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牌悬挂标准

2024-05-18

警示牌悬挂标准(精选6篇)

篇1:警示牌悬挂标准

警示牌悬挂规范

第十一条警示标志的正面或其临近不得有妨碍人们视读的固定障碍物,并尽量避免经常被其他临时性物体遮挡。

第十二条应将警示标志设在明亮、醒目的地方,以保证现场人员能正常、容易地看到并正确辨认标志,并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警示标志通常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被物体移动后人们看不见。环境信息标志应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部件)的醒目处。

第十三条附着式设置的标志,其设置的高度应与人眼水平视

线高度大体一致,或略高于人体身高。标志牌的平面要与地面垂直。

第十四条悬挂式设置的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 米。局部信息标志的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如:设备、栏杆处等)。

第十五条柱式设置的标志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度宜在2 米左右。其支架应为金属或水泥立杆上,禁止将标志牌钉到树干上。

第十六条机电设备上悬挂的临时悬挂标志(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应采用绝缘材料,悬挂绳采用绝缘绳,使用时悬挂在设备开关或检修设备上。

篇2:警示牌悬挂标准

2. 遵照医嘱和按药品说明书用药。

3. 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民的小康。

4. 拒绝虚假违法药品广告。

5. 关注药品质量安全,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6. 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扎实开展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7.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利国利民。

8. 保障药品安全,共建和-谐社会。

9. 全社会行动起来,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篇3:警示牌悬挂标准

1 张紧传动装置系统在悬挂式输送机中的应用

利用联接在牵引链上的滑架在架空轨道上运行以带动承载件输送成件物品的输送机。这种输送机广泛用于机器制造、轻工、食品、橡胶和建材等工厂以及邮局等处。架空轨道可在车间内根据生产需要灵活布置, 构成复杂的输送线路。输送的物品悬挂在空中, 可节省生产面积, 能耗也小, 在输送的同时还可进行多种工艺操作。由于连续运转, 物件接踵送到, 经必要的工艺操作后再相继离去, 可实现有节奏的流水生产, 因此悬挂输送机是实现企业物料搬运系统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重要设备。由于长距离的输送, 普通的链式悬挂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链条爬行、堆积、停车事故, 导致车间全线停产, 使生产受损。

一般的悬挂输送机线路是一个封闭环线, 设计时主要考虑驱动装置和张紧装置的布置。由于张紧装置吸收了牵引链条从传动装置绕出时所产生的松弛并使其保持一定张力, 所以要求驱动装置必须布置在线路水平标高最高处即张力最大的位置, 张紧装置需布置在驱动绕出边靠后一点距离的位置或线路上最易发生负张力的位置。如果驱动装置的后面有下坡段, 张紧装置应布置在下坡后的水平位置。根据产生张力的大小, 张紧装置一般分为重锤式、弹簧式、气动 (液压) 式3种。

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 选择不同的张紧装置自行设计非标准的复合式传动系统。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 悬挂输送机的单点最大吊重有严格的规定, 不同的型号对应不同的吊重。同时, 输送机对最小吊挂间距也有要求, 一般考虑保证产量的前提下, 在水平和垂直转弯时, 工件最小间距200m m左右, 当系统工作时, 各段张力偏差较大时容易发生爬行。此时需重新调整驱动、张紧位置以及上下工件的位置。当线路较长、载荷较重、超过单机许用牵引力时我们采用双驱动双张紧装置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吊挂工件的大小和重量不一的现象, 经常前一批工件很重, 而后面的一批又非常轻, 甚至吊具空载, 运行一段时间会出现爬行或停车现象, 在下坡段有链条堆积现象, 出现负张力。这时在链条堆积处设置张紧装置, 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 积放式传动系统在悬挂式输送机中的应用

由于很多企业流水生产线采用间歇式的运行方式, 需要停止器让工件在指定的工位准确停下来, 这时选用积放式悬挂输送机更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积放式悬挂输送机是一种功能完备、具有高度灵活性的物料搬运设备。它不仅可以连续输送物料, 而且还能对物件进行分类和存储, 构成自动生产线。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由上层牵引轨道和下层承载轨道组成。牵引链条由行走轮支承沿牵引轨道运行, 货物由载货小车承载, 载货小车由承载轨道上方的牵引链条推杆牵引, 沿着承载轨道运行。

