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乡作文550字

2024-04-08

的家乡作文550字(精选12篇)

篇1:的家乡作文550字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我的家乡变得与众不同。

我一进家乡的大桥就有几个机器人把我带到时空门,把我送进里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要进了时空门才能抵达我的家乡。我一进入家乡,农民就很友善的把我迎到餐厅,让我大吃了一顿。然后我又跟着他们到了果园,一进果园的大门就使我眼前一亮,哇!好多农民啊,不仅速度快而且效率直达100%!忽然有一个人笑道说:“你那不是人而是机器人”。那怎么可能是机器人呢?我问道。那个农民又说道:“那是用模仿人形做的”。原来来是这样。我说道。

我抬头一看,飞碟!有飞碟!那个农民又说:“那不是飞碟而是人造飞船”。哦!原来如此。我又问道:“那飞碟可以装些什么呢”?那个农民说:“什么都可以装”。真的吗?我问道,真的,那辆飞船是用超离子金属制成的,农民说道。而且还可以带我们回到从前,也可以带我们到未来。只要你一点一下那个蓝键就可以降落到路地上,再点一下绿键又可以回到空中,再点一下红键就会隐身并且速度加快。再点一下黄键就会自动控制机身,你这样一来既可以看风景又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

突然,我就像从悬崖掉下了一样回到了现在,妈妈说:“你梦到了什么”?我说:“我梦到了未来”。妈妈说:“来孩子吃早点了”。我一边穿衣服一边想:要是我的未来真的是这样该多好!

丽江古城大研兴文小学五年级:寸锻标

第4篇

篇2:的家乡作文550字

未来的家乡 广西桂平市下湾新庄中心小学三(一)班 李育剑 家乡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未来有一天我们用树木造的房子可以折叠。走进学校,到处都是绿色的草坪,学校就变得更美丽了。 未来有一天,光秃秃的山坡变成了密密麻麻的森林:被农药污染的小溪变成了清澈见底的绿水。未来的人们再也不乱砍树木,把我们的家乡改造成有青山绿水的好地方,变成了山更青、水更秀,天更篮的好地方。 未来有一天树木可以变成应有尽有的家具,但是家乡还是那个充满青山绿水的好地方,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了计划砍树,当他们把一棵树砍掉的时候会很快的再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树。 这就是我未来的家乡,相信未来我的家乡会越来越美丽。人们会越来越幸福、快乐。 (注:我是一名老师,凡是用这个会员号发表的作文都是我的学生的作文,我是一个山村的老师,我们学校只有一台电脑用来上课与办公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小何,从此让我的学生在写作方面打开了崭新的一页,他们都渴望他们的作文能在网上发表,和他们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写作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同时我更希望社会的各界人士能给他们插上一对羽翼丰满的翅膀,这些作文绝对属于原创,希望看到作文的朋友都能帮我更好的评改,这是这些孩子们的心愿,拜托啦!)

第6篇

篇3:《家乡的秋天》作文课例及分析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我首先调查分析了所教班级新生作文的态度及心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分析: (1) 喜欢作文的人数与不喜欢作文人数相当, 只是不喜欢作文人数中乡村学生居多; (2) 喜欢作文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为作文得不到高分而苦恼, 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帮助; (3) 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写作心理障碍: (1) 畏惧心理, 多年作文失败的记录, 使他们有一种“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 (2) 自卑心理, 总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 不可能把作文写好; (3) 无所谓心理, 自己作文成绩好也罢, 不好也罢, 觉得都无所谓; (4) 自我满足心理, 认为自己作文还行, 不求新的突破和长进。

心病还得心药治。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是当务之急, 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采取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同步的方法, 进行集体疗救。《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初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开放期, 易于接受新事物, 敢于用自己的笔书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乐于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鉴于此, 我决定放手让他们写自由文, 培养他们讲真话, 抒真情, 求真务实的写作态度, 进而实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的目标。

一.课例实践

开学第四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 我选了何其芳的《秋天》。这天适逢周末放月假, 课堂上我布置了一道课外练笔题———《家乡的秋天》或《感悟秋天》, 要求农村学生利用周末休息的机会回家乡转转, 城里的孩子可以到邳州公园、街道、小区、河岸等处遛遛, 慢慢看, 细细听, 静静想, 感受秋天的气息, 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到秋天的美景之中, 像何其芳那样记下自己的感受, 形成一篇感悟秋天的文章。写作形式可以写成诗歌样式, 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投影)

我略作指导, 提出要求:

1.出门前带好纸笔, 定下“寻秋”路线。农村孩子可以看看丰收的原野、乡村小路、母校校园、路边树林……城里孩子关注街道公园、小区广场、街上行人、运河风光带等等, 做到实地观察, 切身感悟。

2.观察时, 留心身边一草一木, 注意空中微风和周围的人群状貌, 记下写作素材, 触发联想与想象。例如:你到邳州公园来悟秋, 可以记下:秋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颜色、味道、样子?人漫步其中有什么感觉?

