:43.

上一篇:土建工程师技术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安全排查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