载货小车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车组成。小车的前面上装有一个和前铲铰接并能上下移动的升降爪, 小车的后面装有一楔形的尾板, 尾板能使后面运行过来的小车的前铲沿其楔形表面上升而抬起, 这样就能使升降爪落下与牵引链条上的推杆脱开。当第一辆载货小车在线路上某一个停止器处停下来时, 由于第一辆载货的后车尾板的作用, 使后续来到的第二辆载货小车的前铲抬起并迫使升降爪落下, 从而脱离跟牵引链条推杆的啮合, 也停止下来。这样就能使后续来到的载货小车一辆接一辆地积存下来。

当停止指令发出时, 第一辆载货小车的升降爪由于前铲的重力而升起。这样, 后面运行过来的牵引链条推杆就将第一辆载货小车带走。当第一辆载货小车刚一离开, 尾板就跟第二辆小车的前铲脱离, 第二辆载货小车的升降爪又升起, 并且也跟着被牵引链推杆带走, 这样载货小车就一辆又一辆地陆续被带走。

3 双轨同步超长轴传动系统实例运用

长期以来, 多机拖动在悬挂输送系统中较长线路中同步问题一直较难解决, 较简单方案, 同步不好控制, 较复杂方案成本较高, 用户较难接受。能否打破传统设计方案, 由传统多机串联拖动改为较大功率单机并联双轨拖动, 采用多维方向对称传动轴传动, 使系统线路绝对同步是当前较新研究课题。

本人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 将此运用到了四川某汽车厂车架子电泳涂装生产线中的悬挂输送系统, 该车架子自重1200kg, 采用四点吊挂, 横向同步运行, 空载时水平回转90°2×6次, 180°2×1次, 负载时升降2×9次 (R3000、30°) 综合包角2×1260°=2520°, 大大超过1800°设计极限。该系统采用单机7.5k W变频电机同步对称三维方向长达24米传动轴传动, 牵引力2×4100kg, 超过该机单轨许用引力2500kg, 是1.64倍, 因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维修方便, 该生产线2008年11月中投产至今, 运行良好, 未发生意外故障, 达到了设计要求。

变维方向传动比采用1∶1, 90°伞齿轮箱传动。轴与轴之间采用标准的尼龙十字块式联轴器连接。由于系统同步性好, 所以, 系统张力均衡, 没有较大的局部冲击力, 故在牵引力较大时链条不会拉伸。

4 小结

积放式传动系统悬挂输送机适应性强, 能够定位和分支、定点停位, 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 但其制造成本较高, 使用于大型的企业生产线, 双张紧传动系统悬挂输送机简单实用, 也广泛应用于小型的企业生产线中, 而双轨同步传动系统中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超长、超宽、超重物件的正常输送问题。所以设计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传动系统设计方案, 达到资源的优化利用。

真所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摘要:悬挂输送机系一连续运输机械, 用来连续地在车间内部和车间之间运输各种成件物品以及在各种工业部门的流水生产作业中用来在工序间传动工件组织生产。应用后减少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生产力及产品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张紧传动系统和积放式传动系统以及非标准超长传动系统在悬挂输送机中的应用。

关键词:张紧传动系统,积放式传动系统,双轨同步超长轴传动系统

参考文献

[1]全玉云.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垂耦合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0.

篇4:药店悬挂处方药警示语

2. 药品安全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

3. 全社会行动起来,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4. 您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心愿;

5. 强化药品质量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6. 关注药品关爱生命珍视健康;

7. 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民的小康;

8. 全社会行动起来,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9.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利国利民;

篇5:煤矿电缆悬挂标准

电缆悬挂标准

矿属各单位、科室: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订井下巷道电缆敷设及悬挂标准。

一、电缆悬挂原则 1.电缆必须悬挂。

2.在水平巷道或倾角在30°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电缆 钩悬挂,在主井井筒或倾角30°及其以上的井巷中,电缆应用电缆卡固定。

3.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 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其悬挂高度应保证电缆在矿车掉道时不受撞击。电缆在意外受力时坠落时不落在轨道或运输机上。

二、电缆悬挂及使用要求

1.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超过1.5m,在硐室内不超过 1.5m。

2.在各种运输顺槽内间距不超过1m。

3.允许悬挂点的间距在±100mm范围内变动。4.横过巷道电缆(过龙门处电缆)应使用电缆桥架。5.用电缆钩悬挂电缆时,各电缆钩的直径,必须与悬挂电 缆的直径相互符合,严禁电缆钩直径过小,挤伤电缆。6.高低压电缆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应遵循高压电缆在下,低压电缆在上的原则,高压电缆之间以及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高低压电缆相互的间距不得小于0.1m。同电压等级的电缆悬挂时,按截面大小,由下向上敷设。