3.可以联想与秋有关的诗句, 如咏菊的、咏秋风秋雨的……与古代诗人一起悟秋, 其乐无穷。

4.如遇有特殊天气, 毛毛细雨啊, 轻轻薄雾啊, 会有更特殊的感受……

5.回家后将所记所想变成一篇有自己真实观察、真正体验的文章, 我相信那一定是你最美的创造。

……

作业收上来了, 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超出我的预料。不管是城区学生, 还是乡下孩子, 均有佳作佳句出现, 读后我很激动。现略举两例:

刘欣怡 (城区) 写了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大雁是秋天的使者/丰收是秋天的心愿//落叶是秋天的蝴蝶/果实是秋天的彩灯/金灿是秋天的衣裳/我愿做秋天的画师……刘晗 (城区) 分别以“红色是那被秋霜染红的枫叶……”“黄色是那被秋风吹黄的稻穗……”“褐色的是那一颗颗可爱的毛栗……”“紫色是那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为中心句领起下文, 结构全篇, 很有些散文诗的味道。

王庭庭 (农村) :“秋姑娘挎着她神奇的小花篮, 迈着轻盈的脚步, 悄然来到人间。她轻轻地挥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篮, 一瞬间, 门前的那盆玫瑰向着秋姑娘张开了笑脸, 红润润的脸蛋细腻而柔软……”闫宇 (农村) :“……秋国王统领着故乡的这方水土, 你看, 家里忙起来, 学校闹起来, 田野里的农民笑起来……”

针对这次课外练笔, 我精心准备, 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讲评课。课上, 我首先整体表扬了这次作文练笔写得很好, 我很满意, 并点名表扬了一大部分学生, 其中特别强调有一些人是开学初调查时不喜欢写作文的人, 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进步。接着声情并茂地范读了4个学生佳作全文, 12个学生作文中的好句段, 并给他们都打了满分, 以示鼓励。然后让学生分组议一议: (1) 被范读作文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 (2) 听读同学的作文后有哪些收获? (3) 若让你重写这篇文章你将作怎样的修改?最后让所有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后上交老师。

这一堂课, 我发现同学们始终精神振奋, 笑容挂在脸上, 听得认真, 议得投入, 发言积极。以此为契机, 我安排了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感受自然》, 并在课后找那些没被表扬的同学谈话, 指出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 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给予个别指导, 提出修改建议。对个别没有经过实际观察应付作文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同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让他们模仿本单元课文, 重新写自己喜爱的季节, 并表示对有进步的作文我将再次在全班表扬。这些同学态度很端正, 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反思提升

我对这次写作训练的教学, 初步做了如下反思。

1.凭借课文引路, 降低写作难度。

何其芳的《秋天》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 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图——“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霜晨归渔图———“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少女思恋图———“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优美的意境中, 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 仿佛看到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那么, 乡村秋景中还有哪些景物是你观察知道的, 而诗人没写到呢?请走进乡村, 用你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尽情观察, 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尽兴描画《家乡的秋天》吧……学生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 个个跃跃欲试。

仿照课文补画乡村自然秋景图, 像作者那样感悟秋天的诗情画意, 同学们也能做一回诗人啊……凭借课文引路,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学生勤于观察, 乐于表达, 才能写出好文章, 以后要多做尝试与探索。

2.命题贴近生活, 消除畏惧心理。

“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阐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 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 才能进行写作活动。

这次写作训练我先安排学生去观察自然, 感受生活, 去经历秋天、体验秋天、感悟秋天, 所以他们笔下的秋天才色彩纷呈, 神韵各具。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 而是不会在看似单调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生活的情趣和意义, 体验到生活的启示和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 而是教师没有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可谓单调, 但他反映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写得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这说明即便是枯燥乏味的生活, 也是写作的源泉。

我想, 只有研究学生, 做到“目中有人”, 想他们所想, 爱他们所爱, 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才能为学生所喜爱, 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情可抒, 也才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3.观察积累——写好文章的基础。

作文难,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熟视无睹, 没留心观察, 不善于观察。因此, 我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 时时在意, 事事关心”, 做到细心观察、体验分析,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进而体味到生活的道理, 作文也就不那么难了。观察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这次写作训练在指导上还没达到最优化, 没有教给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技巧。应当先教育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然后引导他们学会把自己观察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 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 而用心去体验, 用心去咀嚼。积累呢, 身边随时备有一个笔记本, 一旦有感悟, 就立刻记下来。这样, 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察, 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个性特色, 才会富有灵气。

如果再次安排学生写秋天, 我将调整指导方案: (1) 写作知识讲座:观察与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知识与方法。我认为, 对初一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知识辅导是必要的, 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的本领。 (2) 由何其芳的《秋天》引申到刘禹锡的《秋词》, 再对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感悟赞秋与悲秋两种不同的情怀, 认识到情不同而景亦有异:作者选的景物必须服务于主旨——抒发感情的需要,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然后, 再让学生到大自然, 到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去观察, 去感悟, 效果一定会更好。

篇4:《家乡的秋天》作文课例及分析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我首先调查分析了所教班级新生作文的态度及心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分析:(1)喜欢作文的人数与不喜欢作文人数相当,只是不喜欢作文人数中乡村学生居多;(2)喜欢作文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为作文得不到高分而苦恼,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帮助;(3)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写作心理障碍:①畏惧心理,多年作文失败的记录,使他们有一种“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②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不可能把作文写好;③无所谓心理,自己作文成绩好也罢,不好也罢,觉得都无所谓;④自我满足心理,认为自己作文还行,不求新的突破和长进。

心病还得心药治。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是当务之急,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同步的方法,进行集体疗救。《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初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开放期,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用自己的笔书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乐于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鉴于此,我决定放手让他们写自由文,培养他们讲真话,抒真情,求真务实的写作态度,进而实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的目标。

一.课例实践

开学第四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我选了何其芳的《秋天》。这天适逢周末放月假,课堂上我布置了一道课外练笔题——《家乡的秋天》或《感悟秋天》,要求农村学生利用周末休息的机会回家乡转转,城里的孩子可以到邳州公园、街道、小区、河岸等处遛遛,慢慢看,细细听,静静想,感受秋天的气息,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到秋天的美景之中,像何其芳那样记下自己的感受,形成一篇感悟秋天的文章。写作形式可以写成诗歌样式,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投影)

我略作指导,提出要求:

1.出门前带好纸笔,定下“寻秋”路线。农村孩子可以看看丰收的原野、乡村小路、母校校园、路边树林……城里孩子关注街道公园、小区广场、街上行人、运河风光带等等,做到实地观察,切身感悟。

2.观察时,留心身边一草一木,注意空中微风和周围的人群状貌,记下写作素材,触发联想与想象。例如:你到邳州公园来悟秋,可以记下:秋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颜色、味道、样子?人漫步其中有什么感觉?

3.可以联想与秋有关的诗句,如咏菊的、咏秋风秋雨的……与古代诗人一起悟秋,其乐无穷。

4.如遇有特殊天气,毛毛细雨啊,轻轻薄雾啊,会有更特殊的感受……

5.回家后将所记所想变成一篇有自己真实观察、真正体验的文章,我相信那一定是你最美的创造。

……

作业收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超出我的预料。不管是城区学生,还是乡下孩子,均有佳作佳句出现,读后我很激动。现略举两例:

刘欣怡(城区)写了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大雁是秋天的使者/丰收是秋天的心愿//落叶是秋天的蝴蝶/果实是秋天的彩灯/金灿是秋天的衣裳/我愿做秋天的画师……刘晗(城区)分别以“红色是那被秋霜染红的枫叶……”“黄色是那被秋风吹黄的稻穗……”“褐色的是那一颗颗可爱的毛栗……”“紫色是那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为中心句领起下文,结构全篇,很有些散文诗的味道。

王庭庭(农村):“秋姑娘挎着她神奇的小花篮,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来到人间。她轻轻地挥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篮,一瞬间,门前的那盆玫瑰向着秋姑娘张开了笑脸,红润润的脸蛋细腻而柔软……”闫宇(农村):“……秋国王统领着故乡的这方水土,你看,家里忙起来,学校闹起来,田野里的农民笑起来……”

针对这次课外练笔,我精心准备,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讲评课。课上,我首先整体表扬了这次作文练笔写得很好,我很满意,并点名表扬了一大部分学生,其中特别强调有一些人是开学初调查时不喜欢写作文的人,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进步。接着声情并茂地范读了4个学生佳作全文,12个学生作文中的好句段,并给他们都打了满分,以示鼓励。然后让学生分组议一议:①被范读作文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②听读同学的作文后有哪些收获?③若让你重写这篇文章你将作怎样的修改?最后让所有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后上交老师。

这一堂课,我发现同学们始终精神振奋,笑容挂在脸上,听得认真,议得投入,发言积极。以此为契机,我安排了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感受自然》,并在课后找那些没被表扬的同学谈话,指出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给予个别指导,提出修改建议。对个别没有经过实际观察应付作文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同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模仿本单元课文,重新写自己喜爱的季节,并表示对有进步的作文我将再次在全班表扬。这些同学态度很端正,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反思提升

我对这次写作训练的教学,初步做了如下反思。

1.凭借课文引路,降低写作难度。

何其芳的《秋天》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图——“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霜晨归渔图——“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少女思恋图——“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优美的意境中,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看到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那么,乡村秋景中还有哪些景物是你观察知道的,而诗人没写到呢?请走进乡村,用你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尽情观察,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尽兴描画《家乡的秋天》吧……学生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个个跃跃欲试。

仿照课文补画乡村自然秋景图,像作者那样感悟秋天的诗情画意,同学们也能做一回诗人啊……凭借课文引路,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勤于观察,乐于表达,才能写出好文章,以后要多做尝试与探索。

2.命题贴近生活,消除畏惧心理。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阐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才能进行写作活动。

这次写作训练我先安排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去经历秋天、体验秋天、感悟秋天,所以他们笔下的秋天才色彩纷呈,神韵各具。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在看似单调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生活的情趣和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启示和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教师没有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可谓单调,但他反映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写得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这说明即便是枯燥乏味的生活,也是写作的源泉。