7.电缆在巷道壁凹凸明显的巷道中悬挂时,应因地制宜,用拉钢绞线(其规格是直径φ9~12mm的钢丝绳)的办法在巷道两凸出点打注锚杆,用花篮螺栓固定钢绞线并拉紧,再把电缆挂钩接到钢绞线上。

8.通过风门、防火门、电气设备隔墙等敷设电缆时,应有 穿墙套管保护,电缆穿过套管后用三合土密封。电气峒室备用套管应严密封堵。

9.井筒和巷道内的电话电缆和监测电缆、通讯电缆采用专用通讯电缆钩吊挂,应同电力电缆分挂在井筒和巷道的两侧。因受条件所限不能分挂在两侧时,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的上方,并与电力电缆保持0.1m以上的距离。

10.电缆不应悬挂在压风管和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或滴 水,在电缆上及电缆钩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电缆同压风管水管在同一侧敷设时,必须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11.电缆同胶皮风筒等易燃品应分挂在巷道两侧,否则相 互之间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12.电力电缆的悬挂应有适当的垂度,且垂度一致,电缆 悬挂高度距底板不低于2m。

13.电缆钩、电缆支架安装应牢固,地脚埋入深度不得小 于0.2m。

14.严禁用金属丝绑扎悬挂电缆。

15.用电缆卡悬挂电缆时,应在电缆与卡箍之间加一层 2-3mm的橡胶垫。

16.无论高低压电缆都不得有打绞现象。

17.无论井上井下平行敷设的多根电缆接线盒应相互错开,并固定牢固,确保不使接线盒两端的电缆受纵向拉力。接线盒不应遭受淋水。如确实在接线盒上方存在淋水现象,必须用风筒布等防水材料对接线盒进行防护,并对喇叭口外侧进行绑扎,接线盒调高,防止淋水沿电缆进入接线盒。接线盒吊挂时铭牌向外,支线喇叭口不得朝上。

18.井上下高压铠装电缆定期进行巡检,不得有铠装层松 散或严重锈蚀现象。

19.每一个高压接线盒,电缆接线盒的每一分支电缆拐弯 处及沿线每隔一定距离均应悬挂标准牌,注明电缆的编号、用 途、截面和长度,以便识别。

20.井下进行电缆冷补工作时,必须将电缆上的煤泥等污 物清理干净。冷补结束后,拆除模具检查冷补情况,不得存在砂眼、裂缝等情况。

21.井下进行巷道施工时,应由施工单位将电缆防护好,严禁崩坏电缆。喷浆料及回弹料不得喷到电缆上。施工完毕后仍由施工单位将电缆恢复原状。

22.在井下巷道内运输超宽的大型材料或设备时,运输单位必须沿途检查运输路线,提前制定出防止挤伤或刮断电缆的安全防护措施。

23.井下电缆严禁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和电缆外皮破口,若出现上列情况的视为失爆。

24.悬挂的电缆要清洁卫生,各管理使用单位定期清扫。25.严禁盘圈电缆或盘“8”字形电缆带点投运,但给采、掘机组供电电缆不受此限。

三、考核办法

1.电缆吊挂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对所在区域的责任区队罚款100元。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或电缆外皮破口每处罚款100-500元。

篇6:高可视性警示服标准对比研究

近年来, 我国多地发生雾霾天气, 大量微粒悬浮在空中, 使有效能见度降低, 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此时穿着高可视性警示服对从事道路交通工作的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高可视性服装技术标准体系, 分析比较了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与美国国家标准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之间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的异同点。了解这些标准中的差异, 对于GB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修订, 以及出口美国、欧盟等国家的成衣制造商应对服装设计和材料的要求, 将有重要意义。

现状及发展

高可视性警示服在美国、欧洲各国都执行国家统一强制性标准, 并按该标准执行产品认证市场准入制度。早在1994年, 欧洲就制订了EN 471《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标准。2013年, 国际标准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生效及发布后, 欧盟地区率先进行了研究, 并于2013年3月1日正式批准EN 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为欧洲标准。