我想,只有研究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为学生所喜爱,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也才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3.观察积累——写好文章的基础。

作文难,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熟视无睹,没留心观察,不善于观察。因此,我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事事关心”,做到细心观察、体验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体味到生活的道理,作文也就不那么难了。观察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这次写作训练在指导上还没达到最优化,没有教给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技巧。应当先教育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然后引导他们学会把自己观察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而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咀嚼。积累呢,身边随时备有一个笔记本,一旦有感悟,就立刻记下来。这样,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察,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个性特色,才会富有灵气。

如果再次安排学生写秋天,我将调整指导方案:(1)写作知识讲座:观察与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知识与方法。我认为,对初一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知识辅导是必要的,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的本领。(2)由何其芳的《秋天》引申到刘禹锡的《秋词》,再对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感悟赞秋与悲秋两种不同的情怀,认识到情不同而景亦有异:作者选的景物必须服务于主旨——抒发感情的需要,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然后,再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去观察,去感悟,效果一定会更好。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性的课题,不是一两节课或一两个课例能解决的,我将对它作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篇5:家乡的梨园作文550字

我的故乡是远近闻名的美梨之乡———平遥襄垣。

我的故乡一年四季都让人充满了喜悦与惊奇。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梨花也不甘示弱。那时,人们就会闻到梨花的阵阵清香,那清香中还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一个个雪白的梨花姑娘就会迫不及待地冒出来向人们打招呼。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梨园好像下了雪一样,白茫茫的,美丽极了!往近走一些,梨花一团团一簇簇,在蓝天下竞相开放。

夏天是绿树成荫的季节,梨树上长满了绿油油的树叶,一阵微风吹过,树叶随风舞动,仿佛在为农民伯伯跳着欢快的舞蹈。炎热的`夏天,站在树下就可以让我们感到一丝丝清凉。因此,我的故乡夏天不会太热。

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季节,一个个金黄金黄的梨娃娃挂满枝头,向人们报告着丰收的喜讯。农名伯伯虽然累得汗流浃背,但喜悦的心情却挂在脸上。摘一个尝一口,哇,真是又酥又甜,顿时让人们感到清爽无比。梨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去痰止咳,许多止咳药里都有梨的成分。

冬天是雪花飘飘的季节,一排排梨树,像一排排威武的军人,在寒风与雪花中守卫着家乡。

篇6:家乡的变化作文550字

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家乡是:一栋栋破旧的瓦房子、一条条满是牛屎的泥路,那小猪还到处串来串去的。真是一个又旧又脏的地方。

春节到了,我们全家人一起回家乡探望爷爷、奶奶。(如果不是爸爸硬要我回去,我还真不想回去呢!)

在回家乡的路上,窗外的风景使我大吃一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路面宽大而干净、空气清新;路旁有一排排、直直的树耸立着,好像在欢迎我们……

“华炼,到老家了,快下车吧。”妈妈说道。我应了一声,便跑了下车。眼前的景象焕然一新:以前又老又旧的瓦房子、泥泞的小路、小路上的垃圾、到处串来串去的小猪……都不见了。瓦房子变成了小洋房,住进里面冬暖夏凉,最适合老人居住;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又宽又大又干净的水泥路;还有一个小公园呢,有的小孩在玩老鹰捉小鸡,有的老人在下围棋,有的年轻人在打羽毛球……空气也清新多了。

我走进爷爷、奶奶的住房,房子虽然不大,但很整洁。里面的家具、电器应有尽有,以前可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现在的家乡,是多么美丽、多么干净啊!我相信以后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繁华的!

廉江市第六小学五年级 廖华炼

本文系(.net)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

篇7:家乡的桃树作文550字

三月轻风暖阳,桃花遍地芬芳。这一直是我对家乡春天的印象。

时间转瞬即逝,天空洒下了暖和的阳光,桃花也开了,粉色的花朵挂满了枝头,代替了冬天的白色。远看,桃花的身影在新生的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娇美;近看,有些花骨朵儿,鼓鼓的,小心翼翼地缩在群花中,似乎不敢出来和花枝招展的“姐妹”们争艳。你再走近些,还能闻到一股极淡的清香,虽淡却能吸引住路过的人们。我就时常被它吸引住,每次路过都不禁放慢脚步,想多看它几眼。

这棵桃树很早就在了,是一个和蔼的老爷爷亲手种下的。起初,它还是一株小树苗,矮矮的纤细的.树枝,仿佛随意刮来阵轻风就能把它吹倒。但现在,它已经长大了,成了一棵可以给周围的小树挡风遮雨的存在。

我时常看见老爷爷满眼慈爱地注视着这棵树,一站便是几十分钟。老爷爷从来不舍得任何人去伤害它。有一次,我爬上树去摘花,不巧,被老爷爷撞见,只见那老爷爷慌慌张张地小跑过来,一脸紧张又心疼地抚摸着树枝,他围绕着树转了一圈,看到桃树上没有树枝被折断的痕迹,他才舒了一口气。而我呢?早就因为害怕被老爷爷责骂,而偷偷溜掉了。我跑出一段路再回头看时,老爷爷依旧站在桃树下,仰头望着树枝,连我的离开都不曾发现。老爷爷的邻居也曾这样评价过他:“他那哪是对待树的态度啊,简直就是把这棵树当作他的宝贝孙女看待嘛!”

篇8:的家乡作文550字

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有人说,符号是特征;有人说,符号是代表;有人说,符号是象征……有人说,如今的篮球明星姚明是一个商业价值的代名词,一个融合了中国概念和西方文化的符号,更是一个稀缺的、升值潜力无限的品牌。姚明被称为“中国符号”。

你留意过身边的符号吗?请以“____是家乡的符号”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1书写自然,表达情感。通过对家乡的某一自然现象或景观的描写,写出对家乡的特有认识和情感。如以“水,是家乡的符号”为题,可以以“水”贯穿全篇,表现家乡雨水、溪水等的特色和韵味,以水寄情,写出了对家乡的热爱。

2描绘场景,表现特色。可着眼于家乡某一景象或场面,写出家乡的另类特征。如以“集市,是家乡的符号”为题,通过集市表达家乡特色。集市,在家乡的分布很有特色,不仅在几个特定地点发展成一大片密集区,还有的零散地分布在各个较为繁华的路段。清晨、上午、中午、傍晚,集市上的商品各有特色。集市生活,是家乡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是家乡活力与生机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原始形象。

3某描摹服饰,赞美风情。每个地方的居民都有自己的特色服饰,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也折射出文化遗产的灿烂光华。通过对家乡人服饰的描绘,赞美家乡的文化和人物风情。

4关注方言,抒发乡情。“乡音未改鬓毛衰”,家乡的方言,牵系着我们心中的乡情,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听到那朴素的乡音,都会激起我们思乡的情怀。家乡的方言体现着家乡人与众不同的待人接物的方式、态度,若在他乡相遇。因为方言让大家的心灵相通,即使是素不相识的家乡人也能走到一起,相互支持。我们可通过表现方言的人情味,抒发我们对家乡的那份深情。

佳作展示

狗尾巴草,是家乡的符号

欧阳昳兰

狗尾巴草,其貌不扬,甚至丑得有点让人不敢恭维,却不料,它以其低微浅陋的姿态成为家乡的符号。

记忆中的家乡,像狗尾巴草一样普通渺小,甚至会被人遗忘。遍地的狗尾巴草却是夏日家乡独有的风景。

儿时,喜欢在家乡小道上嬉戏,累了,在烈日下,躺在草地上,用手臂遮住眼睛,感受微妙清凉的风拂过的那种闲适。突然,鼻子痒痒的,像有小虫试探性地触碰了一下。但不断搔痒的感觉让我不情愿地睁开眼,看着好友一脸认真好笑的表情,手里一棵狗尾巴草不断摇晃。顿时,因一根狗尾巴草而起的“血案”,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我们在狗尾巴草的“丛林”里跑着,笑着。

偶尔,大家会用狗尾巴草编成小戒指,表达有关友情、快乐的心情。狗尾巴草毛绒绒的,圆滚滚的,像一块可爱的糖果,不仅甜而且耐看、温暖。

童年时对家乡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当长大后,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时,我们会为大城市的繁华所吸引,不再思念曾养育了我们的家乡。城市中不再有狗尾巴草,却有美得惊人的花朵与碧绿整齐的草地。

我们真的不再思念家乡了么?其实不然。当一个人闯荡于陌生的城市时,当一个人寂寞地吃饭时,当一个人观赏中秋的月亮时,那淡淡的思乡情绪就会爬满心头,久久不能释怀。你心头那关于家乡的不舍情结从未在记忆中抹去,就像你仍会在城市某个长满草的角落找到那一棵毛绒绒的狗尾巴草。不管你桃李年华还是知命之年,家乡的那一棵棵狗尾巴草总会在你心灵深处长出来,带来问候与企盼,让你睹物思乡。

狗尾巴草,曾经被遗忘,再次记起,再次遗忘,又被记起……家乡亦如此,在情感的宣泄口来来去去,但从不消失。

狗尾巴草是家乡的符号,它与家乡从未远离,在我们心里从未消逝……

模拟评分这是一篇小中见大、情感真挚的文章。具体评分如下:

内容:以常见的狗尾巴草为家乡符号,让人眼前一亮。选材有个性并充满真挚的深情。得14分(满分15分)。

结构:文章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表现童趣:后半部分以抒情为主,通过抒发狗尾巴草情结来表现乡情。结尾呼应题目,结构明晰。得15分(满分15分)。

语言: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精妙。例如“鼻子痒痒的,像有小虫试探性地触碰了一下”,“淡淡的思乡情绪就会爬满心头”,语言具体、丰富、形象。得15分(满分15分)。

创新:文章选取狗尾巴草为家乡符号,选材有新意。文章明写狗尾巴草,暗写家乡情怀,立意深刻。如果对狗尾巴草“低微浅陋的姿态”多一些具体刻画,并与家乡人的性格联系起来,内容会更加妥贴自然。得6分(满分10分)