美国是高可视性服装技术法规较为健全的国家之一。1999年, 美国发布了国家标准ANSI/ISEA107—1999《高可视性安全服装》, 这是美国第一个关于高可视性警示服的设计及材料性能方面的推荐性标准。2004年, 第二版ANSI/ISEA 107—2004《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帽子产品, 并对以前的标准进行了很大修改。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为第三版。

20世纪90年代, 我国铁路和公安等行业制定了高可视性警示服的行业标准, 并配发应用, 随后其他行业也有配发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直到2007年7月1 日, GB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正式颁布, 该标准的颁布为我国从业人员安全警示服装的配备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 在国际上完整、通用且比较主流的高可视性警示服标准除了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和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外, 就是我国的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7点对比

1. 适用范围

在适用范围方面,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 以及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均适用于需要提高危险区域作业人员的可视性, 以保障个人安全的各类岗位穿着的职业用高可视性服装。ANSI/ISEA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 除了介绍服装标准外, 还对帽子的标准予以了介绍。

2. 级别

高可视性警示服一般由3种材料组成, 即基底材料、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根据这3种可视性材料的最小使用面积, GB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以及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将高可视性警示服划分为3个不同的级别, 并且相应的可视性材料最小使用面积完全相同, 级别越高可视性越好, 所要求的基底材料和反光材料的使用面积也越大。其中, ANSI/ISEA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涵盖了帽子产品, 并且比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多了一个适用于带有腰带的长裤、工装裤或短裤的E级, E级可单独使用, 也可以和2级、3级搭配使用, 当E级的裤子与2级或3级服装搭配时, 总体应满足3级服装的要求。

3. 设计要求

为了使高可视性警示服对穿着者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需要对其款式进行设计, 以增加服装各角度的可视性。该服装的设计内容, 主要包涵反光带宽度、间隔、位置和倾斜角度等, 以及符合人体工效学方面的要求。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要求基底材料应环绕躯干、衣袖和裤腿, 反光带宽度不小于50 mm, 反光带的最大倾斜角度为±20°。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中不同级别的高可视性警示服的反光带宽度要求也不同。如果1级高可视性警示没有用到基底材料, 反光带的宽度至少为50 mm, 反光带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反光带的宽度。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和GB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3个标准对反光带与服装边缘的距离要求均为不小于50 mm。此外,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中不包括短袖和短裤工作服的设计款式;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比其他2个标准多了帽子产品的设计款式;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比其他2个标准多了覆盖人体上身躯干和腿部工作服的设计款式。

4. 基底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颜色性能

颜色性能指的是高可视性警视服中荧光材料的性能, 考核内容为基底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色度坐标和亮度因子要求, 以及经过耐光色牢度试验后的颜色性能。

在基底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颜色方面,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要求为荧光黄色、荧光桔红色和荧光红色, 而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要求为荧光黄绿色、荧光桔红色和荧光红色。研究表明, 在任何季节当中荧光黄绿色都比荧光黄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

在技术指标上, 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和GB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均对基底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CIE 1931标准色度系统色品坐标 (x, y) 值和亮度因子Y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 20471—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指标相同, 而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略有不同。对于组合性能材料, 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要求在0°和90°两个旋转角度方向上的色度坐标及最小亮度因子满足标准要求, 而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只要求方向敏感的组合性能材料在0°和90°两个旋转角度方向上的色度坐标及最小亮度因子都要符合该标准的要求。

在测量方法上,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采用的方法标准为GB/T 3979—2008《物体色的测量方法》和GB/T 3978—200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ANSI/ISEA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采用的为ASTM E1164-09a《颜色评估法获取光谱对象数据》, 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采用的为CIE 15《比色法》。

在耐光色牢度的测试方面,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按GB/T 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中的方法3进行试验, 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按ISO105-B02—199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B02部分: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试验》中的方法3进行试验。由于GB/T 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是依据ISO 105-B02—199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B02部分: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试验》进行的修订,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与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在测试方法方面大体相同, 在判断方法上也是一样的, 均分为2种情况:对于荧光红色和荧光桔红色材料, 当5号蓝色羊毛标样变为灰色样卡3级时, 试验结束;对于荧光黄色材料, 当4号蓝色羊毛标样变为灰色样卡4级时, 试验结束。ANSI/ISEA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按AATCC 16选项3进行试验, 对颜色没有分类, 照射至40个AATCC褪色单位时试验结束, 相当于蓝色羊毛标样L5曝晒至灰色样卡4级。此外, ANSI/ISEA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在耐光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方面与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存在明显差异, 其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5. 基底材料和非荧光材料的耐用性能要求