总分:内容14分+结构15分+语言15分+创新6分=50分(满分55分)

白开水,是家乡的符号

江文婷

白开水,无味,透明,解渴。这正如同我的家乡,虽是一个小小的地方,但它正应了那句“水利万物而不争”,养育了一方人民。

白开水,是家乡平凡的符号。清晨,体育场上便出现舞剑的老人、锻炼的中年人、打球的年轻人。在淡淡的白云下,人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喝上一碗稀粥,吃上几个炸得金黄的大饺子,便是清晨最惬意的事了。小城如同白开水,普普通通,却平凡有味。

白开水,是家乡热情的符号。中午,每户人家都在厨房中忙碌,一盘盘可口的饭菜摆上小小的桌子,有些热情的邻里会互赠零嘴:你送我一个玉米棒子,我送你一个马铃薯。大家一边吹着电风扇,一边吃得热火朝天。小城如同白开水,像被消毒灭菌,心间没了芥蒂,大家热情相处。

白开水,是家乡和谐的符号。傍晚,夕阳微醉,天空带着几抹红晕。家长们在接孩子的过程中交谈着,等待着,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与骄傲。中年人下班归来,去街上顺便淘几件宝贝,翻几页书,生活过得蛮“小资”的。年轻人,有的在安静地听着MP3,有的在滑旱冰,有的在唧唧喳喳地谈论自己的偶像明星……小城如同白开水,平平淡淡,却和谐如水。

白开水,是家乡的符号。这里一碗清澈透明的水,一杯甘甜可口的水,一盅不含咖啡因的水,……我的家乡是这碗平凡中拥有神奇、静默中蕴含热情、和谐美好中带着不寻常味道的白开水。

白开水,是家乡的符号,是江淮儿女的栖息地,是各路人物共同演绎的舞台,是人们心灵最终的港湾……

模拟评分这是一篇选材角度小、结构明晰、语言顺畅的优美文章。具体评分如下:

内容:以日常生活中普通的白开水来写家乡的热情、平凡、和谐,表现了家乡特有的人情风貌和人文特色。内容具体。得15分(满分15分)。

结构:开篇总写白开水的特点,接着巧妙地用一天的时间表现家乡小城的性格,最后用抒情排比段来赞美家乡。并列式结构,一目了然。得15分(满分15分)。

语言:文章连用相同的语句开头,一连串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连贯性。但有的语句还不够形象自然。得12分(满分15分)。

创新:用“白开水”的特点喻指家乡小城的特色,比喻精妙。立意独特。但个别地方,如“小城如同白开水,平平淡淡。却和谐如水”似乎没有说到位,此段内容与“和谐”不太相关。得7分(满分10分)。

总分:内容15+结构15分+语言12分+创新7分=49分(满分55分)

素材卡片

1建筑,是北京的华彩霓裳,也是我们最直观的符号。记得梁思成先生曾提出保护北京老城,在老城旁建设新城的建议,却未被采纳。于是,在震天的推土机声中,四合院一个接一个倒下,然后,立交桥、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速度之迅捷,令世人瞠目。然而,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或许宏大的紫禁城、零星的四合院还守着我们心中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长安街的古雅早已被国家大剧院的玻璃幕墙反射的刺眼光芒破坏殆尽。可以想象有一天最后的四合院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轰然倒地,而故宫也被更“巨大”的高楼大厦淹没之时,那位作家的话或许就会应验。

点评受“全球化”、“现代化”大潮的冲击,北京的符号面临危机。从这个最直观的符号——建筑的角度来看,北京符号的消失令人忧心。

2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她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点评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反映了人们渴望团聚的心情。元宵是团圆的象征,是元宵节的符号。

3郭沫若爱吃野菜,也爱吃花,入夏以后,木槿花开,这时锅内加好清汤,下精盐、味精、香油,汤开后放下木槿花,味道异常鲜美。郭老每喝此汤总赞不绝口。据说,国画大师张大千曾与家中的厨师合制“兰花鹅肝羹”,成为“大风堂食谱”中的名菜佳肴。作家梁实秋喜欢专门约请饼铺为其精心制作玫瑰花饼和紫藤花饼。文史作家郑逸梅特别喜欢吃用南瓜花等花卉烹调的具有田园风味特色菜肴。当代作家汪曾祺在散文《泰山片石》中说到他在泰山中溪宾馆餐餐有野菜吃,其中有油炸木槿花,即整朵油炸后花形不变,一朵朵开在盘里,吃起来酥脆好玩。

点评饮食也是文化符号。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不仅会赏花之俏丽,而且能品花之滋味,还为人们留下了不少趣闻轶事。

4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人工风扇”即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仆人手摇轴心上的绳索,扇叶被带动旋转则可生成凉风,当然布衣是享受不起这种“电扇”的。

篇9:家乡的清明作文550字

每年,我都会跟随着外婆他们,冒着如丝般的细雨,来到太太与太公的坟头,看着外婆不停叨念着什么,我知道,这只是些迷信罢了,但其中也表达了外婆对祖辈们的敬意。接着,外婆他们便将盒里的饭菜都分到了小碗里,然后又拿出了买来的纸钱,点上火,对着火光不停拜着,也催着我们拜着。不远处的山头,总有烟火在燃放,它们使暗淡失色的天空,瞬间绽放出了绚丽的火花,我知道,这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烟火,其中,还蕴含着晚辈对逝去长辈的思念与问候。

天,虽一直飘洒着朦胧的细雨,却永不熄那绽放的火花!我也一样,虽不曾见过那些和蔼,亲切的面容,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在那个触摸不到的世界里,开心,快乐地生活着。

叩拜完后,外婆便让我们趁热吃了那些多带来的艾饺。由于早晨没吃多少,我随即抓了一只塞进嘴里。这艾草是前几天我跟哥哥和舅妈采来的。艾草不显眼,与那嫩绿的小草没太大区别,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艾草的叶片式毛茸茸的,仿佛有层薄薄的雪落在了上面。在我们离开之前,外公还捧来几堆新土,折来几条柳枝,将新土覆盖在陈土上,又将柳枝插入在土壤里,这才离开。

篇10:家乡的美景550字作文

一条长长的水沟顺着村子缓缓地流淌着,沟边长满了高大的榕树、美丽的君子兰等。水沟前是一望无际的水田,水沟后是一户户人家,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种满了果树。村子的后面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山坡上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春天,水沟旁的柳树、榕树抽出了嫩芽;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了出来,像刚出生的婴儿;君子兰竞相开放,红得像一个个待嫁的新娘。勤劳的农民伯伯三五成群地到田野里播种,撒下了春天的希望。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开满了桃花、梨花……一阵风吹来,把香带到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这时,整个村子都沉浸在香海中了。山坡也追赶着春天的脚步,披上了淡绿色的军装。

夏天,水沟旁的大树长得枝繁叶茂。大人们在树下乘凉、聊天;小朋友们在水沟里打水仗,“嘻嘻哈哈”,快活极了!田里的稻苗绿茵茵的,一阵微风吹来,掀起了绿波,一层一层赶向远方。曲折的荷塘,布满了层层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子。叶间点缀着朵朵白莲,如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夜晚,草丛里的蛐蛐、树上的知了、都在唱着动听的歌,组成了一支美妙的乡村交响曲。

秋天的家乡又是一番景色。田野里的稻谷黄澄澄、沉甸甸的。风一吹,沙沙作响,好像在说:“秋天来了!”人们正忙着收稻子,显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树林里,黄叶纷飞,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偶尔有几片落到小沟里,如一叶叶扁舟,满载一船的喜悦驶向远方。

冬天,燕子成群结队地飞回南方,天空只剩下一片宁静,一片湛蓝。看,田野里长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远望如给大地披上了一张金色的地毯。

篇11:家乡的景物作文550字

描写家乡的景物,首先要开门见山,告诉读者,它的名字由来或交代所在位置;如果有与家乡有关的俗语、歌曲、诗歌,也可引用,吸引读者眼球。

2、主体

家乡的景物是描绘不完的,可谓“难以言尽”。所以要以小见大,选取一处你认为最与众不同、最有魅力的地方描写。比如课文《珍珠泉》,作者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子,但他只描写珍珠泉,从“深绿的泉水”到“冒不完的水泡”,珍珠泉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令人向往。

在描写的时候,要把握顺序,条理清楚。可以依据早晨-中午-晚上或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也可以依照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外到里的空间顺序。那么具体该如何描绘呢?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都可以用起来,比如阳光,看起来是金色的,照在身上(触觉)是温暖的,你看同一个事物,就可以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也别忘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生动地描述风景之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结尾

最后一部分,可以借景抒情,总结家乡景物之美,比如:美不胜收、欣欣向荣、恬静、秀美等,然后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家乡的景物作文技巧

1、写景,首先要学会选景。家乡的景物有很多,怎么选择呢?可以选择比较美得地方,印象深刻的,有鲜明特点的地方。

2、选择好某一处景点时,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观察,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者由中间到四周等等。切记有次序的描写也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3、在描写某一具体景物时,要抓住特点来写,或美,或奇特,或幽静等等。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形、色、声、味;既要写他的静态,也要写他的动态,还可以写出他的环境气氛。

篇12:特立独行的SP-550 UZ

时尚外观

SP-550 UZ的外观俨然是一部缩水的数码单反。它不用所谓的金属外壳来提高档次,而是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塑壳上大面积包裹的灰色仿皮革质感橡胶,不仅使外壳色彩反差和谐并线条起伏富于质感,更使握持感相当舒适。银色金属背带环隆起,并沿机身两翼向下延伸,勾勒出小巧而富于动感变化的机身轮廓线。机身的模式转盘、按键布局简洁。时尚而又实用,卓尔不群的外观设计,让人立刻将之与曾经引领时尚风潮的奥林巴斯自己的Stylus(Mju)系列相联系。