首先, 高可视性警示服与普通服装一样, 需要考核面料的各项耐用性能。比如在色牢度方面: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ANSI/ISEA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和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考核的项目均包括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氯漂色牢度和耐热压色牢度。其中,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均包括基底材料和非荧光材料两个方面, 而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只考核基底材料。在技术指标及方法上, 由于不同标准体系之间存在试验条件、试验仪器和操作程序等差异, 测试结果均没有可比性。在尺寸变化方面,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只对针织物有要求, 而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对针织物和机织物都有要求。

其次, 由于高可视性警示服需要在各种户外环境中穿着, 因此需要对其各项物理性能进行考核。GB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只考核基底材料, 而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对基底材料和非荧光材料均进行考核;在舒适性方面, 要求服装面料具有防水、透湿和透气性能, 如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考核项目为透湿量, ANSI/ISEA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考核项目为透湿量和耐静水压性能, 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考核项目为湿阻、热阻和耐静水压性能;强力方面, 3个标准对断裂强力、撕破强力等性能进行了考核。

6. 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物理实验前后的反光性能

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在高可视性警示服上虽然只占一小部分, 但其反光性能是检测高可视性警示服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和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三个标准中, 反光材料的反光性能均通过逆反射系数来评价。逆反射系数是指:在观察方向上材料的反光强度对垂直入射光照度和该反射面面积之比, 其数值越大, 服装的可视性就越强。

首先在物理实验前的反光性能方面, 按照材料不同分为单一性能反光材料、组合性能材料和方向敏感性材料。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将单一性能反光材料按反光性能划分为1级、2级和3级, 3级的反光性能最好;组合性能材料未分级;方向敏感性材料要求在0°和90°其中一个旋转角条件下测试时, 考核指标与单一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一致, 在另一个旋转角条件下测试时, 考核指标不低于单一性能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75%。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将单一性能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按逆反射系数的高低, 分为1级和2级, 2级的反光性能优于1级, 其1级的反光性能要求比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低。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没有对单一性能反光材料进行分级, 其要求等同于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对2级单一性能反光材料的要求。对于方向敏感性的材料, 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规定了鉴别材料是否具有方向敏感性的方法。要求同一个样品在第一个0°测试点的逆反射系数大于该标准中的最小逆反射系数要求, 且第二个90°测试点的逆反射系数大于该标准中的最小逆反射系数要求的75%。

其次,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和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均对单一性能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测试后试样应满足标准的相关光学性能要求。试验项目有:耐磨、屈挠、低温弯曲、温度变化、水洗、干洗和雨淋。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还对反光材料进行了分类, 而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对反光材料只有一种要求, 相对来说, 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的要求更为严格。

7. 标志、保养标签和使用说明

标志、保养标签和使用说明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使用者正确选择、保养和使用服装。如在标志方面,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规定在衣领下沿和裤腰内侧应钉上厂名、商标及型号的标签;外包装应注明货号、品名、号型、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的编号、名称、出厂日期、性能等级和象形图;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则要求包括名称、商标或制造商的其他识别方式或获授权代表、指定产品的商业类型名称或代码、号型 (帽子除外) 、标准编号、阻燃性能和象形图;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规定标示应符合ISO 13688—2013《防护服一般要求》的要求, 如果最多洗涤循环次数在产品说明里有规定, 这个洗涤次数应该取服装的基底材料、反光带和组合性能材料中洗涤次数的最小值, 最多洗涤次数应在象形图附近并标记在服装永久标志上。其中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和ANSI/ISEA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2个标准对象形图要求是一致的, 象形图右侧第一个数字X表示高可视性服装的级别, 第二个数字Y表示反光材料的级别;ISO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仅用X来表示警示服的等级。

在保养标签方面, 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要求警示服保养标签应符合GB/T8685—2008《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的相应要求注明水洗或干洗说明, 最多清洁循环次数应标注在“最多”字样之后紧邻相应的清洁符号, 例如:最多25;ANSI/ISEA 107—2010《高可视性安全服装和头饰》和GB 20653—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的要求基本一致;ISO 20471—2013《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在保养方面的信息在标志中已有说明。

上一篇: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下一篇: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自荐书