18倍光学变焦和1cm微距

不仅是第一部18倍光学变焦数码相机,而且是广角涵盖28mm,长焦延伸到504mm,微距达到1cm,最大光圈达F2.8-4.5。这与其他大变焦比数码相机相比自然有着明显的优势;相对其他消费级数码相机而言,SP-550 UZ的1/2.5英寸CCD的镜头光学设计难度更大。奥林巴斯通过11组14片结构中含 4片非球面镜及 2片ED镜片做到了前所未有的18倍高变焦,并且以多重转换结构为基础,通过驱动镜组前端结构来实现高倍变焦,而让镜头的最长伸出机身距离控制到最小,同时做到了比上述机型都小巧轻量的机身。

双重防抖与噪点控制

作为长焦和微距摄影的技术保证,防抖是绝对必要的功能。SP-550 UZ配备了ISO5000高感光度、CCD防抖这样双重的技术也是它的卖点之一。将模式转盘旋至GUIDE模式下,笔者分别选择这两种防抖模式在室内进行手持拍摄,发现CCD防抖下(ISO200、光圈F2.8、快门1/2秒)拍出的画质在清晰度和噪点上明显优于高感光度防抖(ISO800、光圈F2.8、快门1/8秒)。因此建议拍摄时优先选择CCD防抖,特别是用长焦和微距拍摄时,因为当感光度提高至ISO800时,明显的噪点会严重影响画质。

全能设计

奥林巴斯公司对SP-550 UZ的宣传口号是“无所不能”,全能性正是这款相机追求的目标,18倍光学变焦和1cm微距就是为这一目标所设计的,为达到全能性,在软件功能上,现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乃至数码单反上能有的功能几乎无所不包。机顶的模式转盘上,除程序曝光、自动曝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曝光之外还有SCN、GUIDE、摄像和MY(自定义)。

尽管多达五十多项的拍摄模式有所重复,并且和机身上的微距、闪光、防抖等快捷键在功能上有重复,但奥林巴斯的设计出发点是适于不同的拍摄习惯。

操作感受

笔者测试了一下其中300万像素7张/秒连拍15张和150万像素15张/秒连拍20张,快门按下后可拍1、2张至15或20张,不过照片存储的速度较慢,20张时存储的时间约15秒,所以这样的连拍要求在抓拍关键瞬间时必须一次成功。

摄像模式也是通过模式转盘来选择。笔者测试了一下,128MB容量的xD卡可拍摄640×480像素30fps计1分10秒,15fps计2分20秒;320×240像素30fps计3分13秒,15fps计6分26秒。看来上GB的存储卡容量就具有相当的摄像能力了。

成像品质

通过实拍测试发现,SP-550 UZ整个焦距段的画质都还不错,特别是广角端全开光圈,分辨率就很高,长焦端也保持着与广角端一致的分辨率水准。不过该相机全焦距边缘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紫边,特别是最长焦端,中心也有一定程度的色散。总体成像效果看,画面反差适中,层次丰富,色彩浓郁。从广角到长焦都有不错的表现力,特别是长焦端可以轻松地捕捉人物的表情和丰富的细节,并且虚化效果也不错。

镜头的1cm微距也很实用,画面约为33×25mm,相当于135画幅的1∶1微距。通过实拍发现,摄取花卉和物体的细部一点也不含糊,效果也相当不错。

在操控上的不足便是长焦端、微距和弱光下对焦速度较慢,不过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这些尚不可强求。

综合评述

总之,奥林巴斯SP-550 UZ在着力打造全能型的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不追求更高更流行的1000万像素,而使用1/2.5英寸小尺寸CCD,在保持机身小巧而更时尚化造型的同时,通过创新使其光学系统的硬件性能水平获得拓展,尽管在操控上尚嫌不足,但其全能型的总体设计目标还是达到了,这让它站到了领先的位置。同时,与高端消费级DV的10倍光学变焦、1/2.8英寸CCD和720×540摄像画质相比,随着存储卡容量的不断升级,和配置更高速度的图像处理芯片,已经具备高速连续拍摄能力的SP-550 UZ,其后续机型完全有可能具备更强劲的摄像功能,从而进入奥林巴斯尚未涉足的DV领域,真正达致DC与DV的合二为一,估计这才是奥林巴斯战略目的。

主要规格

感光元件1/2.5英寸CCD,有效像素为710万

镜头相当于35mm相机的28-504mm焦距

防抖系统CCD防抖技术

数码变焦5.6倍

对焦iESP自动对焦、点对焦、对焦点选择、手动对焦

测光数码ESP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感光度ISO 50-5000

拍摄模式程序自动、光圈优先、速度优先、手动曝光

快门速度15-1/2000秒,B门最长8分钟

取景器电子取景器

LCD2.5英寸液晶显示屏,约23万像素

连接DC-IN、USB2.0、音频视频(PAL/NTSC)输出接口

电源4节AA电池或镍氢充电电池

存储介质xD卡(16MB-2GB),内置约20MB

体积116mm(W)×78.5mm(H)×78mm(D )

上一篇:执照使用授权委托书下一篇:天火之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